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王朝解读——秦晋大战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0 10:04:13 0


秦晋大战一念之慈,注定了以后的失败。

放虎归山晋襄公亲自率领大军开到崤山。崤山本是形势十分险要的地方,晋军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秦军到来。孟明视他们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被晋军团团围住,进退两难。秦国的士卒死的死,降的降。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得胜回朝。他的母亲文嬴原是秦国人,不愿同秦国结仇,对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这帮武人为了自己要争功,闹得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

晋襄公听母亲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大将先轸一听让孟明视跑了,立刻去见晋襄公,说:“将士们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把他们捉住,怎么轻易把他们放走呢?”一面说,一面气得向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将军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追上去。

孟明视三人被释放之后,使劲地逃跑。到了黄河边,发现后面已经有晋兵追上来。在这紧急关头,幸好有一只小船停在河边,他们就跳了上去。

等阳处父赶到,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叫:“请你们回来!我们主公忘了给你们准备车马,特地叫我赶来送几匹好马,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哪里肯上这个当。他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要是我们回去还能保全性命,那么,过了三年,再来报答贵国吧。”阳处父还想说什么,那只小船哗啦哗啦地,已经越划越远了。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回报了孟明视的话,晋襄公懊悔不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君王迎接败将孟明视等三个人回到秦国。秦穆公听到全军覆没,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他们。

孟明视三个人跪在地上请罪。秦穆公说:“这是我的不是,没有听你们父亲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三个人感激涕零,打这以后,他们认真操练兵马,一心一意要为秦国报仇。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去报崤山的仇,秦穆公答应了。孟明视等三员大将率领四百辆兵车打到晋国。没想到晋襄公早有防备,孟明视又打了败仗。

秦穆公仍旧没有办他的罪,但孟明视实在过意不去,好像对国家欠下一笔债。他把自己的财产和俸禄全拿出来,送给在战争中死亡将士的家属。他跟兵士一块儿过苦日子。兵士吃粗粮,他也吃粗粮;兵士啃菜根,他也啃菜根,天天苦练兵马,一心要报仇雪耻。

这年冬天,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秦国的边界上来了。孟明视嘱咐将士守住城,不准随便跟晋国人交战,结果又让晋国夺去了两座城。这以来,秦国就有人说孟明视的坏话,说他不该这么胆小。附近的小国和西戎瞧着秦国一连打了三个败仗,纷纷脱离秦国,不受其管了。

置之死地而后生公元前624年,也就是崤山交战以后第三年的夏天。孟明视作好一切准备,挑选了国内精兵,拨发了五百辆兵车。秦穆公拿出大量的粮食和财帛,把将士的家属安顿好。将士的斗志旺盛,整装出发。

大军渡黄河的时候,孟明视对将士说:“咱们这回出来,可是有进没退,我想把船烧了,大家看怎么样?”大伙说:“烧吧!打胜了还怕没有船吗?打败了,也别回来了。”孟明视的兵士们憋了几年的闷气和仇恨,全在这时候迸发出来。没有几天工夫,就一举夺回了上次丢了的两个城。接着又攻下晋国的几座大城。

晋国这才感到秦国攻势的厉害,上上下下都着了慌。晋襄公跟大臣商量以后,下了命令:只许守城,不许跟秦国人开战。秦国的大军在晋国的地面上来回挑战,没有一个晋国人敢出来。

有人对秦穆公说:“晋国已经认输了。他们不敢出来交战。主公不如埋了崤山的尸骨回去,也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了。

秦穆公就率领大军到崤山,把三年前作战死亡将士留下的尸骨收拾起来,埋在山坡里。秦穆公带领孟明视等将士,祭奠了一番,才班师回国。

西部小国和西戎部落,一听到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争先恐后地向秦国进贡。秦国从此就做了西戎的霸主。

一鸣惊人表面上醉生梦死,实际却暗中寻找治国的方略。

三年的醉生梦死公元前614年,楚穆王死,他的儿子侣继位,就是楚庄王。

年轻的楚庄王继位之后,只顾纵乐享受,或者带领王宫的警卫士卒到云梦泽畔围猎游乐;或者在宫中观看姬妾侍女歌舞狂欢。他酗酒滥饮,浑浑噩噩,无日无夜沉缅于声色之中。

大臣们仍然照例进宫朝见、报告工作,但是他既不愿意过问国事,也不发布任何号令,军国大事任凭大夫们处理,仿佛自己不会当国君。从他的那副样子看,也根本就不像一个国君。

朝中的许多大臣看到这个样子,都忧心如焚,担心着楚国的命运,纷纷进宫去劝谏他。可是楚庄王压根儿不理睬这一套,反而责怪这些人多事,妨碍了自己玩乐的兴致。到后来他干脆下道命令“谁敢再来多嘴,我一定要杀他的头,决不赦免!”果然有的人不敢再去劝谏他,害怕遭到杀身之祸。

