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王朝解读——广开三边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0 11:41:47 0


广开三边汉武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是西汉王朝的鼎古代风景画鉴赏盛时期,不但政令统一,经济繁荣,而且在奠定我国疆域的事业中,也创造了空前辉煌的纪录。

东南沿海一带,是东汉时期百越之族的聚居地。其中居住在现在浙江省南部的越人,汉代称作“东瓯”;居住在现在福建省境内的称作“闽越”;居住在两广地区的称作“南越”。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百越之地设置会稽、闽中(治今福建福州市)、南海(治今广东广州市)、桂林(治今广西桂平县西南)、象郡(治今广西崇左县),进行统治。当时百越之族,在秦朝地方政府统治之下,输纳租税;或退入山岳地带,继续与秦朝政府对抗。秦末,中原大乱,百越之族群起叛乱。当陈涉起事时,今浙江、福建一带的越族,在其君长无诸和摇的领导下,参加了刘邦反秦的战争。刘邦即位,封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治(今福建福州市)。其后惠帝三三年,又封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景帝时,东瓯曾参加吴王濞之叛,后其王为汉政府所收买,诱杀吴王濞于丹徒。刘濞的儿子逃到闽越,怂恿闽越攻打东瓯。武帝初即位,闽越发兵围攻东瓯,东瓯向汉王朝告急。武帝派严助发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兵浮海往救,闽越军闻讯退走。东瓯为避免再受攻击,请求内迁,汉朝将其一部分越人,迁徙到江淮之间,和汉族人民杂居,他们从此成为西汉的编户齐民。

南越,秦时已置郡,秦末变乱时,秦南海郡龙川令赵佗奉命代理南海尉事,他乘机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汉初,刘邦派陆贾通使南越,赵佗表示愿意臣服于汉,汉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时,因汉对南越实行铁器封锁,赵佗乃自称南越武帝,脱离汉朝,并发兵进攻长沙王国边邑,大败汉兵。文帝即位后,派人整修赵佗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南)的祖坟,优待他留在老家的亲属,并再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和汉恢复原来的关系。景帝时,赵佗遣使朝请,表示臣服,但在国中仍用帝号。建元六年(前135),闽越出兵攻打南越,武帝派王恢、韩安国发兵往援。汉兵未至,闽越王弟余善杀闽越王郢归汉。武帝立前闽越王无诸之孙丑为越繇王,立余善为东越王,共治闽越。元鼎六年(前、111),东越王余善又反汉自立为武帝,进攻豫章郡,杀汉地方官吏。武帝派韩说等领兵进讨,东越贵族同越繇王等共杀余善请降。武帝认为闽,越地形险阻,叛服无常,便改封越繇王及东越一些贵族为侯,将当地越人迁徙到江淮地区。江淮之间的东瓯人和闽越人此后逐渐与汉人相融合。

古代风景画鉴赏元鼎四年(前113),南越王赵兴和榜(音流)太后愿意内属,请求汉朝撤除边境关塞,要求同内地诸侯同样对待。武帝允准,赐南越丞相吕嘉银印,并赐内史、太傅、中尉等主要官吏印绶,其余官吏仍由南越王自己署置,取消南越沿用的古代肉刑,奉行统一的汉法。吕嘉在南越历相三王,宗族七十多人都身居要职,实权超过王室,因此,不甘心放弃半独立地位,他代表越人贵族势力阻止赵兴内属无效,于是在元鼎五年夏起兵反叛,杀死南越王赵兴、樛太后以及汉朝使者,另立建德为王。汉武帝闻讯,派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率领十万大军攻入南越,招纳越人,夺得番禺(今广州市)。吕嘉等兵败逃走,南越守军大部分投降,吕嘉被追兵俘斩,南越各地官员纷纷迎降。武帝封许多南越贵族为列侯,取消南越国,划分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等九郡,由西汉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汉朝时候,对居住在我国西南山麓地带的诸少数民族,统称为“西南夷”。大体说来,贵州西部有夜郎、且兰,云南滇池区域有滇,洱海区域有离(音西)、昆明,四川西南部有邛都,成都西南有徙(音斯)、筰都,成都以北有冉(音忙)。甘肃南部的自马氐,当时也列在西南夷中。西南夷各族的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夜郎、滇、邛都等族人民习惯于梳椎发,从事农耕,有邑聚和“君长”;巂、昆明等族习俗编发,随畜迁徙,过着游牧生活,无“君长”。西南夷各族社会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处于原始社会,有的已进入奴隶社会。

