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决定康乾盛世的那一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9:24 0


电视剧《甄嬛传》在海峡两岸持续热播。陈建斌先生扮演的雍正皇帝一反传统形象,儿女情长多过坚毅威严,俨然一副“情圣”的模样。不过,历史上的雍正帝并非如此,他没太多时间沉溺后宫、打理琐事,而是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政务上,兢兢业业,不知疲倦。

一百三十八年的康雍乾三朝,雍正朝虽然只占了短短的十三年,但是雍正皇帝凭借自己的勤勉敬业和锐意创新,不但保住了康熙打下的基业,而且为即将到来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雍正的承前启后,就没有康乾盛世的继往开来。

雍正之所以如此勤政,之所以敢于创新,除了因为清朝皇帝一以贯之的传统,还由于他无时无刻不在政敌的包围中,一个人在战斗。而这一切,与他登上皇位的过程有直接关系。

雍正是怎么继位的?人们众说纷纭。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个未解的清宫之谜。

有人说是篡位,有人说是夺位,有人说是正常继位,也有人说是老皇帝临终前改了主意,把皇储换成了他。雍正继位之后的种种作为,也给外界留下了许多话柄。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弄清楚雍正继位的真相,究竟有什么用呢?如果雍正没有成功继位,清王朝将何去何从呢?

多年前,阎崇年先生在《清十二帝疑案》中,曾简要分析了这个谜案,列出了学术界的几种看法。那么,到底哪一种更靠谱?有没有更新锐、更可靠的解读呢?

这一切,还要从康熙皇帝驾崩的那个夜晚说起。

一、从《清圣祖实录》记载的那个神奇的一天说起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北京西郊的畅春园,演出了一幕清朝近三百年历史上最惊心动魄、最扑朔迷离、最有戏剧性的皇位传承大戏。

那一天,康熙帝在弥留之际,对皇位继承人做出了最后抉择。《清圣祖实录》记载了这幕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历史场景:

丑刻(凌晨2点),康熙帝病情急剧恶化,传旨把正在天坛替他主持祭天活动的四阿哥胤禛赶紧叫回来。

寅刻(凌晨4点),康熙帝把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皇七子淳郡王胤祐、皇八子贝勒胤禩、皇九子贝子胤禟、皇十子敦郡王胤、皇十二子贝子胤祹、皇十三子胤祥、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叫到床前,当众宣布:“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 清案探秘——决定康乾盛世的那一夜

康熙遗诏,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巳刻(上午10点),胤禛匆匆赶回,进入寝宫。“(皇)上告以病势日臻之故。是日,皇四子胤禛三次进见问安。”

戌刻(晚上8点),康熙帝在寝宫驾崩。

在这段叙述中,至少存在五点疑问:

第一,祭天是皇帝分内之事,皇帝缺席,可派皇子代替。不过,康熙帝为何单单选派了第四子胤禛呢?

第二,宣布皇储为胤禛时,当事人胤禛为何不在现场?

第三,康熙膝下子女如云,大臣众多,为何只选这七个儿子和大臣隆科多来聆听临终遗言?

第四,畅春园位于今北京大学西门对面,距离天坛二十多公里。当时虽然城里路窄,但没有红绿灯和交通拥堵,骑马穿行的话大概三个小时就能打个来回。但从康熙派人去叫,到胤禛赶回畅春园,经历了八个小时。在这漫长的八个小时里,胤禛究竟在忙什么?

第五,胤禛赶回畅春园,到康熙帝驾崩,还有十个小时。期间康熙帝对他讲了自己的病情,说明在这段时间内康熙帝的神智还比较清醒。可是,既然这期间胤禛三进寝宫,《清圣祖实录》却没再提皇储人选的事。这是为什么呢?在这十个小时里,康熙帝父子俩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康熙帝对胤禛说了哪些话,竟连《清圣祖实录》都没能记录下来呢?

大家都知道,《清实录》是记述清代皇帝言行最权威的官修史料汇编。一般来说,每代皇帝都会组织最强阵容编写前朝皇帝的实录,述评政绩,彰显正统。所以,《清实录》虽有为尊者讳的情况,但总的来说还是贴近事实的。

因此,尽管这段史料疑点重重,但我们在讨论雍正继位的种种谜团时,不仅离不开它,还要立足于它,找寻更多资料,旁征博引,充实证据。做好这一切的前提,当然是首先弄清故事的来龙去脉。

