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晚明史——钦定逆案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16:21:12 0

魏忠贤之死引起政局大震荡,阉党的土崩瓦解指日可待。此人得势后倾全力结党拉派,经营自己的小山头。正如《明史·魏忠贤传》所说:“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崔)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1]显然,魏忠贤阉党已成盘根错节之势,不连根铲除,彻底清算,势必遗留后患。对于这一层,朱由检是有充分估计的,决定进行一场政治大清洗,为维新之治扫清道路;其他事情可以暂缓,唯独这件事情必须趁热打铁,穷追不舍。

长期以来,言路被阉党钳制,负有监督纠弹责任的给事中、御史,慑于其淫威,或者闭目钳口,沉默无声;或者卑躬屈膝,卖身投靠。企图仰赖这些言官去清算阉党,岂非白日做梦!朱由检考虑到这一点,特地下了考选令,先后选拔曹师稷、颜继祖、宗鸣梧、瞿式耜等人为给事中,吴焕、叶成章、任赞化等人为御史,希望他们以揭发阉党为职责,使朝政渐趋清明。[2]此端一开,那些受蒙蔽或受控制的言官大多反戈一击,掀起了从天启七年十一月持续至崇祯二年三月,清算阉党逆案的政治风潮。

1. 榜示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罪状

清算阉党逆案的第一步,必须对畏罪自杀的魏忠贤,以及遭到贬斥的客氏、崔呈秀的罪状进行大张旗鼓的声讨,为清查阉党逆案造成强大的舆论攻势。由于魏忠贤已死,首当其冲的自然非崔呈秀莫属。此人是阉党“五虎”之首,无论地位权力抑或是劣迹罪状,都在其他四虎(工部尚书吴淳夫、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寺卿倪文焕、副都御史李夔龙)之上。权倾一时的他,头衔是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一手控制军事与监察两个要害部门,气焰嚣张之极。熹宗驾崩,群臣入宫举行哭临礼,魏忠贤单独召见他,屏退左右,秘密商议,十分神秘。据传闻,魏忠贤“欲自篡”,崔呈秀以为“时未可”,予以制止。[3]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魏忠贤死后,崔呈秀成为众矢之的。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七日,太仆寺少卿龚萃肃揭发此人野心勃勃,觊觎内阁辅臣的宝座:“崔呈秀初以部堂兼总宪,尚非其意所欲为,而政府一片席,正其所垂涎者。当时适冢宰缺人,谋推冢宰,以为枚卜地。旧宪臣刘廷元、道臣王业浩闻(崔)呈秀之妄图非据,耻预会推。(刘)廷元则注籍,(王)业浩临期引避。而统均之念既阻,岩立之念未谐,衔恨矣。原任南吏部侍郎钱龙锡以清贞之端品,不依门户,不阿权贵,应简辅臣,而(崔)呈秀阴挠之。”[4]吏科给事中陈尔翼支持龚萃肃的意见,皇帝批示:“崔呈秀事迹如会议斟酌定,爰书具奏,以听裁夺。”[5]

两天后,户部员外郎王守履揭发崔呈秀杀头之罪,比如:借口铸钱将太常寺所藏历代钟鼎彝器熔化,先帝大渐时假传圣旨,摇身一变而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等等。总之是招权纳贿诸恶备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6]皇帝朱由检批示:“这本说崔呈秀罪状明悉,先行削了籍为民,追夺诰命,余会勘定夺。”[7]

早已罢官回到蓟县老家的崔呈秀,获悉皇帝已命三法司对他“会勘定夺”,自知难逃一死,不如自寻了断。十一月十一日,他在家中与宠妾萧灵犀等人享受最后的晚餐——送终宴,放肆痛饮,然后把巧取豪夺来的珍异酒器统统摔得粉碎。这个为虎作伥的无耻之徒带着对荣华富贵无限依恋之情,步魏忠贤的后尘,上吊而死。[8]张岱的评论别出心裁:“先帝时连年杀大司马,有市井曰:‘一日杀一兵部尚书,则人未必肯做;若一月杀一兵部尚书,则人还肯做。’夫崔呈秀戴尚书头且一年有奇,其算实胜市井。而至其投缳之日,爱骨董不舍,爱丽妾不舍,而欲其舍此一头,则又千算万算所不肯即舍者也。天下人肯舍此头,则何事不可做?而以此好头颅轻掷于刑余,则又不可解者矣!”[9]

