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王朝解读——后羿之死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0 09:38:59 0


后羿之死刚刚建立政权的后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被宠臣暗害。

后羿走亡国老路仲康死后,儿子相接替帝位。但是后羿废弃夏后帝,自己登上帝位,称为“帝羿”,国号“有穷”,正式宣告取代夏王朝的政权。

后羿虽然建国,其实也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莽夫。他自己也十分喜欢打猎,喜欢玩乐,对管理国家大事也不用去做。

后羿身边原本有四位贤臣:武罗、伯因、熊髡、龙圉,这四个人曾帮助后羿攻克夏朝都城,又策划夺取夏朝政权统治中原。在后羿篡夺王位之后,他们又劝谏后羿要治理朝政,关心民事。但后羿此时却一反常态,对四位贤臣态度冷淡,有意疏远,却对一个花言巧语、口蜜腹剑的小人言听计从,十分亲近,这个人就是寒浞。

拍马屁的威力寒浞原本是寒国人,寒国的首领叫“伯明”,对寒浞溜须拍马、兴风作浪的恶习十分反感,就把他从寒国驱逐出去。寒浞流浪到有穷国,凭着一身谄媚的本领,向后羿百般吹捧,为后羿出了不少坏主意,深得后羿的宠信。后羿认为寒浞是最了解自己、最效忠于自己的人,于是,就把寒浞立为有穷国的宰相。

寒浞当上宰相之后,就更加得意忘形起来。他经常出入后羿的宫闱,与后羿的妻妾打情骂俏,暗中勾搭;对其他大臣又经常行贿,收买人心,特别是和后羿的家丁交往甚密,打成一片。

寒浞千方百计诱惑后羿到田野里寻欢作乐而不想返回宫廷,不理朝政。而他在宫廷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为夺取帝位、霸占后羿的妻妾创造各种条件。这一切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得十分顺利。

霸占妻室后羿有一个家丁,他曾经向后羿学习射箭技术,学得非常精通,几乎把所有的技术都学到家了。他想,世界上只有后羿的技术能超过自己,因此常有杀死后羿的念头。

这时,寒浞来到后羿家中,想买通那个家丁暗杀后羿,先给了这个家丁一笔钱,答应事成之后还有大赏。在一切都布置就绪后的一天傍晚,后羿出外打猎玩得高兴,在回来的路上,这个家丁将后羿射死,并把他的尸体放在锅里煮熟。家丁还将这尸体的肉羹拿来给后羿的儿子吃。后羿的儿子不忍吃父亲的肉,也被众家丁杀死。

寒浞经过几年精心策划,迷惑后羿,勾结其妻妾,贿赂其群臣,欺骗其人民,买通其家丁,最终把后羿杀死。寒浞杀死后羿后,自己登上有穷国的帝位,同时霸占了后羿的妻室。

少康中兴一代君王不仅人长得美俊,而且能够兴盛邦国。

延及到下一代的较量寒浞有两个儿子,大的取名浇,小的取名叫疆。这兄弟俩长到十几岁,力气就大得惊人。他见两个儿子力量过人,心中十分高兴,就想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于是请来武师教授他们武艺和兵法。在细心培养之下,他们成了智勇双全的将军。寒浞有了这样的两个儿子,真是如虎添翼,便把浇封到过地,所以也称过浇;把疆封到戈地,所以也称戈殪。

古代瓷器寒浞怕相以后羽翼丰满,兴兵来复兴夏朝,就派大儿子浇带兵去杀了相。相的妻子后缗这时正有身孕,躲在阴沟里,逃过一劫,然后跑回了娘家。后缗在娘家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少康。后缗把国仇家恨埋在心底,把报仇雪恨、兴邦复国的愿望寄托在长大成人后的儿子身上。

成就未来的帝王二十年过去了,少康转眼间长成了英俊青年。二十年来,他不断从母亲及外祖父那里受到报仇雪耻的教育。为复兴夏朝,他学习各种本领,做着光复兴业的准备。起先,他在外祖父那里管理畜业,同时也抓紧时间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

一年夏天,少康是夏后相的遗腹子的消息传到寒浞那里,使寒浞大为震惊,他本以为夏后氏已被灭绝了呢。听到这个消息,寒浞心神不安,心想:“不除掉这个孩子,以后是心腹大患。”于是,立即派出大臣椒,带领一班人马,前来捕杀少康。

少康听到消息,就赶紧逃到虞舜的部落有虞氏那里,躲过了椒的追捕。这里的首领叫思,一向对后羿、寒浞的暴政不满,又见少康气度不凡,大有夏人先祖的遗风,就让他在部落里担任庙正(管理膳食的官),学习管理财物的本领。这样,少康就变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人。