西汉初年,西南夷地区与巴蜀地区联系密切,经常进行商业贸易往来。汉人商贾从西南夷中运出筰马、髦牛和焚僮(焚族奴隶,焚音博)及金、银、铜、象牙等。巴蜀的铁器、枸(音举)酱和其他商品也运人西南夷地区。建元六年(前135),番阳令唐蒙在南越发现蜀地出产的枸酱,探知从蜀经西南夷地区,有路可以通达南越,因而上书向武帝建言:“南越王黄屋左纛(皇帝车辇及装饰),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群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①武帝允其所请,派唐蒙率兵千人,辎重队伍万余人,携带缯帛等礼物,前去招降夜郎。夜郎侯多同及其附近小邑贪图汉王朝财物,同意归汉。于是汉在其地置犍为郡(治僰道,今四川宜宾),并动工修建从焚道直通夜郎群柯江(今北盘江)的山路。武帝又听从司马相如的建议,派他去招抚邛都、(榨都、冉等部。这些君长也喜好汉王朝的厚赐,愿意归附。汉在其地置一都尉,设十余县,隶属于蜀郡(治成都,今属四川省)。后来因接受御史大夫公孙弘的建议,欲专力在北方对付匈奴,汉廷一度放弃经营西南夷。

古代山水画张骞在中亚的大夏时,曾发现邛竹杖和蜀布,据说来自身毒(印度),因而得知巴蜀与身毒可以交通。元狩元年(前122),张骞自大夏归国,向武帝报告上述情况,建议重开西南夷路,以通身毒。武帝派遣使者自巴蜀四出寻找通身毒的道路。汉使到达滇国,由于昆明、巂等族贪图财利,杀害汉使,抢掠财物,阻闭通路,汉使寻求身毒道路之目的未能达到。滇王曾同汉使谈话,问汉使曰:“汉孰与我大?”夜郎侯也曾有过同样故事,“夜郎自大”的典故,即本于此。

元鼎五年(前112),南越反,汉发夜郎附近诸部兵攻南越,且兰君以此反汉,杀汉使者及犍为太守。次年,汉兵从巴蜀南下,攻下且兰,在其地置群柯郡(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南)。夜郎侯初倚南越,及汉灭南越,遂归降汉朝,汉武帝封他为夜郎王,于是西南诸夷皆争求内属。武帝乃以邛都为越巂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以榨都为沈黎郡(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以冉肱为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茂汶县北),以白马为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元封二年(前109),武帝发兵攻滇,降滇王,以其地为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同时赐滇王王印,使治其部族。于是今西南大部分地区均归人西汉版图,汉朝的西南边界扩展到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

古代风景画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乌桓、鲜卑等少数族,汉代称之为“东,胡”。乌桓活动于西喇木伦河以北的乌桓山一带。乌桓人“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②。他们也经营农业,种植耐寒耐旱的穄和东墙(黑色糜子)。乌桓“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妇女能刺绣,善于编织毛织品。乌桓部落中“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自“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产,不相徭役”③,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西汉初年,乌桓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臣服于匈奴,每年被迫缴纳牛马羊皮。汉武帝派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左部后,乌桓被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南部),设护乌桓校尉进行统辖。

鲜卑最初与乌桓同为东胡部落,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公元前三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辽东塞外鲜卑山,遂以山名为族号。汉武帝时,乌桓降汉,南移至老哈河流域,鲜卑亦向西南推进,居住在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与乌桓为邻,也受匈奴族的奴役。

