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王朝解读——刘邦得天下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0 11:21:59 0


刘邦得天下一个当初混迹街头的混混,如何能够成为九五之尊呢?

刘邦登基以项羽在乌江畔悲惨自刎为标志,在秦朝灭亡后的四年里进行的楚汉战争,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其结果是以刘邦的胜利而宣告结束。其实,刘邦原刘邦像本只是地方上的一个小混混,他又为什么能够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呢?

尤其是数千年来,人们似乎更加看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刘邦以一个既无才又无德的人,究竟为什么能够战胜如此英雄的楚霸王呢?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争论着。

公元前202年正月,由楚王韩信领衔,群臣共同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二月,刘邦正式即位,定国号为汉,定都长安,正式建立了汉王朝,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汉高祖登基之后,命令分封的八个王回到自己的领土之上,并实行裁军,安抚百姓,优待官员。这样,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皆大欢喜。汉高祖执政后,继承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还根据多年战乱造成的经济凋敝等实际状况,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这对汉初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皇帝的问题初谋国事时,汉高祖刘邦确实很忙,忙了好几个月,等待稍有头绪时,他在洛阳的南宫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招待群臣。刘邦在宴会上说,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请各位畅所欲言,不必有什么顾忌。刘邦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

大臣们听高祖说畅所欲言,于是也就随便说起来。王陵先站起来说,陛下待人一向傲慢,不如项羽待人宽厚。可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每次胜利后,都有封功行赏,和天下人共同得利。可项羽嫉妒贤能,打了胜仗也不赏功,得了土地更不封赏。所以他不得民心,故而您得了天下,项羽失了天下。

汉高祖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得失的根本原因,应该从用人上说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兵攻打,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能够为我所重用,所以我能得天下。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而且还不能被项羽重用,很是凄苦,所以项羽最终被我打败了。”

参加宴会的群臣听了高祖的话,无不表示赞同,连连称是。看来,刘邦还真的十分明白自己的优点与劣势,对自己有一番正确的评估呢!

历史的必然的确,汉高祖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从善如流,扬长避短。他不但在楚汉之争中有贤相辅佐,有良臣猛将为他卖命,从而使自己的力量日益增强,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而且在汉朝建立后,他能够从秦亡的教训中总结经验,知道暴政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和国家基业的损害,从而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实施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重新恢复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知人善用,颇有建树的杰出政治家。

而反观项羽,其实在楚汉之争初期,他占有绝对优势,且自身具有很强的政治军事素养。可惜项羽肚量太小,不能善于重用人才,导致原本依附他的精兵强将到后期都纷纷投靠刘邦,而且项羽善于妒嫉,实非帝王之才。所以,到头来,落得个拜别虞姬,在乌江畔挥剑自刎的悲惨下场。其实他本拥有非常听从他命令的楚军,可是屡战屡败后,楚军思念家乡,又被刘邦的“四面楚歌”之计策搞得人心惶惶,无心恋战。项羽到最后终于是功亏一溃了,历史不容假设,刘邦得天下,项羽失天下,归根到底,是历史的必然。田横和五百义士五百义士慷慨赴死,留下了千古悲歌。

郦食其被烹田横,是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和自己的兄长田儋、田荣一起,起兵抗秦,其中,田儋自称为齐王,领导着这支起义队伍。

公元前208年,田儋被章邯所杀。田荣和田横决定立田儋之子为齐王。这时,项羽已经得了关中,大封功臣,他自称为西楚霸王。但是,由于项羽怨恨田荣和田横,就没有封他们的王,而是将原来齐国的领地封给了另一个人做齐王。田横兄弟二人很不服气,就杀了项羽分封的齐王,田荣自立为王。

公元前206年八月,项羽讨伐齐国,田荣兵败身亡。田横又立了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

在楚汉之战中,双方多次争夺的战略要地有两个:一是荥阳,二是成皋。成皋的粮食是天下粮仓中存粮最多的,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公元前204年,刘邦再次被项羽赶出了荥阳城,失去了这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城池,可赵和梁两地被韩信和彭越攻取了,于是项羽出兵去救援这两地,因而只留了很少的兵力镇守在成皋。郦食其建议刘邦说,这是天下给汉的大好时机,力劝刘邦尽快收复荥阳,占据成皋粮仓。而自己稍后则会游说齐王,让他发兵助汉攻楚。刘邦思前想后,同意了郦食其的建议,收复了成皋粮仓。

