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在霸主铁腕的庇护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3:15 0

为什么要尊王呢?

周天子的至尊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从名义上说,他仍是天下共主。齐桓公尽管是霸主,也只是诸侯成员之一,与其他诸侯地位相差不大,如何能令天下人听他的号令呢?要是他通过周天子传达号令,那意义就不同了。这就叫“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周惠王落难时,齐桓公显然忽视了勤王的政治意义,被郑厉公抢得先机,如果不是郑厉公突然病逝,齐国的霸主地位将受到严峻的挑战。聪明的齐桓公不会再犯下第二次错误,“尊王”遂成为齐国坚持奉行的基本国策。

把周王这尊泥菩萨供养起来,就占据了政治上的话语权,有了天子的默许,齐桓公四处征伐的底气才会十足。威风扫地的周天子也渴望得到齐国的支持,因为齐国乃是诸侯中的最强者。气量狭小的周惠王还有个小算盘,他想借齐桓公之手报复卫国人。在周室内乱中,卫国充当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支持叛乱的一方,驱逐周天子。当年发动政变的罪魁祸首大多落网,只有卫懿公仍逍遥法外,周惠王没实力报复,只能寄希望于齐桓公。

公元前667年,周惠王正式赐封齐桓公为侯伯,即诸侯之长,以天子身份承认其霸主地位。同时,周惠王以卫国助子颓叛乱为由,下达王命讨伐卫国。这么一来,齐桓公出兵卫国可谓师出有名。齐师深入敌境,势如破竹,卫国很快举白旗投降。齐桓公以周天子的名义批评了卫懿公站错队,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卫懿公一面唯唯诺诺地听霸主的训斥,一面暗地里塞给其不少奇珍异宝。齐桓公既获得了“尊王”的政治资本,又捞了不少实惠,这可是一笔名利双收的好买卖。

在齐桓公强有力的武力庇护下,周天子总算稍稍恢复点尊严。

不过,倘若认为齐桓公的目的是要重振周室之权威,那就大错特错了。他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帜,却绝不是无条件地遵从周王的政令。这从齐桓公干涉周王立太子一事可见一斑。

周代实行长子继承制,周惠王的长子姬郑早早被立为太子。然而,周惠王晚年时,王后宠爱小儿子姬带,鼓动惠王废掉太子姬郑,改立姬带。惠王经不起女人三番五次地请求,动了更换太子的念头。这事传到齐桓公耳中,他迅速召集各诸侯,商讨解决周王室内部问题。在没有周王代表参与的情况下,齐、鲁、宋、卫、陈、郑、许、曹八个国家达成共识,宣布拥护姬郑为太子。

诸侯干涉王政,这在周代的历史上是没有的。周惠王当然气急败坏,怎么办呢?他暗地里挑拨郑文公与齐桓公的矛盾,怂恿郑国背叛齐国。在周惠王的唆使下,郑文公最终退出八国同盟。在八国同盟中,郑国的实力仅次于齐国,郑文公的退出,令周王室继承人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公元前653年,周惠王在当了二十四年的天子后,终于一命呜呼。究竟谁才是合法继承人呢?周惠王去世时,只有宫里的人知道,太子姬郑决定秘不发丧,封锁周惠王的死讯。他派人快马加鞭前往齐国,请求齐桓公的支持。齐桓公闻讯后,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坚决拥护姬郑继承王位。同时,齐国照会宋、鲁、卫、许、曹等国,在洮地召开元首峰会,会议一致表决支持姬郑为天子。

顺利登上王位的姬郑对齐桓公心怀感激,他即是周襄王。

为了回报齐桓公,周襄王派遣特使参加齐桓公主持召开的葵丘会议(公元前651年),这是春秋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诸侯会议。特使送来了周天子祭祀周文王、周武王时所用的祭肉,作为对齐桓公的赏赐。今天我们对此没觉得有什么特殊性,不过是一盘肉嘛。然而,在周代礼制中,赐祭肉乃是王恩浩荡的体现,是非同寻常的赏赐。

