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2 22:42:28 0


西汉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从服饰、饮食、婚丧礼仪和节日等习俗中可以多方面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服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它不仅是为了御寒暑,还有美观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还是等级的标志。

汉代人们穿的常服,分袍服和短衣两类。袍服又分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衣、襜褕和複袍三种。禅衣是富人及贵族的常服,是一种单层的薄长袍,质料用縠纱或薄帛制成。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衣,仅重四十九克,可谓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衣中之精品。襜褕形制较禅衣宽博,质地厚重,用厚缣或厚缯制成,也可加皮毛装饰。複袍是一种夹服,其里多填以绵絮。短衣类服装分内、外衣二种。内衣的代表是衫,外衣的代表是襦。

御寒的裘衣,用皮毛,毛向外,是达官贵人参加朝会、宴庆时穿的衣服,制裘的皮,有鹿皮、灰鼠皮、貂皮、黄狼皮、狐皮等。

百姓和农民穿的多是粗布衣服,称“裋服”或“短服”,这种衣服多用原料粗糙的麻、毛加工制成,亦称“褐”,故“褐衣”成了卑贱者的代称,“布衣”则是平民的专用词。

下身穿的下衣,当时有有裆和无裆之分。有裆的称“裈”,无裆的套裤称“袴”或“胫衣”。先秦时妇女大多穿无裆的袴,外罩以裙,昭帝后也穿有裆的“穷裤”。贫贱者还穿一种称“犊鼻裈”的短裤,类似现在的三角裤衩。

穿的鞋有草鞋、木鞋和皮鞋。草鞋称“屦”,木鞋称“屐”,皮鞋称“鞮”,袜子称“脚衣”。

头上戴的冠很讲究,集中反映了社会的等级和职业。皇帝、诸侯和卿大夫戴的礼冠叫冕旒,皇帝用十二旒,白玉制成,前垂四寸,后垂三寸。诸侯王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贵族戴冠、冕、弁,百姓戴巾帻。戴冠者因职务、级别、身份、处理公务的场合不同,所戴的冠也不同。

士兵有特殊的军服。将军头戴长冠,身穿二层战袍,士兵不戴冠,以布束发,称帻,穿一层战袍。袍用葛麻制成,紧腰贴身。铠甲是防护装备,形制因兵种和身份不同而异。此外还有皮甲,亦称“玄甲”,铁兜鍪也普遍使用。

周边民族的服饰,因传统习俗和文化背景不同而异。南方百越族喜穿麻、棉、丝织衣,剪短发,发式有披发和椎髻两种。匈奴人衣皮革、被毡裘,一般的装饰是短衣直襟左袒,臂有袖套,脚着长靴。裤腿较瘦,帽子呈尖顶或椭圆形状,帽带护耳,这种装束适应北方的骑马民族。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男性衣左衽,长至膝部,头裹巾,前额有圆形装饰物。女性耳坠大环,髻后垂作银锭式,对襟袍服,腕间戴多箍金、银镯。

在“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里,饮食是人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与先秦一样,汉人仍以五谷为主要粮食。五谷即粟、黍、麦、菽、稻。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谷物种植状况的不同,不同地区的主食各具特色。大约北方人多食粟、麦,南方人多食稻米,边郡人则以杂粮为主食。

副食品可分蔬菜水果、豆腐和肉食品三大类。蔬菜水果品种繁多。豆腐据说是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当时已有能生产豆腐、豆浆、豆腐脑等豆制品的作坊。六畜之中的马、牛是役畜,很少食用,常被食用的是羊、猪、狗、鸡,其中尤以猪和狗为人们所爱吃。野味和水产品也很丰富。

饮料有酒、浆和茶。汉人有饮酒风气,下至平民上至帝王有条件者,皆喜饮酒。酒的种类很多,有用谷物为原料的稻酒、黍酒、米酒;有以果品为原料酿成的葡萄酒、甘蔗酒;有以香料或草药制成的椒柏酒、桂酒、菊花酒等等,此外还有按季节酿的“春酒”、“秋酒”、“冬酒”,以及祭祀宗庙的“酎酒”等。

