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9:55 0


顺治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他6岁登基,24岁便神秘消失了。

关于顺治的下落,《清世祖实录》只留下了“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丁巳,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这样简短的记载。从此,顺治之死便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找不到了,这可是一件天大的事。那么,顺治皇帝究竟去哪儿了?

有人说他突然死去了。倘若如此,他究竟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有人说他没有死,而是辞职了,不做皇上了,剃度当了和尚,归隐五台山。倘若如此,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万里江山,而要跟佛门结缘呢?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开启寻找皇帝之旅,找找顺治去哪儿了。

一、郁闷童年

要弄清楚“顺治去哪儿了”,有必要先了解“顺治从哪儿来”,那么,让我们先来简单梳理一下他的童年经历。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顺治帝朝服像????

大清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按照惯例,在这种情况下,皇位的归属问题要由八旗贵族开会讨论解决。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和长子豪格是主要竞争对手,双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陷入僵局。这场博弈的结局,是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作为摄政王辅政。福临登基,改年号为顺治。这就是顺治皇帝。

福临继位的第一年,也就是顺治元年(1644年),经历了明清鼎革的大时代。

先是李自成攻占北京,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然后是明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败李自成。多尔衮指挥清军进入北京,开启了清朝入关、统一天下的进程。不久,顺治迁都北京。

这是皇太极奋斗多年都不曾实现的定鼎中原的梦想。他6岁的儿子福临则轻易地做到了。皇太极如果在天有灵,肯定会羡慕嫉妒恨。只能说,福临有福,名字起得真好。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多尔衮画像????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孝庄太后便装像????

福临虽然有福,但是年纪太小,国家大事还得依仗两位摄政王。多尔衮很有心计,自己没当成皇帝,但权力欲十足。一开始,福临还能凭借济尔哈朗和豪格当挡箭牌。经过几年折腾,多尔衮排挤掉济尔哈朗,逼死豪格,剪除了政治异己,独揽军政大权。这样,顺治就没了靠山和屏障,陷入孤立境地,只好委曲求全,不断地给多尔衮加官晋爵,以求自保。多尔衮的尊号从“叔父摄政王”变成“皇叔父摄政王”,再变成“皇父摄政王”,成为名符其实的“太上皇”。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顺治的心理一定很扭曲、很压抑。

顺治的生母是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也是皇太极的庄妃,还是后来著名的孝庄皇太后。朋友们一定非常熟悉她,因为清代曾有一桩悬案,叫“太后下嫁之谜”,说的就是皇太极死后,孝庄太后是否改嫁了多尔衮的故事。

长期以来,这个故事经过小说家反复演绎,甚至拍了许多电视剧,从小道消息变成了宫廷奇闻。其实,太后改嫁,绝对是朝廷大事。可是,翻遍所有的中外官方文献,我们都看不到相应的记载。

坚持抗清的南明将领张煌言,曾写过一首《建夷宫词》,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太后下嫁”的场景: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看似现场感很强的诗篇,其作者却远在数千里以外的浙江,根本没机会目睹这样的盛况。显然,这只是张煌言听信小道消息后的想象而已。在当时的通讯条件下,千里之遥足以以讹传讹。想象出来的东西又如何可信呢?

那个时代的作品不可信。后人写的小说里,尽管“太后下嫁”的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消息源却同样不可靠,充其量只是“演义”。

可以肯定的是,在男权社会,30岁的寡妇带着6岁的儿皇帝,要想保住性命、坐稳江山,必须找一个强势男人做靠山。在当时,这个男人非多尔衮不可。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年龄相仿,或许有私情,正在谈情说爱、暗通款曲,甚至秘密同居。不过,这并不等于明媒正娶。

因此,孝庄太后对多尔衮,应当是既有儿女情长,又有政治拉拢,公私兼顾。

那个时代,满族社会还保留了许多原始习俗,比如“叔继嫂”,意思是哥哥死了,弟弟可以娶哥哥的寡妻。所以,即便有下嫁的事情,大概也是顺理成章的。然而,这样的习俗和儒家纲常不符,在汉族士大夫眼中无异于乱伦。孝庄太后和多尔衮都是政治家,统治着数以亿计的汉族居民。他们必须适应和接受汉族文化,哪怕身不由己。既然汉族文化不接受“叔继嫂”,这两位政治家又何必非要追求夫妻名分呢?