二、曲折离奇的储位斗争

在封建王朝,皇储人选的归属被视为“国本”。为了争到这个“国本”,多少人深陷其中,甚至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一些朝代由于没处理好“国本”问题,把看起来还算稳固的统治弄得天翻地覆,甚至一蹶不振,走向灭亡。清王朝最初也没能逃脱这个魔咒。

清朝入关前,新君主都是由贵族开会商定。不同派别的贵族,为了推举自己或是自己的代理人上位,经常是剑拔弩张,你死我活,险些酿成流血冲突。

清朝入关后,逐步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鉴于前代教训,康熙帝采用了汉族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很早就立皇二子(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让其他觊觎皇位的强人早早地就断了念头。

为了培养这个孩子成才,康熙帝特地派几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当老师,悉心辅导,费尽心血。

一开始,太子胤礽还算听话。可是,时间一长,老师们先后退休、故去,身边没人管教了,太子胤礽就变得放纵了。

客观地讲,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全怪他。作为皇太子,虽然接班是迟早的事,但还是希望趁年轻早日登基。可胤礽发现,父皇在位太久(61年),寿命太长(69岁)。自己等了三十多年,还是个太子,当然很郁闷。有时候就发牢骚,有时候就做点出格的事发泄。偶尔出格,偷偷出格,似乎问题不大。然而,一旦所作所为突破了康熙帝的心理底线,那麻烦就大了!

康熙帝的心理底线是什么呢?就是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信条——“忠孝仁义”。

先说“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康熙帝看来,这是排在第一位的道德要素。胤礽恰恰就在这方面率先丢分。一次,康熙帝出征在外,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胤礽前去请安,看到父皇病体未愈,脸色难看,他竟然毫无伤感之情。此情此景,让人到中年的父亲很不高兴,觉得这小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父子之间的裂痕就此产生。

再说“忠”。“忠君”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行动听皇帝指挥,不要搞自由、拉山头。康熙帝深知,派系倾轧是明朝灭亡的一大教训。他本人也曾深受权臣鳌拜之苦,最讨厌大臣结党、权臣当道。

可是,胤礽恰恰就往枪口上撞,父皇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做什么。一些朝中大臣纷纷聚拢到他周围,形成太子党,其领袖索额图,既是他的舅舅,又是内阁首辅(保和殿大学士),亲上加亲,权倾朝野。

对康熙帝来说,这样的局面是他不愿看到的。在他看来,这是对皇权实实在在的威胁。于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断然决定圈禁索额图,斩断了胤礽的左膀右臂。太子党土崩瓦解,迅速凋零。

然后说“仁”。这个字,字体结构从“人”从“二”。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引申为亲近、友爱。正所谓“仁者爱人”,但这绝不意味着两个人凑在一起可以胡来。康熙朝后期,采买江南女子似乎成了满洲贵族圈子里的时尚,皇子们也不例外。

清案探秘——决定康乾盛世的那一夜

索额图画像????

于是,或是家奴出钱购买,或是当地官员送上,搞得宫廷内外奢靡之风盛行。这让康熙帝很反感,于是派人暗查。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九阿哥胤禟和太子胤礽都好这口,干过这事。康熙帝很生气,觉得这俩儿子凑一块儿根本不是“仁”,而是“井”——横竖都是二。

最后说“义”。这个字经常被用来形容“兄弟之情”,比如“桃园结义”“三侠五义”。康熙帝担心手足相残的惨剧在他死后重演,所以很看重阿哥们对待兄弟的态度。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8岁的十八阿哥胤衸身染重病,生死一线。康熙帝忧心忡忡,胤礽却幸灾乐祸。对于父皇的训斥,他非但不服,反而顶嘴。就在这时,康熙帝收到一份密报,说太子一直派人暗中监视行宫动静,图谋不轨。

我们常讲“底线思维”。底线是不能轻易逾越的,否则后果很严重。可是,胤礽无视康熙帝的四条底线,轻易突破,让老皇帝没了安全感。这下,康熙帝忍无可忍,传旨剥夺了他的太子身份。老皇帝苦心栽培多年的对象,就这样倒掉了。

就在康熙帝内心极度苦闷、凄凉的同时,由于太子之位突然悬空,皇长子胤褆、皇八子胤禩先后跳了出来,拉拢王公大臣,各自组成强大的政治“粉丝团”。胤褆奉命看管废太子胤礽,却让巫师诅咒其早死;胤禩广交权贵,宣扬自己是“八贤王”。

很显然,胤禔谋害弟弟,触犯了“义”的底线。胤禩则是结党营私,触犯了“忠”的底线。这些都是康熙帝无法接受的。结果,胤褆被圈禁,胤禩被疏远,跟胤禩同党的胤禟、胤也连带倒了霉。如此说来,胤禔和胤禩的失意,纯粹是咎由自取。