与此同时,郦食其来到齐国。对齐王田广细说利害关系,对比刘邦和项羽的为人处事和功过是非,论证了天下所在,归汉不归楚的道理,齐王田广接受了郦食其的意见,撤除了战备,每天和郦食其一起饮酒高歌,纵情欢唱。

五百义士郦食其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说服了齐国,这消息传来,激怒了韩信。他率兵攻打了齐国,趁齐王和郦食其饮酒作乐时长驱直入。到达了齐国都城临淄城下,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对他怒道:“你若能制止汉军,就能活命,否则我就把你煮了。”韩信的攻打是出乎郦食其意料的,他哪里能阻止韩信呢?于是只好自认倒霉,被田广烹杀,壮烈地死去了。

郦食其的悲剧,其实本不该发生。假如刘邦能及时下令,让韩信不要攻打齐国,假如韩信以国事为重,停止攻打齐国,就不会让郦食其面临这样的结局。造化弄人,一介书生的郦食其和野心勃勃的韩信,在名利场上,可谓是水火不容的。韩信要逞武功之强,就容不得辩士郦食其的口舌之术,可如果从郦食其身上检讨,如果他完成使命后,马上回去复命,不饮酒作乐,也就可以避免这悲剧了。郦食其错过了生存的机会,高阳酒徒最终栽在了酒上。

辩士郦食其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刘邦建汉立下了大功,最终也败在了自己这张嘴上,可悲可叹!

逃避到孤岛上公元前204年11月,韩信攻破了齐楚联军,杀了齐王,田横败走。这一次,终于自立为齐王。后来,田横又败给了汉军的将领灌婴,只好投归了彭越。

公元前203年,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封彭越为梁王,促使彭越进攻项羽。项羽在垓下之战输了之后,田横害怕刘邦报复自己,就带着仅剩的五百名将士,一起逃到了东海的一个孤岛之上,这就是后来的田横岛。

田横躲在孤岛上,过着艰苦的生活。可他带领的这五百人,却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在刘邦看来,田横平时很得人心,如果他以后再趁机叛乱,就会给刘邦带来很大的麻烦。于是,刘邦派使者去田横所在的孤岛传达命令,让他们归降汉朝,并说前尘往事一概不究,只要归顺,就可赦免。田横和五百将士一起商议投降的事宜。大家都认为刘邦心胸狭窄,不能投降。田横于是拒绝了刘邦的使者提出的投降的要求,他说:“我的族人杀了郦食其,现在他的弟弟郦商当了汉朝的将军,他是不会放过我的。请告诉汉王,我愿意长期在这海岛上做个普通百姓。”

使者回到京城,将田横的话汇报给刘邦。刘邦召来郦商,对他说:“如果齐王田横归顺我大汉,有人敢动他或者他的手下,我一定诛灭他全族。”于是,刘邦再次派人来到田横的海岛上,对田横说:“只要你们立即前去见皇上,就可以封王封侯,如果不来,就会发兵来讨伐你们,这可是皇上的特诏。”田横仔细思量,觉得一个小岛上居住五百人,实在难以长期维持下去,不如趁此机会前往京城去探探虚实。众人听说田横要去京城,都说要和他一起去。田横很是感动,对大家说:“并不是我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去,而是如果大家同去,人数太多,反而会引起误会。我一个人去,如果确实能够受封,就回来接你们。”说完,他就带了两个门客,跟着刘邦的使者一起前往洛阳。

