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权力倒悬的时代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3:27 0

周室东迁,象征了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周平王是一个不幸的落魄君主,从他开始,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他虽然仍然保有“天下至尊”的王号,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权。不过,上天待他不薄,他在王位上待的时间竟然超过半个世纪之久,在位时间总计长达五十一年。

古语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帝王与臣子,就有由上而下的约束,这是一种政治秩序。这种政治秩序的先决条件,是帝王(中央)必须是强有力的,有能力约束诸侯的扩张与反叛。因此,西周政治制度对诸侯的城邑、军队有明确的约束。比如说,诸侯国的都城,不能超过王都的三分之一;周王可以拥有六个军(师)的兵力,诸侯国不能超过三个军(师)等。

然而,骊山之役,周王室的精锐武装被打残了,没有武力支撑的中央,又拿什么来吓唬地方诸侯呢?于是乎,诸侯们开始蠢蠢欲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国进入了长达五百多年的混战时代。东周的政治秩序出现转折,权力倒悬,诸侯打起霸业旗帜,周王沦为诸侯争霸的工具。当然,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周平王在位的五十多年里,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郑国的强势崛起。

在护送平王东迁、再造周室一事上,郑国是出过力气的,因而郑武公、郑庄公两位君主均担任周朝廷卿士,即为实际执政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众诸侯国中,郑国率先发起兼并战争。郑武公先后灭掉东虢、郐国,郑庄公更是凭借朝廷卿士之身份,以“王命”为旗帜,屡屡征调王师,纵横中原,有称霸诸侯的雄心。周平王对郑庄公的飞扬跋扈既愤怒又无奈,他已垂垂老矣,与他同样老去的,还有孱弱不堪的朝廷。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病逝,周桓王继位。

年轻气盛的周桓王有梦想,梦想恢复西周时代王室的尊严。为了削夺郑庄公的权力,他起用西虢公,极力清除郑国对周王权的影响力。郑庄公对此勃然大怒,索性以牙还牙,在周桓王即位的这一年,给天子一个下马威,两次派遣军队,进入周王室的领地,割走了成熟的稻谷。周桓王气得直吹胡子,却也无可奈何。

不过,在郑庄公看来,周王室尽管衰微,周桓王毕竟是天子,“天子”就是一张王牌,把这张王牌握在手中,就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与周王和解,公元前717年,郑庄公第一次装模作样地前往朝觐周天子。

这次朝觐并没有缓和周、郑之间的矛盾,因为周桓王在郑庄公面前摆出一副傲慢自大的臭架子,他还真把自己当作至高无上的天子。周公黑肩叹道:“周王室在骊山之变后,从镐京东迁到洛邑,郑国是有功劳的,应该对郑国以礼相待,这样以后其他诸侯国才会来朝见。现在周王用这种傲慢的态度,我看郑国不会再来。”

几年后,周桓王干了一件十分荒唐、不可理喻、大失体统的蠢事。

那是公元前712年(桓王八年),周天子突发奇想,提出跟郑国做一笔土地交易。周王室以十二块较小的土地,交换郑国四块较大的土地。看上去这是一笔公平的买卖,郑庄公盘算一下,觉得不吃亏,便答应下来。

可是谁料想得到,这居然是一场诈骗!原来周桓王用以交换的那十二块土地,并非周王室所有,而是属于曾担任周朝司寇的苏忿生家族。堂堂天子,竟然拿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去交换郑国土地,这可列为春秋时代最大的一起诈骗案。诈骗性交易的结果是,周桓王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郑国却两手空空,精明的郑庄公可算栽了个大跟头。

郑庄公被激怒了。

周恒王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诈骗诸侯,大耍小聪明,只知贪图小利,意气用事,机关用尽,最后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周、郑关系持续恶化。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终于罢免郑庄公卿士之职,郑庄公也不再去朝觐天子。蠢蛋往往自认为聪明,周桓王竟然异想天开,试图武力颠覆郑庄公,重新树立朝廷无上的权威。这简直是不自量力!自骊山之变后,周王的军队仅能自保,哪有四处征伐的实力呢?反观郑庄公,如一头中原雄狮,横扫中原——卫、宋、陈、蔡等国,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

周桓王挑战郑庄公,犹如绵羊挑战雄狮。

当然,周桓王有自己的优势,他有“天子”的招牌。他把招牌一竖,郑国的宿敌卫、蔡、陈诸国当然乐得响应,三国出动兵力,会同王师,组建一支讨逆军,浩浩荡荡杀向郑国。对周桓王来说,这是复兴周室的光荣一战,只要打败郑庄公,其他诸侯就要战栗地匍匐在他脚下。

只是周桓王忘了,讨逆军看上去威武雄壮,但卫、蔡、陈等国无一不是郑庄公的手下败将,能有多少胜算呢?