三个年头过去了,楚庄王仍然没有丝毫悔改之意,朝廷里的政事乱成一团,公子燮与公子仪曾经乘机叛乱,幸亏庐戢黎与叔麇两位大夫平息了这次叛乱。

公元前613年,晋与鲁、宋、郑、陈、许、曹、卫等国在宋国的新城结成联盟,原来依附于楚国的陈、郑、宋等国又倒向晋国。任这样发展下去,楚国的江山社稷就难保了。

不顾生死的劝谏大夫伍参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冒死进宫来见楚庄王。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钟鼓齐鸣,楚庄王左手抱着从郑国娶来的姬妾,右手抱着来自越国的美女,面前的几案上满陈佳肴醇酒,他醉眼朦胧地正在欣赏一队队舞伎们的轻歌曼舞。伍参走到他的面前,跪拜行礼,楚庄王瞟了他一眼说道:“又来找我的麻烦,你难道不怕死吗?”伍参笑眯眯地回答说:“臣下怎敢找君王的麻烦!只是有个谜语猜不出来,特来求教于大王,为大王酒后助兴。”楚庄王说:“那么你就说吧!”伍参说:“高高的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又不鸣,是何鸟?”楚庄王略一沉思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鸟非凡鸟。你下去吧,我知道了!”伍参连忙磕头说:“是!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不过依臣下愚见,此鸟不飞不鸣,就怕猎人暗中射箭哪!”楚庄王听了这话,似乎微微一震。伍参觉察到楚庄王话中有话,满以为他会有所转变,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大夫苏从,两人都感到高兴。几个月以后,苏从再进宫去,不料却看见楚庄王还是在和一群美女调笑戏谑,越发不成体统。于是苏从正颜厉色地批评楚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继位三年,不问朝政,长此以往,恐怕只会像夏桀、商纣一样,招致身亡国灭之祸啊!”楚庄王一听这话,真是怒气冲天,立即抽出宝剑,直指苏从的心窝,大声吼道:“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想找死!”这时大厅里歌舞骤停,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只见苏从仍然挺身而立,面不改色,一字一句、沉着有力地回答说:“如果我死了能对大王有好处,能使大王从此以社稷为重,振奋精神,能使我们楚国日益繁荣昌盛,那就是我的心愿,即使是死了也毫无怨言,请大王处死我吧!”楚庄王圆睁怒眼,逼视苏从。几分钟后,他猛然抽回宝剑,丢在地上,双手紧紧按住苏从的肩头,激动地说:“好啊!苏从大夫,你正是我要物色的社稷之臣。”他回转身,一挥手,让那些惊呆了的艳姬美妾、歌女舞伎统统下去。招呼苏从坐下,两人亲切地谈了起来。

背后的隐情苏从这才知道,别看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可他对朝中大夫们的情况相当熟悉,忠奸分明;对于各诸侯国的动向,也了如指掌,胸有良策。苏从真是大吃一惊,万分激动。原来这是楚庄王的策略。他即位时年纪还很轻,需要有一个磨炼世事、增长阅历的过程,三年不飞正是为了增长羽翼,而三年不鸣,则是为了考察群臣的忠奸。这是因为当时朝中情况很复杂,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一时还分不清,特别是贵族若敖氏的势力强大,专横跋扈,仗势欺人,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还得让他们充分表演一下。因此,楚庄王在表面上装糊涂,不闻不问,而实际上是在默默地考察群臣的忠奸,以定取舍。他宣布“有敢谏者死无赦”的命令,是为了能够发现那些敢冒杀头危险、犯颜进谏、真正忠于自己的有胆有识之士,也发现了一些不顾国家的安危,只会阿谀奉承、谋求飞黄腾达的小人。这是一种“考察”臣下的绝妙方法。所以,楚庄王不是什么荒淫无道的昏君,而是治国安邦、寻求人才的有心人。

