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历史名臣——曹操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7 19:20:17 0


历史名臣——曹操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名阿瞒。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在东汉末年历任洛阳北部都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东郡太守等职。先后被封费亭侯、武平侯、录尚书事。又拜丞相、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统领文武百官。建安二十一年(216)晋爵魏王,曹操文韬武略,才干非凡。他曾参与讨伐董卓,镇压黄巾起义,消除各种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唯才是举、抑制豪强,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推行法治。因此,曹操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对东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有文集传世。

一、精通兵法 击败黄巾

曹操之父曹嵩,本姓夏侯,因被宦官曹腾收为养子而改姓。曹嵩虽官至太尉,袭封侯爵,但因系太监养子,在社会上仍属受人歧视的“寒族”。

曹操从小很机警,有谋略权术。他酷爱读书,对经史典籍无不涉猎,尤爱研究军事著作。早在出仕之前,就广泛收集、整理了东汉以前各家兵书,把重要内容摘录下来编成一本《兵法摘要》,后著有《孙子略解》等军事著作。正是由于他从小博览群书、钻研兵法,为他后来戎马一生、叱咤风云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由于曹操年小时放荡不羁,不修养品行,而专心致志从事学业,所以社会上的人没有特别重视他,只有梁国的桥玄和南阳郡的何颙对他另眼相看,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不是著名于世的杰出人物是不能拯救的,能够安定天下的人恐怕就是你了!”

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刚满二十岁的曹操被郡人举为孝廉作郎官,不久即担任了负责地方治安的洛阳北部都尉,开始步入仕途。

曹操的军事生涯始于中平元年(184)。这一年,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席卷全国,东汉统治集团惊慌失措,几乎调集了全部武装力量进行镇压。曹操被任命为都骑尉,带兵镇压颍川(今河南禹县)的黄巾军。他乘机扩充实力,用招募兵勇和收编黄巾军的办法组建了一支三十多万人的武装力量。其官衔也从小小的骑都尉晋升为镇东将军、兖州(今属山东)牧,他占据了今山东南部、河南北部的大片地盘。

灵帝死后,太子刘辩即位,太后临朝。奸雄董卓率兵进京,废少帝立献帝,京都大乱。曹操到陈留,用自己的家财聚结义兵准备铲除董卓。中平六年(189)十二月,曹操开始在己吾起兵。

初平元年(190)春,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渤海太守袁绍同时起兵,各拥兵数万,推袁绍为盟主,曹操担任奋武将军。

面对董卓的强大兵势,袁绍等人不敢率兵首先进攻。曹操说:“举义兵是为了平定暴乱,如今已经集合,诸位还有什么疑虑?假使董卓听到山东起兵,倚恃王室之重,占据东西二周之险,而向东出兵以君临天下,虽然无道,却足以为患。现在董卓焚烧宫室,劫持天子西迁,海内震动,不知所措,这正是天意要他灭亡的时候,一仗就可以安定天下,这种良机不可失去。”于是引兵西进,将占据成皋。张邈派遣将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到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的索河),遭遇到董卓将领徐荣,交战不利,士卒死伤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乘之马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自己的坐骑换给了他,才得以趁天黑逃走。

历史名臣——曹操

黄巾起义

曹操到了酸枣(今河南延津北),见各路兵马十多万人,天天饮酒欢会,不图进取。曹操责备他们,并谋划说:“诸位听听我的计划,让袁绍引河内大军进逼孟津,酸枣的各位将领防守成皋,占据敖仓,封锁太谷关口,全面控制险要之地,让袁术将军率领南阳的大军进驻丹水(今河南淅川西)和析县(今河南西峡),开进武关(今陕西商南西北),以震动三辅。各军都高筑壁垒,不与敌军交战,多布疑兵,展示天下的强大形势,以正义讨伐逆贼,可以很快平定。现在我们的军队为了正义而行动,却抱着犹疑的态度而不敢前进,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私下为你们感到羞耻。”曹操的一席话说服了一些人。张邈等人不肯接受他的建议。曹操兵力不多,和夏侯惇等到扬州(今安徽寿县)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给他兵力四千多人,曹操回到龙亢(今安徽怀远西),士兵大多叛逃。到了铚(今安徽宿县西南)县、建平(今河南永城县),重新收集散兵一千余人,进驻河内。

