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大明王朝——明初的统治集团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09:21:09 0

明初的统治集团,是由两方面地主组成的,一方面是原有的地主,如淮西和浙东地主集团,他们支持朱元璋建立了新政权;一方面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的将领,他们转化成地主以后,和支持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旧地主,都是新朝权贵。在巩固和发展新王朝的统治中,他们的阶级利益虽然一致了,但发生了新的矛盾,在财产权力再分配中,淮西、浙东之间,文臣、武将之间,都要发展各自的势力。除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外,有时还和皇权形成冲突,成为明初朱元璋加强集权发展专制的内在原因。面对着公侯将相的权势和有些新权贵的不法行为,特别是他的战友与旧将邵荣和谢再兴的背叛,使朱元璋放心不下,猜疑他们来抢夺皇位。

为了使公侯将相尽忠于朱明王朝,洪武五年(2372),朱元璋作了申诫公侯的《铁榜文》①;洪武八年(1375),又编了《资治通训》,反复强调要他的臣僚对他效忠,勿欺、勿蔽;洪武十三年(1380),又编了《臣戒录》,“纂录历代诸侯王宗戚宦臣之属,悖逆不道者凡二百十二人”的行事②,来教育他的臣僚;洪武十九年(1386),又颁布了《志戒录》,“其书采汉唐宋为臣悖逆者凡百有余事,赐群臣及教官诸生讲授,使知所鉴戒”③。原来,朱元璋不允许儒者在他的将领左右议论古今,这是因为在天下扰攘君臣名分未定之际,怕知识分子为他的将领出谋划策,去独立发展。而当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却鼓励他的将领去接近儒臣,并规定武将在“操练之暇”,命儒臣去给他们讲解“上古以来忠臣烈士”、“忠君报国之义,事上死长之节”④,等等。尽管如此,朱元璋仍不放心。因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杨宪为御史中丞,朱元璋曾想用作相,胡惟庸对李善长说:“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於是李善长就乘机弹劾其“放肆为奸事”,最终使杨宪没有逃脱被杀的下场。早在洪武初年,一天朱元璋召见刘基,同他商量任用丞相的事。刘基认为杨宪有丞相的才能,没有丞相的器度,汪广洋的器量比杨宪更褊狭,他们都不能任相。朱元璋又问到胡惟庸,刘基连连摇头,说胡惟庸像一头小牛犊,一经重用,就会摔破车辕,撞碎犁杖,为祸不浅。后来,朱元璋还是起用胡惟庸担任左丞相。

胡惟庸是朱元璋在和州时的帅府奏差,李善长的亲戚。由于李善长的推荐,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升右丞相,进左丞相,深得朱元璋信任,权势日盛。他本人的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狡猾阴险、专权树党的人。就这一点来说,他与赋性猜嫌、自私惨刻的朱元璋必然不能相容。再则,他大权在握,不免一意专行,朝廷上生死人命和官吏升降等大事,有时径自处理,不向皇帝请示。因此各地想做官、升官的人和功臣、军人遭贬斥的都奔走在他的门下。功臣吉安侯陆仲亨和平渡侯费聚,都因受到朱元璋的谴责,与胡惟庸密相往还。胡惟庸又和御史大夫陈宁结为死党,秘密翻阅军队的档案,招勇夫为卫士,纳亡命作心腹。由于胡惟庸在中书省时间最久,权力最重,已使朱元璋感到大权旁落,而军事贵族陆仲亨等又和胡惟庸相勾结,更使朱元璋产生怀疑,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更加严重。朱元璋决心消除这一心腹之患。于是终于在洪武十三年(1380),以擅权枉法的罪状杀了胡惟庸,屠灭三族,连坐其党羽,诛戮了一万五千多人。

胡惟庸一案,使朱元璋对身边的功臣宿将,猜忌之心大起,遂着手开始了一场血腥的屠杀。洪武二十三年(1390),距胡惟庸案发已经十年之久,再兴大狱,又有一批人被杀,就连七十七岁的老丞相李善长也被赐死,自缢,家属七十余人全部被杀。“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⑤。朱元璋兴犹未已,亲自罗列被杀诸臣的罪状,作《奸党录》,布告天下。

