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天才的前奏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1:37:07 0


现在,让我们从头开始,从晋朝的司马懿开始。

司马懿,字仲达。

公元179年,东汉王朝风云变幻。此时的天下发生了一个不起眼的变化,却也是个不能忽视的变化——这一年,司马懿出生了。一般来说,古代大人物出生时都会有些天兆异象,但司马懿没有。

司马懿家在当地可是有些名气的,他们家做官。也许你会觉得这听上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你真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家做了很长时间的官,很长很长。明代陆炳家从隋唐开始做官做到明代中期,也不过就八九百年而已,而这很有可能只是司马懿家的一个零头。司马懿家据说从唐尧虞舜时就开始做官,委屈点算,也有两千两百多年。

是真是假,也没法考证,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司马懿出生的时候,司马氏的确已经是个不小的家族了。

河内司马氏,名声虽响,但是和当时天下有名的大族比起来还是不行的,比如什么弘农杨氏、汝南袁氏,那都是比司马家族更大的世家。然而,一切都在慢慢地发生变化……

司马懿的童年估计过得还行,虽然外面兵荒马乱,但是却饿不死士族,更何况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还是一个很牛的人。所以,要谈司马懿,就不得不谈一下他父亲——司马防了。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只老狐狸。表现如下:其一,他举荐过曹操;其二,他和董卓关系不错;其三,他让家眷返回了老家。

所以,司马懿的权术,有很大一部分是和他父亲学的。

司马防早年做官那是平步青云,没用几年就坐上了尚书右丞的高位,那可是个主管财政的美缺。后来他还举荐过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叫曹操,字孟德。他推举曹操做了洛阳北部尉,相当于负责这个城市北市区公安的官职。但是据说,曹操对这个推荐相当不满意,以至于做了魏王后开宴会的时候还曾问司马防:“你以为我只能当洛阳北部尉吗?”司马防也挺好玩,居然不卑不亢,实话实说:“当时你也就只能当个洛阳北部尉。”

在司马防四十一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董卓进京做了太师!董卓在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什么夜宿龙床、杀良冒功、挟持天子、以下犯上……反正是无恶不作。虽然具体情况只有天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他进京那绝对是东汉士大夫的一场集体灾难。

当时有四种选择:第一,听太师的话;第二,不听太师的话(一般就是死);第三,逃跑;第四,沉默。当时,少数人选择了逃跑,比如曹操。但是,司马防选择了沉默。

第一条,一般是不行的,投靠董卓是很危险的,这种人一旦倒台,首先要被清算的就是他的部下,事实证明,后来王允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条,更不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董卓可是有兵的,说杀就杀。

第三条,家里人可还在洛阳,董卓要是算总账怎么办?

于是,司马防选择了第四条路——沉默。他不做坏事也不刻意逢迎。

当时东汉士大夫因看不上董卓而不合作的姿态,让董卓很是头疼,像司马防这样识时务的优秀人才,董太师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久,司马防就当上了洛阳令,这在当时自然是高官。但是司马防明哲保身,面对董卓血腥的屠戮,他选择了沉默,他既没有像曹操、袁绍等热血青年那样兴兵讨伐,也没有曲意逢迎、趋炎附势。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司马防也应一起西迁,但他却让长子司马朗带家人返回河内。有人告发司马朗,说他要逃亡,于是司马朗很快就被抓了起来。“你和我去世的儿子差不多大,为什么要背叛我?”董卓冷眼看着司马朗。

事实证明家族基因是能遗传的,司马朗接下来说的话充分体现了什么叫有其父必有其子,大致如下:“您剿灭宦官,扫清奸佞,解决了一大拨乱臣贼子,但是天下百姓怎么就流离失所了呢?这就是我离开家乡的原因啊!您想想啊,这是怎么回事?要是您能想明白,稍加反省改正,那伊尹、周公也不能和您相比了。”

董卓听完很满意,也认为他说得有道理。

司马朗虽暂时哄骗了董卓,但也知道董卓一定会败亡。于是,他贿赂了董卓身边的官员,回到了河内温县。

司马防还是跟着董卓到了长安,董卓倒也没亏待司马防,提他做了京兆尹,但他仍然保持沉默,吕布、王允、李傕、郭汜貌似和他没什么关系。他的策略就是——啥也不做。明哲保身的最高境界恐怕也不过如此。

