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管、蔡的叛乱(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4:45 0

与周公旦的巧妙布局相比,管叔鲜却处处被动。

首先,管叔鲜没能获得实力派人物的支持。支持他的,只有自己的弟弟蔡叔度、霍叔处,至于文王、武王时期的功臣们,都不支持他。召公奭、齐太公姜子牙则明确地表示支持周公旦的政府。从一开始,管叔鲜以地方诸侯反对中央政府,在政治上就居于下风。

其次,管叔鲜、蔡叔度地盘小,实力不强,不得不倚重于旧殷势力。他们把纣王的儿子武庚拉下水,同时拉拢了淮夷、徐戎等部落以及奄国。不过,管叔鲜犯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他所拉拢的诸侯或部落,均是以前商纣王麾下的打手,这就给外人造成一种印象:殷商要复辟了!这是管叔鲜最大的败笔,后来被周公旦巧妙加以利用。

玩弄政治,并非管叔鲜的强项;玩弄军事,他也没有这个本领。

我有点怀疑,周公旦的真实用意便是挑动管叔鲜的叛乱。对管叔鲜的质疑,周公旦除了给出一个牵强的解释之外,似乎就没有尝试作进一步的沟通,反而是做足了战争准备。周公旦与管叔鲜两人的矛盾势必由来已久,真正能够动摇周公权势的人,也只有管叔鲜,因为文王的嫡子中只有他比周公年长。

倘若管叔鲜只是口头抗议,周公旦也拿他没辙,毕竟自己的哥哥是很有分量的人。可是,只要管叔鲜举兵叛乱,周公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这个唯一有威胁的人就地正法,一劳永逸地解除后患。

管叔鲜终于没能沉得住气,他率部叛乱了。

叛乱的人,包括管叔鲜和他的两个弟弟蔡叔度与霍叔处。这三个人,都是周公旦的亲兄弟,同父同母,如今却上演了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剧。这场叛乱又称为“三监之乱”,所谓的“三监”,指的是管叔鲜、蔡叔度与霍叔处,他们三人的职责是监视殷商旧部,故而称为“三监”。参与叛乱的还有武庚的殷商旧部以及东方一些诸侯及蛮夷部落。

这是考验新王朝的时刻。

这是考验周公旦领导力的时刻。

我们在翻阅中国王朝史时,会发现一个规律,几乎所有王朝在建立初期都会出现政局动荡,一般发生在开国帝王去世之后。能挺得过来的,就可以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挺不过来的便亡国了。比如说,汉有“七国之乱”,明有“靖难之役”,清有“三藩之乱”,挺过来了,王朝存活两三百年;而秦、隋以及南北朝、五代时诸国等,都没能挺过来,就只是短命帝国。在周之前的夏、商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夏朝第二代帝王就失去权力,权力落入野心家后羿、寒浞手中;商代第二个帝王就被权臣伊尹给流放了。

如今周王朝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周成王刚刚上台,周公旦与几个兄弟就反目成仇,不得不兵戎相见。

由于后世儒家十分推崇周公旦,对于“三监之乱”,古代学者们自然都站在周公旦一边,周公旦成了正义的一方,而管、蔡等人则成了邪恶的一方。当然,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为管叔鲜、蔡叔度辩解,比如名士嵇康写的《管蔡论》,认为此两人“服教殉义,忠诚自然”。依我之见,管叔鲜、蔡叔度谈不上什么“殉义”,周公旦也谈不上正义。兄弟之争,就是权力之争罢了。古人的思维模式,不过是“胜王败寇”,倘若战争的胜者是管叔鲜、蔡叔度,势必又要被吹捧为匡扶王室的英雄。

“三监之乱”迷雾重重。

首先,我要给管叔鲜发动的“叛乱”下一个定义。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场所谓的“叛乱”,实质上是管叔鲜等人拒绝服从周公旦控制下的朝廷,顶多就是拥兵自重,没有证据表明管叔鲜纠集军队进攻周公旦。这一点判断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事实:第一,管叔鲜等人只是反对周公旦摄政独揽大权,并没有反对周成王;第二,管叔鲜拥兵自重,并没有自己称王;第三,管叔鲜并没有出兵进攻镐京,武力清君侧。

或者可以说,管叔鲜的做法,只是几个诸侯联合起来抵制周公旦的独裁。相比于周公旦自己行摄政权,管叔鲜等人的做法并不见得过分,因为周公旦的摄政权并不是周武王授予的,没有合法性,对于不合法的周公旦政府,他们拒绝承认。

管叔鲜等人企图以此对周公旦施压,可是他犯下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他把商纣的儿子武庚拖下水。《管蔡世家》是这样写的:“管叔鲜、蔡叔度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由此可见武庚之所以卷入叛乱,完全是被管叔鲜与蔡叔度所胁迫的。管叔鲜与蔡叔度在这件事上考虑欠妥,他们以为多一个诸侯支持,便多一分声势,实则大谬。倘若他们拖其他人下水,倒不至于引起恐慌,偏偏拖了纣王的儿子,这不由得令人狐疑:莫非殷商要复辟?