张煌言的诗词用语华丽,似乎在夸赞,但更像是讽刺。他以诗歌自嘲,慰藉自己反清复明无望的心绪,堪称“高级黑”。

不管怎么样,“太后下嫁”的说法不胫而走,“黑”到了小皇帝顺治。成年以后,他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对母亲跟小叔叔的私情肯定很窝火,在汉族大臣面前也一定觉得没面子。

这样说来,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在多尔衮摄政的那些年,顺治的感觉只有四个字:窝囊、郁闷。

郁闷到了一定程度就得排解。顺治采用了两个办法:

一是找机会报仇雪恨。在多尔衮活着的时候,顺治只能低调、低调再低调。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猝死。顺治终于等到了出气的时刻,他迅速宣布了多尔衮的十大罪状。什么“皇父摄政王”,什么跑马圈地,什么战功卓著,都成了过眼烟云。多尔衮的爵位被全部罢免,家产被全部抄没,党羽也被全部诛杀,甚至据说还被挖坟抛尸。终顺治一朝,多尔衮身败名裂。

二是尊崇汉族文化。多尔衮本人排斥汉族文化,而顺治则反其道而行之,起用汉人,吸纳汉族文化,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他自己也博览群书,学习儒家经典。

佛教里的禅宗,经过千年发展,已与汉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顺治跟禅师们切磋诗词,发现他们的国学功底和佛学造诣一样精深,发自内心地佩服他们。禅师们也称赞顺治是“金轮王转世”,有大智慧。这话顺治听着很舒服。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禅宗文化的熏陶之下,顺治与禅师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对佛门弟子的好感也油然而生。

其实,信奉佛教本来就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藏传佛教对清朝皇室影响很深。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就尊崇藏传佛教,兴建寺庙。孝庄太后自幼受到佛教熏陶,丈夫死后空虚而孤独的内心,也是靠信奉藏传佛教来弥补的。到顺治时期,信仰藏传佛教已经成了爱新觉罗家族的传统。在这样的氛围里,他不信都不行。

清朝统治者为何对藏传佛教情有独钟呢?除了宗教信仰的因素之外,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治上的战略考虑。清朝入关以前,蒙古各部就在清朝的侧翼。蒙古人大多信奉藏传佛教。皇太极就通过宗教纽带笼络蒙古各部,既能结成巩固的满蒙联盟,共同对付明朝,又能确保侧翼和北部边疆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藏传佛教就是当时清朝统治者开拓中国疆域版图、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的必要手段。

二、天昏地暗

多尔衮死了,顺治似乎摆脱了枷锁,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了。其实不是。有三件事让他极其郁闷,甚至有一种天昏地暗的感觉。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八旗军人服饰图

第一件事是改革受阻。

提到清朝的改革,大家一定会先想到雍正。可是,清朝初年的顺治改革,影响也很大,但往往被忽视。顺治改革的关键词,就是收权和汉化。

以前亲王、郡王等八旗贵族可以兼管六部,顺治把这个制度废除了。以前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很大,顺治没敢废掉,但却塞进去许多他信任的大臣。多尔衮以前实行的严厉的“圈地”政策 [1] 和“逃人法” [2] ,也都陆续放宽。这样,满洲贵族圈占土地和增加奴仆的需求就被抑制了,北方的农业生产逐渐稳定和恢复。

