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汉朝时期的女性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5-21 16:30:19 0 王昭君

从后宫观察西汉五十年政治中的女性

八岁昭帝的皇后是年仅六岁的上官皇后。昭帝二十一岁去世后,昌邑王刘贺即位,上官皇后十九岁就当上了皇太后,又由于昌邑王旋即被废和宣帝的即位,她一下成了太皇太后。从皇后到皇太后,又到太皇太后历经四十七年没有被废。她是上官安与霍光的女儿所生,是得以从后宫观察西汉政治的少有女性。元帝建昭二年(前37)五十二岁时去世,被合葬于昭帝的平陵。

皇后之下的夫人中居最高位者,在武帝时叫婕妤,下面是娙娥、傛华、充依,此后的元帝时期又在婕妤之上加了昭仪。再下面的女官称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涓,即清纯)、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高祖的戚夫人(戚姬)、薄姬,文帝的慎夫人,武帝的陈皇后、卫皇后之外还有李夫人、王夫人、赵婕妤等等,其中成为皇太子的是赵婕妤的儿子,即昭帝。成帝的班婕妤是从少使升为婕妤的。元帝的冯昭仪从长使数月之间成为美人,又升为婕妤、昭仪的。

汉朝时期的女性

132 灰陶加彩女子立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温柔的姿态使人欣赏到汉代女性之美

侍奉于中央官厅或宫殿的女性称为“宫人”,以区别于皇帝掖庭的女性。赵飞燕是从长安的宫人进入后宫的,这位赵飞燕在当上皇后时,侍候在她身边有官婢曹晓、道房、张弃等。

法律优先的夫妇之义

做一名官僚的妻子可免除死罪。孔子后裔、成帝时期廷尉孔光救了淳于长的小妻(妾)。围绕这一判决他的判断与中央官僚的顶尖人物发生了正面冲突。

淳于长在大逆罪被发现之前,已经与小妻迺始等六人断绝关系,由其改嫁了。按丞相和大司空的主张,法律适用于犯罪发生的时点,所以犯罪时的妻子应该连坐。大逆罪规定父母、妻子、同产不论年龄一律弃市。然而,孔光以儒教解释法律,认为夫妇是由“义”结成的,如果没有了“义”可以分离。淳于长在没有触犯大逆罪之前,已经与迺始断绝关系并由其改嫁,这意味着夫妇间纯粹的“义”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判其妻死罪是不正确的。皇帝认可了孔光的判断。

侍中卫尉淳于长,是作为卫尉统辖长安城内各宫殿的警卫兵,作为侍中他往来于皇帝与后宫之间。由于他谋划了被废许皇后以“左皇后”复起的事件,被判为大逆罪,死于狱中。淳于长当初由于拥立身份低微的赵飞燕为皇后,停止了耗费巨资的昌陵陵邑的徙民(向陵邑移民)计划等功绩得到赏识,升为中央高官。但是,淳于长权力增长之后身边养了许多妻妾,不断受到淫乱的非议。淳于长与许皇后的姐姐私通,甚至将她作为自己的小妻。被废的许皇后曾通过姐姐赠与淳于长大量金钱,请求他向皇帝疏通恢复原来的身份。

成帝猝死之谜

绥和二年(前7)三月丙戌,四十五岁的成帝死于未央宫。《汉书》卷八《孔光传》载曰“上暴崩”,即猝死。《汉书·外戚传》载:“帝素强,无疾病”,采取了对其猝死存疑的记录手法。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方面是左将军孔光与赵皇后(飞燕),以及由二人拥立的太子定陶王;一方面是元太后与王莽联合的势力。成帝在夜里还好好的,撰写了任命孔光为丞相、封其为博山侯的赞辞,并亲手交给了孔光本人。到了乡晨(黎明前)就不能自己穿衣,甚至说不出话了。昼漏上十刻(约早晨四点半)死亡。民间马上怀疑此事为赵飞燕妹妹赵昭仪所为。成帝死后,皇太后(元后)让大司马王莽调查成帝猝死事件时,赵昭仪自杀。