西汉时期,东夷之族也分化为许多部族或种族。其分布于今日沈阳以北者曰夫余,分布于鸭绿江北岸者曰高句骊,分布于朝鲜半岛之东者曰貉(音汇莫),之西者曰朝鲜。秦末,中原大乱,燕、齐、赵人,避乱而徙往辽东者数万口。汉初,“燕王卢绾反,入匈奴。(燕人卫)满亡命,聚党千余人椎结(发髻)蛮夷服而东走出塞,渡坝水(今朝鲜清川江),居秦故空地上下鄣(云鄣、属乐浪郡),稍役属真番(约在今朝鲜信川一带),朝鲜蛮夷及故燕、齐亡命者工之,都王险(今朝鲜平壤)”④。卫满在朝鲜建立了政权,当时朝鲜的疆域大致包括今辽宁东部、吉林西南和朝鲜半岛的西北部。汉辽东太守和卫满相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无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⑤。卫满利用这一政治优势,逐步统一了朝鲜北部。元朔元年(前128),貉君主南问率其部属二十八万人归服汉朝,汉以其地为苍海郡(今朝鲜北部东海岸)。后来卫满传位于其孙右渠,右渠大量招诱逃亡汉人,又不入觐汉朝皇帝,并阻遏半岛上其他小国。元封三年(前109),汉武帝派涉何出使朝鲜,晓谕右渠遵守前约,右渠终不肯奉诏。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率军从齐浮渤海,左将军苟彘出辽东,两路讨伐右渠。次年,朝鲜贵族大臣参等使人杀右渠来降。武帝封参等为列侯,分其地为四郡:乐浪郡(治朝鲜,今平壤)、玄菟郡(初治夫租,今朝鲜咸兴,后迁高句骊,今辽宁新宾西)、临屯郡(治东曰随,今朝鲜江陵)、真番郡(约在今朝鲜信川一带),辖境南至朝鲜半岛中部江华湾一线。

西汉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极盛。由于扩展太快,建置过多,兵力和财力不能适应,加上有些地方官的苛政引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因此,其后在局部地区曾有所收缩。如武帝末年撤销了沈黎郡,并入了相邻的蜀郡。但总的来说,从武帝以后,西汉的疆域基本上是稳定的。汉武帝时期疆域的扩展和边疆的开发,为以后中国的广袤疆域奠定了初步基础。

注释①《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

②③《后汉书》卷九○《乌桓鲜卑列传》。

③⑤《史记》卷一一五《朝鲜列传》。

苏武出使不辱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在北之战中,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古代风景图鉴赏去病击败匈奴以后,匈奴的势力逐渐衰落,但还具有一定战斗力量。在此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双方一面持续战争,一面相互遣使往来,表面上为寻求友好,实则窥探对方虚实,因此,扣留对方和杀戮来使之事,时有发生。匈奴曾拘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十余名。太初四年(前101),匈奴晌犂湖单于死,其弟且鞮(júdī驹低)侯立为单于,汉武帝欲借征大宛之威胁迫匈奴,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时,齐襄公之九世祖为纪侯所谮而烹杀于周,鲁庄公四年,齐襄公灭纪),《春秋》大(敬)之。”①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怨望之意)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辈也)也。”②因而派使臣去长安修好,并将以前扣留在匈奴的路充国等十几名西汉使者释放回国。为回报匈奴,答其善意,天汉元年(前100),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作为使臣,携带厚礼,送还匈奴被拘留在汉使者。

苏武(前-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市南)人。为人廉洁正直,而且有胆量,有骨气。苏武奉命后,乃偕同副使张胜、随员常惠等带领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一路晓行夜宿,历尽艰苦,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匈奴单于王廷。苏武献上汉天子所赐厚礼,匈奴单于非但未表谢意,反而露出骄矜之色,使苏武等汉使大失所望。

苏武办完使事,准备启程回国,正在此时,不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在苏武出使匈奴期间,匈奴贵族缑王与降将卫律部下虞常等七十余人,阴谋劫掠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张胜相知,暗中将此事告知了张胜,并准备杀死卫律,为汉朝立功,张胜亦表赞同。其后月余,一日,单于外出射猎,虞常与七十余人欲发,在举事前夕,其中一人出首告密,单于子弟发兵进攻虞常等人,缑王等人皆战死,虞常被执获。单于射猎归来,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乃使卫律查办此事。张胜恐虞常供出自己,只得将前情告知苏武。苏武闻之,惊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被侵犯而死),重负国。”③欲引刀自裁,张胜和常惠连忙上前制止。虞常在卫律的严刑拷问下,果然供出了与张胜密谋情况。单于在盛怒之下,召集匈奴贵族商议,欲尽诛杀汉朝使者。单于身边一名大臣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因谋杀卫律而杀汉使,未免处罚太重,如果谋杀单于,又当治以何罪?不如趁此机会胁迫汉使归降匈奴。单于命卫律召苏武前来听审。苏武对张胜、常惠说:“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④当即拔出佩刀自刺,卫律见状大惊,急上前抱持,并立即命人召医急救。苏武气绝,半日复苏。常惠等痛哭不已,将苏武抬回营帐。汉武帝张胜被匈奴拘禁。且鞮侯单于得知审讯情况,对于苏武忠于汉朝的气节,十分敬重,朝夕遣人问候苏武病状,并暗中晓谕卫律设法使苏武归降。

