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历史名臣——韩世忠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7 19:34:07 0


历史名臣——韩世忠

韩世忠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延安(今陕西延安)人。家贫无产业。韩世忠为南宋著名抗金将帅,时与岳飞齐名,并称“韩岳”。韩世忠投戎以来,历经百余战,屡建战功。宋高宗绍兴四年,因战功被誉为“中兴武功第一”。后置背嵬军,兵屯楚州(今江苏淮安),使金、伪齐军不敢入犯,成为保卫东南、蔽遮江淮的重要屏障。官至枢密使,进太保、封英国公。

一、少年投戎 征战南北

韩世忠年少时鸷勇过人,性格粗犷,能骑生马驹。但嗜酒尚气,颇失检点,人呼为“泼韩五”。有人说他风骨伟岸,身怀绝技,日后当作三公,韩世忠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就殴打其人。他十八岁时,凭借着勇猛应募乡州,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延安毗邻西夏,夏人经常前来滋扰。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夏兵侵扰宋境,宋廷调兵守御,韩世忠随军前往。宋兵到了银州(今陕西米脂西北),夏兵固守其城。韩世忠奋勇当先,破关杀死敌将,并将其首级抛掷城墙外,夏兵大恐,宋军乘机破城,夏人遂败。夏人调集重兵至蒿平岭,韩世忠率领宋精锐之卒与夏兵鏖战,夏兵退去。不久夏兵又从小道攻打宋军,韩世忠率敢死士与夏兵殊死而战,夏兵稍退。当时夏军中有一骑士左冲右杀,十分勇猛,韩世忠问俘获的夏兵:“此是何人?”夏俘兵说:“此是监军驸马兀历史名臣——韩世忠。”韩世忠就跃马挥刀冲上去,立斩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夏军于是大溃。

此次战役,韩世忠战功显著,上司呈报其功。此时权奸童贯治管边事,怀疑所报有讹,只给韩世忠进补一级。

宣和二年(1120),韩世忠随王渊征讨方腊起义军,因镇压有功,被授官为承节郎。

宣和三年(1121),宋廷议复燕山,调派诸军,但都溃败而归。韩世忠与苏格仅带五十骑,收罗溃兵散卒,与二千金兵作战,却取得胜利。此战虽然是小胜,但初次显示韩世忠与金兵作战的勇气和才能。

宋钦宗时,张师正率领胜捷兵与金人作战,兵败。宣抚副使李弥大将张师正处斩,以肃军法。军中大校李复蛊惑士兵叛乱,附合者共数万人。李弥大令韩世忠率所部人马追击,追至临淄河岸,韩世忠兵不满千人,分作四队,并以铁蒺藜堵塞归路,下令说:“进则胜,退则败,逃跑者命后队剿杀。”于是宋军不敢返逃,全部死战,遂大破叛军,并斩李复。叛军余党奔逃,韩世忠乘胜追击,追至宿迁(今属安徽)地方,叛贼尚有万人,正在饮酒作乐,毫无防备。韩世忠单骑而至,大声呼喊说:“宋大军至矣!你们若放下刀剑投降,我将保你们无事。日后共图功名。”众贼惧怕请降,并向韩世忠跪进牛肉与酒。韩世忠不慌不忙解鞍下马,吃肉饮酒。天明,却仍未见宋军到,叛贼开始后悔,但已无济于事。韩世忠单骑降叛贼,以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

当时金兵攻陷真定(今河北正定),王渊镇守赵地,韩世忠前往。金兵攻打赵地,听说韩世忠在赵,攻赵益急。这时宋军粮尽援绝,许多人劝韩世忠突围而去,韩世忠不听。正逢上天降大雪,半夜时分,韩世忠率领敢死士三百人直捣敌营。金兵毫无准备,不知所措,竟自相攻击,到天明才弄清情况。金兵主将也在混战中身死,金兵无帅,只好退逃。