李善长死后的第二年,工部侍郎王国用上书说:“善长与陛下同心,出万死以取天下,勋臣第一,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李善长的儿子李祺被朱元璋招为驸马),亲戚拜官,人臣之份极矣。自图不轨,尚未可知;而今惟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人情爱其子,必甚于兄弟之子;安享万全之富贵者,必不侥幸万一之富贵。善长与惟庸,犹子之亲耳(李善长的侄儿是胡惟庸的侄女婿),于陛下则亲子女也。使善长佐惟庸成,不过勋臣第一而已矣,太师国公封王而已矣,尚主纳妃而已矣,宁复有加于今日?”⑥朱元璋听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

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又兴蓝党大狱。蓝玉是常遇春的内弟,定远人也。他是洪武后期的主要将领,临敌勇敢,自徐达、常遇春死后,蓝玉“数总大军,多立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蓝玉率大军十五万出塞追击蒙古军队,直至捕鱼儿海,“虏获男女七万七千余人”,大胜而回。因其战功赫赫,被封为凉国公。功劳一大,就骄横起来,蓄庄奴假子数千人,乘势暴横,在军中擅自黜陟将校,进止自专。总兵多年,麾下骁将十数人,威望很高。洪武二十六年(1393),锦衣卫指挥蒋(54页)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把他抓起来,砍了头,并抄斩三族。这个案件被“族诛者万五千人”⑦。

胡蓝之狱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共诛杀四万五千余人。在被株连的人当中,连为朱元璋出生人死、功勋屡建的徐达,也未能幸免。徐达在胡案中是十分清白的。他早就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为人奸邪,蓄有异谋。为此,胡惟庸对他怀恨在心,设法收买徐达的仆人福寿,唆使他诬告主人,不料福寿径直告之徐达,揭露了胡惟庸的阴谋。但是,朱元璋对忠肝义胆的徐达仍然很不放心。他认为,徐达德高望重,誉满天下,而且年富力强,只有五十四岁,要是留下他来,可是个大祸患啊!洪武十八年(1385)初冬,徐达背上生了恶痈,连日无法入朝,朱元璋特派太监前来赐蒸鹅,徐达知道他的病不能吃蒸鹅,看到皇上赐的东西,知道是要他的命,便含着泪吃下了,没过几天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此外,据《明史》记载,还有著名功臣朱亮祖、胡美、周德兴、王弼、傅友德、谢成、冯胜(即冯国胜)等。他们或是被赐死,或因小过而被鞭死、被砍头。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在与陈友谅大战中,曾孤军坚守南昌达八十五日,立有大功,因赏薄怨望,免官贬置桐城,不久死去。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也被赐死。大批官僚被诛杀,一时间朝廷人人自危,当时的京官,在每天早晨人朝之前,总要与妻儿诀别,交代后事,乃至晚上平安归来,便合家庆幸。功臣宿将得以善终者寥寥无几,汤和就是其中的一位。汤和与朱元璋是同村人,小时候是放牛的伙伴,他看到元勋宿将一个个被杀害,懂得是老伙伴对他们不放心,便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朱元璋得知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在凤阳给他修建府第,厚赐礼遇。

连续数年的诛杀,功臣宿将相继而亡,太子朱标劝父亲说:“陛下杀人太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听后,当时不作声。第二天,为了讽喻太子,表明隐衷,他故意丢一根棘杖于地下,让朱标拿起来。朱标面有难色。朱元璋语带双关地说:“你怕刺,不敢拿,我替你把这些刺拔掉,然后再交给你,岂不更好!”一语道破了朱元璋大批诛杀功臣的目的。

在历代开国之初,如此大肆杀戮功臣的情况,极为鲜见,正如赵翼所说的,朱元璋“借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举取天下之人而尽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⑧。