面对天子的挑战,郑庄公哂然一笑,他亲率郑国铁血兵团,屯兵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权力倒悬的时代葛,严阵以待。

这是王室与诸侯的大对决。倘若王室取胜,或许可重整旗鼓,号令天下;如果败了呢?恐怕为诸侯所耻笑,永无东山再起之日。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权力倒悬的时代葛的天空布满阴云,空气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一场影响东周历史的大决战就要打响了。

只见周桓王信心十足,他把军队编为三军:中军乃是周王室直辖的中央军,由天子亲自指挥;右军是蔡国与卫国的军队,由虢公林父指挥;左军是陈国军队,由周公黑肩指挥。三军品字排开,一时间尘土嚣扬,车辚马啸,煞是雄壮,大有一战而荡平郑国的气势。

战场的另一端,郑庄公表情冷峻,默不作声地观察敌人的动向,盘算着作战方案。周王的布阵特点是中央军实力较强,两翼的卫、陈、蔡的军队稍弱,特别这三个国家多次与郑国交锋,屡屡败北,自然有畏惧心理。

避强击弱是战争常用的法则,郑庄公决定把主力配置在左、右两翼,先集中力量击破卫、蔡、陈三国部队,而后周桓王的中央军势必陷入孤立无援之境。郑庄公还亮出一种全新的阵法,称为“鱼丽阵”,实际上是战车部队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作战。具体如下:一种说法是战车在前,战车之后是步兵,步兵的位置是填充战车与战车之间的空隙;另一种说法是二十五辆战车为一排,每两辆战车之间有五名步兵。这种阵法的特点是步兵和战车之间可以互相支援,战车可以凭借其防御力和居高临下的优势,支援两边的步兵队伍;步兵在战车旁可以防止战车被敌军分割包围。

随着一通鼓声擂响,郑军率先发动进攻。公子姬忽率右翼兵团直扑陈军;祭仲率左翼兵团进攻卫、蔡联军;郑庄公指挥中军,徐徐压上。在郑军两翼强大的攻击下,陈军与卫、蔡联军很快阵脚大乱,一哄而散,争先逃窜,完全顾不上坐镇中军的周恒王。

三军总指挥周桓王一下子没了两个军,三路郑军一拥而上,周军大败。周桓王的霉运还未到头,在混战中,他被郑军将领祝聃射中一箭,箭矢扎入肩膀,一阵剧痛,几乎掉下马车。周桓王虽是个窝囊废,仍表现得从容不迫,不失一个王者之尊严,居然忍住伤痛,镇定地指挥大军撤退。

祝聃见周桓王负伤逃走,正要驱车追去,郑庄公阻止道:“君子不能够逼人太甚,何况是侵凌周天子呢?我们只求自卫,能保住国家社稷,也就知足了。”当天晚上,郑庄公派人前往周军的驻地,探望并慰问周桓王。

这次大战中,郑庄公的表现有理有节。有理,郑国属自卫还击;有节,只击溃来犯的联军,并不实施歼灭战,战争的善后工作做得很好。反观周桓王,既师出无名,又不自量力,还挨了祝聃一箭,可以说名誉扫地。桓王之本意,幻想凭此一战,重树天下共主之形象,重操征伐诸侯之权柄。可惜事与愿违,自身形象一落千丈,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徒增笑耳。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权力倒悬的时代葛之战是东周时代一场重要的战争。郑国的胜利,象征着一个诸侯争霸时代的来临。周王独尊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了,周王室从政治中心走向边缘化,虽然在此之后还不断有诸侯雄主提出“尊王”的口号,但那不过是玩弄政治的把戏,周王室的地位实质已经等同于诸侯国了。

