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这才是秦汉——刘邦用什么样的人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2:10:11 0


上回讲到,公元前203年的腊月——我说的还是阴历,项羽自刎于乌江,楚汉争霸以刘邦完胜而告终。刘邦把项羽安葬在谷城,大哭一通。

然后,干吗呢?回家。

回哪个家?回沛县,还是回关中?都不是。是回洛阳。此前刘邦跟项羽在荥阳、成皋抗衡,洛阳算是他的一个后方基地,洛阳又是东周古都,所以,他想把洛阳定为国都。

在回洛阳的路上,刘邦主要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

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

——《史记·高祖本纪》

大军走到定陶这个地方,刘邦故伎重演,给韩信又玩了一次“突然袭击”,直接冲进韩信的军营、大帐,收了韩信的军权:你不用带这么多兵了,老实做你的诸侯王吧,另外,齐王别做了,前些天我不是说了吗,你老家淮阴的,属于楚地,我正式改封你为楚王。

史书对这次夺军,没写什么细节,只这一句。让我感觉,这真是一物降一物啊,刘邦玩韩信,真是一玩一个准。韩信怎么就不懂得亡羊补牢的道理呢,以前在修武让刘邦夺了一回兵权,现在在定陶又让他夺一回。

其实,我自己也干过这么一手。

有一次,公司丢了点东西,就怀疑是以前的一个员工辞职之后没交公司钥匙,直接拿钥匙开锁进来的。当时想,他偷这么一次,不应当还有下次吧,不会这么大胆吧。所以,门锁也没换,也没报警。结果,过了几天愣是又被偷了一次。这次才着慌了,又是报警,又是换锁的。

所以,“亡羊补牢”这个老智慧,一定要牢记心间。

换个角度,也可以跟刘邦学学,凡是成功的做法,至少可以再试一次,很可能还会成功的。

第二件事是即皇帝位。

公元前202年的2月,在汜水之阳,刘邦即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用他的人生实践告诉我们,帝王将相没种。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谁都有机会。

到了洛阳之后,刘邦大摆酒宴,文武百官喝酒庆祝。

刘邦非常开心,他问大家:诸位列侯,诸位将军,你们都说说,我为什么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天下?

有个大臣回答:

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也。

——《史记·高祖本纪》

皇上啊,您的激励机制好啊,财散人聚。您要是派出谁去打哪个城池,一旦打下来就是谁的,谁不玩命啊,那是给自己干啊。在您手下干都能共享胜利果实,都有获得感。

项羽则没有这套激励机制,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史记·高祖本纪》

他手下将领攻下城来,打了胜仗,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好处都落项羽自己兜里了,不跟手下分享,所以失天下。

刘邦:不错、不错,不过,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史记·高祖本纪》

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原因,你没说出来,我告诉你吧。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史记·高祖本纪》

论谋略,谋划制定整个大的战略,这方面,这种智力、见识,我不如张良张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史记·高祖本纪》

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征集粮饷,这种治理之才,我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史记·高祖本纪》

论打仗,带兵百万,战无不克,攻无不胜,这种军事才能,我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史记·高祖本纪》

这三位都是人杰啊,人中之龙凤,都比我强,却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得天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关于用人智慧,这一番君臣对话可以说是史上最经典的,说绝了。这里面首先强调了,要做大事业,成败关键在用人。不论是大臣说的,还是刘邦说的,这是个共识,都是说,在用人上,跟项羽有高下之分,才打败了项羽。

那么,怎样用人呢?

“公知其一”,大臣讲了其一,就是要有诱人的激励机制,要利益驱动,要财散人聚。我曾经问一个汽车模具行业的大老板:你们怎么留住人才?他说:就一样,给钱给到心疼啊!

“未知其二”,这个其二是什么呢?刘邦说的这一通,这方面我不如张良,那方面我不如萧何,那方面我不如韩信,这是要表达什么呢?简单理解就是,刘邦得能玩得转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他比我优秀,这太好了,我不嫉贤妒能,我能把你摆弄顺溜了,老老实实跟我干。这样的老板很了不起。

再进一步理解,就是知人善任。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刘邦很清楚自己的局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的工作不如手下中的谁、谁、谁。好吧,这方面我不如你,我就听你的;那方面我不如他,我就听他的。孔子有句名言,叫: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

作为一个老板,你只要虚心地去了解,就会发现,几乎每个员工都可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马云就说,他去听支付宝部门的工作会议,几乎都听不懂。

