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周公的政治学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4:36 0

管叔鲜与周公旦之争,如同后世李建成与李世民之争,同室操戈,何必戴着伪善的面具,无非争权夺利。本来也不必理会孰是孰非,可后世非得把正义之勋章授给周公,把邪恶之名扔给管叔鲜,这确实不公允。在权力的诱惑下,兄弟之情大概是所有亲情中最靠不住的,越亲的兄弟,利益的冲突就越大。骨肉相残,本为儒家所不耻,周公又何以能成为孔夫子眼中的圣人呢?重要的一点是,周公旦摄政七年后,终于还政于周成王。

先前管叔鲜等人的攻击点,便是周公旦有篡位的野心。如今流言不攻自破,周公旦恭恭敬敬地把权力交还给了周成王。

表面上看,周公旦果然信守诺言,他摄政只因为成王年少,如今成王既已长大成人,他便急流勇退。主动放弃权力,这是何等高风亮节,但是我们要仔细考察这件事。也许我们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周成王真的亲政了吗?或者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不过是前台的傀儡?说实话,周成王的时代,政治完完全全烙上了周公的印记,看不到周成王的个性表演。周公旦放弃的只是摄政的名头,他的权力并未遭到削弱。

有一件事情,历来被史学家所忽视。

“三监之乱”后,周王朝的首要大事,便是依照周武王的遗嘱,在洛水、伊水间建立新的都城洛邑。这座新的都城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建成后,周成王并没有迁都到洛邑,这是为什么呢?背后隐藏着怎么样的故事呢?

按道理说,既然洛邑是要用来当新都城,理应把旧都镐京或其他地方的周民迁移到这里。可是周公旦却有一个十分诡异的举动,他把殷商顽民都迁徙至此。什么是殷商顽民呢?就是殷商遗民中,不愿归顺周室的顽固分子。前面说过,“三监之乱”后,武庚被杀,殷商旧地被一分为二,一为宋国,一为卫国。能够留在宋国与卫国的殷民,都属于良民,而顽民则被安置在洛邑。在顽民中,包括有牧野之战的战俘,“三监之乱”的战俘,殷商的官员,还有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的臣民。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洛邑究竟是一座都城呢,还是战犯的流放地?

根据预先的规划,洛邑由两部分组成:以洛水的一条支流为界,东岸为成周,殷商顽民主要是安置于此;西岸为王城,王宫、宗庙以及其他宫殿修筑于此。按照新都规划,周王若迁都到此,就不得不与一群潜在的危险者隔河相望。周公旦如此布置,是何居心?

我大胆猜测,周公旦从一开始,就没想让周成王迁都到洛邑。倘若不迁都,他为什么还要建洛邑呢?洛邑是当时所建造的最大城邑,据考古学者的研究,该城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2.8公里,以当时的标准来看,这已经是大城了。后来洛邑成为诸侯们修筑都城的一个参考标准,大诸侯的都邑不能超过洛邑的三分之一,中等诸侯则是五分之一,小诸侯则为九分之一。换算起来,洛邑面积约9平方公里,大、中、小诸侯的都邑标准不超过3平方公里、1.8平方公里与1平方公里。洛邑不仅面积大,而且防卫能力很强,四周都筑有城墙。当然,倘若叛乱者占据该城,政府军也是不容易攻克的。

洛邑建成后,周成王前往视察。

在《尚书》中有一篇《洛诰》,便写到这次视察。时间是周成王七年,也就是周公旦还政的这一年。这次考察可能给周成王留下了很坏的印象,因为这座城邑里的居民很不友好,多数是殷商的顽固派,其中不少人还曾参与过叛乱。周成王显然被吓坏了,待在这里他一点安全感也没有。当周公旦提醒他迁都到洛邑时,周成王心里显然不痛快,这座城池充满敌意,岂是理想的都城?辛辛苦苦建成的新都,对周成王竟然一点吸引力也没有。不仅如此,周成王还对周公旦如是说:“我就要回去了,在镐京亲政,请您留守洛邑。”

周成王确实是个聪明的帝王,他顺水推舟,把周公旦留在洛邑。这对双方都是好事。为什么这样说呢?

