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嘉庆遇刺之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8:15 0


皇帝遇刺,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秦始皇一生就多次遇刺,最有名的当属荆轲刺秦王。这段传奇故事,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诗篇。

比起两千年前的秦代,清朝的禁卫制度完备,宫廷戒备森严,可居然在皇帝的家门口,也发生了一起刺杀案。而歹徒谋杀的对象,竟是堂堂的嘉庆皇帝。倘若嘉庆遇害,清朝历史恐怕将会改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刺客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行刺皇帝?嘉庆究竟有没有被伤到?在这场谋刺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对于这件突如其来的变故,嘉庆君臣又是怎样处置的呢?他们的处置,会对清朝历史带来哪些影响?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迪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午间时分,揭开“嘉庆遇刺之谜”。

一、尴尬遇刺

嘉庆八年(1803年)初,嘉庆皇帝很忙,刚刚平定了白莲教起义,恢复了“天下太平”。嘉庆帝欣喜若狂。他跑到太庙和陵寝,向先帝报捷和告慰;封赏功臣,抚恤死者,处理善后;还得照常批阅奏折,召见臣工。忙了俩月,总算消停了。他决定给自己放七天假,到圆明园听听戏,写写诗,看看书,充充电。

闰二月二十日(1803年4月11日),嘉庆帝结束休假,返回紫禁城。中午时分,他的车队进入了神武门。

神武门,就是紫禁城的北门。城墙高大、门楼雄伟。进门后,往里走几十米,又是一道高墙。外面是一条东西向的宽阔甬道,里面就是御花园,属于皇帝的休息区。想穿过这道高墙进入御花园,要么飞檐走壁,要么老老实实地经过当间儿的顺贞门。

在顺贞门前,嘉庆帝必须下车换轿。因为宫里门户众多,几乎每个宫门都有门槛。车子过不去,只有坐轿。

清案探秘——嘉庆遇刺之谜

顺贞门

皇帝走下马车,大臣们目睹天颜,自然是纷纷跪倒,磕头请安,山呼万岁。

忽然,从神武门西厢房后面闪过一个人影。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就手持短刀,一阵怪叫,冲过人群,朝皇帝的轿子而来。显然,刺客来了!

皇帝出行,身边都有御前侍卫,就是贴身保镖。按道理,这些人武艺高强,反应机敏,紧要关头能挺身而出,保卫皇帝。可是,刺客近在眼前,所有侍卫居然面无表情,呆若木鸡,没人救驾。

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轿子跟前闪出一人,拦住刺客去路。他就是定亲王绵恩,嘉庆帝的侄子。刺客出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替皇上挡刀子。反应是挺快,却没有自我保护意识,被刺客用刀扎进了衣袖。

嘉庆帝被吓坏了,但他并没呆住,而是拔腿就跑。虽然嘉庆帝身体肥硕,但突然迸发的那股劲,让他变得很麻利,扭身就进了顺贞门,逃离了是非之地。

关键时刻,还是自家亲戚靠谱。姐夫拉旺多尔济是蒙古贵族,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抓住刺客持刀的左手。可惜,拉旺多尔济使劲不够,旋即被挣脱,自己还摔了个屁股蹲儿。

第一个回过味儿的侍卫名叫丹巴多尔济。他拦腰抱住刺客,想把对方摔倒。但还没等发力,就被刺客扎了三刀,倒在血泊之中。

两个“多尔济”,虽然身手笨拙,表现窝囊,但毕竟拖住了刺客,使嘉庆帝有时间脱身。

侍卫们终于恢复“满血”,大展拳脚。很快,刺客就挨了一脚,飞出去老远,重重地摔在地上,口鼻流血,动弹不得。接着,便被众多侍卫死死地摁在地上,生擒活捉。

这个刺客究竟是谁?他是怎么溜进戒备森严的紫禁城的呢?他做这件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堂堂紫禁城,保卫如此森严,居然也能溜进刺客,而且差点要了我的命。想到这儿,嘉庆帝就气不打一处来,先传下三道圣旨:

第一,救治伤员。其实是给两个“多尔济”治伤。

第二,护军统领革职拿问。理由是紫禁城保卫工作不力。

第三,既然凶手胆敢刺杀皇帝,案情肯定非常严重,必须由“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九卿科道等严鞫” [1] 。务必查明真相,解我心头之恨!