初平二年(191),曹操率兵进入东郡,攻击白饶于濮阳,打败了他。袁绍表荐曹操为东郡太守。

初平三年(192)春,曹操驻军顿丘(今河南浚县),于毒等人攻打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南)。曹操率兵向西部山区进发,攻打于毒的大本营。于毒听后弃武阳而归。曹操阻击睦固,又袭击匈奴人于失罗于内黄(今河南大黄),大破敌军。

历史名臣——曹操

《战宛城》年画

青州黄巾军百万人开进兖州,杀了任城国相郑遂,转入东平。兖州太守刘岱要袭击黄巾,鲍信劝阻:“现在贼军达百万之众,百姓震惊恐惧,士兵没有斗志,不能去抵挡,我看贼军有不少人的亲属成群相随,军队没有粮草物资供应,只靠抢夺的东西。现在不如积蓄军中力量,固守城池。敌人求战不得,欲攻不能,势必离散,然后我们挑选精兵占据要塞,一旦进攻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岱不听,与黄巾军交战,果然被杀。鲍信与州吏万潜等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来当兖州牧。曹操进兵在寿张东(今山东东平西南)进击黄巾军。鲍信奋战而死,才勉强击败了黄巾军。曹操悬赏寻找鲍信的尸体,但未能找到,大家就用木头刻成鲍信的样子,哭着祭奠他。曹操追击黄巾军直到济北,黄巾军求降,曹操接受降兵三十多万,男女一百多万口,收编了其中精锐的兵士,号称“青州兵”。

二、大败张绣 击垮袁绍

初平四年(193)春,曹操驻守鄄城。曹操攻打刘详,击败援兵袁术。夏天,曹操回军定陶。秋季,曹操征讨陶谦,攻下十多座城邑,陶谦守城不敢出战。

汉献帝兴平元年(194)春,曹操从徐州回来,因听传闻父亲曹嵩被陶谦所杀,所以曹操东伐,志在复仇。夏天,曹操派荀彧、程昱驻守鄄城,自己再次征讨陶谦,攻克五座城邑,占领的地方一直到东海(今山东郯城北)一带。在回军经郯县时,受陶谦部将曹豹和刘备拦截,曹操打败了他们。秋天,曹操又与吕布交战,丢失兖州。冬天,曹操到了东阿(今属山东)县。

兴平二年(195)春,曹操袭击定陶,又与吕布交战。曹操虽然兵少,但出奇兵袭击,大败吕布,分兵平定各县。八月,曹操转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十月,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这年长安大乱,献帝向东迁徙,护卫军在曹阳战败,献帝渡过黄河逃至安邑(今山西夏县)。

献帝建安元年(196)正月,曹操领兵到达武平(今河南鹿邑西北),准备迎接献帝。将领中有人疑虑,荀彧、程昱鼓励他。他派曹洪率军西去迎接皇帝。二月,献帝任命曹操为建德将军,六月,又提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秋天,曹操到达洛阳,皇帝授予曹操符节、黄钺、总领尚书事,卫戍京都。洛阳残破不堪,董昭等人劝说曹操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九月,献帝自关东来到许都。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十月,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袁绍耻于官位在曹操之下,不肯接受。曹操就坚决辞去自己的职位,把大将军的官职让给袁绍。献帝任命曹操为司空兼车骑将军。

建安二年(197)正月,曹操到达宛城(今属河南),曹操与反悔的降军张绣交战,大败。曹操被流箭射中,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遇难。曹操带兵回舞阳(今河南中部偏南),张绣领兵前来侵扰,被曹操打败。交战后,曹操对将领们说:“我降服了张绣等人,错在没有立即取得他们的人质,以至造成这种局面。我明白了失败的原因。诸位看吧,从今以后不再失败了。”于是回到了许都。九月,袁术进犯陈县(今河南淮阳),曹操东征袁术。十月,曹操又亲自南征到达宛县,攻破湖阳(治所在今河南唐河西南湖阳镇),活捉邓济,攻占舞阳。

