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这才是秦汉——楚汉争霸的转折点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2:10:39 0


上回说到刘邦在荥阳跟项羽对峙抗衡,坚持了一年,便吃不住劲了。什么办法都想了,都用了,也起到作用了,可是,眼瞅着荥阳城内的粮草要没了,再这么耗下去绝对是死路一条了。

怎么办?跑。

有个段子:

什么是军事?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让对手下来,咱们上去!

什么是宣传?宣传就是要让大家都认为咱们好,别人不好。

这个段子很经典,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版本讲,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让支持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我们的人越来越少。

所谓大道至简,要看懂历史的门道,这些至简至深的道理得知道。

接着说刘邦,想跑,谈何容易!项羽大军把荥阳城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插翅难飞!你想直接突围冲出去,门儿也没有,甭想了。

怎么办呢?刘邦一筹莫展。

这天,大将纪信来找他:大王,我有个办法,能帮您逃出去。

前面讲鸿门宴时提到过,当时保着刘邦逃出鸿门的有几大金刚,一个是樊哙,一个是滕公夏侯婴,再一个就是纪信,都是刘邦最信任的人。

刘邦很高兴:噢,兄弟啊,你说说,什么好办法。

纪信就说了一遍,大王啊,咱这么着这么着这么着。

刘邦掉泪了:兄弟啊,你别说了,咱不能这样。

纪信也掉泪了:三哥啊,您不要说别的了,您对兄弟恩重如山,这是我应该做的。现在情况危急,您别再犹豫了!

最后,刘邦答应,依计而行。

当天夜里,纪信扮作刘邦的样子,刘邦的穿戴、车马乘舆,带着二千来个女子装扮成的亲兵,打着白旗,喊着投降的口号,从荥阳东城门出城。一边走,一边喊:别打我们,我们是投降的,我们汉王出来啦,城里没粮食啦,我们投降啦。

为什么用这些女扮男装的呢?因为男子们还得留在城内守城,女人干不了这活,而且还消耗粮食。

楚军这边真信了,都高呼万岁,以为胜利了。包围一下子就松懈了,城西的兵也都跑到城东来看热闹。

刘邦带着百十来个亲信,骑快马,从西门趁机逃出。

那边项羽还不知道呢,走跟前一看,不是刘邦。大怒:刘邦呢?

纪信笑了:项羽啊,你个猪头。我家汉王早就走了。

可惜了这位忠心为主的纪信最后被项羽活活烧死。

这也可见,刘邦用人的高明,能让手下甘心为其赴死,这一点太了不起了。

在兵法上,这算是三十六计所谓“李代桃僵”的一个经典案例——丢卒保帅。

战争,总是要有牺牲,这没办法。

刘邦从荥阳跑出来之后,一直跑回了关中,回家歇了几天,让萧何给他调集兵马,又凑起一支队伍来,然后就要卷土重来,重新回来救荥阳。

荥阳这,他跑了,还留下两员大将坚守。有个谋士,给刘邦出主意:大王,您要是直接回荥阳,很可能还陷入之前那种相持的局面。不如先南下,出武关,到南阳,作出一个包抄项羽的架势来。项羽肯定得过来拦截,那样,您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这样一来,荥阳的压力便小多了,而且,能把项羽的兵力给分散开,分成三线:河北有韩信,他得对付;中间有荥阳,南边有您,他都得对付。您以静制动,他好几头忙活。这样,咱就好打了。

刘邦觉得挺好,照办。项羽只好分兵应付,果然稍微吃力一些了。

正在这时,刘邦这边的第四支力量彭越也发力了,在项羽后院那边开打了。项羽的手下挡不住,他只好亲自回去,回东边去打彭越。

刘邦乘机北上,夺回成皋。

可是,项羽太厉害,他很快就把彭越打跑了。听说,刘邦又到了成皋。马上又回来,先打荥阳,一下子就给打下来了。守城的这两大将都宁死不降,很有气节。其中一个叫周苛,当时的官职是刘邦的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以后他的弟弟周昌也深得刘邦器重,更加著名。另外,刘邦之前让魏豹随周苛去守荥阳,周苛后来把魏豹给杀了。

成皋跟荥阳相当于前后院,项羽打下荥阳之后,立即把成皋给围了。刘邦再次身陷危机之中。

这回怎么办呢?《史记》写得很有意思,它这样写的:

汉王跳。

——《史记·高祖本纪》

怎么叫跳呢?“三家注”的解释也不大一样,有说,这个“跳”就是逃的意思,读音也是“逃”。我感觉这么解释显得平庸,低估了《史记》的文学性了。怎么叫“跳”呢?我是农村孩子,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逮蚂蚱。秋天里,大人在地里干活,大点的孩子帮着干点活,小点的便在一边逮蚂蚱。

逮蚂蚱怎么逮呢?比如前面有个蚂蚱在地上蹲着呢,你就得悄悄地在它后面蹲下,把手指并拢,手心凹进去,举起来,朝着蚂蚱照量好了。然后,突然拍下去,把蚂蚱捂在手心里,这就逮着了。可是呢,蚂蚱没这么好逮,不是一拍一个的。尤其那种方言叫“十八蹦”的蚂蚱,它反应非常快,就在你手掌拍下去的一刻,它后腿一蹬一下子就跳开了。

这就叫跳。

汉王跳,就是在项羽包围成皋的那一刻,刘邦像一只灵敏的“十八蹦”一样跳开了。从成皋的北门逃了出去,又是夏侯婴给驾着车,带着很少的几个亲信逃出来。

然后,还回关中搬兵吗?不行了,刚出来不到一个月,关中现在也没兵了。怎么办呢?哪里还有兵呢?只剩下黄河北边的韩信、张耳手里还有兵。必须得用这支兵。

可是,张耳和韩信都不算是刘邦的嫡系,他们跟夏侯婴、萧何、曹参、樊哙这些人不一样,这些都相当于发小,一块土堆里长起来的,在一起都二三十年三四十年的了,那是共同经历了多少磨合与考验结出的情义啊。张耳、韩信只算是半路认识的,人心隔肚皮。你带着那么俩人,都跟丧家狗、落汤鸡似的,想去从人家手里把兵权拿回来,这事,悬。他们真要翻脸不认人了,弄死你,就跟弄死只小鸡一样。

怎么办呢?刘邦早就想好了,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他要玩个刺激的。

他和夏侯婴先是过了河,到了黄河北岸。当时,韩信和张耳的军队正在修武,离着成皋不远。他俩把穿戴调整了一下,扮成是汉王的使者。

有巡逻问:你们哪来的?

答:兄弟啊,我们是汉王派来见赵王的。

汉王的使者肯定是经常来的,太正常了。

巡逻:好吧,进去吧。

就这样,谁也没注意他俩,便进了修武,当天晚上住在一个客栈里。次日清晨,两人骑着快马突然出现在韩信大营门前:快开营门,汉王急令,要火速见赵王和韩将军,边说,边亮出“特别通行证”。

究竟怎样的“特别通行证”,史书上没写,是虎符,或是什么节麾之类的,我没有考据,但肯定有类似的东西。守营门的,守大帐的,所有的守卫,只要一见这个“特别通行证”,立即就得放行,不必再去通报、请示,省得耽误工夫。

营门立即打开。刘邦快马驰入,直接进了张耳和韩信的大帐。这两人还睡着呢,将军的大印、兵符什么的都在床里面放着。刘邦上来就给收了:快,快起来,几点了,还睡,快起来,召集人,开会!

这两人还迷瞪着呢,一听刘邦来了,吓坏了。脑子里根本容不得想别的,措手不及:大王啊,您怎么来了,快来人,给大王准备饭,把团长以上的都召集来欢迎大王。

刘邦一下子就完全掌控了局面,然后,把人马重新调度安排一番。

这边,黄河南岸的成皋被项羽拿下了,而刘邦立即在巩义又构筑好了防线。项羽想向西推进,还是打不动。

刘邦又派出两万兵马到东边,支持彭越继续在项羽的后院,也就是彭城周边打游击,让项羽后方不得安宁。

这样一来,刘邦有守、有攻,用曾国藩的话讲,既有呆兵,又有活兵。曾国藩还有一句话,我写在《吃透曾国藩》里的:

坚守已得之地,多筹游击之师。

意思就是,在打好阵地战的同时,再打好运动战。这也是人生事业的大智慧,你可以多琢磨琢磨。

前面讲过,彭越是跟韩信一个级别的人物,太能打了,他的游击战可不是小打小闹,是玩大的。项羽的手下将领都对付不了,他只好又亲自带兵回去打。临走时,嘱咐驻守成皋的大将:我到东边去收拾彭越,你千万要守好了成皋,记住一条——只许守城,不能出去打,千万千万。

这大将说:好,您放心吧。我保准不出战,我只守着,等您回来。

项羽:对。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回来,你千万别出战。

结果,项羽回到东边,确实打得很顺,他收拾彭越不费劲。

可是,守成皋的大将没听他话,一开始也坚守不出,可架不住汉军可劲骂阵,“你个怂包、缩头乌龟”。骂得他受不了了,开城门出去打,一打,就打败了。刘邦乘势渡河,夺了成皋,并且打下了敖仓。敖仓太重要了,这是项羽的粮食储备库!

