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金印与光武帝以后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5-21 16:43:10 0

赐倭之奴国王的蛇纽金印

建武中元二年(57)正月,倭之奴国王使者来朝贡。使者自称大夫,说其国在倭国极南界。光武帝赐予印绶。小国使者特意到东汉首都洛阳朝贡,得到印绶。接见使节的光武帝,翌月便在南宫前殿走完了自己六十二年的人生道路。倭之百余国之一的小国国王与大帝国皇帝的组合、相遇,对倭来说是重大的事件。然而就大帝国皇帝而言,也是意味着统治的最终结束。

关于赐倭之奴国使者印绶的内容虽然在《后汉书》中没有记载,但是在福冈县志贺岛、现在是海水环围的连陆小岛,于江户时代天明四年(1784),从耕地中发现了一枚仅2.35厘米见方、重109克的小型金印。印的上部开有一可以穿过称为“绶”的绳纽的小孔,这部分称为“纽”。此印称为“蛇纽金印”。印面阴刻“汉委奴国王”五字。这枚非常有名的国宝印,现在福冈市博物馆展出。《后汉书·东夷列传》倭人条曰“光武赐以印绶”,由此得以实物的证明。但是,由于过于奇妙的一致,长期以来一直有人怀疑其为伪印。

阴刻的2.3厘米见方的确是汉代的规格。2.3厘米正是汉代的一寸规格。阴刻(文字部分凹陷)与我们印章的阳刻(文字部分凸起)不同,是竹简、木简时代印章的特点。在纸文书上盖红章的时代,与现在一样是在文字部分着以朱红,进行阳刻。秦汉时期的文书封印,是在绳纽捆绑处封以黏土,在黏土上盖章施印。为的是防止擅自开封。封印文字是凸起的,所以用阴刻印章才有效果。

1956年在上文曾提及的中国云南省一座墓葬中,也发现一枚同样为2.3厘米四方的蛇纽金印。刻有“滇王之印”四字。《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武帝“赐滇王王印”,与实际出土印一致。这两枚蛇纽金印的所有者、倭之奴国王与滇王之间虽并无直接关系,但若以汉帝国为媒介来看这两枚天各一方的印章的话,又可以见到其中的深刻联系。汉代金印是授予具有最高等级官位或爵位者的。金的价值是授予那些对刘氏王朝有功劳者的最高奖赏。汉代用大量的黄金进行赏赐。“汉委奴国王”印含金95%、银4.5%,还有若干铜的成分。虽没有达到二十四开金(百分之百纯金),但也接近二十三开金(95.8%)纯度的光泽,很是珍贵。109克的重量虽不足当时的半斤,但所刻文字证明了当时有过周边小国向刘氏王朝朝贡之事。比起一斤的金块,这枚金印虽不足半斤但以高纯度金所刻五个文字、蛇纽以及印绶下赐远来使者的意义显然十分重大。

赐金印之光武帝一方的形势

丞相、太尉(大司马)、大司空、将军等高官被授予金印紫绶。官印仅在任期之内才能持有,爵或印因为是对个人功劳的奖赏所以不必归还。对诸侯王授金玺绿绶,列侯、关内侯授金印紫绶。被授予金印紫绶的外国有:西域的蒙奇、兜勒,南方的叶调、掸。西南的白狼、蛮夷王唐等。同样是金印也有印钮形状上的区别。与诸侯王、列侯的龟形不同,外国国王多授予骆驼、羊、蛇等有地方特色的印钮。

“汉委奴国王”文字这第一个“汉”字意义重大。册封为“东夷倭奴国王”,作为“汉委(倭)奴国王”。由于东夷国王的朝贡,光武帝承认其为汉的王国。然而,虽说是汉的国王,并不是隶属于汉帝国之倭奴国的意思。外国隶属国称为“外臣”。奴国的使者仅须数年一次,带上贡品参加正月朝会即可。所谓“汉国”名称仅用于匈奴、倭国。同样是光武帝时期,乐浪郡的使者苏马諟被封为“汉廉斯邑君”。郡外的蛮夷张游也是被封为“归汉里君”。传世印章中亦有“汉匈奴恶适尸逐王”骆驼纽铜印、“汉匈奴破虏长”印、“汉归义胡长”骆驼纽铜印、“汉夷邑长”等。“汉”字是“远方来汉之朝贡国”的意思。其国并不隶属于汉,而是与汉保持一定距离的国家。“倭”有三十多国,在向汉派遣使节的国家中,奴国即其中之一。