顺治仿照明朝制度,建立了内阁、翰林院等中央衙门,行使日常行政职能,提拔重用像洪承畴这样的汉族官员。八旗贵族的权力有所削弱,一些专门面向八旗子弟的肥缺都被裁撤。

顺治是中国的皇帝,出政策办事情必须着眼全局和长远,而不限于局部和一时,这是他推进改革的动力。顺治也是满洲贵族的皇帝,虽然满洲贵族人数少,但毕竟是顺治的统治基础。如果改革步子迈得太大,满洲贵族非但跟不上,还会因为既得利益的损失太多、太快,而牢骚不断,怨声载道。在皇帝面前,他们不敢造次,但在执行层面,他们则会阳奉阴违。所以,当时的改革举步维艰,顺治极其郁闷。

第二件事是江宁被围。

清军入关以后,几年功夫就席卷南方各省。坚持抗清的南明军队,只剩下两支劲旅。一是桂王朱由榔领衔的南明小朝廷,退守云贵;一是郑成功领衔的抗清力量,根据地是厦门、金门。

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攻入云贵,桂王政权岌岌可危。消息传到厦门,郑成功决心发动北伐,牵制清军,声援桂王。

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率领大军绕过福建,取道浙江舟山,进入长江口,溯江而上,攻占瓜洲(今江苏镇江),17万大军连营83座,从东侧包围江宁(今江苏南京)。他还派出一支部队,由那位写诗“黑”孝庄太后的张煌言率领,攻略安徽州县,从西侧包抄江宁。这让江宁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郑成功画像

摆在顺治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守,要么投降。

死守?江宁守军只有3000人,其中八旗兵才500人,剩下的汉人军队是否可靠,谁心里都没底。清军主力远在云贵,远水解不了近渴。江宁危在旦夕。

投降?江宁是清王朝在江南的统治中心。放弃江宁,就等于放弃江南。损失的不只是半壁江山和大半赋税,还会引发北方反清复明势力的崛起,给清王朝带来灭顶之灾。

江宁被围的消息传来,京城人心大乱,商铺关门、闹市歇业,许多满洲贵族已经准备退守关外,有些八旗子弟则磨刀擦枪,准备背水一战。

此时,皇宫里的顺治真急了。他先是冒出逃回关外的念头,却被孝庄太后骂得狗血喷头,后来又宣布打算御驾亲征。这下,所有人都大惊失色,纷纷劝阻。皇宫阙下,黑压压跪倒一片。劝阻亲征的奏疏,摆满了御案。

逃回去,意味着彻底崩盘;亲征失败或者阵亡,就连退路都没了。顺治已经急得快失去理智了,于是放出狠话:谁敢阻拦我亲征,就像这龙椅一样。说罢,他用宝剑将一把龙椅劈成了碎块。这下,大臣们更懵了。整个朝廷似乎陷入了天昏地暗的局面。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御驾亲征的计划还没付诸实践,江宁之围便解除了。

郑成功包围江宁后,清朝江南总督郎廷佐派人请降。郎廷佐提出,按照《大清律》规定,守城不满30天而投降的,要诛灭三族。自己家眷都在北京,为保全一家老小,乞求等够30天,届时一定开城投降。此时郑成功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相信了这番鬼话。他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大军压境,你郎廷佐就算食言,我也能踏平江宁。于是,郑成功在连营里纵酒欢歌,郎廷佐则派人偷偷到崇明岛求援。

当初郑成功进长江口时,曾攻打过崇明岛,损兵折将之下却没占到便宜。崇明岛守将是苏松总兵梁化凤,听说江宁被围,即刻率三千人马星夜兼程来援。梁化凤跟郎廷佐里应外合,夜袭郑成功连营,大获全胜。郑成功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厦门,所占州县得而复失。此后,郑成功集团元气大伤,无力再举北伐,转而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以此作为新的抗清根据地。

捷报传来之后,顺治长出了一口气。虽然接下来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好不热闹,但这段天昏地暗的日子还是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个疑问,他始终不解:自己的许多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抑制满人、保护汉人,为什么还有许多人跟着郑成功反清复明呢?