这是一个转折点!这是在公元前204年的冬天。从此以后,楚强汉弱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扭转,以前都是项羽压着刘邦打,以后就成了刘邦压着项羽打了。

这不单纯是因为刘邦打下了成皋和敖仓,刘邦还有一手牌,出乎项羽的意外,就是打下了齐国都城临淄。

谁打的呢?韩信。不过,这次,他打得可不算光彩。怎么回事呢?

前面咱讲了,齐国可不好打,可不像魏豹的西魏国和陈馀控制的赵国,魏豹、陈馀,说实在的,史书就没说过,他们打过什么硬仗。齐国不一样,那是经过了无数战争洗礼的。当时控制齐国的田横,是能跟项羽抗衡的,项羽都打不动。田横上面两哥哥田儋、田荣也都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豪杰,都是谁都不服的。

所以,刘邦对齐国做了两手准备。一面派韩信带兵,向齐国进发;一面派出大谋士,“高阳酒徒”郦食其去游说齐王和田横。主事的是田横,齐王是他侄子,是他拥立的。

郦食其是千古流芳的人物,太有才了,一番话就把齐王和田横拿下了,大致意思是:现在我们汉王得天下是手拿把掐的事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你要有主意,就学学燕王,早点归顺了我们,不失王侯封土,不然的话,一打起来,你们可就什么都没了。

田横他们也不见得就被吓住了。而是什么呢?他们可能并不喜欢刘邦,但是,他们一定更恨项羽。所以,很自然地,他们乐意站在刘邦一边:成,没问题。我们拥护汉王,接受汉王领导。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一齐打项羽。

然后,田横派出使者给刘邦送信,确认可以签正式的合约之类的了。郦食其暂时还待在齐国这边等消息,每天跟齐王、田横纵酒为乐,太融洽了。

田横本来在西边边境安排有重兵,准备防守韩信的,一级战备。这下子也没意义了,解严,一级战备降到八级战备,一家人了嘛。

韩信那边很快也得到了消息,他的大军已经逼近齐国边境了。他跟手下商量:这郦食其还真不简单,真谈成了,那倒省事了,咱就回去呗。打仗这事,别管打得胜、打不胜的,还是能少打就少打。

可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韩信手下有个大谋士叫蒯彻,这人出道很早,跟张耳、陈馀算是一个辈分的,也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攻城略地的那种。他跟韩信说:将军啊,您说啥?回去?开玩笑了吧?汉王给你下令撤军了吗?您要是这样回去了,以后还怎么混啊,您想,您带着好几万兵马,打了一年多,才勉强打下了赵国五十个城池。人家郦食其赤手空拳一个书生,到了齐国吧嗒吧嗒嘴,吃顿饭的工夫就把齐国拿下了,那是七十多座城啊。以后,您跟人家要是站一块,您还抬得起头来吗?

蒯彻真是名副其实的“小人儒”啊。

孔子教学生时,都要嘱咐一句,立一个规矩: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

学问、知识是把双刃剑啊,你把它用到正道上,做好事,做君子儒,那它就发挥出好的作用来了;你要是做小人儒,学了半天,都用在干缺阴丧德的事上,那就坏到底了。

蒯彻就是这么个小人儒,他没有一点仁爱、怜悯之心,本来能不打,那得少死多少人啊。结果,韩信让他这么一激,把牙一咬,把心一横,那就打吧!

正好,齐国那边也没什么防备,打着不费劲。韩信一鼓作气就把齐国给打下来了。

可怜郦食其,百口莫辩,被田横给烹了。

悲剧。你在高阳老实做你的酒徒,做你的狂生不得了吗?六十多岁了非得出这个头,露这个脸,最后落了这么个结局。可是,人生啊,谁能猜得到结局呢?默默无闻的老死乡间,是不是更大的悲剧呢?两种人生观,好纠结。人生的好多困惑都在这种纠结上面。

接下来,项羽的日子快到头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4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