对周成王来说,当了七年的木偶,看到周公旦他心里就发慌。就算指手画脚的人是自己的亲爹,一个年轻人也决计是受不了的,况且周公旦只是叔父。把周公旦留在洛邑,省得天天诚惶诚恐地与他见面,这是个好主意。

对周公旦来说,留在洛邑也不失为好选择。有些资料说,周公旦还政给周成王之后,有人告他,他害怕了逃到荆楚去避难。这种说法,多半是胡说八道,把周公旦看作窝囊废一个了。周公旦与李世民的差别,仅仅在于一个称帝而另一个没有罢了,但同样是一代枭雄,岂是任人摆布的人。连哥哥都能杀的人,千万别相信他的单纯无邪。我是个喜欢怀疑的人,我怀疑的出发点是常识。我怀疑从一开始周公就想把洛邑当作自己的地盘,或者说,周王室的另一个朝廷。否则的话,他把殷商顽民迁往洛邑是什么意思,中国那么大,又不是没地方安置这批人,非得安置在天子脚下,这不明摆着是对周成王示威吗?

周成王倒也不笨,知道周公旦还政只是做给众人看罢了,国家大事,还是得他说了算。对周公来说,洛邑既是大城,防卫又强,没有比这里更舒服的地方了。原本给天子享用的,如今他周公享用了,这就叫没有天子之名,而有天子之实。

迁都这件事,以后就再没有人提起了。史料中再没有写周成王到洛邑去,他对耗时多年建成的大都邑竟然毫无半点兴趣,而当初兴建此城又是他亲自批准的。这难道不奇怪吗?如果看清了本质,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只有周成王自己最清楚,虽说自己是君主,大权还是在周公手里。

周公旦为了给周成王留点面子,特地把洛邑改名为“成周”,与之对应的镐京后来便称为“宗周”。我们说周公所在的洛邑成为国家第二个政治中心,并不过分,洛邑虽然不是首都,但被认为是帝国的陪都。由于镐京在西,又称“西都”,洛邑在东,称为“东都”。 大家知道,周代分为两截,前半截称为“西周”,因为都城是西部的镐京;后半截称为“东周”,都城便是东部的洛邑。

周公在权力场上是一个胜利者,在文化史上则是一位巨人。

在春秋之前,周公是著述最多的一位学问家,而且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被儒家奉为“五经”之一的《尚书》,约有十来篇与周公有关,有些是出自周公之手,有些则是记录其言行。《诗经》中也有不少诗歌出自周公之笔,在现在保存的三百零五首诗歌中,有的学者认为至少有四十五首是周公写的。如此说来,他还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大诗人。周公似乎对《周易》也有所补充,最初他父亲周文王被囚禁时,作卦辞与爻辞,十分简略,后世多有补充。与周公关系非常大的还有两本书,一为《周礼》;二为《礼仪》。这两本书不一定都出自周公之手,但肯定与他的思想密切相关,他所创立的典章制度,对周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两本书与《礼记》合称为“三礼”,被列入儒家十三经之中,儒家许多经典都有周公思想的影子。

除此之外,周公对数学亦似有研究。在《周髀算经》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数学定理,就是勾股定理,在中国称为商高定理,据说就是数学家商高解答周公疑问时论述的。社会上还流传有“周公解梦”的说法,这倒并非毫不沾边儿,在《周礼》一书中,曾把梦分为六种: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这也算是开了梦的解释的先河。还有一本书也被归为周公名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本辞典《尔雅》。

周公究竟有没有如此多的著述,这一直有争议,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他的确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这些著作中,最重要的还是政治学,可以说,他是古代政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儒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儒学圣人孔子对周公十分推崇,在他看来,周公算得上是完美的人物。有一回他曾说:“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太久没梦到周公,竟然成了孔子的慨叹,斯可见他神交古人如此。在东周之前公认的几个圣人中,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诸人,周公最为特殊,原因有二:其一,只有他不是帝王,尽管周文王姬昌生前未称王,但其死后仍被列入帝王之列。周公充其量就是帝王师,而帝王师对孔孟儒学之徒来说,乃是人生至高的理想,故而对周公不遗余力地推崇。其二,在七大圣人中,周公著述最丰,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免对能舞文弄墨的圣人更觉亲切。