注释①《明太祖实录》卷七四。

②《明太祖实录》卷一三二。

③《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九。

④《明太祖实录》卷二四九。

⑤《明史》卷三○八《奸臣列传》。

⑥《明史》卷一二七《李善长传》。

⑦《明史》卷一三二《蓝玉传》。

⑧《二十三史札记》卷三二《胡蓝之狱》。

靖难之役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为巩固朱氏的统治地位,实行分封诸藩王的政策。洪武三年(1370)四月,册封其子朱楔为秦王、朱桐为晋王、朱棣为燕王、朱棣为吴王、朱桢为楚王、朱樽为齐王、朱梓为潭王、朱杞为赵王、朱檀为鲁王,重孙朱守谦为靖江王。共计册封24个儿子,1个重孙,大多分封在北部边境和各个要地。且规定,一经封王即要出京城就藩,使之“外镇编圉,内控雄域”①,目的是要让这些分封在外的儿孙们“夹辅王室”②。因此朱元璋赋予这些子孙们以极高的地位和军事权力,规定诸王仅“下天子一等”③。诸王在各自的封地内,可以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封地所在的卫所均受诸王的监视与控制,“凡朝廷调兵,必关白亲王乃发”④。诸王还可拥有供其指挥和调遣的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者至万九干人”⑤。不仅如此,诸王还有权移文朝廷索取奸臣,甚至可以举兵“清君侧”。朱元璋分封诸王,使封国权力远远超过地方的行政权力。

朱元璋想以分封诸王的办法起到拱卫朝廷的作用,然而封国权力过大,必将有碍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山西平遥训导叶伯导曾为此上书,指出此举恐“尾大不掉”,“祸患立生”。但朱元璋却以“离间吾骨肉”⑥的罪名,将叶伯导囚死狱中。当然朱元璋也不是对此没有考虑,在分封之中,他曾规定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朱元璋此举的目的在于避免诸王相互串联,与中央相对抗。所以,诸王就藩,可以说是“生离死别”。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却未能收到预期的后果。

洪武二十五年(1393)四月,皇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于九月,又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⑦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谏,才没有这样做。尽管如此,朱元璋对朱允炆的继位仍放心不下。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病故,庙号太祖,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为帝。临终前,朱元璋立下遗诏,“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朱允炆即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建康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燕(今北京),对此朱棣十分不悦。

其时,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宁王朱权甲八万,革车六千”⑨。燕王朱棣更握有“节制沿边士马”⑩的重权。朱允炆对这些皇叔们忧心忡忡。建文元年(1399)正月,朱允炆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即遣长史葛诚放朝奏事。朱允炆遂向葛诚密问燕王府之事,葛诚如实秉告,且派他返回燕王府,作为内应。葛诚回到燕王府,朱棣见他神色不对,心中不免作疑。随即朱棣亲自人朝,他自恃皇叔身份,径直走皇道入宫,登陛不拜。监察御史曾风韶弹劾其不敬,户部侍郎卓敬也密奏,以燕王“智虑绝人”,建议将他徙封至南昌,但都被朱允炆以“骨肉至亲”,婉言拒绝。朱棣察觉到朝廷对自己怀有贰心,回燕王府后,便托辞患病,以观事态的变化。

建文帝朱允炆以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同参军国事。齐泰、黄子澄以诸王权势过大,恐难驾驭为由,力主削藩。“帝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削燕手足也。’”于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朱允炆下令废周王楠为庶人。建文元年(1399)四月,湘王柏惧罪自焚死,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废岷王十匣为庶人,徙漳州。朝廷削藩之举,引起诸王的恐慌与不安,燕王朱棣更是心神不定。

不久,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上奏朝廷,密告燕王府官校谋反。朱允炆为此下诏责问朱棣。朱棣闻讯,遂“佯狂称疾”,以此掩盖其野心。齐泰等人侦得朱棣有谋反之意,便请朱允炆下诏,逮捕燕王府官属。齐泰等人还密令北平左布政使张呙、都指挥使谢贵占据燕王府,又约葛诚、指挥卢振为内应,且令北平都指挥张信捕捉朱棣。不料,张信将此事秉告朱棣,朱棣立刻令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等将领统800名壮士入卫燕王府。