汉时一般人日食两餐,称“朝食”和“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食”。王公贵族和富有人家日食三餐或四餐,皇帝食四餐:平、昼简明正史——秦汉社会生活、暮。食时把碗、盘放置在木案或石案上,大家席地而坐,用箸,食肉时用刀和俎(砧板)。盛物的器皿,民间一般用陶制的,富家贵族多用漆器,也有用竹器和金属器皿的。

婚丧嫁娶及各种礼俗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婚姻,作为社会风俗和伦理关系的重要表现,属于礼制的范畴。

汉人结婚年龄政府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习俗是男子在十四到十八岁;女子在十三四到十六七岁之间。惠帝时还规定女子在十五岁以上不结婚者,要罚“五算”。总的是尚早婚。这种情况大约与汉初人口减少、劳动力缺乏有关。但早婚已受到当时人的批评。昭宣时王吉指出,世俗嫁娶太早,使年轻的父母不能担负起教育子女的任务,也会使幼儿早夭。

婚仪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六个程序,称为“六礼”。男方请媒人向女家提亲,以雁为礼物,称为“纳采”;男方求婚后,如女方允诺,再派人去询问女方之名,称“问名”;经占卜,获得吉兆,把合婚的佳音通知女方,称“纳吉”;双方婚约已定,男方送给女方聘礼,称“纳徵”;纳徵以后,男方与女方家商定婚期,称“请期”;吉日定好,届时新郎亲往女家迎亲,称为“亲迎”。新郎把新娘接进家门,设宴共饮,饮交杯酒,称“合卺”。宴后进入洞房,婚礼遂告完成。

汉代名义上实行一夫一妻制,实际情况是一夫多妻制。富家、官吏都有小妻、小妾、傍房等,皇帝后宫有宫姬三千,是典型的一夫多妻制的代表。

在婚姻观念方面,西汉有如下特点:一,女子在婚姻关系形成过程中地位较后世稍高。女子对婚姻对象同男子一样有一定的选择权。其二,贞操节烈观较为淡薄。对于婚外性关系及寡妇再嫁,并没有后世看得那样严重。汉代男子娶再嫁之妇,被视为平常之事,甚至皇帝、太子亦不嫌娶再嫁之妇,如汉景帝娶已生有几个子女的王美人,而生武帝;成帝将已适人的王凤小姨子张美人纳入后宫。其三,近亲结婚比较严重。这种情况贵族中尤为常见,因为此种婚姻带上了政治的色彩。汉初惠帝的皇后,是其姊鲁元公主的女儿;赵王恢娶自己的侄女吕氏为妇,这是长辈娶晚辈,舅娶甥女,表叔与侄女为婚者。下辈娶上辈者,如宣帝,娶叔祖母之姨母霍后为妇,中山孝王娶姨母卫姬为妇。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子娶后母的习俗,如王昭君在其丈夫呼韩邪死后,转嫁给呼韩邪的长子;细君公主在乌孙王昆莫死后,又嫁给昆莫的孙儿岑陬为妻。乌桓、西羌等族,都实行妻后母、娶寡嫂的婚姻习俗。其四,儒家的婚姻道德观开始从伦理上影响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汉初贾谊从家庭生活、择偶标准和反对以婚姻方式结权势和图联姻等方面论述了家庭婚姻关系。董仲舒则从“三纲”理论出发,鼓励在家庭婚姻关系中保持“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等级状况。西汉末年的刘向更企图用儒家礼的原则来规范家庭婚姻关系,提出了女子不事二夫,从一而终的观点。

此外,一些有识之士对当时的婚姻状况进行了批判。如王吉在反对早婚,提倡晚婚外,还反对婚嫁时的铺张浪费。贡禹反对统治阶级中的多妻之风,并把批评的目光投到皇帝身上。他们的婚姻观在中国伦理、道德史上有重要意义。