后来,虞思看到少康为人忠实可靠,办事精明强干,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把一块叫做“纶”的地方交给他管理。纶这个地方方圆十里,土地富饶,还有兵士五百人。纶虽然地小兵少,对少康这个亡国之君的后代来说,总算有了恢复夏朝的根据地和武装力量。

过了许多年,在少康治理下的纶地,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人丁兴旺,成了远近闻名的乐土。过去散居在山林中的夏人,听说少康是夏后氏的后代,他治理下的纶地土地富饶,百姓安居乐业,于是纷纷前来投奔,使少康的力量不断壮大起来。

重整山河少康见条件成熟,便从纶地出发讨伐寒浞。寒浞多年来只顾享乐不理政事,大失民心,就是他手下的心腹将士们也早与他同床异梦。这时少康突然兵临城下,只见夏军军威雄壮,士气昂扬,哪个还敢抵抗?刚一交手,便溃不成军,寒浞也在乱战中被杀死。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少康收复了夏故都。他祭奠先祖,安抚百姓,整顿故都,重建国家。

几年后,少康的实力更加雄厚,于是又起兵讨伐过浇和戈殪。这时,过浇和戈殪虽拼命抵抗,可是败局早定,终难挽回,终于被少康消灭了。夏禹的子孙夺回了失去的江山,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少康重新登上帝位,各地诸侯都前来朝贺。历史上就称少康在危难中重建夏王朝的过程为“少康中兴”。

荒唐的君主一任君主,只知道求神弄鬼,寻欢作乐,国家也必然走向灭亡。

迷信的君主夏朝后期,鬼神迷信之风非常盛行,几代君主都做了不少的荒唐事情。夏王廑死后,孔甲继承帝位。孔甲本来早就应该称帝了。但因为年幼之时,不被父亲喜欢,失去了继承帝位的机会,所以当他继承帝位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当时朝中大臣都认为,年纪大的君主做事更为稳重,能够使国运昌盛,所以都支持他称帝。

可万万没有想到,孔甲称帝之后,还没等先主服丧期满,就饮酒食肉,甚至酩酊大醉。他还搜罗各地美女,寻欢作乐,沉湎酒色,不理政事。

而且孔甲好事鬼神,多次劳役民众修建青帝庙、白帝庙、赤帝庙、黑帝庙、黄帝庙。又修建元女台、素女台、青女台、神女台、宓妃阁,弄得民怨之声不绝于耳。他整日除了大搞迷信活动外,就是打猎玩乐。孔甲的行为,使国内混乱,声威衰落。

胡作非为、荒诞不经有一次,孔甲带领大队人马到山上打猎,突然刮起了大风,空中乌云密布,天色黯淡。孔甲迷了路,走进一个山民家中,看见家中的女主人正在给自己的小儿子喂奶。

有人说:“这男孩生下的日子是个好日子,将来一定大吉大利。”

可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要遭殃。

孔甲见那个男孩长得十分可爱,就从妇人的怀里夺过来,说:“他是我的孩子了!”不管妇人怎么反对,他抱了孩子就走。

这个孩子被带到宫中抚养,孔甲虽然算是他的养父,但是也不去关心男孩。有一次,宫中拆房子,男孩跑去观看,一把锋利的斧子从屋上掉了下来,砍断了他的脚。从此男孩成了残废,做不了什么事情,只能看看大门。

孔甲知道这件事之后,就感叹地说了一句:“唉,实在是命中注定啊。”然后就抛在脑后了。

刘累养龙据说因为孔甲天天祭祀鬼神,天帝开恩,赐他“乘龙”。“乘龙”就是驾车的龙,在黄河、汉水中各有雌雄两条。孔甲命人把它们捉来,但没有人能够喂养。孔甲听说古代有专门养龙的人才,国家设有“豢龙氏”和“御龙氏”的官职。豢龙氏是专门养龙的,御龙氏是专门驾驭龙的。

相传当时有个叫刘累的人,曾经学习过驯龙的本领,孔甲就把他召来。刘累果然会喂养龙,孔甲就命人造了两个大池,把从黄河、汉水中抓来的两对龙放在里面。刘累将龙喂养得很好,孔甲非常高兴,就封他为“御龙氏”这个官。

但是,龙这种神物是很难养的。一段时间之后,一条雌龙突然死去。刘累十分害怕,就偷偷把这条雌龙剁成肉酱,煮了给孔甲吃。孔甲觉得味道鲜美,赞不绝口。过了几天,孔甲还要吃这种肉,刘累不敢杀活龙给孔甲吃,就逃跑了。

孔甲不问政事,专门做这些荒唐不经的事情,使国家越来越乱。

夏桀好色贪财好色,使百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致命的弱点夏禹的第十四世孙子夏桀即位时,夏禹最不想发生的事情出现了,桀这个大禹的不孝子孙断送了祖先辛苦创下的基业。