此役彻底击碎了周桓王的雄心壮志,他日益消沉,复兴周室的梦想随风飘散。十年后,即公元前697年,在位二十三年的周桓王去世。

比起父亲周桓王,周庄王更加庸庸碌碌,无所作为。

周庄王在位的十五年,是春秋史上最混乱的十五年。此时一代霸主郑庄公已经去世,各诸侯群龙无首,混战、动乱、弑君、谋杀等充斥各国。这是一个没有秩序的时代,我们可以罗列一长串死于谋杀的君主:郑昭公、鲁桓公、齐襄公、宋闵公……这种谋杀之风甚至刮进周王宫,周庄王险些也成为刀下之鬼。

公元前694年,曾作为周桓王左膀右臂的周公黑肩企图策划政变,他计划干掉周庄王,扶立周桓王的另一个儿子姬克。然而阴谋尚未得逞,便遭到大夫辛伯的告发。周庄王抢先一步,擒杀周公黑肩,姬克闻讯后大恐,逃到南燕避难。

倘若周庄王能多活几年,或许还能风光一点。因为一种新型的霸业模式已是呼之欲出,这种霸业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尊王攘夷”,霸主要带头“尊王”,谁还敢不尊呢?只是周庄王享受不到这种好处,公元前682年,他死了。

接下来的周釐王是个短命天子,只当了五年的天子就死了。在这五年时间里,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便是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是在公元前685年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的,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齐国以巨龙之雄姿崛起于东方。齐国先后打败鲁国、宋国,吞并谭国、遂国等,成为东方不败,笑傲江湖。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鄄(juàn)城主持诸侯峰会,与会者有宋、陈、卫、郑等国,这次会议确立了齐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被认为是齐桓公称霸的开始。

然而,齐桓公忽视了周天子的价值,精明的郑厉公抓住机会,干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差点威胁到齐国的霸主地位。郑厉公干的这件事,便是帮助天子扫平叛变,再造周室。

话说周釐王去世后,周惠王继位。倘若说周王一代不如一代,这并不过分。周惠王与周桓王一样有贪小便宜的毛病,却缺少周桓王复兴王室的雄心。他干了一件十分不地道的事:抢走了手下五个大臣的菜园、房产、田地。天子与大臣争利,着实有些可笑。五大臣心怀怨恨,与周惠王的弟弟子颓勾结起来,打算发动政变,推翻周惠王。

公元前675年,在卫国与南燕国军队的协助下,子颓及五大臣发动政变,周惠王狼狈不堪,逃出首都洛邑,四处漂泊。这是继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权力倒悬的时代葛之战后,周王室又一次在天下人面前威风扫地。当时各诸侯国都袖手旁观,看天子的笑话。然而,目光远大的郑厉公洞察到天赐的良机,他果断介入周王室的内斗。

次年(公元前674年),郑厉公借口调解周王室内部纠纷,将参与发动政变的南燕国君仲父抓起来。紧接着,他将四处流浪的周惠王迎到郑国,并派人潜入周都洛邑,把传国宝物偷了出来,以向天下人表明,周惠王仍旧是合法的天子。

为了帮助周惠王复辟,郑厉公前往虢国,与虢公一起商议周惠王复辟的事宜。虢国一直是周王室的左膀右臂,虢公同意与郑厉公共同出兵讨伐子颓伪政府。公元前673年,郑、虢联军发动对子颓伪政府的军事打击。洛邑很快被攻破,子颓和叛乱的五大臣均被杀死。这场周王室内乱以叛乱者失败而告终,周惠王成功复辟。

郑厉公勤王再造周室,取得赫赫之功,郑国在国际上之声望几乎盖过齐国。倘若不是郑厉公不久后便病逝,齐桓公能否保住霸主地位实是可疑。

郑厉公成为周王复辟的第一功臣,郑国在默默无闻十数年后,再次凭借惊人的功勋为各诸侯国所侧目,大大地提高了在国际上的声望与威名,也捞到了一些实惠。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令齐桓公意识到,周王室虽然衰落,但仍然有利用价值。此后他听取管仲之建议,高举“尊王”与“攘夷”两面大旗,将齐国的霸业推向巅峰。

在“尊王攘夷”的霸权时代,周天子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