胤禩失宠后,康熙帝突然意识到,如果太子之位长期空置,其他皇子就会觉得有机可乘,纷纷跃跃欲试。这只能加剧朝廷的政争和混乱。而年事已高的康熙帝想要的是“务求安静”“持盈保泰”,不希望乱,更不希望祸起萧墙。于是,他只好决定把太子之位填上,绝了大家的念想。

找谁填呢?康熙帝觉得,废太子胤礽被关了多日禁闭,或许已有悔改之意。很多大臣也奏请恢复他的太子名分。既然如此,康熙帝就顺水推舟,将胤礽放了出来,重新立为太子。

太子复位,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可以改善康熙帝心情的好事。事实上,康熙帝确实很高兴,还决定对其他皇子大加封赏,以示笼络。于是,康熙帝封皇三子胤祉为诚亲王,封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封皇五子胤祺为恒亲王,其他儿子则分获郡王、贝勒、贝子的头衔。

可是,胤礽恢复太子之位后,继续串联大臣,又形成了新的太子党,毛病依旧,屡教不改。康熙帝很失望,没多久又把他废掉了。

这次,胤礽算是彻底倒了,再无翻盘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康熙帝的谕旨包括了两层意思:

第一,废掉太子胤礽,是因他“狂疾未除,大失人心”。一个失去人心的皇储,怎能有资格成为统领天下的皇帝呢?

第二,“若有奏请皇太子已经改过从善,应当释放者,朕即诛之”。意思是,谁给胤礽求情,我就杀谁。君臣父子,恩断义绝。此后,虽然依旧有人建议立太子,但没人再敢提胤礽二字。

太子之位再次悬空,封亲王的三个阿哥理应成为皇储的热门人选。这三个亲王里,胤祉热衷于天文历算,胤祺能力平平,两人都不被看好。似乎只有胤禛还有戏。

难道,真命天子就该是胤禛吗?

三、十四阿哥的传说

就在胤祉、胤禛等人受封亲王的同时,十四阿哥胤禵被封为贝子。虽然爵位低了点,但考虑到十三阿哥胤祥什么爵位都没捞到,胤禵的这个贝子就弥足珍贵了。那么,康熙帝为何要封胤禵为贝子呢?

胤禵是四阿哥胤禛的同母弟弟。虽是一奶同胞,性格却完全不同。相对于胤禛的低调为人,胤禵年纪轻轻,血气方刚,比较高调,很快就脱颖而出,其原因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兄弟义气。胤禵曾是胤禩集团的重要成员。胤禩倒霉时,他先是出面力保,接着言语顶撞,惹得老皇帝差点动刀子。可时过境迁,康熙帝反倒觉得胤禵讲义气、有血性、靠得住,将来有可能善待兄弟,避免内乱。

二是年龄合适。历代皇帝多短命,阳寿超过60岁的都不多见。所以,康熙帝认为,人到中年很可能精力不济、朝不保夕,即便当了皇帝,在位时间也长不了。康熙帝驾崩时,胤禵才35岁,风华正茂,在所有皇子里年龄最合适。

三是人脉巩固。胤禩失宠后,带着自己的朋友圈迅速成了胤禵的拥趸。不过,胤禵在拉帮结派这方面要高明得多,处处小心谨慎,约束言行,不刺痛康熙皇帝敏感的神经。

现在,胤禵最缺的只有威信了。而在当时,要想立威,只有打仗立功。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西北准噶尔部军队攻陷西藏,大有与清朝争夺天下之势。康熙帝年事已老,不便亲征,就任命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率军西征。不过,由于是越级提拔,这个王爵没有封号,只享受相应待遇。然而,这个“待遇”却是空前的。

第一,胤禵“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是以皇帝亲征的规格出征。这在清前期皇子挂帅出征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待遇。

第二,康熙帝为胤禵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大将军胤祯(即胤禵)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这样的出征架势,在清朝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第三,康熙帝向青海的蒙古王公传旨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既与我当面训示无异。尔等惟应和睦,身心如一,奋勉力行。”这份谕旨,相当于给胤禵授予了在前线任意调配资源、号令一方的至高权力。

历史上,打仗不仅是老皇帝培养皇储的手段,更是皇太子本人积累威信的渠道。康熙帝子孙众多,偏选胤禵出征,还给了这么高规格的三个待遇,其用意不言而喻。

可胤禵呢,似乎心思并没有完全放在打仗上。虽然人在前线,但还是挂念北京的局势。临行前,他嘱咐胤禟打探父皇的健康状况,还买通康熙帝身边的宦官,随时了解康熙帝的动静喜怒。