过了不久,曹操出手了,他把汉献帝接到了许县(今属许昌)。这时司马防选择了退隐,明哲保身。

司马懿这一生,有两笔超级遗产:一笔来自司马防,一笔来自祖父司马儁。

来自司马儁的遗产叫作人脉,而且是超级人脉。

首先,司马家是武将出身。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均是东汉的征西将军,也就是对羌族作战的一线将领,由于不去救队友而获罪,随后自杀。在当时的士族中,武将是不受待见的,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从司马儁开始,司马氏就疯狂地在“文”上下功夫。不过,他们更擅长的,是投资。

司马儁做了很多年的太守,他做太守的那个地方,叫颍川。多年的颍川太守生活,使得司马儁对当地士族十分熟悉,而当地最大的士族就是大名鼎鼎的颍川荀氏。在不久的将来,荀氏将成为司马氏问鼎天下的得力助手。

司马懿的另外一笔遗产,来自他的父亲司马防,叫作教育。事实证明,正是这笔不可估量的遗产,造就了司马懿非凡的才能。

司马防是一个相当重视教育的父亲(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专制)。据说,要是司马防不发话让儿子吃饭,儿子们个个不敢吃,司马防不发话让儿子进来,儿子们个个不敢进。司马防的儿子可是号称“司马八达”的著名才俊,都是人中龙凤,但是却独独对司马防怕得要命,可见司马防教育有方。

司马防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爱读《汉书》的名臣列传。在父亲的熏陶下,司马懿的文学功底也是相当了得,以至于后来能和著名的陈群并列到“曹魏四友”之中。

除文学外,司马懿学到的另一项技能更为关键,它叫韬晦。

司马懿见证了父亲的八面玲珑,父亲的明哲保身,父亲的隐忍不发,父亲的高瞻远瞩。因此,他虽出身名门却能屈心抑志,虽身处险境却能泰然自若,虽身负盛名却能淡然处之。

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司马氏并没有因此衰落,司马懿在父亲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青年才俊。不过,虽然拥有显赫的家世,身后也有优秀的父亲撑腰,但司马懿直到三十岁才开始当官。其实曹操早在建安六年,也就是司马懿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征召过他一次,只不过,他拒绝了。

《晋书》中记载,司马懿看汉室衰弱,同时也不想为曹操效力,于是选择装病。曹操不信,所以夜间派人去司马懿府上刺探消息,结果司马懿装得很像,于是曹操就没再追究。

司马懿不应召,是因为举荐人不对。

汉朝不是科举制,而是察举制。在察举制之下,司马懿的推荐人是很关键的。作为古代中国著名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有很强的原则,大致如下:年龄要够大,有人推荐,有才华。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规定“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举”,举孝廉必须在四十岁以上。但又规定“其有茂才异行,不拘此例”,就是对有特殊才干者,可以放宽限制。也就是说凡事都有例外,如果天赋异秉,年龄不是问题。

在那个年代,士族子弟做官是很简单的事,但当大官却很难,要想飞黄腾达有一个关键要素——你的推荐人。

在建安六年的那次征辟中,司马懿的推荐人很明显是不合他的意的,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推荐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荀令君荀彧。

之所以一定要荀彧当推荐人,除了荀彧在曹魏政权中无人可比(当时郭嘉已死)的地位之外,更关键的是,司马儁是颍川太守,荀彧是颍川大族,所以,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次很明显的联合,从此,司马懿被归入了颍川派。

《后汉书·荀彧传》记载:“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腢、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

荀彧在曹魏政权是一言九鼎、宰相级别的人物,得到他的举荐,司马懿自然就会飞黄腾达了吧。只不过,时间要稍稍延后一点。

《晋书》中说司马懿第二次是被强行征召,“若复盘桓,便收之”。《魏略》中说曹洪向曹操打了小报告,才把司马懿逼了出来。

不管是出于世交的面子还是政治投机,抑或是被人揭发,司马懿终于结束了装病生涯,走上了历史舞台。

古往今来的开国之君大多有惊心动魄的奋斗历史。有白手起家的,比如刘邦、朱元璋;有通过玩命内斗继承家底一统天下的,比如忽必烈;有几代人不懈努力,虽然有点底子,但也算是拼死拼活奋斗的,比如李唐王朝和清朝;就连被嘲笑“从未见过得国如此之易”的杨坚那也是被算计、怀疑了好多年,最后才从自己女婿手里接过了大周的家底建立大隋的。如果要评选最牛的开国之君,估计会永无休止地争论,但是如果评选最顺利的开国之君,司马懿,绝对是第一名。

司马懿在加入曹操阵营的那一刻,曹操似乎就已经确定了这个人是要留给儿子的。所以,他对司马懿也是当太子党培养的。曹操的相府为曹魏中后期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比如贾逵、王凌、陈群等,当然这些人中还有一个就是司马懿。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般来说最有前途的工作莫过于近臣和太子党,而司马懿两样全占,岂有不升之理?