第二天,他召集满朝百官开会,任命了伍参、苏从等一批德才兼备的大臣担任朝中的重要职务,削弱了若敖氏的势力,同时还杀了几个为非作歹、证据确凿的坏蛋。从此,楚庄王节制声色淫欲,专心治理国家,把楚国的内政着实整顿了一番。

齐相晏婴身材尽管矮小,但是为人不卑不亢,令所有君王刮目相看。

与楚王的智辩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其个头太矮,就戏弄他说:“堂堂齐国为何派个矮子出使我国,难道齐国没有更好的人了吗?”晏婴灵机一动,厉声回答:“我们齐国派人出访有个规矩,那就是:有贤才的人出使上等国,不才的人出使下等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我晏婴是小人,又最不才,因此,我只能出使楚国。”楚王听了很尴尬,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我本来要戏弄他,反而被他耍笑了。”于是,楚国上下都不敢轻视晏婴,处处对其以礼相待。

楚王虽已知道晏婴的厉害,但他从心底总不服气。

晏子又一次出使到楚国,楚王与其左右想要羞辱他一顿,所以故意与晏子在前庭站着说话。

说话间,一个小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这时,楚王故作不知,问道:“绑的是什么人,竟从这里走?”押解的小吏回答说:“是个齐国人。”楚王瞅了一眼晏子,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小吏回答说:“是个盗贼。”楚王接着大有挑衅之意地说到:“难道齐国人生来就是盗贼吗?”晏子听了,已明白其意,针锋相对地说道:“江南有桔树,把它移栽到江北,就变为枳树,之所以如此,是因其地域不同而发生了查化。现在的齐国人,在齐国安分守己,没有盗窃行为,而到了楚国就犯盗窃罪,这大概是楚国的习俗影响的吧。”楚王与其左右,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最后楚王又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晏子确是贤人啊,贤人怎么可以戏弄,戏弄不成,反倒自讨没趣。”

为国家赢得荣誉晏婴为齐相,无论出使到哪个诸侯国,都不辱使命。

一次,他出使到吴国。吴王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很有辩才,辞令娴熟,合于礼节。”停了一下,他下令说:“晏婴来见,就说天子召见他。用这个试探一下,看他如何?”

第二天,晏婴果然有事要见吴王。负责的官员对他说:“天子召见。”晏婴机智地说:“臣晏婴奉齐君之命出使到吴国,见的是吴王。没想到啊,事情会如此令人不解,怎么变而为见天子呢?”停了停,他接着又说:“我还是要见吴王,吴王现在在哪儿?”负责的官员见事情有点不妙,心想,晏子果然厉害,于是急忙改口说:“吴王夫差请见。”

这样,晏婴仍以诸侯之礼与吴王相见。

对君主同样毫不留情晏婴为齐相期间,诸侯国不敢轻易对齐施威。他对内处理朝政,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有一次,身边的一个人不小心,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非常生气,怒气难消,便叫人把那个人绑到殿下,命令左右把他大卸八块,以消心中之气。

大臣们见景公如此动怒,无人敢前来劝谏。这时晏子走过来,问明怎么回事,他走到被绑的人面前,只见他举起左手扯着那个人的头发,右手霍霍磨刀,仰着头问道:“古代的圣明之王肢解罪人的刑罚,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齐景公听了,马上离开座席并说:“把那人放了吧,罪过在寡人这里。”一句话,使景公怒气全消,茅塞顿开。

晏婴善于辞令,以能言善辩著称,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也为人称颂。后人推崇他,还因其平紊一般不参与酒席之事。即使是国君,他也婉言谢绝。

齐景公饮酒作乐常常是通宵达旦。一次,齐景公和他的宠姬美妾饮酒作乐,虽已酒过三巡,可景公仍未能尽兴。宠姬美妾一个个娇姿百媚,你让我劝,景公总觉不够欢畅。忽然,他想起相国晏子来,心想若是与他一起开怀畅饮,那才痛快。

随即命令手下人去叫晏子,有人说这不太好,于是就叫人备车,并把酒具佳肴全部移动到晏子那里。报信的人只说大王光临,要晏子接驾。晏子不知有何事竟然惊动国王驾临。他穿上朝服,束好腰带。手持笏板,恭候在门旁。