在西北期间,胤禵一面指挥打仗,一面找人给自己算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元武当权,贵不可言,将来定有九五之尊,运气到三十九岁就大贵了。 [1]

其实,胤禵39岁时,非但没当上皇帝,反而被削去爵位,顶着十四条大罪成了囚徒。显然,算命先生纯粹是瞎掰。可醉心于皇权的胤禵,恰恰就信这个。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一月,胤禵奉旨回京述职,交出了这样的成绩单:

西北战场,清军进展迟缓,将士屡有病死;西南战场,清军节节获胜,已经占领拉萨,赶走了盘踞西藏的准噶尔军队。

胤禵作为统帅,居中调度,当然有功。真要在述职期间被立为太子,也是顺理成章的。即便不急于立为太子,只要确是皇储意中人,外派锻炼的目的也已达到,就该让他留在京城,总揽全局,以备不测。就算不再是意中人,那也该将他削去兵权,以绝后患。

半年过去了,胤禵等得花都开了,既没等来晋升太子的消息,也没被剥夺兵权。次年四月,他奉旨离京,重返前线。

难道康熙帝对胤禵的战功还不满足吗?当年康熙帝御驾亲征,都没能彻底消灭准噶尔部,如今指望一个毛头小伙去做得更好,怎么可能呢?

其实,胤禵身上的一个污点常被忽视:他不仅拉帮结派,而且给胤禩和胤禟分别送去白银二十万两和六万两,相当于亲王年俸的几百倍。如果没有贪污受贿,怎能出手如此阔绰?这样的皇子,康熙帝敢放手让他治理天下吗?

无论怎样,十四阿哥这一去,竟是跟父亲的永别。当他再度回到紫禁城时,见到的只是装着康熙帝冰冷尸体的豪华棺椁。

可以说,无论康熙帝对胤禵有多少好感,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那个凄冷的夜晚,胤禵并不在北京,实际上断绝了他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四、胤禛为什么会赢

就在储位斗争激战正酣之际,四阿哥胤禛似乎只在袖手旁观。其实,他和他的智囊们并没有闲着。太子之位空出来了,胤禛也想捷足先登。可是,他不愿重蹈胤禔和胤禩的覆辙。想当皇帝,必须悠着点,跟智囊们多做谋划,下好每一步棋。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谋士戴铎给主子胤禛写了一封信,分析形势,讲明利害,针对康熙帝的四条底线,提出了谋取皇位的“十六字方针”:

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 [2]

“孝以事之”,就是要对父皇表现得更孝顺,不做作,千方百计博得他的好感。

“诚以格之”,就是对大臣以诚相待,不结党,不结怨,同时秘密培植自己的人脉圈。

“和以结之”,就是妥善处理与兄弟们的关系,在储位斗争中不冒头,不掺和,跟大家和平相处。

“忍以容之”,就是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要学会容忍,等待时机,后发制人。

看了这封书信,胤禛给出了怎样的评价呢?他在书信上批了这样一段话:

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况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至于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全不在此,无祸无福,至终保任。汝但为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 [3]

胤禛的意思是,当皇帝是个苦差事,自己根本没这念想,只愿平安度此一生,所以“十六字方针”没什么用。表面看来,这话是在百般推脱,其实却是话里有话。起码,胤禛承认十六字方针是“金石之言”,强调眼下时机未到,“切不可动,慎之慎之”。此后的十年间,胤禛的言行基本遵循了这“十六字方针”。

康熙帝废掉太子后曾大病一场,胤禛“冒死择医”,服侍左右,“日加调理”,表现得很孝顺、很体贴。康熙帝痊愈后,公开表扬胤禛“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康熙帝恐怕心里觉得,如果选他继位,起码能让自己善终。

胤礽被废,阿哥们落井下石,胤禛却仗义执言,奏请保护;胤禩获罪,又是胤禛出来求情;康熙帝封赏诸皇子时,胤禟、胤禵只封了贝子,胤禛提出情愿降低封爵,跟兄弟们有福同享。这些言行,康熙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称赞他“性量过人,深知大义”。此时康熙帝恐怕心里觉得,如果选他继位,起码可以保全兄弟。

胤禛对大臣们既不得罪,又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落下结党的口实。别的阿哥跳出来争风吃醋,胤禛作壁上观,躲过了所有的政治风暴。他经常跟和尚道士往来,过清心寡欲的生活,写书宣扬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思想,塑造“天下第一闲人”的贵族形象。