建安三年(198)正月,曹操在穰县(治今河南邓县)包围了张绣,刘表援张,曹操前后受敌。对此,曹操乘夜在险要的地方开凿地道,运走全部军用物资,设置奇兵。此时正好天亮,敌军以为曹操逃跑了,全军来追。曹操便出动奇兵,步兵和骑兵夹攻,大败张绣。荀彧问曹操:“您先前料定敌人可以打败,是为什么呢?”曹操说:“敌人阻拦我军归路,与我们这样被置于死地的军队作战,所以我知道是会取得胜利的。”九月,曹操东征吕布,吕布亲自带领骑兵迎战,曹操大败吕布。一个多月后,曹操活捉吕布、陈宫,随后把他们都杀了。

历史名臣——曹操

官渡大战,袁军溃散

建安四年(199)四月,曹操进军到达黄河边。派遣史涣、曹仁渡河攻打眭固。曹操渡过黄河,包围射犬。这时袁绍拥兵十万,准备进军攻打许都。许多将领认为袁军不可抵挡,曹操说:“我了解袁绍的为人,志向大而才智小,外表严厉而内心怯懦,嫉妒刻薄而缺乏威信,兵力虽多而指挥不当,将领骄横而政令不统一,土地虽广,粮食虽多,却正好成为对我的奉献。”十二月,曹军驻扎在官渡。袁绍也向官渡进军。

建安五年(200)正月,曹操准备亲自东征刘备。诸将都说:“与公争天下的是袁绍。现在袁绍刚到,却不顾他而东征,袁绍从背后攻击怎么办?”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啊,现在不打垮他,必然成为后患。袁绍虽有远大志向,而遇事反应迟钝,一定不会动兵的。”曹操往东攻打刘备,打败了刘备,刘备逃奔袁绍,曹操又去攻打下邳,关羽投降。曹操回到官渡,袁绍终于没有出兵。二月,袁绍派兵攻打东郡太守刘延。四月,曹操往北救援刘延。曹操带领军队日夜兼程直奔白马,派张辽、关羽作先锋打败了敌军,斩了颜良,就此解了白马之围。

曹操与袁绍两次交战,先后杀了袁绍手下的两员名将颜良、文丑,袁绍大为震惊。八月,袁军营垒连结起来步步向前推进。曹操也分营与对方相当,交战不利。这时曹操的兵力不足一万人,受伤的士兵又占十分之二三。袁军又逼近官渡,筑土山挖地道。曹操也在自己的营内筑土山开地道,与之对抗。面对强大的袁军攻势,曹操军粮不足,他给荀彧写信,商量打算撤回许都。荀彧认为:“袁绍把所有的兵力聚集于官渡,想与您决一胜负,您以最弱的兵力去抵抗强大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它,必然会被敌军乘机进攻。这正是确定天下的重要时机。况且袁绍这个人是一般的英雄,他只能聚集人才而不会使用他们。凭着您的英明勇武,加上辅佐天子讨伐叛乱的正当名义,为什么不能成功!”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并采用荀攸的计谋,派徐晃、史涣截击袁绍的粮草,打败袁军,把运粮车全部烧毁。经过几番较量,曹操终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出奇制胜,一举打垮了袁绍的十万精兵,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天下再没有人可以与曹操相敌了。

随后,曹操陆续剿灭了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平定了北方。

三、封侯拜相 实施屯田

建安十二年(207)二月初五,曹操下令说:“我发动义兵消除暴乱,到现在已有十九年。有所征战,必定胜利,哪里是我的功劳,都是贤士大夫的力量。现在,天下虽没有全部平定,我应当与贤能的士大夫们一起来平定。我独得功劳,怎能安心?现在要促成定功行赏之事。”于是大封功臣二十多人,都为列侯,其余依次受封。对于死臣遗孤也有不同赏赐。

建安十三年(208)正月,曹操回到邺城,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军。汉朝廷撤除三公的官职,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六月,曹操担任丞相之职。七月,曹操南征刘表。十二月曹操从江陵出征刘备。在赤壁,与刘备和孙权的联军交战,赤壁之战失利,加上发生疾病,吏卒多有死亡。

