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历史名臣——司马光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7 19:33:28 0


历史名臣——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英宗时任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时任翰林学士,哲宗时任宰相。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其父司马池,曾担任过天章阁待制。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及第,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等。英宗治平二年(1065)升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后,升他为翰林学士。熙宁三年(1070),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知府,次年,改任西京(今河南洛阳)御史台。宋哲宗即位,召司马光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司马光在担任西京御使台期间主持修撰《资治通鉴》,在文学和史学上都有极高价值。此外,他还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他在相位不到一年,尽废新法。司马光一生为官正直、诚实待人,为后人所尊崇。

一、家教严格 志向远大

司马光于北宋天禧三年(1019)十月生于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其父司马池当时正在光州等地任职,因此为儿子取名为“光”。司马光的故乡位于山西省夏县西北,是一个风景秀丽、地杰人灵的地方。

司马光家境很好,虽不是世代官宦,但他的祖父、父亲都经由科举之路做过官。他的父亲官居四品,任兵部侍中、天章阁待制。司马光家风甚好,不像一般的纨绔子弟一样只知道纵情享乐。司马池清正廉洁,对司马光更是谆谆教导,要求极为严格。

在品德方面,司马池要求儿子诚实做人。司马光五六岁的时候,有一次要吃核桃,核桃在没有熟透的时候,青皮是难以褪下来的。女仆用开水烫开青皮,而当姐姐问起时,司马光说是自己剥开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没有因为司马光年纪甚小不明事理而放任纵容他,而是对他严加批评,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严格的家风加上司马光自身的秉性,使他终生保持着“诚实”的美德,直至成年之后为官,司马光有一次要卖掉马匹时,还要明明白白告诉买马之人马的缺陷,不肯有丝毫的隐瞒。因此,司马光称自己为“司马君实”,还喜欢叫自己“迂叟”,笑自己诚实得“不通情理”。

在学识方面,司马池对司马光要求甚严,期望很高。司马光并非如方仲永一样反应敏捷,一目十行,然而他勤学不辍。他睡觉时头枕圆木,圆木稍一滚动,他就爬起来继续读书。年年岁岁、日日夜夜都如此。司马光之所以博闻强识,皆源于他的刻苦。自六岁起开始识字到十五岁时,司马光已经博览群书了。

就在十五岁这年,司马光因“恩荫”制度被赐予官职,授予将作监主簿。入仕之后的司马光并没有放松自己、安享其乐,他想凭自己的实力入朝为官。二十岁时司马光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甲科。这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足以光耀门楣、告慰祖先了。

二、仕途坎坷 为官正直

进士及第后,司马光被任命为奉礼郎、华州判官等。次年,为侍奉双亲,司马光极力请求,得以调往苏州任判官。同年,其母病逝。庆历元年(1041),其父司马池也病逝。双亲相继离开人世,司马光痛心不已,一直守在夏县服丧。四年后,服丧期满,司马光又任职于河南。

二十七岁时,司马光被调往京师任职,先后担任评事、直讲、大理寺丞等。他的朋友庞籍出任宰相,在庞籍力荐下,司马光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等。后庞籍被罢免,要到郓州(治今山东东平)任知府,庞籍想让司马光一同前往。两人相知多年,司马光得到友人的提携,此时友人失势,何去何从关系到以后仕途是否顺畅,但司马光毅然随庞籍前往郓州。次年,庞籍改任并州知府,司马光仍心甘情愿跟随他,这期间在麟州(治所在今陕西绥德西北)城下与西夏军一战,结果大败而归。庞籍为保护司马光,引咎自责而被贬,司马光连连上奏章述清事情原委。庞籍去世后,司马光更是义无反顾地照顾他的亲人,无微不至。

嘉祐二年(1057),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又有了起色,他被调往京城,任开封府推官;嘉祐六年(1061),改任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英宗治平二年(1065),司马光任龙图阁直学士;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即位。在欧阳修的力荐下,神宗重用司马光,任命他为翰林学士,后又升任为御史中丞。

在任职的这些年当中,司马光历经无数坎坷,仍不改其正直的品格。皇祐四年(1052),太师中书令夏竦病死,他是宋仁宗的宠臣,然其卑劣的行径为众人所不齿。仁宗赐谥号“文正”,司马光坚决予以反对,他直言不讳,认为仁宗所赐的谥号与事实根本不符,并两次上书言此事。仁宗感于其正直,最终更改了谥号。后来,司马光任谏官时,更是忠心耿耿、针砭时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耗尽心血。他上呈的奏章无数,仅《传家集》中收集的就有一百七十八份。

