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管、蔡的叛乱(上)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4:54 0

在政治制度上,周代仍然延续了夏、商以来的分封制,但有所创新,体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浓厚色彩。

为了使新政权深入人心,周武王不仅分封殷商王室族人,同时也没忘掉历代帝王的后人。神农氏(炎帝)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祝,帝尧的后人封于蓟,帝舜的后人封于陈,大禹的后人封于杞。这些都是所谓的“圣人”家族,尽管有些家族已经没落,但由于中国向来有祖先崇拜的传统,政治影响力尚存。在分封诸侯一事上,周武王堪称慷慨大方。

作为新王朝的缔造者,周武王不能不思考夏、商两朝中央政权存在的问题。在夏代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央政权并没有足够的权威,甚至有一段时间政权还落入野心家手中(后羿、寒浞),这是因为中央政权的直辖区太小,遇到强有力的诸侯时,中央帝国甚至不是其对手。商汤建立商王朝后,扩大了中央直辖区的范围,中央帝国无论在土地还是人口上,都要远远大过其他诸侯。后来商的覆灭,问题便是出在没有强有力的诸侯作为屏藩。

周王朝若要长治久安,非得有强大而且忠诚的诸侯拱卫不可。要诸侯对王室忠诚,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自家人才谈得上忠诚,当然,太师姜尚姜子牙也算得上一个。周武王如高明的棋手,在分封诸侯上足见他的远见卓识,我们且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

武王封太师姜尚于营丘,国号为齐;封弟弟周公旦于曲阜,国号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弟叔鲜于管;封弟弟叔度于蔡。以上这几个人,是周帝国的核心人物。这里体现了怎样的政治智慧呢?周的势力原本乃是在岐下、丰邑一带,位于西方,在中部、北部、东部都缺乏影响力。武王分封诸侯的原则,便是把心腹安插在周势力薄弱的地带。在势力最薄弱的东方,安插姜太公的齐国与周王旦的鲁国;在北方则安插召公奭的燕国;在殷商旧地的中央地带,安插叔鲜的管国与叔度的蔡国。

这就如同围棋国手的布局,固然不可只争一隅之地,而必须放眼全局,把重要棋子置于四角乃至腹心。这种战略布局用意明显,只要有其他诸侯叛乱,帝国的捍卫者便可以从各个方向出击,绝不至于像殷商那么被动。在周武王之后,这个战略布局又被继承者做了改动,设两都,即西都与东都,分控西部与中部,又给予东方齐国征伐之权。如此一来,周王自西向东直到东海之滨,均取得了有力的控制权。

在这几个嫡系诸侯中,管、蔡两国负有特殊的使命,这两个诸侯国分布在殷邑附近,管叔鲜、蔡叔度的职责之一,便是监视殷商旧贵族,预防他们造反。周公旦虽然被封于鲁国,可是他并没有前往封国,周武王对这个弟弟的政治才华十分欣赏,把他留在朝廷,帮自己打点政务。因此经营东方的重任,实际上便落在姜子牙的身上。

姜子牙虽已年迈,却宝刀不老,在他的经营下,齐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周灭殷商,最大的功臣当属两代帝师姜尚姜子牙,他所得到的封赐也是最多的,封于营丘,国号为齐。周取代商,理所当然地接收了殷商遗留的政治资本,包括其领地与控制下的诸侯。只是殷商时代,对诸侯的控制力原本有限,周的权力触角还未远远地伸向东方,因而所谓的封国不过是画在纸上的大饼罢了,能否抢下这个大饼,还得看本事如何。

武王封姜尚于齐,这只是给一个允诺,你可以到那里当诸侯,能否站得住脚,还得奋斗才行。正因为这块大饼不好下咽,而又不能不吞下,周武王才让最有智慧的姜子牙去经营,只有东部无虞,地处西方的朝廷才能高枕无忧。

据称,姜子牙本是东海上人,即今天的山东地区,受封于齐,对他来说,算得上是衣锦还乡。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姜子牙已经老朽了。倘若果真如史书所言,周文王姬昌找到姜子牙时,他已是古稀之年,那么此时应该八九十岁了。忙碌一生,岂不是该好好地安享晚年吗?姜子牙当真是抱了这种想法,奋斗了一辈子,终于当了诸侯,心里好不得意。尽管事业来得有点迟,可毕竟他还是奋勇地攀上了人生的高峰。

也许是时候歇歇了。

他带着一帮人马,向东进发,向着自己的封国而去。一路上,姜子牙气定神闲,不急着赶路,白天赶路,晚上投宿酒馆,倒也十分惬意,沿途欣赏大好山川,流连忘返。

有门客急了,天下虽已初定,但东方并非太平,如此拖泥带水,恐怕局势有变。某天晚上住宿时,该门客对姜太公说:“我听说来之不易的东西,失去却是容易的,你这么安逸,睡得这么香,不像是急着赶到封国的人。”言下之意是说,你别以为封你为诸侯,这个地方就是你的,很多人都抢着要哩,你还不赶紧去接收?姜太公一听,如梦初醒,赶紧穿上衣服,连夜赶路,在黎明之时到达营丘。