当苏武伤势渐愈时,单于使人通知苏武、张胜同去观审虞常,欲因此迫使苏武归降。卫律当场将虞常斩首,然后威胁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卫律自称),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⑤举剑向张胜砍来,张胜慌忙跪地请降。卫律又对苏武说:“副有罪,当相坐(连带治罪)。”苏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卫律又举剑向苏武作砍杀状,苏武神色自若,安然不动。卫律急忙收剑入鞘,无耻地向苏武夸耀其投降匈奴后所获荣华富贵,妄图以此来动摇苏武的忠节,苏武置之不理。卫律又改颜施加压力说:“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听后,大怒骂道;“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叛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对匈奴的贬称),何以汝为见(清人王念孙以为此句当作“何以见汝为”,意为见你干什么)!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使汉天子与匈奴单于互相争斗),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言汝明白地知道我不会投降),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⑥苏武义正词严地一番答话,使卫律明白苏武终不可屈致,乃如实地向匈奴单于作了报告。单于听说苏武如此忠义,心中十分敬重,益欲使其归降。乃命人将苏武囚禁于大窖中,不予饮食,以为如此可以使苏武归降。适值天降大雪,苏武在冻饿之下,只好以雪团和着毡毛一起吞食,竟数日不死。匈奴单于惊奇,以为有神明暗助苏武。于是乃将苏武迁至白雪皑皑、杳无人烟的北海(匈奴北界,即今贝加尔湖)上,使牧羝羊(公羊)。临行时,单于对苏武说,待公羊产生子羊,苏武才能回国。同时将苏武的属员常惠等人,分别置其他处所,不得与苏武相见。

苏武来到荒凉的沙漠苦海,得不到匈奴供给的粮食,只好掘取野鼠,储藏的草籽用以充饥。他每日拄着“汉节”(汉武帝差他出使匈奴的符节)牧羊,不论朝夕从不离手,因此时间一长,节旄(节上的牦牛尾毛)脱落净尽。时光荏苒,春去秋来,苏武已度过五六个寒暑,苏武怀念祖国的心情并未削减。一日,苏武正在牧羊,忽昕远处传来马蹄声,苏武正在惊疑间,一个匈奴贵族打扮的官员来到面前,苏武定睛一看,原来是汉朝的骑都尉(骑兵统带官)李陵。李陵,字少卿,汉名将李广之孙。在汉朝时,与苏武俱为侍中,且系好友。苏武出使匈奴之明年,汉武帝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兵五千,与匈奴交战,战败投降匈奴。李陵虽知苏武被困在匈奴,却无面目去见故友。过了很久,单于知李陵与苏武相善,乃命令李陵去北海劝苏武归降。

李陵来到北海上,为苏武置酒设乐。叙说朋友交谊后,向苏武说明单于使其前来劝说归顺之事。李陵首先告知苏武家庭的不幸遭遇:老母已死,兄弟皆坐事自杀,苏武妻子年少,闻已改嫁,女弟、儿女,十余年来,存亡不可知;接着自叙始降匈奴时忽忽如狂的内疚心情,表示对古代风景画苏武此时的心境很是理解,然后又联系到汉武帝对大臣的残酷寡恩说:“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⑦为如此皇帝自苦如此,实不值得,不如归顺匈奴。苏武爽直地向李陵剖明心迹说:“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提拔之意)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近臣之意),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⑧李陵与苏武盘桓数日,终不能动其心,李陵见其至诚,惭愧地与苏武挥泪告别。李陵使其妻子赠给苏武牛羊数十头,以改善其日常生活。

