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2:09:55 0


上回讲到,刘邦灭了项羽之后,本来打算定都在洛阳。

洛阳确实是好地方啊。你要到洛阳旅游,当地导游一上来就得跟你吹一通,什么一百年历史看上海,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三千年历史看洛阳。也有的说,五千年历史看洛阳。

夏商周的国都差不多都在这一片,即便没在洛阳,也离着不远。确实得说洛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以前好多外国学者都质疑,说中国的夏朝未必真有过,因为一直没有很有力的考古上的证据。就像商朝的殷墟那种,出土好多甲骨文,一看,文字写着呢,就是商朝。

一直也没发现过类似的“夏墟”。

直到“文革”前后,才在洛阳偃师挖出了一个二里头遗址,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出土了好多东西,包括一个绿松石的龙形器物,很有名。我上洛阳博物馆去过,确实不错,出土的精品文物、好东西太多了。

对刘邦来讲,往近了说,大周朝八百年江山,有500多年国都在洛阳,这江山多稳当啊。所以,他也想定都洛阳。而且,离他老家近,手下人也都挺支持。

可是,有一个人不以为然,一个底层的小人物,叫娄敬,有学问,有思路。他本来是齐人,服兵役,要去陇西郡,到甘肃那边戍守边防。这是苦差事,他不愿意去。怎么办呢?他跟着部队经过洛阳的时候,正好洛阳这里有个老乡,是个大官。他便找到这位老乡:您帮我去跟皇上说说去,您给搭个桥,我想见见他,给他出个主意。

那时候,国家草创,还没有那么等级森严。这个老乡真就跟刘邦说了:皇上啊,我有个老乡,想来看看您老人家。

刘邦:好啊,来吧。

老乡回去跟娄敬说:老娄啊,皇上答应了,要见见你。你是不是捯饬捯饬啊,你这小羊皮袄得穿了三四辈子了吧,我给你换身新衣裳吧。

娄敬有个性,拍拍自己那件破破烂烂的羊皮袄,大笑:不用,用不着。咱就,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咱平时穿什么,就还穿什么,不弄那虚飘的,就让他看看咱们老家的实在劲儿。

娄敬穿着破羊皮袄,跟刘邦见了面。

刘邦不错,备酒,管饭。刘邦这人有个特点,越是对底层的士卒,对老百姓,越没架子,跟谁要是扯个闲篇儿,就像一个村儿的穷哥们似的。对他手下的大官就不一样了,逮过谁来就给弄一通,所以,官们见了刘邦,都跟老鼠见了猫似的。

刘邦边吃边问:老乡啊,你说说,要给我出什么主意啊。

娄敬:皇上啊,您老人家是不是想跟周朝学,把国都定在洛阳啊?

刘邦:没错,就是这么想的。你怎么看啊?

娄敬:皇上啊,我说了,您老人家可别生气。您老人家跟人家周朝可比不了,周朝在创立之前,周文王、周武王他们的祖先已经经过了十几代的积累了。到了周武王灭商朝的时候,那几乎是水到渠成,天下归心。随后,周公把洛阳作为东都,陪都,是因为洛阳的位置正是“天下之中”。在这立都,方便各诸侯国来朝贡,到国都的路都差不多远。可是,洛阳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它没有什么像样的山川险阻,易攻不易守。

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

娄敬劝谏刘邦定都关中,因此成为被刘邦赐姓第一人

周公当时,也是希望将来的周朝国君,要戒骄戒奢。你得做个有德的国君,因为,真要出个乱子,这个国都你守不住。

正所谓,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说白了,太平世,洛阳是个定都的好选择,乱世就不是好选择。

皇上,您老人家现在刚打完仗,还有好多不确定因素,还得说是乱世啊。您老要是定都洛阳,在这坐天下,恐怕坐不稳当。

刘邦:嗯,有道理。好!那你觉得哪儿做国都合适呢?

娄敬:关中,还是秦朝故都最好啊。

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有山河险阻,形势易守难攻,而且关中土地肥沃,有的是人,有的是粮。即便天下再有大动乱,你老人家也足以自保。这就像跟人打架似的,怎么样才算把对方制服呢?必须得把对方脸朝下摁地上,咱得一手掐住他脖子,一手把他胳膊拧到后背上,摁住,这叫,夫与人斗,不 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 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把国都定在关中,那个掌控天下的形势,就是这样的, 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 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刘邦很兴奋,心想: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个老乡,穿的跟个放羊的似的,说出来的话这么头头是道。

他扭头问旁边大臣们:你们都听到了吧,感觉怎么样啊?