得到这个消息,朱由检立即下令籍没崔呈秀的家产。奉命查抄的直隶巡抚几天后上报查抄的结果:共计白银七万余两,黄金三百余两,箱柜三百余件,书籍十七号,房屋二十六所四千余间,田地三百余顷。显然崔贼事先已经把财产转移隐匿,籍没的还不到十分之一。[10]不久,廷议崔呈秀罪状,皇帝批示:“(崔)呈秀负国忘亲,通同擅权,虽死尚有余辜,法司其按律暴其罪。”[11]

吏部尚书房壮丽、户部尚书郭允厚会同九卿科道,会勘已死罪臣崔呈秀,提出初步意见:“(崔呈秀)人同獍枭,心似鬼蜮。巡方而赃私狼藉,以致掌院露章之纠;夤缘而投附权珰,逆徼意外赐环之幸。念头既已不正,尚安改图。初则青衣小帽以乞悯,五经扫地;继则假父义子以结契,四维尽捐。称颂倍至,呼吸潜通,浸假而巡视,浸假而总宪,浸假而蟒玉宫保。威福惟其旁窃也,则矫托之上传;线索由其暗提也,则概归之由意。假门户为陷阱,而无辜波及,宁复玉石之分;借助工为标题,而诬赃枉坐者,谁怜薏苡之谤。至若丘志充之六十元宝,则擅权纳贿有凭;如一单中滥推十三武弁,则悬秤卖官有据。最可恨者,身亦属于毛里,贪叙封功而忍忘母丧;尤可鄙者,念一僻于娼扰,而辱钦点,妄图司阃。且也身据中枢,而使恶弟握兵权于重地,意殊可诛。总之,首倡颂功以成其结交近侍之迹,罪焉可逭?恶罄竹以难书,奸弥天而更大,不惟台省交发其秽,抑亦我圣明深洞其微。虽(崔)呈秀业已自刎,家资罄竹籍没,似少快中外之心,稍泄神人之愤。但一死委有不尽之辜,比律尚有应得之罪。恳乞皇上敕下法司,按律拟罪,暴其恶于天下后世,庶足为人臣负君忘亲通擅权者之戒。”[12]

与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也在劫难逃。就在崔贼畏罪自杀六天之后的十一月十七日,太监王文政奉命把客氏从私宅押赴宫内浣衣局,严刑审讯。客氏招供:先帝病危时,宫女八人怀孕,原来是她擅自带入宫的侍媵,妄图效法古时吕不韦故事,觊觎皇位。此等大逆不道的罪状一经招供,立即被活活打死。其子侯国兴也被逮入锦衣卫诏狱。[13]几天后与魏忠贤侄子魏良卿同时处死;客氏兄侄客光先、客璠等遣戍边地。[14]

公布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罪状,迫在眉睫。十二月二十一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遵旨会议结果,向皇帝提交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的爰书(定案文书)。爰书的开头写道:

会议得犯人三名口:

魏忠贤,年六十岁,系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人,系净身男子,于万历十七年间选入皇城,历转司礼监太监总督东厂官旗办事;

客氏,年四十八岁,系定兴县人侯二妻,选乳进内,封奉圣夫人;

崔呈秀,年五十五岁,系顺天府蓟县人,中万历癸丑(四十一年)进士,历升兵部尚书。

由于魏忠贤与客氏表里为奸,沆瀣一气,他们的爰书是合在一起的:

魏忠贤平生狡险异常,先年伏侍先帝青宫,些小殷勤,巧结宠爱,瞷登大宝,厕身禁密。就不合踞东厂印信,恣意作恶。又不合串合阿乳客氏,关通线索,百般煽恶,任凭出入诏旨,宫闱外廷事权只手握定,敢有触忤,应时殄灭。又不合嗔怒左都御史杨涟等,同工部郎中万燝露章交攻罪恶,先将万燝矫旨廷杖一百棍,爪牙内监多人拥门揪发,棍殴锥刺,不日身死。钳制九卿科道,缄口吞声。广布戮番(密探打手),四处捉打事件,无端风闻小事,动辄擅用数百斤大枷,立枷九门等处,枷死不下百十余人。复遣缇骑逮系杨涟、左光斗、周朝瑞、魏大中、袁化中、顾大章、王之寀、周宗建、缪昌期、夏之令等,着令锦衣卫田尔耕、镇抚司许显纯等,非刑酷拷,罗织成招,先后毙命,身无完肤,备极惨毒。又唆苏杭织造府心腹内监李实,捏疏参论都御史高攀龙、巡抚周起元、周顺昌、黄尊素、李应昇等,飞遣骁悍缇骑,激变地方。高攀龙投水身死,(周)起元等四命刑毙诏狱。又将无影诗句逮系扬州知府刘铎,百计诬害,密串腹弁张体乾、谷应选飘空捏坐咒咀,斩绞立杀五命。又将番役搜拿顾同寅、孙文豸旧书诗章,内有讥讽魏忠贤字样,硬坐妖书枭斩。又诱吴养春义男,首讦黄山课税,坐陷养春全家毙狱。又将吏部尚书等官张问达等,捏坐赃私追比。又将守法无罪官员耿如杞、唐绍尧等,无辜逮问,坐赃悬罪。又串客氏索取皇亲张国纪米石不遂,捏占皇店,将(张)国纪家人立枷,毙死数命。多方动摇中宫,竟唆腹党刘志选、梁梦环诬劾(张)国纪,径逐回籍,致遗国母忧愤。时忠贤凶狠炽发,日唆捕弁杨寰、孙云鹤将平民凭空捉拿,斩绞立枷,致死千命。恶焰熏天,震动宫闱,为因客氏悍妒,与怀宁公主母成妃李贵人,及裕妃冯贵人不睦,忠贤诚恐二妃漏泄奸诡事情,不思主母分尊,辄敢大逆不道,欺瞒先帝,即时矫传假旨,将成妃革夺,裕妃逼令自尽,冤惨弥天。又不合借名内操,身典禁兵,蓄养死士千余,阴谋不轨。擅将山海、宣大等镇设立心腹内监数十员役镇守,所有咽喉地方兵马、钱粮、漕运,处处布置私人李明道等,便其呼应。又不合同客氏将一切内府财物、乘舆、服饰,及祖宗朝历代传国镇库奇珍异宝,令伊侄魏良卿与客氏男侯国兴搬运一空,堆积私家,填屋充栋。见奉旨抄没,各城陆续进内,册籍可据。[15]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和其他亲属的斑斑劣迹,爰书中专门单列一段:

有忠贤孽侄魏良卿,初授锦衣卫指挥,历升都督,冒封肃宁侯伯,寻冒太师、宁国公,敞建府第,广拨庄田,颁给诰券。又将伊侄四岁乳臭魏良栋冒封太子太保东安侯,三岁乳臭魏鹏翼冒封太子少师安平伯,魏志德都督同知,魏希舜左都督,魏希孔世袭左都督,魏抚民尚宝司卿,魏希孟世袭指挥同知,伊亲杨文昌太子太保左都督,杨胤昌都督佥事,冯继先都督同知,傅之琮都督同知,董芳名都督佥事,杨昌祚都指挥使,王禄都指挥使。俱皆冒支俸禄,辄敢勒石立碑,安竖司礼监公署,心犹未厌,又唆腹党丰城侯李承祚疏请比徐达例,封两公世袭。[16]

崔呈秀的爰书如下:

比崔呈秀,先任淮扬巡盐御史贪污,被先任左都御史高攀龙参论罢职,勘问追赃。见得魏忠贤专权擅政,亦不合青衣小帽哀求庇饰,忠贤即矫旨召复原官。又不合故违交结近侍律,奴颜婢膝结拜忠贤为义父,身为义子,尊称忠贤尚公、祖爷等名号。出入禁闼,招权纳贿,引用匪人,把持朝政,谋泄私怨,与忠贤计杀高攀龙等多命。假借门户名色排陷善类,重则辟遣,轻则削夺。以背后讥议,怒吏部郎中苏继欧,吓令自缢。以布政丘志充买官银三千,诬卸之礼部尚书李思诚,削籍追赃,抱冤莫诉。夤缘巡视工程,骤躐工部尚书兼衔左都御史,讣闻母忧,不肯回籍奔丧。机乘先帝弥留,兵部员缺,不由会推,借忠贤矫旨升补。又不合将今革任未到官伊弟崔凝秀冒升浙江总兵,又将先存今故娼贱乐户萧惟中滥推钦点密云车营都司。(崔)呈秀兄弟奸党中外掌握兵权,要做忠贤外应,先期安排串同别案问斩孙如列、曹代何等,称颂忠贤功德,创建生祠,僭与文庙并峙,倾动海内人心。又令其腹党参将靳廷桂为天津守祠官,游击钱体乾为河间府守祠官,都司张梦吉为蔚州守祠官,百户沈尚文为浙江守祠官。到处献媚,劳民伤财,动费百万。