宋廷嘉奖韩世忠,并提升其官职为嘉州防御使。

二、平苗刘反 卫高宗位

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赵构在扬州召集诸将会议。讨论宋廷“移跸”问题。大将张俊、辛企宗均建议高宗南迁,移跸至湖南一带。韩世忠不同意。他认为两淮、江浙是宋朝立足之根本,不能放弃,应派重兵防守。若移跸湖南,人心浮动,军心不稳,万一有人变乱,后果不堪设想。但韩世忠这番忠言未被采纳,宋廷决定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

事情果如韩世忠所料的那样,宋高宗赵构登位以来,不思收复中原,而一味南退,引起朝中一些将臣的不满。于是,宋高宗至临安不久,朝臣苗傅、刘正彦谋反,逼迫赵构让位。事发,举朝震惊。这时,以大臣张浚为首,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商议平反讨乱。当时握重兵者,有张俊、刘光世参与此举。韩世忠也带所部兵来。大家见韩世忠到来,都非常高兴。韩世忠此行前曾举酒酹神说:“誓不与此贼共戴天!”见到张俊后表示:“今日大事,世忠愿与公以身任之,公不必忧虑。”

历史名臣——韩世忠

宋代《出水芙蓉图》

三月,韩世忠带所部人马到达平江。张俊又借二千兵与韩世忠。韩世忠又率兵至秀州(今浙江嘉兴),称病不能前进,却暗中加紧营造云梯、兵械。原来此前,苗傅、刘正彦得知韩世忠要来,曾传令让韩世忠的大兵驻屯江阴(今浙江绍兴)。韩世忠假作听命。后又上言说,所带兵马甚少,愿赴临安。苗、刘大喜,允许其赴临安,并迫使高宗下诏令授韩世忠为节度使。如今得知韩所部军马并不少,而且兵屯秀州,苗、刘不由恐惧。

这时,韩世忠妻梁氏及其子韩亮俱在临安,为苗、刘所监拘,并且防守严密。宰相朱胜非假意对苗傅说:“如今已和太后商量,可以派遣韩妻梁氏及子亮赴韩营,好言抚慰韩世忠。韩世忠如果能听从命令,那么平江诸将臣将会随之安稳。”苗傅听信其说,于是召梁夫人入朝,封安国夫人,命其转告韩世忠,速来勤王。梁夫人离朝后急忙驰马出了临安,日夜奔驰,即到秀州,与韩世忠会面。

未过多久,正当韩世忠在秀州加紧准备时,“明受”(苗、刘叛乱后改立的年号)诏至秀州。韩世忠说:“我只知有‘建炎’(指宋高宗当时年号),不知有‘明受’!”遂斩使者,并取诏烧之。随后便发兵直指临安。苗傅才知上当。

韩世忠兵至临平(今浙江杭县东临平山下),苗傅派苗翊、马柔吉依山阻河为阵。并在河道中流设置鹿角,以阻挡韩世忠舟船。韩世忠带领士兵丢舍舟船,奋力拼战。张俊又带兵至,刘光世也带兵至,叛兵稍怯。韩世忠又舍马操戈而前,命令将士:“今日当以死报国,凡是脸上不被叛军射伤者皆斩!”于是将士更奋力向前。这时叛兵列神臂弩,都拉满弓以待。韩世忠怒睁双眼,大声疾呼,挥戈冲锋在前,叛兵不能抵挡,弓矢尚未发出,韩兵已至,叛军遂败逃。苗傅、刘正彦闻兵败,打开涌金门,率二千精兵逃遁。

韩世忠急忙带兵入临安,宋高宗闻讯步出宫门迎接他。高宗握住韩世忠的手边哭边说:“中军吴湛助逆最甚,如今尚留在我身边看管我,能否先除掉他?”韩世忠慨然应允,于是去见吴湛。二人握手相语,韩世忠乘机折断其中指,派人绑缚于市曹处斩了他。后又捉住此次变乱的主谋王世修。宋高宗感动不已,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