建安十六年(211)七月,曹操西征,驻潼关,渡渭水,过黄河,进长安,一路西征,连战连胜。建安十七年(212)正月,曹操返回邺城。献帝命令特准曹操朝拜时唱礼者不直呼他的姓名,入朝时不用小步快走,准许佩剑穿鞋上殿。十月,曹操出征讨伐孙权。

建安十八年(213)正月,曹军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在长江西岸的军营,俘获孙权的都督公孙阳。四月曹操回邺城。五月初十日,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手持符书策书封曹操为魏公。建安十九年(214)三月,献帝把魏公曹操的地位升到诸侯王之上,改授他金质玺印、红色绶带、远游冠。

建安二十年春正月,献帝立曹操的二女儿为皇后。三月,曹操西征张鲁,到达陈仓。五月,曹操攻破血洗了河池。九月,献帝命令曹操可以秉承皇上旨意封立诸侯、任命太守、国相。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天子晋封曹操为魏王。天子还封魏王的女儿为公主,并赐给她汤沐邑。

建安二十二年(217)正月,曹操进军驻居巢。二月进军驻江西郝溪。先后打退孙权,抵挡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军与刘备在阳平关交战。五月,曹操率军回长安。八月,曹操七军遭水淹,于禁全军覆没。十月,曹操回军洛阳。

纵观曹操的一生,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在一系列战斗中,曹操均自任统帅,亲临前线,身先士卒。曹操始终坚持钻研兵法,并结合自己率兵作战的实践,首次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专著《孙子》作注,写出了《孙子略解》一书。据说他自己还写了一本题为《孟德新书》的军事专著,可惜未能传世。

曹操作为一代名相,不愧为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另外,曹操在恢复经济,发展农业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东汉末年,朝政败坏,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大片土地荒芜,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全国发生严重的灾荒。曹操在征战中,深感粮食不足所带来的灾难。据有关史料记载,曹操所处的时代还发生过人相食的事。

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曹操力图恢复经济。曹操于定都许县的当年,采纳了枣祗、韩浩关于屯田的建议,立即着手在许都附近实行屯田。曹操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获得了大批的劳动力和耕牛、农具,这为他实施大规模屯田创造了条件,屯田区见于记载的就有二十多处。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在河南和淮河两岸。

曹操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按原来建制,由军官直接督领,大司农派官协助。民屯设长官管理,郡设典农中农将或典农校尉,与县令平行。下设各种属官,负责具体事务。主要农官大都由吏部奏上任免。有关屯田重大事项,多由最高决策者决定,具体事务则由大司农派官协助承办。同军屯一样,民屯也实行军事编制,以屯为单位,每屯五十人,由屯司马督领。在屯田过程中,大量招募流亡的农民,把一些无主的土地贷给他们耕种,所得谷物官民按比例分成。为加强对屯田的管理,曹操专门颁布命令,不断改善管理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流民。实行屯田一年就得谷一百万斗,既安定了百姓生活,也解决了严重的军粮问题。

曹操把士兵既作为战斗的基本力量,又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承担者。曹操的屯田是采用军事强制的形式,把农民和士兵束缚在封建土地国有制下的一种剥削制度。这种制度虽然严重地限制农民和士兵的人身自由,但在当时战乱的条件下,它起着保护生产力的作用,使他们通过生产自救免于流离死亡。屯田制度的实施,对恢复北方经济和减轻人民的一些负担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曹操为了军事和经济的需要,督促农民垦辟荒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先后开凿或整修了许多沟渠。在今天津的南、北开凿了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在中原地区和黄河流域开通或整修了利曹渠、九龙渠、成国梁、睢阳渠、讨虏渠等。所修陂塘也很多。这些水利工程对于农业和商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的起色。

四、富国强兵 用人唯贤

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东汉以来只重门第、德行,不重真才实学的选举制度的危害深有认识。他大胆地变革官制,加强法制,唯才是举。