赵飞燕本是侍奉于长安官厅的宫人,是从阳阿主家来的女子。她侍奉于阳阿主家时,学习了歌舞。号称“飞燕”,顾名思义,形容她轻快的舞姿。成帝微服路过阳阿主家门前时,偶见飞燕的身姿,于是先后召她与妹妹一起入宫为婕妤。由于这种经历,成帝欲立其为皇后时,遭到皇太后的反对。然而,借助淳于长的力量,她终于当上了成帝的皇后。虽然没有生子,仍然受宠十数年。

世代传颂的王昭君故事

《昭君出塞》是由现代作家曹禺撰写脚本的京剧剧目。西汉元帝时期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王昭君的故事,自古以来震撼着无数人的心弦。唐代的李白、白居易都曾咏唱过王昭君。大江朝纲(十世纪的日本学者)的七言律诗中也吟咏过王昭君,它不但被收入日本的《今昔物语》,还成为雅乐、能的演出曲目。王昭君的形象在金代宫索然《名妃出塞图》(由阿部收藏)、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卷》有所描绘。在日本也有菱田春草《绢本着色王昭君图》(山形县善宝寺、财团法人致道博物馆)、安田靫彦(足立美术馆藏)的绘画。

这位如此受人爱戴的女性的故事,在此不必重复讲述。这里只想对王昭君在汉代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后来又是如何被传说化的问题稍作分析。关于王昭君的故事最基本的史料出自《汉书》卷九《元帝纪》的以下记载:

汉朝时期的女性

133 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中画师为王昭君写像一节

竟宁元年(前33)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仪,既伏其辜,德(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仪,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竟”通假“境”,取国境安宁之意),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

这位王樯,南郡秭归县出身,字昭君。被元帝后宫选中,未得皇帝宠爱,嫁于匈奴单于,成为单于皇后阏氏。然而,它还不是人们所最为关心的。

据《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记载:呼韩邪单于积极请求迎娶汉氏女性,愿为汉婿。元帝将后宫良家女王牆(即樯)、字昭君,赐予单于,单于大喜。其后,王昭君取得宁胡阏氏之号,生儿伊屠智牙师,即后来的日逐王。呼韩邪单于即位二十八年,建始二年(前31)去世。呼韩邪单于之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即位之后,以王昭君为妻。生有二女,长女叫须卜居次,次女叫当于居次。“须卜”、“当于”各为其丈夫的氏族名。

从以上《汉书》的记载虽然看不出王昭君是以怎样的心情离开后宫、进入匈奴之地的。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汉与匈奴之间以后宫女性为中介达成了姻戚关系。而且由此可知,尽管王昭君并非汉刘氏女儿,但由于是刘氏皇帝的后宫,所以作为与汉氏(汉室)的正式婚姻关系是被认可的。王昭君入匈奴之后,亲身实践了匈奴人娶父亲遗孀后母(非生身母)为妻的婚姻制度,成为单于父子两代的妻子。

王昭君如此非凡的生活经历后来被传说化了。《西京杂记》记载了元帝后宫为宫女画肖像的画工。安陵县陈敞、新丰县刘白、龚宽比起画人物更擅长画牛马、飞鸟。杜县阳望、樊育能够巧妙地运用绘画色彩。最为出众的是不论美丑老幼,都能逼真地画出模特人物肖像的杜陵县画工毛延寿。这里记载了许多正史中见不到的画工的名字,他们都居住于长安周边地区。

据说在高祖被匈奴包围时,陈平就曾让画工画了美女,悄悄送给单于阏氏。对阏氏说汉有如此的美人,高祖打算将她献给单于,以解眼前之围。阏氏唯恐失宠,就对单于说汉天子有神灵,想得到汉的土地是不可能的,试图让单于放弃对汉的兴趣。

远嫁北方游牧民并非开始于王昭君。皇帝以及刘氏诸侯的女儿称为公主,在此之前已经有武帝侄儿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宗室女儿,江都翁主)刘细君出嫁为乌孙王昆莫的妃子,号称乌孙公主。乌孙与匈奴同为游牧民,本来与大月氏都居于敦煌附近,汉为了抑制匈奴,有必要与乌孙联手。乌孙以一千匹马作为彩礼送来,汉将细君嫁给乌孙为妻。昆莫以细君为右夫人,以匈奴女为左夫人。

