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晚清太监之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7:44 0


说起晚清的太监,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李莲英。这位被慈禧太后唤作“小李子”的宦官,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权倾朝野,欺上瞒下。总之,挺坏的。那么,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李莲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跟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如果说,历史上的李莲英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人们对太监的印象并不太好呢?晚清历史上,究竟有没有为非作歹的太监呢?他们的下场如何呢?对于太监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和评价呢?

今天,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揭开“晚清太监之谜”。

一、李莲英为什么能得宠

李莲英(1848-1911年)原名李进喜,出生在直隶省(今河北省)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明清两朝的许多太监都来自河间。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有四个原因。

第一,贫困。当时的河间经济落后,老百姓很穷。许多人养不起孩子,只好将他们净身送到宫里当太监,以求混口饭吃。

第二,文盲。当时的河间文盲比较多,封建礼教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对当地人影响不大。很多人认为,填饱肚子比个人名节和传宗接代更重要。而皇帝认为,文盲不容易专权,更便于控制。

清案探秘——晚清太监之谜

李莲英画像????

第三,忠厚。河间民风淳朴,忠厚老实,对于皇帝来说,这意味着容易管理。

第四,就近。由于河间靠近北京,内务府可以就近选拔太监。进宫之后,有些太监混出名堂了,招募新人时会主动考虑老乡。这样,宫里河间的太监就相对多一些。李莲英进宫,就具备以上四方面因素。

李莲英出身河间的一个穷人家庭,5岁就净了身,到郑亲王端华府里当太监。三年后,他被调到紫禁城里当差。 [1] 这次调动,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为什么呢?

郑亲王端华是肃顺集团主要成员。咸丰临终前,将他和其他七人指定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年幼的同治皇帝。就在李莲英调离郑亲王府后的第五年,也就是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联手发动辛酉政变,摧毁肃顺集团,端华被赐自尽。前主子落得如此下场,让李莲英心有余悸。

李莲英进宫之后,提拔得非常快。同治十三年(1874年)升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一般来说,进宫服役超过30年才有资格担当此职,而李莲英年仅26岁,入宫才17年。五年后,他升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达到了太监的最高级别。又过了十五年,他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成为清朝唯一享此殊荣的太监。提拔之快,荣宠之至,跟慈禧太后分不开。然而,慈禧为什么格外宠信李莲英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慈禧也不例外。有人说,慈禧是个“梳头癖”,喜欢梳头。李莲英最会创新发型,每次给慈禧梳头,都能搞出新花样,让慈禧很满意。李公公因梳头而得宠,几乎成了当时宫内外家喻户晓的说法。就连大臣们弹劾李莲英时,也会在奏折里称他“小篦李”(就是“小梳子李”的意思)。

可是,根据《宫女谈往录》等许多文献记载,慈禧身边的专业梳头太监姓刘,李莲英非但不是专司梳头,而且直到入宫后的第九年,才调到慈禧身边当差。因此我认为,李莲英就算偶尔给慈禧梳过头,也不是因为这个本事得宠的。那么,李莲英得宠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李莲英的墓志铭上,曾用十六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叫做“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什么意思呢?就是对待上级要恭敬有加,对待下属要宽宏大量,就这样做了好多年,从来没敢稍有松懈。虽说李莲英只是太后身边的奴才,他所说的这十六个字充满了“奴性”,但如果抛开这层因素,将其还原到接人待物的观念上,长期坚持不懈地做下来,确实不容易。

关于“事上以敬”,我讲两个故事:

(一)慈禧赐字

慈禧爱看京剧,看高兴了,会给艺人看赏。一次,她看完著名武生杨小楼的戏后,决定赏他满桌子的糕点。杨小楼赶紧叩头谢恩,表示不敢领受这些贵重之物,但请太后老佛爷恩赐个字。

慈禧一听,非常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一个“福”字。杨小楼接过来一看,脑袋立刻就蒙圈了。“福”字的左偏旁是“示”字边,慈禧给写成了“衣”字边,多了一点。如果拿回去,必遭人议论,笑话当朝太后写错别字。如果不拿回去,就相当于拒绝太后恩赐,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杨小楼急得直冒汗。

慈禧好像也发现自己写错字了。虽然不好意思,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明说,更不愿再拿回来。场面很尴尬。

李莲英不算文盲,认识一些字。慈禧写错字,他当然也看到了。只见他不慌不忙,笑呵呵地搭腔道:“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

杨小楼何等聪明,马上听出这是李莲英在给自己解围,连忙叩头谢恩:“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一听,正好顺水推舟地笑着说:“好吧,那就隔天再赐给你。”李莲英就这样给两人解了围。这样善解人意的奴才,太后能不喜欢吗?

