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8:45 0


皇帝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位高权重,但平均寿命很短,健康状况很差。有人做过统计,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的历代皇帝共二百零九人,平均寿命只有39岁。

乾隆皇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四位君主,在位六十年,“内禅”后还当了三年多的太上皇。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享年89虚岁。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那么,乾隆为什么能独享高龄呢?

我们从清宫题材的很多电视剧中发现,清朝的皇帝爱好都十分广泛,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位盛世帝王,他们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骑马射箭更是家常便饭,那么这些电视剧的情节是真实的吗?乾隆皇帝的这些爱好和他的长寿又有什么联系呢?

两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和探讨,乾隆为什么能长寿?乾隆的一天究竟是如何度过的呢?他的起居饮食和我们今天的人又有什么区别?他又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呢?乾隆长寿的秘诀,能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我养生带来哪些启发呢?

让我们深入乾隆的日常生活,探寻一下他的养生之道,揭开乾隆皇帝的长寿真相。

长寿,是所有人的梦想。普通老百姓如此,古代皇帝也如此。秦始皇曾派出徐福东渡,探寻长生不老之药;明世宗嘉靖皇帝炼丹上瘾,长期服用丹药,也是为了长寿。可是,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历史上,过七十的皇帝也是古来稀。秦始皇、嘉靖皇帝都没有长寿,五六十岁就死去了。

中国历史上,皇帝有几百位,寿命超过70虚岁只有10人。 [1] 其中超过80岁的只有5位。他们分别是:

乾隆(89岁)、南朝梁武帝萧衍(86岁)、唐朝武则天(82岁)、南宋高宗赵构(81岁)、元世祖忽必烈(80岁)。

本来,宠信佛教的萧衍有望改写历史,活到90岁以上。遗憾的是,他晚年决策失误,重用叛将侯景,酿成兵变。最终,他困守建康(今江苏南京)台城(皇宫宫城)一百三十多天。及至城破之日,依然形同软禁,想吃蜂蜜而不可得,被活活饿死。

本该萧衍拿走的历代皇帝长寿桂冠,最终落到了乾隆手中。

显然,乾隆最长寿。

乾隆为什么能长寿?这个问题讨论了两百多年。各种“长寿秘方”“食疗大法”层出不穷。不过,这些配方跟乾隆的生活习惯并不相符,基本是假的。

学术界经过长期研究,提炼出了乾隆长寿的一些秘诀,我梳理了一下,概括为四条,依次是:遗传长寿因素、饮食起居规律、生活环境如意、帝王品味高雅。

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一、遗传长寿因素

乾隆体格好,寿命长,首先得益于父母所赐。那么,父母所赐为什么就能让乾隆长寿呢?

乾隆的父亲是雍正,这没疑问。乾隆的母亲是谁,历史学界议论纷纷。

根据绝大多数清代官方文献记载,乾隆生母是雍正的熹妃。不是电视剧《甄嬛传》里的甄嬛,而是叫钮祜禄氏。乾隆继位后,将其尊为崇庆皇太后。不过,也有专家考证,认为乾隆的生母是汉人钱氏。

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有一个事实是可以确认的:乾隆生母高寿,活了85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之一。

乾隆长寿,是不是跟这位高寿的皇太后有关呢?

2009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力教授主持的一项关于长寿遗传因素的课题研究,并将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金力教授认为,从遗传学角度分析,长寿是可以遗传的,而且主要是从母亲处遗传,也就是说,如果母亲长寿,其子女长寿可能性较大;如果父亲长寿,其子女则未必长寿。

如今,这项研究在学术界已获得了广泛的共识。由此,我们可以相信,乾隆的长寿,跟老太后的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乾隆的长寿并非偶然。老太后的父亲凌柱活了83岁,母亲彭氏活了81岁。这种长寿因素的遗传经历了三代人,基础还是很牢固的。难怪有算命家在分析乾隆的八字时,说“此命贵富天然……寿元高厚”,看来是有道理的。 [2]

母亲长寿,子女就一定长寿吗?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孝庄太后活了76岁,但她的儿子顺治帝只活了24岁;慈禧太后活了74岁,但她的儿子同治帝19岁就死了,侄子兼外甥光绪38岁就死了,同治和光绪膝下都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需要注意,金力教授的研究认为,如果母亲长寿,子女长寿的可能性较大。这里强调的是可能性大,并不是必然性。母亲的寿命对子女是否长寿,起到的是影响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更不是唯一性作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王笑峰认为,通常在人40岁以前,遗传对寿命的影响只占15%-25%。只有40岁以后,遗传的作用才会越来越明显。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顺治和同治都是得了不治之症,暴病身亡,而光绪则极有可能是被人毒死。他们都是非正常死亡,而且都死在了40岁以前。如果没有外力干扰,或许有可能长寿。相比之下,乾隆是幸运儿。

既然在40岁以前,遗传对寿命的影响不大,那么究竟还有什么因素会对寿命产生巨大的影响呢?在遗传因素之外,乾隆长寿还有什么其他秘诀吗?