也亏得那人提醒,姜太公要是晚到一天,就大事不妙了。

在营丘附近,有一个夷人国家,称为莱国。莱侯原本是听命于殷商,这时殷商覆灭了,周朝刚刚建立,东部尚未安定,莱侯便想浑水摸鱼,乘机夺取营丘。所幸的是,姜子牙及时赶到封国,迅速组织防御,打退了莱人的进攻。

正因为周王朝对东部的控制力薄弱,周武王才让强有力的姜太公去治理此地,同时也给了他很多自主权。姜子牙不愧为出色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一方面加强齐国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用心思考齐国的出路。

当时的齐地接近蛮夷,属于落后地区,姜子牙很有本事,他发现齐国拥有许多自然资源,特别是在渔业与盐业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若能因势利导,则必定可富甲诸侯。除了渔业、盐业之外,姜子牙还大力发展工商业,使得附近的居民纷纷前来投奔归附齐国,齐国很快就成为诸侯国中的后起之秀,成为一个大国。从开国者姜子牙开始,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齐国一直是诸侯国中的一等强国,这种光荣的历史,在各诸侯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当初周武王把自己的弟弟们分封在大帝国的几个战略要地,希望这些同姓诸侯能作为藩卫中央的强有力保障。可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刚去世,几个兄弟就同室操戈,新兴的周王国陷入极其严峻的危机之中。

这件事的由来,得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周公旦。

周公旦就是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在周文王诸子中,姬发与姬旦是最出类拔萃的两个。据《史记》载:“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姬旦从小在孝行与仁德两方面,在诸兄弟中是最为突出的。周武王对这个弟弟最为器重,自从继位后,就把姬旦视为左右手,朝中许多政事都交由他处理。姬旦兢兢业业地辅佐哥哥,在推翻商纣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在周武王登基仪式上,姬旦执大钺站在其侧,地位可以说是在众人之上。受封鲁国后,周武王并没有让他前往封国,而是留在自己身边,偏好之心,一目了然。

武王去世时年仅五十四岁,谁是继承者呢?

倘若以殷商传统,兄死弟承,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人是姬昌的第三子管叔鲜。姬昌共有十个嫡子(正妃太姒所生),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与厓季载。其中长子伯邑考早死,武王姬发病逝,剩下来八个同母兄弟中,管叔鲜最为年长,继位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过,周与商的传统是不一样的。从古公亶父开始,接下来的季历、文王姬昌、武王姬发,都是世子继承制,并没有采用兄弟继承制。问题是,周武王的嫡子姬诵当时年龄尚幼。姬诵几岁呢?史书有不同说法。《史记》的《周本纪》只写他年少,未明几岁;《鲁周公世家》写他尚在襁褓之中;《孔子家语》则说他十三岁,十三岁很难说是在襁褓之中吧。总之,姬诵的年龄不会超过十三岁,还达不到亲政的年龄。

此时武王的几个兄弟都被分封在外,只有周公旦在朝中执掌大权。周公旦当然不愿意选择兄弟继承制,如果由弟弟继承哥哥的大位,只能是最年长的管叔鲜继承。因此周公旦果断地立周武王未成年的儿子姬诵为第二任周王,史称周成王。由于周成王年纪尚轻,未能亲政,周公旦自己为摄政王,成为周王朝的实际统治者。

此举令周公旦的诸兄弟勃然大怒。要知道周公旦一直得到周武王的器重,甚至不让他去封国而留在朝廷,这个恩典是其他兄弟都没有的。在周公旦的兄弟中,有些兄弟早就对他看不顺眼,认为是武王偏心,心里很不服气。如今周武王刚死,周公旦居然就当起摄政王,不把其他兄弟放在眼中了。

周公旦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他是这样说的:“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担心天下诸侯听到武王去世的消息后发动叛乱,他不能把政权交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摄政,以确保帝国之舟平稳航行。

然而周公旦这一解释实在无法令人满意,他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凭什么他有权力超越诸兄弟呢?凭什么他是摄政王,而不是其他兄弟呢?显然,这里就牵扯到权力斗争的问题。

在诸多兄弟中,又以管叔鲜最为不满,他愤愤不平,当年周武王把行政大权交给周公旦,而自己却只能在殷邑监视纣王的儿子,很明显是被剥夺了权力。管叔鲜纠集蔡叔度等人,共同散布流言:“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就是说,周公旦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辅佐年幼的周成王,而是想篡位称王。