齐桓公恭恭敬敬地走下台阶,准备跪拜接受祭肉。周王特使赶紧说道:“天子有令:伯舅的年龄大了,且功勋卓著,爵加一等,不必下阶跪拜。”为什么周襄王管齐桓公叫“伯舅”呢?原来周礼中,周天子对于异姓诸侯的年长者,叫伯舅,如果是同姓诸侯,则叫伯父或叔父。周天子是姬姓,齐桓公是姜姓(姜子牙之后),故而属于异姓诸侯。

颇能作秀的齐桓公正色说道:“天威近在咫尺,我岂敢贪天子之命而不下拜呢?”说罢他跪倒在地,恭敬地接受祭肉。

齐桓公“尊王”的表态不仅令周襄王心里的石头落地,也为他本人捞足了政治上的声誉。

尽管有齐桓公的支持,周襄王的天子位暂保无虞,然而,周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并未终结。周襄王的弟弟姬带(史称王子带)对失去王位耿耿于怀,他从小被宠惯了,焉甘心当哥哥的臣子。为了夺回权力,他不惜引戎人进攻都城洛邑。戎人一把火烧了东门。周襄王狼狈不堪,几乎要弃城而逃。幸而秦国、晋国及时出兵勤王,总算保住首都。为了防备戎人再度进攻,齐桓公也派出一支军队进入洛邑协防。

守住首都后,周襄王要清算姬带的罪行,姬带脚底抹油,一溜烟地逃到齐国避难去了。直到十年以后,时间冲淡了仇恨,周襄王才允许姬带返回京师。

齐桓公的“勤王”主张,使周天子在诸侯面前有了些面子。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643年,一代霸主齐桓公年迈体衰,竟遭到一群小人暗算,活活饿死于宫中。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争立,齐国陷入混乱不堪的内乱中,霸业戛然而止。

没有霸主的日子里,不仅是齐国,中原各诸侯国由于失去领导,各国之间又你争我斗,一时间遍地狼烟。如此乱哄哄的场面,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当然看不下去。他左瞅瞅,右瞧瞧,只见郑国与卫、滑两国正在械斗,赶紧前去调停。不料郑文公不吃这一套,呸!还真把自己当作天子了。作为郑庄公的后人,郑文公又令周王难堪,非但不接受调停,还把周王特使扣留下来。

周襄王涨红了脸,他的自尊心受伤害了。

只是那个高举“尊王”旗帜的齐桓公已经死了,谁能充当王室的打手呢?周襄王狗急跳墙,竟然想借助狄人之力量教训郑国。狄人正巴不得卷入中原战争以捞足好处,既然周襄王诚心相邀,他们闻风而动,直捣郑国。为了与狄人拉近感情,周襄王甚至娶了一名狄人之女,名为隗氏,立为王后。

然而,周襄王还是要蒙羞的。王后隗氏并不爱他,反倒爱上了跑路十年刚刚被允许回京的姬带。看来姬带命中注定是周襄王的死敌,不仅要夺他的位,还要夺他的女人。周襄王终于被激怒了,他迸发出男子汉的气概,把王后隗氏废掉了。姬带一看奸情败露,情知京城之内再无容身之地,为了跟情人厮守,老子还要跟你这天子干上一场。

姬带有张王牌,就是他的情人隗氏。隗氏找娘家狄人帮忙,围攻周襄王。周襄王发现自己就是个大蠢蛋,招来狄人,岂不是引狼入室吗?周王的政府军大败,天子被迫逃往郑国避难。

这一年是公元前636年。

此时的周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羞愧难言。然而,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他硬着头皮,分别向鲁国、晋国、秦国发出勤王令。勤王军会不会前来,他不知道,除了等,他还能做什么呢?