(二)善待光绪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镇压了维新运动。此后,慈禧独揽大权,没人再把光绪当回事。

两年后,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连夜仓皇逃走。光绪离开皇宫时就穿个大褂,冻得瑟瑟发抖,没人过问。只有李莲英见状,脱下自己的衣服,对光绪说:“不嫌奴才脏,请穿上。”光绪问:“那你呢?”李莲英说:“奴才冻死一万个有什么可惜的!” [2] 光绪这才把衣服接过来穿上。

两年后,慈禧和光绪返回北京,路过保定,小住几日。李莲英伺候慈禧睡下后,来到光绪的住处。他发现,里面没有太监伺候,只有皇上对着油灯干坐着。他连忙走进去请安,才知这间屋子连铺盖都没有,隆冬时节冻得睡不成觉。李莲英连忙跪倒在地,痛哭流涕地说:“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他连忙回屋,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给光绪用。

后来,光绪每每想起这些事,都会念叨:“若没有李谙达,我恐怕活不到今日。” [3]

谙达,在满文里是“伙伴”“朋友”的意思。光绪的最后十年,始终生活在慈禧的刁难和欺凌之中,李莲英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尽可能给予关照,也许有人说他两面讨好,但能做到这一步,起码比趋炎附势的太监要强得多。难怪光绪帝会把李莲英当作“谙达”,这不是偶然的。

清案探秘——晚清太监之谜

珍妃????

清案探秘——晚清太监之谜

珍妃井????

其实,李莲英最大的本事是善于逢迎,揣度慈禧的心思。他虽然读书不多,但爱讲笑话。即便是宫外讽刺官府的政治笑话,经李莲英这张嘴一讲,也会变得委婉有趣。能经常给主子带来笑声,当然深得主子欢心。

关于“事下以宽”,我讲两个方面:

一是业务熟练。李莲英除了会揣摩上意,对本职工作还是很上心的。宫里物品摆在哪儿,怎么摆,宫里仪式先怎样,再怎样,他都烂熟于心。宫里办什么大事,他都会安排得很妥当。有王公大臣和太监来请教,他都来者不拒,指点一二。

二是爱护下属。嫔妃宫女整天在宫里待着,免不了办事出错,惹慈禧不高兴。慈禧曾经放过话:“今日令吾一时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 [4] 意思是说,谁要是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大伙都知道,得罪了慈禧,准没好下场,个个胆战心惊。而李莲英则极力美言,回护遮盖,让太后消气,帮别人过关。

这两方面,让李莲英在宫里宫外的人缘都还不错。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是李莲英当太监的经验之谈。然而,这些经验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他从耳闻目睹的惨痛教训中总结出来的。这个血的教训究竟是什么呢?

二、安德海闹剧:李莲英的反面教材

还记得我们讲“垂帘听政之谜”时,提到的那位小太监安德海(1844-1869年)吗?跟李莲英一样,他也来自直隶河间,老家是南皮县的。是他上演苦肉计,帮着慈禧和奕通风报信,才让叔嫂勾结,战胜肃顺的。可以说,辛酉政变的成功,安德海功不可没。事后,安德海就被破格提拔为四品总管太监,成了慈禧身边的红人,人称“小安子”。与此同时,李莲英还只是个看宫门的小太监。

民间有句俗话,叫“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安德海官再大,也只是太后的奴仆。可他不这么想,倒是打算干预朝政。

当时,朝政是两宫皇太后跟恭亲王奕说了算,而慈禧跟奕的分歧越来越多。安德海深知,要想干预朝政,必先扫除奕这个绊脚石。于是,他在慈禧跟前经常说奕的坏话。后来,叔嫂翻脸,奕吃了大亏。事后,奕获悉,是安德海从中挑唆,对他恨之入骨。

仗着慈禧的恩宠,安德海私自培植党羽,结交朝臣,收受贿赂,搞得门庭若市,权倾朝野。他还在当时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举行盛大宴会,公开迎娶19岁的徽班旦角马赛花为妻。太监娶妻,大张旗鼓,在世人看来简直是闹剧。可他认为,这么做光宗耀祖,风光无限。

对于安德海的张扬表现,慈禧并未阻拦,而是赏给白银绸缎,以示恩宠。这样,安德海就更不知天高地厚了。

安德海可能觉得,光在北京耍威风还不够,还得到外地走动走动。同治八年(1869年)三月,同治皇帝刚过完14岁生日,准备两年后举行大婚典礼。按照朝廷规矩,皇上大婚的服装,都要由江南的织造局来提供,朝廷要派钦差大臣督办。就在这时,安德海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他想当这个钦差大臣。

