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汉族和胡族所产生的变化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5-21 15:21:53 0

华北士大夫与江南政权

既然汉族对胡族有所忌避,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误以为他们会心系同样由汉族在江南建立的东晋新政权。然而,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汉族并非异口同声地认同东晋为继承西晋的正统王朝。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提到的羌族酋帅姚弋仲那样,胡族也并非人人都忌避汉族的东晋政权,也有胡族承认汉族政权、希望归属汉族政权。在这些情形背后,都隐藏着什么样的思想意识呢?

五胡十六国中有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前凉。在晋末战乱的时候,前凉政权的始祖张轨看到家乡安定(今甘肃省平凉)以西延绵的河西绿洲地带,农牧物产丰富,又兼有与西域交易的便利条件,同时还不会受到中原地区战乱的影响,于是要求前往担任地方官,随后成了半独立的状态。这是前凉的前史。

汉族和胡族所产生的变化

24 前凉系图

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琅邪王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政权,改年号为太兴。这时前凉的领导者为张轨之子张寔,一直延续使用西晋愍帝的年号建兴,仍称建兴六年。后来,前凉也曾使用自己的年号(如年号和平),不久又恢复为建兴。此后在前凉使用建兴年号期间,李俨在前凉的领域内试图自立,尊奉东晋的年号,被前凉领导者张玄靓率众讨伐。

史书中有对这个时期局势的记载,说前凉民众听到李俨准备尊奉东晋的年号都非常高兴。这些记载表明,尽管西晋已灭亡将近四十年,前凉仍存在着尊奉西晋和尊奉东晋的两派势力之间的纷争。

换言之,在西晋向东晋过渡的过程中,在汉族内部产生了对于东晋政权的正统性的怀疑。然而我们可以指出,尽管如此,胡族政权下的华北汉族士大夫大多心系晋家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的东晋政权,这也是实情。

宋的正统性

到了东晋之后的下一个江南汉族王朝——宋的时期,这种状况似乎又出现了变化。在东晋灭亡、东晋将军汉族人刘裕建立宋的前夕,东晋皇族司马国璠、司马叔道逃亡到五胡之一的羌族在长安所建立的后秦。

当时后秦皇帝姚兴问他们:“刘裕匡复晋室,卿等何故来也?”国璠等人回答说:“裕与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门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由此,姚兴看到此时在长江中游和上游的四川的东晋将士中,有许多反对宋的力量,于是意欲联合他们对宋发起战争。

另外,这时在丝绸之路沿线、河西地区的酒泉,存在着五胡十六国的一个政权——西凉。西凉政权的王室自称是西汉将军李广的子孙,世代担任敦煌太守。最近,在甘肃省酒泉市区以西八公里的地方,发掘出据判断是魏晋时期最大的一处古墓,墓主被认定为西凉王朝的始祖李暠。而在晋宋更迭之时的西凉王李歆正是李暠的儿子。李歆在位四年,正值江南政权更替,此时李歆也计划率军讨伐刘宋。

司马国璠等人对刘裕的反抗,属于从江南出逃的人士、长江中游地区的将士的反抗,而李歆的反对则是河西地区汉族君主的反对,并不代表华北士大夫对刘裕的反对。然而,既然当时华北士大夫倾心归附于东晋政权,那么可以认为,我们前面所看到的逃亡人士对宋的创建者刘裕的抗拒,同样也存在于华北士大夫身上。

汉族和胡族所产生的变化

25 河西走廊 从长安到堪称丝绸之路大门的敦煌,所经过的路线叫河西走廊。照片为武威地区的景观

更何况刘裕出身贫寒,并非像司马氏那样的贵族。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具有强烈的身份意识,正如贵族的存在所明确展现的那样,华北士大夫对刘宋政权的强烈抗拒,并不仅仅是因为刘裕灭掉了东晋而篡夺了政权,他的出身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于厌恶战乱和胡人的统治,许多人从华北移居到江南。而应该注意的是,这种现象也只是出现在东晋时期。自刘宋篡位以后,几乎再难看到有华北士大夫逃亡江南,这与此前的情况截然不同。这与江南士大夫对刘宋政权的抵触,也有一定的关系。