……

崔呈秀在官长男崔铎,冒侧生员,幸中顺天乡试;又将在官次男崔镗滥授锦衣卫指挥使;三男崔钥滥荫锦衣卫指挥佥事。犹复借口叙功等项名色,与忠贤冒滥荫袭,恩赏不计其数。[17]

十二月二十二日,浙江巡按徐吉在奏疏中揭发:“崔呈秀以一勘问之贪夫,鼓其翻天覆地之手段,一年间,要总宪即为总宪,要尚书即与尚书,兄既滥竽中枢于内,弟(崔)凝秀握兵柄于外,意欲何为哉?盖欲一手拿定,以遂其不可知之举动。至具贪饕,始而爱金玉,既而爱古董、爱美姬,宠妾二十八人,以应二十八宿。至魏殿爷、崔二哥之称,笑破中华之口。有子崔铎,前场贴出,夤缘中式。”奉圣旨:“览奏,崔呈秀种种罪状,并弟与子俱有旨处分。徐吉曾参逆珰朋奸,亟宜治处,具见风裁。”[18]

朱由检批示:“奸恶魏忠贤串通逆妇客氏,恣威擅权,逼死裕妃、冯贵人,矫旨革夺成妃名号,惨毒异常,神人共愤。朕与昭雪复号,以慰先帝在天之灵。其戕害缙绅,盗匿珍宝,未易枚举,皆由崔呈秀表里为奸,包藏祸心,谋为不轨。仰赖宗社有福,阴谋随破,二凶天殛,人心大快。乃五虎李夔龙等附权骤擢机锋,势焰赫奕逼人;五彪田尔耕等受指怙威,杀人草菅,幽圄累囚,沉冤莫白。其元凶客氏、魏忠贤、崔呈秀早定爰书,虎彪俱照各官前后参疏,着法司并行依律拟罪,以伸国法。”[19]

崇祯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皇帝颁布圣旨,榜示天下:魏忠贤戮尸凌迟、崔呈秀斩首,刊布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爰书。

圣旨称:“逆恶魏忠贤扫除厮役,凭借宠灵,睥睨宫闱,荼毒良善。非开国元勋妄分茅土,过至尊而自命尚公,盗帑弄兵,阴谋不轨。串同逆妇客氏,传递声息,把持内外。崔呈秀委身奸阉,无君无亲,朋攘威福之柄,大开缙绅之祸。无将之诛,国有常刑。既会议明确,着行原籍抚按,魏忠贤于河间府戮尸凌迟,崔呈秀于蓟州斩首,其客氏身尸亦着查明斩首示众。仍将爰书刊布中外晓谕,以为奸恶乱政之戒。魏志德等俱依前旨发烟瘴地面永远充军,诰命概行追夺。其魏良栋、魏鹏翼、崔镗、崔钥既系孩稚无知,准释放,以彰朝廷法外之仁。”[20]

2. 清算五虎五彪及其他阉党骨干分子

既然称为阉党,其核心领导力量无疑是魏忠贤及其亲信太监。朱由检即位后,首先整顿的就是太监班子,即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刘若愚《酌中志》专门有一卷来交代他们的下场[21]:

李永贞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即位。二十七日,李永贞告病辞职,未允。九月初二日,派往天寿山看择先帝寿宫,初四日回见,赏赐赤金二十两,李永贞洒泪固辞,龙颜不悦,勉慰领受。九月初七日,皇帝批准辞职回归自宅院内,闭关读书。二十六日获悉魏忠贤辞爵,欲投靠当今皇上亲信太监徐应元,“合为一局”,“从新另做世界”。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徐应元因帮助魏忠贤谋划退路,受到皇帝罢斥,李永贞开始手忙脚乱,秘密派心腹馈赠王体乾、王永祚、王文政各五万两银子。这三个姓王的太监畏惧李永贞反复无常,忌惮今上圣明,拒绝收受馈赠,十一月十七日上缴皇帝。当日晚,李永贞暗中准备快马,化装潜逃。二十六日,奉旨降李永贞为净军,发配湖广承天府显陵当差,但是他的下落不明。十二月初九日,李永贞外宅来了一名报信男子,手持李永贞亲笔信,来取盘缠衣服银两。皇帝获悉,派人在黄河岸边将他抓获,押赴显陵。崇祯元年二月,李永贞同徐应元调发凤阳。李永贞在提解途中,服砒霜不死,绝食十日不死。四月十三日押入刑部大牢。六月二十日会审结果,拟斩决不待时,在等候圣旨期间,李永贞自缢两次,都由于绳断跌晕不死。七月十六日,押赴正义街处斩,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随从亲信四散躲避,改头换面。李永贞身首异处,没有一人为之殓埋。

石元雅 天启七年九月,石元雅见大势已去,请求辞职。十月,逃走。奉旨着司礼监拿问,降做净军,发配凤阳。崇祯元年六月,科臣祝世美纠参,奉旨提解入狱。刑部侍郎丁启睿等审讯结果,查无实据,仍旧发配凤阳,后客死于此。

涂文辅 此人姿容尔雅,有心计,善书算,通文理,能辩论,喜好弹琴射箭,因此与词林人物特别是冯铨等关系密切。朱由校死后,魏忠贤考虑到涂文辅一向受到徐应元照管,又是客氏儿子的私人教师,派他与王朝辅前往信王府迎接今上圣驾践祚。涂文辅眼见客、魏失势,欲与李永贞联手拥戴徐应元。皇帝察觉后,把他发配凤阳。崇祯元年三月,调发南京新房闲住。

徐应元 北直隶雄县人,与魏忠贤同年,称兄道弟。此人不识字,幼无行,宿娼饮博样样沾染。长相奇丑,好诙谑谩骂,坐立倾倚,唇不盖齿,形虽瘦长而眉目无神采,腰股筋骨若不相联属,如病之初起者。神庙时为管库近侍,绰号徐呲牙。天启七年八月晋升司礼监秉笔太监,十一月发配承天,降为净军,后调发凤阳。

王体乾 司礼监太监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王体乾,由于善于玩弄手腕,竟然逃脱明正典刑的下场。刘若愚说:客氏矫旨准王安辞免,将司礼监印付与王体乾掌握,提升诸栋等人为帮手,屡有中旨巧留客氏,与逆贤比暱为奸。又外结沈晚明史——钦定逆案为谋主,驱逐大臣王纪、满朝荐、刘一燝等,杀内臣王安、王国臣等。心粗胆大,渐及妃嫔。先帝孤立,忠言见忌,士大夫之祸从此不可收拾,况又开廷杖之端,导称颂之路,令无骨力无远识、患得患失之阁臣,出四六丽语之旨。凡口奏文书之际,王体乾必历指姓名,因钱谦益、黄尊素而波及无辜。天启七年八月,先帝不豫已久,王体乾为魏忠贤画策,乘先帝弥留恍惚之际,于八月十一日召今上至御榻旁,玉音迭迭不已。而是日阁揭所批中旨,礼臣、厂臣、辅臣等字样,皆王体乾庇奸固位之计。今李永贞、石元雅已死,而王体乾、涂文辅利用重贿苟买平安。

直到钦定逆案,王体乾才革职、抄家。[22]

随着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的倒台,惩处五虎五彪及其他阉党骨干分子,提上了议事日程。