夏桀生得身材魁梧,浑身有力,有一次狩猎时,围住了一头鹿,他赤手过去抓鹿,伸手之间抓住鹿角,只几下就把鹿角折断,杀死了鹿。他甚至在与虎豹搏斗时也敢赤膊上前。他不仅力气极大,智商也是不低,机敏过人。只可惜,他的力气和才智全都用到了吃喝玩乐上,对治理国家全然没兴趣。

夏桀即位后,十分好战,觉得打仗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既可扩大国土,立威四海,又可抢掠财物和奴隶,以供享乐,于是到处挑起战争,蹂躏周围小国。东夷诸国不是他的对手,只好臣服于夏王朝。有些小国听说夏王桀是个好色贪财的家伙,就送来美女和金珠玉器,委曲求全来保全国家。桀得了这些奇珍异宝和花容月貌的美女,果然不再征战,回到都城任意享乐。

当时的有施氏就对夏王朝怀有二心,桀决定杀一儆百,调集大量军队,前去攻打。有施氏势单力薄,见大兵压境,立即向桀请罪。桀开始的时候不接受他们的请求。有施氏国君立即选了一个叫“妹喜”的美女献给夏桀。桀见妹喜貌美如花,就立刻带着妹喜罢兵回朝。

迷恋妹喜为了让妹喜高兴,夏桀大兴土木,下令在洛阳建造一座行宫。行宫占地方圆十里,外形别致,看上去像要倾倒的样子,于是取名为“倾宫”,在宫室中心修了一座瑶台,高达十丈,全用洁白的玉石砌成。这座倾宫的修建,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榨光了百姓的财物,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诅咒说:“让太阳陨落吧!我们和你这暴君同归于尽!”

桀和妹喜整日在宫中寻欢作乐,没有停止的时候。妹喜常常坐在桀的腿上,无论说什么,桀都会言听计从。她要夏桀造一个很大的酒池,让许多人把头伸进去喝酒。有些人喝醉了,淹死在酒池里,妹喜觉得有趣,大笑不止。

妹喜还曾经在集市当中,让桀把老虎放入市中,她在高处观看。人们见老虎扑来,惊惶失措,互相碰撞,踩死了不少人。妹喜看到这种惨状,却笑得前仰后合,桀看到妹喜高兴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

桀知道妹喜喜欢听裂帛之声,他就叫人找来许多丝布,供妹喜撕裂以求其一畅,却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

忠臣的悲惨下场夏桀有个大臣,名叫关龙逢,看到桀这样腐败荒淫,终日不理朝政,夏朝在一天天走向衰落,于是就忠言相谋,劝他以国事为重,痛改前非。夏桀不但不听,而且还把关龙逢给杀了。关龙逢被先斩断四肢,然后再杀头,真是惨不忍睹。

从此,好人都不敢再亲近夏桀,而坏人则成天逢迎献媚,围着他转给他出些主意,让夏桀高兴,自己也乘机捞些好处。这样,夏朝越来越腐败了,夏桀离大难临头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

美女与间谍夏桀贪色成性,难免喜新厌旧。遭到冷落的妹喜,决定要报复夏桀。

新欢胜旧爱夏桀曾经攻灭有缗氏,掠夺到大量的财物、美女,财物供他挥霍,美女供他玩乐。但是,一个贪婪的帝王,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夏桀想要再对一个小国发动一次攻伐,以获得更多的东西。

桀命令手下叫扁的武将带领一支军队去攻伐岷山,自己随军队在后督战。岷山是一个小国,土地狭小,人口不多,无力抵抗夏朝的进攻。这个小国之君听说夏桀特别喜爱女色,他就仿照过去有施之君献上美女妹喜,保全国家的经历,也在国内精心挑选了两位绝色美女,把她们送入夏朝,贡献于夏桀的面前。

这两个美女,一个名叫“琬”,一个名叫“琰”。夏桀仔细端详,见琬和琰确实生得如花似玉,比妹喜还要可爱。同时岷山还送来许多贵重财物。夏桀十分高兴,不费吹灰之力,竟得到如此丰厚的收获,立刻下令退兵。桀回到宫中,对琬、琰两人宠爱有加,特地找来了一对美玉,取名为“苕华之玉”。在苕玉上刻上“琬”的名字,在华玉上刻上“琰”的名字,象征琬和琰两名女子,把她们珍藏起来。

夏桀像当年钟爱妹喜一样,整天和这两名女子泡在一起,吃喝玩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夏桀觉得自己有些衰老,很想有个孩子,一方面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一方面也可以有人继承王位。但这二女一直没有怀孕。