首先,曹操对东汉的官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丞相为首的外戚台阁制,消除了中央权移宦官、外戚,地方权移州牧的弊端。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任丞相,当时协助丞相办事的人极少。丞相之下有东曹、西曹(后省)、法曹等,东曹掌选官。丞相之下各曹的设置,是列曹尚书由内廷转到外朝,由少府属下转为丞相属下的开端。这是中央官制的重要改革。中央的军事权也归丞相掌握,曹操设置了两种军职,以掌握内外诸军。一种是中领军和中护军,掌禁兵,都是丞相府的属官。他们分掌禁兵,有效地防止了东汉内廷事变的重演;另一种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皆掌征伐。曹操提高了偏裨杂号将军的地位,分掌四个方面的征伐大权,直属于丞相。从此,大将军之号虽在,但名同虚设。另外,曹操对地方的官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用人方面,曹操彻底打破了世俗的门第观念,坚持唯才是举、唯贤是用的方针。他曾三次下令求贤,明确表示:只要有治理国家、指挥军队的才能,不论出身高低、名声好坏,一概利用。建安十五年(210)春,曹操下令说:“自古以来受天命的开国君主和中兴之王,哪个不是得到贤人君子与他一起治理天下的呢?等到他们得到了贤人,都是没有走出过闾巷的,这难道是侥幸相遇吗?是因为当政的人不去寻求他们罢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这正是急需寻求贤人的时候。‘孟公绰做赵氏魏氏的家臣是合适的,却不可以做滕国、薛国的大夫’。假如一定要清白高洁之士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够称霸当世呢!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布衣、胸怀谋略而在渭水边垂钓之人吗?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被认为私通嫂子、接受贿赂至今还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引荐那些出身卑微的贤人。只要有才能的就可以推荐,以便我能够任用他们。”建安十九年(214),曹操又下令说:“有德行的人未必能进取,能进取的人未必有德行。陈平难道有纯厚的德行,苏秦难道能恪守信义?可是陈平奠定了汉朝的基业,苏秦挽救了弱小的燕国。由此说来,一个人即使有短处,难道可以废弃不用!有关官员应该好好思索这个道理。这样就能使人才无所遗漏,官员不致废弃政事。”

历史名臣——曹操

于禁

在实际行动上,曹操用人也是这样做的。他手下的几位重要谋士,如荀彧、郭嘉、满宠等尽皆出身寒门,有的仅当过郡县小吏,曹操破格提拔他们担任要职,参与军国大事。他手下的几位能征惯战的名将,于禁、乐进拔自行伍,张辽、张郃、徐晃、庞德四人取自败亡之敌方。原属董卓系统的军阀张绣,曾和曹操多次交战,在一次战斗中还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曹昂,最后他降曹。曹操知他具有指挥作战的才干,便不念旧恶,任命他为扬武将军,仍让其指挥军队。官渡之役,张绣立有战功,曹操又封他为列侯。就连那位替袁绍作讨曹檄文曾骂过他祖宗三代的陈琳,曹操亦爱惜其才,将其俘获后不但不杀,还留在身边,掌管文书,充分体现了一位政治家的宽宏大度。曹操从出身低微的阶层中提拔州牧太守,不可胜数。他唯才是举的政策削弱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势力,并且从中、小地主阶层中选出了一批有才干的人。曹操对地方官吏的管理比较严格,若不遵守法令的,一律免官。

曹操十分重视法治。他认为:“刑法,关系到百姓的性命,而我们军中掌管刑狱的人有的不称职,把三军死生的大事委任给他们,我非常担心。应该选拔通晓法令事理之人,让他们掌管刑法。”于是设置管理刑狱的理曹掾属。贾逵为豫州刺史,二千石以下官吏犯法者,全被他奏免。曹操把这种事情公布,要各地遵照执行。

曹操在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问题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建安十九年,安定太守毌丘兴将要赴任。曹操告诫他:“羌人、胡人想要和内地交往,应当让他们派人来,切记不要派人去。善良的人难以找到,不好的人势必会教唆羌、胡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便从中自己谋利;我们不答应就会使异族失望,答应了就会对我们不利。”毌丘兴到达安定郡后,派校尉范陵到羌人那里,范陵果然教唆羌人,叫他们请求让自己当属国都尉。曹操说:“我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我不是圣人,只是我经历的事多点罢了。”建安二十一年(216)秋七月,南匈奴单于呼厨泉率领他的各王前来朝贺,曹操以客礼接待,于是留在魏国,使右贤王去卑监管匈奴的国政。

