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第一战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2:11:00 0


上回讲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把韩信给追回来,推荐给刘邦。韩信从屌丝变成了大将军,弄得“一军皆惊”。

按照《史记》所说,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的这个仪式举行完了之后,刘邦才跟韩信第一次坐下来,好好聊了一次。

我觉得,这不合常理,真成儿戏了。刘邦这一面还没见过呢,凭着夏侯婴和萧何举荐,就直接任命了手下的总司令,这太不可思议了。

真实的情况,我估计,应该刘邦提前已经作了一番考察。

不过,《史记》这样写,也不算有多大出入。毕竟这个事实就是,韩信从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一跃成为大将军。

我读到这里时,你知道我想到什么吗?我想到,田单在组织即墨反击战前,专门找了一个小兵,装成了天师,天天供着以此来鼓舞士气。可是,那位“天师”,真到打仗时就被扔到一边了,就没用了。

而韩信接下来,那是玩真的,是真带兵,真打。那么,韩信到底如何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才被萧何、刘邦这么看重呢?

要说,应该先让韩信带着万八千人,出去打两仗。一看,哎,这哥们真会打,出人意料啊,天才。这也说得过去。

这个过程没有。他只凭嘴皮子忽悠,也没真伸手,刘邦他们难道不担心他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吗?

萧何怎么对自己识人的眼力这么自信,称赞他是“国士无双”呢?

当然了,萧何在县里就是干组织部长的,看人的本事确实高,可是,只凭谈几次话,交往时间也不长,便看出韩信特别厉害,这还是不可思议。

到底为什么呢?这是个谜。

电影《王的盛宴》,挺有想象力,它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它说,韩信其实是刘邦的救命恩人。鸿门宴上,刘邦怎么能顺利逃出,《史记》没说清楚,咱前面也做过猜想。这个电影也猜想了,它猜想,其实是韩信给帮忙了。他当时是项羽手下的中郎,他放走的刘邦。所以,这事完了他就改投刘邦了,而刘邦封他为大将军,主要是报恩。

我挺佩服这些导演、编剧的,要么人家怎么红呢,真能编啊。

我怎么分析这个问题呢?咱还是从史料上说。我认为,刘邦之所以如此看重韩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战略思想上高度契合、高度一致。

刘邦和韩信的这次畅谈,简直就是一出隆中对,跟四百多年后,刘备第一次跟诸葛亮的畅谈一样。

韩信问刘邦:您打天下,最大的敌人是项羽,以您的实力,您觉得打得过吗?

刘邦:打不过,我跟他的实力差距还不小。

韩信:不对,表面上看,项羽很强大,但是,其强易弱。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他的强大坚持不了多久了,正在走下坡路,他这就要不行了。我在他身边跟了他两三年,我太了解他了。他这个人,性格上有两大弱点:

一是,匹夫之勇。他自己确实很能打,有万夫不当之勇,对此他很得意。可是,你自己再能打,浑身是铁能碾几根钉啊。有道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得会用人,得培养手下得力的将领,大家都能打了才行。他不懂这道理,不会用人,手下没人。有勇无谋。

二是,妇人之仁。他是贵族出身,很有礼貌,对身边人都很尊重,说话、办事都讲礼节。也表现得很仁爱,谁要生个病,他都去慰问,很关心。可是,谁要带兵打仗立了功,该好好封赏了,他舍不得了,官位也舍不得,钱也舍不得,跟个娘们似的,小气,让人寒心。

另外,他在战略上有几大败笔:

一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没有定都于秦朝故都,不懂得这种山川形势,没有政治远略。

二是,废逐楚怀王,打下天下来,就卸磨杀驴,给人家起了个“义帝”的名,然后就相当于给流放了。这是背信弃义,大失人心。

三是,分封天下时不公平,不但您觉得不公平,好多诸侯都觉得不公平,都恨上项羽了。

四是,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他的作战思想有问题,老屠城,杀人太多了,失民心了。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这番话,说得刘邦不住地点头:哎呀,韩信真没白在项羽身边待,把项羽给研究透了。兵法讲究的就是知己知彼,韩信这一条做得真到位。

韩信继续讲: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史记·淮阴侯列传》

大王啊,您要能反其道而行之,项羽的毛病您都不犯,项羽失策的地方您都纠正,放手发动全天下的英雄豪杰为您所用,那样的话,谁能挡得住您啊?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史记·淮阴侯列传》

怎样发动全天下的英雄豪杰呢?太简单啦,天下那么多城池地盘,谁打下来的,您就封给谁,那还不都得来投奔您,铁了心追随您玩命干啊?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势,何所不散?

——《史记·淮阴侯列传》

现在您手下的将士们都思归心切,那么多人都逃跑,为的是回山东跟家人团聚。您还不借这个劲,这个势,大军一鼓作气打回老家去。您更待何时啊?

刘邦听着,心里高兴坏了:难怪萧何他们这么看重韩信,他的见识太高明了。

要打天下,这是天大的事,不能只看自己手里有多少兵马、多少资源,得拿全天下的人才和资源,办天下的大事!

