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讲历史—— 我不喜欢王充,但是王充很重要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3 21:48:51 0


学历史,如果要自觉且认真地学习的话,必定会遇到一些很麻烦甚至很痛苦的问题。比如,一个基本的问题是:如何界定历史的范围?也就是说,什么事该被纳入历史叙事中,而什么事情又应该被排除在叙事以外?

我们无法再接受那么简单、未经检验的习惯,仅仅把政治、军事事件看作历史的全部。我们知道,也无法否认文学、经济、艺术、科技等都是历史,还有难以捉摸的社会关系,比如宗族、阶级、团体等,以及更难以捉摸的思想,比如宗教、信仰、哲学、价值判断等,我们能说这些不是历史吗?

历史那么大、那么广,谁能真正掌握?一开始,我们还能躲开一些内容,只选择自己熟悉和自己喜欢的部分讲。但当我们持续探索到一定程度,无论如何都会遭遇这样的挑战:如何趋近、说明自己感到陌生乃至自己不认同、不喜欢的历史内容。

诚实地讲,我从来都不喜欢王充,也很难进入他那混乱而矛盾的思想世界。读他的《论衡》,对我而言是一种痛苦的经历。然而,我不能因此跳过王充,跳过他的《论衡》,对其不理会、不解释。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认真研读《论衡》,甚至比我自己愿意耗费的时间更长。在美国的研究所念书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来自法国的博士研究生,她的博士论文就是翻译并批注《论衡》。她找我帮忙解决论文写作上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还算优厚的酬劳,这对我这个穷留学生来说,没有拒绝的理由。

但答应了之后,我才知道这工作不好做。这位法国博士的中文水平一般,远不足以独立阅读汉朝的文献。《论衡》中的每一段文字,我都需要为她一一讲解,然后将其中较复杂的语法或观念,为她另外说明。这相当于在一年时间里,我把《论衡》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在口头上译成了英文,并加了批注。

因这个缘故而被迫阅读《论衡》,我读到的第一篇就是《自纪篇》,这一篇相当于王充的自传,但它让我痛苦挣扎了好久。不是字句上的艰难,而是他描述自己的方式,让我很难接受,很难习惯。我所接受的思想史学术训练,讲究在阅读史料时要尽可能多了解与史料相关的“人”,“知人”才能“论世”,也就是要想办法了解文本背后的那个人,弄清楚他的个性、他的信念、他的价值判断和世界观是什么。

用这种思想史的路径探索孔子,我感受到极深刻的快乐,这直接影响到我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世界观,我从孔子那里可以学到太多东西。用这种思想史的路径探索王莽,我也感受到很强烈的刺激。我能够穿越表面上的种种描述,挖掘王莽的信念和动机,从而重新解释他之所以兴起又快速陨灭的关键。

但以同样的路径阅读王充,我却无可避免地领悟到,王充作为一个人,有多么不可爱。当然,这可爱不可爱的观感,不是依靠客观的标准,而是纯粹主观的意见。我的意思是,他的人生态度和想法,和我本人有极大的几乎无法拉近的距离。

我承认我讨厌王充,但我绝对不会也不能因此否认王充和《论衡》在历史上的地位。这是重点。一个研究历史、解释历史的人,必须不断地自我审视,看看自己是否以自身的好恶,扭曲了对历史轻重缓急的判断,是否过度突显、强调了自己认同、喜好的部分,相对压制、低估了自己所厌恶、所难以理解的部分。

其中包含了历史“公正性”的内在尊严,许多人就是因为缺乏这样的自觉和努力,而创作出缺乏“公正性”的历史叙述。没有任何人能彻底做到“公正”,但是否以这样的“公正性”要求自己,毕竟还是会在历史研究和论述上,产生相当大的差异。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2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