历史名臣——司马光

宋白釉娃娃骑鼓

司马光很重视民众的力量,同情百姓的疾苦。他主张以仁义来治民,认为“利百姓”才能“安国家”。他的“仁政”的含义主要是“养百姓”,反对朝廷过度剥削、压迫人民。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北宋,对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安定的统治秩序有进步意义。治平三年(1066),陕西、河东一带旱灾严重,民不聊生,朝廷却仍无动于衷,大肆搜刮百姓、挥霍无度。司马光对这些状况极为愤怒,要求朝廷节省开支,而他自己则将各种恩赐用于公务的开支。

北宋时期,徭役繁重,据史料记载,“向东京民有父子二人将为衙前,父告其子云:‘吾当求死,使汝曹免于冻馁。’遂自经而死”;更有“嫁其祖母及与母析居”来逃避徭役者。司马光对此种状况很是担忧。有一次,他居然拍案而起,要求皇帝自我检讨,并采取有效措施“养民”。英宗时期曾下诏陕西地区三丁抽一来组建义勇军,司马光认为此项措施没有什么用处,只能加重百姓的负担,劳民伤财。为此他敢于触怒皇帝,直言不讳,甚至与诸大臣展开辩论。他的忧民之心由此可见。

三、力斥变法 愤而退隐

历史名臣——司马光

建于北宋的太原晋祠圣母殿

司马光与王安石相识很早,且交情甚好。他们两人对于北宋的政治危机都有清醒的认识,都主张采取措施以改变现状;然而在具体方式上,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直至发展到对立、仇视对方,昔日的好友分道扬镳,终成陌路。

历史名臣——司马光

元宵灯市图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历史上名噪一时的著名事件。北宋积贫积弱,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刚刚即位的宋神宗试图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他“问以治道”,王安石的回答深得他的赏识。熙宁二年(1096),宋神宗“以翰林学士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变法。

王安石与司马光起初在“理财”方面意见不统一。王安石认为,国用之所以不足,是因为“未得善理财之人耳”,而司马光则认为,“善理财之人”只是聚敛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王安石认为,有了“善理财者”,不用增加赋税而“国用足”,司马光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财物百货”总数是一定的,不是在人民手里就是在政府手里,要想“不加赋而国用足”,只会“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由此可看出,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在于“开源”,努力从各个方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司马光则注意“节流”,即减少政府支出。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接连提出数项改革主张,并自上而下推行。熙宁二年(1069)七月,“行均输法”,“稍收轻重敛散之权”,以防止富商操纵市场。九月,“行青苗法”,“民愿预借者给之,令出息二分,随夏秋税输纳,愿输钱者以其便”。后又实行“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些改革措施的推行,给北宋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综观“王安石变法”的社会作用,既有有利于生产发展的一方面,也有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面;既有有利于农民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农民的一面。如青苗法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打击了依靠高利贷剥削农民的豪强地主,但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府“给散青苗钱,本为惠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摊派,反成骚扰”。本来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反而被官僚用于榨取农民的血汗。二是尽管青苗法所规定的利息同高利贷者相比大为减轻,但仍高达十之五六,有时甚至翻倍,政府的财政收入是增加了,但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司马光看到这些弊端,主张采用常平仓的办法,以改变青苗法推行过程中存在的“抑配”、“摧勒”等现象。再者就是免役法的推行。免役法的内容是“使民出钱募人充役,计民之贫富,分五等输钱”。贫民为凑足免役钱而大费周章。司马光认为这一措施不体恤下层民众的疾苦,应改差役为雇役。对市易法与均输法,司马光认为这是争夺商人的利润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商品的流通。对于保甲法,司马光认为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使农民不安心种地。两人的见解针锋相对,王安石更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在方式上是大刀阔斧从制度上加以变革;而司马光注重“养民”,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方式上主张采用缓进式的改革措施。

历史名臣——司马光

宋《耕织图》

司马光极力反对变法的另一个原因是王安石用人不当。熙宁二年,王安石升任参知政事,宋神宗“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并令“陈升之、王安石领其事”,王安石即推荐吕惠卿,“言惠卿学先王之道而能用”,由此吕惠卿被任命为条例司检详文字。他一直很信任吕惠卿,在罢相后仍推荐他担任相职。但吕惠卿追逐权力,试图诬陷王安石,变法只是他夺权的手段,新法也成为掠夺民财的方法了。这种用人不当所招致的后果,使得司马光对王安石意见很大,他曾三次致信王安石,阐述自己的观点,但王安石不以为然。