田横自刎到了尸乡(今河南偃师县以西)驿站,田横停下来对使者说,做臣下的要见皇上之前,都应当沐浴更衣,以示敬意。于是,汉使暂时离开,让他沐浴。等汉使走后,田横对两个门客说,我和汉王都曾经是王,如今他做了皇帝,我却成了俘虏,要我去朝拜他,这样的耻辱我实在无法忍受。再者,我的族人以前杀了郦商的哥哥,现在让我跟他一同侍奉刘邦,就算是他不敢加害于我,我也感到惭愧。我现在已经家破人亡了,死也就死了。汉王叫我来,无非是要见见我的容貌。这里离洛阳很近,你们割了我的头,快马送去,他还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说罢,他不顾手下人的阻拦,就拔剑自刎了。

两个门客悲痛异常,他们含泪遵命,包了田横的头去见汉高祖。刘邦感慨道:“唉,真了不起。他们弟兄三人先后为齐王,很不简单啊。”随后又拜田横的两个门客为都尉,像对待国王的礼节一样,把田横厚葬。葬礼完毕,两个门客在祭拜过田横后,就在坟边自行挖了两个坑,双双自刎而死。刘邦听说后,大为吃惊,感到很费解,不明白他们和田横之间为什么会有这么深厚的情谊。汉高祖又想起海岛上还有五百个这样的义士,就再一次派使者到海岛上,想赶快召他们回来。

五百人的集体自杀使者到了海岛,传达了刘邦的命令,让他们快去洛阳,与田横同享荣华富贵。这五百人听了将信将疑,来到洛阳后,他们见田横已死,就一同来到田横的墓前,边祭拜边痛哭,还一起唱了一首曲调十分悲哀的歌。唱完,他们伤心欲绝,又没有能力反抗,又不想投降,终于也全部自刎去追随田横了。

刘邦闻听了使者的报告,惊愕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不理解,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忠义的人呢?这五百人怎么可能竟然全都一条心,竟全都自杀了呢?像他们这样的忠义之士,如果能够归顺汉朝,将成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如果他们坚持不肯投降的话,还真是汉朝的一大心腹之患。现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刘邦总算是消除了这块心腹之患。最后,他在感慨之余,命令手下士兵把这五百人全部厚葬。

于是,后人为了纪念田横和这五百个义士,就把他们居住过的海岛,称为田横岛。博士叔孙通当君臣之间太过随便的时候,就需要一定的礼仪了。

礼乐制度的必要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天下初定,各路诸侯共同推举刘邦为皇帝。这原本就是刘邦梦寐以求的事,自然是当仁不让了。可刘邦只是一个市井出身的粗人,他没有想到,原来即位当皇帝还挺不容易的,需要有一套君君臣臣的严格的等级礼仪。一向懒散放纵惯了的刘邦对此感到很不适应,他不愿意受秦始皇所执行的那种严格的繁文缛节的约束,于是就要求简便行事。但是他手下那些草莽出身的英雄们本来就不太守法纪,现在更是忘乎所以,公然在宴会上饮酒争吵,相互邀功,吵得不可开交。更可怕的是,这些人喝醉了酒后还大发酒疯,狂呼乱骂,拔剑相击,几乎要动起手来,闹得一塌糊涂,天翻地覆。一旦这些人喝醉了,就连一国之君的刘邦也觉得束手无策,毫无办法。他这才深刻地意识到,战争时期处理问题的办法在建国后已经不再适用了,现在需要的是大力整顿政府,赶快制定出一套新的更适用的朝法礼仪和礼乐制度。

被刘邦选中制定这个礼仪和制度的人,不是人们所熟知的丞相萧何,也不是神机妙算的留侯张良,而是一个阅历丰富,人情练达的儒生,这个人就是叔孙通。

善于察言观色的书生叔孙通是鲁国地区人,鲁国是先圣孔子的故乡。儒家学说的发祥地。那里浓厚的儒家文化氛围,造就了一代代数不清的儒家英才,使儒学在那里得到了一脉相传的发展。尽管秦始皇曾经杀害了一大批“以文乱法”、“是古非今”才女的迂腐儒生,并且实行了禁书的政策,不准民间私自藏有诗书,但他仍然在朝中设立了博士官,博士官所用的书也就不在禁毁之列了。