都反对。刚才说了,刘邦手下这帮人都是洛阳周边这一片的,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过得也都挺好的,中国人都安土重迁,都不乐意:关中那么远,咱去那干吗呀?皇上啊,您怎么能听这个土老帽儿的呢?

刘邦一瞅,就张良没说话:子房啊,你什么意见?

张良一笑:皇上,我同意这老乡的说法,应当定都关中。洛阳在天下正中间,四面受敌,真要打起来,您守哪头是啊。而关中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史记·留侯世家》

西边、北边、南边,三面都是大山围着,是天然屏障,受不到外面什么威胁,只有东边留着个关口,可以进出,可以控制天下。太平时,天下的物资可以通过黄河、渭河运到关中来;不太平时,大军可顺流而下,调运军队非常方便。

而且关中的农田水利有之前秦国的数世经营,郑国之渠之类的,粮食产量很高。正可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

——《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大悦:好!就这么办了,吃完饭咱就出发,去关中。另外,那个老乡叫什么来着?

娄敬:皇上啊,我叫娄敬。

刘邦:什么?刘敬?

娄敬:不是,皇上,我叫娄敬。

刘邦:行了,以后你就叫刘敬了,跟在我身边吧,给我当个郎中,干个秘书、顾问什么的。

这一下,娄敬成了刘敬,青史留名了,厉害了,刘邦真就听从他的意见,定都关中。

这么大的事,竟然是这么一个半道来的小人物给出的主意,不可思议啊,是吧?

对此,司马迁也发了一番感慨:有道是,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最名贵的裘皮大衣,都是用狐狸腋下的那块毛皮,用很多小块,拼接缝制出来的,不可能是用一个狐狸的;修建楼台亭榭需要大量的椽子,绝不是一根树的枝材就够用的;夏商周三代的事业,也绝不是凭一两个才智贤能之人就都能包办了的。

刘邦从一介平民百姓,到打下天下,手下那是有多少能耐人、多少才智之士啊,可是,照样有这些人想不到的、想不周全的地方,得让刘敬这么个过路的打酱油的来给提定都的建议。

可见,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哉!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做大事业,不能专门只靠少数几个人的才智,更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人的才智。

接着说刘邦。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之后,定都在关中,准确地说就是长安。当时,长安是个乡,在那一片,又新建的长乐宫之类的。

当时,刘邦没有立即搬进长安,而是先在栎阳落脚,长安那边先搞建设。建设了两年,才正式搬到长安。

不过,洛阳算是个陪都。好多时间,刘邦都在洛阳待着。

接下来,这一年里,还有几件大事,在《资治通鉴》里,有的就一笔带过了,比如,刘邦平定了燕王臧荼的造反,把臧荼给杀了,换成了自己的发小,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当燕王。另外两个王,张耳和吴芮也死了,诸侯王位由儿子继承。这都比较简略。

写得详细的是,刘邦又收拾了一回韩信,把韩信从楚王降级成了淮阴侯。这一段,先越过去,以后再细说。

然后,比较消停了。刘邦开始剖符封侯,分封功臣。剖符,是什么意思呢?符,就是一种权力凭证。比如虎符,前面讲过信陵君窃符救赵,那就是虎符,铜的,老虎的造型,上面写着字,中间剖开,一分为二,君主拿一半,外面带兵的大将拿一半。君主要调动这支军队时,就派人拿着这一半虎符去找那个大将,见面后,两半往一起一拼,正好拼起来,就证明确实是君主派来的,是君主的意志。总之,它就是个凭证。

符的形制材料除了青铜的,也有木头的、竹子的。用法、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个凭证。我封你为侯了,你拿着这半个符,我的这一半放在宗庙里保管好,到什么时候,咱都认。另外,还有丹书铁券之类的,也都是一种认账凭证。

分封是要论功行赏的,谁的功大,封的地盘就大。谁的功最大呢?韩信被排除了。他已经被撸了,从楚王被撸成淮阴侯了,得靠边站了。之所以,要先撸了韩信,再封功臣,应当也是为了公平起见。