你想想,周公旦是何等老练之人,他马上抓住了管叔鲜的致命弱点。大家都知道,殷商灭亡后,武庚名为诸侯,实际上头上顶着三座大山,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个人监视他一个人,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在“三监之乱”中,他就是一个被胁迫的小角色罢了。可是到了周公旦那里,这位老辣的政客可不这样认为,他巧妙地把“三监之乱”定义为殷商残余的复辟。如此一来,本来是兄弟之间之争的“人民内部矛盾”,变成了殷商势力反攻倒算的“敌我矛盾”。

我们不能不说,管叔鲜这一失误是致命的。周成王虽然年幼,却也没有糊涂到是非不辨。我们在《鲁周公世家》中看到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王亦未敢训周公。”“未敢”二字,实写出周成王对周公的畏惧心理,整个朝廷都把持在周公旦手里,他连个屁也不敢放。管叔鲜针对的只是周公旦一人,绝不可能针对周王叛变。

然而管叔鲜的政治智慧远不及周公旦,周公旦一旦窥察到管叔鲜的软肋,就毫不犹豫地反击。他以周成王的名义发布了一篇诰文,称为《大诰》,这篇诰文是以周成王的语气写的,实则出自周公旦之手。里面最重要的是这么一句话:“我已得到吉利的卜兆,我要带着你们众诸侯去讨伐那些殷商的叛臣。”

写在这里,我也不免为周公旦的厚黑术喝彩。

殷王之子武庚虽也在叛乱者之列,实则是从犯,被“三监”胁迫不得已而为之。到了周公旦这里,他成为主谋者。要是武庚有充当主谋的实力,“三监”是白设了。周公旦耍了这个花招,着实称得上高明,在政治上化被动为主动。

大家想想,反对周公旦的都是什么人?都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么多兄弟一起反对他,可见他自己充当摄政王,那是犯了众怒。原本管叔鲜等人的逼宫令周公旦难以招架,在政治上完全陷入被动,他为自己辩解的理由苍白无力。可是他抓住武庚的辫子,大做文章,竟然出奇制胜,他极力向诸侯解释,这次叛乱乃是殷商势力的反攻倒算。要是殷商复辟,大家都得倒霉,不要忘了,当年灭纣王,八百诸侯都有份儿,现在人家儿子要复仇,你们看着办吧。

尽管周公旦使出的这招撒手锏十分厉害,但反对武力讨伐的人还是很多,因为许多人根本不相信武庚是主谋。他们联合向周成王(其实是向周公旦)进言说:“如今时局艰难,百姓骚动,这件事要解决,在于王室与叛乱诸邦对话协商,我们大家反复考虑后认为,不可以兴师讨伐。”

周公旦代替周成王回答说:“我深思熟虑过这些问题了。唉,兴师征伐,确实会扰动天下鳏寡无依之人,实可哀也。可如今大灾难降临在我身上,我这个年轻的国王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安危荣辱。你们应该要劝谏我,去完成先王孜孜追求的事业。”

其实周成王也就是木偶一个。我想到一个好玩的东西,就是舞台上表演的双簧,一个人在前台比画,一个人躲起来帮他说话。这个用来形容周成王与周公旦,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周成王一声不吭,周公旦说话时也没忘掉他的身份,不时自称“年轻的国王”,俨然自己就是代言人。

在《大诰》一文末尾写道:“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意思是说,上天要灭亡殷商,我得完成上天的使命,就如同一个农夫得完成自己的农事一样。很明显,周公旦是铁了一条心,要铲平“三监之乱”。管叔鲜不除,周公旦的权力就面临挑战,他就寝食难安。

权力之下无亲情,这是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这种事历史上多了去了,秦有胡亥杀兄扶苏,隋有杨广弑父,唐有李世民杀兄杀弟,明有朱棣杀侄。对周公旦来说,管叔鲜必须得死,只有他是自己的哥哥,只要他死了,其他弟弟谁也镇不住自己。