不过鉴于曹魏阵营当时确实是人才济济,而且司马懿既无战功资历又浅,所以他还是乖乖地给曹操当了多年的秘书。其实这对司马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观摩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过程中,司马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网罗了广泛的人脉,结识了曹魏的各路英才,其中有许多人后来都对他有很大的帮助。

建安二十年,曹操征讨张鲁,司马懿和著名战略家、预言家刘晔都建议曹操要进军蜀地。刘晔表示:“现在刘备在蜀地立足未稳,如果进攻必获全胜。”曹操未从其计。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关羽又打过来了。曹魏的顶梁柱之一——于禁被擒,中原震动。眼看樊城要守不住了,许都也危在旦夕,曹操为避锋芒,准备迁都。司马懿、蒋济等人劝阻说:“关羽虽然击败了于禁将军,但是他孤军深入魏境,后方又不稳,这犯了兵家大忌,我们只要让孙权偷袭其后,徐晃将军阻挡其锋,樊城之围自解。”曹操从其计。没过多久,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在进退无路之下,败走麦城。这也成为了三国形势的又一个转折点。

据说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早晚必预汝家事”,还曾经梦见什么三马同食一槽,非常不悦。幸亏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相当不错,每次曹操和曹丕提这件事,曹丕总会为他这位老师兼好友遮掩过去。

以下纯粹是个人见解——

第一,曹操要是真看司马懿不顺眼,杨修和崔琰可是前车之鉴。虽然司马懿是曹丕的心腹,但是曹操既然能削弱曹植的势力,为什么就不能削弱曹丕的呢?曹操就算不杀司马懿,也不会对他如此信任、热心培养吧。

第二,这是孤证。说实话,要是司马懿真的长得有什么“狼顾”之相,也很难被评为河内名士,和著名的陈群、吴质两位并列到“曹魏四友”之中了吧。

所以,我认为这其实很有可能是个借口,是后世史官为了塑造曹操阴险奸诈的形象而想象出来的段子。

但是不管怎样,司马懿终于要熬出头了。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离开了人世。汉朝,寿终正寝了,留下的,是蒸蒸日上的大魏。继承这份遗产的是曹丕,曹子桓。

曹丕代汉称帝后,不管是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还是奖励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的臣属的需要,黄初二年,司马懿成功地当上了尚书右仆射(副宰相),终于一飞冲天,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心,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很多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的。曹丕上位之后对自己的兄弟宗族大开杀戒,清理了自己的兄弟和他们的宠臣,换上了自己的部下,这其中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因为不放心。

与曹植明争暗斗多年后,曹丕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这个大魏的继承者,天下的霸主,还是太孤独了。所以,他格外珍惜那些帮助他的人,他认为的朋友,比如司马懿,是一个能共患难还能同富贵的人。

当曹丕从汉臣尸体手里抢过传国玉玺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用不了多长时间,他的子孙会被人用一种更为惨烈的方法夺走他们父子两代辛苦打下的江山。

为人臣而不忠者,必遭天谴,这句话是开玩笑的。封建王朝,只有以血洗血而已,哪代帝王都是踩着无辜百姓的尸体登上权力的巅峰。

曹孟德是个枭雄,他统一北方救黎民于水火,可是他也收取重税,杀戮无数。曹孟德的江山不只有吕布、袁术、袁谭、袁熙的人头,还有徐州人民的鲜血!他的王朝,不是正义,而是事实。古往今来,莫不如是。但历史不是胜利者的功劳簿,而是人民期盼幸福的请愿书。

自从建安二十二年任太子中庶子之后,司马懿作为曹丕的心腹,毫无疑问为他登基称帝、代汉自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在曹丕的心里,司马懿是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而不是一个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谋士,但也担心他是马谡之流。这点从黄初元年到黄初二年免去他督军之职改为侍中、尚书右仆射就能看出。黄初三年到黄初五年,急于建功立业证明自己的曹丕两次讨伐东吴,都没带司马懿,而是让他坐镇后方。虽然也是重用,但还是把他当萧何用了。

