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简明正史——皇甫规 皇甫嵩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2 22:59:31 0


皇甫规(?—174) 字威明,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皇甫氏是凉州有名的将家,规祖父棱任度辽将军,父旗为扶风(治所在今陕西西安)都尉。

皇甫规年轻时,在军事方面就已崭露头角。顺帝永和六年(141),西羌大举进攻关中,安定(治所在今甘肃镇原西南)也被围困。东汉方面派征西将军马贤率诸郡之兵讨伐羌人,久而无功。皇甫规认为马贤不擅长军事,推测其必定会失败,于是上书表明自己的看法,而马贤果然不久便被羌人攻灭。郡守发现皇甫规颇具军事才能,便辟其为功曹,并派他率八百甲士与羌人作战。皇甫规军斩羌兵数名,迫使羌人退却。这一年,安定举皇甫规为上计掾。

此后,羌人大规模进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汉廷颇为忧虑。皇甫规于是上书,指出以往羌人一再起兵,主要原因在于边将治理不善。他希望朝廷派他率领雍、长安两营,及安定、陇西两郡约五千兵力,与护羌校尉赵冲互相配合,向羌人发动进攻。然而顺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冲、质之际,梁太后临朝。皇甫规被举为贤良方正,他在对策中批评顺帝任用宦官,削弱了皇权,要求对宦官势力加以抑制。他还希望外戚梁冀等人谦恭自律,遵循儒家学说。梁冀大为恼怒,将皇甫规之策定为下等,拜为郎中。皇甫规托病辞官还乡,州郡受梁冀指使,屡次几乎将皇甫规害死。此后十四年间,皇甫规隔绝人事,专心传授《诗》、《易》诸经,门徒多达三百余人。梁冀被杀后,一个月之中,朝廷五次请皇甫规做官,但都为皇甫规所拒绝。

当时,叔孙无忌起兵于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县),中郎将宗资未能将其讨平。汉廷特征皇甫规为太山太守,皇甫规到任后,巧妙运用策略,一举将叔孙无忌等消灭。

延熹四年(161)秋,零吾种羌与先零别种羌进攻关中,护羌校尉段颎被人诬陷而入狱,汉军一时连遭败绩。皇甫规一向熟悉羌人的情况,他不顾年届六十的高龄,上书要求朝廷将其派往关中。

同年冬天,羌人势力极盛,朝廷十分紧张。三公急荐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皇甫规到关中后,发兵讨零吾诸羌,大破之,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信服皇甫规的威望,相继有十余万人向其投降。

次年,皇甫规发先零诸种羌兵,一同征讨陇右。那时道路断绝,军中又染上瘟疫,死者多达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到战士营帐中巡视、慰问,使全军将士深受感动。东羌也派出使者请降,于是凉州再度开通。

此前,安定太守孙俊收受贿赂,安定属国都尉李翕、都军御史张禀滥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治所在今甘肃甘谷东南)太守赵熹又年老体弱,难于胜任,而他们统统倚仗朝中权贵的势力,随意违犯法律。皇甫规到凉州后,立即向朝廷报告这些人的罪状,将他们或免或杀。羌人听说此事,纷纷向东汉投降。沈氐种羌大豪滇昌、饥恬率十余万口,归附于皇甫规。

皇甫规持节为将,军功显赫,然而他大批惩处地方官,又拒绝与宦官交往,所以遭到许多人的怨恨,他们一同诬陷皇甫规贿赂羌人,使其假装向东汉政府投降。桓帝不断下诏斥责皇甫规,皇甫规则上书为自己辩解。他陈述了处置孙俊等人的经过,进而指出:安帝永初初年羌人大规模起兵以来,东汉方面花费大量财力,在军事上却一再失利;而他此次以征讨与怀柔并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年冬天,桓帝征皇甫规进京为议郎。按照皇甫规的功绩,是应该受封为侯的。但当权的宦官中常侍徐璜、左悺屡次派人向皇甫规索取贿赂,皇甫规都未予理睬,徐璜等人大为恼火,便以受贿为借口,欲将皇甫规治罪。皇甫规的僚佐们打算凑钱向宦官谢罪,皇甫规则坚决不肯屈服。结果皇甫规为廷尉所拘捕,遣送左校劳作。此事在朝野引起极大震动,诸公及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相继上书为皇甫规鸣冤。不久,皇甫规被赦免还乡。