说起来周襄王运气不错。就在天子落难的同年,晋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在秦国武力支持下,返回晋国登上君主宝座,他便是与齐桓公并列为“春秋五霸”的晋文公。在此之前,晋国内乱频繁,晋文公的上台,预示着晋国黄金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一个长期霸权的开始。

晋文公要扬名立万,机会就在眼前。只要帮助周襄王复辟,到时就可以接过齐桓公的“尊王”大旗,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晋国号令天下的霸业。这个机会,只有目光远大的人能看得到。不仅是晋国,秦国也蠢蠢欲动,秦穆公迫不及待要渡过黄河前往勤王,然而地理劣势决定秦穆公的美梦蓝图化为泡影。原因很简单,晋文公要独吞勤王之功,晋国不借道,西方的秦国就无法挺进中原。

周襄王望眼欲穿,终于盼来勤王之师。晋文公亲自率军南下,兵分两路,一路包围姬带与隗氏所在的温地,这对情人早已公然同居;另一路则径直奔向郑国汜城,迎接周襄王。

叛军岂是晋军的对手,很快被打得丢盔弃甲,姬带在战斗中被俘,后被处死。晋文公亲自护送周襄王回到首都洛邑,落魄天子终于重见天日。不过,他很快就会明白,比起齐桓公,晋文公并不是那么恭敬谦和的。

晋文公再造周室,功劳可谓伟大矣。周襄王理所当然以最高规格款待晋文公,亲自敬酒。不料晋文公几杯烧酒下肚,狂气上来,居然干了一件让周襄王下不了台的事。他冒冒失失地提出一个请求:请求周天子允许他死后能享用天子的葬礼。

这话一出,所有人惊呆了。你晋文公要干什么?你想当天子吗?你想取代周室吗?这是非常严重的僭越无礼,是对天子权威地位的挑衅,甚至可以说是大逆不道。

周襄王十分不痛快,拂然道:“那是天子的礼仪,现在好像还没有到取代周室、改朝换代的时候,如果叔父也以天子之礼安葬,岂不是有两个天子吗?那样大概叔父也不同意吧。”

当然,晋文公说的话乃是酒话,在这个诸侯林立、群雄争霸的年代,你想当天子岂不成众矢之的?“尊王”、“挟天子”才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感谢晋文公勤王,周襄王不得不忍痛把阳樊、温、原、夏商周原来是这样——在霸主铁腕的庇护下茅四座城市赏赐给晋国。所谓的“赏赐”,实际上是周王室处境窘迫艰难的表现。在周室衰微、诸侯崛起之际,周王室的领地已经越来越小。这次“赏赐”,实际上是周王室在晋国人的威胁下不得不做出的让步。显然,晋文公的“尊王”,比起齐桓公更显得虚情假意。

此时中国大地之上,逐渐形成两大军事联盟:一方是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联盟;一方是以楚国为首的南方联盟。

楚国本是周的封国,在五等爵中为“子爵”,地位是比较低的。不过,由于楚国地处南方蛮夷区,有极大的拓展空间,加上历代名君辈出,逐渐崛起成为南方最强大的国家。到了东周时代,楚国已是南方霸主,国君熊通不满足“子爵”的称号,要求周桓王提高其爵位,封公爵或侯爵,不料却遭到天子的一口拒绝。熊通一怒之下,自立为王,称楚武王,与周王分庭抗礼。从楚武王到楚文王、楚成王,三代名君把楚国之势力扩张至中原,对晋国之霸业乃是一大威胁。

公元前632年,春秋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役爆发,此役便是城濮之战。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诸侯国大战,两大轴心国是晋国和楚国。晋国的同盟国有齐国、秦国、宋国;楚国的同盟国有鲁国、曹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总计十二个国家卷入战争。晋国成为最后的胜者,晋文公当之无愧成为新一代霸主。

晋文公没有忘记“尊王”,他搞了一个轰轰烈烈的“献俘”仪式。超过一千人的楚军俘虏,被押着穿过王城洛邑的主要街道,从周天子的检阅台前狼狈走过。除此之外,晋文公还献上了城濮之战的战利品:楚国的一百辆战车。

周襄王与晋文公假惺惺地上演一出早已预排好的戏:天子赏赐给晋文公一大堆东西,任命他为“侯伯”,即诸侯之长,相当于诸侯联席会议主席,其实就是“霸主”的另一叫法。周襄王当面表彰说:“阿叔啊,以后就靠你安抚天下诸侯,为周王室惩治叛乱。”

晋文公假装不敢接受,推辞三次,在周天子的坚持下,才“勉强”接受侯伯的任命。从此以后,晋国便成为天子的保护国,堂堂周王,已经沦落到受保护的地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