皇帝震怒,大臣们也吓破了胆,磕头像捣蒜一样,纷纷领旨离去,赶紧照办。

二、凶手招供

刺客被带到了刑部大堂。大学士、军机大臣和刑部尚书连夜开审。按照朝廷的规矩,如果凶手拒绝招供,就得大刑伺候。不过,几个大臣一商量,决定不动大刑。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刺客在被擒之前挨了侍卫一脚,受了内伤。刑部的仵作(相当于法医)鉴定后认为,这个伤比较重,倘若继续动刑,没准会要了刺客的命。大臣们一听,面面相觑。万一真要是严刑逼供,在真相大白之前就把这位朝廷钦定的重犯弄死了,到了皇上面前谁都说不清。

既然不能刑讯逼供,那靠什么让犯人开口呢?大臣们决定搞车轮战。审案官员轮流值班,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审讯,不让犯人睡觉,最后把犯人熬到精神崩溃,自然就会招供。

这个做法很缺德,也很管用。刺客很快就招供了。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录的嘉庆朝上谕档里,详细记载了刺客的口供。我们它整理出来,摘编成三个部分:

一是个人身世。

刺客名叫陈德,47岁,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跟父母到山东,辗转多地。父亲给官员家为奴,自己也在山东娶了老婆。后来,父亲死了,自己在山东混不下去了,就回到北京投靠堂姐。辗转在几个官宦人家帮工当厨子。膝下俩儿子,老大陈禄儿,15岁;老二陈对儿,13岁。

二是作案过程。

就在几天前,陈德看到街上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他估计皇上可能就要回宫了。他通过朋友关系,打听到皇上可能在二十日中午回宫。于是,算准日子,准备作案。

二十日这天早上,陈德怀揣短刀,带着大儿子陈禄儿到东安门内的一家饭铺里喝酒。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喝完以后,爷俩就进了紫禁城的东华门,从西夹道绕到神武门,藏在西厢房后面。等嘉庆帝的车驾一出现,停在顺贞门前时,他就拔刀冲出行刺,结果作案未遂,被摁倒在地。儿子陈禄儿见状大哭,趁乱溜出了神武门。

去过故宫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从东华门到神武门,几乎相当于绕紫禁城半圈。一个厨子怎么可能轻松进入戒备森严的皇宫,又能大摇大摆地绕场半周,躲藏起来呢?

陈德的解释是,自己在内务府官员家做帮工,经常进出紫禁城送东西,熟悉宫里布局,知道如何应付守军盘查。大清早的,估计东华门守军大兵睡眼惺忪,既然看不出破绽,也就懒得搜身,放他们爷俩进去了。

三是作案动机。

前年春天,陈德的老婆病故,只留下他自己。陈德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还得赡养卧病在床的岳母。对于一个收入微薄的临时工厨子来说,生活负担陡然加重。陈德终日心情不畅,借酒浇愁,酒后哭闹。东家怕陈德酒后惹事,干脆解雇了他。

陈德一家原本住在东家的宅子里。既然工作都丢了,房子也住不成了。他走投无路,只好领着儿子,背着岳母,投奔堂姐家。到了才知道,堂姐刚刚去世,全家人正在披麻戴孝办丧事。何况他家房子也很小,根本住不下这么多人。陈德只好又去找朋友帮忙。

总算是有好朋友愿意收留,将他一家暂时安置在东华门外小甜水井胡同的一处破旧宅院里。可是,这只是“暂住”,并非长久之计。陈德还得去找工作,挣到银子,养活全家,等有财力了再出去租房子。可是,花了半个月,非但没找到活儿,反而为了换点钱买口粮,还把衣服送进了当铺。他终日借酒浇愁,还跟人吵架动刀子。

陈德确实觉得活着没劲,不想活了。但他似乎没有自杀的勇气,于是选择了行刺皇帝。

陈德明知道,行刺皇上是大逆不道,肯定是死罪,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原因有二:一是可以死得名扬天下,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二是可以死得痛快,要么被大内侍卫们乱刀砍死,要么被审案的官员拷打致死。