由于曹操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和用人唯贤的政策,其事业不断壮大,他本人亦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虽然他生前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抱负,但是他的实力却远远超过同时称雄的孙权和刘备,为后来的西晋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擅杀后妃 诛除异己

曹操自从迎接献帝入许都,南征北战,功高盖世,大权在握,遂专横朝政。他诬陷太尉杨彪私通袁术,关押狱中。议郎赵彦,恨曹操专横,上书弹劾,被曹操杀害。

车骑将军董承,见曹操专横日甚,暗地使人致书刘备,使刘备作外援,自己为内应,一面与吴子兰、王子服等,暗地安排,日夜筹备;谁知事机不密,竟为曹操所探知,立即遣派兵吏,把董承等一齐拿下,拘押狱中。曹操带剑入宫,竟向献帝索交董贵人,献帝正与伏后闲坐,谈及曹操弄权,互相叹息,蓦然见曹操突然闯入,满面怒容,不由得大惊失色。曹操开口说:“董承大逆不道,竟敢谋反,请陛下即日治罪。”献帝嗫嚅道:“董承是朝廷勋戚,如何也至于谋反呢?”曹操又说:“老臣迎驾至此,并未尝有负陛下,董承自恃国戚,竟想害死老臣,臣若被害,陛下恐怕也要连及,岂不是谋反么?”献帝本有密诏谕董承,只好说是:“董承有罪,应当依法惩治。”曹操厉声道:“尚有董承的女儿,在宫伴驾,应该连坐。”说着,即喝令卫士拿住董贵人向献帝道:“此女应当立即处死。”献帝呜咽道:“董女正怀孕数月,待分娩后,治罪不迟。”曹操悍然道:“不要说董女尚未生育,就使已生子嗣,也应当全部杀死,怎能留下种子,为母报仇?”曹操于是掉头不顾,走出宫外,命令将董贵人勒死!再至朝堂,命令刑官,将董承、吴子兰、王子服、种辑等,一并斩首,并诛灭三族。

董贵人遇害后,伏皇后心内不安,曾给其父伏完写信,历数曹操罪恶,希望他伺隙密图。伏完虽授职辅国将军,却是性甘恬退,不愿与曹操争权,所以接得伏后书信,始终未发。曹操封为魏公时,伏完已死了三四年了。不料伏后的书信,竟被伏家怨仆偷献给曹操,曹操不禁大怒,立刻入宫中,胁迫献帝,废去伏后。献帝踌躇未忍,曹操不待献帝许可,便使尚书令华歆代草诏书,逼迫献帝盖印。

诏书送中宫,伏皇后由于事出意外,又惊又惧,不敢不将后玺缴出,正想迁居别馆,忽然听见外面人声嘈杂,好像来捕大盗一般,吓得伏后三脚两步,急至复壁间躲避。谁知助操为虐的华歆,引兵入宫,四觅不见,竟由破壁得后,挥兵动手,兵士尚有难色,歆竟然亲自揪住伏后的头发,拖到外殿。献帝正与郗虑坐谈,见伏后头发散乱,光着双脚,看起来十分凄惨,不禁泪下。伏后哭着说道:“陛下竟然不能救我活命么?”献帝呜咽道:“我也不知能活到何时!”又对郗虑道:“郗公!天下真的有这种事吗?”华歆不由分说,竟然拉着伏后与伏后所生二皇子,一齐鸩杀。又诛死伏氏家族达数百人。

曹操妻丁氏没有生育,妾刘氏生子曹昂,战死宛城。曹操再娶娼家之女卞氏,生了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遂得专宠。曹操竟然以妾为妻,废黜丁氏,让卞氏作为继室。曹植生性机警,才思敏捷,曾经作《铜雀台赋》,援笔立就,文采可观,曹操独加宠爱,准备立曹植为嗣子。丁仪、杨修等,又相继赞誉曹植之才,劝曹操立其为嗣,曹操不禁动疑,以密书问及百官,尚书崔琰作答道:“春秋大义,立子以长,五官将(曹丕)仁孝聪明,应该承续正统,崔琰愿意誓死守道,不敢有违。”曹操得书后,不免叹息。曹植为崔琰侄婿,崔琰却不偏私亲戚,曹操对其更加推重。