有一个人的立场相当关键。

他就是召公奭。

召公奭与周公旦同为姬姓,两人很可能是堂兄弟。由于召公既是诸侯,又是朝廷三公,同时也是开国元勋,位高权重。他是朝廷第二号人物,实权仅次于周公,当时周领土划为两块,周公管理陕以东的地盘,召公管理陕以西的地盘。如果召公与管叔鲜、蔡叔度等联手,共同反对周公,周公势必难以招架。

周公旦对自己的行为难以自圆其说,不仅管、蔡等诸侯反对他,在朝廷中担任太保的召公奭也心有怀疑。所幸的是,召公只是心有怀疑,并没有明确表态。善于捕捉机会的周公旦立即写了一篇《君奭》的文章以表心迹,交给召公过目。召公对周公旦的解释仍然不满意,迟迟未答应与他合作。幸好周公旦博学多才,信手拈来前朝史事:“商汤时有伊尹;太戊时,有伊陟、臣扈,还有巫咸治理朝政;祖乙时有巫贤;武丁时有甘般。这些大臣都有辅佐君王的功业,殷朝因此得到治理和安定。”

反复权衡利弊后,召公最终选择站在周公旦一边。他与管叔鲜、蔡叔度等人不同,虽然是同姓诸侯,却是姬姓分支,争夺王权根本没他的份儿。他很知道自己的轻重,若是他倒向周公旦,周公旦胜出的机会就大;若是倒向管叔鲜,管叔鲜胜出的机会也大。从个人私交来说,召公与周公长期共事,亲密程度要远远超过管叔鲜。若是他在周公旦、蔡叔度之争中只能二选一,最好还是押在周公旦身上。

召公的支持,避免了朝廷内部的分裂,而且周公旦还可以获得北方燕国(召公的封国)的支持。此时管叔鲜不断纠集反周公旦的部落联盟,这些同盟国多数来自朝廷鞭长莫及的东部及东南部,包括淮夷、徐戎诸部以及邻近齐、鲁的一个颇有实力的诸侯奄国。

面对管叔鲜的挑战,周公旦毫不退缩。

他秘密联络镇守东方的齐侯姜太公,对他说:“我之所以不避嫌而行摄政之事,是担心天下诸侯背叛周王室。倘若发生那样的事,我没法向太王(古公亶父)、王季(季历)、文王(姬昌)交代。三位先王长期艰苦创业,才有了天下。如今武王去世得早,成王年龄尚幼,我这样做,只是为了稳定周室罢了。”

在周公旦看来,齐侯姜子牙是必须争取的对象。一来姜子牙德高望重,是开国元勋,也是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帝王师,威信极高,影响力极大;二来齐国在姜子牙的治理下,经济实力超强,成为第一流的诸侯强国,雄视东方;三来姜子牙是异姓诸侯,周王室内部兄弟之争,对他来说并没有切身利害关系。

姜子牙显然愿意支持周公旦。周公旦在周武王时代便是国家的第二把手,周武王去世后,理所当然是第一把手,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更重要的是,周公旦代表着朝廷,甚至可以说是代表周成王发号施令,在政治上握有绝对的主动权。姜子牙本来就是第一流的战略高手,焉能看不出周公旦的优势要远远强于管叔鲜、蔡叔度这些人。为了拉拢姜子牙,周公旦开出了让他心动的条件:“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授予姜氏齐国有征伐四方诸侯的大权。

这种条件,姜子牙焉能不接受呢?

在搞定召公奭与姜子牙后,周公旦又打出第三张牌。

周公旦不是受封于鲁国吗?可是长期以来他一直留在朝廷,根本没法去鲁国,鲁国虽有封国之名,却没有首领。在管叔鲜、蔡叔度磨刀霍霍之际,必须尽快派一个可靠的人去经营鲁国,增加自己的力量。

派谁去呢?

最可靠的人,当然是自己的儿子伯禽。

伯禽临出发前,周公旦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我的地位也不算低了,可以说位极人臣。可是我却忙得没时间,经常洗一次头发的时间,就要三次接待来访的士人,手里只得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吃一顿饭,就要三次吐出咀嚼的食物,起身迎接贤人。我这样做,还时时担心失掉天下贤人。你到了鲁国后,千万不要因为有权有势而在别人面前显得骄傲怠慢。”伯禽听后,唯唯而去。

三张牌打出去后,周公旦全然高枕无忧了。

管叔鲜、蔡叔度的地盘是在殷商旧地,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周公旦以巧妙的布局,在战略上取得主动权,他亲自坐镇西部,掌控周帝国中央政府;东面有姜子牙的齐国、伯禽的鲁国。只要战事一起,周公旦就可以从东线、西线同时发动进攻,直捣叛军巢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