金印与光武帝以后

152 “汉匈奴破虏将军司马”铜印

东汉光武帝的统治虽长达三十三年,但绝不是一贯持续安定的统一政权。公孙述建立的独立于汉的“成家”政权长达十二年之久,隗嚣政权宣言“复汉”,即“复兴汉王朝”。刘秀中兴了汉家政权。所谓“汉”,就是凭借以高祖刘邦庙为首的宗庙所守护的“家”。刘秀修理高祖庙举行祭祀,祭祀了西汉皇帝的十一陵。还在新都洛阳建立高祖庙,供奉了从高祖至平帝十一位皇帝的神主(牌位)。

倭之奴国使节来访的前一年,吕太后的牌位从高祖庙特意被撤除了。因为吕太后违背高祖“非刘姓不王”的誓约,将一族封王。既是出于保卫汉家宗庙的目的,也有主张自己政权正统性的意义。比起倭之奴国一方来,对于宣称继“汉”中兴的光武帝一方来说,赐予冠以“汉”字金印之举的意义也是极大的。

光武帝之死与明帝的即位

光武帝去世的当日,第四子太子刘庄即位皇帝。西汉皇帝之死与新皇帝即位之间,有数日的空白期。但是,东汉在大丧的灵柩前举行即位仪式。葬礼时官僚们穿着白色单衣的葬礼服,脱帽戴白色头巾。然后,暂时退场,更换吉礼服装。皇帝之位一天也不空缺。

这是中兴的王朝的做法,意在不允许王朝再度中断。光武帝的遗体已经停放在正殿两根大柱中间的梓木灵柩之中。“梓”(梓树或野梧桐)的心材呈红褐色,具有很强的耐久性,常用于皇帝的棺木。“梓棺”特指天子之棺。棺中遗体已沐浴完毕,以赤绢盖身之后穿上金缕玉衣,口中含玉。为了防腐,还使用冰块。负责沟通先帝与皇太子的是太尉。在南郊向天报告“光武”的谥号,在灵柩前宣读策文之后,授予皇太子传国之玺,群臣山呼“万岁”。即位仪式就如此简单。

光武帝的遗体于三月丁卯葬于原陵。翌年永平元年(58)元旦,新皇帝明帝上光武帝原陵,在陵墓举行了以往一直在宫中举行的元会。即公卿、百官、诸侯王、郡国计吏(报告财政的官吏)以及皇族、外戚来朝廷参加的朝贺仪式。此时将仪式移到了先帝陵墓举行,郡国计吏向先帝灵魂报告谷物价格、风俗变化的情况。所谓“古不墓祭”之礼,从秦始皇陵造寝殿开始崩溃,汉代予以延续。现在首次汇集皇帝以下百官在先帝陵举行大规模礼仪。此时已经不见倭使节的身影。

安定的明帝时期

明帝时期与此前的光武帝时期,在国内都维持了外戚不曾介入政治的安定局面,也未实行过任何改元,永平年号一直沿用了十八年。明帝继光武帝之后实行了巡狩。从改元第二年的永平二年(59)向西巡行开始,他先进入西汉古都长安,祭祀高祖陵,进而造访了从高祖至平帝的十一座皇帝陵,所谓“十一陵”是排除了惠帝之后的两位少帝的,以此再次确定了自己继承先世刘氏王朝的正统地位。出于政治需要,对被赤眉军破坏、盗掘的部分西汉陵墓予以了修缮和保护。