片刻,景公驾到,晏子忙迎上前去并问道:“大王有什么事吗?”景公说:“没有啊!”晏子不解地说:“若无事,为何烦劳大王深夜屈尊来到臣舍?”景公兴冲冲地说:“相国政务繁忙,日理万机,难得消闲。寡人今夜带来美味佳肴,还有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愿与相国一起痛饮,共享欢乐。”不料晏子回答说:“若是安邦治国之事,臣当为之谋划,在所不辞;若是宴饮尽欢的酒席之事,大王左右之人尽可与大王同欢,我不敢参与其间啊。还望大王见谅。”

景公万没想到,竟然碰了钉子。但想到晏子勤于政事,一身正气以及他的贡献,没有发怒。只好兴味索然地回驾了。

伍子胥掘墓鞭尸为报父仇,一夜白头,掘墓鞭尸,达成心愿。

宫廷中的阴谋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隐姓埋名,流落江湖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

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以表达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闻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出兵报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员(字子胥)研究为他伐楚报仇的计划。此时的阖间踌躇满志,他不仅为了实践自己对伍员许下的诺言,而且还要借此向列国炫耀实力,称霸江南。

这时楚平王已死了10年,继位的楚昭王是楚平王和他所夺的太子建的妻子伯嬴生的儿子熊珍。他年幼即位,当了10年国王才二十来岁,大权长期掌握在奸佞之臣费无极、囊瓦手中,他们搞了很多陷害忠良、得罪邻国的勾当,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伐楚,现在正是好时机。

伍员为吴王请来大军事家孙武,不长的时间,便作好了一切战备工作。孙武用截江水围城的战术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楚昭王从西门出奔隋国去了。

伍员安排吴王住在楚王宫中,让诸大将住到楚国各大臣家中,任凭他们淫乱取乐,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吴军纷纷上行而下效,随意闯入民宅,为所欲为,一时把一个偌大楚国的都城,搞得乌烟瘴气,简直成了禽兽的渊薮。

孙武一再进谏“兵以义动”,立故太子建的儿子芈胜为君,以延续楚国的宗祀。阖闾和伍员哪里听得进去?吴王贪干消灭楚国以扩张吴国的领土,伍员贪干进一步地报仇雪恨,结果吴王接受了伍员的建议,派人焚毁了楚国的宗庙。楚人怨声载道,过去多少人都同情伍员这个“忠良之后”的不幸,现在全都恨他引狼入室。但是,他丝毫不管这些什么反映,继续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吴王在章台宫置酒大宴群臣,伍员又痛哭起来,吴王大为诧异他的“煞风景”,询问哭因,伍员奏道,“平王已死,嗣君逃跑,臣父兄的大仇并没有报呀!”

吴王问:“卿意如何呢?”

伍员答道:“恳求大王允许臣扒开平王的坟,打开棺椁,砍下他的头来,以发泄臣的心头之恨!”

吴王慷慨地说:“好吧!卿给予寡人的,太多太多了,寡人还有什么舍不得那副枯骨呢?就随你的心意干去吧!”

掘墓鞭尸伍员谢了吴王出来,率领本部人马来到查访出的楚平王坟地室丙庄寥台湖。只见平原衰草,湖水茫茫,哪有什么大坟?伍员捶胸大哭起来:“天啊!你难道不让我伍员替父兄报仇吗?”

忽然一个老翁来到面前,见礼后主动指引说:“平王自知生平积怨太多,怕人掘坟,所以葬在湖中,得弄干了湖水才能找得到。”

伍员先派会水的人下去,摸到石椁的位置,然后命令军士背沙袋把它围起来,再淘干圈内的水,便现出了石椁。凿开椁,发现了棺木,抬起来很重,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衣冠和几百斤生铁。老翁说:“这是疑棺,真棺在它的下面呢!”军士抬掉疑棺、石板,又发现了一具棺木。

伍员令人打破棺木,把尸体拖到岸上,仔细查验,果然是楚平王,用水银浸过,脸色和活着的时候一样。

一想到十年来萦绕梦魂的“他”,伍员怨愤中烧,甩开九节铜鞭,一气抽了三百鞭子,直打得皮肉横飞,筋断骨折。又用左脚踩着他的肚子,右手去挖他的双目,边往外挖边数骂说:“你活着的时候有眼无珠,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杀害了我的父亲、哥哥,你要眼有什么用!”然后又砍下他的头,捣毁衣衾棺木,连同尸骸一起抛弃在原野上。

伍员发泄了在胸中积压了十年之久的仇恨,心中轻松了不少,这才想起来询问老翁怎么能知道楚平王的葬址。老翁说:“我就是当年参加造坟的石工。那时平王命令我们五十多个石工造疑冢,又怕我们泄露了他的秘密,把石工们都杀死在冢内,我是惟一逃出来的幸存者。今天这样做,是为将军的孝心感动,同时也为那五十个冤魂报仇啊!”