崔琰曾荐举钜鹿人杨训为丞相属掾;等曹操自汉中归朝,群吏再议封曹操为王,杨训更是发表称颂,语言备极阿谀,崔琰览表十分不悦,即写信责备杨训道:“看了你所写之表,可见你很善于侍奉之道,真是合于时势啊!不久应当有变!”曹操竟令左右入奏献帝,取得诏命,晋爵自己为魏王。又探知崔琰书信之语,说是不久应当有变,于是诬为怨谤,收捕崔琰下狱,罚充徒隶。

一日,曹操登铜雀台玩赏,望见曹植之妻乘车出游,满身衣绣,装束得非常艳丽,心下不禁愤恨,竟然不再玩赏而归家,逼令曹植之妻自尽。因为曹植之妻为崔琰哥哥的女儿,曹操又迁怒于崔琰,也将崔琰赐死。东曹掾毛玠,有感于崔琰无辜被杀,作文哀吊,也被逮捕下狱,幸亏同僚为其申诉,才得释放,毛玠被曹操免官,遣归故里。

六、文学领袖 毁誉各半

曹操除了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第一流的文学家和诗人。史书上说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曾于戎马倥偬中写下了大量诗篇,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建安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从现在保留下来的曹操的少数诗篇可以看出,他的诗苍凉雄建,才气纵横。五言诗中著名的有《蒿里行》,是描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连年兵甲不解、生灵涂炭的情况。有诗句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四言诗中著名的有《步出夏门行》,是建安十二年北击乌桓,路过碣石山(今河北昌黎)时之作。第一篇是“艳”,下分四章。第四章《龟虽寿》有诗句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歌行》也很有名,有诗句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诗多以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怀,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为传世之作。曹操之子曹丕、曹植和他的幕僚王粲等人均受其影响,成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操可以说是最杰出的中国宰相。正因为他的一生轰轰烈烈,所以世人对他评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贼、奸雄。

提起奸雄,确有其说。据考证,出自晋人孙盛的《异国杂语》。据说曹操年少时便有治国安民的伟大抱负。他出仕做官之前,听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许劭,便通过朋友的介绍,亲自登门拜访,要许劭给他下个评语。许劭先是不表态,经曹操再三求问,才回答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闻听大喜。许劭的确有先见之明。

元末明初的著名作家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是极力尊刘(备)贬曹(操)的,不仅对曹操的一些污点劣迹大肆渲染,就是曹操的一些正当谋略也被说成阴谋诡计,把曹操描绘成一个阴险、狡诈、令人发指的白脸奸臣。但这些毕竟都是小说家言,且受到时代的限制,不足为凭。

历史名臣——曹操

东汉带字纸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既是他的英雄气概,又是他的霸道行为。曹操在迎接献帝时,曾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征求幕僚的意见,毛玠极力主张把献帝控制在手中,以便“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深以为然,才立即带兵前往。当他赶到洛阳之日,流亡朝廷的处境狼狈不堪:宫室尽毁,街市荒芜。宫院中只有颓墙败壁,帝后住在临时盖起的小屋里,百官朝驾皆立于荆棘之中。曹操见洛阳实在无法立足,才奏请皇帝移驾许都。虽然献帝自此成了曹操手中的傀儡,却也相对地过了二十五年太平日子。他尽管毫无实权,但名义上仍是大汉皇帝。不仅物质上极其优裕,礼仪上亦保持着天子的尊严,曹操对汉献帝始终恪守君臣之礼。尽管曹操也和献帝出现过危机,并教训过献帝,但是,当许多幕僚都劝他借机废帝自立时,曹操却严词拒绝,并把自己的女儿配与献帝,立为皇后。就在他病逝前几个月,孙权也曾上书,劝他自立为帝,曹操仍一笑置之。他曾多次向群臣表示:“我事汉多年,虽有功德于民,然而位至于王,名爵已至极点,怎么还敢更有他望?”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戴着汉丞相的头衔在洛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谥号“武王”。虽然汉献帝最终被曹操之子废掉,但他毕竟是在曹操的庇护下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正如曹操本人所言:“如果国家没有我这个人,还不知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

总之,曹操作为汉朝的最后一位丞相,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他煊赫一生的功过是非,世人自有公正评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51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