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宫玄机录——梅村咏顺治后宫诗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09:35:13 0

有关顺治后宫的隐秘及其出家故事,在清人诗歌中,吟咏最多的,当推吴伟业(梅村)。但正因事涉后宫,所以也写得惝恍迷离,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今据孟森、陈垣两位学者的阐释[1],复加考虑,得到大体上的理解。

先举《古意》六首:

争传婺女嫁天孙,才过银河拭泪痕。

但得大家千万岁,此生那得恨长门。


这组诗皆为废后博尔济吉特氏而咏(参见下篇),前两句写册立后不久即遭废弃。第三句中的“大家”指皇帝,末句用汉武帝陈皇后废居长门宫事。意思是说,但愿皇帝能长寿,自己虽被废而仍无怨恨。顺治帝实际上只活到二十四岁,从反面哀悼顺治帝之不永年。

孟氏说:“措辞忠厚,是诗人之笔。”

豆蔻梢头二月红,十三初入万年宫。

可怜同望西陵哭,不在分香卖履中。


这是说,自己本是最早作配帝王,至顺治帝卒时,已幽居别宫,无法参加送终之事。西陵原指曹操陵墓,分香卖履也是曹操遗令中语,意即自己只能望空而哭,却不在守陵之列。

从猎陈仓怯马蹄,玉鞍扶上却东西。

一经辇道生秋草,说著长杨路总迷。


陈仓即今陕西宝鸡,秦文公曾游猎于此。长杨为秦国旧宫名,汉代修饰后而为行宫,因宫有长杨树而得名。这是说,自己最初原曾承受恩宠,骑着宝马随从顺治出猎,游憩行宫,后来却被废弃,至今不堪回首。

玉颜憔悴几经秋,薄命无言只泪流。

手把定情金合子,九原相见尚低头。


这是说,生前失宠多年,每自流泪,而顺治帝至死不肯回意,一旦九泉相见,犹得低头。这几首都是诗人忠厚之笔。

南海居然妒女津,南山仍锢慎夫人。

君王自有他生约,此去唯应礼玉真。


古代帝王陵墓中,灌水银以像海。史言废后性妒(“妒女津”典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四)。汉文帝窦皇后因病失明,文帝乃宠爱邯郸慎夫人。诗中的慎夫人比喻董鄂氏。意谓生时既不能与帝同室,死后犹不能同穴,能同穴的为慎夫人,即董鄂氏死后犹承世祖恩念。玉真指仙人,意为他生之约既属别人,则自己唯有修行以求成仙而已。

珍珠十斛买琵琶,金谷堂深护绛纱。

掌上珊瑚怜不得,却将移作上阳花。


这一首很可疑,孟氏以为或废后非亲王女,由侍女作亲女入选,为世祖所恶;或董鄂氏实出废后家,由侍媵入宫。我认为,前两句指顺治帝对董鄂氏之倾心与偏宠,末句似用白居易《上阳宫人》典,意思是废后为孝庄太后侄女,身世高贵,如掌上明珠,只因董鄂氏之故而不得顺治帝爱怜,落得与上阳宫人同一命运。这组诗既为废后而作,董鄂妃只是陪衬而已。

梅村又有《七夕即事》四首,今录三首:

羽扇西王母,云薛夜来。针神天上落,槎客日边回。鹊渚星桥回,羊车水殿开。只今汉武帝,新起集灵台。

今夜天孙锦,重将聘洛神。黄金装钿合,宝马立文茵。刻石昆明水,停梭结绮春。沉香亭畔语,不数戚夫人。

花萼高楼会,岐王共辇游。淮南丹未熟,缑岭树先秋。诏罢骊山宴,恩深汉渚愁。伤心长枕被,无意候牵牛。

孟森虽力辩董小宛无入清宫事,但未曾怀疑董鄂妃的来历。所以,他以为《七夕即事》单纯咏顺治帝以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之丧,暂停册立事。至陈垣撰《顺治皇帝出家》文,对“羽扇西王母”及“花萼楼高会”等句,以为皆隐约指顺治帝纳弟妇事,“非讳其事,直讳其人耳”。这是很有见地的。由此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薛夜来为魏文帝曹丕宫人,本名灵芸,妙于针工,虽处深帷之内,不用灯烛,裁制立成,故有针神之称。羊车为宫内所乘小车。这首诗从前六句看,似只形容妃嫔之受厚宠,但末两句“只今汉武帝,新起集灵台”,却是皮里阳秋。这是用唐张祜名篇《集灵台》典,唐人常以汉武帝喻唐玄宗,以杨、董之入宫承宠,都是“渎伦”的。