叔孙通知道国家马上就要有大乱,彻底对秦二世放弃了幻想,找了个机会逃回故乡,先是投奔了项羽,后来又在楚汉之争时归顺了刘邦。

叔孙通和其他只会背诵经书、不达时务的儒生不同,他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的心思,也懂得投其所好,见机行事。在跟随刘邦后,他探知刘邦讨厌戴高冠的博士装束,就立即将自己的服饰改成短衣,以此博得刘邦的欢心。在楚汉争霸的关键之际,刘邦最需要能征善战的人,他又向刘邦推荐了很多勇士。因此,刘邦封他为博士,号稷嗣君。所以,史书上记载,叔孙通既是秦末的最后一个文学博士,也是汉代的第一个儒学博士。正是因此,刘邦即位后,领悟到只有儒生才能为自己制礼作乐、整顿纲纪。于是就自然地重用了通达世情、懂得自己心思的叔孙通。

于是,叔孙通揣摩着皇帝的心意,率领一班弟子和鲁国的儒生,杂糅古礼和秦朝的礼仪,因地制宜,删繁就简,创制了汉代开国之后的第一部礼乐大典。公元前200年,长安城中的长乐宫落成,群臣齐来朝见,第一次施行了叔孙通等人制定的汉代礼仪,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详细史料记载的朝拜仪式。

皇帝的威严据载,这天天刚擦亮,宫廷中的礼官就带领着群臣次第步入殿门。廷中陈列着车骑步兵卫队,设置了各种武器和各色旗帜。在一声传呼令中,殿下数百官员站立在台阶两旁,武将立于西边,文官立于东边。刘邦则乘舆出现,百官都举着旗帜,左右侍卫高呼“皇帝驾到”,于是诸侯王以下依次奉贺,场面十分壮观,气氛肃穆,诸侯王、文武百官,无不震恐。大礼古代画扇完毕,又大摆宴席,殿上的臣子们都俯身俯首,按照尊卑的次序先后上朝。如果有不懂礼仪的,当即押下去法办。整个宴会自始至终秩序井然,尊卑有序,没有人再敢任意地在此时高声喧哗。

刘邦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感慨道,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啊!于是龙颜大悦,封叔孙通为太常,专职制定礼仪。这时,叔孙通趁机进谏,为参与制礼作乐的弟子们和儒生们求官。素来鄙视儒生的刘邦在高兴之余,接受了叔孙通的请求,拜封儒生为郎。先前不理解叔孙通、甚至埋怨他的儒生们也终于心悦诚服,称赞他是圣人。

叔孙通后来官至太子太傅,在刘邦犹豫太子的改废之事时誓死捍卫太子,为汉惠帝立下了大功。惠帝即位后,叔孙通继任太常之职,所以汉初的各种礼仪制度,皆出自叔孙通之手。司马迁曾评价叔孙通为“汉家儒宗”。纵观叔孙通一生的为人处世和他的功业,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中肯的。叔孙通和他的弟子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汉代儒学的先声了。儒生不可轻视天生讨厌儒生的刘邦,偏偏又离不开他们。

面对书生的鼾声汉高祖刘邦,出身于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好吃懒做,游荡成性,从不读诗书文章。在楚汉战争中,虽经文武大臣们给他推荐了几个读书人,也是必须经过实践,亲眼看到确有才学方受重用的。就刘邦本人而言,他是不喜欢读书人的。他常常用“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得天下”为口头禅,轻视儒生。为此,当秦朝博士叔孙通投靠刘邦时,因他素知高祖不喜儒生,便改着短衣,装扮成武士;进见高祖,取得高祖欢心才被受封为博士的。

楚人陆贾,对刘邦轻视儒生很不以为然,便常常乘进见刘邦时,谈诗论书,引经据典,津津有味。每到此时,刘邦听后,心中十分讨厌,但又不便发作,便佯装熟睡,呼声充耳。有一次,正值高祖心中烦躁,陆贾来到面前,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高祖一听便恼,高声向陆贾怒骂:“我是在马上取得天下的,你整天谈诗论书有什么屁用?”