可是,他没想到,大内侍卫如此窝囊,关键时刻反应竟如此迟钝;审案官员如此谨慎,竟然对自己“文明执法”。就连“死得痛快”这样的“期待”,都没能兑现。

最后,陈德一口咬定行刺是自己所为,没有同党,没人指使。

案情讲到这里,似乎已经真相大白。审案大臣们都听懂了:升斗小民,生活艰难,走投无路,铤而走险。这份供词,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应当采信。于是,大臣们决定据此上报,赶紧交差。

那么,当嘉庆皇帝看到这份供词,又会作何感想呢?在中国古代社会,谋杀皇帝那是灭门大罪,嘉庆皇帝又将怎样处置陈德一家人呢?

三、老臣插嘴

案卷送到嘉庆皇帝的桌案前,恰好老臣王杰也在场。他是来向皇上辞行的。几天前,皇上批准他告老还乡。

说起王杰,很多观众可能并不熟悉。可是,他的死对头和珅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

王杰与和珅同为乾隆末年的军机大臣,深受乾隆皇帝信任。不同的是,王杰为人正直,和珅贪财好利。

那时候,和珅权倾朝野,王杰很看不惯,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每次到军机处上班,除了讨论公务之外,王杰都躲着和珅,找个最远的地方待着。就算和珅主动搭腔,他也是哼哼哈哈,爱搭不理。

和珅不是省油的灯,知道王杰不喜欢他,还偏要套近乎。一天,他跟王杰走在一起,摸着王杰的手,笑眯眯地说:“这手好软啊!”听听,话从和珅嘴里说出来,是赞美,还是挑衅?

王杰呵呵一笑,回应道:“我的手虽然好,但不会要钱。”和珅一时语塞,非常尴尬。

王杰跟和珅不冷不热的僵局,一直维持到嘉庆帝亲政。有句老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嘉庆帝迅速收拾了和珅,扣上二十条罪状,赐他自尽。和珅积攒几十年的巨额财产,大部分流入内务府,成了嘉庆皇帝的私房钱。王杰还参加了案件的审理。事后,他也一直受嘉庆帝的重用。

如今,王杰老了,要告别政治舞台了。嘉庆帝可能有些留恋,就把这份案卷交给王杰,让他发表看法。

王杰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给朝廷出谋划策了。虽然年近八旬,他却一点都不糊涂。翻阅案卷后,稍加思索,说了这样一番话:

陈德为庖厨之贱,安敢妄蓄逆谋!此必有元奸大憝主贿以行,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 [2]

王杰是说,陈德就是个厨子,怎么可能蓄意谋反?背后一定有坏人唆使。

王杰提到的张差,是明朝万历年间“梃击案”的重要角色。

万历年间,太子朱常洛由于母亲出身卑微,虽然因年长而被立为皇太子,但不太得宠。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也爱屋及乌地喜欢郑贵妃生的小儿子朱常洵,就想改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大家知道,废立太子相当于动摇“国本”,大臣们群起反对。即便贵为皇帝,无论郑贵妃怎么吹枕边风,万历皇帝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拍板。

既然老公下不了手,郑贵妃就打算先下手为强,把太子朱常洛害死,造成皇储之位空悬的既成事实。这样,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上位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因此,为了谋害朱常洛,她就派太监到宫外找了个打手,许他好处,让他掂着棍子到太子宫里行凶。

当然,这事没成,打手虽然径直闯到太子居住的慈庆宫附近,打伤了守门太监,但还是被太子的内侍活捉了。送到都察院一审问才知道这个打手名叫张差。跟陈德一样,张差的家境也不好。王杰拿张差举例,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观点:陈德行刺,很可能也是受人指使。

虽然是“梃击案”的主谋,可是由于万历皇帝的偏袒,郑贵妃并没有被揪出来。最后只是把张差和两名涉事太监处死了事。这件事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争议。有默许的,有反对的,促使明朝末年的党争更加激烈,而这恰恰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清朝皇帝一直很重视吸取明朝灭亡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王杰提到“张差故事”,让嘉庆帝陷入了深思。随后,嘉庆帝把审案大臣臭骂一顿,下令深挖幕后主使,不惜大刑伺候!