总而言之,在这个时期司马懿虽然没能建立什么战功,但也算是顺风顺水。尤其是在伐吴战争相当不顺的时候,曹丕对司马懿的后方镇守之功还是相当满意的。

黄初六年二月,曹丕觉得司马懿工作做得相当好,所以直接授予了他录尚书事。司马懿表示自己实在是不敢接受如此高位。不过,曹丕直接说:“吾于庶事,以夜继昼,无须臾宁息。此非以为荣,乃分忧耳。”

曹丕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是个诗人,闺怨诗(《燕歌行》)足见其功力,而且他做事也像个诗人。

首先是对自己人,比如陈群、司马懿等,是恩宠有加,一上台就加官进爵,不停地封赏,抬高他们的地位,对他们十分信任,不过这些人确实也是有水平的,为大魏做了不少事情,比如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

另外,就是对自己的敌人了。在处置自己的兄弟这件事上,还算可以的,虽然当年这些人对他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曹丕并没有赶尽杀绝,黄初六年甚至还给曹植加了封地(增其户五百)。

但是,曹丕气量不太大。黄初七年,只是因为鲍勋屡次对他出言不逊,他就不顾众臣的劝阻杀了狂士鲍勋,虽然鲍勋当年是被陈群和司马懿共同举荐的。

这个真性情的皇帝也没坐多久的龙椅,黄初七年,在杀了鲍勋二十天后就一命呜呼了,他为司马懿留下了三件好事和一个难题。

第一,曹丕做了一件当时司马懿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情——削弱曹氏亲贵的势力。由于和自己兄弟相当不对付,曹丕上台之后立即着手对付自己的兄弟(对于曹彰暴毙不加评论),把他们调离重要岗位,说实话,这不能说错,在历史上祸起萧墙的例子数不胜数。但是有的时候,历史总会和你开玩笑。

第二,曹丕给予了司马懿特权,还外加一句让司马懿受用不尽的话。说到这就不能不提曹丕的遗诏,这份遗诏里面除了指定自己的继承人之外,还有一句重要的话——“命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事任命。这四个人各有侧重,曹真、曹休主军事,司马懿主政治,陈群则是舆论和世家大族的代表。这个任命直接决定了司马懿以后的地位,后世曾有张廷玉能历经三朝不倒,也是靠雍正的那份配享太庙的遗诏。

第三,他留下了那个著名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估计连曹丕和陈群都想不到,这个选官制度居然构成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最坚固的利益链条。

九品中正制是由两个关键点组成的。

第一个关键点是继承。九品中正制从根本上继承了汉代以来的察举制,但是和察举制又有很大的不同。曹操上台以来多次说唯才是举,对于贾诩这种乱世之才,曹操也一概录用,可见他主要还是看才华的,但是到了曹丕上台,就有所不同了。

九品中正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制度,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为世家大族服务的。因此,尽管曹丕也知道人才很关键,但是还有一种力量更关键,那就是支持。曹丕是代汉称帝的,因此他特别需要支持,尤其需要士族的支持。

曹丕需要拉拢那些高傲的士族,不仅因为他们有庞大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兵。东汉末年以来,地主豪强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帮人开始在政军领域大肆发展,还掌控着私人武装——部曲。在汉末,还没有府兵制度,所以各路士族和地主豪强的私人武装就显得十分重要。光武帝刘秀就是靠私人武装起家的。曹丕知道,这种政治军事小集团足以影响一州或一郡的政治军事情况,所以必须要拉拢到自己这一边。

九品中正制的第二个关键点是中正。中正就是评定人才的官职,都是兼职。

理想是美好的,公正无私、慧眼独具的中正大人将推举人依据才能、世家、道德分为九品,然后国家授予其官职,这是力求合理的制度。然而客观地评价,中正这个职位权力太大,必然会滋生腐败,而且推举人才的标准,除了世家这个条件之外其他的都很难说,尤其是担任中正的人,基本就是世家大族的人,那么推举上来的自然也大多是世家大族的人,而世家大族之间往往联姻,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朝中的人存在很多姻亲关系;这种情况的最终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很多人说,这只不过是把汉末以来的士族把持官僚集团的问题加深了,只是让这种特权加强了而已,但是有的时候,无法制约的特权才最可怕。