妹喜醋性大发自琬和琰进宫以后,夏桀的元妃妹喜马上遭到冷落。琬和琰确实比妹喜年轻、美丽,妹喜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不上这两位佳人。面对夏桀喜新厌旧,整天和琬、琰二人形影相随,妹喜醋性大发。她决意要让夏桀的王朝灭亡,以消除自己的心头之恨。她知道伊尹是商汤派来的间谍,来了解情况的,以便时机成熟向夏发动进攻。于是就主动和伊尹结交,提供给他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伊尹得到妹喜的帮助,情况了解得细致深入,对商汤攻夏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夏桀攻岷山得美女琬和琰,冷落元妃妹喜,妹喜因为妒忌而与伊尹勾结,当了商汤的间谍。夏桀的胡作非为,使夏王朝内部更加分崩离析。

商汤的崛起夏桀的残暴好色,与商汤的宽仁大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祖先的传奇经历正当夏朝势力日渐衰落的时候,商国开始强大起来。商国是夏朝的属国,领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商朝的祖先名“契”,他的母亲就是“简狄”,嫁给帝喾,成为次妃。有一次,正当春分时节,玄鸟到来的日子。(玄鸟就是燕子,因为它的身体呈深青色,也印玄色,所以叫做“玄鸟”。)那一天,简狄跟从帝喾到郊区祭祀媒神。据说媒神是管生儿育女的,谁要求生育子女,便来求拜媒神。简狄向媒神求拜之后,和她的两个妹妹在玄丘之水中洗澡。这时,有一只玄鸟衔的卵(即鸟蛋)坠落下来。这只玄鸟卵小巧玲珑,上面还有五色花纹,十分好看。姐妹三人都去抢那只鸟卵,用玉筐把它覆盖起来。简狄眼明手快,先夺得了那鸟卵。出于好奇,简狄把那卵含在嘴里,谁知一不小心,竟吞了下去。那卵在简狄的肚子里翻腾,使简狄怀上了孕。过了几个月,简狄难产,剖腹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契”。

契因协助大禹治水出了很大的力,舜为了表彰契的功绩,赐他姓“子”,并将“商”这个地方作为契的封地。后来,子契就在封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叫商国。当夏桀做夏王的时候,商国传到商汤的手里。商汤看到夏桀荒淫无度,凶狠残暴,人民都生活在苦难当中,就暗暗下决心要推翻腐败的夏朝。商汤观察形势,见夏朝已经被桀折腾得国力虚弱,国民离心,就想乘此良机,联合对夏桀有仇恨的小国攻打夏国。为了将来进军方便,他把王都迁到了亳(今河南郑州附近),当时,商国不仅畜牧业发达,农业也发展起来,国库中储藏着不少粮食。如果有邻国发生灾难,商汤就主动救济,因此商国和各友邻的小国关系都很好。

网开三面有一次,商汤和几个大臣们到城外去玩。走到一个小树林里,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林中布设捕鸟的网。老人在四面支好网,拜了几拜,嘴里哺哺祷告道:“无论是空中落下来的,还是四面八方飞过来的,但愿都能落入我的网里。”

商汤在一旁看到这种情景,忙走上前去说:“唉,不行啊!你把鸟儿都捕尽,那不是会灭绝它们吗?太残忍了!”说完,他把老人布下的朝南、北、西方向的网收起,只留下朝东一个方向的,然后学着老人的样子,也拜了三拜,祷告道:“林中的鸟啊,你们自由地飞翔吧,朝哪里飞都可以,可千万不要朝东,钻到我的网里。”

商汤的这一举动和这番话很快就流传到国人那里,人们都说商汤对天上的飞鸟尚且如此仁慈,更何况对国民百姓呢?这就是“网开三面”这个成语的由来,用来比喻要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物。

天下归心大家都觉得商汤是一个可以信赖的胸怀仁慈的国君,与夏桀的暴虐无道真是天壤之别。一时间归附商汤的,竟有四十国之多。人们都说:“在四面置网,未必能得到鸟。汤去掉了三面,只保留了一面,他不是在网鸟,而是在网诸侯啊。”

商汤处处表现出自己宽仁大度的品格,取得大众的拥护,壮大自己的力量,为消灭敌对势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赢得很多诸侯国的归附,使商国的势力一天天发展。商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诸侯大都心悦诚服。

当时,荆州地方,即今湖北省北部,有一个国君人称“荆伯”的,没有表示服从。商汤于是派人给他送去一头壮牛,全身装饰,可以用作祭神的“牺牲”。荆伯接到这一礼物,感到十分惭愧。他想,像商汤这样大国之君,给我送来如此丰厚而意义重大的礼物。而我对商汤却没有什么表示,实在不应该啊!于是,他对商汤的使者说:“我有失服侍圣人的礼节,今后当一心相报。凡是商汤要我帮忙的,我一定尽力去做,绝无二话。”荆伯顺便请使者带回一些荆州的土特产,表示对商汤的敬意。这样,荆州的一些诸侯国也都归附到商汤的麾下。

