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论衡》与时代思想风气的转移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49:06 0


在历史上,王充及其《论衡》之所以重要,不在于其思想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论衡》对汉末到魏晋的思想风气转移,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就涉及汉末的一位名人——蔡邕。因为王充是个“乡曲之士”,他生前和死后,著作都流传不广。在偶然情况下,蔡邕读到《论衡》,就将这本书藏起来,作为自己的“秘书”。蔡邕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王充所发的许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议论,真的能“惊人”,能在谈话中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蔡邕拥书自重,与别人谈话时,时不时就引用王充的奇谈怪论,立刻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如此便主导了谈话。凭借《论衡》提供的丰富话题,蔡邕可以掌控谈话场合,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于是,蔡邕成了《论衡》最有力的宣扬者。他说出的奇谈怪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大家都好奇为什么他有这么多不一样的想法。终于,秘密藏不住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论衡》这本书,知道了要说出可以吸引别人注意的话,就该读《论衡》这本书。于是,这本书从原本的乏人问津,一下子变成众人追捧了。

这个过程还涉及太学。王充从来没有上过太学,也就是他没有机会进入京城的知识中心求学,这是他极大的遗憾,也是使他一直脱离不了“乡曲之士”限制的主因。然而通过《论衡》,王充却在去世以后得到太学的双重肯定。

一重肯定是,明明没上过太学的王充,凭借《论衡》取得的名声,当范晔创作《后汉书》时,就给他添加了一个太学的资历,并且说他的老师是班彪。也就是说,按照正史,王充是太学生,而且拥有显赫的知识谱系传承。范晔的记录没有根据。《论衡》中有《自纪篇》,《自纪篇》写于王充晚年,而且前面我们分析过《自纪篇》的写作态度,王充已经自我膨胀到那样的程度,如果他真的上过太学,师从班彪,他怎么可能不把这段经历写进《自纪篇》里?

王充在《自纪篇》中没有提及进入太学或受征召的经历,而且如果他曾经被朝廷征召,他也就不会在《论衡》中反复表达怀才不遇,希冀朝廷垂青的情绪了。

很显然,在范晔写《后汉书》的时候,王充的名气早就因为《论衡》的流传而变得很大了,他并非一名典型的学问家,相对而言留下的传记资料很少。因此,人们以讹传讹,想当然地假定他的学问应该有正式的来历,想象他与同时代的士人有同样的资历,进入过太学,受教于名师。

另一重肯定是,王充及其《论衡》对改变太学的风格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东汉,太学是最重要的文官晋升机构,而太学培养文官,主要是通过经学。从西汉到东汉,经学越来越建制化,其知识形式也就越来越标准化——课程标准化,内容标准化,考试、评比也标准化,在这个标准化过程中,章句之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章句之学是将经书分解为一个个字、一个个句子,详细解释字句的意思。随着时间推移,对字句的解释积累得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竞争如何用更繁复的方式解释字句。章句之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不碰触文章的全面意义,单独看待细节,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争议,或者说可以减少不同的、冲突的解释。章句之学是经学中最适合标准化的部分,章句之学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经学的标准化。

章句之学是知识官僚化的必然发展,而章句之学又有自我繁殖、烦琐化的巨大潜能,于是,一方面经学的追求越来越琐碎,另一方面,研究经学也越来越困难。进了太学,很多人耗费多年工夫,背诵、推敲一字一句的解释,却无法掌握整本经书究竟在说些什么。

太学成了章句之学的中心,学生在里面一待就是好多年。太学位于京师,又是培养官僚人才的地方,所以它很自然地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外戚和宦官有现成的途径分享皇权,外朝只能在外面联络、培养自己的势力,太学中长期、固定的师生关系逐渐成为外朝集结的重要方式。

不属于豪族世家的人要在社会上向上流动,就争取进入太学,投入有实力的人的门下,成为其门生或属吏,获得一定地位。于是,围绕着太学,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团体,太学必然卷入政治斗争中。

太学本身的两种角色、两种性格,有冲突、矛盾之处。一方面其学问形式,是极其细密、烦琐、枯燥的章句之学;另一方面,太学却又卷入热闹活泼、随时变化、赌注很大的现实政治斗争中,成了政治集团升降、角力的一个场所。

慢慢地,上述冲突、矛盾改变了太学的风格。这个改变,主要是“章句渐疏,多以浮华相尚”,也就是在现实政治的吸引下,大家越来越没兴趣费时耗工夫研究、记诵“章句”了,转而追求“浮华”。所谓“浮华”,主要是指言辞,就是大家谈话、对待知识的态度,不再以一字一句的标准答案为满足,转而追求夸张的、有趣的、雄辩的、华丽的言谈风格。

党锢之祸后,这个改变更明显。本来为了做官而忍受无聊章句之学的人,突然之间,发现自己的仕途变得如此无望,要么是自己被列入“党锢”的名单,被剥夺官僚任用资格;要么是自己的老师从官僚体系中被赶出来,也被“禁锢”了,自己也就失去了靠山,失去了晋升的通道。

这时,章句之学迅速失去了吸引力,而现实政治相对而言变得格外受关注。太学里的人纷纷抛弃章句之学,转而积极议论时政,而且采取的是强烈反对、批评现实政治的立场。而王充的《论衡》尤其批评“章句之学”,这本书流传开来之后深获人心,同时也为太学人士提供了谈资,于是广受传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5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