天启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户科给事中李觉斯上疏纠参魏忠贤之十孩儿、五虎及弟侄等。又提及苏杭织造太监李实,诬陷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黄尊素、李应昇等五人,一投水死,四人尽毙囹圄。涂文辅自有内衙门,何为出坐户工二部大堂?宜一并究问。皇帝批示:“这奏内元凶虽殄,群党五虎未正国宪,岂容扬扬载归,骚扰驿递!五虎其未知其一的系何人,着指名参奏,无得疑畏庇护。各党应得何罪,着三法司会议具奏……李实献媚诬参,以致晚明史——钦定逆案骑激变地方,罪责莫辞,着降级奉御,发南京校房闲住。涂文辅勒造衙宇,糜费公帑,岂容牙爪吓索多金。本当重处,姑从轻降做小火者,发去凤阳司香。”[23]

皇帝既然明言“五虎其未知其一的系何人,着指名参奏”,李觉斯遵旨报告,此人就是倪文焕。皇帝随即指示:“倪文焕既系五虎之一,着法司一并会议具奏。”[24]

十二月十八日,南京吏科给事中郭如闇揭发:“文绅中之刘诏,乃忠贤所颐指气使者;武弁中田尔耕、许显纯,乃忠贤助焰扬波者。”[25]

崇祯元年正月初六日,太仆少卿兼直隶巡按御史提醒朝廷,在清算五虎五彪十孩儿的同时,不应放过阿附魏忠贤的前内阁首辅顾秉谦。他说:“逆珰擅权,结其欢心者不过五虎、五彪、十孩儿,如告讦,如罗织,如请封公封侯封伯,如授意纠参,此其大者。夫害当求其去,罪当诛其大,其无甚关理乱之类,亦可无事吹求也。然犹有说焉,其贪邪当舍者如旧辅顾秉谦,贪鄙乃其生平也,故魏忠贤呼为老实。窜入枚卜推官许其进,钻营乃其生平也。”[26]

正月初七日,刑科给事中薛国观主张权奸伏辜党羽当治,例如劣迹斑斑的梁梦环、刘志选、王绍徽、乔应甲等人,不可轻易放过。他揭发:“太仆卿梁梦环,因魏忠贤欲谋逐张国纪,以断先帝之耳目,遂与刘志选共出死力参逐,以摇秽中宫。今(刘)志选附籍,梁梦环犹然居位,公论共为不平”;“旧冢宰王绍徽,一味阴谋报复,使人参害无辜,而使闲居少迟半月冯从吾亦作狱中鬼矣。至用乔应甲,从来未有都察院副都(御史)出而建牙开府者,有之,自(王)绍徽之用(乔)应甲始。在(王)绍徽借之以纾仇怨,在(乔)应甲乘之以充囊橐。至乔应甲之贪纵秽状,到处同声,亘古罕有,三秦传为笑柄,万世留为骂名。所勘定一万五千赃银,尚不尽十之一二”。因此他请求朝廷一并惩处,皇帝下旨:梁梦环着冠带闲住,乔应甲再加勘议。[27]

正月初八日,锦衣卫指挥同知许梦麟揭发逆珰爪牙许显纯、孙云鹤、杨寰、王莅民四奸:“慨自魏、崔表里为奸,招权纳贿,匪独士绅惨毒,即细民无所措手足,中外汹汹,势同鼎沸。今忠贤、呈秀籍没矣,田尔耕亦复籍没矣,人心大快。犹有许显纯、孙云鹤、杨寰、王莅民,此四奸非逆珰之爪牙乎?最可恨者,许显纯之敲扑缙绅皮开肉绽,而目不一瞬。假此诏狱之威势,所取何啻数十万金。至如孙云鹤、杨寰以缉访事件为名,招集吓诈,无中生有,缙绅则曰门户,戚畹则曰犯禁,或削夺,或立枷,或斩绞……更可骇者,杨寰何人也?私家营造敢用大工木料,而张凌云日为之督工。至王莅民已经参处之千户,夤缘差题,所得吴养春赃私不啻数万。四奸者逞狐假之威,恣狼贪之欲,所当一并籍没者。”[28]