刘邦在正式即位之前,已经给好几个人封王,张耳、黥布等等,他们本来就是诸侯王,从项羽时期就已经是王了,还有彭越也得算是盟友,不能算是手下,可以另当别论。

唯独韩信,他是刘邦的手下,是被刘邦一手栽培提拔起来的,凭什么也给他封王呢?比你资格老的还有好多呢。就因为他翅膀硬了吗?不公平。

所以,必须先把韩信降成侯,不能让他当王了。这样一来,其他手下人也就都不敢有当王的想法了。

除了韩信之外,谁的功劳最大呢?刘邦直接内定了:功劳最大的人,当然是萧何,封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侯,哪哪儿那万来户就是你的了。哦,对了,我记得当年,有一次我去咸阳出差,好几个同事、弟兄都给我送几块钱当路费,你比别人多给我两块。有这事吧?

萧何:皇上啊,这哪年的事啊,我早忘了。

刘邦:你忘了,我没忘,好吧,一块钱一千户,我再多封你两千户,老子不欠你这个情。

旁边有几位大将不大服气:皇上啊,我们天天给您冲锋陷阵,身上受了那么多伤,扎了那么多窟窿眼。萧何只不过干点舞文弄墨的活,从来没上过前线,凭什么他功劳最大?

刘邦大笑:你们不懂了吧,你们看那个打猎的,在前面追兔子的都是猎狗,可是,这猎狗必须得有人在后面指挥啊。最后,这个兔子打着了,你说是狗的功劳大,还是后面人的功劳大?你们就是那个狗,萧何就那个人!

那几个将领一缩脖子:又来了,咱这主公当了皇帝还这个德性。

没人敢言语了。

然后,还谁功劳大呢?张良。

刘邦:子房啊,齐国那边地好,你看着随便挑吧,给你三万户。

张良一笑:谢谢皇上,我不要这么多。我能追随您,这都是上天注定,您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在哪吗?

刘邦:子房,我当然不会忘记,当时我刚拉起队伍来,去投景驹,在留城遇到的你。

张良:对,就是在留城。您就把那个留城封给我吧。

刘邦:不行啊,留城太小了,几百户人家,太小了。

张良坚持。最后,刘邦说:好吧,子房啊,要都像你这么谦让,咱这个分封的工作就好做了。好吧,你就是留侯了。

就这样,封了二十多个功臣,这侯那侯的,有万户的、有千户的。其他还有好多功臣,意见达不成一致,都争功,封少了都不干,甚至来找刘邦哭的闹的都有。

刘邦很头疼:好吧,这事先放放吧,萧丞相啊,你们再好好研究研究,以后再封。这会儿,我先把我老刘家的子弟们都封了吧。

于是,他的儿子、他侄子、哥哥、兄弟,都给封了王。这都是皇族,人们也没什么可攀比的。当时人的观念还都是家天下,现在天下都是老刘家的,人家愿怎么封就怎么封,而且,这也是效法周朝的做法,是对秦朝郡县制的一个改革。

说得再准确一点,刘邦其实是实行了一种封建制与郡县制并存的方式,拿出一多半的“天下”,划分成若干诸侯国,分封给功臣和刘姓子弟。剩下一少半,实行郡县制,朝廷直管。所以,接下来,虽然天下一统,但说起来,还是这国、那国的。

刘邦的分封工作告一段落,暂时没动静了。有一天,他发现,手下这帮还没被封的将领们,每天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嘀咕事。

刘邦:哎,子房啊,你发现了没有,他们嘀咕什么呢?

张良表情凝重:陛下,他们在搞串联,要谋反。

刘邦大惊:何出此言啊,子房,天下刚太平,谋什么反啊?

张良:您这一段时间,把自己家人和最亲近的功臣,封王的封王、封侯的封侯。以前跟您有仇有怨的,您也杀了不少。这些还没被封的都紧张,之前都跟您这么久,哪个身上没点过失啊,以前是打仗,用人之际,您都宽容、包容他们,现在他们怕您秋后算账。所以,正都琢磨谋反呢。

刘邦:噢,那怎么办呢?

张良:陛下,我问您,您想想,在这些将领里面,您最烦谁?