汉末以来,虽然察举制的公平公正日渐式微,但是至少还要维持个样子,而且由于群雄并起,很多织席贩履之辈也有了上天的机会,但是九品中正制使得统治集团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任人唯亲。

从此以后,将不再只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而是王氏、谢氏、颍川庾氏、兰陵萧氏这些超级大族,门阀由此兴盛。一个人的特权能腐化一个人,而一个阶层的特权能腐化那个阶层。

但是,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却意味着另一件事,即士族的力量被加强了,谁要是能争取到士族的支持,那么,谁就将掌握天下的权柄。

宿命的对决终于来了。他是曹丕给司马懿留下的唯一一个难题,他叫曹叡。在司马懿的一生中,这是他最重要的对手也是最重要的君王。

很多人认为司马懿一生最大的对手是诸葛亮,其实并不尽然。司马懿的对手无论是孟达、公孙渊、诸葛亮,还是曹爽,他们其实都是一个人给司马懿挑选的。这个人就是曹叡,他才是司马懿真正的对手,站在这场决定天下的游戏背后的谋局者。

曹叡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甄夫人。甄夫人本来是袁熙(袁绍之子)的妻子,被留在邺城侍奉婆婆刘夫人,邺城被曹军攻破后成为曹丕的夫人。黄初二年,曹丕赐死甄氏。

曹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据说曹操很喜欢这个孙子,对他宠爱有加。作为曹丕的长子,那也就是未来的国君。

直到他十七岁那年,他的父亲,赐死了他的母亲。受到母亲的牵连,曹叡被贬为平原公,前途堪忧。

后来,曹丕可能觉得对不起曹叡母子,或者还是觉得应该把皇位传给曹叡,于是就把曹叡过继给了郭皇后。不过开始的时候曹叡还是心有不甘的,要知道甄夫人的悲剧跟郭皇后也脱不了干系,正是由于郭氏被立为皇后,甄宓才抱怨失宠被耳目探知而被杀。

陈寿《三国志》记载:“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而根据《魏略》记载,郭女王(郭皇后字女王)甚至有可能是被曹叡逼死的。

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但母亲被杀对曹叡的打击肯定是巨大的,于是他开始怠慢这位继母,而周围的人,也开始有闲话。

很快,曹丕便听说了这件事,他觉得曹叡在怨恨他。曹丕这个人的性格一向如此,谁怨恨我,我就怨恨他。他打算更立储君,改立他人。

曹叡的耳目很快便得知了这个消息。曹叡面临着痛苦的抉择,要么坚持对抗,要么选择妥协。

母亲的鲜血警醒了他,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于是他立刻改变了态度,恭恭敬敬地服侍孝敬继母,曹丕也相当满意这个知错能改的儿子。但是危机并没有消除,曹丕对他仍旧不够信任,久久不立他为太子。而曹叡无愧于三国后期最聪明的君王,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走上了大魏的君王宝座。

在一次围猎中,曹丕策马驰骋,很快便有所斩获,猎得一头母鹿。

“元仲,你把那只子鹿射死。”在曹丕看来,这是检验儿子骑射的一个机会。

然而一向恭顺的曹叡拒绝了,他哭着对自己的父亲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

曹叡敏锐地利用了曹丕最大的弱点——重感情。曹丕立刻放下了弓箭。在这一刻,这个重感情的人,内心大为感动。心想自己儿子竟有如此慈悲之心,以后定能宽厚待人,治理好国家。因此,曹丕下了决心,要让他和甄氏的儿子登上大魏君王的宝座,继承他的天下。

这是个不缺英雄和人才的时代。

黄初七年,病重的曹丕为他的儿子留下了一个堪称完美的班底之后,死于洛阳。这个班底的核心是四个人: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前面陈群和司马懿我们已经分析过了,还差两个人——曹休、曹真。

曹休是曹魏后期的武力支柱之一,而且他还有一个其他三个人都没有的优势——他是曹氏亲族。曹休的叔叔曹洪是曹操的直系亲族。曹真虽然姓曹,但是却有可能不是正经的曹氏一族,《魏略》里认为他父亲姓秦。

曹操对这个在自己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就来投奔自己的族子可是宠爱有加,称他为千里马。曹休也确实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在汉中之战曹军不利的情势之下,前期击破吴兰。