后来,曹操也有过类似的说法,当时完胜袁绍。将来讲三国时,再细说。

韩信的这番话,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说法就是: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而这一点,我认为,恰恰就是韩信成功的秘密所在,两字:心大!他能够从一个要饭的屌丝崛起成一代名将,当然有他天资的因素,也有命运的成分,这些都是难以复制的,唯一,我们能借鉴的就是这一点:心大。说的文一点,就是有志。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的最后,有这么一段——《史记》每篇纪传最后都有个“太史公曰”——是这样写的: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史记·淮阴侯列传》

意思是,我曾经到韩信的老家淮阴去实地考察,当地人跟我说,韩信早年做平头百姓的时候,他的心气想法就跟平常人两样。怎么两样呢?

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他母亲死的时候,他都穷得没钱办丧事,可是,他费了老大劲,专门找到一块地势又高又开阔的地方做坟地,把他母亲埋那了。“其旁可置万户”,什么意思?那意思就是我将来要做万户侯,将来这一片都得是我家的封地,我妈先给我占下了。

心大,志大。

其实,刘邦、陈胜,还有好多从底层崛起的人物,都不认字,也没有什么资源,靠什么起来的啊?都得说有这个特点:心大、志大。“其志与众异”,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刘邦:

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史记·高祖本纪》

比如陈胜: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这两段前面都讲过,我就不再解说了。

好了,回到刘邦跟韩信的对话。

刘邦听着韩信的这番高论,越听越高兴:哎呀,韩将军,你说得太好了,跟我想的一模一样。知我者,将军也。那么,你看咱下一步怎么办呢?

韩信:下一步打呗,先把关中打下来。项羽把关中分给三个秦军降将,这是大错特错,关中人民都恨死他们了,要不是他仨投降,那二十多万秦军能被坑杀吗,那里面多少关中子弟啊。所以,肯定好打。而且,您之前,入关进了咸阳之后,约法三章,对老百姓秋毫不犯,关中百姓都恨不得跟着您。您就放手打吧!

刘邦大悦,依计而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向披靡,整个关中地区,很快就收入囊中。

项羽怎么不来救援呢?一方面是离着远,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另一方面是他东边还有掣肘的事,就像韩信说的,他主持分封天下,好多诸侯都不满意,都认为不公平,自己吃亏了,都想整点事。特别是田荣,就是田儋的弟弟。

田儋最早是跟项梁同时起义的,自立为齐王,后来被章邯打败,杀了。于是,弟弟田荣就拥田儋的儿子田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第一战为齐王,接着干。他不听项羽的调遣。我估计,他跟宋义关系可能不错,跟项羽不行。所以,最后项羽分封时,便把齐国封给另一个大将了,把田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第一战改立为胶东王。

田荣烦了,发兵把那个新封的齐王给打跑了,跟项羽决裂。可是田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第一战不敢得罪项羽,站到项羽这边。弄到最后,田荣杀了田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第一战,自己做了齐王。

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来来去去也挺长时间的,所以就把项羽给牵制住了,无暇西顾。

这就给了刘邦做大的机会,他占了关中之后,立即大举东进,来打项羽。

楚汉战争正式开始。

这天,刘邦大军打到了洛阳。当地有一位贤人,老头,叫董公,主动来找刘邦献计,他说:汉王啊,我问问您,我听说义帝已经被项羽派人杀害了,这事您知道不?

刘邦一皱眉,心说:这个,我当然知道啊,你都知道了,我能不知道吗?他问:这,什么意思?

他没接这话:这个……老先生,您想说什么,您接着说。

董公接着说:汉王啊,我听说过三句古话,很有道理。

第一句是: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史记·高祖本纪》

第二句是: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史记·高祖本纪》

第三句是:

明其为贼,敌乃可服。

——《史记·高祖本纪》

您得抓住项羽杀义帝这个机会啊,要大做文章,大肆宣扬,要揭露项羽的恶行,他杀义帝,这是不仁不忠不义,应受到全天下的唾弃,他是全天下的敌人。而您,就是要为天下伸张正义的,您打项羽就是替天行道。

这样一来,您就顺德了,他就逆德了;您就师出有名了,就是正义之师,项羽就是民贼。这就顺了,仗就好打了。

刘邦:老董啊,您说得太对了,我正想这个事呢。

刘邦立即传令全军,全部改穿白的,给义帝发丧。刘邦哭得死去活来的,把这个义帝的丧事办得轰轰烈烈,跟真事似的。同时,通知各路诸侯:我要为义帝报仇,你们要是有点正义感的,都跟我一起去打项羽!