胤禛是个急脾气,康熙帝经常训诫,还以“戒急用忍”四字相赠。总的来说,康熙帝生前的最后几年,胤禛大体保持了克制和低调。

其实,胤禛的这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他迎合老皇帝的心理,用“忠孝仁义”掩盖了野心,欺骗了所有人。他参与了多次政治军事行动,阅历非常丰富,决非“第一闲人”。他暗中勾连内外大臣,比如川陕总督年羹尧、理藩院大臣兼步军统领隆科多、十三阿哥胤祥、闽浙总督满保、四川巡抚蔡珽、四川布政使戴铎等人,结成了巩固的政治集团,圈子虽小,实力强劲。

胤禛还把“爷孙亲情”这一资源发挥到了极致。康熙帝晚年爱住畅春园,还把附近的皇家园林赐给儿子们,其中圆明园就给了胤禛。康熙帝还经常驾临圆明园游玩,纾解储位之争造成的郁闷。胤禛顺势而为,隆重推出了自己的爱子弘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帝到圆明园赏花,心情愉悦。胤禛趁机告诉他有弘历这么个孙子,聪明乖巧、博闻强识。康熙帝大喜,马上召见,甚是喜爱,下令送宫中养育。康熙帝有一百多个孙子,能够享受这一待遇的,除了弘历,只有废太子胤礽的次子弘皙。而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则被康熙帝称赞为“有福之人”。康熙帝还给胤禛亲笔写了“五福堂”的牌匾。胤禛一家可谓备受荣宠。

弘历为何能得到皇爷爷的喜爱呢?除了长相端正、谈吐不俗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弘历的生辰八字出奇得好。他是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出生,换算成天干地支,就是辛卯年丁酉月庚午日丙子时出生。因此,弘历的生辰八字就是“辛卯、丁酉、庚午、丙子”。对于这八个字,当时的算命家是这样评价的:

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运交十六岁为之得运,该当身健,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 [4]

在算命先生看来,弘历是个富贵命,性格好、品行好、学问好、志向好、运气好、老婆好、身体好、孩子多、寿命长。这次,算命先生说对了。弘历是中国最长寿的皇帝,结发妻子富察氏是贤妻楷模,生前恩爱夫唱妻和,死后追封孝贤皇后;弘历一生励精图治,缔造了“十全武功”,成就了康乾盛世,把清王朝推向了顶峰,自己也出尽了风头。

我们不推荐算命技巧,也不宣传封建迷信,只是强调,在那个讲究迷信的年代,任何帝王都希望皇位永固、千秋万代。在选拔皇储时,生辰八字是会一并考虑的。康熙帝思考问题,常常着眼清朝的战略利益和百年大计。在选择接班人时则兼顾第三代,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面说过,历代皇帝中鲜有活到60岁以上的。康熙帝驾崩之年,胤礽49岁,胤禛45岁。新皇帝继位之后怕是来日无多,只能充当过渡性的角色。谋划其后的接班人选也就很有必要。康熙帝相中了弘皙和弘历。可惜,胤礽-弘皙组合因为胤礽的不中用而黯然失色,反倒是胤禛-弘历组合,看起来不坏。对于康熙帝来说,在这两组中选的话,胤禛-弘历组合显然更好。

可是,让胤禛当了皇帝,他就一定会选弘历接班吗?通过“爷孙感情”来判断皇位的归属,是不是一厢情愿呢?十一月十三日的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康熙帝在病榻前跟胤禛说了什么?胤禛又做了什么呢?

五、十一月十三日发生了什么

一般来说,凡是历史上的重大悬案,第一手的官方核心资料早已销毁或涂改,雍正继位也不例外。像《清圣祖实录》这样的史料,虽然“很官方”,虽然“够权威”,但它成书于雍正年间,难免为尊者讳,留下诸多疑点。

要想揭开谜团,还原历史,或许得求助于那些写作时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有条件如实反映历史真相,而且没有被销毁或涂改的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资料,主要是当时的私人笔记和外国人记述。它们的可信度比较高。

私人笔记和外国人记述,究竟能提供哪些有价值的信息呢?