陆贾的三寸不烂舌陆贾并不惧怕,反而正色答道:“马上夺得天下,难道马上还能治天下么?据臣所了解,商汤、周武都是用武力夺取天下的,后来治理国家,却是以加强文化思想教育,才达到长治久安的。相反,秦朝统一六国取得天下之后,仍然任性好杀,便有焚书坑儒,草菅人命,才引起民愤,群起而攻之,最后导致灭亡。陛下不妨想想看,假如秦朝以武力夺取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周、汤,您又怎么能达到灭秦亡楚而取得皇帝的位子呢?”一席话,说得刘邦默言无语,慢慢低下头来,暗自生愧。他又想到,南粤赵佗,自中原大乱以来,多年称王,至今未能平服。前一段又听说赵佗想称皇帝,与刘邦抗衡。刘邦心感不安,便派陆贾前去安抚。陆贾去南粤,一刀一枪未动,只凭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利害,晓之以理,使得一个蛮横猖獗的赵佗,五体投地,备受感动,自愿称臣,遵奉汉约,并取出越中珍宝,价值千金,作为赆仪。这是何等的能耐?看来,武略文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刘邦想到这里,慢慢抬起头来,很是抱歉地说:“爱卿说得极是,请你为朕办一件事好吗?”

陆贾道:“陛下请讲。”

刘邦道:“你可将秦是如何失天下,我是如何得天下,分条解释,并用周汤以来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加以证明,找出真切的原因,著成一书,使子孙们代代相传,引为借鉴。”陆贾奉命出朝,认真写作,辑成12篇,尔后呈高祖过目。高祖看后,篇篇叫妙,并把该书命名为《新语》。从此,高祖刘邦对文治的作用加深了认识,也不像以前那样轻视儒生了。韩信之死一代名将韩信,最终却死得不明不白。

改封淮阴侯项羽兵败后,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刘邦记恨钟离昧,听说他在楚国,就下令楚王逮捕他。那时韩信初到楚国,到各县乡邑巡察进出都派军队戒严。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用陈平的计策,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说:“我要游览云梦泽。”其实是想要袭击韩信,韩信却不知道。刘邦将到楚国时,韩信打算起兵谋反,但又认为自己无罪,想去谒见刘邦,又怕被擒。这时有人向韩信建议:“杀了钟离昧去谒见汉高祖,高祖必定高兴,也就不用担心祸患了。”于是韩信把此事与钟离昧商议,钟离昧说:“刘邦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你这里,如果想逮捕我去讨好刘邦,我今天死,随后亡的定是你韩信。看来你也不是位德行高尚的人。”结果钟离昧自杀而亡,韩信持钟离昧首级去谒见刘邦。刘邦令武士把韩信捆绑起来,放在随从皇帝后面的副车上。韩信说:“果然就像人家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所以我也应该死了!”高祖刘邦却说:“我抓你是因为有人告你谋反。”说完就给韩信戴上械具。回到洛阳,刘邦没有马上杀掉韩信,而是赦免了他的罪过,改封他为淮阴侯。

妇人的计策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日益怨恨,在家中闷闷不乐。韩信部将陈稀被封为巨鹿郡郡守,前来向韩信辞行。韩信辞去左右,拉着陈稀的手仰天长叹道:“你可以同我说知心话吗?我有话想同你讲。”陈稀表示一切听从将军的命令。韩信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是聚集天下精兵的地方,而你又是陛下亲信宠爱的臣子,若有人说你谋反,陛下一定不相信;如果再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就会产生怀疑;如果第三次有人告你谋反,陛下定会大怒而亲率军队征讨。我为你在京城做内应,就可图谋天下了。”陈稀平素就了解韩信的才能,相信他的计谋,表示一切听从韩信的指示。

韩信后来陈稀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暗地里派人到陈稀处联络,要陈稀只管起兵,自己定从京城策应。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释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已定,只等陈稀方面的消息。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并准备杀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事。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恐怕韩信的党羽不肯就范,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假装有人从皇上那里来,说陈稀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萧相国欺骗韩信道:“虽然您有病,还是要勉强朝贺一下。”韩信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并诛灭其三族。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韩信是继战国时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领,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军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但人无完人,韩信在政治上犯有严重的失误,几次关键时刻都优柔寡断,最终死于妇人之手,后人评价韩信“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这话说得实在太对了。彭越被冤杀被剁成肉泥,做了人肉丸子,他到底犯了什么罪?