二、饮食起居规律

遗传是父母所赐,无法更改,也无需计较。无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追求长寿的关键,还是自己。生活习惯对寿命的影响,在40岁以前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年轻时不爱惜身体,年纪大了会吃苦头。与雍正相比,乾隆的起居更规律,膳食更科学,个人生活更节制。这是他长寿的另一秘诀。

先说起居。

如今,上班族的一天大多是“朝九晚五”,或“早八晚五”,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和无穷无尽的家务事中度过。作为当时中国官衔最大的“上班族”,乾隆的一天又是怎么度过的呢?

朝鲜使臣来北京朝见乾隆时,曾细心观察,多方打听,并将其作为重要情报带了回去。军机章京赵翼长期在乾隆身边工作,对乾隆的起居习惯也很熟悉。他们的记述都很长。

朝鲜《李朝实录》曾记载:

皇帝寝食起居,自御极后,无论四时,卯时而起,进早膳后,先览中外庶政,次引见公卿大臣与之议决,至午而罢,晚膳后,更理未了公事,间或看书、制诗、书字,夜分乃寝。平生不饮酒、不嗜异味,朝夕进食,不过数匙,体力康旺不衰。

军机章京赵翼在《檐曝杂记》里曾写道:

上每晨起,即进膳。膳后,阅部院所奏事及各督抚折子毕,以次召见诸大臣,或一人独见,或数人同见,日必四五起。最后见军机大臣,指示机务迄,有铨选之文武官,则吏、兵二部各以其员引见。见毕,日加巳,皆燕闲时矣。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

这两段话我综合一下,乾隆的一天大致是这样度过的:

乾隆登基以来,不管任何季节,都是卯时(早上五点)起床,吃完早饭后开始办公。先是看奏折,然后召见大臣,或见一个,或同时见几个,要见四五拨人,最后见军机大臣,指示重要工作。如果是召见新录用的文武官员,就让吏部、兵部带着这些人来拜见。

召见完毕,大概到中午十一点了,如果没别的事,就可以休息了。写字、画画、作诗,都是乾隆闲暇时的娱乐活动。尤其是写诗,每天起码写好几首。用完晚膳,他会处理当天没办完的工作,天黑了就睡觉。

乾隆不喝酒,不吃怪味食品,每顿饭吃的都不多,几勺而已。反倒是体力旺盛,身体健康。

看得出,乾隆的一天,日理万机,工作繁忙,节奏很快。可是,他劳逸结合,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很有规律。乾隆的父亲雍正是爱熬夜,尤其是后半夜来精神,一天批几十份奏折,乐此不疲;跟雍正不同,乾隆是能不熬夜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非常守时。

乾隆并非全年都待在紫禁城里,他会经常走出去透透气,换换环境。每年正月,他会去圆明园待几天;三月,去今天天津蓟县的盘山小住;夏秋之际到承德避暑山庄纳凉,顺便到木兰围场打猎。至于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香山、万寿山、玉泉山,更是他常去的游玩之所。他还会离开京城,下江南、东巡盛京、西巡五台。一年下来,简直马不停蹄。康熙曾说当皇帝很苦,只要还有口气就得干活,不能停歇。可乾隆当得轻松惬意,张弛有度。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圆明园大水法铜版画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圆明园远瀛观铜版画

会工作,会休息,会娱乐,会享受,这样的生活才算完美。

再说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孔子教育弟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吃饭但求一饱而已,别要求太高。他很赞赏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简朴生活,但也认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得饱的同时还要吃得精细健康,必要时得有所挑剔。乾隆在饮食上就格外注意。

皇帝用餐,不能叫“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不吉利,而叫“用膳”“进膳”,开饭则叫“传膳”。按照宫里的习惯,乾隆每天卯时起床,然后吃早餐。他的早点很简单,主要是“冰糖炖燕窝一品”。乾隆的一天,要吃两顿正餐和两顿小吃。两顿正餐称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安排在早上六点,晚膳一般安排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正餐之外的两顿小吃就比较随便了,下午一次,晚上一次,皇帝想吃就送进去。这样看来,乾隆的饮食很规律。