韩世忠又上言说,叛贼尚拥有精兵,离京城又近,应尽快讨平。宋高宗同意了。于是韩世忠又带兵追苗、刘于渔梁驿。叛兵见韩世忠来,皆大恐,不战而溃。韩世忠于是捉住刘正彦及苗翊,又在建阳追擒住苗傅,全部押送临安,诛杀了他们。

平苗、刘之反,韩世忠身先士卒,冲锋于前,功劳最大。宋高宗赵构手书“忠勇”二字,绣于旗上,双手举旗授予韩世忠,并授韩世忠官职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时年韩世忠为四十岁整。

三、战黄天荡 振宋军威

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统率大兵再度南下。宋将杜充怯敌无能,宋军江防全面崩溃。金兵乘胜渡过长江,围攻建康(今江苏南京),杜充又弃城逃跑,后降金。

韩世忠原先屯兵镇江,宋军溃败,他也兵退江阴。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宋高宗召见韩世忠,意欲请其护驾南逃。韩世忠奏说:“敌军在江南必不会长久,我愿率兵留长江一带,以断金兵归路,并尽死一战。”宋高宗准许了。

正逢上元节,韩世忠故意在秀州(今浙江嘉兴)张灯结彩,以迷惑金人。而暗中已引兵突至镇江。这时,金兵因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又屡受江南军民袭击,加上宋高宗已从海上逃遁,追之不及,于是决定引兵北还,时在建炎四年(1130)春。三月金军至镇江,但韩世忠兵已先至,驻屯焦山寺,使金军北归受到阻止。兀历史名臣——韩世忠下书约韩世忠交战,韩世忠答应。于是在约定之日大战。宋军奋勇当先,梁氏夫人亲自擂鼓催战,金兵败退无法过江。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无法北归,只得表示:愿将在江南所掠夺的全部珍宝物品送于韩军,求一条道路还北,韩世忠不允许。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又愿奉献名马求道而还,韩世忠仍不答应。这时有金兵从淮东来,相援兀历史名臣——韩世忠。援军在江北,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军在江南,韩世忠以战船间隔其间,这样,宋金两军边战边行,韩世忠终于将金军逼至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内。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黔驴计穷,请求面见韩世忠通语,韩世忠与他相见。兀历史名臣——韩世忠乞求甚哀,韩世忠说:“如果你能归还我徽、钦二帝及两宫人员,恢复我以往疆土,就可以放你北归。”兀历史名臣——韩世忠语塞,无言以对。

过了数日,兀历史名臣——韩世忠请求再会,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出言不逊,韩世忠准备引弓射他,兀历史名臣——韩世忠驰马逃去。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回营后就招募众人献破韩海舟策。先有闽人献行船法;后又有人献计说:“可以开凿大渠接通长江口,金军就在宋军上流,可以遁去。”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采纳其计,派兵一夜凿渠达三十里,随后便率军逃出黄天荡。但韩世忠及时发觉,尾追不舍,金兵渡江仍未成功。金军至建康,韩世忠兵扎城外长江水中。四月下旬,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又采用闽人之计,出轻便小舟靠近宋军大船,然后用带火之箭射宋船篷帆,矢下如雨,宋船于是起火,而且船大无风难以行动,金军趁势攻宋军,宋将孙世询、严允皆战死,宋军败退七十里。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才急忙带兵过江北还。

历史名臣——韩世忠

宋代三弓床弩兵器

此次战役,韩世忠以八千人战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十万兵,巧妙利用地形之利,南方宋军水战之长,与金兵相持约四十天,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几乎成了瓮中之鳖。虽然最终北归,然金军昔日之威风尽皆扫地,丑态迭出。后来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北归后,每遇亲信谈及此战,均“相持泪下,诉以过江艰危几不免”。史载,金军自此役后,“不敢复过江矣”。