第三件事是爱妃去世。

顺治最宠爱的姑娘,是一个叫董鄂妃的神秘女子。

董鄂妃何许人也?坊间有三种说法。一是正史记载的,内大臣鄂硕之女;二是明末秦淮名妓董小宛,清军南下后被虏入宫;三是弟弟博穆博果尔的妻子。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比较可信呢?

我们可以先把第二种说法排除掉。董小宛原本是江南名士冒辟疆的小妾,比顺治大14岁,顺治八年(1651年)就病死了,不可能跟顺治有交集。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承乾宫,董鄂妃生前居所

第一种和第三种说法可信度比较高。尤其是第三种说法,更有戏剧性。

第三种说法源于西方人的史料。在德国人魏特写的《汤若望传》里,曾讲述了一则故事:顺治皇帝喜欢上了一个满族军官的老婆。军官发现自己戴了绿帽子,怒不可遏地把自己的老婆训了一顿。没想到顺治获悉此事后,又把军官叫来扇了一个大耳刮子。军官羞愤难当,郁郁而终。军官的遗孀则被顺治接纳入宫,封为贵妃。经专家考证,这个军官就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他的妻子就是董鄂妃。

清案探秘——顺治去哪儿了

汤若望画像????

汤若望是天主教耶稣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顺治皇帝对他非常信任,请他纂修历法、主持钦天监,并尊称其为“玛法”(满语“老爷爷”的意思),甚至连皇位传承都征求他的意见。汤若望得以随意出入宫廷,对皇帝的家事也都有所耳闻。因此,这则故事经由汤若望耳闻,应当不是空穴来风。

此外,清初曾有命妇入朝的制度。王公贵族的老婆轮流到宫里伺候太后和后妃。顺治在宫里偶遇董鄂妃,一见钟情,似乎也有可能。

虽说身世神秘,但备受顺治宠爱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得宠的原因有四个:

一是长得好看,国色天香。如果没有这一条,后面的三条,在顺治看来,即便有也没用。

二是有文化、有悟性。董鄂妃读过《四书》和《易经》,对书法和佛学也有心得,这跟热爱汉族传统文化的顺治志趣相投,有共同语言。这个优势,其他任何后妃都不具备。

三是能生儿子。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七日,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了皇四子。在那个年代,母以子贵。有了儿子,后妃就有了升值的资本。

四是知本分,懂孝顺。董鄂妃从不干预朝政,甚至拒绝跟顺治一起阅读朝廷公文。只是在顺治偷懒不想上朝时,她会规劝;看到顺治乐意探讨儒家经典时,她会欣慰。生完儿子,董鄂妃的身体很虚弱。但她连月子都没坐,就去服侍生病的孝庄太后,尽儿媳妇的孝道。这些都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肺腑的真性情。

受宠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提拔得快。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二十五日,董鄂妃被册封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就跳过“贵妃”一级,直接晋升为“皇贵妃”。顺治还为董鄂妃举行了盛大的皇贵妃册封典礼,并为此大赦天下。无论是升迁速度,还是享受的礼遇,都是清史上绝无仅有的。

受宠带来的另一好处就是三千宠爱在一身。顺治是性情中人,比较好色。经常有人劝他节制欲望。可是,自从有了董鄂妃陪伴,顺治就很少再碰其他妃子,而是专宠一人。其实,这种专宠不单是肌肤之亲,还有心灵上的沟通。顺治甚至打算立董鄂妃为皇后,立董鄂妃的儿子为太子。

俗话说,“物极必反”。年轻的董鄂妃或许本就无福消受这些恩宠。顺治十四年(1657年),父亲鄂硕病逝;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不到百天的儿子夭折了。一年之内,两位亲人撒手人寰,这让这个弱女子难以承受。更何况,她还要忍受着丧子之痛,强颜欢笑地在孝庄太后身边服侍,直面其他后妃的白眼和冷淡。

心力交瘁的董鄂妃病倒了。顺治发疯般地找太医来诊治,还是没能救活她。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初八日,董鄂妃病逝,年仅22岁。