四、严刑逼供

有皇上的严旨,军机大臣和刑部堂官肯定不敢怠慢。于是,陈德的两个儿子、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先前雇主全被抓了起来,隔离审讯。可是,大家众口一词,都说不知道陈德有什么谋反的举动,也没见过跟什么闲人有来往。总之,大家都认为,陈德没有犯罪前科,是个良民。

刑部对陈德的审讯也升了级。文明执法没了,各种刑具摆在他面前。问题只有一组:行刺皇上这件事,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有无同党?倘若不如实招来,那就让你尝遍各种酷刑!

陈德坚称,行刺皇上,只是因为养不起一家老小,情急之下,自寻死路。这件事是自己一人所为,没人指使,也没有同党。

“好小子,看来不动大刑你是不打算说实话了!来人呀,大刑伺候!”

大清朝的酷刑非常残忍,此处省去一百个字。总之,陈德疼得嗷嗷直叫,鲜血直流。或许陈德自己也觉得,如果不胡说八道点什么,恐怕过不去这关。于是,他开始断断续续地瞎编了:

他说,乾隆五十七年到嘉庆二年(1792-1797年),他在正阳门求了五次签,每次都是上上签。嘉庆二年到三年间(1797-1798年),他做过几次梦,梦见自己进了太子东宫、知府大堂,甚至穿上了黄龙袍,将来“必有朝廷福分”。此次行刺皇上,就是打算“因祸得福”。

审案的军机大臣们一听就知道,这些供述都是胡说八道。可是,看着被酷刑折磨得血肉模糊的陈德,倘若再审下去,真的要出人命了!

大刑也用了,证人也找了,参加审案的高官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陈德行刺纯粹是一人所为,动机是失业穷困、求签问卦、白日做梦、神经错乱,所以才干出这种事。因此,陈德行刺嘉庆帝,实属突发、孤立和偶然事件。

然而,这样的审问结果,嘉庆帝能满意吗?

五、凌迟处死

嘉庆帝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可是,大学士朱珪的一句话点醒了他。

清案探秘——嘉庆遇刺之谜

嘉庆的老师朱珪画????

朱珪之于嘉庆,既是老师,又是左膀右臂。嘉庆帝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朱珪说,倘若继续审,陈德可能会在刑部大堂上被折磨死。如此一来,不但凶手得以逃脱,而且没法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甚至会让全国百姓觉得皇上是个暴君,刻意隐瞒了什么。陈德也可能死不了,而是被折磨疯,乱咬人。到时候案子无限扩大,搞得人人自危,国家就乱套了。所以,朱珪建议,采纳大臣们的审案结论,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嘉庆帝很不情愿地同意了。

闰二月二十四日(4月15日),也就是案发四天以后,嘉庆帝传旨,宣布陈德行刺案的处理结果:

第一,陈德按谋反罪凌迟处死,就是千刀万剐,而且要让他多受会儿罪。两个儿子未满16岁,免于死罪,发配黑龙江为奴。

第二,被牵连抓进监狱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先前雇主等人,无罪释放。

第三,对出手救驾的定亲王绵恩和两个“多尔济”,以及摁倒陈德的几个侍卫,要给予嘉奖。

第四,对当时在场的官员和侍卫们一顿臭骂,说他们平时没少吃朝廷俸禄,一遇到事儿就袖手旁观,还有什么用!紫禁城的守军官兵,有六十多人因失职问罪,或发配,或革职,或降级,或罚俸。

第五,发了一道罪己诏,说自己当皇帝八年,没招惹过谁。这事罪在陈德一人,不深究了。可是,社会风气江河日下,犯上作乱越来越多。做皇上的,担忧之余,只能自我反省,修身立德,勤政爱民。