一开始,慈禧有些犹豫。根据大清祖制,太监不许出京。可是,慈禧架不住安德海的好言哄劝,只好同意,借机让他开开眼界。不过,慈禧对安德海格外叮嘱:一定要秘密行事,不能让王公大臣们知道;沿途要小心谨慎,不要招惹是非。然而,慈禧的这番叮嘱,安德海第二天就忘光了。他到处炫耀,让出京办差的事,很快就传遍了紫禁城。

这年六月,安德海启程了。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前呼后拥,煞是威风。所到之处,开口要钱,毫不客气。地方官争相“孝敬”,有求必应。安德海走一路,玩一路,吃一路,拿一路,搜刮了不少金银财宝。可是,一进入山东地面,他就碰了钉子——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曾任太子少保,人称“宫保”。他是晚清著名“吃货”之一,最爱吃辣子炒鸡丁,并跟厨子潜心研究,将这道菜发扬光大,起名“宫保鸡丁”。不过,丁宝桢为官清正,看不惯阿谀逢迎、专权跋扈之人。安德海碰到他,算上倒霉了。

德州知州赵立新发现,安德海虽然自称钦差,但朝廷既没有“明降谕旨”知会地方,又没有给他任何公文印信,更没有朝廷颁发的“传牌勘合”,算得上“三无钦差”。赵立新怕其中有诈,谨慎起见,就把这事上报省里。

丁宝桢接到奏报,便写了一道密折。他很正直,鬼点子也多。密折里陈述了安德海的不法行径,说“有安姓太监乘坐大船,捏称钦差,织办龙衣,船旁插有龙凤旗帜,携带男女多人,沿途招摇煽惑,居民惊骇”。

这“安姓太监”当然是安德海,可丁宝桢抓住安德海“三无”的情况,偏要装作不知道安姓太监是谁,突出其“捏称钦差”“招摇撞骗”,造成“居民惊骇”的劣迹,强调自己守土有责,对于这种骗子必须绳之以法。这就给安德海扣上了“假冒钦差”的罪名。

写好密折后,他派亲信连夜直送北京,递进了恭亲王府。

奕早就想收拾安德海,见到这份密折,不由得心中窃喜。他立即进宫,把密折呈给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安德海在宫里飞扬跋扈,得罪了许多人。同治皇帝和慈安太后都不喜欢他。大家决定一起装糊涂,把这“安姓太监”当作骗子给收拾了。即便这“安姓太监”果真是安德海,那他也触犯了太监不准出京的祖宗家法,谅慈禧也没啥说的。

于是,奕让军机处草拟密旨,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点头后,随即发往山东。密旨里的关键词就十四个字:“严密捕拿”,“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

丁宝桢担心夜长梦多,走漏消息,早在密旨送达济南的前四天,他就动手了。安德海的船队在山东泰安被截住,安德海本人被五花大绑,押回济南。待密旨一到,丁宝桢对着安德海朗声宣读后,不容分说,下令推出去砍了。

安德海一开始还趾高气扬,骂声不停,等听到“就地正法”四个字后,吓得腿都软了,连忙磕头求饶。一切都晚了。两个大兵将他架了出去。求饶声越来越远。再后来,只听辕门外一声炮响,安德海人头落地。

等慈禧知道这事时,安德海已经人头落地了。慈禧又惊又怒,但悔之晚矣。安德海既犯了禁律,又惹了众怒,还没带公文印信,让人抓住口实,扣上“招摇撞骗”的帽子。慈禧只能吃哑巴亏,此时此刻只有顺水推舟,发懿旨痛打落水狗,处死安德海的党羽,表彰丁宝桢处置得当。

安德海之死,给李莲英好好上了一课。五年前,他被调到慈禧身边当差。奕、丁宝桢收拾安德海,等于为他扫清了升迁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没错,他很快就取而代之,成了慈禧身边的新红人。不过,安德海的教训李莲英牢记在心。宫廷险恶,要想保全自己,必须摆正位置。

光绪十二年(1886年)四月,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检阅北洋舰队。慈禧太后就派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奕譞前往。奕譞城府很深,为了讨好慈禧,主动奏请李莲英陪同前往。慈禧一想,李莲英进宫多年,也该出去见见世面了,于是就同意了。这样,以奕譞为正使,李莲英为副使的检阅团就组建完成。由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在清朝历史上尚属首次。