其实所谓的“三监之乱”原本就是个谎言,管叔鲜顶多就是拥兵自重,不服从中央,他并没有诉诸武力,更没有出兵。反倒是周公旦大打出手,他纠集周政府军队与众喽啰,杀气腾腾直扑“三监”地盘。我前面说过,管叔鲜这个人才能不济,在政治上因为拉武庚下水被周公旦抓住辫子,在军事上又全无战略可言。北面的燕国、东面的齐国、鲁国都效忠周公旦,从战争一开始,管叔鲜的势力便遭到三面包围,这注定是一场不可能取胜的战斗。

此时距离武王伐纣不过才七年的时间,周公旦的军队,都是参加过伐纣战争的旧部,作战经验丰富,堪称精锐之师。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本来兵力就有限,至于武庚,更不可能拥有多少武装,这如何是政府军的对手呢?

周公旦的军队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这场实力完全不均等的战争很快便以政府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历史上周公旦一直被认为是圣人级的人物,那是儒家吹出来的。当年对待殷商战俘时,周公旦十分宽容,建议周武王把他们释放回家种田。可是对待自己的亲哥哥,周公旦却毫不留情,他坚持将管叔鲜送上断头台。一起被处死的,还有纣王的儿子武庚,明眼人都知道他并非真正的罪魁祸首,只是周、管政治斗争中的夹心肉馅罢了。

对于“三监”中的另两个巨头,即蔡叔度与霍叔处,周公旦留下了两人的小命,因为这位圣人不愿意让自己背上“嗜杀”的恶名。在他看来,蔡叔度与霍叔处的分量远远不及管叔鲜,这两个都是自己的弟弟,从长幼次序来看,他们也不可能与自己争夺权力。

蔡叔度最终被流放,周公旦还是给了他一点面子,安排给他十辆马车,另配七十名随从。不过蔡叔度似乎并不愿意认错,在忧愤之中死于流放地。蔡叔度死后,他的儿子姬胡认错态度良好,接受政府改造,这令周公旦很满意,正好可以拿来做宣传。周公旦先安排姬胡为鲁国卿士,鲁国就是周公旦的地盘,他儿子伯禽在那里统治,因此也可视为是对姬胡的政治考察。考察一段时间后,周公旦认为姬胡思想改造不错,便又把蔡国封给他。

霍叔处没有被流放,但被贬为庶人。在“三监”中,霍叔处最年少,惩罚也轻一点。至于殷商旧部,在武庚死后,分为两部,分立为两个诸侯国,一个是宋国,一个是卫国。纣王的哥哥,年迈的微子启被请出来当宋国的君主,卫国则封给了周公旦的另一个弟弟康叔。

除此之外,周公旦的另几个弟弟分封如下:叔振铎封于曹,叔武封于成,季载封于厓。周公旦把这些弟弟全部遣回各自的封国,不留在朝廷任职。如此一来,周公旦独揽大权,再没有哪个兄弟敢挑战他的权威。

“三监之乱”的爆发,是周王朝建立后所遭遇的第一次危机,尽管这次所谓的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但朝廷意识到有必要加强对诸侯诸部的控制。“三监之乱”得到了东部诸侯奄国、淮夷、徐戎等部落的支持,若不是周公旦事先在东部安插了齐、鲁两国作为棋子,东部的局势可能更糟。周兴起于西部的岐周,在东方的势力仍旧薄弱,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周公旦势必要把征伐的矛头对准不服从朝廷的东方诸部。

东方诸部中以奄国势力最强。商代曾迁都于奄,因此奄国与殷商关系十分紧密,故而史书上又称为“商奄”。其国范围在曲阜附近,也就是与鲁国相邻。不要忘了,鲁国乃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所居,于公于私,周公都必须消灭奄以确保鲁国的安全。

奄的实力不容低估,辛公甲建议周公旦,先击弱敌,后击强敌,“服众小以劫大”,先征服淮夷、徐戎诸小部落,再回头攻打奄国。周公旦接受了辛公甲的建议,遂攻打淮水、泗水一带的夷部,消灭了十七个部落。

在东部战争中,除了周政府军之外,齐国、鲁国应该都参加了。打败淮夷、徐戎之后,周公旦集中兵力攻奄,年轻的周成王御驾亲征,当然这只是摆摆样子。此时的奄国已经没有同盟军队的支持,孤军奋战,当然不是周师的对手,都城最终被攻破。

至此,东征之役获得了彻底的胜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2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