汉廷后征皇甫规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到任数月后,又上书举荐中郎将张奂自代,朝廷遂将皇甫规改授使匈奴中郎将。张奂迁大司农后,皇甫规再度出任度辽将军。

皇甫规谋虑深远,因久任高官,担心招致祸患,多次托病辞职,但都遭到朝廷的拒绝。后遇其友人王旻归葬,皇甫规越界远迎。又派其宾客密告并州刺史胡芳,称皇甫规擅自远离军营,公然违犯禁令,应该受到处罚。胡芳则说:“威明欲离职回家,所以才逼我奏其违法。我要为朝廷爱惜这样的人才,不能让他因此被撤职。”他对皇甫规离营越界一事,丝毫未予追究。

党锢事件发生后,天下名士多受牵连。皇甫规虽为当时名将,但一向声誉不高。他由于自己身为西州豪杰,却未能获得党人名士的资格而感到羞辱。于是上书自称以往推荐张奂为度辽将军一事,是依附党人之举;又提出太学生张凤等人为其辩护一事,是为党人所附之例。皇甫规要求桓帝将其治罪,朝廷对此事却知而不问,党人名士因此给予皇甫规很高的评价。

皇甫规历任度辽将军、使匈奴中郎将,长年戍守北部边陲,使北边获得安宁。永康元年(167),朝廷征皇甫规为尚书。当年夏天发生日蚀,桓帝诏令公卿举贤良方正,并向贤良方正询问朝政得失。皇甫规借机提出:前太尉陈蕃、刘矩忠于汉朝,又多谋善断,却遭到贬抑;刘佑、冯昆、赵典、尹勋,为官刚正不阿,敢于直言,却又被流放;李膺、王畅、孔翊,严于自律,依循礼教,却未能获得宰相之位。他进而批评党锢之狱毫无根据,使大批忠良之士受害。因此造成朝官人人缄口不言的局面。桓帝对皇甫规的奏文,完全不加理睬。

此后皇甫规迁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北)太守,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皇甫规拒受封号。又转为护羌校尉。灵帝熹平三年(174),皇甫规因病被召还京师,行至谷城(今山东东阿)时病逝。

皇甫嵩 字义真,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皇甫嵩自幼兼习文武,不但好读《诗》、《易》,而且长于弓马。他最初被举为孝廉,任郎中,迁霸陵(今陕西西安东北)、临汾(今山西新绛县东北)令,又举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屡次辟为僚佐,皇甫嵩均未到任。灵帝征为议郎,迁北地(治所在今甘肃吴忠西南)太守。

中平元年(184),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皇甫嵩提出解除党锢之禁,并动用中藏钱及西园厩马,以为军队之资,得到灵帝的批准。灵帝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领之。于是,皇甫嵩被任命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率五校士、三河骑士及招募的精勇,约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出讨颍川(治所在今河南禹县)黄巾。

皇甫嵩首先与波才军交战,失利后退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波才率大军将长社团团围住,皇甫嵩兵少,军中人心惶惶。皇甫嵩召集军士,对他们说:“兵法讲究出奇制胜,不在于人数多寡。现在敌军在草丛旁驻扎,正好可以放火烧之。如果我们趁夜发动火攻,一举将其击溃,就能够建立田单(战国时齐将,以火牛阵大破燕军而闻名)那样的功勋。”当天夜里恰巧刮起大风,皇甫派人绕到波才军背后,乘风放火,并大声呼喊。城上的汉军,则每人高举一束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见波才营中出现混乱,立即挥师出城发起猛攻。波才军猝不及防,一时溃不成军。

灵帝所派骑都尉曹操也率兵赶到,皇甫嵩、曹操与朱俊联合,再度同波才军展开血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皇甫嵩因功封都乡侯。

皇甫嵩与朱俊乘胜进讨汝南(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陈国(治所在今河南淮阳)黄巾,相继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击败波才,在西华(今河南西华南)击败彭脱,黄巾余部统统向汉军投降,颍川、汝南、陈国三郡平定。