换言之,刘裕建立的宋王朝,是一个正统性备受华北汉族士大夫质疑的政权,同时引起了他们“对江南政权的离心”。刘宋建国时华北士大夫出现了一种趋势,他们对待胡族政权不再像本章前面所论述的那样采取忌避的态度,而是在华北统一的背景下,承认终于逐渐进入安定期的胡族政权为中原王朝,并给予支持。详情将在后面的章节展开。

五世纪上半叶鲜卑拓跋部使华北再度统一,建立了北魏政权。在记载北魏历史的《魏书》中,为建立东晋政权的司马睿立传时,称其为“僭晋”即“僭越而称晋的司马睿”,而在为后来刘裕及其以后的江南诸朝皇帝立传时,都一律称之为“岛夷某人”,例如“岛夷刘裕”。华北汉族士大夫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连这种记载上的变化都受到影响(把江南政权视为夷狄)。

汉族士大夫追求的道路

反过来想想,在这个时期置身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或不断遭受异民族侵扰进攻的华北士大夫,他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包括接受异民族的统治在其王朝中出仕为官、虽然置身于异民族的统治却拒不出仕以显示身为汉族的矜持、尊奉江南王朝为盟主反抗异民族,等等。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当时的华北士大夫尽管身不由己,但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当中有实力的人士就会力图形成一股独立的势力。

为西晋而在边境之地独守孤垒的前凉张重华(张轨的曾孙),曾在348年接待了东晋派来的使者,对方许诺封给他大将军的官位和侯爵的爵位。当时鲜卑的慕容皝所自称的燕国王爵已得到东晋王朝的承认。“为什么我们世代为晋尽忠守节,却只能封个侯爵,处在并非忠臣的鲜卑的下风?”因此张重华感到很生气,拒绝受领东晋使者带来的诏书。

到了张祚这一代,终于称帝,设置百官,不再尊奉西晋建兴的年号(当时为建兴四十二年),而改用自己的年号,为和平元年。

然而,在前凉阵营中,依然存在反对这次革命的势力。从建兴改元为和平的这一年二月,灾异频发。于是郎中劝谏他说:进行革命之事,臣窃以为不可。华夷之所以归系大凉,义兵之所以千里响应而至,是因为陛下是守晋的忠臣。现在自称承受天命,即位称帝,天下人看到这种行为,恐怕就不会再相信陛下了。前面我们提到李俨自立,尊奉东晋的年号,反对张祚,正是发生在这次革命事件之际。

换言之,当时前凉阵营中,同时存在着几种倾向,很难形成统一的舆论,既有尊奉西晋的(使用西晋年号,称建兴四十三年),也有尊奉东晋的(以中兴为年号),还有希望独立的(进行革命)。

前凉的张天赐执掌了朝政之后,在建兴四十九年改元升平(东晋年号)。这是受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其军威声震华北的影响,而此后前凉一直尊奉东晋的年号咸安,直至灭亡。(桓温北伐详情将在本书第四章展开)

至此,我们主要以五胡十六国之一前凉的政局变化为例进行了论述,审视了这一时期汉族士大夫的态度,从其演变轨迹中我们可以真实地看到他们力图保持中华的传统以及为寻求和追随所奉正朔的对象而痛苦跋涉的身影。

这里向大家介绍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一位士大夫的故事。在永嘉之乱时,河北范阳出身的李产作为乡里的领导者努力保全民众,后来在石勒的后赵政权中出仕,任范阳太守。遭到前燕攻击后又开城投降。在李产的传中,有如下记载:

及慕容儁南征,前锋达郡界,乡人皆劝产降,产曰:“夫受人之禄,当同其安危,今若舍此节以图存,义士将谓我何!”