周公很提倡“礼”,“礼”是中国政治乃至哲学里的一个概念,狭义上说,是一套礼仪制度,广义上讲,是行为规范乃至行为准则。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之说,尽管在帝舜时便制礼法,但“礼”的精神真正得以普及传播,还是在周代,在周公的努力下成为社会乃至政治的新思维。这种礼的思想,后来又得到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传承,成为儒学思想的一大基本范畴,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周成王与周公的关系,八成类似于汉宣帝与霍光,他既对周公十分尊敬,同时也有如坐针毡的畏惧。东、西两都的存在,倒是解决了实际问题,周成王仍然留在镐京,周公旦主要待在洛邑(即成周),保持适当距离,皆大欢喜。

此时周公旦没有过多干涉政治,但权威是在的,他以叔父兼帝王师的身份,写了几篇文章告诫年轻的成王。在《无逸》中,他写道:“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告诫成王千万不要骄奢,并列举殷商几位名君的故事:中宗祖乙“严恭敬畏天命,自度治民,震惧不敢荒宁”;高宗武丁大帝“久劳于外”、“ 不敢荒宁”等。唠叨这些,主要是成王正值壮年,国家又安定,这种时候最容易被声色犬马所诱惑,不可不先打打预防针。

在《多士》中,周公总结了殷商的兴起与衰亡。从商汤开始,殷帝多“率祀明德”,因此才能享帝祚数百年;到了纣王时,荒淫放纵,“不顾天及民之从”,因此灭国了。周的兴起,文王“日中昃不暇食”,勤奋到这程度,才得以“飨国五十年”。

对于周公的教导,周成王当然唯唯诺诺,奉为神明。

到了晚年,周公的兴趣在于礼乐,著书立说。或许是出于叶落归根的想法,周公旦也不想待在东都成周,他回到丰邑,这是周的旧都,离现在的都城镐京只有二十里。到了丰邑之后,周公旦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他自知时日无多,立下遗嘱:“等我死了之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洛邑),以此来表明我至死也不会离开成王。”因为成周这座城邑是以周成王的王号来命名的,故而周公打算把自己的墓设在这里,以示忠诚。

周公旦直到临死前还如此表态,可见一直到这个时候,仍然有人质疑他当年以摄政为名独揽大权。我认为他真的非常明智,俗话说得好:“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之前说的话,分量是很重的。就算周成王对周公旦有怎么样的不满,在这个时候恐怕也烟消云散了。

不久后,周公旦去世。周成王并没有遵他的遗嘱葬于成周,而是以更高的规格葬于毕。周文王姬昌的陵墓便是位于毕邑,周公旦死后极尽哀荣,葬礼规格堪比周文王。周成王是这样说的:“我小子不敢把周公当作臣子看待。”

我们可以给周公盖棺定论,他实际上就是无冕之王,连周成王都不敢把他视为臣子。纵观中国历史,权臣的下场多数不太好,即便自己得以善终,子孙后代也未必有好下场。典型的例子,比如霍光、张居正等人,在世时权倾朝野,死后家族即遭牵连,子孙不得善终。但周公旦显然政治智慧更高,他甚至在死后还留了一手。

在周王室内部档案室里,藏有一份绝密文件,由于藏在金縢之内,又称为金縢书。金縢就是外面用金属条封存的柜子,既然是封存的,当然不是外人随随便便可以看到的东西。那么周公旦留在金縢里的这份文件是什么内容呢?是一篇祈祷文。

这里有一个故事。

周武王推翻商纣,革命成功后的第二年,由于积劳成疾病倒了,还病得不轻。由于周朝初立,大臣们都非常担心,当时医术水平还比较低,医生也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开国元勋姜太公与召公奭主张求助于占卜,求祖先的英灵庇佑。周公旦同意采用这种神秘的方法,不过他同时认为“不能让先王们为这件事担忧”,哥哥姬发是一国之君,他不能死,周公旦愿意以自己的命来换哥哥的命。

