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南朝陈帝社会生活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23:36 0


在南朝历史上,陈朝是个少有创造的朝代,不仅承续了梁朝的各项规章制度,连社会生活也大致与梁朝差不多,只是在陈朝末期,以后主为代表的达官显贵在享受和娱乐上玩出了一些新花样,但它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黑暗。

六朝人好清谈,这在历史上是有名的。陈朝的文人仍雅好此道,张讥就是其中的突出人物。文人聚在一起清谈时,必手执麈尾以指划。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摆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走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意。清谈时手执麈尾,意在显示其左右谈局、超轶群伦的气度。在正规的清谈场合,并不是人人皆可以执麈尾,必须是清谈的高手。后主曾在东宫集官僚大宴,当时新造一玉柄麈尾,后主说:“当今虽多士如林,而有能力执此者,只有张讥。”由于麈尾是风雅、高士的象征,一些官僚及其子弟常常效法执之。当然在他们的手里,麈尾只具备装饰的作用。

经过侯景之乱的冲击,陈朝的政权阶层结构有较大调整,世族的影响力日渐下降,因而士庶不婚的婚姻形态较前代又有很大的松弛,明显的证据是史籍中对门第婚紊乱的指斥少了,也不见朝廷对这方面有什么举措。当时的贵族男子,姬妾众多;文臣武将,多蓄妓妾。乃至民间富室,亦多有数妇。豫章郡一夫而多妻,竟出现妇经商后与夫“分铢”之事。至于妇人改嫁,也没有为朝廷所禁止。总的说来,此时婚姻大多呈现为“任情废礼”、“缘情适性”的较自由的状态。

在葬制上,陈朝大抵也是俭约的。陈武帝死前留下遗诏:“唯使俭而合礼,勿得奢而乖度。”文帝于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死,六月丙寅葬永宁陵,自死至葬五十四天;宣帝太建十四年正月甲寅死,二月癸巳葬显宁陵,自死至葬四十天,比先秦所谓天子七月而葬短多了。从考古发现看,此期墓多为单室穹窿顶或券顶、长方形或椭圆形砖墓,墓中没有如汉代那样规模宏大、雕刻精致的画像砖石,墓室平面布局较为简化和减小。因此,说陈朝实行薄葬大抵是可靠的。另外,从文献记载看,陈朝似没有行“三年之丧”,连前朝所谓的“心丧”也不提了。

在衣食住行方面,陈朝多与梁朝相合,此不再述。

在信仰习俗方面,陈朝人大致有四种崇拜范围,即对天的崇拜,对自然的崇拜,对人神、人鬼的崇拜以及对物的崇拜。占卜、星占、望气、风角、相术、谶纬、占梦等都是人们领会天意常用的形式。陈朝人相信占卜者,是相当多的,每逢有重要事情,或需要作出某决断时,都要以天上的星象、云气以及自然界的风向来占吉问凶。陈朝的相术包括相人、相印、相宅、相墓等多种。

陈朝人对自然物的崇拜,对象有三类:一是山,其中包括岩穴和岩石;二是水,包括江、河、湖、井、泉等;三是植物和动物。在植物方面,嘉生禾,木连理,皆是吉祥之征,而树上结冰挂,则认为是不祥之兆,桃树是避邪的,栌木则被认为是驱鬼之物。在动物方面,凤凰、鸾、乌、雀、雉、白鹅、白鸽、白兔等都被认为是吉祥的,而各种动物的反常行为则被视为祸事要降临。对人神的崇拜也可分三类:一是被神化了的先人,二是被神化了的官吏,三是被神化了的普通人。其中东汉末为秣陵尉的蒋子文被立为社神,在京城附近及扬州一带香火极盛。晋时的陆云也成了一方社神,而梁时的沈约则不知怎么回事成了吴兴一带的土地神。

陈时的主要节日有:(一)元日。这一节日,朝廷相当重视,陈即将亡国时,后主还把设防的武将诏令进京参加元日朝会。(二)人日,即正月初七。当时的人们把元日视为万象更新的开始,而将此日作为生活更新的起点。这一日吃“七菜羹”,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羹”为“更”谐音,寓更新之意。(三)正月十五。陈时,此日还没有观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人们在此日祠门祭户,祭蚕神,迎紫姑,并进行各种游戏。(四)正月晦日。此日为正月最后一日,人们到水边或临水宴乐,或漂洗衣物,目的是为了消灾解厄。至陈末世,游水赏景渐成了活动的主要动机。(五)修禊节。此节俗起于周代,本为三月上旬的巳日,此期前后固定在三月三日。至此日,官民同庆,于水边祓除。(六)端午节。在陈朝以前,此日就有吃粽子的风俗。陈朝舟楫制造发达,此日想必也举行竞渡游戏。(七)七月七,又称“七巧节”、“乞巧节”。此日有守夜之俗,女子乞求工女红,男子乞求多福气,但主要是妇女的活动。(八)重阳节。此为陈朝较隆重的节日,既有官方的庆典,也有民间的活动,登高和饮酒是主要的活动内容。(九)腊日。本为十二月的第一个辰日,南朝时固定在初八日。这是一个大祭之日。击鼓逐疫、沐浴除罪是主要活动项目。(十)除夕。这是传统节日,家人团聚,送旧迎新。除上述十个节日外,陈还有一个重要节日,即社日。此日在时间上不确定,一般分春秋两季进行,即春祈秋报。祭社要封土筑坛,坛上种植社树,民间似更重视种树,有的甚至以树为社。当天,左邻右舍带上一些祭社的肉食和米酒,在大树下搭起棚屋,进行祭神活动。祭社之后,一起享受祭品,和谐的节日气氛甚是浓厚。

包括陈朝在内的南朝,在节俗上有三大特征:一是季节型节日向节日型转化,节日的日期逐渐固定下来;二是单纯型向复合型转化,节日的内容比以前大大扩展;三是祈求性向娱乐性转化,节日的祈愿色彩日益淡化,调节生活乐趣的成分增加。这是节俗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meta charset="UTF-8"> 二十五史 简明读本(全15册)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4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