七月,张呙、谢贵等指挥兵士围攻燕王府,索要官属,飞矢直人府内。朱棣与张玉、朱能等人商议,决定设计除掉张呙、谢贵。未几,朱棣称病愈,登东殿,而令壮士设伏于左右及端礼门内。遂派官持官属名册前往张呙军中,约其入府。待张呙、谢贵入殿,乃持之斩杀。围攻王府的张呙、谢贵所部闻讯,溃散而去。次日,燕王朱棣誓师,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的祖训为据,以“清君侧”为名,上书请诛齐泰、黄子澄。朱允炆见此上书,下诏削夺朱棣属籍。朱棣遂举兵,自置官属,其军号为“靖难”。

朱棣起兵后,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今北京),乃举兵拔居庸关,破怀来,取密云,以稳定和巩固大本营。仅20天,朱棣所部已达数万人之多。在燕王“靖难”军的进攻下,北平附近州县纷纷倒戈,投降朱棣。

得知朱棣据北平反叛,朱允炆于八月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大军北伐燕王。同时部署其他将领各统偏师步骑,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约定行程日期,直捣北平。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不久,耿炳文所部与靖难军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朱棣避实就虚,趁中秋之夜官军饮酒作乐之机,渡白沟河,破雄县,之后大败耿炳文所部。耿炳文逃人真定城中,闭门固守。靖难军攻城三日不克,还师北平。

官军败北,朱允炆大怒,又改命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继续统兵平定燕王之叛。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吴高怯懦,不敢应战,退保山海关。李景隆自恃兵多将广,率部直攻北平丽正门。守城将士及城中百姓奋力拒守,多次击退官军进攻。朱棣得知李景隆率兵攻北平,便回师以奇兵左右夹击,李景隆力不能支,被靖难军连破七垒,只得连夜逃遁。所部闻讯,纷纷丢弃兵甲、粮草,慌忙南逃。

李景隆兵败,黄子澄却藏匿不报。待朱允炆风闻察问,黄子澄仍借口天寒,士兵冻馁暂退德州(今属山东)。同时派人密告齐泰不得泄露失利之事。朱棣又上书陈述道理,并以诛齐泰、黄子澄传檄天下。迫于形势的压力,朱允炆只好罢免齐泰、黄子澄的官职,但仍旧依靠二人“筹画治兵”。朱棣得知李景隆虽然兵败,却于德州集结兵力,企图等明年春天,再攻北平,遂于建文二年(1400)正月,先发制人,率兵攻占蔚州(治今河北蔚县西南)。四月,于白沟河再度大败李景隆军。五月入德州,随后兵围济南(今属山东)。李景隆逃人济南后,据城固守,靖难军久攻不下,便引水灌城,亦不克。

九月,朱允炆再遣大将军盛庸总领平燕大军北伐。朱棣派兵袭击沧州(今属河北),俘都督徐凯。然而十二月,靖难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败于官军,张玉被斩,靖难军溃败而逃。张玉阵亡,令朱棣悲痛欲绝。而朱允炆以官军大捷,诏复齐泰、黄子澄官,仍领军国事。

建文三年(1401)二月,朱棣再次率军南下,于夹河击败盛庸所部。此战之后,朱允炆又坐立不安,下诏夺齐泰、黄子澄官,贬至外地,且没收其家产。靖难军夹河大捷,士气倍增,又连战三捷。朱允炆急令驸马都尉梅殷镇守淮安。

建文四年(1402),朱棣指挥靖难军攻陷沛县(今属江苏)、萧县(今属安徽)、泗州(治今安徽泗县)、盱眙(今属江苏),进至扬州(今属江苏)。五月,攻占仪征(今属江苏),进逼建康。朱允炆忙下诏,令天下诸路“勤王”,但这丝毫不能阻挡靖难军的南下。六月,靖难军渡长江南进,一举击溃盛庸的设防,占领镇江(今属江苏)。一筹莫展的朱允炆见大势已去,提出割地请和的条件,请求朱棣退兵,朱棣坚决不允,众朝官见朱允炆已无回天之力,纷纷离朝而去,朱允炆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不久,朱棣率军抵达建康城金川门,守城的谷王朱穗开城请降,朱棣进入城中,遂立为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于混乱之中,不知所终。