大臣们一听案子要结了,当然喜形于色。这四天四夜,可把大伙折腾惨了,生怕陈德因为受刑不过而胡说八道,把自家亲戚咬出来。

皇上圣旨一下,就有大臣为表忠心,说陈德的两个儿子也是“逆种”,不能留着。于是,嘉庆帝顺水推舟,下令破例,这两个小孩不用去黑龙江了,也押到菜市口处死。由于年纪小,就不用千刀万剐和砍头了,改为绞刑。

我想,这些大臣一定是幸灾乐祸过了头,才会出这么缺德的主意。殊不知,事情没有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六、难言之隐

陈德父子死了,死得很惨。陈德行刺,有点像恐怖袭击,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它暴露了清代中叶的四大弊病,说明清王朝衰相已露,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一,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整个乾隆朝,中国人口从1.41亿涨到2.92亿,物价涨了3倍,但耕地总量反而从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8.2亿亩减少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7亿亩。粮食亩产量也只是基本稳定在三百多斤的水平,略有增长。吃饭的人多了,人均耕地和人均占有粮食就减少了,粮食就不够吃了。

到了嘉庆年间,虽然耕地和粮食亩产量基本稳定在乾隆末年水平,但人口突破了3亿,人多地少、人多粮少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天灾连年和土地兼并,走投无路的饥民更多。陈德是个小人物,他的悲剧,正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中国老百姓生活状态的缩影。

人口膨胀,物价上涨,天灾仍频,在今天也是世界性难题。在当时,以乾隆君臣的知识水平,当然想不出破解高招。乾隆说自己一想到这些事,就会“蹙额兴叹”。皇上都要摸着脑门子叹气,这事在当时真的不好办。

第二,官场:腐败深入骨髓。

紫禁城的红墙内外,应该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对于确要进宫的人,也得加强安检。可是,这些大兵显然太不负责任。

那时候没有X光机,安检等同于搜身。敢进紫禁城的人,非富即贵,大兵们轻易惹不起。而且,大兵们的薪水并不高,但物价连年上涨,饭都吃不饱,又有什么动力干这得罪人的活儿呢?

这些大兵还说不得,他们都是八旗子弟,根正苗红脾气大,搞不好在关键时刻撂挑子,让皇帝老儿也难堪。

既然当兵的如此难管,那些管大兵的官员们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紫禁城的守备形同虚设,给陈德混进宫里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而那些个大内侍卫呢?虽然天资不错,武艺高强,但他们缺乏理想信念教育,缺乏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意识;平时训练不勤,经验不足,碰到突发情况没有应对预案。总之,当皇上的保镖,他们不合格。

这些现象,只是当时官场腐败的缩影。腐败已经侵入清王朝的骨髓,难以根治。

第三,皇帝:治标不治本。

嘉庆做出罪及一人的决断,没有扩大事态、酿成冤案,这是可取的。事后,他也扪心自问:我没招谁没惹谁,刺客为何要冲我下手?

问题提出来了,可他没有认真反思,也就找不出解决办法来防微杜渐、避免重演。显然,嘉庆帝做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

举国上下,几百万人吃不饱饭,流离失所,作为一国皇帝,怎能没有责任?难道这不是招惹百姓吗?

由于没找到病根,嘉庆帝也没有拿出多少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的有力举措,而是继续着自己苦行僧式的努力,修身立德,勤政节俭。然而,这些做法都无助于改善民生、打动百姓。

嘉庆帝的大臣们更靠不住。他们没有是非,只认圣旨,皇上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痛哭磕头,谢主隆恩,似乎什么都不会做。没了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改革勇气,只剩下沉默不语和墨守成规。

第四,皇宫:留下无穷后患。

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二十日,即陈德行刺过去两年后,神武门又出事了。

清案探秘——嘉庆遇刺之谜

神武门

有个名叫刘士兴的家伙,扛着把铁枪,想从神武门硬闯进去。守门大兵上前盘问,被他抽刀乱砍。好几个大兵倒在血泊中。其他大兵们见状,纷纷抄起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注意,不是刀枪棍棒——冲了过去。仗着人多势众,把刘士兴摁倒在地,一顿胖揍。可能是下手太狠,把刘士兴打死了。

事后,护军统领竟向嘉庆帝报捷。嘉庆帝一听就觉得不对劲。他问,这么多大兵阻拦一个人,为什么还会有好几人受伤呢?难道你们平常不抓训练吗?