伍员听了更觉得自己做得对了,命人取了金银布帛重重地酬谢了老翁。

孙武练兵严明的军纪是取胜的关键,即便是君主的爱妾也不能网开一面。

孙武出山吴国本来是附属于楚国的一个弱小国家。由于采取了一些变革图强的措施,国家力量增强了。吴王阖闾为了灭楚称雄,除了奖励耕战外,还注重访求各种人才。他先访求到了伍子胥。伍子胥又给他介绍了不少有为之士,孙武就是其中之一。

经伍子胥推荐,吴王亲自到孙武的馆舍中去访求。孙武拿出自己的兵法著作给吴王看。吴王看过之后说:“您的十三篇论述用兵作战的文章我看过了,很好。只是不知道是不是适合我国的情况?”孙武说:“操练兵法的原理是一样的,用之于贵族,平民、男人,女人都可以。”阖闾说:“我想请您作一个小型的操练演习,行吗?”孙武说:“可以。”

吴王又说:“我想请您操练妇女,行吗?”孙武说:“可以。不过操练很艰苦,军法无情。操练的时候必须完全按军法办事。”吴王答应了。于是阖闾便把自己身边的宫女都叫了出来,大约有一百八十人,交给孙武去指挥。他自己坐在台上看孙武操练女兵。

训练宫女孙武把这些宫女分为两队,让阖闾最宠爱的两个宫女分别担任两队的队长,命令所有的宫女每人都拿一支戟。孙武问:“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后背、左手、右手吗?”

宫女们齐声回答:“知道!”孙武说:“好。现在,我命令你们向前,你们就看心所对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左,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右,就看右手的方向;命令你们向后,你们就朝背后转过身去,大家能够做到吗?”众宫女都应声说:“能!”孙武把号令交代清楚之后,便让人把斧钺等兵器摆在宫廷当中,并且三令五申:如果不听号令,就要受到军法的处分。随后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习惯于轻歌曼舞,哪里受过这种约束?听到号令,七扭八歪,乱哄哄地笑个不停。孙武说:“号令说的不清楚,动作讲的不明白,所以你们操练不好。这不能怪你们,是我这做主将的责任。”说完又把规定的号令反复讲了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照旧乱七八糟,又是格格地一阵大笑。孙武说:“先前,没有把号令讲清楚,你们不熟练,那是我做主将的责任;现在,号令既然已经交代清楚了,你们却不按照号令去做,那就是你们的责任了。依据军法,应该处罚你们的队长!”说完就要将左右两个队长斩首。吴王阖闾从台上看到孙武要斩那两个最宠爱的宫女,大吃一惊,连忙派人传下令来,说:“我已经知道将军是善于用兵的了。但是这两个美女万万斩不得!没有她们两个陪伴,我连饭也吃不下啊!”孙武说:“我已经接受了大王的任命,当了主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下令立即把两个女队长斩首。紧接着又指派了另外两个人做队长,重新击鼓操练起来。这一下,那些宫女们不用说不敢笑,连粗气儿也不敢出了。一个个聚精会神地按着鼓声操练了起来,不管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或者是跪下起立,完全符合号令,一点差错也没有。

铸造成功训练完毕,孙武派人报告阖闾:“女兵已经操练好了,大王可以下来到阵前看,随便大王下什么命令,她们都能服从,即使赴汤蹈火也不会退缩。”阖闾这时候还在为失去两个心爱的美女难受呢,哪有心思去看女兵操练呢!只好顺口敷衍道:“将军去休息吧,我可不愿意下去看啦。”孙武听了,叹口气说:“唉,看来大王只是喜欢看我写的兵书,并不想让我发挥真实的本领啊!”听了孙武这句话,吴王这才振作起来,他仔细一想,怎么能够因为两个美女丢掉一位大将呢?于是转怒为喜,正式任命孙武为大将。

后来吴国能够西破强楚,攻入郢都,北威齐、晋,名震诸侯,这当中,孙武起了很大的作用。

卧薪尝胆为了光复河山,吃了不少的苦,但黄天不负有心人。

子承父志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

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

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蘸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

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交战于太湖一带。越军果然大败。

兵败求和,保存实力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

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韶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蘸,请伯蘸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蘸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

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被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

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

全国的老百姓一齐努力,期望这个受欺压的国家变为强国。

美人计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当然答应了。

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亲自送还吴国。

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更加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韶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

伯蘸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出得迟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过不了几天,那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这一年,吴国闹了大饥荒,吴国的百姓全恨夫差。

他们哪里想到,这是文种的计策。那还给吴国的一万石粮,原来是经过蒸熟了又晒干的粮食,怎么还能抽芽呢?