注释①《续通考》卷二○八。

②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四。

③④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一五。

⑤《明史》卷一一六《诸王传序》。

⑥《明史》卷一三九《叶伯巨传》。

⑦《明史》卷四《恭闵帝纪》。

⑧《明史》卷三《太祖纪三)。

⑨《明史》卷一一七《宁王权传》。

⑩《明史》卷五《成祖纪一》。

《明史》卷一四一《黄子澄传》。

《皇明祖训·法律》。迁都北、营建北京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应天府为南京(今属江苏),称京师。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诏以北平为北京。十九年(1421),诏改京师为南京,以北京为京师,迁都北京。

初,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受封为燕王,十三年(1380),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至四年(1399-1402),朱棣夺取皇位,改元永乐,是为成祖。明成祖以为夺位得天下,恐为建文朝大臣所不容。靖难军进入南京,建文旧臣出迎者寥寥无几,余者或效死建文,或逃匿不仕,或指斥其非,或图谋行刺。朱棣遂大肆诛杀,株连甚众,以至于其内心颇为不安,曾微语尚书茹常:“朕毋得罪天地祖宗乎?”茹常叩头大言曰:“陛下应天顺人,克成先志,何罪!”①成祖这才放心。故虽定都南京,却经常往来于两京之间。

北平乃辽、金、元三朝古都,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控江淮,北连朔漠,足以“控四夷创天下”②,于当时抵御北元蒙古势力的威胁,在军事上指挥调度极为有利。亦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北平又是明成祖龙兴之地,自封藩燕北,经营二十余年,有雄厚的政治、军事实力及广泛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种种,明成祖早欲迁都北京。即位之初,永乐元年(1403)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等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跻之地皆有隍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兴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明成祖认为:“其可以北平为北京。”③永乐迁都北京的准备工作遂逐步展开。

二月,成祖下令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留守、后军都督府、行部国子监。三月,成祖命舟师重开海运,往北京运粮,以后岁以为常。八月,发流罪以下犯人往北京垦荒,徙直隶、苏州等10郡、浙江等9省富民近4000户落籍北京。二年至三年(1404-1405),又徙太原等山西民20000户落籍北京。同时,成祖下令浚通南北大运河,以通北京漕运。四年(1406)闰七月,“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④。同时命大臣督兵士、僧众、工匠造砖瓦;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作;在京诸卫及河南、山东、陕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安庆、徐州、和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其征发军民之处,一应差役及闸办银课等项悉令停止”⑤。

各路军士、工匠、民丁,各地良材、巨木不久便汇聚北京。原定永乐五年动工营建之北京宫殿工程却未能如期开展。究其原因,约略有三。其一,永乐四年爆发明与安南之战争。成祖命成国公朱能“帅十八将军、兵八十万”分道进讨,六年(1408)“复命张辅帅师二十万征讨”⑥;其二,明与北方鞑靼、瓦刺不断展开大规模战争。永乐八年(1410),成祖“自将五十万众出塞”亲征鞑靼,十二年(1414),又亲征瓦刺。⑦战争连年不断,需仰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从而影响营建北京宫殿计划如期进行,其三,永乐五年(1407),徐后去世。七年,明成祖车驾至北京,礼部尚书赵舡及廖均卿等得吉壤于北京昌平黄土山,车驾临视,遂封其山为天寿山,始营建山陵即成祖长陵工程。

营建北京宫殿工程虽停,迁都准备工作始终未断。永乐九年(1411),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碹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废弃已久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四年(1416)三月,长陵工程竣工。十一月,成祖复诏群臣商议营建北京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武官,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文官纷纷上疏,请求立即择日兴工,营建北京。上奏称:北京“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今日“引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⑧。成祖欣然同意。

自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兴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宫殿、门阙、城池、郊庙、钟楼、鼓楼等京师必备建筑先后竣工,于是,成祖下诏迁都。十九年(1421)正月,明成祖御新建成之奉天殿,受百官朝贺,正式迁都北京。