曹丕上台之后对其更是极其重视,恩宠有加,让他镇守东方防备孙权。不久曹休就在曹丕的伐吴战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杀敌数千,受封为扬州牧。

黄初七年,在曹丕的遗诏之中,曹休更是排在首位,担任大司马。

曹真也是曹氏一族的武力核心之一。黄初二年,曹真率部大破羌胡联军,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曹丕非常振奋,因为这是他继位以来战克获虏的最大胜利。在这之后,曹真再接再厉,彻底击破西域诸国联军,恢复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功莫大焉。

孙权堪称曹魏后期将领的试金石,在曹黄初三年的南征战役中,曹真独当一面,虽然最后没能取得什么战果,但也还算得上中规中矩。而接下来的故事中,他还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由于从小便和曹丕在一起,曹丕对他也是相当不错,在遗诏任命中,他的位置仅次于大司马曹休,排位第二。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曹丕那份遗诏,对于司马懿来说,那份遗诏似乎并不是那么完美,因为他在四位辅政大臣中排在最后,名列第四。换句话说,司马懿就是皇帝之下的第五号人物。虽然听上去还不错,但是在政治斗争中始终是处于下风的。而与曹真和曹休相比,司马懿并无显赫的战功,而与文坛泰斗、公认的政治家陈群相比,司马懿也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绩。但是他有一个这几个人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他比其他三人都活得久。

新的时代开始了,曹叡在洛阳正式登基,史称魏明帝。司马懿一生中最大的对手终于来了。

在遇到曹叡之前,司马懿主要做的是萧何的工作,然而一个偶然而又必然的机会,他向曹叡展现了自己的另一面。

黄初七年八月,孙权提前来“拜年”了。孙权这次气势汹汹杀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听说曹丕死了,想趁火打劫,这理由实在是小家子气,不仅小看了曹叡,也小看了自己。

孙权的战略目标很明确,这是一次劫掠性质的突袭,占点便宜就跑。

但是曹魏的群臣对这位二十一岁的年轻君王并不了解,这也是他们对曹叡的第一次考验。

“陛下,臣等建议增兵江夏。”

如果是一般的平庸之君估计立刻就会同意。可是,曹叡一语道破玄机:“江夏战局已经陷入僵持,彼来目的在于偷袭,现在陷入僵持必然退兵。”

曹叡亲自部署,沉着应对。孙权不久便被击败,收兵而去。这位年轻的君王为自己的第一次考试交了满意的答卷。

孙权是不甘心这样失败的,不久,他又派诸葛瑾领另一路兵马进犯襄阳。这一次曹叡并未亲自出手,而是派了曹休和司马懿前去应付。对于司马懿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统兵出征,直对大国兵马。

不久,曹叡便得到了消息——司马懿破敌,杀张霸。第一个发现司马懿军事才华的人,不是曹操,不是曹丕,而是曹叡。

说来,司马懿能轻松战胜诸葛瑾,除了诸葛瑾水平不济、孙权主力溃败之外,也许还有一种东西叫作天赋。要知道纸上谈兵是常有的事儿,司马懿虽然在相府做了多年参谋,但是毕竟做参谋和带兵是不一样的。

太和元年,在击退东吴之后,曹叡稍微调整了一下人事排名,曹休为大司马,曹真为大将军,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陈群为司空。

在这份排名中,司马懿名列第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之前发生过一件比较大的事——曹操之前已经废了三公(东汉以司徒、司空、太尉为三公)。曹操这个举动本来是为了自己当丞相集权用的(毕竟三公有实权),所以司空的实权其实已经被剥夺了。那么,此时陈群的司空其实就是个虚衔,他真正的实权是兼任的录尚书事,而司马懿的骠骑大将军是略高于录尚书事而又略低于曹真的大将军,所以自然也算上升一位,名列第三。

太和二年,注定是曹魏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曹魏遭遇了统一北方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如果说黄初七年孙权来犯算是一次小考试,那这一次,就是大考。