清代学者萧奭写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私人笔记《永宪录》里,对雍正继位的过程记载说,康熙本来是偶感风寒,浑身出汗,传旨十一月初十日到十五日就在畅春园斋戒静养,不办公务了。没想到十三日就驾崩了。康熙死后,侍卫们把皇帝遗体装入御用车驾,抬回紫禁城。后面的这句话最关键:

相传隆科多先护皇四子雍亲王回朝哭迎,身守阙下。诸王非传令旨不得进。次日至庚子,九门皆未启。又上大渐,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 [5]

隆科多先护送胤禛回紫禁城守灵,其他阿哥非经传旨不得进宫。其后六天,京城九门紧闭。此外,康熙帝临终前,将所带念珠交给了胤禛。

《永宪录》的这段记载和《清圣祖实录》大体差不多。《清圣祖实录》里出场的隆科多兼任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卫戍,有能力封闭京城九门,护送胤禛回宫。

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清廷十三年》这本见闻录中,描述了十一月十三日当晚的见闻:

晚饭后,我在皇上叔父的屋子里正和安吉洛神父聊天,我听到一种低沉连续的嘈杂声,仿佛是夹杂着从皇宫中传出来的一些声音。由于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我立即把门锁好,并对我的同事说,不是皇帝死了,就是北京爆发了武装叛乱。为了证明我自己关于动乱原因的猜测,我爬到寓所墙上。这墙位于一条大路旁边,我惊讶地见到无数骑兵互相谁也不说话,正向各个方向狂奔。我终于听到在我脚下有几个人说,康熙皇帝驾崩了。后来我听说御医们断定皇上患的是不治之症后,他便下旨任命第四子胤禛作皇位继承人。 [6]

马国贤曾向中国传授铜版印刷术,印制了精美的避暑山庄图,受到康熙皇帝青睐,跟许多贵族大臣的关系也不错,因而了解许多宫廷内幕,将其写成日记和书信,送往罗马教廷。他的所见所闻,印证了当晚京城戒严、军队进驻的情况。

康熙驾崩后,朝廷依例遣使向朝鲜等藩属国宣读讣告。朝鲜派去迎候的使臣金演,从清朝使臣的翻译那里,得到了这样的情报:

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剧,知其不能起,召阁老马齐言曰:“第四子雍亲王胤禛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仍以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训诫胤禛。解脱其头项所挂念珠与胤禛曰:“此乃顺治皇帝临终时所赠朕之物,今我赠尔,有意存焉,尔其知之。”又曰:“废太子、皇长子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第二子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言迄而终。 [7]

《李朝实录》是记录当时朝鲜国王重要言行的官方文献,权威性强,内容不受中国国内政治因素干扰。这段话就出自《李朝实录》,它提供了四个信息点:

第一,康熙告诉大学士马齐,自己要传位胤禛,并认为胤禛第二子会成为胤禛的接班人。胤禛第二子就是弘历,胤禛后来果然把皇位传给了他,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这就与前面讲的乾隆生辰八字的故事建立了历史连接。

第二,康熙要马齐对胤禛加以训诫,帮助他当好皇帝。其实,阁老马齐所在的富察氏家族,在清前期一直是显贵。马齐本人也颇受重用,康熙年间就长期担任武英殿大学士,还被御赐“永世翼戴”匾额;雍正年间位列四名总理事务王大臣之一,兼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之首,加封一等轻车都尉军功世职,侄女还指派给弘历当嫡福晋,也就是后来乾隆最宠爱的孝贤皇后。马齐的侄子傅恒在乾隆朝位极人臣,侄孙福康安出将入相,父子同贵,煊赫一时。

第三,康熙把顺治临终前赠他的念珠送给胤禛。这个情节与《永宪录》的记载相仿,个中用意不言而喻。

第四,康熙要胤禛善待废太子、皇长子,并封废太子第二子为亲王。胤禛确实照办了:虽然废太子胤礽和皇长子胤禔被长期关押,死在狱中,但多次得到朝廷的衣食赏赐,胤礽还曾感谢胤禛的“保全之恩”;废太子第二子弘皙,先是在雍正继位后被封为理郡王,雍正八年(1730年)晋封为和硕理亲王。

到此为止,十一月十三日的场景基本勾勒出来了,《清圣祖实录》的五个疑点也大体解开了。我们来大致还原一下:

凌晨,康熙帝突然病重,自感不久于人世。留在京城的皇子里,只有胤禛还算令他满意。所以,天坛祭祀之事让胤禛去做,也符合情理。当此危急时刻,在胤禛与胤禵之间,他在仓促间选定了胤禛,以免夜长梦多,身后闹乱子。就这样,他下令把在天坛祭天的胤禛叫回来。

可能是怕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了那么久,康熙帝决定在胤禛回来前,先揭晓皇储谜底,让大家心安。叫来听遗言的,都是成年皇子。或许担心谜底揭晓会闹乱子,康熙帝把掌握京城兵权的隆科多也叫来镇场子,当见证人。