勾践听到吴国闹饥荒,就想趁此机会发兵。

文种说:“还早着呢。一来,吴国刚闹荒,国内并不空虚;二来,还有个伍子胥在,不好办。”

勾践听了,觉得文种的话有道理,就继续操练兵马,扩大军队。

忠臣之死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韶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韶做了太宰。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会鲁哀公、晋定公等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会盟,把精兵都带走了,只留了一些老弱残兵。

等夫差从黄池得意洋洋地回来,越王勾践已经率领大军攻进了吴国国都姑苏。吴国士兵远道回来,已经够累了,加上越军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士气旺盛。两国一交手,吴军被打得大败。

夫差没奈何,只好派伯蘸去向勾践求和。勾践和范蠡一商量,决定暂时答应讲和,退兵回去。

报仇雪恨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坐在夫差原来坐的朝堂里。范蠡、文种和别的官员都来朝见他。吴国的太宰伯蘸也站在那里等着受封,他认为自己帮了勾践不少忙呢。

勾践对伯蘸说:“你是吴国的大臣,我不敢收你做臣子,你还是去陪伴你的国君吧。”

伯蘸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勾践灭了吴国,又带着大军渡过淮河,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送祭肉给勾践。打这以后,越国的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诸侯都承认他是霸主。

勾践得胜回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个范蠡。传说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跑到别国去了。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烧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文种不信,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一口剑。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自杀了。

诚信得贤才历来成大事者,无不讲究诚信,应该为世人所学习。

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历史上称为“三晋”。在“三晋”之中,魏国最强盛。

魏文侯是一个贤明的君王,他把搜寻人才当作最重要的政事。时刻提醒自己。他以诚实、守信用为立身之本。以朋友的身份和贤人相处,从来不摆国君的架子。

魏成子知道段干木是位贤才,推荐给魏文侯。魏文侯听魏成子说段干木才能出众,是位贤者,平生不为利禄权势所引诱,隐居在西河乡下,不愿意出来做官,就亲自带着随从前去求见。

诚心求人才魏文侯乘坐着高头大马拉着华丽的车子。随从们骑着骏马,举着鲜明的旌旗,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西河这个小地方,一直找到段干木的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

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车子驶向自己门前,赶紧跳过后墙躲避起来。

第二天早晨,魏文侯又来到西河把车子停在村边,下车步行到段干木的门前求见。段干木又躲起来不见。

魏文侯叹息:“此人真是不为名利的高士呀!”从此,整整一个月,魏文侯每天都亲自前往求见。乡下的老百姓都骂段干木端臭架子。

段干木看到魏文侯这样诚心实意,很受感动,只好出来相见。魏文侯又请他一同乘车回都城共商国事。此后,魏文侯以客礼待段干木,以师事之。

四方贤士听说这件事,都前来投奔。魏文侯量才录用,贤士高人济济在朝。

秦国屡次想发兵打魏国,都畏惧魏文侯手下多贤人,不敢轻举妄动。

诚信守义,天下归心魏文侯和贤人相处,最讲究信用。有一天暴雨骤降,魏文侯在宫中宴请群臣,时至中午,君臣酒兴未艾,暴雨还是下个不停。魏文侯问:“现在到了什么时间?”左右侍从回答:“已经到了中午!”魏文侯毫不迟疑地站起来,催促随从快去备马车,要出去打猎。

大臣们劝说:“天下着大雨,不能打猎,不要去空跑一趟!”

魏文侯说:“寡人已经和旁人约好,今天中午一块去打猎,他一定是在郊外等着我了,虽然雨天不能打猎,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说完,他就带着随从登上马车,很快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雨帘之中。

大臣们感慨道:“君王这样守信用,国家怎么能够治理不好呢?”