乾隆的正餐都有些什么?《清代宫中膳食》里收录了宫里做菜的食材,我们来看看:

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五只,鸭三只。

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十九斤,大萝卜、水萝卜、胡萝卜共六十个,包瓜、东瓜各一个,苤蓝、干闭雍菜各五个,葱六斤。

玉泉酒四两,酱和清酱各三斤,醋二斤。

早、晚随膳饽饽八盘,每盘三十个。每做一盘饽饽需上等白面四斤,香油一斤,芝麻一合五勺,澄沙三合,白糖、核桃仁和黑枣各十二两。

这是乾隆一天饮食的食材。当然,乾隆本人肯定吃不完,也从不吃饱,只是点到为止,很多都赏赐给后妃、皇子和宫女了。这些食材花样繁多、荤素搭配、用料考究、来源广泛,既有内务府采买的,也有外地进贡的。

乾隆对酒水很讲究,只喝玉泉山的水和玉泉酒。玉泉酒是一种度数很低的糯米酒,乾隆每天顶多晚膳时喝二两,酒量比儿子嘉庆小得多。

给乾隆做饭的厨房,俗称“御膳房”,准确的称呼是“御茶膳房”,由茶房、清茶房和膳房三个部门组成,隶属于内务府管理。每天传膳前,要开列菜单和厨师姓名,报送内务府大臣画圈,才能把菜送上皇帝餐桌。

按照清宫规矩,非经传旨,任何人不得跟皇帝同桌吃饭。不过,乾隆还是很享受跟后妃们一起进餐的美好时光。如果单独传旨叫某个后妃和他一起吃饭,那就意味着要把这个后妃留下来过夜,享受鱼水之欢;如果碰到节庆之日,乾隆会举行家宴,把后妃们都叫来一起吃饭,非常热闹;特别是发妻富察氏在世时,夫妻两人围坐火锅两侧,相对小酌,情调缠绵,回味悠长。

吃得精细,吃得健康,吃得愉悦,这样的饮食才称得上舒心。

最后简单说说个人生活。在老百姓的印象中,乾隆是“风流才子”“好色之徒”。然而,乾隆对个人生活还是比较节制的。

乾隆最宠爱的女人,莫过于结发妻子富察氏,也就是孝贤皇后。她是大学士马齐的侄女。大家闺秀,却生活简朴;六宫之主,却待人谦和。宫里上下对她赞不绝口。富察氏对老太后非常孝敬,婆媳关系融洽;富察氏长得清秀漂亮,让乾隆流连不已。这样的贤内助不可多得,小两口恩爱有加。

遗憾的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氏染病去世,结束了和乾隆22年的夫妻生活。此后,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乾隆却再也没找到像富察氏那样的知音,来抚慰自己那颗孤寂的心。在这种情况下,乾隆节制个人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乾隆膝下共有十七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堪称多子多福。这说明,他恰到好处地把握了个人生活的平衡。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孝贤皇后像????

我们当然没机会享受精美奢华的御膳,也不可能回到那个慢生活、慢节奏的时代,但是,乾隆饮食起居的经验告诉我们:老百姓常说的“管住嘴、迈开腿”的养生口诀,确有科学根据。尤其是年轻的上班族,要尽可能少加班,少熬夜,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尽可能少喝酒,少吃油盐,多吃蔬菜水果,注意荤素搭配,不要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起居规律了,体感自然会舒适得多。

三、生活环境如意

乾隆的生活环境,比康熙和雍正的要舒服得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工作环境。

乾隆晚年曾写了一篇《古稀说》,说他“得国之正,扩土之广,臣服之普,民庶之安,虽非大当,可谓小康”。什么意思呢?说乾隆继承皇位没有争议,在位期间国土扩张、百姓臣服、民生安定,称得上是“小康之世”。

《古稀说》里还提到,历代亡国的原因,诸如强藩、外患、权臣、外戚、女祸、宦官、奸臣、佞幸,在他的统治时期都没有。

乾隆的这些话虽有自夸的成分,但他在位六十年的工作环境确实比康熙雍正好得多。继位之初,乾隆接手的是经过雍正铁腕治理的天下,国库充裕、国力强盛、吏治清明、社会稳定,堪称“盛世”。乾隆在位年间,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疆域版图;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蠲免钱粮,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对国家的控制,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大臣们惟命是从,没人敢说不,更没人敢造反。这样超越前人的功绩,这样唯我独尊的环境,足以令乾隆心平气和,延年益寿。可以说,与康熙和雍正相比,乾隆无疑是幸运儿。