胤禛当然知道宫里出了事。之所以拖那么久,恐怕主要是加紧军事部署,以防兄弟们捣乱。准备停当后,他赶紧跑回去看望父皇。一天之内,两人见面三次,康熙帝很可能说了这样的话:明天起你就是皇帝了,但你要当这个皇帝必须满足我三个条件:一是立弘历为太子,二是听马齐的话,三是善待你的兄弟及其子女。

经过了康熙末年的储位之争,雍正的接班人选也成了敏感话题。《清圣祖实录》编纂于雍正年间,当然要回避,以防提前泄密。所以,有关弘历和马齐的信息,在这段记载中刻意抹去了。

雍正帝在传位给乾隆的谕旨里就有这样一句话:

(圣祖)于去年十一月十三日仓猝之间,一言以定大计。圣祖之精神力量,默运于事先,贯注于事后,神圣睿哲,高出乎千古帝王之上。 [8]

这里的“一言以定大计”,既有传位雍正的意思,又有安排弘历的意思。否则,雍正没必要在这份谕旨里说康熙帝“默运于事先,贯注于事后”。

康熙帝一死,隆科多立即封闭九门,派兵戒严,直至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登基。如果没有当天早上的周密部署,这些事不可能瞬间完成。至于川陕总督年羹尧,坐镇西北,监视胤禵,使其彻底断了继承皇位的念想。所以,隆科多和年羹尧不愧是雍正继位的功臣。

“篡位”是改朝换代、皇帝换姓,胤禛继位不是这种情况;“夺嫡”是其他儿子抢夺嫡子的地位,太子胤礽被废掉后,皇储之争就演化为兄弟们与老父亲的较劲,以及兄弟们之间的乱战。所以,“雍正篡位”“九王夺嫡”的说法都欠妥。

由于一直到康熙帝病危前,胤禵还保留着继位的可能性,所以胤禛的取胜与毫无争议的正常继位也有区别。这样说来,将雍正继位称为“夺位”或许更中性、更客观。我倾向于这样定论。

六、雍正继位何以成悬案

谜底揭晓了,但有些朋友或许还是不服气,觉得这样的解读有猜测的成分,缺乏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事实上,雍正继位的直接证据恐怕早已荡然无存。留给我们的历史,永远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学家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历史尽可能详加考证,去伪存真,还原真相,贴近事实。

谜底揭晓了,但有些观众还是会对雍正继位的一些传说津津乐道,电视剧也经常拿它们当噱头。比如隆科多篡改传位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又比如胤禛进宫见驾时,进了一碗人参汤,毒死了康熙帝……凡此种种,显然是违背汉语语法和做人常理的说法。大家可能会问:这些传说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为什么会举国皆知,流传数百年呢?我想大概有四个原因:

一是宫廷传闻的神秘感使然。当时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不太发达,信息透明度不高。宫廷生活更是绝密,不容外传。许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又对神秘的事物很好奇,就会道听途说,妄加猜测。于是小道消息满天飞,经常以讹传讹。

二是胤禛全面镇压政敌和功臣。胤禛上台以后,一方面收拾政敌,弄死了胤禩、胤禟,圈禁了胤禵,另一方面收拾功臣,赐死年羹尧,囚禁隆科多。再加上生母乌雅氏抱病身亡。这一系列变故,总让人觉得胤禛心眼太小,容不得人,虽然借此整治了朝廷朋党,但手法形同灭口,背后肯定隐瞒了些什么。

三是胤禩、胤禵的添油加醋。胤禩、胤禵对胤禛的继位心怀怨恨,对胤禛的改革更有微词。为了发泄不满,他们到处散布胤禛毒死父亲、逼死母亲、欺负兄弟的流言蜚语,营造不利于雍正执政的舆论环境,为推翻胤禛积累条件。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新闻不仅传播速度更快,而且盲从者更多。

四是胤禛对流言蜚语的怪异处置。雍正后期发生了“曾静投书案”。湖南秀才曾静在专著《知新录》和后来的口供里,列举了胤禛的十大罪状,包括“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好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总之就是个暴君。

令人惊讶的是,雍正帝没有回避,而是逐条驳斥,并将曾静的口供和悔罪书,以及自己的辩解一起编辑成书(《大义觉迷录》),印发全国,还派曾静等人到各地现身说法。结果,原本的小道消息写进了官方出版物,搞得众人皆知,事情越描越黑,效果适得其反。雍正帝蒙在鼓里,乐在其中,弘历却觉得不大对头。

等到雍正死后,上台伊始的弘历立即下令处死曾静等人,收缴和销毁《大义觉迷录》。可是,书已畅销全国,怎能完全收回?传言众人皆知,怎能消除影响? “十大罪状”就这么流传至今,成为“雍正继位”变成悬案的要素之一。