伊尹拜相明君向来有贤臣辅佐,伊尹虽身份卑贱,却委以重任。

传奇身世伊尹的出生有一段传奇的故事。据说他是黄帝大臣力牧的后代,生于“空桑”,即桑树的空穴中。伊尹的母亲名叫“始朵”,在伊水边上怀孕了。她梦见有神告诉她说:“看到舂米的臼中出水,你要马上向东远走,不要顾其他东西。”

次日早上,始朵察看臼中,果然有水。她马上向东走了十里,回头再看她居住的村落,全被水淹没了。始朵正感到惊讶之际,忽然变成了一棵有空穴的桑树。

伊水东面,有个叫“有莘氏”的国家,一个女子到这棵树上采桑,发现桑树下的空穴中有个婴儿,就把他抱起来献给国君。有莘氏国君觉得这个婴儿来得奇怪,一定有特别的经历,就交给他的厨师去抚养。

伊尹长大后,一方面在有莘氏国中接受教育,一方面在田野里耕种。他最向往尧舜的时代,所以要求自己也做一个正直的人。凡是不义的、不道德的,就是给他骏马千匹,壮牛千头,他也决不去做,更不会用不义的、不道德的行为去损害他人。

陪嫁奴隶后来伊尹在有莘氏那里当了厨师。他有一手烹饪的好手艺,烧出的饭喷香诱人,烹调出的菜味美可口,有莘氏国君对伊尹十分满意。伊尹本想说服有莘氏国君行尧舜之道,但有莘氏是个小国,力量太弱,且有莘氏与夏桀是同姓,同是夏禹的后代,怎好劝说他去推翻夏桀的统治呢?

伊尹感到一筹莫展。恰好商汤要娶有莘氏国君的女儿为妃子。有莘国君听说可以和商汤攀亲,当然高兴。伊尹作为陪嫁的奴隶,当时称为“媵臣”,一起嫁到商汤那里。

在夏商时代,有一个风俗习惯,凡随妇女陪嫁出去的男子,其身份只能是奴隶。因此,伊尹的出身实际很低。

英雄莫问出处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只是让他在厨房里干活。怀才未遇的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本领的人,便想了一个办法。伊尹有做菜的好手艺,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没滋没味的,好让商汤生气而找他。有一天,商汤果然被那没滋没味还炒糊了的菜激出火来,叫过伊尹,要他说明白。伊尹就利用这个机会,用炒菜打比方,说:“做菜不能太成,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处,火候也掌握得合适,菜才能好吃又有味。治理国家也和做菜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沓懒散,只有张弛有致,才能把事情办好。”伊尹这一番以菜喻事,果然触动了商汤的心事。

商汤觉得伊尹的每句话都很有道理,很合自己的心意,对于治理国家和统一天下都大有用处。于是,商汤决定免除伊尹的奴隶身份,让他担任“尹”的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商汤身边也多了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伊尹的间谍生涯商汤决定夺取天下,但是他对夏朝内部的情况仍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他很想派一个间谍到夏朝去刺探情况。后来,他决定让伊尹前往,因为伊尹忠心耿耿,头脑清楚,能够随机应变。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伊尹,伊尹也欣然同意。

为了使夏桀相信伊尹的投城是真的,就施了一个苦肉计,让商汤把他射伤。伊尹带着箭伤逃到夏王朝,诉说商汤的“残暴”,他愿意竭诚为夏桀服务。昏庸的夏桀信以为真,把他留在朝中,担任官职。

伊尹在夏朝呆了一段时间,了解到一些情报,就偷偷潜回商都,向汤汇报情况,商量了对策,伊尹又回到夏桀的宫廷之内,继续搜罗情报。据说,他曾冒着极大的危险,先后往返于商都和夏都5次之多,为商朝最后推翻夏朝,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商汤被囚禁商汤开始了逐步推翻夏朝的行动,却惹来了夏桀的猜忌,他又如何脱难呢?

触犯天怒的葛伯葛是商国西面的一个小诸侯国,葛国之君葛伯是个好吃懒做的人,昏庸无能,不治国事,只知搜刮百姓,连祭祀天地鬼神这件古代社会中的头等大事都不愿去做。商汤原本想争取葛伯作为伐夏的同盟国,得知葛伯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祭祀,就派使者去问葛伯:“你为何不祭祀啊?”葛伯知道商汤国内畜牧业发达,且汤乐善好施,便乘机回答说:“我没有牛羊来做祭祀时的牺牲啊。”汤听使者回来报告,就派人送去一群肥大的牛羊。葛伯见毫不费力地得到这么多牛羊,真是高兴,他把这些牛羊全部杀掉,大吃一顿,根本不管祭祀的事。