于是他设了三个祭坛,戴着玉璧,手执玉圭,向古公亶父、季历、文王三位先祖祈祷,并写了一篇祷文,内容是这样的:

“你们的子孙周武王姬发,积劳成疾。三位先王若是欠上天一个儿子,请用我姬旦换回王兄姬发吧。我姬旦心灵手巧,多才多艺,还懂得服侍鬼神之道;王兄姬发不如我多才多艺,也不懂得如何侍奉鬼神。所以把我献给上天,应该是合适的吧。王兄受命于天,佑护万方,让你们的子孙臣民能安居乐业,四方民众无不敬畏他,他不辜负上天的使命,也使先王们能永享奉祀。今天我用元龟占卜,三位先王若是答应我的请求,我就献上玉璧玉圭,若是不同意,我就把玉璧玉圭收起来。”

占卜的结果,是吉,就是先祖的英灵同意了。周公旦把祷文收进金縢里,藏了起来,并交代看管的人,千万别对人提起。

您猜猜结果是怎么样?据说,第二天周武王姬发的病就痊愈了。上天也没有拿周公旦的命去换周武王,他还是活得好好的。

这就是所谓的金縢之文的秘密。

在周公旦去世后的那一年的秋天,镐京一带的庄稼尚未收割,一场天灾突如其来。暴风夹杂着雷电,把庄稼都刮倒了,连大树也被连根拔起,周人大恐。这件事情与金縢之书会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看不出其中有任何关联,但不知为什么,金縢之书突然被想起来。周成王与朝中诸大夫打开金縢,才知道周公曾经为周武王祈祷,并打算以自己的性命来换回武王的性命。

看到金縢之书,周成王十分惊讶,便询问保管金縢的史官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史官回答说:“确有此事,但周公命令我们不许说出去。”周成王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说:“今后不要笃信占卜了! 周公为王室操劳,但我年幼不理解。现在上天降暴风雷电,是为了告诫我不能忘了周公之德。”于是周成王到郊外祭祀周公,这时天下起雨,风向反转,把刮倒的庄稼又扶正。庄稼不仅没有被破坏,反倒获得大丰收。

以上是史书中的记载,但有十分诡异之处。

诡异之一,周公旦真的为周武王祈祷过吗?这件事据说是他偷偷摸摸做的,连姜太公、召公奭都不知道,唯一能作证的只有保存资料的史官。同样,没有人可以证明,周武王病愈是周公旦祈祷的结果。

诡异之二,周公旦用金縢保管祈祷文做什么?我必须说,周公这个人可不简单,至少是很有心机。倘若他真的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件事,只要把祷文烧了就是,何必郑重其事地锁在金縢里那么多年?可见他是有目的的。那目的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是出于自保。周公有政敌,而且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周成王,帝王一旦不爽,反攻倒算,那么这个金縢书就是一张保命符,是他对王室忠诚的证明。

诡异之三,金縢书怎么跟一场暴风挂上钩的?金縢书重见天日的时间点真是太巧了,周公刚死,这份文件就意外“被发现”了。真的只是巧合吗?这场暴风确实挺严重,但比起火山地震来说,只能算小灾,被吹倒的庄稼还能被反向风吹正,说明灾害没那么大。史书上根本没有解释,何以这场灾害会导致周成王去寻找一个谁也不知它存在的金縢。所以我猜想,肯定是有人在一旁诱导周成王,最后让周成王意外发现周公留下的“金縢”。

以我的看法,金縢书并非是意外被周成王发现,而是周公旦临死前巧妙的安排,使得这份证明他忠诚于王室的文件在死后现身。周成王确实被感动了,于是他给了鲁国(周公旦的封国)特殊的待遇,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而这种礼原本是只属于周天子的。作为一代权臣,周公旦死后,其家族不仅安然无恙,还受到朝廷厚待,这就是周公旦的智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