曹植之赋洛神,传说为感甄而作,而甄氏本有前夫,末又有杨贵妃典,极写董鄂妃之承宠,可与甄氏、杨妃并比。

末首开头的“花萼”两句,结末的“伤心”两句,皆用唐玄宗与其兄弟亲爱典故,固可解为世祖对襄亲王的痛悼之情,但若连上二诗来探索,显然有所影射。曹植《洛神赋》有“叹瓠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语,此首或用其语。

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四首》,笔意尤为闪烁,程穆衡笺云:“为皇贵妃董氏咏。《扈从西巡日录》:‘五台山大塔宝院寺,明万历戊寅,孝定皇太后重建,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文殊院塔。’知历来后妃皆有布造。贵妃上所爱幸,薨后命五台山高僧建道场。诗特叙致瑰丽,遂有若《长恨歌序》云尔。”

下面选录第一首: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汉主坐法宫,一见光徘徊。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言过乐游苑,进及长杨街。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携手忽太息,乐极生微哀。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斯语胡为哉。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薰炉拂黼帐,白露零苍苔。君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清凉山即山西五台山。双成为董双成,传说为西王母侍女,和另一首“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皆隐喻“董”字。

全诗先从五台山说起,而以金莲花开、同根映发引起董妃。接叙董妃之受厚宠,携手太息,乐极生哀,暗示董妃已预感寿命不长,日后何人能追陪左右,只望将来能共处一地。“披香淖博士”云云,似是写方士窃听而惊异[2]。“待诏东方生”亦指方士或弄臣,也可能隐喻僧人,陈垣文中记僧茆溪等曾作诙谐语。梅村《七夕即事》第三首,也有“曼倩诙谐笑,延年宛转歌”语。

吴诗所写都是半虚半实,如“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写董妃的密语,微似《长恨歌》中“夜半无人私语时”。董妃卒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年二十二。次年正月,顺治帝亦逝世。陈维崧《读史杂感》故有“玉柙珠襦(贵族的殓服)连岁事,茂陵应长并头花”语。梅村则是逆写,“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者,实是说,董妃逝世四月后,又追陪世祖于地下了。

董妃之死,确给顺治帝以极大的打击,最后虽未示寂于清凉山,但一度确有出家的念头,连头也剃了。后经太后和汤若望劝阻才始中止,最后死于痘症。遗诏中胪列自己许多过失,其中一条是对董妃“丧祭典礼,过从优厚,不能以礼止情,诸事逾滥不经”。这未必为顺治帝本人原意,而为太后及四辅臣所指使。顺治帝废第一后,太后是不赞成的。因而董鄂妃之受殊宠,也必为太后所忌。爱情上的纠结,又皈依于宗教感情,吴诗即以两者为针线。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五,记李天馥《古宫词》“日高睡足犹慵起,薄命曾嫌富贵家”,以为“明言董鄂先入庄(亲王)邸”。钱仲联《清诗纪事》云:“毛奇龄《长生殿序》称应庄亲王世子之请,作《长生殿》院本。盖正以杨妃先为寿王妃暗示董鄂先入庄邸,然则汤若望所云满籍军人者,或当为庄亲王矣。”(按:庄亲王名博果铎,为顺治帝侄辈,生于顺治七年(1650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册立董妃时,他才七岁,所以从年龄上看就不确。或因博穆博果尔与博果铎名字易混之故,但也见得后来学者对董鄂妃入宫的途径,怀疑者很多。)


[1]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陈垣《陈垣学术论文集》。

[2] 披香为宫殿名。以药石消冰,古为方士之术,称淖水、淖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3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