人物雕像商汤得知这一情况,又派人去问葛伯:“你为什么还不举行祭祀啊?”葛伯又换了花样,说:“我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做祭祀时的贡品啊。”使者回来报告情况后,商汤知道,若是送去酒饭,又会被葛伯吃掉,祭祀还是不会进行。于是,就派了一些农民去帮助葛伯种庄稼,同时,派老人和孩子给种田的人送饭。葛伯见此情景,就率领一帮手下人等在送饭的路上,待老人、小孩一到,就上前去抢,不给的便杀人强夺。

商国军队扬威天下汤见葛伯如此无可救药,与这种人怎能结盟?于是,商汤就调集军队进行征伐,并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历数葛伯的罪行。最后他宣布了这次征伐的纪律,他警告说:“如果哪一个不恭敬地执行命令,就要加以惩罚,决不赦免。”誓师大会后,汤就率兵一举把葛国攻灭,葛伯自然得到了可耻的下场。因为葛伯暴虐无道,葛国人民早就恨透了他,现在见汤的部队把葛伯杀了,大家都拍手称快。

商汤的军队只杀葛伯及其手下的一批帮凶,对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秋毫无犯,并且表示慰问。其他诸侯国对商汤攻灭葛伯的行动,没有一个反对的。他们都说:“商汤的攻伐,不是为了掠夺天下的财富,而是为了给被杀、被夺的老人、孩子报仇啊!”

由于商汤的军队吊民伐罪,纪律严明,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当商汤的军队征东时,西边的人就埋怨;南征时,北方的人就埋怨。他们说:“为什么不来征伐我们这里?为什么把我们这里放在后面征伐?”人民盼望商汤的军队来征,就像大旱的日子盼望下雨一样。因此,从征葛伯开始,商汤前后一共经历了十一次征伐,每次征伐都势如破竹,迅速取得胜利。

商汤被囚禁夏桀听说商国的国君汤,年轻有为,办事精明,有远见卓识。商国还在制造武器,训练军队,夏桀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兆头。他和旁边的奸臣商量,出了一个馊主意:借故召商汤来夏都有要事面谈,等他来了之后,便把他逮捕,关进监狱,这样夏朝就不会有商国的威胁了。如果商汤不来,说明他心中有鬼,便可以发兵去攻他。

于是,一道传令到商国,要汤马上来见夏王。汤知道夏桀旁边有一帮奸臣,诡计多端,此去凶多吉少。但是,商国现在的国力还不能和夏朝对抗,如果对传令置之不理,很可能引起夏朝军队来攻,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衡量去还是不去的利弊之后,商汤还是决定要深入虎穴。果然不出所料,商汤刚一进入夏都,就被拘禁起来,夏桀把他关押在“夏台”。这里是夏朝的监狱,专门囚禁重要的犯人。

放虎归山商汤早就买通了夏桀周围的人,知道夏桀现在最喜欢琬和琰两个女子,曾经托人给她们送过千金之礼。琬和琰也知道商国欣欣向荣,必定大有希望;而夏桀专制残暴,终有一天会灭亡,也愿意帮助商汤。

自从商汤被囚禁后,两个女子经常在夏桀面前讲商汤的好话,说他是忠于夏桀的,决不会起反叛之心。商汤在监狱之中也不断表示自己的忠心,愿意永远向夏朝称臣纳贡。

由于心爱女人的说情,夏桀觉得商汤确实没有违抗自己的行为,拘禁的时间长了,反而给自己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就把他释放了。

改朝换代一个朝代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朝代的兴起。

最终决斗的时候来了商汤死里逃生,更增加了对夏桀的仇恨。他在夏国被囚禁了一段时期,对夏王朝的腐败情形更加了解。回国后,他不仅更坚定了诛灭夏桀,拯救人民的决心,并且更加努力地加快了伐夏的准备工作。

商汤回到商国,派人去劝说那些受夏朝控制的小国归顺商国,反叛夏朝,又消灭了那些一意孤行跟随夏朝的小国。同时,商汤在国内对百姓更加爱护,加强商国对国民的凝聚力,以便在攻打夏桀时得到国人的支持,听从他的号令。

势如破竹商汤做好准备工作后,就成立了讨伐夏国的联军,出兵进攻夏国。临行前,商汤全身披挂,在几个武士护卫下,登上高台大声说道:“诸位将帅、武士们,我并不愿意兴兵打仗,实在是因为夏桀罪恶累累,是上天命令我们去消灭他。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听天命,而放纵了夏桀。现在,就连夏国的臣民也对夏桀恨之入骨,他的命令已不被夏人听从。所以我必须去讨伐他,拯救苦难中的夏民。你们要同心协力,听我的话,完成上天交给我的使命,我将重重赏赐你们。你们要相信,我是不会食言的。如果你们不听我的命令,不努力作战,我就要重重惩罚你们。”