历代女性的化妆

如果考察中国古代历代女性化妆方法的话,对其因地域、时代喜好而流行的特点会有明显的感受。汉代宫中女性的化妆与唐代女性显然不同。

唐代宫中女性的化妆极为细致。其顺序是:一、面部全部抹铅粉铺粉底,二、两颊涂上圆形胭脂红,三、描眉,四、额头贴花钿(花纹发饰),五、靥(酒窝)中点红点,六、鬓角描出斜红(新月形红色),七、涂口红。唐代女性化妆的模样在西安、敦煌莫高窟、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壁画以及唐三彩上都可以见到。若追溯唐代这种华丽化妆源头的话,汉代女性化妆的特征就浮现了出来。

伏羲、女娲的人面蛇身男神、女神模样多见于历代绘画。较早者如马王堆西汉墓出土帛画中的女娲像(无伏羲)、洛阳卜千秋西汉墓壁画、四川省崇庆县出土东汉画像石、南阳东汉画像石、徐州东汉画像石的伏羲、女娲像,下至唐代有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饶有兴味的是,从这些女性的化妆和服装可知,虽然是神话上的同一人物,却反映出不同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汉画像石由于色彩脱落,不清楚面部化妆的样子。马王堆、洛阳汉墓所见人物的化妆方式很清楚。马王堆帛画中间最上方的太阳与月亮之间,绘有一女性。其服装上下相连,宽袖深衣,头发从后面一直垂到下半身,脸部没有化妆。洛阳汉墓的女性身着汉代一般的深衣,盘着发髻,两颊上隐约涂红,口红仅涂于唇中央部分。

再看唐代的女娲,反映出吐鲁番的地域性,明显是一种西域风格鲜艳花哨的化妆。身着敞胸上衣与裙子的女娲,不仅有花钿、浓厚的圆形颊红、嘴唇涂满口红,而且眼睛周围也抹上红色。

汉朝时期的女性

134 化妆工具 (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梳子齿密度一厘米的距离内有三齿的称为“梳”,六至七齿的叫做“篦”,十二至十三齿的为“汉朝时期的女性”(《汉代文物大展图录》)

汉代女性的化妆,当初是继承战国以来传统的化妆方法,以米粉为白色底粉,涂以油脂、丹砂的口红,不剃眉而描眉黛。但是在与西域交往之后出现了变化,吸收了游牧民族女性习惯。传入汉代的游牧民族女性化妆法,是使用颊红和胡粉。

《史记·匈奴列传》的《正义》所引《西河故事(或旧事)》中留下了汉军使匈奴人失去祁连山、焉支山之后悲怆的匈奴歌谣: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祁连山丧失了,六畜(牛马羊猪狗鸡)不再增加;焉支山麓是红花生长的地方,失去了那里,匈奴女性从此无法化妆。据说北方游牧民将花绞成汁,然后干燥为红粉,混以羊等动物油脂做成胭脂,涂于妇人面部。有趣的是“胭脂”又写作“焉支”、“燕支”,与匈奴单于夫人的称谓“阏氏”的发音相同。再说“胡粉”,东汉《释名》解释曰:“胡粉,胡糊(稠粥)也,脂和以涂面也。”与汉族传统的白色米粉不同,混合以油脂而有黏性。与胭脂同样在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有着保护皮肤的作用。

【帛书与简牍的时代】

纸在汉代尚未普及,文字的书写材料是简帛。“简”,即简牍,就是以竹或木为材料做成的简(细窄的札)和牍(有一定宽幅的板)。“帛”,即丝绸,上面有绘画或文字。帛很昂贵,简牍笨重不便,纸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九 里耶秦简——2002年6月偶然发现于湖南省龙山县、酉水畔里耶古城的一眼古井中。井中挖出了三万六千枚简,上面写满了秦代的隶书文字。这些无名官吏留下的文书,为我们了解秦始皇的时代提供了新的视点。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十 内蒙古额济纳旗破城子出土的高平道驿置道里簿、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河西道驿置道里簿,详细记载了河西若干地区的驿置道里。两简相互参补,可以复原一份完整的从长安出发、西到敦煌的里程表,了解两关以东丝绸之路的行进路线。
(一)高平道驿置道里簿——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破城子出土。(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二)甲渠侯官检(两枚)——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甲渠侯官出土。(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十一
(一)肩水金关检(两枚)——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甘肃敦煌市悬泉置出土。(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二)悬泉置检(两枚)——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甘肃敦煌市悬泉置出土。(藏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十二 秦万里长城——战国时期各国为了防范骑兵的侵入,在国境上修筑了长城。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时,废弃内地长城,为了防止匈奴的南下,仅留下了北边的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号称万里长城的全貌,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既有石垒的长城,也有夯土的长城。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十三 汉长城——西汉武帝时期,在秦始皇长城以西又修筑了新的长城。即从河西走廊到敦煌的长城。敦煌玉门关与阳关是两个关卡。在玉门关附近长城向东西两方延伸。为了夯实沙土,采取了在土中加以红柳枝和芦苇秆的独特建筑方法。正因为如此,长城历经两千余年沧桑,依然坚固地保存了下来。