经此一弄,声势一下子就起来了。好多诸侯都支持刘邦,老百姓好多也参军,刘邦的队伍一下子壮大到五六十万人。浩浩荡荡向项羽的都城彭城杀了过去。

而项羽此时正带着主力在齐国这边打着呢。先是跟田荣。田荣哪打得过项羽啊,兵败之后,被人杀了。可是,项羽太狠了,一路烧杀劫掠,“所过多残灭”,太招人恨了,齐国老百姓不服。结果,田荣的弟弟田横又起来了,他拥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跟项羽接着打。田横比他那两个哥哥还厉害,项羽跟他连开数仗,生生就打不下来。

眼瞅着后面彭城要让刘邦给抄了底,后院着火了。项羽较上劲了,非要灭了田横再回去救彭城。

结果,刘邦没费多大劲,竟将彭城一举拿下,真就端了项羽的老窝。刘邦可高兴坏了,此前咸阳城里那些美女和珍宝,又都是老子的了。噢,不对,弟兄们都有份啊,各路诸侯都有,重新分。“日置酒高会”,天天喝,可劲儿造。

刘邦这还没高兴两天,项羽突然杀回来了。项羽一看刘邦真抄了他老窝了,急了,田横这边留点人顶住,自己率领3万精兵,急行军连夜赶回。

公元前205年4月的一天清晨,项羽跟刘邦开打。这是楚汉争霸的第一次大战,彭城之战,也是第一个高潮。项羽带3万楚军对阵刘邦带的56万诸侯联军。

结果怎么样?只打了半天,到中午时,刘邦这边就溃败了。兵败如山倒,都跟没头苍蝇似的,抱头鼠窜。其实真正让楚军打死的没多少,自己人踩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更多的是被楚军追急了,追到河边了,也不管自己会水不会水,就跳河里边了——你想不跳也不行,后面人都拥上来了。在河里面淹死的人多了去了。得多少呢?得有三十万!有一条河叫睢水,整个被死尸给填平了,堵住了,后面再来的逃兵,直接踩着尸体便跑过去了。

刘邦真叫惨败啊。

他自己带着一小队人马,只有千八百号人,被项羽给包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刘邦一看这架势,完了,完了,完了,完了,怎么办呢?

是拼命,还是投降?无计可施,身陷绝境。

就在这时,突然西北方向起来一团飓风,朝着刘邦这边呼啸而来,所过之处,房倒屋塌,好多树木都被连根拔起,沙石满天,直刮得天昏地暗。楚军大乱,包围圈被打乱了。刘邦夺路而逃。

“传说哥”,这又是一传说,如有天助。

虽然逃出来了,可也惨到底了,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人跟着。往哪儿跑呢?

往家跑!老爹、老婆孩子都还在家,还在沛县呢。这回跟项羽是彻底撕破脸了,我要不把他们带走,落到项羽手里,那可怎么办?

他带着这几十人,骑着马、驾着车,直奔沛县。

后面楚军一骠人马,跟着,追他们,紧追不舍。

刘邦到了沛县家里一看,没人,也不知道家人都跑哪去了。他这着急忙慌的,也没工夫找啊。长叹一声,爱怎么地就怎么地吧。接着跑。

还不赖,临出沛县时竟然把两孩子给捡着了。闺女大一点,十来岁,领着小弟弟,姐俩,都被抱到车上了。当时驾车的正是滕公夏侯婴。

接下来这故事有意思了,得说是刘邦最著名的段子之一。

《史记·高祖本纪》里是这样讲的: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

——《史记·高祖本纪》

后面楚军骑兵紧追不舍,刘邦着急了,嫌车慢,嫌车上拉的人太多了,速度提不上去,把孝惠,就是他儿子,后来的孝惠帝,还有鲁元,闺女以后是鲁元公主,把这两孩子都给从车上推下去,掉地上了。滕公立马停下车,把孩子们又给抱上来。

“如是者三”,不是推了一次,是推了好几次。都亏了滕公,他跟刘邦讲:

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

——《史记·高祖本纪》

虽然很危急,车跑不快,咱也不至于把孩子扔了啊。

这是《高祖本纪》里写的。在滕公夏侯婴的列传里面也写了这一段,是这样写的:

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当时,马跑了一天,也跑累了,楚军又在后面紧追不舍,刘邦就急眼了,“常蹶两儿欲弃之”,把孩子从车下踹下去好几次,都是夏侯婴又给抱了上来。而且,夏侯婴是真疼这俩孩子,孩子们上了车,他还不马上快马加鞭地走,他得等孩子们坐稳当了,手都抓紧车上的什么东西,他才加速,把刘邦气得够呛。

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余,卒得脱。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刘邦不但不领情,还嫌夏侯婴耽误了工夫,嫌车驾得太慢,对夏侯婴骂骂咧咧:你再这么磨磨蹭蹭,我非得杀了你。这话得说了十好几次。

当然他不可能真杀夏侯婴,他们是什么感情啊,感情越深就骂得越厉害,刘邦就这德性。最后,当然也没被追上,他们脱离了危险。

那么,刘邦真这么狠吗?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他真就忍心把孩子从飞奔的马车上踹下来吗?我不相信。我倒想起一句话,叫: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那一段,将来讲三国时,咱再说。估计意思差不多,老刘家人都会演戏,刘邦可能也是怕身边人埋怨他,因为这俩孩子拖累大家,所以才演了这么一出。或者,本身就是传说而已吧。

这俩孩子虽然没落项羽手里,可是刘邦他爹太公和老婆吕雉却落在项羽手里了,成了项羽的一个筹码。之前跟着刘邦一起要给义帝报仇的各路诸侯,现在也不报仇了,都改投了项羽。

那么,接下来,刘邦怎样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呢?下回再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4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