不懂那个业务,没关系,你只要懂那个懂业务的人就行了。

而且,你也不必要懂很多人,关键的几个人,你懂了,把他的能力发挥出来,把你的这个平台、这个体系整个给支撑起来。你就守住这个平台、这个体系就好了。所有人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在这个体系里,找到他自己的位置和奋斗的方式的。

接着讲故事,还是跟用人相关。

楚汉战争刚刚结束,项羽虽然死了,但项羽手下好多人物,还有其他的一些敌对势力,逃得逃、藏得藏,这都是潜在的危险。怎么办?两手:一手抓打击,一手抓招安。

比如,有一个叫季布的,本来是项羽手下的得力大将,战争期间,以勇猛闻名,好几次都差点把刘邦杀死。刘邦这会儿开始通缉他,悬赏千金,谁要是举报,得千金的赏赐;谁要是敢窝藏季布,夷三族。够厉害。

可是照样有人敢收留季布。什么人呢?用韩非子的话讲,就是侠者。所谓,“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言下之意,当时在民间,一直有儒者和侠者两种力量,是国家管理的难题。

秦末之所以天下大乱,在里面搅和的,主要的力量也是这两种,刘邦、项羽、张耳、韩信都有点侠者的意思;萧何、范增、陈馀、郦食其等等,则是儒者的感觉。

所以,苏东坡的那篇《六国论》分析六国之所以能生存那么久,而秦朝之所以速亡时,就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一大原因在于,秦始皇不懂得养门客的好处。秦始皇应当效法此前六国的做法,把民间的这些儒者、侠者,以及“智、勇、辩、力”之类的人物,都想办法养起来,而不应当放任这些人在民间。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

——苏轼《六国论》

这些人物都是有能耐的,如狼似虎的,把他们撒在民间,他们又都不是老实种地养家的主,当然,就得“咬人”、造反。

总之,侠者是一种民间的有暴力倾向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亦正亦邪的。

所以,司马迁对他们就颇有好感,前面讲过司马迁的《刺客列传》,聂政、荆轲啊,田光、高渐离等人,大致都是这种人物。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游侠列传》,他不叫“侠者”了,改叫“游侠”,意思一样。

司马迁讲游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史记·游侠列传》

这些人都不算良民,做的很多事也不大地道,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史记·游侠列传》

但是这些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讲义气,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为了哥们弟兄能两肋插刀,万死不辞。

季布在从军之前,就是这么一个人物,所以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朋友。项羽失败后,他先是藏在一个姓周的朋友家里。有一天,这个老周跟季布说:大哥啊,现在刘邦通缉你,风声太紧了,据说马上要搜到咱这了。咱想什么办法,也得把这关闯过去。我想了半天啊,只有一个道了,可是,您是盖世的英雄,我怕您受不了这个委屈。

季布:兄弟啊,要怎么委屈我啊,什么道啊,你说吧,我听你的。

老周:大哥,我说了,您可必须得听兄弟的。否则,您要是让官兵逮着,咱都得死,那我干脆现在就自杀,我死你前面。

季布:没这么严重,你说吧。

老周:大哥,现在我保不了您,但是鲁人朱家应当可以保您,没人敢搜他的家。虽然,咱之前跟他没什么交往,但他肯定知道您。我是这样想的,近期我联系他,卖给他十几个奴隶。您混在这些奴隶当中,过去,到他家去当奴隶,应当就能躲过此劫。

季布听完,脸色大变:这个……

他可是天下第一流的猛将,那种刚烈的气质你想去吧,现在竟然要让他卖身为奴,什么尊严都没有了。

季布运了半天气,最后一咬牙:好吧,兄弟我听你的。

然后,把头发剃光,换上破烂的粗布衣服,脖子上拴一个铁箍,就跟牲口似的。奴隶跟平民不一样,平民是自由的,奴隶没自由,跟牲口差不多的感觉了。这屈辱,季布忍了。

然后,送到了朱家的家里。此人姓朱名家,朱家,得说是江湖上第一号的人物。他就看出来了,这种人都是手眼通天的,极有眼力:噢,老周卖给我的奴隶中的这一个,准是他的好朋友,大名鼎鼎的季布,这是到我这避难呢。