第二,家庭环境。

????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平安春信图,意大利画家朗世宁笔 下的胤禛和弘历。

青少年时代的乾隆,家庭环境可谓得天独厚。雍正当皇帝前,在圆明园安排时年12岁的弘历跟康熙“意外”见面。康熙看弘历聪明伶俐,甚是喜欢,经常带在身边,让他见世面开眼界。这对祖孙的忘年情,一时传为佳话。雍正当皇帝后,将弘历秘密立为皇储。雍正不惜将三阿哥弘时逐出皇宫,为的就是让弘历能顺利登基,消除潜在的竞争对手。弘历和结发妻子富察氏的婚事,也是雍正亲自安排的。可以说,康熙和雍正为青少年时代的弘历营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嘉庆皇帝颙琰并不是乾隆最喜欢的儿子,但有两个优点:足够孝顺、勤奋敬业。其他儿子也都很孝顺,最起码没有手足相残。这让乾隆省了不少心。乾隆晚年最喜欢的孩子,当属小女儿和孝公主,她让乾隆晚年多了几分快乐。乾隆还实现了五世同堂,这样的奇观别说是皇帝家,就连普通百姓家也难得一见。可以说,儿女满堂的家庭环境,让乾隆的晚年很开心,有成就感。

第三,居住环境。

跟雍正不同,乾隆并不是纯粹意义的政治机器,他追求奢华、享受生活,尤其在居住环境的美化上,毫不吝惜钱财。

紫禁城,就是今天的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皇帝的办公和居住场所,也是明清两朝整个中国的统治中心。乾隆对紫禁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新建了建福宫、重华宫和宁寿宫,改建了慈宁宫,同时配套了许多花园和亭台楼阁,花香四溢、环境幽雅。

建福宫位于紫禁城西北,西六宫西侧。乾隆经常来此游玩,吟诗作赋,陶冶情操。很遗憾,这组宫殿在1923年被焚毁,还留下了一段有关焚毁原因的未解之谜。2005年,故宫博物院将建福宫复建完成,作为接待国内外贵宾和举办研讨会的场所对外开放。

重华宫位于紫禁城西北,西六宫以北,乾隆当皇帝以前,曾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因而这里就成了乾隆存放旧物的纪念场所。其中的乐善堂是他青少年时代的书房,乾隆把继位之前写过的诗编成诗集,起名《乐善堂集》。

宁寿宫位于紫禁城东北,是他为退位以后的居住生活而营建的宫殿群,不仅装饰豪华,亭台楼阁无不具备,而且建筑规制与紫禁城的乾清宫、坤宁宫相似,形同故宫的缩微版。今天,宁寿宫已经作为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对外开放。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正西,乾清门广场西侧的隆宗门外,明朝时是前代皇贵妃的居所。清兵入关后,孝庄太后曾在此居住。乾隆加以修葺后,请生母钮祜禄氏在此居住,以表孝心,并让钮祜禄氏享受孝庄太后那样的地位和待遇。

如果说紫禁城是乾隆的家,乾隆大兴土木其实是在给自己家装修的话,那么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则是乾隆挖空心思打造的世外桃源。

“三山五园”,就是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和畅春园。乾隆把江南工匠请到北京,把风景式园林的自然美和建筑式园林的人工美有机结合起来,把江南园林的隽永和北方园林的雄浑融为一体,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三山五园打上了乾隆的烙印,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尤其是圆明园,还吸收了西洋园林风格,风景如画,宏伟壮丽,堪称“万园之园”。

乾隆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生活,不仅心旷神怡,精神放松,而且诗兴大发,品味高雅。心情好了,格调高了,心病就少了,寿命自然也延长了。因此,美化居住环境确实是乾隆高寿的重要原因。

工作、家庭和居住环境的得天独厚,无论从感观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都给乾隆长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乾隆的经验告诉我们,营造和谐友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阳光平和的心态;爱护和利用好身边的居住环境,走出户外,亲近自然,坚持锻炼,量力而行,可以强身健体,为长寿打好基础。

四、帝王品味高雅

????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乾隆墨迹

乾隆不仅爱好广泛,还颇有造诣。这既提高了他的生活品味,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总的说来,乾隆有四大方面的天赋:语言、文学、收藏和体育。

