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简明正史——陈寔 陈纪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2 22:59:26 0


陈 寔(104—187) 字仲弓,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东)人。陈寔的家庭地位微弱,然而陈寔自儿童时起,就很有主见,其他孩子都依附于他。年轻时充任县吏,常被驱使如同厮役,后为都亭佐。尽管他的职位卑微,但他有志于读书,而且利用各种机会记诵诸经,坚持不懈。县令邓劭与陈寔交谈,对他的学识非常惊奇,允许他入太学受业。后来县府又召陈寔为吏,陈寔不愿应辟,而避隐于阳城山中。当时有人杀人,县吏杨某怀疑是陈寔所为,县廷遂将陈寔拘捕,并对其严加拷问,结果却查不到任何证据,最终不得不将他释放。后来陈寔出任督邮,又悄悄托付许令,礼待那位姓杨的县吏。远近的人们闻知此事,无不叹服陈寔的品格。

陈寔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不久又转功曹。当时,掌权的宦官、中常侍侯览要求颍川太守高伦将他的一名亲信辟为掾属。高伦不敢拒绝,准备将此人署为文学掾。陈寔知道此事必遭非议,他为了不让别人发现高伦的打算,悄悄揣了高伦征辟的檄书去见高伦,他对高伦说:“此人不应辟为郡吏,而侯常侍又不好惹。您不如让我自外推荐,免得玷污了您的名声。”高伦接受了这个建议,而舆论以为此事系陈寔所为,都批评他荐人不当,陈寔对此不做任何辩解。高伦后来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为其送行,至轮氏(今河南登封西南)传舍,高伦当众解释了陈寔举荐郡吏一事的真相,在场的人无不叹息,而天下士人对陈寔的德行都颇为钦佩。

司空黄琼辟选陈寔为理剧,补闻喜(今山西闻喜)长,不久因期服而离职,复迁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政治清明,百姓安宁。后来他因沛(治所在今安徽濉溪西北,太丘为其属县)相赋敛违法,而辞去官职,太丘吏民对他都十分怀念。

党锢事件中,陈寔也受到牵连。同案人纷纷逃避拘捕,陈寔却说:“如果我不入狱,大家就没有依托。”就主动请求入狱,后遇赦免而被释放。

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辟宴为掾属。当时,宦官专擅朝政,中常侍张让更是权倾天下。然而,张让之父归葬颍川时,当地的名士都不肯参加其葬礼。张让感到极为羞耻,最终只有陈寔一人前往吊唁。后来第二次党锢之狱时,张让感激陈寔,对他多方庇护。

陈寔在乡间,待人处事总是十分公平,人们发生争执,往往请他判定曲直,而经他裁决、调解之后,大家均无怨言。以至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话:“宁愿受刑法处置,也不愿被陈君(指陈寔)批评。”那时连年灾荒,百姓生活困窘。有人夜入陈宅行窃,藏身于房梁上。陈寔发现此人,却并未声张。他将子孙召集在一起,严肃地对他们说:“做人应该自勉。不善之人未必即恶,乃是由于习惯而成性,梁上的君子就是如此。”盗贼大惊,从梁上跳到地下,连连谢罪。陈寔缓缓劝告那人说:“看你的样子,并不像个恶人,你应该改邪归正。不过,你的错误,乃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令家人送给那盗贼绢二匹,此后县中盗窃绝迹。

太尉杨赐、司徒陈耽,常常感叹陈寔的地位与其声望不符,又因在陈寔之前出任三公而感到惭愧。党锢之禁解除后,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敦促陈寔出山,打算授之以高位,陈寔却表示不愿接受官职。此后三公之位每有空缺,舆论总是属意于陈寔,朝廷屡次征召,陈寔则一再拒绝。中平四年(187),陈寔八十四岁,病死于家中。何进派使者前往吊唁,全国有三万多人赶去送葬,其中身着丧服者就数以百计。他们共为陈寔刻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 纪 字元方,陈寔之子。他也遭遇党锢之祸,于是发愤著书,达数万言之多,定名为《陈子》。党锢解除后,诸公之府皆辟陈纪为僚佐,而陈纪始终不肯屈就。其父陈寔病逝,陈纪非常悲痛,多次吐血晕厥,服丧期过后,依然哀伤不已,几乎因此而身亡。豫州刺史赞许陈纪的孝行,将其事迹上报朝廷,又在上百座城中为陈纪画像。

董卓进京后,派人至陈纪家,拜为五官中郎将,陈纪不得已而赴洛阳,迁侍中。又出为平原(治所在今山东平原西南)相。陈纪去向董卓辞行,当时董卓正打算迁都长安,他对陈纪说:“三辅的地势平坦而广阔,四面险固,土地肥沃,号称‘陆海’。如今关东起兵,我担心洛阳难于久居。长安仍有一些旧时的宫殿,所以,我准备西迁长安,你觉得此议如何?”陈纪则认为,此时维系统治的关键在于施行德政,将代表汉室法统的献帝迁移他处,实在是一种下策。他希望董卓将政事委托给公卿,自己专掌军事,抵御外敌。如有违抗政令者,发兵讨之。董卓对此非常不满,但是由于敬重陈纪的名望,并没有当面与他争执。

当时朝廷欲拜陈纪为司徒,陈纪见政局危机四伏,不愿西入关中,而是立即赶往平原。朝廷又用加盖皇帝玺印的委任书赶去拜陈纪为太仆,接着又征召为尚书令。建安初年,袁绍为太尉,让于陈纪,被陈纪拒绝,又拜纪为大鸿胪。陈纪年七十一,死于任上。

评:陈寔为侯览举吏、为张让之父送葬诸事,反映了东汉士大夫在宦官专权之下的困难处境。一些党人名士与宦官势力激烈抗争,结果在党锢事件中相继遭到打击。陈寔屡屡向当权宦官妥协,虽然受到党人名士的批评,但却保全了身家性命。陈寔的这类举动,大概并非是他一人的行为,而是汉末众多士大夫的普遍选择。因此陈寔晚年在党人名士之中,仍然能够获得极高的声望。陈纪企盼董卓放弃行政权力,而仅仅掌管军队。尽管此议不可能为董卓所接纳,但是表现了一般党人名士的政治意愿,并传达出他们对董卓等凉州武人的评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25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