可是,他并不挑明,把季布收下,给安排了活儿:哪哪儿那片地,以后就你负责种啊,去吧。

然后,悄悄嘱咐儿子们:那个奴隶可不是一般人,千万得优待,得好吃好喝的。

随后,又过了几天,朱家出发了。套上小车,去洛阳,去找滕公夏侯婴。

夏侯婴一见朱家来了,挺高兴,之前便有过交往、有交情:朱老兄啊,可想死我了,哪阵风把你吹来了,这回在我这可得多住几天。

朱家:没事,就是来看看您,让我多住几天,那我就多住几天喽。

朱家便住下了,住在夏侯婴家里。夏侯婴好吃好喝好招待,每天都叫一帮朋友来,陪着朱家喝酒。

有一天,只有他俩,闲唠嗑,唠着唠着,朱家便扯到了季布:滕公啊,皇上为啥那么恨季布呢?通缉搞得那么紧张?

这才是秦汉——刘邦用什么样的人

天下一流猛将季布为活命忍辱变身为奴

滕公:噢,你不知道啊,季布好几次差点把皇上给弄死啊,不抓着他,皇上那口气出不来。

朱家接着问:季布这个人,我还真没什么交往,不大了解,您说说,他到底是怎么个人物啊?

滕公:哎哟,这人真得说是个人物,是个英才,了不起,可惜跟错人了。

朱家赶紧跟进:哦,我明白了。依我之见啊,皇上这就不大对了。人家季布之前既然是跟着项羽,当然得对付皇上,各为其主嘛。这就得通缉追杀人家,那,项羽手下的人多了去了,你还都不放过了吗?那样的话,皇上的器量不是太小了吗,不得让天下人笑话吗?再者说,季布这样的英才,你真把他追急了,他还不得逃奔匈奴啊、南越啊,将来要是帮着他们带兵,咱不亏大了吗?这层意思,您应当跟皇上交流一下才好啊。

滕公立即明白了:噢,我说这是来找我干吗呢,这是来帮季布说情啊,季布肯定在他手上呢。不过,人家说的有道理啊。

滕公:好吧,朱老兄,你说的有道理,明天我去跟皇上说说去。

结果,刘邦听到滕公这么一说,立即同意了:好!好一个各为其主!

立即赦免了季布。后来,季布终又成为西汉的一代名将,以后,咱还会提到他的故事。

对此,司马迁感慨万端,他说:季布在霸王项羽的手下,还能落出勇猛之名来,那得是多猛多“刚”的一个人啊。这样的人物,肯定是不怕死的,视死如归,荣誉面子比生命重要得多。可是呢,他在项羽败后,偏偏表现出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宁可卖身为奴,也得求活命,这是奇耻大辱啊,一点尊严都不讲了。

然而,这恰恰是季布真正了不起的地方,这叫“摧刚化柔”。他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他有信念,他坚信自己还有未完成的使命,无论忍受怎样的耻辱,都要活下去。

正所谓,贤者诚重其死。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有能耐的人,是真正慎重地看待死的问题的。

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很多寻常小人物,有点挫折、屈辱,动不动就自杀,那不是勇敢,那是女流之辈,是心眼小,不足为道。

司马迁的这番话其实是说的他自己,这是借题发挥。他自己被施宫刑,这是多大的耻辱啊,肯定也想过自杀。可是,最终也摧刚化柔,含羞忍辱,坚持活着,坚持写完旷世之作《史记》,实现生命的价值。

朱家呢,救了季布一命,这是冒着夷九族的风险,救了这个以前并没有什么交情的季布。他图什么呢?以后季布重新显贵,朱家“终身不见也”,一辈子也没去见过季布。老子什么也不图,就看你是个英雄,死了可惜。这就是侠!

当然,最大的赢家还是刘邦。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什么效果呢?咱接着说。

季布的老舅叫丁公,也是项羽手下的将领。你还记得,刘邦第一次跟项羽对阵吗?彭城大战,刘邦惨败,56万大军被项羽3万精兵给打得稀巴烂。最后,刘邦只带了几十个人逃了出来。然后,去找孩子,找着孩子之后,楚军追得特别紧,刘邦好几次把孩子从车上踹下来。那一段,你肯定有印象。其实,当时还有一个细节,咱没讲。就是,刘邦中间其实是被楚军给追上了,那边的将领正是季布的老舅丁公。刘邦当时跑不了了,打也打不过,怎么办呢?下跪呗,好汉爷饶命吧,只要您放了我,以后我一定怎么怎么报答您。——这场面是我猜的。

《史记》上面是这样写的,当时刘邦跟丁公说:

两贤岂相斗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好汉何苦为难好汉?各自给自己留条路多好啊。

到底是怎么说的,咱就别深究了。反正最后,丁公就把刘邦给放了。

等到刘邦当上皇帝之后,丁公便来找刘邦,心想:怎么也得给我封个千户侯吧?要不是当年我放他,他早就见阎王了,还当什么皇上啊。

结果,一见面,就被刘邦给绑了,扔进死囚车里,游行示众:你们都看看啊,要不是有这种不忠不义的手下,项羽不可能失天下。这种人,该杀!