岳丈、幼子和爱妃接连去世,这些打击给年轻的顺治带来的创痛是空前的。为了不让顺治再发神经,孝庄太后同意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不过,顺治却不敢在给董鄂妃的谥号里加“天”“圣”二字。因为按照皇宫的规矩,只有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才配享受这两个字。董鄂妃是改嫁的,没资格享受这些。顺治有心无力,终究抗不过祖宗家法和后宫规矩的束缚。

福临的年号是“顺治”。可残酷的现实是,官场不顺,战场不顺,情场也不顺。活在尘世间还有什么意思呢?他似乎悟出了什么。在追封皇后和举办葬礼之后,顺治要干一件更大的事——出家。

三、短暂出家

顺治对佛学的兴趣,源于对汉族传统文化的研读。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四日,太监们投其所好,安排他到北京南苑的海慧寺,见了法号憨璞的寺院住持,两人相谈甚欢。后来,顺治多次召见憨璞,向其请教佛法,还授予了他“明觉禅师”的称号。除了憨璞,顺治还与玉林通琇、木陈、行森等多位和尚有过接触。顺治甚至拜玉林通琇为师,请他用最丑的字眼给自己起法号。玉林通琇给他起的法号,名曰“行痴”。

如果信佛只是爱好,起个法号、排个辈分倒也无所谓。如果想作为职业,那就得有所舍弃。经历了官场、战场和情场的不愉快后,顺治已经万念俱灰,越发渴求出家,那就意味着放弃皇位,放弃江山社稷。

顺治十七年(1660年)十月初八日,也就是董鄂妃去世刚满“七七”的第二天,顺治驾临景山万善殿,师兄行森和尚在这儿刚为董鄂妃的葬礼办完道场。顺治主动提出,请行森帮他剃度。

行森一听就懵了:您这不会是开玩笑吧!几番劝阻之后,顺治说我意已决,就在这儿修行打坐,再也不回乾清宫了。如果师兄你能为天子剃度,岂不是一大功德?说罢,拔出腰间短刀,“噌”地一下,把辫子割断了。从此,千万烦恼化为乌有;从此,赤条条再无牵挂。

见已无可挽回,行森只好吩咐徒弟准备香案和剃刀,颤颤巍巍地给皇上剃光了脑袋。半个时辰之后,一个光头返青、袈裟在身的清瘦小和尚横空出世。

如果明天到单位上班,看到某个同事剃了光头,恐怕谁都会忍不住议论一下。何况是在思想保守的三百多年前,皇上剃度为僧,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朝廷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大臣们川流不息地跑去磕头,求顺治还俗回宫,妃嫔们哭得死去活来、天昏地暗,搞得后宫里也鸡犬不宁。

顺治剃度的事惊动了孝庄太后。她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很执拗,不听劝,于是让人把玉林通琇找来。还是师父出面管用。十月十五日,玉林通琇抵达北京,直奔万善殿。十六日,顺治就还俗回宫。十七日,顺治上朝理政,接见大臣。不过,大臣们注意到,顺治总戴着帽子,因为脑后的辫子没了。

是什么让顺治回心转意的呢?玉林通琇的做法其实既简单又粗暴:他一进万善殿,就让徒弟们把行森和尚绑到柱子上、堆上干柴,然后去见顺治,劝他还俗。如若拒绝还俗,就把行森烧死。接着,徒弟们点着了干柴。行森虽然口诵阿弥陀佛,但已经是浑身发抖。

年轻的顺治哪见过这场面,顿时吓傻了。倘若师兄真的被烧死,那顺治即便成功出家,也会内疚一辈子,无法清净。所以,他只好妥协,答应蓄发还俗,回宫继续当皇帝。

可以说,顺治确实当过和尚。不过,为期只有八天。

四、皇上去哪儿了

顺治出家失败后没多久,就传出了一个新消息: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登基。那么,顺治究竟去哪儿了?