古代官僚、贵族和巨富及帝王都信奉“事死如事生”的信条,对死后的葬礼非常讲究。西汉帝王的陵墓不仅修筑得高大如山陵,且墓旁建寝。寝是墓主的衣冠处。在寝中布置了饮食生活器具,设置官吏,如生前一样。帝王的陵墓多实行厚葬,大凡帝王即位第二年就要修筑陵墓,并把天下一年贡赋的三分之一花在修陵墓上。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他的陵墓修建就用了十八年的贡赋,可见茂陵规模之大。不仅皇帝的墓称陵,诸侯王的墓丘亦可称陵,其规模亦不小。陵墓内所藏葬品大多为奇珍异宝,景帝儿子中山王刘胜夫妇死后,都身穿“金缕玉衣”,用玉片和金线做成。其中一件长188厘米的玉衣,用玉片二千四百九十八片,金丝1100克。

重臣武将的墓也规模巨大。霍去病的墓修筑得像祁连山,墓前有大型石人石马及其他动物的雕像,其中马踏匈奴、卧马、伏虎等石雕,都是堪称一流的珍品。

汉代还有守冢之风。西汉诸陵,不仅迁徙山东豪强前往,还设置各类官员,岁时祭祀。茂陵的守冢者达五千人。

一般达官显宦死后有守丧制度。汉初时间较短,后来实行三年丧制。凡服丧期间,居官者要离职,封官者暂不得任职,服丧者规定不饮酒食肉,不近妇人。但这规定未必人人都遵守得很好。

所谓“礼不下庶人”,一般平民百姓死后大多草草埋葬,甚者露尸于野,谈不上有什么隆重的葬礼。

汉代是我国许多传统节日的定型时期,如除夕和元旦、元宵节、上巳、端午、七夕和重阳等重大节日都在此时形成。

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或指此日之夜。由于秦代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汉初沿用秦历,故除夕之夜在九月二十九日,元旦为十月初一。汉武帝改用太初历(前104)后,改夏历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三十日就成为除夕,正月初一为元旦。

元旦或称“三朝”、“三始”、“三元”,为一年的第一天。人们为了要驱邪镇恶,祝福新年,家长要率妻、子合祭百神,追祭祖先。祭祖完毕,一家团聚欢宴,饮椒柏酒,预祝全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元旦还要祭门神,最著名的两个门神是神荼和郁垒。据说他们能统领万鬼,手执苇索,捆绑恶鬼,让老虎吃掉恶鬼。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亦称灯节,起源于汉代。汉武帝时在宫内设立“泰一神祀”,在正月十五那天,从黄昏起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从此形成灯节,也有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上巳节。古代以干支记时,把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称为“上巳”节。此节周代已有,女巫在河边举行仪式,为人们除灾去病,史书上称之为禊或祓禊。汉代赋予“上巳”新的内容,人们不仅到水边祭祀,还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以祛除疾病和不祥,还到郊外踏青,欣赏春色,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战国时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日”,孟尝君因为生于此日,其父恐不吉,曾想杀死他。据说屈原也是死在这一天的。后来人们在这一天有挂艾蒲、饮菖蒲酒、喝雄黄酒的习俗,是为了祛邪驱恶。到汉代又有吃粽子的风俗,它与夏至有关,本来是夏至时令佳品,后来人们把它和屈原之死联系起来,粽子成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祭品。

七月初七的晚上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汉以前牛郎称“牵牛”,它与“织女”不过是银河两侧的星名而已。到了汉代,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渐渐多起来,汉武帝还在长安昆明池畔立牛郎、织女的大型石刻雕像。妇女在“七夕”之夜有向织女星乞巧的习俗。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由来已久。《易经》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为“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汉代重阳已成为固定节日,不过佩朱萸、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是东汉以后才形成的,它含有驱疫辟邪的意义。

<meta charset="UTF-8"> 二十五史 简明读本(全15册)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23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