皇甫嵩又在仓亭津(黄河上重要渡口,在今山东阳谷境内),与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南)黄巾卜己部大战,生擒卜己,斩首七千余级。

灵帝又令皇甫嵩进讨巨鹿(治所在今河北宁晋西南)黄巾张角、张宝、张梁部,其时张角已病死,皇甫嵩与张梁大战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张梁部众十分精锐,皇甫嵩难于打败他们。次日,皇甫嵩闭营休战,观察张梁军的动静。等到张梁军懈怠之后,皇甫嵩在夜间悄悄部署部队,黎明时发起突袭。战至黄昏时,张梁军大败,张梁被杀,投河而死者五万余人,被烧毁的辎重则有三万余辆。皇甫嵩还剖开张角的棺材,屠戮其尸体,并将其头颅送往洛阳。

皇甫嵩又进攻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斩张宝,斩获其部众十余万人,尸体堆积如山。至此,黄巾的主力大部分被皇甫嵩等人消灭,皇甫嵩因功晋升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侯,食邑为槐里、美阳(今陕西武功西北)两县,共八千户。

皇甫嵩因冀州受战火严重摧残,请求以冀州一年的田租救济饥民,得到灵帝的批准。当地百姓对皇甫嵩极为感激,民间流传着颂扬他的歌谣。皇甫嵩非常关心士兵,每当部队驻扎时,他总是要等到全军的营帐都搭好之后,自己才入帐休息;士兵都吃饭之后,自己才吃饭。有些军吏收受了贿赂,皇甫嵩反而赏赐他们钱财,使他们深感羞愧,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杀。

皇甫嵩剿灭黄巾后,威震天下,而东汉王朝政治愈趋淆乱,国力更加衰弱。前信都(今河北冀县)令汉阳(治所在今甘肃甘谷东南)人阎忠对皇甫嵩说:“现在您遇到了难得的良机,但是如果不能把握住机会,又难免身败名裂。”皇甫嵩问:“你指的是什么?”阎忠回答:“您一举平定黄巾,声名远扬。如今您建此大功,却想继续为庸主(在此暗指灵帝)效力。那么,您将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呢?”皇甫嵩说:“我一心为汉室尽忠,怎么会不安全呢?”阎忠说:“事情并非如此。当年韩信不忍背叛故主(指高祖),放弃了三分之业,结果被人置于死地,悔恨不已。如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指韩信)。您可以征集冀州之士,调动七州(指青、徐、幽、荆、扬、兖、豫诸州)之众,进军洛阳,清除宦官。到天下归顺之后,进而代汉称帝。现在是宦官得势,近臣当政。您功高不赏,在昏主之下,易遭谗言诋毁。如果不先下手,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皇甫嵩却说:“黄巾降众,人心涣散,战斗力弱,一时难于凭借。而汉帝威望尚存,与其贪图无望之功,招致杀身之祸,不如效忠于汉室,甘守臣节。即使为谗言所陷,也不过免官赋闲,而美名流传,死亦不朽。你的意见有悖常理,我实在不敢苟同。”阎忠见其建议不被接受,便逃回凉州。

中平二年(185)春,灵帝因边章、韩遂起兵陇右,威胁到关中地区,急忙派皇甫嵩回镇长安。边章等进攻三辅,皇甫嵩率军讨之。当初皇甫嵩在河北与张角作战时,路经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见中常侍赵忠宅舍过于奢华,便上奏朝廷将其没收。而另一当政的宦官张让,向皇甫嵩索贿五千万钱,也遭到皇甫嵩的拒绝,赵、张二人对皇甫嵩怀恨在心,诬告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大量军费。这年秋天,汉廷令皇甫嵩回师,撤销其车骑将军一职,裁减食邑六千户,改封都乡侯,食邑仅为二千户。

中平五年,凉州人王国率军围困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灵帝又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董卓想迅速赶赴陈仓,皇甫嵩则不同意。董卓提出:此役取胜的关键在于速战,否则陈仓就难于保全。皇甫嵩却认为:兵法贵在不战而屈人之兵。陈仓城池虽小,但防守固备;王国兵力虽强,也未必能克之。王国包围陈仓,自冬至春,历时八十余日,仍不能取胜,其军队困乏,只得撤兵,正如皇甫嵩的预见。