魏文侯以诚信得贤才,卜子夏、田子方之属,吴起、乐羊、西门豹之徒皆聚于魏。魏文侯还在丰收年份把粮食由国家平价买进,荒年时再平价卖给老百姓,实行这种办法之后,老百姓生活安定,努力发展生产,魏国很快就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的一大强国。

任用贤相一个国家的强盛,同其国君的贤明是分不开的。

礼贤下士魏文侯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就是说,器重和尊敬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广泛搜罗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许多贤士能人都到魏国来了。

当时,魏国已经建立了封建政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可是,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意识方面都还存在不少奴隶制的残余,这些东西严重阻碍着魏国的发展。魏文侯决心加以改革。他任李悝为相国,经常同他商讨国家大事。李悝也积极地提出许多建议。

有一天,魏文侯问李悝,怎样才能招募更多有才能的人到魏国来,李悝没有回答,反问道:“主公,您看过去传下来的世卿世禄制怎么样?”魏文侯说:“看来弊病甚多,需要改革。”李悝点点头说:“这个制度不改,就不可能起用真正有才能的人,国家就治理不好。”原来,按照“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的封爵和俸禄是代代相传的,父传子、子传孙,即使儿子没什么本领,没立什么功劳,照样继承父亲的封爵和俸禄,享受贵族的种种特权,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只因为不是贵族,就被这种制度卡住了,很难得到应有的地位。李悝把这个问题分析给魏文侯听,魏文侯十分同意他的看法。又问:“那么如何改革呢?”李悝早就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必须废除世卿世禄制。不管什么人,是贵族还是平民,谁有本事有功劳,就给谁官做,给谁俸禄;按本事和功劳大小分派职位;有功的一定奖赏,有罪的适当处罚。对那些既无才能又无功劳而又作威作福的贵族,采取断然措施,取消他们的俸禄,用这些俸禄来招聘人才。这样,四面八方的能人贤士就会到魏国来了。”魏文侯听了,非常高兴,叫李悝起草改革的法令,不久就在全国执行了。这项改革,剥夺了腐朽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增加了新兴地主阶级参预政治的机会,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创造了条件。

致力于经济改革接着,魏文侯又采纳了李悝的建议,在经济上进行了改革。李悝算了一笔细账:一个5口之家的农民,种100亩地,每年收获的粮食,除去交租纳税和自己家的口粮以外,就剩不下什么了,如果遇到生病办丧事,或者国家增加苛捐杂税,日子就更难过了。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就必须增加粮食产量。当时魏国大约有几百万亩土地,除去山、河、城、邑。可耕地只有600万亩。如果农民精耕细作,每亩可增产3斗粮食;相反,就要减产3斗粮食。这样一增一减,全国就相差180万石粮食。所以,他建议实行“尽地力”的政策,就是积极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方法,以充分发挥土地的潜力。同时,李悝还创立了“平籴”法:丰收年景,市面上粮价便宜,为了不使农民吃亏,国家把粮食照平价买进;遇到荒年,市面上粮价昂贵,国家仍照平价把粮食卖出。这样,不管年成好坏,粮价一直是平稳的,人民生活比过去安定,国家的赋税收入也得到了保证。

李悝还搜集整理了春秋末期以来新兴地主阶级制定的法律、创制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用法律形式把封建制度固定下来,保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特权。魏文侯很赞成李悝的主张和措施,实行了这一套办法以后,魏国很快就富强起来了。

墨子阻止的战争为了和平,墨子力劝公输般。

鲁班有关战争的发明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

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般”同“班”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后来有个成语,叫做“班门弄斧”。

公输般被楚惠王请了去,当了楚国的大夫。他替楚王设计了一种攻城的工具,比楼车还要高,看起来简直是高得可以碰到云端似的,所以叫做云梯。

楚惠王一面叫公输般赶紧制造云梯,一面准备向宋国进攻。

楚国制造云梯的消息一传扬出去,列国诸侯都有点担心。特别是宋国,听到楚国要来进攻,更加觉得大祸临头。楚国想进攻宋国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反对得最厉害的是墨子。

墨子劝说鲁班墨子,名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铺张浪费,主张节约,他要他的门徒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违背他的主张。

墨子还反对那种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到灾难的混战。

这回他听到楚国要利用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去,跑得脚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块裹着脚走。

这样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他先去见公输般,劝他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公输般说:“不行呀,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晋见楚王墨子就要求公输般带他去见楚惠王,公输般答应了。

在楚惠王面前,墨子很诚恳地说:“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仍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与鲁班的较量墨子直截了当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

他解下了身上系着的皮带,在地下围着当做城墙,再拿几块小木板当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输般来演习一下,比一比本领。

公输般采用一种方法攻城,墨子就用一种方法守城。一个用云梯攻城,一个就用火箭烧云梯;一个用撞车撞城门,一个就用滚木擂石砸撞车;一个用地道,一个用烟熏。公输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还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没有使出来。

公输般呆住了,但是心里还不服,说:“我想出了办法来对付你,不过现在不说。”

墨子微微一笑说:“我知道你想怎样来对付我,不过我也不说。”

楚惠王听两人说话像打哑谜一样,弄得莫名其妙,问墨子说:“你们究竟在说什么?”