许多人怀疑,顺治上次出家未果,耿耿于怀,这次真的不当皇帝,出家当和尚了,甚至云游四方,在五台山等地的寺庙待过。有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甚至在这种说法的基础上,演绎出了许多离奇的秘史、野史。

顺治出家的说法,最重要的证据是一首署名福临的题壁诗,收录在《清诗纪事》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流落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江山坐到几时休?

我今撒手归山去,管他千秋与万秋!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我本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僧人,为啥会流落到帝王之家。十八年来活得不自由,这江山究竟要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今天我要撒手告别皇位,回到山林之中,管他外面的世界怎么样!

顺治在位十八年,的确过得不如意。从口气上看,真有点像顺治所写。不过,光凭这首诗,还是没法证明顺治最后出家当和尚了。虽然署名福临,但也保不齐是冒牌的,或者是后人穿凿附会的。另外一种可能是,顺治在第一次出家时,就写过这样的诗,被后人知晓后抄录在寺院的墙壁上而已。

虽说证据不足,但人们宁愿相信顺治的下落是出家,因为这样的结局很奇特,很有戏剧性。不过,历史事实并不总是这样离奇。学术界经过多年考证,比较一致的结论是顺治死于天花。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顺治没当成和尚,总觉得有些遗憾。于是,他让最得宠的贴身太监吴良辅到悯忠寺出家为僧,替自己了结当和尚的心愿。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日,顺治驾临悯忠寺,参加了吴良辅的剃度仪式。

当八天和尚就还俗,这么一折腾,顺治非但没舒心,反倒更糟心。人是回到了皇宫,心却早已离了尘世。

文献记载,顺治一直患有肺结核等慢性病,身体底子不太好。童年的郁闷经历,让他的精神始终萎靡不振。顺治十六年(1659年)以后,可能是江宁被围、幼子夭折、爱妃去世这些烦心事,让他的心理备受打击,逐渐变得神经衰弱,身体每况愈下,看起来骨瘦如柴,根本不像二十几岁的壮年小伙。

董鄂妃死后,顺治举行了长达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礼,这样长时间的折腾和消耗,让他的身体和精神都雪上加霜,免疫力进一步下降。我觉得,葬礼之后就选择出家,起码客观上能逃避喧闹、让自己沉静下来,或许有可能恢复元气,让身体好起来。遗憾的是,出家也没成,还闹了一场风波,让他的情绪变得更坏了。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把他推向了可怕的深渊:顺治十八年(1661年)初,即出家风波结束不久,他患上了当时最可怕的传染病——天花。

来自关外的满族人对天花病毒缺乏免疫力,因而每年冬春时节,顺治都要到南苑去避痘。可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的冬天,顺治非但没去避痘,反而为爱妃的葬礼和自己剃度的事弄得疲惫不堪,天花病毒就趁虚而入了。对于成年满族人来说,一旦染上天花,几乎没救。

按照《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从发病到去世的时间很短。正月初二日下午,参加完吴良辅的剃度仪式后,顺治就感觉不舒服。第二天就有了出痘症状。正月初五病症加剧,正月初七半夜便撒手人寰。发病急,来势猛,死得快,正是天花的典型特征。

正月初六日,孝庄太后“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这些都说明,顺治确实得了天花。

还好,顺治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正月初六日的半夜,他把内院学士王熙叫到养心殿,口授末命,请其记录。王熙听罢,就到殿外书写。每写完一条,就送到御前修改。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多次修改,直到初七日傍晚才算定稿。几个小时后,他就死去了。

王熙草拟的遗诏,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

第一,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康熙皇帝。年仅8岁玄烨被选为太子的理由很简单:他得过天花,虽然在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痘疤,但幸而不死。在时人看来,这是上天的眷顾,是有福之人。其他皇子还没得过,将来一旦患上,保不齐就没命了。