彭越与刘邦的战争情谊彭越,昌邑人,别号彭仲。他常在钜野湖泽中打鱼,纠集了一帮人做强盗。陈胜、项梁揭竿而起时,有的年轻人就对彭越说:“很多豪杰都争相树起旗号,背叛秦朝,你也站出来吧,咱们也效仿他们那样干。”彭越说:“现在两条龙刚刚开始搏斗,还是等一等吧。”

过了一年多,泽中一百多年轻人,前去追随彭越,大家说:“请你做我们的首领。”彭越拒绝说:“我不愿和你们一块干。”这些人执意请求,他才答应了。他们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迟到的有十多人,最后一个人直到中午才来。当时,彭越很抱歉地说:“我老了,你们执意要我当首领。现在,约定好的时间而有很多人迟到,不能都杀头,只杀最后来的一个人。”于是命令校长杀掉他。大家都笑着说:“何必这样呢,今后不敢再迟到就是了。”但彭越还是把最后到的那个人杀了。设置土坛,用人头祭奠,号令所属众人。众人都大为震惊,害怕彭越,没有谁敢抬头看他。后来他带领众人夺取土地,收集诸侯逃散的士兵,有一千多人。

沛公刘邦从砀北上攻击昌邑,彭越援助他。昌邑没有攻下来,刘邦带领军队向西进发。彭越也领着他的人马驻扎在钜野泽中,收编魏国逃散的士兵。项籍(项羽名籍)进入关中,分封诸侯后,就回去了。彭越的部队此时已发展到一万多人,却没有归属。汉王元年秋天,齐王田菜背叛项王,派人赐给彭越将军印信,让他进军济阴攻打楚军。楚军命令萧公角率兵古代名画迎击彭越,却被彭越打得大败。汉王二年春天,汉王刘邦和魏王豹以及各路诸侯向东攻打楚国,彭越率领他的部队三万多人在外黄归附汉王。汉王说:“彭将军收复魏地十几座城池,急于拥立魏王的后代。如今,魏王豹是魏王昝的堂弟,是真正魏王的后代。”就任命彭越做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

刘邦在彭城战败,向西溃退,彭越把他攻占的城池又都丢掉,独自带领他的军队向北驻守在黄河沿岸。汉王三年,彭越经常往来出没替汉王游动出兵,攻击楚军,在梁地断绝他们的后援粮草。汉王四年冬,项王和汉王在荥阳相持,彭越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座城邑。项王听到这个消息,就派曹咎驻守城皋,亲自向东收复了彭越攻克的城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彭越带着他的队伍北上谷城。汉王五年秋,项王的军队向南撤退到夏阳,彭越又攻克昌邑旁二十多个城邑,缴获谷物十多万斛,用作汉王的军粮。

汉王刘邦打了败仗,派使者叫彭越合力攻打楚军。彭越说:“魏地刚刚平定,还畏惧楚军,不能前往。”汉王刘邦举兵追击楚军,却被项籍在固陵战败。便对张良说:“诸侯的军队不跟着来参战,可怎么办呢?”张良说:“齐王韩信自立,不是您的本意,韩信自己也不放心。彭越本来平定了梁地,战功累累,当初您因为魏王豹的缘由,只任命彭越做魏国的国相。如今,魏王豹死后又没有留下后代,何况彭越也打算称王,而您却没有提早作出决断,您和两国约定:假如战胜楚国,睢阳以北到各城的土地,都分封给彭相国为王;从陈以东的沿海地区,分封给齐王韩信。齐王韩信的家乡在楚国,他的本意是想再得到自己的故乡。您能拿出这些土地答应分给二人,这两个人很快就可以招来,即使不能来,事情发展也不致完全绝望。”于是刘邦派出使者到彭越那里,按照张良的策划行事。使者一到,彭越就率领着全部人马在垓下和刘邦的军队会师,于是大败楚军。那年春天,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彭越到陈地,朝见汉高祖。九年,十年,都来长安朝见。