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想把我杀掉,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帮助他们守城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来到楚国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嫠等三百个徒弟守住宋城,他们每一个人都学会了我的守城办法。即使把我杀了,楚国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说:“先生的话说得对,我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这样,一场战争就被墨子阻止了。

孙膑出山杰出的军事奇才孙膑被师弟所害,但仍然创下丰功伟绩。

来自师弟的陷害庞涓和孙膑两人都向鬼谷子学兵法,结为兄弟。后来,庞涓去魏国当了大将,他怕孙膑去别的国家不利于魏国,而且特别嫉妒孙膑的才能高于他,决定设计除掉孙膑。

庞涓先写信告诉孙膑,说魏国要请他为大将,把孙膑骗到魏国。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却陷害孙膑私通齐国,把孙膑残忍地处以膑刑,即去掉双膝的盖骨,使孙膑成为一个不能走路的瘫子,让他等死。

孙膑知道中了庞涓的毒计,很难逃脱毒手,于是装疯以麻痹敌人。他忽而大哭,忽而大笑,精神恍惚,举止失常。庞涓开始不信孙膑会疯,命令把孙膑扔进猪圈,孙膑披头散发倒在地上,滚了一身粪污。有人给孙膑泥块,孙膑毫不犹豫。张口就吞。庞涓认为孙膑真的疯了,又见他行走不便,渐渐放松了警惕。后来,孙膑可以自由出入,爬到大街小巷上去。

齐国智赚孙膑孙膑被处膑刑和得了疯癫病的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大臣田忌立刻去见齐威王,说:“孙膑本是齐国人,很有才干,如今在魏国遭到陷害,我们应该想法解救才是!”

齐威王问:“孙膑成了残废,又被逼疯,这可怎么办?”

田忌说:“孙膑是孙武的后代,精通兵法,即使残废,才学仍在。他的疯癫必是装的,说明他有死里逃生的大智,如果把他救出来辅佐大王,齐国一定强盛。”

齐威王连连点头,说:“那赶快发兵魏国,把孙膑抢回来!”

田忌说:“不可。庞涓已经认为孙膑是真疯,所以没有加害他的性命。如果派兵去抢,反而害了孙膑。”

齐王想了想,同田忌商定一个偷孙膑的计划。

齐国派了机智多谋的淳于髡和孟子的学生禽滑以拜访魏王的名义出使魏国。到了魏国都城,献上礼物,便在宾馆住了下来。淳于髡应酬礼仪,禽滑上街浏览,暗地查访孙膑的下落。

他看见孙膑蓬发垢面,在市井小巷装疯。于是,在一个夜晚,靠近了爬在井栏杆边上的孙膑。禽滑偷偷对孙膑说:“齐国派我们出使魏国,目的是救你。要想逃出火坑,须要如此如此。”

第二天凌晨,天色还没有放亮,齐国大使的车辆悄悄来到了那条小巷,匆匆把孙膑扶上车厢藏了起来,派了另外一个人穿上孙膑的破烂衣服趴在井边。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于是,孙膑被齐国使臣偷出了魏国。过了几天,庞涓不见了孙膑,还以为他掉进井里淹死了,也没有在意追查。

孙膑在齐国找到归宿淳于髡带孙膑到了齐国,齐威王立即宴请孙膑,要封他为上卿。孙膑说:“我是残废之人,没有多大用处了。”齐王说:“我们千方百计偷你回国,就是因为你是一个贤才。你还是屈尊了吧!”孙膑见齐王诚心诚意,表示愿为齐王献出自己的一切。

孙膑上任以后,改革了齐国军队,加强了战斗能力。公元前242年,齐国出兵魏国,孙膑担任军师。在马陵道,齐魏交战,孙膑设计射死了庞涓,齐国于是声威大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53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