永平十三年(70)将作谒者王吴和王景仅一年就完成了汴河的治水改造工程。在王莽时期大幅改道的黄河以西,有一条叫做汴河的支流。西汉平帝黄河在此决口之后,一直没有治理,以致常有洪水泛滥。王景是从琅邪徙至乐浪郡移民的后代,擅长水利技术,并开发了称为“墕流法”的新方法。“墕”即用于调整水流的堰,“墕流”就是使阻塞的水流恢复畅通的意思。

王景从荥阳至渤海湾河口的千余里(约五百公里)河道,每隔十里设一水闸,用来分流。在不强行阻碍河流水势的情况下,使其流势逐渐减弱最终流入大海。如果汴河治水顺利成功的话,本流的黄河亦可安定。黄河直至唐末没有大的决口,进入安定时期。明帝曾想起当年武帝时期的瓠子决口和治水。像武帝那样他也亲赴现场,巡狩至黄河南岸的荥阳(今郑州市西北),将该流域的耕地贷与贫苦农民,采取禁止豪族占有的措施,成功实现了这一人口密度最大地区的治水灌溉。《后汉书》中没有《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那样的水利史专篇,可能与当时黄河较为安定有关吧。

白虎观会议对《五经》解释的讨论

西汉宣帝时曾招集儒者在石渠阁讨论过《五经》。其后,由于对《五经》的解释趋于细分化,章帝建初四年(79)在白虎观招集数十名儒者,围绕《五经》文本的异同、经文的解释,展开了历时一个月以上的热烈讨论。参加者不仅有太常官以下的博士、诸生、诸儒,还有宿卫官的五官中郎将、负责传达皇帝诏书的大夫、议郎等人。程序是由五官中郎将魏应传达章帝的提问,侍中淳于恭将讨论的论争点上奏,最后由皇帝作出判断。章帝继光武帝、明帝二代之后,四岁为太子,十九岁即位,自幼宽容而好儒学,作为皇帝亲自积极地参加儒学讨论。有关白虎观会议讨论的情况,班固在《白虎通德论》中有着详细的记述。

会上围绕“天子”与“皇帝”的称号有过争论。提问曰:“为何天子是爵号呢?”即所谓“爵位”是皇帝赐予臣下的,而列侯以下至公士有二十等爵位。为何授予爵位的“皇帝”自己又是“天子”这一爵位呢?认为“天子”乃“爵号”的说法是今文学派的观点。周代称为“王”,汉代称“皇帝”,为何一定要把“天子”这一爵位纳入地上世界的爵制秩序中呢?古文学派一方以《春秋左氏传》为依据,主张“天子”是对夷狄使用的称号,“天子”不是爵号。由于秦始皇过于接近天,所以汉代皇帝作为“天子”强调与天保持着一定距离。争论是要解决两个称号之间的矛盾。与天上的“上帝”相匹敌的秦始皇的确跟与上帝画有界限的汉代的天子是矛盾的。于是这成了汉代儒者重要的争论点。

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对皇帝与天的距离有着各种说明。“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即皇帝说到底是生于天地的实际存在。讨论中引用了许多当时盛行的纬书。用“纬”解释“经”。引用解释《孝经》的《孝经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认为效法天之斗极(天极)的天子乃诸侯的中心。又引《孝经》的纬书《孝经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希望提高自己观点的权威性。

又一个提问是:“为何又称天子,又称帝王呢?”对此,解释曰:“接上称天子者,明显是以爵事奉上天;接下称帝王者,明显是对天下提倡至尊之号,以便号令臣下也。”也就是说,天所赐的爵位就是天子。这也是《孝经钩命决》的解释。提出了与左氏学主张中华内部称“皇帝”、对待夷狄称“天子”、本有两个称号的观点不同的另外一种合理的解释。“天子”的称号在作为民之父母所以位于民之上的同时,又有其与民并列之“皇帝”形象。

章帝告诫皇族不可奢侈。对饥荒时出现的流民发给他们返乡路费,允许他们在亭内免费住宿。对于那些申报过、自己没有户籍的流民也授予爵位。章帝还亲自与骑兵一同轻装巡行,视察民众生活。对死罪以下的罪犯各减刑一等,还认可其可以纳绢赎罪。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153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