韩世忠率宋兵八千人,阻战金军数万人,以少敌众,又几乎擒拿金军主帅兀历史名臣——韩世忠,这在当时宋帝南逃、诸军皆溃的形势中,实在是大长了宋军的志气。黄天荡四十日的围困战,是宋金战争史上的一次奇迹。它对以后的宋金之战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自此,金人再无南下过江之侵,宋金战场也转移集中于江北的两淮、两河地区。

四、建中兴功 为东南屏

高宗绍兴三年(1133)三月,诏进韩世忠为开府仪同三司,淮南东、西路宣抚使,置司泗州(今江苏盱眙北)。这时李横率宋军讨伐伪齐,商议派遣大将。因为韩世忠忠勇,就派他前往。一切准备就绪,李横却兵败而归,韩世忠未能渡淮杀敌。

绍兴四年(1134),岳飞率宋军收复襄阳六郡,金人与伪齐政权大恐。于是联合出兵十万,向两淮地区反扑。宋高宗得知此讯,又惊恐不定,一面派魏良臣等人出使金朝,向金乞和;一面又召见韩世忠,予以手札,诏其整军守备,伺机进取,言词十分恳切。韩世忠感慨万端,流着泪说:“皇上忧虑如此,为臣子者怎得安生!”于是出兵迎敌。一面派统制官解元守高邮,防御金兵步卒;一面亲率骑兵驻守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以挡敌人的骑兵。韩世忠命将士伐木为栅,自断归路,以示死战。

时逢魏良臣出使金朝,韩世忠心中不满,却故意把军队开出东门,撤去炊灶,并将朝廷令他还兵镇江的诏书给魏良臣看,以表示即将退兵过江,还镇镇江。魏良臣看罢驰马而去。韩世忠估计魏良臣已出宋边境,便马上下令:“各军看我的鞭指而进军!”于是复引军至大仪镇。韩世忠排兵布阵,在大仪周围设伏二十余处,约定听鼓声而起,进击金兵。

魏良臣至金营,谈罢宋廷求和之意后,金人问宋军情况。魏良臣将亲眼所见的情况一一告知,并说韩世忠也已奉诏撤军还江南。金将聂儿孛堇听说韩世忠已退兵,十分高兴,于是引兵至长江口,距大仪镇约五里。金别将挞孛也带领铁骑兵进入韩世忠的布阵范围。韩世忠见时机已到,便传令鸣鼓,顿时鼓声震天,伏兵四起。金军没有准备,顿时大乱,韩世忠令训练有素的背嵬军,人人各持长斧,上击人胸,下砍马腿,金军更乱,多陷泥沼之中。韩世忠遂令各阵军马全部出击围敌,金军连人带马死伤甚众。别将挞孛也被擒,金兵二百人做了俘虏。

这时,韩世忠部将董在天长县之鸦口也击败金军,俘获金兵四十余人。解元兵至高邮,与金军相遇,以水军夹河列阵,与金人交战,一天竟争战十三次之多,但相持不下。韩世忠遂派部将成闵率骑兵往援,再次激战,终于打败金军,俘获若干。之后,韩世忠又亲自率宋军追金兵至淮河边,金兵溃不成军,过淮河溺水而死者无数。

此时金将挞辣兵屯泗州(今江苏盱眙北),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兵屯竹熟镇,被韩世忠军所阻,无法推进。于是下书约战,韩世忠答应了。适逢冬季,天下雨雪,金军粮道受阻,金军无粮食可吃,就杀马而食。金军心生怨气,兀历史名臣——韩世忠遂趁夜引军北还。伪齐政权的刘麟、刘猊也只好丢弃辎重逃走了。