后元二年(前87),李陵又至北海上,将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告知了苏武。苏武听后,南向号哭,悲痛异常。明年,昭帝(武帝之子)即位,是时,匈奴且鞮侯单于早已死去。昭帝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即位。由于连年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渴望和平。同时,匈奴新单于初立,国内乖离,贵族争夺,常恐汉军来袭,乃采纳卫律之谋,与汉朝恢复和亲和正常往来。昭帝始元六年(前81),汉与匈奴议和,要求匈奴把苏武、马宏(前使西域为匈奴所获,亦不肯降)等人放还,竟遭到匈奴的拒绝。匈奴诡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来到匈奴,汉朝被囚禁在匈奴的使者常惠买通守者,得夜见汉使,将苏武的真实情况告诉汉使,并教给汉使营救苏武的计策。

翌日,汉使面见壶衍鞮单于,对单于说:一日,汉朝皇帝在上林苑(汉朝宫苑,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中射猎,射中一只大雁。大雁足上系有帛书,上面写着苏武等人正在北海牧羊。汉使以此责问单于,为何向汉朝隐瞒苏武的真相?单于听后,异常惊慌,环视左右大臣,个个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单于无奈,只得如实地对汉使说:“武等实在。”为了避免再引起汉匈战争,答应释放苏武回国。汉使向被困匈奴十九年的苏武表示祝贺。李陵闻知,亦为苏武置酒祝贺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⑨然后又向苏武倾诉了自己兵败降胡后,仍时刻不忘报效汉朝的心情,由于汉武帝族诛其家,为世大辱,他才断绝回汉念头,成为异域之人。因起舞与苏武作别,歌曰:“径(穿过之意)万里兮度沙幕,为君(指汉武帝)将兮奋匈奴(与匈奴作战)。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隋(同颓,丧失)。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⑩李陵歌罢,流着眼泪,与苏武诀别。始元六年(前81)春,苏武率领以前留居匈奴的汉朝官员九人,一同回到汉朝首都长安。苏武出使时,正当壮年,回国时,已经须发尽白。汉昭帝为了表彰苏武出使的功绩,拜他为典属国(负责少数民族及属国事务的高级官员),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住宅一处。常惠、徐圣、赵终根三人皆拜为中郎(官员,掌宿卫侍值,属郎中令)。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各赐钱十万,免除终身徭役,使归家养老。宣帝(前73—前49)时,封苏武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以苏武为节操素著老臣,令苏武只在朔望朝见天子,号称“祭酒”,优崇甚厚。苏武每次获得皇帝的赏赐,皆分赐与昆弟、故人,家无余财。当时的王公大臣如许广汉(宣帝皇后之父)、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等,皆十分敬重苏武。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苏通国被接回汉朝,任为郎官。

宣帝神爵二年(前60),苏武病故,享年八十多岁。甘露三年(前51),匈奴单于来汉朝见,汉宣帝思念功臣,命画工绘十一大臣之像于麒麟阁(在未央宫中),以表彰其功德,苏武即为其中之一。苏武的崇高民族气节,两千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称颂和敬仰。南宋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他那首气贯长虹的《正气歌》中提出历史上许多气节高尚的英雄人物,其中“在汉苏武节”之句,即为赞扬苏武坚贞不屈的名句。

注释①《资治通鉴》卷二一,汉武帝太初四年。

②《史记》卷一一○《匈奴列传》。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附苏武传。

司马迁撰《史记》

西汉时期,我国史学得到新的发展,出现了纪传体的历史巨著。其代表作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司马迁《史记》是司马迁所作,它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称“太史记”。“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代,封建经济有很大发展,文化学术也随之出现繁荣局面,地主阶级为巩固政权,借鉴前代统治经验,迫切要求编写一部通史,以“通古今之变”①。于是在中央设史官,编修历史,《史记》就是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出现的。

司马迁(前145—前86)②,字子长,左冯翊夏阳县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县芝川镇)。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他六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京都长安。司马谈的远祖世代为史官,在他前几代曾一度中断,这时又被召人京师,直到元封元年(前110),在中央政府共任三十年太史令。太史令是负责管理皇家图书、收集史料、编写国史、研究天文历法的官员。司马谈学识渊博,著有《论六家要旨》,对先秦的主要学术流派做了颇有见地的论述。他有感于国史多年无人编撰,决心编写一部通史,从构思到史料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并写出部分篇章。但愿望未及实现即故去。临终前嘱咐儿子完成他的未竟事业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③。司马迁的《史记》就是起端于司马谈,为继承父亲遗志而作。