汉朝时期的女性

图十四 阳关——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送别诗而闻名的阳关遗址。

制服暴龙

武帝以后,黄河下游屡屡泛滥。决堤的河段从武帝时期的瓠子,进而向下游移动。仅以宣房宫阻塞,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关于黄河洪水,现代人常提到河南开封附近的河段,而汉代比这里更为下游的河南省濮阳县一带,是屡遭洪水泛滥的地域。黄河在广大平原地区缓缓流淌,使得泥沙沉淀,河流阻塞。今天黄河虽已不再流经这里,但现在的地表仍是黄河留下的泥沙。

上文提及2004年3月笔者做过实地调查。从那红色沙漠似的古代黄河故道,再次感受到黄河的巨大。提到沙漠会使人联想到白沙,而过去黄河沉淀的泥沙是黄土,所以变成了红沙。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遗址仰韶文化墓葬,发现被葬者周围有用蛤贝排列出的龙和虎,作为中国最早的龙曾成为一时的话题。新石器时代的黄河,虽然在比这里更为偏西的地方流淌,但又使人感到这是暴龙黄河的象征。

黄河泛滥的最大原因正如“一石水而六斗沙”所形容的那样,黄河水中五分之三是泥土,水流越缓慢、堆积的泥沙越多,于是河床变浅,造成地上河。西汉末年贾让在上奏中提到遮害亭附近金堤的样子。“金堤”是以石与土构筑而成,形容它是一座像金子一样坚固的堤防。一丈(10尺,2.3米)高的堤防,东面低处的堤防高达四至五丈(9.2至11.5米)。这一带的黄河的河床比民房还高,在地上河的地区筑建的堤防再高,也是有限度的。

关于治理黄河洪水的对策,朝廷内部由于对立意见的相互冲突而迟迟不能定夺。一种意见认为应该筑堤阻塞黄河激流,尽快让河水流入渤海;另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寻找大禹治水的旧道,决开堤防分流河水,排除人为力量,任凭河水自然流动。为了修筑堤防每年要增加一亿钱的费用开支。如果决开堤防,对决堤之处置之不理是最容易的办法。但是那样的话,广大平原将成为贮水池,所以牺牲部分地区、使广大地区得救的政策是行得通的。

建始五年(前28)馆陶、东郡的金堤决口,造成四郡三十二县的地区受灾。平原地区如果发洪水,陆地就会变成一片汪洋。河堤使者王延世以装满石头的“蛇笼”用两船夹载投下,三十六天筑成堤防。这一年改元为河平元年(前28)。河南省内黄县至今还可见到汉代金堤遗址。

鸿嘉四年(前17),渤海、清河、信都各郡内的黄河再次泛滥。当时朝廷任其自然的意见占据上风,对决口之处未做阻塞处理。丞相史孙禁的意见是应该让堤防决口、使水从馆陶向北流,河堤都尉许商表示反对。还有意见认为应该遵从天意,任凭水势自由,最终无所作为。

哀帝时待诏贾让提出了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为了保住一部分地区,在决口时修复堤防的办法乃暂时性的下策。中策是考虑到百年之后的利益,多修渠道以减弱黄河水势,造水闸、兴修水利的办法。而考虑到千年之后的最上策,是在黎阳县的遮害亭决开黄河,让黄河向北流,以消除洪水危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15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