商汤讲完,就率领讨夏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夏国进军了。夏桀听说商汤出兵来攻打自己,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来保卫都城。商军兵强马壮,军威赫赫,而夏国的军队久不上战场,平日又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军纪涣散,无心作战,所以两军刚一相遇,夏军的防线就被突破。夏国的军队不堪一击,四散溃逃。夏桀看到大势已去,便灰溜溜地带着几个护从,逃出战场,向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逃窜。

商汤带领部队紧迫不舍,终于在南巢将这个作恶多端的暴君俘获。商汤本想杀死夏桀,以平民愤,但转念一想,自己一向以宽厚仁慈著称,要是杀了桀,民众会对他有别的看法,况且对现在已成了阶下囚的夏桀,杀也无益,留着又何妨?于是,商汤就把夏桀和妹喜一起流放,因为琬和琰曾经在商汤被拘的时候说过不少好话,就恢复了她们的自由,商汤班师凯旋回亳城了。

自寻短见那个亡国之君夏桀,被软禁在南巢,再也不能为所欲为,终日郁郁寡欢,他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杀死商汤,才落得今日的下场。他觉得自己这样窝窝囊囊地活着还不如一死了之,就登上了南巢山,在高处纵身一跳,自寻短见,结束了自己荒淫无耻的一生。计算起来夏王朝自夏禹建国,传了十六个国王,延续了四百多年,到夏桀这一代,就灭亡了。

商汤求雨商汤以自己为祭品,请求上天降雨,神灵也为之感动。

旱情百年不遇商汤刚刚即位,就遇上了大旱灾。持续七年,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严重。火辣辣的太阳照得大地干裂,井下没有水可提,河水也干涸了。庄稼一片焦枯,颗粒无收。人民在饥饿的艰难困苦中挣扎。

虽然商汤和伊尹曾教民打井开沟,引水灌溉,但因到处干旱,水源枯竭,这些措施都无济于事。

商汤望着严重的旱情和百姓们焦虑、愁苦的面容,一筹莫展,心如刀绞。

当时的人们认为,干旱是上帝发怒而降给人间的灾难。所以旱情发生后,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祀,以祈求上帝息怒而下雨。古代这种在郊外祭天的仪式,叫做“郊祀”。郊祀的通常方式是燃烧木柴,用牛羊猪狗这些家畜做祭祀的供品,叫做“牺牲”。旱情越来越严重,一天,汤命令史官们手捧三足鼎,鼎内盛有牛、羊等肉作为供品,烧起柴火,在郊外举行祭祀,向天地山川祷告。汤教史官们在祷告中作这样的申述:“上天发怒,不下一滴雨,是不是我们君王的政事没有法度节制呀?是不是因为使人民受了疾苦呀?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官吏贿赂公行呀?是不是因为小人的谗言猖狂攻击呀?是不是因为宫室营造滥用民力呀?是不是因为女人请托盛行干扰政事呀?为什么还不快快下雨呢?”史官受汤之命,作了六条检讨,以祈求上帝赐福降雨,但是雨还是没有降下来。

商汤自我牺牲为什么这样祭祀、祈祷,上天还是不肯下雨?于是史官们又进行占卜得到的结论是:除了用牛羊做牺牲进行祭祀外,还要用活人做牺牲,贡献于天帝神灵之前。商汤听说要用活人祭祀天帝,就自告奋勇地说:“我们之所以要求雨,是为了民众百姓。如果一定要以活人来做牺牲,我自己来担当。”

于是,汤洗净自己的身子,换上清洁的衣服,然后剃掉头发,剪掉指甲,以自己作为牺牲,在一片桑树茂密,叫做“桑林”的神庙中进行祈祷。他在祷词中说:“履,敢用玄牡,告于天地神祗。”(“履”是商汤的名字;“玄牡”是黑色的雄性动物,实际上是指牛羊等牺牲和汤自己。)

汤接着说:“现今天下大旱,就在我履当政的时候,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天地神灵。我对有善行的人不敢隐蔽,对有罪恶的人不敢赦免,这些品德,只有你上帝的心里最为明白。万方有罪,都是我一个人的过错,就来惩罚我吧!千万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不敏事务,而使上帝鬼神伤害我百姓的性命。”

感天动地商汤以自己的身躯做为祭神的牺牲,为百姓请命,要求惩罚他一人,而使黎民百姓得救。这种精神感动了天地神灵,还没有等到他把话说完,天空中忽然乌云密布,在方圆数百里的中原大地上,下起了倾盆大雨。百姓欢呼雀跃,歌颂商汤为民请命的牺牲精神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商汤以自己做牺牲,向天帝求雨而下了大雨,当然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久旱必有大雨,这大雨不是商汤感动了天地鬼神,而是天气变化的必然现象。但是此后的商统治者,因为看到这种求雨的效果,就在天旱时专门举行一种焚烧人的祭祀。天旱举行祭祀时,商王当然不会焚烧自己,而是用奴隶,特别是女奴隶来做牺牲品。

伊尹罢君主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一个下臣怎么会有权力罢免呢?