司马迁生活在这个家庭,得到父亲培养,十岁已读大量的今文书籍,并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篆文)著作,诸如《尚书》、《左传》、《国语》、《世本》,都一览无遗。后又从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二十岁时,他怀着远大抱负和对祖国的深沉热爱,游历东南名山大川。以后,他又结合奉使十征,随汉武帝外出巡行封禅,到过更多的地方。他一生除今闽、广外,各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实地调查,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司马谈死后三年,38岁(前108)的司马迁承袭父亲官职任太史令,从而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国家藏书,“绅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④。太初元年(前104),42岁的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同时正式开始撰修《史记》。天汉二年(前99),李陵败降匈奴,朝中一些大臣趁机落井下石,说李陵坏话。司马迁对此不平,认为李陵虽举事不当,但他艰苦奋战,功绩显著,投降实属无奈,从他平素为人及敌我实力对比分析,司马迁认为李陵是有功的,投降是出于不得已,他一定会寻找时机报答皇恩。司马迁在朝廷为李陵辩护,触怒了古代风景画鉴赏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赞扬李陵就是有意诋毁与他同时出征的李广利(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便将司马迁下狱,又于第二年下蚕室,处以腐刑(即宫刑)。他认为受此刑是奇耻大辱,他在给友人任安信中说:“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后弥甚耳!”“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⑤他虽万分痛苦,但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使他效法古代“倜党非常之人”在逆境中发愤的先例,决心活下来,在狱中怀着悲愤继续写作。这一遭遇更加深了他对封建专制主义的认识,对他的封建异端和非正统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出狱后,他继续担任中书令,更加奋发地写作。太始四年(前93),他53岁时,终于完成这部空前的历史巨著。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作《史记》的目的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探究社会发展,总结历史经验)。不久这位史坛上的启明星便溘然长逝。这部遗著到汉宣帝时才由他的外孙杨恽公诸于世。

《史记》记事始于传说中的皇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问,把几千年间零散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排比,“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⑥,分别归类于一百多个历史人物传记中。《史记》叙述上下三千年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本纪”按年代顺序记叙历代帝王的言行和政事,从五帝开始,至汉武帝为止,这是本书的总纲。“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及其子孙世袭(如《越王勾践世家》、《留侯世家》)。“列传”主要记载官僚、士大夫、名人等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写一个人物的,后人称之为“专传”(如《淮阴侯列传》);写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后人称之为“合传”(如《廉颇与蔺相如列传》);把类似的人物记在一起,不管他们是否同时代的人的,后人称之为“类传”(如游侠列传》);此外还有“附传”;也有少数民族和邻国的历史(如《匈奴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表”是利用表格的形式记叙错综复杂的人物、史事,作为本纪和列传的补充。

“表”又分为年表、世表、月表三种。年表是按年代编排的(如《六国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世表是因为年代久远,不好按年记载(如《三代世表》);月表如《秦楚之际月表》,是因楚汉相争仅几年,事件变化多端,按年记叙不足以反映丰富的历史现实。“书”则是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专篇。如《平准书》系统地叙述了汉代社会经济情况;《河渠书》叙述了历代水利情况;《历书》、《天官书》叙述了当时的历法和天文学的概况。

就全书的体例而言,世家、本纪和列传都是人物方面的传记,是全书的主体,也是思想性、艺术性最强的部分,因而价值最高。又通过书、表互相配合补充,使全书体系完整,疏而不漏,是一部具有一定规模的百科全书。人们把《史记》的编写方法,叫做“纪传体”。用此法编写历史,是司马迁的创造。在它之前的史书,或以年代为顺序的“编年体”(如《春秋》),或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而《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继《史记》之后的正史(从《汉书》至《清史稿》)都沿袭了《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例,在写作方法上司马迁把自己的观点褒贬贯穿在叙事当中,即“寓论于史”。在篇末,还往往用“太史公曰”的形式,以简洁的语言写成史论。

司马迁对调查得到的大量文字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核实、去伪存真,因而使《史记》记述的真实性较可靠,如《史记·殷本纪》中所记的殷代先公先王,与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对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殷本纪》差错甚少⑦。司马迁这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史记》获得了崇高的声誉,被称为“实录”⑧,成为千古不朽的信史。