随着新法的推行,保守势力逐渐瓦解,宋神宗罢免了一些保守派官员;司马光也在其中,被罢免了翰林学士等职。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再一次离开京城,出任水兴军(今陕西西安)的地方官。熙宁四年(1071)夏,司马光辞去职务,任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司御史台,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职。从此司马光定居在洛阳,在“独乐园”里居住长达十五年;而就在这期间,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修成了。

四、独居西京 修成巨著

自七岁识字时起,司马光就逐渐对《左氏春秋》等历史著作产生了兴趣,之后他更是博览群书,为他在学术、著作方面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基础。司马光很早就在考虑编写一部中国通史,只是身为朝廷官员,无暇顾及此事。他曾利用空闲时间编写了《周纪》和《秦纪》,效果很好。现在正逢此闲居,他想安安心心伏案写作,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早在宋英宗年间,他已初步撰写《历年图》二十五卷和《通志》八卷,得到宋英宗的赞同,并允许他设书局、择官属。神宗时,司马光又得到宋神宗在资料、财力方面的支持,使其不为物力缺乏所限制,专心著书。

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与刘攽、刘恕、范祖禹及其子康编集。光编阅旧史,旁采小说,考证异同,斟酌取舍”。正是这些当时一流史学家的笔耕不辍,《资治通鉴》才得以著成。《资治通鉴》的编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排列丛目;长编的撰写;删改成稿。在长达十几年的编撰过程中,司马光等人忍受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寂寞与辛苦。他从不轻易见客,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修书上。他自己曾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在编写的过程中,他极为认真,事事考据、字字推敲,翻阅了无数的资料。而其残稿之多,竟堆满了两间房屋。巨著写成,司马光已“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历史名臣——司马光

《资治通鉴》书影

《资治通鉴》编写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足以稽懋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司马光希望皇帝以史为镜,考察社会现实的得失,使北宋维持长久的统治,“使观者自责善恶得失”。

《资治通鉴》采用编年体史书体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述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包括主要史实二百九十四卷,“又略举事目,以便寻检,为目录三十卷,参攻群书,评其同异,为考异三十卷”,前后经十九年才得以修成。在叙述史实方面,文字不事雕琢,读后却余韵悠长;场面宏大气魄而又详略得当;人物刻画寥寥几笔却栩栩如生,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在评论上,该书也有独到之处,针砭时弊,用心可谓良苦。《资治通鉴》成书后,不仅为时人所重视,更受后人推崇,成为研究中国史的必读史书。

五、出任宰相 尽废新法

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资治通鉴》书成,司马光历经十几年呕心沥血闭门著书的历程,已是年逾古稀、身体羸弱、两鬓斑白、牙齿几无的老人。他本可以安享晚年,直至老死于户牖之下。然而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病死,保守派势力占据了上风,高太后执意要司马光出任宰相一职。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司马光走马上任,开始了废除新法的改革。

司马光雷厉风行,立即着手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元丰八年(1085)六月,“诏罢府界(开封府)三路保甲”,“罢义仓、方田”。当新法被革除殆尽,只剩下免役、青苗、将官之法时,司马光仍以之为患,认为此患不除,他“死不瞑目”。司马光以差役法来代替免役法,又“诏复常平旧法,罢青苗钱”。在废除新法的过程中,司马光有两个方面做得不妥:一是对新法一概否定,如废除免役法。中书舍人范百禄认为,免役法实施之初,是很得民心的,“开封罢遣衙前数百人,民皆欣幸”,后来只是“有司求羡余,务刻剥”,才会显现很多弊端,最好是“减助免役钱”。但司马光对这些建议听不进去,仍一意孤行。二是急躁冒进,如在以差役法代替免役法时,司马光以五日为限。章惇以为熙宁年间变法“行之太速,故有今弊。今复以差代雇,而限以五日,其弊将更甚”。司马光一味求快,与王安石变法时如出一辙。这同时让那些刻意讨好司马光的人钻了空子,如蔡京“即用五日限,施行之,以媚司马光”。但司马光在此次出任宰相之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毅和不畏艰辛,也说明他对北宋王朝的无比忠诚,对于百姓的满怀热忱。

历史名臣——司马光

宋代蹴鞠图铜镜

司马光一生生活节俭。在对独子司马康的训诫中说:“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衣帛。”严格要求儿子要俭朴,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一生不追求物质享受,而为国家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风亮节为后人所景仰。

元祐元年(1086)秋,司马光病情加重,于九月一日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七岁。消息传出,高太后和宋哲宗深表哀痛,赠他为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京城各界人士也哀痛异常,人们自发为他送葬。司马光之深得民心,由此可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522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