伊尹辅佐太甲继位商汤建立了商朝,在位三十年就死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才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长子太丁应继位国君,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所以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去世了,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也死了,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甲继承了王位。太甲是太丁的儿子。

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他怎样做一个好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祖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为所欲为。

赶君主下台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时也能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小心谨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忘乎所以了,认为一切应当由他说了算,否则枉为一国之君,完全被那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他恣意妄为,不听伊尹的规劝,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他居然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

伊尹自然不能容忍太甲破坏汤王留下的清纪。他先是一再规劝,希望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后来看到太甲屡教不改,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南偃师县)去。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见朝中无主,就自己执政,管理起国家来。

改过自新后重新登基太甲被放逐到了桐宫,祖父商汤的坟墓与他朝夕相伴。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贤明的君主。祖父商汤的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就决心改正错误。他以祖父作榜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再也没有做过。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动早已有人报告给伊尹。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以前事为师,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矩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五朝元老,功德圆满太甲去世后,由儿子沃丁继位时,伊尹仍然健在。沃丁任命咎单为卿士,但伊尹还时常关心朝政,是国中德高望重的元老。直到沃丁八年,伊尹才寿终正寝。

伊尹的去世在当时成为一件大事。据说当时天空大雾三日,沃丁用天子之礼给伊尹送葬。在伊尹的灵位前,用特别隆重的“太牢”,即牛羊猪三牲齐备作为牺牲,来进行祭祀。商王沃丁亲自主持丧事,行三年的丧礼,以报答伊尹对商朝的大德。伊尹的遗体安葬在国都亳的郊区(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北)。当时的卿士咎单还作文阐扬伊尹的功德,文章题名《沃丁》。

伊尹辅佐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商王,是名副其实的“五朝元老”。有一首颂扬商朝开国历史的乐歌中这样唱道:“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这就是歌颂伊尹担任着“阿衡”的重要官职辅佐商王功绩的。像伊尹这样的辅佐大臣,在商朝还有不少。如在太戊时有伊陟、臣扈、巫成,在祖乙时有巫贤,在武丁时有甘盘,他们都在维护商朝政权的长治久安中起着重要作用。“五朝元老”伊尹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盘庚迁都力排众议,软硬兼施,最终迁都成功,也造就了殷商的辉煌。

商朝历经风险商朝从建国到灭亡,历经五百多年。因为前期屡屡迁都,而最后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时候也称为殷商或者商殷。

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商朝的第十九个王。

盘庚定都于殷,不再迁徙,反映了这时候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有了定居下来的需要。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太甲以后,商朝历代的君主和奴隶主贵族们过着腐化的生活。

他们寄生在国人和奴隶身上。残酷地剥削人民和奴隶,任何事情都驱使奴隶去做。

在奴隶和奴隶主之间,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奴隶们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

商朝被阶级矛盾和奴隶主内部的矛盾困扰,国力日渐减弱,有些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起来反叛,加上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内外交困使得商朝这个奴隶制国家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

软硬兼施,迁都成功正在这个时候,阳甲,商朝的第十八个王死了,阳甲的弟弟盘庚做了王。盘庚是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这种情况,觉得国家不能再照老样子维持下去了。应当想出一个根除弊病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来的办法,把都城迁到殷,因为到那里去有几条好处: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较肥沃,自然环境和现在的都城比起来,无论是建设都城还是发展农业生产,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第二,迁都以后,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将会受到抑制,这样阶级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第三,迁都可以避开那些叛乱势力的攻击,都城比较安全,外部的干扰少了,统治就可以稳定很多。

可是不少人反对迁都的决定,反对的人主要是奴隶主贵族。他们知道,到了新的地方不能像现在一样享乐。盘庚是个意志十分坚定的人,决不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弦易辙。他把奴隶主贵族召集起来,对他们发表了两篇训话。第一篇训话是劝说,告诉大家迁都到殷去的好处。他说:“我要效仿先王关心臣民的样子,关心你们,保佑你们,带着你们去寻求安乐的地方。你们如果怀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灵便要降下灾难,惩罚你们!”第二篇训话是示威,用强硬的口气,告诫人们一定要规规矩矩地服从迁都命令,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完成了迁都的计划,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好多地方不适应,就闹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捣乱,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发表了一篇训话,用强硬的态度,毫不妥协地警告奴隶主贵族不要捣乱,否则必遭严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153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