韩世忠带军在大仪镇作战,是违诏作战,但当宋高宗等人得知宋军全胜,敌军已退逃的消息后,顾不得追究韩世忠违诏之责,而大加褒奖。当时群臣入贺,沈与求说:“自建炎以来,将士未尝与金人迎战一次,如今世忠连获胜捷,锉败其锋,其功不小。”宋高宗也说:“世忠忠勇,我知道他必能成功。”于是分赏各有功将领,如董、解元、陈桷、呼延通等,后世议者认为韩世忠此举乃为“中兴武功第一”。

绍兴六年,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及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今江苏淮安)。韩世忠“身披草莱,立军府”,与将士共同参加劳动,“夫人梁氏亲自织薄为屋”。后又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并积极训练士卒,加强背嵬军战斗力,兵虽三万,却坐镇江东,蔽遮江淮,成为保卫宋室的重要屏障。

这时,张俊以右相之职督师,命韩世忠攻取淮阳(今江苏邳县东南)。驻守淮阳的敌军是刘豫伪齐兵。韩世忠带兵渡过淮河,沿符离(今安徽宿县)而北进,至淮阳城下。但被敌军所围困,韩世忠奋击冲杀,率军溃围而出,却不遗一镞。部将呼延通与金将牙合孛堇战,扼其喉而擒之,宋军乘势掩杀,金兵败退,再围淮阳。淮阳守敌固守其城,宋军围攻六日却没有攻下。兀历史名臣——韩世忠与刘猊带兵救援,韩世忠求救于张俊,张俊不派援兵。于是韩世忠勒马来到阵前,并派人告诉敌人:“锦衣青马立于阵前之人,就是韩相公!”敌兵将于是心生惮意。韩世忠又命杀其前导战引路者二人,敌人便引兵退去。朝廷诏令班师,韩世忠率军还楚州。

十月,边报紧急。金兵与伪齐兵又联合南犯。韩世忠又率军渡淮河,与金将讹里也力战。刘猊兵欲犯淮东,被韩世忠兵所扼挡,无法推进。

高宗绍兴八年(1138)底,宋金达成和议。金归还黄河以南地区,宋向金称臣,并每年纳币输绢。

绍兴十年(1140),金人败盟,金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又率九万金兵南犯。韩世忠兵镇守楚州,敌不敢犯。兀历史名臣——韩世忠在顺昌(今安徽阜阳)兵败,守将刘锜勇立奇功。

绍兴十一年,兀历史名臣——韩世忠耻于顺昌之败,又率大军南犯。宋高宗诏令各军合兵淮西以待敌。既而金兵兵败柘皋(今安徽巢县西北的柘皋镇),不久却攻陷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宋将王德、杨沂中军中了金兵埋伏,大败而归。韩世忠军至,宋军已退走。于是韩世忠引军与金兵战于淮河岸边。夜间,韩世忠派部将刘宝欲逆流劫敌营,金人已伐木堵塞赤龙洲,断了宋军归路。韩世忠闻讯后,遂率兵全师而还。而金人也自涡口渡淮河北去,自此不敢入侵淮东。

五、力反和议 勇斗权奸

在南宋诸大将中,韩世忠与岳飞是力反和议的主战派代表人物。韩世忠出身北方,家乡沦陷,百姓遭难,他感受深切。于是对宋廷几次乞和于金,他是痛心疾首。

面对金军,宋高宗赵构一味退让,金兵并未罢休,一路侵杀,并过江追击高宗。赵构慌乱中从海上逃生。然而这一次南逃使赵构吓破了胆,他不愿靖康之耻再度重演,更不愿北迎二帝回南,使其皇帝宝座坐不稳。所以赵构骨子里是一怕金军,二主和议。