刘邦脱口而出:我最烦雍齿,最早我刚起兵那会,我让他守着我老家丰城,我自己带兵出去打,结果等我回来,他愣是叛变了,带着丰城投降了周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以后,还有好几次,都给我整事,但是他给我立过不少功,所以一直忍着,下不了手杀他。

张良:好了,您听我的,立即给雍齿封侯,就都解决了。

刘邦照办,同时也催促丞相那边,你们抓紧拿方案,封侯这个事不能拖拉起来没完。

这一下,没被封的将领们终于踏实了。连雍齿那么遭恨的都被封了,我还怕什么啊,还急什么啊。慢慢等着吧,早晚轮上。

于是,这场危机便过去了。

现实里面,好多搭伙做买卖的,或者一块创业的,开头一块共患难,都挺团结的,轮到最后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就乱套了,分赃不均、窝里反,这样的事太多了。从刘邦这,应当有所启发。

有一天,刘邦又感觉有点不对劲。每次把手下文武百官召集来开个会、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就不够这帮小子们闹腾的,大呼小叫的,甚至有喝高了动手打起来的,还跟当年在村里似的,哪哪都一点规矩也没有。

旁边有个人看出了刘邦的心思,这人叫叔孙通,是个大儒,曾经在秦二世手下做博士。陈胜刚起义的时候,秦二世问身边的博士们:你们说说,下面那些地方在闹腾什么呢?

好几位博士照实说:皇上啊,那是造反了,赶紧派兵镇压吧。

秦二世就烦了。

叔孙通赶紧说:皇上啊,根本不是什么造反,谁敢啊,哪那么严重啊,就几个小毛贼打劫什么的。

秦二世听了挺高兴。然后,凡是照实说造反的博士,全部抓起来。叔孙通说得好,赏。退朝。

叔孙通回去之后,有学生质问他:老师啊,您怎么能这样呢?不跟皇上说实话,一味迎合,这是阿谀讨好,这哪是君子之道啊?

叔孙通一撇嘴:我要按君子之道,实话实说,就回不来了,见不着你们了。随后他便逃回了老家薛城。正好项梁刚打到薛城,他就投了项梁。

后来,刘邦打下彭城之后,他又投降,跟了刘邦,还是当博士。刘邦不是讨厌儒生吗?见了儒生就把人家的儒冠摘下来往里面这才是秦汉——刘邦团队的文治智慧尿。没关系,我不穿儒服不就得了,你喜欢我穿什么衣服,我就穿什么衣服。这又不费劲。于是,搞得刘邦比较喜欢他,有时还会跟他要人:叔孙通啊,咱这用人之际,有什么人才,给我搜罗着点。

叔孙通专门找一些干过强盗的,身上背着什么案子的壮士、愣头青,把这样的人物举荐给刘邦。他手底下经常带着百十多号儒生弟子,这些弟子学生,他一个也不举荐。

学生们很不乐意:老师啊,您怎么能这样呢?为什么光举荐强盗不举荐我们呢?

叔孙通脸一沉:我举荐你们干吗,让你们去打仗啊,现在主公要的都是给他冲锋陷阵的,你们玩得了吗?真上去,还不都当了炮灰啊?好好活着,以后有机会,我会给你们想着的。

然后,终于等到了刘邦即皇帝位。叔孙通每天在旁边察言观色,这天,他一看刘邦皱着眉,就明白了,机会来了:皇上啊,您是不是看着文武百官都太没规矩了,太闹腾了,是吧?

刘邦:是啊,这得治理治理,你有办法吗?

叔孙通满脸堆笑:皇上啊,您算问着了,我太有办法了,对于这种立规矩、定礼制,这就是我们的专业啊。

儒者,难于进取,可与守成。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我们儒家啊,打天下,开拓局面,这种进取方面、创业方面,不大在行。但是,对于守成,儒家最在行了。这活儿您就交给我吧,我再去趟鲁地,召集些儒家学者来,一起把咱大汉朝的礼制给建立起来。

刘邦很高兴:好,不过,你可别弄得太复杂了。

叔孙通:您放心吧,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然后,叔孙通去了鲁地,孔子的故乡,儒家的根儿在那,儒家好多大师级的人物都在那。结果怎么着?有两位最有名的大儒看不上叔孙通:你就是个阿谀求荣的小人而已,我们才不跟你共事呢。而且,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叔孙通乐了:嚯,真拿自己当人啊,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礼制这东西,不是死规矩。历朝历代的礼制,都是结合当时的世道人情制定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人们的行为有规矩可循,看着更文明,不会太复杂的。