同样是出京办差,李莲英的表现就比安德海稳重、谨慎得多。奕譞为了避免别人猜疑,每次接见文武官员都让李莲英作陪,也当个证人。李莲英每天穿着朴实,端着一根旱烟袋,跟在奕譞后面,随时装烟、递烟,好生伺候。就连晚上洗脚,也亲自给奕譞打热水。

检阅的时候,李莲英刻意站在后面,跟奕譞、李鸿章保持距离,端着奕譞的大烟袋,低头弓腰,让人觉得这哪像是钦差啊,分明就是跟班。回到住处,李莲英关门闭户,不见任何访客,让那些想要巴结他的人很失望。后来,有御史弹劾李莲英在这次办差过程中妄自尊大、收受贿赂、结交地方官员。结果查无实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光绪的弟弟醇亲王载沣升格为摄政王,载沣的儿子溥仪被立为宣统皇帝。光绪的皇后叶赫那拉氏升格为太后,这就是隆裕太后。李莲英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该急流勇退了。第二年,办完慈禧的丧事,他离开了皇宫,颐养天年去了。可是,退休刚刚两年,李莲英竟然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三、一颗头颅引发的未解之谜

1966年初夏,北京海淀区恩济庄46号院的一个花园里,五六个人正在开挖一个堡垒形状的土堆。这个土堆,就是李莲英墓。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坐落在这个地方的北京六一学校,准备以“破四旧”的名义,把李莲英墓给砸了。

大家都没想到,掏挖这个墓地,竟然如此费劲。一个多星期的功夫,不仅坟头毫发未损,而且报废了三把大锤。直到有当地老人指点,这些人顺着墓碑挖下去,才找到通道,进入墓室。

墓室整齐有序,棺椁完好无损,五十多件随葬品价值连城。这些足以说明,墓室从未被盗,没有破坏。然而,人们只从棺椁里找到了一个皮包骨的头颅,以及一双烂如黑泥的鞋底。

毫无疑问,头颅和鞋底都是李莲英的。

从入土到发掘,只过了五十五年,尸身不可能完全腐烂,颗粒不见。那么,他的尸身究竟哪儿去了?

无论是《清稗类钞》,还是《李莲英墓葬碑文》,亦或是李莲英后人的说法,都无一例外地认为李莲英是病死的。然而,事实果真这么简单吗?

要探讨李莲英的死因,就必须谈谈他主动提出退休这档子事。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主子换人了,原先的奴才失宠就成了大概率事件。这时主动提出退休,算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办法。除此之外,李莲英主动退休的原因,还有两个说法:

(一)怕被报复。李莲英虽然怜悯光绪皇帝,但毕竟是慈禧的家奴。光绪一辈子都生活在慈禧的阴影下,李莲英当然难辞其咎。在他大红大紫的时候,也害死了一些跟他作对的人。光绪和慈禧死后,慈禧钦定的摄政王载沣,正是光绪的同胞弟弟。因此,有人认为,李莲英担心载沣报复,所以主动退休。

(二)守住家财。李莲英经常利用职务之便,替别人疏通关系,谋取官职。当然,这些工作不免费,而是收费不菲。据说,别人求他办事时,就把钱送到北京的白云观,交给道长保管。白云观就成了他大肆受贿的掩护基地。财产太多,当然容易被人惦记。因此,有人认为,李莲英担心隆裕太后的亲信太监小德张(张兰德)对他抄家,于是主动退休,溜之大吉。

如果说,“逆水行舟”是“进”的艺术,那么“急流勇退”就是“退”的艺术。“急流勇退”不是单纯的退却,而是清醒的选择。及时而必要的退却,不仅能保全自己,落地为安,而且避开锋芒,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古话说,“急流勇退,谓之知机”。李莲英主动提出退休,与其说是被迫为之,倒不如说是看清了形势,懂得进退。这同样是一种人生智慧,通俗地讲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李莲英虽然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却没能逃脱身首异处的下场。如果我们无法相信李莲英是病死的,那么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民间的说法很多。有人认为,他被人暗杀于河北、山东的交界处。有人认为,他被人暗杀在自己回家的路上。有人认为小德张说服了隆裕太后将他杀死。有人认为,李莲英生前得罪了不少人,被人谋杀于后海附近。还有人说,李莲英死后,隆裕太后将他的财产全部充公。总之,看起来李莲英是非正常死亡。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李莲英的死因真相至今仍是个谜。