先说语言天赋。乾隆喜爱读书,不仅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等大型典籍,收录古代文献,而且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运用到治国理政之中。他精通满汉蒙藏回五种民族语言,跟少数民族首领交谈毫无障碍。他出口成章,提笔千言。曾在军机处供职的清代学者赵翼在《檐曝杂记》里说,乾隆“平伊犁所撰告成太学碑文,属草不过五刻,成数千言”。两个多小时就写出一篇几千字的碑文,一气呵成,传之后世,写作水平着实厉害。有时候,懂得越多,越知道该怎样保养自己,延年益寿。

再说文学天赋。乾隆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使他在工作中“知行合一”、收放自如,而且也常常使他在生活中触景生情,诗兴大发。乾隆一辈子出版过7本诗文集,收录诗词43630首,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全唐诗》收录了唐代2000多位诗人的诗作,加起来也没乾隆的作品多。乾隆享年89岁,要确保从生到死,每个礼拜至少写10首诗,不能停歇。虽说有些诗并非亲笔,而是大臣捉刀,有些诗只是触景生情,内容空泛,好似文绉绉的顺口溜,但乾隆才思敏捷那是公认的。写诗本身就是一种抒发情怀的随性之举,以艺术的方式讲出来,心情会更豁达,总比憋在心里强。

接着说收藏天赋。乾隆是个“吃货”,但更信奉“美食不如美器”的说法,尤其酷爱收藏古玩字画和精致器皿。这些藏品大多来自各地进贡、内务府制作和对贪官抄家。他不仅爱收藏,而且鉴赏功力高超。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三希堂,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同时, “希”通“稀”,也指“三希堂”收藏了乾隆最钟爱的 三幅稀世书法作品。

一天,乾隆去府库验看玉器藏品,发现一件满是尘土和污渍的玉斧珮被仍在库房角落,上面标注“丙等”,意思是劣等货。乾隆捡起来仔细观瞧,发现其形制古朴,就让工匠刮除污垢,打磨一番,果然是夏商周时期的精品玉器。为此,乾隆还写了篇文章,名叫《古玉斧珮记》,感叹世上也有类似被埋没的人才。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乾隆一箭双鹿图????

清案探秘——乾隆长寿之谜

乾隆熏风琴韵图????

又一次,有个税官搞到一幅米芾的字迹,打算献给乾隆。在奏折里他还特别说自己见识短浅,不敢判定是否真迹,请皇上法眼甄别。乾隆一眼就看出这是个冒牌货,就在奏折上毫不客气地批了四个大字——“假的,不要!”

乾隆最钟爱的藏品,当属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这是东晋时期祖孙三代书法家的书法精品。乾隆把这三件作品专门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的里屋,命名为“三希堂”。

最后说说体育天赋。雍正当皇帝的十几年,深居简出,一副工作狂的样子。乾隆恰好相反,到处巡游,行程万里。尤其是在承德避暑期间,他经常在木兰围场骑射,对腰、腹和臂力都有锻炼。除了这些高强度的锻炼之外,乾隆还喜欢练气功,收肛提腹,吐纳肺腑,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在中医看来,练气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乾隆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左右,但身体素质非常好,这为他的长寿打下了很好的身体底子。

高雅的品味,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涵养心境。乾隆的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博览群书的业余习惯,调动自身固有的艺术细胞和文化底蕴,学习和培养一两样业余爱好,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乾隆长寿的经验告诉我们:饮食起居规律,生活环境如意,业余爱好广泛,身心健康阳光,再加上遗传因素的助力,共同夯实了他延年益寿的底子。能够利用现有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合理调配资源、把握节奏,不就向长寿又迈进了一大步吗?

乾隆名片

姓名: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职业: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

父亲:清世宗胤禛。

生母:钮祜禄氏(“甄嬛”原型)

排行:第四子

出生地:北京安定门内雍亲王府(即今雍和宫,另一说是生于承德避暑山庄狮子园)

代表作:《乾隆御制诗文集》

启蒙老师:朱轼

最爱的人:孝贤皇后富察氏

最恨的人:空缺

家庭成员:3位皇后(其中魏佳氏因生育嘉庆帝而死后追封为皇后),5位皇贵妃,5位贵妃,6位妃,6位嫔,12位贵人,4位常在。17个儿子,10个女儿

主要“政绩”:“十全武功”“四库全书”“六下江南”

自我评价:“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今皆无一仿佛者。”

参考文献

《李朝实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

[清]赵翼:《檐曝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侯广江等:《清代宫中膳食:离宫菜点400品》,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90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