皇甫嵩打算率军追击,董卓又提出“穷寇勿追”,担心王国垂死挣扎,不易对付。皇甫嵩说:“前次我反对出战,是为了避其锋芒;现在我准备追击,则是等到其衰弱之后。王国之军乃是疲师,已无斗志。我军以整击乱,是不能以穷寇论的。”于是他让董卓断后,独自率军追赶王国,结果屡战屡胜,斩首万余级,王国本人也在逃跑时丧命。董卓恼羞成怒,对皇甫嵩颇为忌恨。

次年,灵帝病重,汉廷对董卓极不放心,拜董卓为并州牧,令其将军队交给皇甫嵩,董卓表示拒绝。当时,皇甫嵩之侄皇甫郦在其军中,他劝皇甫嵩说:“汉朝政治衰败,天下生灵涂炭,能够安危定倾的人物,只有您和董卓二人。如今您与董卓已结仇,势不两立。董卓不肯交出兵权,是违抗天子。他驻军观望,居心叵测。而且他为人凶残暴戾,将士不愿附从。大人现为汉军元帅,可以依靠朝廷的权威讨伐董卓,上显忠义,下除凶害,正如昔日桓、文之事。”皇甫嵩却说:“董卓违抗君命固然有罪,我擅自诛杀董卓也不合法,莫如公开上奏其事,让朝廷去制裁他。”于是上书报告董卓之罪,灵帝下诏批评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为怨恨。

董卓进京并掌权之后,征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打算借机将其杀掉。皇甫嵩准备进京,其长史梁衍劝他说:“汉朝衰微,宦官乱政,董卓虽以诛除宦官为名,实际上并不肯效忠朝廷。又掠夺京师,随意废立。如今征召将军,可能会危害您的生命,至少也会给您带来羞辱。现在董卓尚在洛阳,而献帝已经西迁关西,您手中有三万精兵,足以迎接献帝,对抗董卓。假若您与袁绍东西夹攻,董卓绝对无法应付。”皇甫嵩不听,执意就征。他进京后,执法官在董卓指使下,要将皇甫嵩治罪。

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一直与董卓十分友好,他从长安逃至洛阳,投奔董卓。董卓设宴招待坚寿,坚寿却上前责备董卓,批评其不顾大义,以致叩头流涕。在座者皆深为感动,纷纷为皇甫嵩说情。董卓于是起身,将坚寿扶回原座。并下令释放皇甫嵩,复拜议郎,又迁御史中丞。

董卓后还长安,公卿百官都在路旁迎接。董卓令御史中丞以下的官员,均向董卓下拜,以表示对他的尊崇。董卓拍着皇甫嵩的手说:“义真是否已屈服?”皇甫嵩边笑边向董卓道歉,董卓也就不再记仇。

董卓被杀后,汉廷以皇甫嵩为征西将军,又迁车骑将军。同年秋,拜太尉。冬,因天降流星而被罢免。复拜光禄大夫,迁太常。李傕作乱之际,皇甫嵩病死,朝廷追赠其为骠骑将军。

评:皇甫规出身凉州,精通军事,对羌人作战,屡有大功。然而,他最初并不为名士阶层所接纳,以至于党锢事件发生时,名士往往遭到迫害,皇甫规却丝毫未受牵连。不过,皇甫规儒学造诣颇高,其文化面貌与党人名士无异,因而他在汉末激烈的政治斗争中,选择了党人名士的立场,并最终得到了党人名士的认同。

黄巾暴动发生,东汉王朝摇摇欲坠。凉州将皇甫嵩临危受命,屡建大功,挽救了灵帝政权。凉州将在军事上的胜利,使他们获得了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然而皇甫嵩囿于名教,不敢触动东汉皇权,又坐视董卓集团崛起,乃至最终放弃了在东汉政局中的实力地位。皇甫氏叔侄虽为凉州将门,但他们又深受党人名士影响,浸染清议之风,因而无力挽救汉末的政治危机,只能成为董卓进京的铺垫。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2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