还有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恩济庄的这个墓,就是李莲英唯一的墓地吗?民间传说,李莲英埋在河北遵化清东陵里的定东陵(慈禧陵)旁,或是北京永定门外大红门李家墓地。究竟在哪里,那儿有没有埋着李莲英的尸身,到现在也说不清。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李莲英死后不到一年,清王朝就寿终正寝,结束了对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

四、怎样评价太监群体和晚清太监

我们讲过,清朝是一个很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朝代。明朝末年太监魏忠贤祸国殃民,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清朝吸取这一教训,对内廷太监管束很严,坚决防止太监干预朝政。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皇帝就颁布上谕,宣布了针对太监的六条禁令:

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产,因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如有内外交结者,同官觉举,院部察奏,科道纠参,审实一并正法。 [5]

两年后,他又将严禁太监干政的谕旨铸成铁牌,立在紫禁城交泰殿门前,作为祖宗家法,以示警戒。倘若有太监触犯,一律处死。

清朝前期,这项制度执行得比较好,太监仅仅是皇帝、后妃的家奴,承担宫廷里的杂役。到了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后,太监擅权的情况开始出现,安德海和李莲英都多次公开违反祖宗家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慈禧来说,过于依赖身边人。由于慈禧太后跟奕等朝臣多有矛盾,客观上使她只能依靠身边的仆人办事。安德海、李莲英就是这些仆人里的代表。

第二,从太监本身来说,图谋权钱更主动。安德海和李莲英,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求更加主动和积极,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慈禧太后的庇佑之下,对祖宗家法的禁锢毫无顾忌。

第三,从大臣方面来说,监督和制约都无效。有了慈禧的恩宠和保护,安德海和李莲英的官场地位直线上升,朝中大臣没人惹得起。丁宝桢刚烈耿直,对付安德海尚且要动一番脑子。表面看是监督和制约无效,其实就是大家怕慈禧,怕皇权。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像李莲英、安德海这样的太监呢?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评价。

第一,太监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副产品和怪胎。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这样评价明朝宦官:

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它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 [6]

其实,太监之所以能专权,就是借助作为皇帝的身边人的机会,熟悉皇帝起居习惯和生活兴趣的天然优势,上下其手,甚至替皇帝发号施令,翻云覆雨。归根到底,太监之所以会专权跋扈,背后倚靠的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就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清朝灭亡以后,太监逐渐就被请出皇宫,“太监”这个概念也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

第二,太监的身体残缺、心理失衡,人生悲惨。宦官被称之为“太监”,大概是在隋唐以后。皇宫里的许多体力活,宫女根本做不动;招募男性入宫,皇帝和后妃们又不放心。所以,这些具有男子体力,但被割去生殖器而失去男子性功能的宦官就被招纳进宫,服侍皇帝和后妃。他们身体残缺不全,终日守在皇宫院落,不能娶妻生子,不能过正常男人的生活。在皇宫里稍有不慎,便会招致毒打;一旦被赶出皇宫,就会遭到别人耻笑和社会抛弃。这也造就了一些太监畸形、变态的心理:一旦得志掌权,便会加倍报复;无论是敛财,还是弄权,都要更甚于贪官、权臣。而大多数太监,则在伺候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默默地度过一生。明朝末年,皇宫的太监多达数万人。到了清朝,情况稍有好转,太监人数大幅减少,维持在千把人的水平,人生悲剧的范围大大缩小。

第三,太监有好有坏,要就事论事,公正看待。提起太监,人们都会想起那些为非作歹的家伙,比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十常侍,明朝的王振、汪直、魏忠贤。其实,太监并不都是坏人。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明朝的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都是历史创举。即便是唐朝的高力士、李辅国,也对自己的主子忠心耿耿,历史评价褒贬兼有。安德海虽然跋扈张扬,但办事机警,给慈禧立过功;李莲英虽然贪财滑头,但贵有自知之明,办事谨慎,还记得关照落难的皇上,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从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中,我们也能悟出不少为人处世的经验教训和人生哲理,这才是我们探讨晚清太监的现实意义。

所以,我们看待某个宦官,应当把他跟其他历史人物等同看待,而不要戴着“宦官即坏人”的有色眼镜,预设前提。这样得出的看法才更加客观、公允、准确。

李莲英名片

姓名:李莲英(1848-1911年)

职业:清朝慈禧贴身总管太监

出生地:直隶省河间府大城县李家村(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

祖籍:山东齐河

父亲职业:无业游民

家庭排行:第二

工作内容:陪伴慈禧

参考文献

金易、沈义羚:《宫女谈往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蔡世英:《大太监李连英》,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李莲英画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