第二,太子年幼,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四大臣辅政。

第三,顺治死后,由行森和尚主持,按照佛教的规矩火化遗体。

可是,顺治没有想到,自己尸骨未寒,遗诏便被篡改,变成了罪己诏。新的遗诏以顺治的口吻,对此前的改革进行了批评和忏悔,宣布废除几乎所有改革措施,恢复旧的制度。很明显,这是八旗贵族的反攻倒算,也说明顺治改革的步子确实迈得太大,脱离实际。顺治的遗憾,留到康熙亲政之后才逐步消除。

五、悠远影响

皇上找到了,虽然结局不太好,但大家总算可以长出一口气了。当我们平静下来,发现顺治下落之谜留下的启迪还是很可贵的。

第一,文学启发。《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去后悲愤异常,决定抛弃荣华富贵,遁入空门当和尚。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其祖母是康熙的乳母之一。曹家在康熙年间担任江宁织造,深受皇恩,荣宠之至。曹雪芹这么写,或许就受到了顺治出家的启发。

所以,文学创作是可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想写出既叫好又卖座的文学作品,文学工作者应当博闻强识,通晓各方面的知识;应当注意积累,处处留心;应当增长阅历,通过更多的生活体验来感悟。

第二,性格传承。短暂的几天出家风波,将顺治的执拗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性格特点不仅伴随了顺治一生,而且代代相传。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在某种时候都表现得很偏执、很固执,对清朝历史的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雍正执意要出版《大义觉迷录》,向全天下辩白自己的继位合法。反倒把各种小道消息公诸于众,弄得越抹越黑,声誉扫地。

所以,任何偏执、固执的性格,都不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宋代政治家范仲淹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应当保持豁达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宽广的视野和现实的眼光,不急不躁、不紧不慢、泰然处事,让自己活得更快乐、更潇洒,这样不是挺好吗?

第三,改革精神。顺治之所以厌倦尘世,跟改革受阻有很大关系。改革,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又要有长袖善舞的技巧。要在革除弊端和维系稳定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又必须做到,否则改革的阻力会很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顺治的改革显然操之过急,超越了满洲贵族群体的承受水平。所以,他一下台,改革措施立即废除。

顺治的改革虽然夭折,但改革的精神不死。康熙亲政之后,顺治改革的许多措施不仅得以恢复,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经济恢复和民族融合的加强,满洲贵族对改革的抵触情绪逐渐降低,不少人转而开始支持改革。阻力的减少,成为康熙改革取得成功、推动清王朝走向盛世的因素之一。此后,清朝历代皇帝都推行了兴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雍正朝的耗羡归公、摊丁入地,同治光绪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都是非常大胆的改革。可以说,改革精神贯穿清王朝始终,让它历经风雨飘摇而不倒,维系了三百年之久。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顺治皇帝无疑是个另类,他的出生、死亡、爱情、事业,还有他短暂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命运多舛,他多愁善感,他浪漫惆怅,他率性固执。他可以为美人不要江山,他可以为佛学放弃皇位,他不愧“行痴”的法号。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少年天子福临撒手人寰,飘向佛国。但愿他在极乐世界不再郁闷,不再执拗,过得潇洒,实现梦想。

顺治名片

姓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年)

职业:清朝第三位皇帝,第一位在北京称帝的皇帝

父亲:清太宗皇太极。

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孝庄太后)

排行:第九子

出生地:盛京皇宫永福宫(位于今沈阳故宫博物院)

代表作:《顺治皇帝出家偈》

启蒙老师:范文程、汤若望、玉林通琇

最爱的人:董鄂妃

最恨的人:多尔衮

家庭成员:4位皇后(其中佟佳氏、董鄂妃为追封),7位正妃,8位庶妃,8个儿子,6个女儿,3个养女

性格特色:胸怀大志、追求进取,浮躁易怒、任性放纵

参考文献

《清世祖实录》(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史稿·世祖本纪》(标点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孟森:《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49年。

[美]魏斐德著,陈苏镇、薄小莹译:《洪业:清朝开国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13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8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