就《史记》一书的思想价值而言,表现了比较进步的历史观。首先,《史记》一书,比较重视社会经济的记载。司马迁意识到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引起政治的变动,他试图通过经济现象来考察社会历史的演变,所以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平准书》,以观事变。”在它的影雪后景像响下,后世正史都沿袭它的体例,设《食货志》。其次,《史记》在评价、论断史事方面,并没有完全为儒家思想所束缚,而是能够较多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目,在某些方面作出较为科学的论断。如他敢于揭露封建帝王的腐朽与贪婪,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某一个侧面。对于汉代开国皇帝刘邦,除赞扬他建立西汉的功绩外,对他如地痞流氓、好酒贪色,好吹牛说大话,为人残酷的性格,也形象地加以刻画;对汉武帝迷信方术,重用酷吏的过失,也丝毫不加掩饰。同时,司马迁对当时的社会底层人物充满同情和歌颂,为他们立了许多类传,如《游侠》、《滑稽》、《日者》、《龟策》、《货殖》等,记录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可贵的是,他把陈胜起事与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⑨因此,司马迁把陈涉列为世家,与历代侯王勋臣同列。同时,把项羽列入本纪,不以成败论英雄,都反映他具有远见卓识。班固作《汉书》,虽然照抄《史记》,却把陈涉编入列传,并删去“由涉首事”这句颂扬的话。一扬一贬,相比之下,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是比班固进步的。班固批评司马迁“是非颇缪于圣人”,正是司马迁史学思想上的贡献所在,也更可证明班固是站在封建正统,也就是正宗儒学立场上来立论的,是不公允不全面的,丝毫无损于《史记》的光辉。

《史记》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极为突出的。在注意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其文章之美,古今称道,一方面是议论卓越,一方面是记事生动。它在纪传中,塑造了众多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写叱咤风云的项羽,豁达大度不拘小节的刘邦,机智勇敢的蔺相如,礼贤下士的信陵君,委身太子丹、西刺秦王的荆轲。《史记》共塑造了几百个人。古代风景画每个人物都以特有的性格来感动人,不使人感到雷同,表现了司马迁有高超的艺术刻画才能。他的刻画方法是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去塑造,用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来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来描述。“火牛阵”、“鸿门宴”,“垓下之战”等等有许多生动的场面,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文学的再创造。在语言上也是十分注意以平易代艰深,广泛地运用口语,使人感到绘声绘色,生动优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同一篇篇有趣的小说。而语言之精确、逻辑之严密,又使人感到像一篇篇科学论文。《史记》不愧为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文学巨著,如果说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司马迁则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散文家,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很中肯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其中许多动人的故事,如《霸王别姬》、《将相和》都成为后世小说和戏剧的题材。

我们在充分肯定《史记》的同时,也应指出,司马迁著书,终极目的仍然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历史观还有不少唯心主义成分。如认为秦古代人物图鉴赏的统一是“天所助焉”⑩,刘邦是“受命而帝”,这主要是由于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造成的,不能苛求古人。司马迁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所以,他一直被尊奉为我国古代的史学大师。《史记》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史书中最卓越的著作,至今仍有不朽的价值。

《史记》问世后,对史学、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历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多从《史记》中吸收丰富的营养,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专门研究《史记》的学者。仅是历代为《史记》作注的就很多,现存最早的旧注是刘宋裴马固的《史记集解》。它主要利用封建经典和各种史书来注释文义,吸收了前人的一些成果。唐朝司马贞作《史记索隐》,既注音,又释义,比《集解》前进了一步。唐朝张守节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写了《史记正义》,比《集解》、《索隐》又有所提高。

这三家的注释,人们公认是《史记》旧注的代表作,称为《史记》三家注。最早的三家注都是各自单行,到宋朝,才把三家注排列在《史记》正文之下。在世界各国也不断出现研究《史记》的专家,如日本人泷川龟太郎编著《史记会注考证》,汇集诸书,颇有参考价值。

注释①《汉书·司马迁传》载《报任安书》。

②关于司马迁生卒年代说法不一。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45年,卒于公元前86年,郭沫若认为生于公元前135年,卒于公元前93年(见《历史研究》1955年第六期)。今从王说。

③④《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⑤《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

⑥《史记》第一三○《太史公自序》。

⑦王国维《观堂集林》九《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⑧《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赞》。

⑨《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⑩《史记》卷一六《秦楚之际月表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56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