众溃,始诣军请降。儁嘲之曰:“卿受石氏宠任,衣锦本乡,何故不能立功于时,而反委质乎!烈士处身于世,固当如是邪?”产泣曰:“诚知天命有归,非微臣所抗。然犬马为主,岂忘自效,但以孤穷势蹙,致力无术,僶俛归死,实非诚款。”儁嘉其慷慨,顾谓左右曰:“此真长者也。”(《晋书》载记第十)

这段引文稍微有点长,但这则故事向我们生动地传达了这个时代士大夫的苦衷。他们心里期盼着汉族正统王朝解放华北,却眼看着随着胡族势力的扩张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于是不由地发出天命为何的叹息。可以说这是生活在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汉族士大夫共有的心情。

胡族与正统王朝

上面我们探讨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华北汉族的思想。那么,作为这个时期另一方的主角,当胡族入侵中原的世界或与中原的世界对峙时,他们有什么考虑?他们想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胡族对自己所灭掉的西晋王朝,并没有继续尊奉的意思,尽管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不过,胡族承认西晋是在他们自己建立的前赵、后赵等政权之前统治中原世界的正统王朝。西晋作为对于胡族而言的异民族——汉族所建立的王朝,其正统性并没有被否认。西晋是统一中国、包摄华夷的王朝,胡族自身过去也曾作为臣下参与筹划——这种意识存在于胡族之中。正如前面我们看到的,羌族酋帅姚弋仲告诫子女说:“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当竭尽臣节……”这说明姚弋仲具有以汉族王朝东晋的臣子自居的意识。

当时,四川有一个由蛮族賨人所建立的五胡十六国之一的成汉政权。其第三代君主李雄曾发表过支持东晋元帝的言论:“我乃祖乃父亦是晋臣,往与六郡避难此地,为同盟所推,遂有今日。琅邪(即东晋元帝司马睿)若能中兴大晋于中夏,亦当率众辅之。”另外,据史料记载,在氐族所建立的前秦政权的朝议上,有人指出:“且晋中宗,藩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东晋建国时,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元帝得到“夷夏之情”即汉族和夷狄的支持。换言之,在东晋建国时,正如大多数汉族所认同的那样,尽管对于非汉族而言东晋政权难说稳如磐石,却具有正统王朝的资格。

只是不应忘记,在这种情况下非汉族对东晋的承认,并不是认识到东晋是继承西晋正统的王朝,而是他们认为吸纳自己所占领的华北地区占据人口多数的汉族的意向,有助于加强其统治,即非汉族的立场与汉族不同,他们是从更现实的观点出发,意识到当前支持东晋是上策。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出一个很好的例子。鲜卑慕容部在慕容廆的时代,曾劝东晋元帝继承晋的正统而即帝位,到了其孙慕容儁的时代,慕容儁自己被群臣劝进即帝位,他先是谢绝说:“吾本幽漠射猎之乡,被发左衽之俗,历数之箓宁有分邪?”不久却即位,并对东晋使者说:“汝还白汝天子,我承人之乏,为中国所推,已为帝矣。”

然而,承认东晋的这种意识,是否完全是胡族基于现实的利益判断而得出的结果?却也不尽然。这是因为,当时的胡族中存在着认为自己或本民族不如汉族的意识,并因此认为本民族所创立的政权缺乏正统性,反而把江南的东晋政权推为正统王朝。例如,氐族所建立的前秦政权中的其中一位皇族苻融即认为中华的正统性在于东晋。

而与这种意识大相径庭的意识当时亦在孕育之中。后来在胡族当中出现了认为自己是正统、江南的汉族王朝为夷狄、而我们才代表中华的思想,不过,这种思想要成为主流,仍然需要经过数番曲折的过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1508.html

下一篇:苻坚的时代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