刘邦:好了,你去办吧。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礼乐的兴起,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积德百年才可以。现在天下大乱刚渐消停,还不太平,你就要建立礼制,这不合古义。你快离我们远点吧。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迂腐啊,泥古不化,不知道与时俱进。

最后,他在鲁地找了三十多位“与时俱进”的儒生,带着回了长安。还有他的学生们组成一套班子,结合着秦朝礼制,开始研究制定汉朝的礼制。

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弄得差不多了。给刘邦演示了一遍,刘邦很认可。然后,开始推广,教那些文武百官们。

最终,在公元前201年10月的一天,群臣按着这套礼制、仪式、礼节,上朝,觐见朝贺皇帝。那种庄严肃穆,那种天朝气派一下子就出来了。当天也是大摆筵席,没一个人敢大声喧哗的,全部规规矩矩的。

刘邦大悦:哇,我今天才算知道,当皇帝原来是这么尊贵的感觉啊!叔孙通,重赏,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谢主隆恩,皇上啊,这也不是我自己的功劳。我找的那些儒生,还有我的弟子们都出力了……

刘邦:好,全部封官。

随后,叔孙通把他得到的赏金全部分给了儒生们。

大家一下子都服了:老师啊,您真是圣人复出。

这个故事挺耐人寻味的,叔孙通被那两位鲁地的大儒视为阿谀求荣的小人儒,不肯与之为伍。然而,恰恰是这个叔孙通为儒家在新的时代找回了自己的价值和体面。

对此,司马迁大为赞赏,称赞叔孙通:

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懂得与时俱进的道理,最终成为汉初儒家的一代宗师。

大直若屈,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看上去,他在曲意迎合,实际上却是致君行道所必需的,他的内心是直的。“道固委蛇”,天下的道路有笔直的吗?没有,都是蛇行的样子,弯弯曲曲的。骑自行车、开车的,那个辙迹也是这样的。

不过呢?那两位被叔孙通骂为“鄙儒”的人,却被扬雄和司马光称赞:

夫大儒者,恶肯毁其规矩、准绳以趋一时之功哉!

——《资治通鉴·汉纪三》

意思就是,礼制不应当向时代和世俗妥协,这两个人坚持得有道理,称得起大儒。

另外,他们的那句“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确实值得回味。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是需要一个长期的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作为基础的。现在总是说,中国游客不文明,到哪都大声喧哗,不排队,各种没规矩,而日本、欧美素质高,其实,不要着急,咱们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而已。中央文明委和各级文明办在这方面正做着很大的努力呢!

除了叔孙通,还有一个儒生,对于儒家与时代及皇权的结合,同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那就是陆贾。他在刘邦身边不少年,经常作为使者联络诸侯,做外交方面的工作。他最了不起的外交成就是联络南越王,这个以后再说。

儒家是很重视外交这方面的,孔子有句话: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

你把《诗》三百读得滚瓜烂熟的,可是做官你做不好;出使四方也不能独立应对;即使书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陆贾就是书读得好,也用得好的这种,事儿都办得很漂亮,很得刘邦的器重。

他时不时地向刘邦推荐:皇上啊,您没事时也看看诗书吧,《诗经》啊,《尚书》啊,都特别好。

有一次,刘邦烦了:

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读书?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老子的天下都是马上打下来的,跟这些诗书有什么关系?陆贾毫不示弱: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您马上得天下,还能马上治天下吗?

逆取而顺守,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您得跟商汤和周武王学习啊,他们得天下,建立商朝和周朝,也是靠武力逆势而上打下来的。之后呢,要转换,转换成靠礼乐文化顺势而治来守成,这样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秦始皇要是明白这个道理,就轮不到您当皇帝了。

一番话,把刘邦给噎得够呛:兔崽子,说得确实有道理啊。好吧,你小子把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什么的,给我总结总结,写出来我看看。

于是,陆贾写完一篇就给刘邦看一篇,随写随看。刘邦越看越上道,对儒家,对读书,越来越认可。

刘邦认字吗?不是说,“山东刘项不读书”吗?应当是认字的,就是不好读书而已。另外,他对文人、儒生不怎么感兴趣,这也是读书人自己要反省的问题,曾国藩也经常提醒手下不要被文人忽悠,秦始皇也烦儒生。说明,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有毛病。

这回讲的都是文的一方面,温和的一方面。下回,接着讲杀戮。

肯定是文武并用的,刚打下来的江山,哪那么容易坐稳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