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简明正史——许慎 郑玄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2 22:59:20 0


许 慎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人。他为人质朴敦厚,自少年时起,研读了大量儒家经典。当时儒生中间,流传着“《五经》无双许叔重”的说法,赞誉他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著名学者马融对其尤为推重。

鉴于东汉时期今古文经之争造成的混乱局面,许慎撰《五经异义》一书,叙述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内容。

许慎传世的名著为《说文解字》,该书完成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考辨字义的字书。全书共十五篇(包括序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其他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解说十三万余字。该书按照文字的形体及偏旁,分为五百四十部。释义则依据“六书”,兼及剖析字形、说明读音。

由于《说文解字》一书考证精审、体例完备,所以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文字的基本材料,以至研究《说文解字》逐渐形成专门的学问。

郑 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他年轻时为乡啬夫,每次放假回家,总要去学官听讲。他不喜欢做官,他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后来他进入太学,拜京师第五元先为师,从而精通了今文的《京氏易》《公羊春秋》,以及《三统历》和《九章算术》。他又改从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西南)张恭祖,研习古文的《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由于郑玄认为关东地区已无人可以请教,于是西入关中,通过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县)卢植介绍,转入扶风(治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马融门下。

马融门徒多达四百余人,其中得以登堂入室者五十余人。马氏一向傲慢,郑玄随其读书,竟然三年未能与之见面。马融仅派其高才弟子,向郑玄授业。郑玄每日勤奋学习,丝毫不敢懈怠。后来马融召集诸生考论图纬,他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便在楼上召见了郑玄,郑玄趁机向马融提出以往学习中思考的一些问题,使马融极为惊异,而郑玄问罢立即辞师东归。马融感慨地对其他学生说:“郑生(即玄)如今离去,我的学问也随他传到关东去了!”

郑玄游学十余年,才返回家乡。然而,由于家境十分贫寒,他又不得不到东莱(治所在今山东掖县)去种地谋生。当时有成百上千的人,跟随他学习。

党锢事件发生后,郑玄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遭禁锢。于是郑玄隐居起来,专心研究经业,不再与人交往。其时任城(治所在今山东济宁东南)何休喜欢《公羊》学,写成《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则逐一予以反驳。何休感叹说:“康成是入我室,操我矛,而攻伐我呀!”东汉以来,范升、陈元、李育、贾逵等人争论今古文经,此后又有马融答北地(治所在今甘肃吴忠西南)太守刘瑰,及郑玄答何休诸文,旁征博引,义理深邃,古文经学因此得到系统的阐述和广泛的传播。

灵帝末年,解除党人之禁。大将军何进得知郑玄的名声,辟其为僚佐。州郡长官畏惧何进的权势,强迫郑玄赴任。何进专门为郑玄设置几杖,对其颇为礼敬。郑玄却不肯接受朝服,带着幅巾便去见何进,而且只待了一夜就逃离了京师。

当时郑玄年已六十,河内(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赵商等数千弟子,从远方前来投奔他。后将军袁隗推荐他为侍中,他又因父亲去世而未能成行。

北海国相孔融对郑玄非常敬重,将其与太史公等汉代名臣相提并论,在高密县为郑玄特立“郑公乡”;又引用昭帝时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于公故事,为郑玄广开门衢,号曰“通德门”。

董卓迁都长安后,公卿举郑玄为赵(治所在今河北邯郸西南)相,由于道路阻隔,消息未能传达。后因黄巾军攻打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郑玄避难于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徐州牧陶谦待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196),郑玄自徐州返回高密,路遇数万黄巾,他们见到郑玄纷纷下拜,并且约定不入高密。

郑玄一度病重,遂作书戒其子益恩,他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对于自己学术方面的成就感到满意。

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统摄大军,遣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宴宾客,郑玄到得最晚,被袁绍尊为上坐。郑玄年逾古稀,身高八尺(约合今一米八四),秀眉朗目,温文尔雅,能够饮酒一斛。袁绍的宾客多为豪俊之士,人人能言善辩,他们见郑玄是位儒者,以为他才学浅薄,所以争相发难,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郑玄一一作答,征引皆人所未闻,在场者无不叹服。汝南应劭依附于袁绍,此时恰好也在座,他向郑玄自夸道:“我是前泰山太守应中远(劭字中远),能否让我尊称您为师?”郑玄笑着说:“孔子之门考以四科,颜渊、子路之辈无人称其官位。”应劭听后,不觉面露愧色。袁绍于是举郑玄为茂才,拜左中郎将,玄皆不应。献帝又征玄为大司农,玄因病自求还家。

建安五年(200),袁绍、曹操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其子袁谭强逼郑玄随军,郑玄行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病情加重而无法继续前进,当年六月病死。时年七十四。其时,自郡守以下从郑玄受业者千余人,都赶来为其送葬。

郑玄的门人仿照《论语》,将郑玄向弟子解释《五经》的内容,编为《郑志》八篇。郑玄生前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及所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共计百余万字。

评:东汉建国以后,王莽时期所提倡的古文经学,一度受到压抑。然而由于古文重在训诂,解经举其大义,不像今文一味推衍章句,所以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许慎为反对今文学派曲解经文,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又为古文字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郑玄兼通今古文经,遍采诸家之说,为大量儒家经典作注,堪称东汉一朝最负盛名的儒学大师。许慎、郑玄的著作,不仅起到抑制今文经及谶纬发展的作用,而且对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也作出了特殊贡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25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