残忍的惩罚汉十年秋天,陈稀在代地造反,汉高祖亲自率领部队前去讨伐,到达邯郸,向梁王征兵。梁王说有病,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高祖很生气,派人去责备梁王。梁王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梁王不听从他的意见,仍然说有病。梁王对他的太仆很生气,打算杀掉他。太仆慌忙逃到汉高祖那儿,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于是汉高祖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梁王,梁王不曾察觉,被逮捕,囚禁在了洛阳。

经主管官吏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证具备,请求皇上依法判处。皇上赦免了他,废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向西走到郑县,正赶上吕后从长安来,打算前往洛阳,彭越见到吕后就对着她哭泣,分辩自己没有罪行,希望回到故乡昌邑。吕后答应下来,还和他一块向东去洛阳。

可是到了洛阳,吕后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反而向皇上陈述说:“彭越是豪壮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于是,吕后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皇上就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后来,刘邦为了杀鸡儆猴,还残忍的把彭越的尸体轧成肉泥,做成人肉丸子,送给那些开国功臣们吃,借此警告他们不要谋反。但是,刘邦这种毫无人性的做法反而激起了更多功臣宿将们的恐惧和反感,以后起兵叛乱的人更多了。英布谋反一代英豪,却因为家庭琐事断送了性命。

不堪忍受,立誓报仇英布,是西汉刘邦时的一员大将,官封“淮南王”。替汉高祖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刘邦坐上皇帝宝座,吕后专权,大杀功臣,先杀了韩信,继而又杀死彭越,于是众叛山水田园亲离,仅有的几员战将都不免兔死狐悲,心中开始对刘邦不满,从此对朝廷怀有戒心。刘邦要保持皇帝的尊严,为使手下的臣子不生异心,他就把彭越的尸身,用刀剁碎后,做成大小不同的人肉丸子蒸熟,用锦匣收藏,外面用黄绫子包着。他又下了一道圣旨,叫太监抱这些人肉九子分送部下众将,叫他们吃,吃了就是忠于他的;不吃,就说明心中有鬼,想用这个手段来威胁试探人心。

淮南王英布接到圣旨,当即撕毁圣旨,义愤填膺,要杀太监,太监再三哀求,才得以幸免。英布怒发冲冠,大骂刘邦黄面小儿,屠夫得志,立誓要为韩信、彭越等人报仇。当即设了几个被害者的灵位,发誓要讨伐刘邦。于是,英布扯起反汉的义旗,率20万人马,天天操练,只等时机成熟,一朝举事。

怀疑引发的悲剧正巧这时英布的一个爱妾生了病,经常到一个医生家里去看病。这个医生家对门住着一个叫贲赫的人,他想讨好英布,所以就在那个宠妾去医生家时,送一些贵重的礼物给她,还和她一起在家中喝酒。那个小妾回去以后,果然对英布称赞贲赫是一个诚实的长者。英布听了却大怒说:“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小妾很害怕,就向英布讲述了前后经过。英布还是不信,反而怀疑小妾与贲赫私通,于是就召见贲赫来问话。贲赫提前听说了这个消息,心里觉得很害怕,所以就假称有病不肯前去。这下子,英布更加愤怒了,下令要逮捕贲赫。可是这时贲赫已经连夜逃走了。后来,逃到了长安,向刘邦上书说:“英布已经有了谋反的迹象,皇上应该先发制人,派兵去诛灭他。”刘邦问萧何的意见,萧何说:“英布应该不会这么做的,这件事里面恐怕有个人的仇怨而诬陷的成分。还是先把那个告密的人抓起来,派人去暗中检查准南王的举动。”

而对于贲赫的逃走,英布早就怀疑他是去京城告发自己了。这时皇帝一派人来,英布验证了他的判断,马上诛杀了贲赫家族,并且起兵反汉。这反而证明了贲赫并非诬陷。

消息传到了刘邦的耳里,满城朝野震惊。原先的几个大将,均已死去,英布又是一员虎将,有勇有谋,不能轻视。刘邦遂命樊哙、曹参带兵60万,陈平为参谋,他御驾亲征,去攻打英布据守的九江;另一方面,暗地派一支人马到六安去捉拿英布的家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5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