护军统领答道,大兵们都没带兵器,赤手空拳搏斗,能赢就不错了。至于兵器嘛,都挂在了墙上。

嘉庆帝就质问:兵器为什么不随身携带呢?

他得到的答案相当奇葩:因为天下太平。

嘉庆帝听罢,哭笑不得。

这样的事还没完。又过了八年,也就是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1813年10月8日)中午,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天理教策动起义,准备占领皇宫。他们派出两百多人从东华门、西华门潜入紫禁城。西华门这一路,甚至打到乾清门广场西侧的隆宗门外。隆宗门的匾额上至今犹存的箭头,见证了那场激烈的战斗。

幸好嘉庆帝当时不在北京,而在承德避暑。皇二子绵宁和一些大臣恰好在宫里,他们组织太监和守军拼死抵抗,激战一昼夜,才把这股起义军消灭。绵宁立了功,给嘉庆帝留下了好印象。几年后,他继承皇位,就是道光皇帝。

这起事件,历史上称为“紫禁城之变”。

后来查明,有几个看守皇宫大门的太监也加入了天理教,这才有机会把起义军放进来。西华门和东华门的守军猝不及防,一败涂地。

事发前,许多地方都获得了相关情报,但当地总督巡抚没当回事,全都敷衍过去了。

清案探秘——嘉庆遇刺之谜

隆宗门及箭头

可以说,在紫禁城之变里,太监失职,守军失职,高官也失职。

难怪嘉庆帝回到北京,在罪己诏里表示,紫禁城之变的责任,全在各级官员“因循怠玩”。其实,嘉庆帝本人何尝没有责任!

嘉庆帝认为,紫禁城之变是“唐宋明未有之事”,对他本人打击很大。我觉得,陈德事件背后凸显的民生困境和腐败问题,一个都没解决,反而埋下了隐患。紫禁城之变就是陈德事件的升级版,它成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七、几点启示

陈德行刺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留下了三点启示:

第一,决策者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应当深入基层,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关爱弱势群体,通过改革发展来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想办法,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事,而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要怨天尤人。

第二,劳动者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好本职工作。岗位分工有不同,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薪水高低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只有负起责任,人尽其才,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才能无愧于良心,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打开上升空间。任何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的做法,只会害人害己。守城大兵和大内侍卫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第三,对失败者来说,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勇于改变命运。陈德活得很失败,命运很悲惨。遗憾的是,面对这些失败,陈德气馁了,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转而破罐破摔,寻死觅活,甚至用行刺皇帝的方式,让自己“不白死”。这样做非常愚蠢,对卧病在床的岳母和尚未成年的儿子,都是不负责任的,也对不起他死去的妻子,更无助于解决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人的一生,磕碰难免。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用积极的态度去查找失败原因,自力更生,对症下药,创造条件,解决困难,转败为胜,从而扭转不利局面,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更好吗?

一个连皇宫大门都看不住的王朝,历史教训的确发人深省,值得深思。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只有深入关心基层社会的疾苦,我们的决策才会接地气、更科学,我们的执政水平才会更进一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会持续发展,更有活力。

嘉庆名片

姓名: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年)

职业: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入关后第五位皇帝

父亲:清高宗弘历

生母:魏佳氏

排行:第十五子

出生地:北京西郊圆明园

代表作:《嘉庆御制诗文集》

启蒙老师:朱珪

家庭成员:2位皇后,2位皇贵妃,4位妃,6位嫔,3位贵人。5个儿子,9个女儿

得意之作:铲除和珅

历史评价:《清史稿》认为,嘉庆留下的最大遗憾,就是“吁咈之风,未遽睹焉”。意思是说,迂腐之风,没能立即阻止。

阎崇年认为,嘉庆的悲剧在于,认为天下的问题都是由于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没有从自身找责任,也没有从制度挖根源。嘉庆在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虽一件一件地解决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机,却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机。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机,到嘉庆朝更加深重。

张宏杰认为,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参考文献

《清仁宗实录》(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故宫博物院掌故部编:《掌故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洪钢:《明清宫廷疑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8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