新都北京“规划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朝廷以全国各地征调各色工匠数十万、民工上百万,及大量军士参与营建工程。明代北京在元大都旧城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改建与重建。宫城及大城均向南推移,宫城(紫禁城)为营建北京的核心工程,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周建城墙,城墙外有护城河。宫城为长方形,占地72公顷,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前三殿:奉天殿(后改称皇极殿、太和殿)、华盖殿(后改称中极殿、中和殿)、谨身殿(后改称建极殿、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前三殿主要用于举行国家大典以及l重要朝会,后三宫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生活起居之所。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等建筑配置于东西两侧,严格对称。宫城之外为皇城。宫城后方为废土堆砌而成的万岁山,意在“席山建殿”,成为宫城之倚靠,又意在镇压前朝之风水,故又名镇山。万岁山亦为北京城的中心点及制高点,便于瞭望全城。宫城前方依“左祖右社”之制,左建太庙,右建社稷坛。皇城正门为承天门(今天安门),向南至大明门(今已不存)为一宽阔大道。道两侧筑有东、西千步廊。千步廊左侧为礼、户、吏、兵、工五部等中央机构。右侧为五军都督府衙署。皇城中心为优美多姿的太液池、琼华岛。皇城之外为大城。大城南部乃繁华商业区。钟楼、鼓楼位于大城中心。大城共开九门,前三门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西有阜城门、西直门,东有朝阳门、东直门,北有德胜门、安定门。大城南郊建有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祀殿及山川坛。嘉靖九年(1530),增筑圜丘,并于北郊筑方泽坛,东郊筑朝日坛,西郊筑夕月坛。明成祖营建北京,使北京城内建筑布局比元大都城更为匀称整齐,设计更为合理,巍峨壮观的建筑显示出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风格。嘉靖三十二年(1553),在外城南郊增修外罗城,开七门,因此,大城又称为内城。原计划大城四周均筑外罗城,由于财力不济,终未能果,因此明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

永乐迁都后,北京人口迅速增加,既有自元朝至永乐时期从全国各地徙来的富户,也有营建北京过程中留京的大批工匠,又有入京参试的科场举子以及大小商人等。京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文化事业都得到全面发展,迅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地近边塞,北方蒙古鞑靼、瓦刺,东北女真等族相继对京都构成威胁。因此,自永乐迁都之时至明末均有回都南京之议。永乐十九年(1421)四月初八,新建成仅三月的紫禁城失火,三大殿烧成一片灰烬。廷臣中有议论迁都北京之非,主张重同南京,遭明成祖斥责。成祖以奉天门为临时听政之所坚持上朝,还都之议始止。但是,继续营建北京官署的工程却被搁置。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永乐时期长期居守南京的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三月,仁宗宣布复都南京,“命诸司在北京者悉加‘行在’二字,并建北京行部及后军都督府”⑨。四月,仁宗崩,还都南京终未成事实。

宣宗朱瞻基即位,仍称北京为“行在”。直至英宗朱祁镇即位后,北京作为明朝都城的地位才得以确立。正统元年至四年(1136-1139),宣宗命军夫数万人修建京师九门城楼、月城、角楼、城濠、并各门石桥、闸,于是北京城“焕然金汤,巩固足以耸万国之瞻矣”。正统五年,重修已焚毁20年之久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及乾清、坤宁二宫。六年(1441),英宗于新宫殿落成之日宣布上谕书,重申定都北京,“罢移行在,定为京师”。此后,正统七年,又造会同馆、观星台,建宗人府、吏部、户部、兵部、工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詹事府等文武官署,并于京师城垣内外砌以砖石。英宗正统时期的营造工程,使北京京师规模完整地体现出来,在明朝定都北京、营建北京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后,直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京师。

注释①《罪惟录》。

②《明太宗实录》卷一,四。

③《明太宗实录》卷一六。

④《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

⑤《明太宗实录》卷五七。

⑥《明史》卷一五四。

⑦《明史》卷三二七《鞑靼传》。

⑧《明太宗实录》卷一八二。

⑨《明仁宗实录》卷八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1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