太和二年春,已经从夷陵之战中恢复过来、扫平了南方、解除了后顾之忧的蜀汉,决心北伐。此时的曹魏集团还浑然不觉。

然而更可怕的是,新城太守孟达已经于太和元年十二月反叛,司马懿被命令前去征讨。说来,这个黑锅也许得司马懿来背。

太和元年六月,魏明帝曹叡命司马懿总督荆豫军事,进驻宛城,这个举动不仅刺激了东吴,更刺激了孟达的神经。司马仲达和孟达素来就有点过节。早在曹丕时期,司马懿就提过不能过于优待孟达,后来又对曹叡表示,孟达有反叛前科,不能重用。这些话使得孟达“心不自安”,决定造反。

早在建安二十四年,孟达因不发兵救关羽,害怕被刘备问责,便投奔曹魏,不仅献出了上庸这个战略要地,所属部曲也尽归曹魏。由于孟达投诚,曹丕喜不自胜,竟然将孟达所属三郡归并为一,号曰“新城”,使得孟达的实力迅速上升。对待这种叛臣,一般来说要先削弱他的实力,分散收割他的部曲方为上策。但曹丕以为孟达这下算是和刘备集团彻底决裂了,所以便未加防备。然而,到了曹叡上台,情况有了些变化。

曹叡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派司马懿进驻宛城,除了防备东吴之外,还隐藏着监控孟达的重要含义。可惜孟达的心理素质不够强,这一招敲山震虎,居然被他演绎成了引蛇出洞。

太和元年末,孟达联络汉丞相诸葛亮,图谋反叛。

孟达的叛变思路其实还是比较正确的,由于上庸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荆襄地区和汉中之间,只要他举事成功守住新城,等蜀军一到便可站稳脚跟,日后更可以威胁襄樊地区,使得襄阳地区成为吴蜀两国的突破口。

虽然孟达曾叛蜀,但出于北伐的需要,诸葛亮还是接受孟达的投诚,如果孟达翻盘成功,那么蜀国就将收复东三郡,也能让接下来的北伐多几分胜算。既可在心理上沉重地打击曹魏,也可以在军事上牵制曹魏的主力。但是诸葛亮也清楚,孟达实在是不靠谱,于是给孟达写了回信,嘱咐他要认真准备,严守秘密。

从历史经验来看,凡是叛变都会注意三点:知情人要少、行动要快、消息要严密。事实上,孟达这三点做得……都不咋样,而且,他还错误地估计了一个人——司马懿。

孟达既没有秘密准备,也没有使用迷惑手段,不久,他要叛变的消息就被死对头魏兴太守申仪知道了。申仪一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报告给了司马懿。

我相信当司马懿看到申仪的书信时,心中一定大惊,不是惊讶孟达反了,而是突然发现,自己没时间了。孟达叛变已经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然而如果此时报告魏主,等书信返回,估计孟达的上庸城头都已经插满蜀国旗帜了。

其实孟达就是这么想的。“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大概意思就是:宛城离洛阳远得很,当司马懿听说我“举事”上表给天子,等请示回来黄花菜都凉了。再说了,我所处的位置“深险”,司马懿必定不会亲自前来。

他这个推测是正确的,可惜他的对手是司马懿。司马懿决定先斩后奏,这个决定是极其冒险的,先斩后奏意味着挑战皇权,但是司马懿有这个勇气,因为皇帝是曹叡,而曹叡是个聪明人。而且,司马懿决定亲自率大军前去。这倒不是说司马懿大人手底下的将领不行,因为这属于主将先斩后奏的作战行动,司马懿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另外,司马懿缺粮,他必须节省时间。所以,当时的作战计划还有一个最关键的要点——快。

于是,司马懿一边写信安抚孟达,一边加速行军,只用了八天时间,就杀到了上庸城下。孟达大吃一惊,本来以为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结果八天司马懿就神兵天降,把上庸围了个水泄不通。

孟达决心坚守上庸。其实只要他能坚持住,等蜀军前来支援,还是有赢的机会的。结果,十六天之后,孟达的外甥和副将联合献城,孟达被斩首,首级传往京城。

此役,司马懿仅仅用了二十四天,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俘虏万余人,消灭了阴谋叛变的孟达,传首京师,龙颜大悦,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

从这次行动,我们也能看出司马懿行军作战的重要特征——果断。从出发到解决敌人,进展神速,效率惊人。这个特点,他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很好地贯彻下去。

在这场战役中,不能忽略一个人,那就是曹叡。

这场战役的关键人物是曹叡,如果他不理解司马懿,或者司马懿有顾虑,那么这场战役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曹叡给了自己的臣子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在这场战役之后反而更加器重司马懿,司马懿恩宠日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