把丁公给砍了。

知道刘邦要什么效果了吧?他就是要强调一个忠君思想。忠君的人就是好人,不忠君的就是坏人。

更重要的一层意义还在于,刘邦悄然间开始了从打天下的思维向守天下的思维转换。如果现在项羽还没死,还打着呢?那么,他处理季布和丁公的方式,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关于这种思维的转换,下回再讲,这里先不展开讲了。

接下来,再讲一个刘邦要招安的人。谁啊?田横。

前面第40回讲过,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控制着齐地的田横,田横答应支持刘邦,放松了对韩信的防备。结果,被韩信突袭。随后,田横联合龙且,又被韩信打败。最终,打得只剩下了五百多人,投到了彭越手下。

等到刘邦当了皇帝,彭越被封为梁王。田横一看,不行,彭越靠不住了,便带着手下五百多壮士逃到了海上的一座小岛。

刘邦派使者去岛上招安田横:老田啊,以前咱们有误会,现在仗都打完了,一切都过去了,你赶紧回来吧。

田横对使者讲:您替我谢谢皇上,我不能回去了。当年我烹了郦食其,我以为他跟韩信一起玩我,现在他弟弟郦商是皇上的大将,我要回去了,郦商还不得找我报杀兄之仇啊,我不敢回去。请让我给皇上守这个海上孤岛吧。

郦食其的弟弟郦商确实很厉害,哥俩一文一武。当年郦食其投刘邦时,郦商就得算一方诸侯了,手下也是好几千号兵马了。跟着他哥前后脚都投到刘邦手下,战功卓著,很有分量。

刘邦听完使者的汇报,便把郦商找来了:郦商啊,现在有这么个情况,以前的事可都过去了。我得让田横回来,你小子要敢报仇,你一家子就都别想活了!

刘邦到死也都是这个德性,就这么粗野。

郦商赶紧遵命:行行行,都过去了,我不报仇。

刘邦转过头来,又冲使者交代:你都听好了吧,把这个情况去告诉田横,让他放心回来。他只要回来,封不了王,也能封个侯;要是给脸不要脸,还不回来,我立马派兵过去把他们杀光!

这一次,田横没办法了,只好带着俩随从,跟着使者,一起来见刘邦。

眼看快要到洛阳了,还有三十来里路,正好有个驿站。田横对使者说:先生啊,马上要见皇上了,我们得洗个澡,沐浴更衣,这样显得恭敬。

使者:好吧,你们洗洗吧。我们出去等会。

使者出去之后,田横对两个随从讲:两位贤弟啊,我跟刘邦当年是平起平坐的诸侯,现在人家是天子,我是阶下囚,这就够丢人的了。而且,我把郦家兄长给烹了,却要跟他兄弟同殿称臣共事,人家即便不敢动我,我心里又怎能无愧啊。刘邦不就是想见见我吗,就让他见我的人头吧,路不远了,也变不了样子。

说完就自杀了。

很快,田横这颗鲜活的人头被送到了刘邦跟前。

刘邦感慨万端:了不起啊,田家兄弟起自布衣,三人轮流称王,了不起啊,这是何苦嘛。

痛哭流涕了一番。然后,以王的规格厚葬田横,并且封田横的这两位随从为高官。

可是,葬礼之后,这俩随从不见了,找不着了。哪去了呢?

于是,好一通找,最后,发现这两人在田横坟墓上挖了个洞,钻进去,自杀在田横身边!

刘邦大惊,哎呀,看来田横身边这些人都是大贤啊,都是有血性的壮士,这些人我必须都得弄来,为我所用。赶紧再派使者,去请小岛上的那些人。

结果,岛上五百壮士,听说田横三人自杀,没有一个跟使者回来,于是全部自杀,一起赴死!

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是热泪盈眶。壮哉!这就是名将,这就是两千年前的中国勇士,这就是生死相许!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4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