秦桧为相,宋廷加快了与金军议和的步伐。绍兴八年(1138),金人废刘豫,中原震动,韩世忠认为机不可失,请求全师北伐。但秦桧掌权,不仅不允许他北伐,还把韩世忠从江北调回江南,屯兵镇江。韩世忠说:“金人诡诈,恐怕他以计使我师缓行,我请求留北军蔽遮江淮(即仍屯兵楚州一带)。”宋高宗不准许。韩世忠又上言,力陈和议之弊,愿效死节,率先迎敌。如若不胜,再和议不晚。奏章连上十多次,言辞全都是慷慨激切,又未被准许。韩世忠又请求单骑赴临安,面见宋高宗奏议,高宗只表面上褒扬他一番,也未被准许。

历史名臣——韩世忠

《中兴四将图》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

绍兴八年(1138)底,金使肖哲入宋,带来金朝的议和条件:即宋对金称臣,每年纳币输绢。当金使宣读议和条款时,宋高宗赵构必须脱下皇帝服,改穿臣服,北面跪拜,接受“诏令”。事情传开,举朝震动。韩世忠与众位正直大臣全都上疏反对。韩世忠四次上疏反对议和。他说:“议和万不可行,情愿举兵大战,兵势最厉害之处,臣请前往阻挡。”又言:“金人欲以刘豫相持,举国士大夫尽为陪臣,恐人心离散,士气凋沮。”后又请面奏赵构,未被准许。在这种情形下,韩世忠密令其部下扮成红巾军,伏兵洪泽镇,准备拦劫北归的金使,因部下张抃告密,金使改道而归,事未成。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为扫除和议障碍,赵构、秦桧密谋收回三大将的兵权,韩世忠离军赴临安任枢密使,岳飞离军赴临安任枢密副使。此时,秦桧最恨的是韩世忠,因韩世忠资格最老,反对和议最激切。这时张俊与秦桧关系颇密,为独揽军权,张俊与秦桧狼狈为奸,先欲谋夺韩世忠的背嵬军,分而治之,然后再迫害他。六月,张俊和岳飞至楚州,视察韩世忠师。张俊悄悄与岳飞商谋其事。岳飞是正直之人,非但不从,反而批评了这位年长他近二十岁的枢密使,张俊甚恼。然后岳飞又将此事告知韩世忠,韩世忠得知后,就面见赵构据理陈词,秦、张阴谋才未得逞。

绍兴十一年十月,赵构、秦桧再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求和。韩世忠又上言说:“自此人情消弱,国势萎靡。谁复振之?北使之来,乞与面议。”赵构亲诏不允。韩世忠再上奏章,“力陈秦桧误国”。秦桧趁机煽动党羽弹劾韩世忠。劾章上,赵构置之不下。韩世忠见和议之势不可挽回,遂几次求退枢密使职,以示抗议。赵构趁机准奏,于是解其兵职,罢职为醴泉观使,进封福国公。韩世忠被解职后,“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经常骑驴携酒,从一二小童游西湖以自乐,往日将佐罕得见其一面。

韩世忠解职后,秦桧、赵构又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岳飞父子,造成千古奇冤。当时秦桧势大,党羽遍地,举朝凡敢出一语者,均遭迫害。韩世忠虽已被解职,仍不顾生死愤而质问秦桧:岳飞究竟有什么罪?秦桧以“莫须有”搪塞。韩世忠愤怒言道:“相公‘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秦桧掌权,当时一二大将多阿附秦桧。然而韩世忠虽与秦桧经常见面,不过一揖而已,未尝交谈过,他鄙视权奸小人如此。

韩世忠历经百战,起于军卒,位至三公之秩,然仍与士卒同甘苦。征战中曾中毒箭,毒矢入骨,却令人以强弩挖取出来,面不改色。双手十指,仅全四指,尚不能动。身上刀痕箭瘢累累,如刻画一般。解兵罢政后,闲居十余载,澹然自如,如同未尝有过权位之人。韩世忠晚年喜释、老之学,自号清凉居士。清凉是山名,在延安,韩世忠家乡在延安,自号“清凉居士”,意即难忘家乡仍沦于敌手,借此遥寄他怀念家乡、不忘恢复中原的思想感情。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八月,韩世忠去世,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52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