七、四点读史体会

雍正继位之谜是清代历史上最复杂离奇的悬案。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无尽的精神财富。我从追求事业成功的角度,谈四点体会:

第一,要学会以诚待人、低调做人。

无论在任何时代,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团结同事,都是社会崇尚的道德品质,可以统称为以诚待人。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闷声发财,则是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太子胤礽和胤褆、胤禩等人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在这些方面利令智昏,一再出错。胤禛之所以能夺得最后的胜利,正是得益于遵守了这些准则,至少装得很像。

第二,要具有宏观视野、战略眼光。

康熙帝在确立皇储的过程,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浸透着谋划清王朝百年基业的战略思量。

一方面,他要选拔一个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接班人,去收拾康熙末年留下的财政亏空、吏治腐败的严重问题,确保清王朝的统治重振旗鼓,再造盛世。胤禩、胤禵都属于看似贤明,实则柔弱的人。而胤禛几次办差,处置贪官污吏和结党大员时,手腕强硬,不徇私情,“乱臣贼子,自有国法”的口号掷地有声。显然,在当时人看来,胤禛是个优秀的救火队员,“聪明天纵,才德俱全,切恩威并济,大有作为”,有能力把康熙帝留下的难题解决好。

清案探秘——决定康乾盛世的那一夜

乾清宫内正大光明匾

另一方面,他在考虑接班人能力和素质的同时,兼顾了第三代的可持续性。无论是弘历,还是弘皙,都属于可造之材。康熙帝能有这么长远的战略考虑,被誉为“千古帝王”,当之无愧。有时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把眼前的事安排好,事后不后悔。

第三,要懂得汲取教训、改革创新。

雍正帝继位后,发明了秘密建储制度。既要预立太子,又不明确宣布,而是书写两份相同的传位谕旨,当众封好。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一份随身携带,自己死后才能公布。这是他吸取康熙末年储位斗争的教训后,在皇储继承制度上的改革创新。在那个因循守旧的年代,敢于迈出这一步,更改祖宗制度,创立新的制度,是需要勇气的。

秘密建储的好处是,扩大了接班人的选拔范围,便于暗中观察,优中选优;使所有人猜不到谜底,最大限度地杜绝结党争斗。秘密建储制度对巩固清朝统治产生了积极作用。直至咸丰年间,由于咸丰膝下只有独子,秘密建储制度就无密可保了。而同治、光绪膝下无子,别说秘密了,连建储都费劲。这项制度才算寿终正寝。

第四,过程固然重要,人们更看重效果。

雍正继位后接过来的,是官场倾轧、财政亏空、社会萎靡的烂摊子。经过他的改革和治理,传给乾隆的则是一个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库充盈、蒸蒸日上的帝国。虽然雍正夺取皇位的动机不纯、方式诡异,但这只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大家更关心的还是他的政绩究竟给国家、给民族、给官员和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可以说,雍正统治的十三年,为康乾盛世的持续繁荣和承上启下,打好了基础。如果换由那些言行狂悖、拉帮结派、生活奢靡的皇子当权,这种“承上启下”的效果或许会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雍正的历史功绩。

雍正名片

姓名: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

职业:清朝第五位皇帝,清入关后第三位皇帝

父亲:清圣祖玄烨(康熙)

生母:德妃乌雅氏(孝恭仁皇后、仁寿皇太后)

排行:第四子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代表作:《大义觉迷录》

重要谋士:戴铎

重要辅臣:胤祥(允祥)、年羹尧、隆科多、张廷玉、鄂尔泰、李卫、田文镜

最热爱的工作:熬夜批奏折

家庭成员:2位皇后(皇后乌拉那拉氏,熹妃钮祜禄氏,其中钮祜禄氏后来追封皇后),2位贵妃(年妃、裕妃),3位妃,1位嫔,6位贵人,8位常在,6位答应。10个儿子,4个女儿,3个养女

性格特色:“他刻薄是真刻薄,但不寡恩;冷酷是真冷酷,但非无情。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国的公正评价。雍正无疑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人,也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他感情丰富,意志坚强,性格刚毅,目光锐利,而且奋发有为。”——易中天

参考文献

《清史稿·圣祖本纪》(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清]萧奭:《永宪录》(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清圣祖实录》(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李朝实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

[意]马国贤著,李天纲译:《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孟森:《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冯尔康:《雍正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吴秀良著,张震久、吴伯娅译:《康熙朝储位斗争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杨启樵:《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8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