正月十二日翰林院检讨项煜认为,李实、倪文焕罪该处死。他的理由是拨乱难,保治更难,而拨乱保治的关键是除恶务尽。他以李实、倪文焕为例说明这个道理:“渠魁、胁从法有轻重,宦官自大逆不轨魏忠贤而外,则有罪盈恶积之李实可诛也。(李)实之涂炭江南,惨毒难以言状,即一疏而陷名流高攀龙辈五人毙之死罪,罗钳吉网不是过矣。此忠贤之第一帮手,急宜与忠贤并肆诸市朝,以为宦官作恶者之戒。而他若总督内镇作福作威,虽经撤回,仍行窜殛可也,奸党自禽行兽心崔呈秀而外,则有如鬼如蜮之倪文焕可诛也。(倪)文焕之厕身阉寺,八拜呼爷,以笑破海内之口,亘日夜与(崔)呈秀合谋杀人媚人,荼毒忠良,数载倚势骗钱,积至赃私累万者。(崔)呈秀之第一帮手,亟宜与(崔)呈秀并诛市朝,以为小人党恶者之戒。”[29]

3. “逆党审语”一瞥

顺应群臣的呼声,早在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朱由检就正式宣布:明内阁即部院大臣“定阉党逆案”。所谓定阉党逆案,就是彻底清查形形色色的阉党分子,根据罪状作出惩处结论。当务之急是先把“五虎”“五彪”之类下法司议罪。

由于三法司的主要官员与被清查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审议的结论是轻描淡写的:吴淳夫、倪文焕“削秩夺诰命”,田吉、李夔龙“革职”,许显纯“逮论”,杨寰、孙云鹤、崔应元“削籍”。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三法司有意包庇纵容,阉党骨干五虎五彪罪恶滔天,尚且如此从轻发落,那么其他阉党分子还从何严惩?皇帝朱由检大为不满,以为惩处太轻,没有尽法,下旨再议。[30]主持此事的刑部尚书苏茂相、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大理寺署事少卿姚士慎,都对魏忠贤和阉党颇有感情,所谓“香火情深”之辈,他们对五虎五彪之流曲加护持,说穿了,目的是降低“逆案”的规格,以保全自己。“奉旨再议”的结果,似乎较前有所加重:吴淳夫、李夔龙、田吉、倪文焕四人引用“职官受财枉法”律,发配边疆卫所充军,并由各原籍抚按官追赃:倪文焕五千两(白银),吴淳夫三千两(白银),李夔龙、田吉各一千两(白银)。田尔耕、许显纯引用“职官故勘平人因而致死”律,判处斩监候;崔应元、杨寰、孙云鹤引用“同僚知情共勘”律,减等杖一百流三千里,发配边疆充军。[31]

皇帝以圣旨形式予以肯定:“奸逆盗权,阴谋叵测,凡厥党与所宜严惩。这五虎五彪既会议的确,李夔龙、吴淳夫、倪文焕、田吉,行原籍抚按照数追赃解助边饷,完日,发附近卫所充军。田尔耕、许显纯都着原籍监候处决,崔应元、杨寰、孙云鹤行原籍抚按,发边卫充军。各犯诰命通行追夺,以为附权蠹政之戒。”[32]

由九卿科道审议,河南道监察御史蒋允仪主笔的“逆党审语”,反映了当时主管部门对于五虎五彪等阉党骨干分子的态度。请看“逆党审语”的摘要:

一、刘志选、梁梦环

看得逆焰方张之时,举国若狂,非称功颂德献媚以为容,则挑衅构祸逢恶以肆毒,大率操戈矛于侪辈,开罗网于缙绅。或假手以快其所仇,或害人以规脱己祸,则钉在眼而不得不除,矢在弦而不得不发。涂面丧心不顾得罪于天下后世,然至此极矣。未有窥伺宫闱之隙,敢发大难之端,一疏再疏,此呼彼应,皆搏击贵戚之名,行离间国母之实,如刘志选、梁梦环所为者。

夫熹庙之世,恩礼僭滥,岂在椒房,宫中府中但知有客姆,不复知有懿安皇后。(刘)志选官居京兆,果如所云,见影察行,折萌剪蔓,则请剑击奸,固宜在彼不在此,而独甘心于张国纪何也?即其罗织事端动不过数款,而“鬻狱辄称懿旨,法司几于无权”二语,则明目张胆直侵母后矣……而(刘)志选所未敢深言者,(梁)梦环且挑之使言也。夫客魏朋逆能使先帝不自保其嫔嫱,而犹以名分严惮于母后,故忿无所泄,欲借(张)国纪以示威。而二奸窥其意指,辄效剪除之合力,当时两疏继入,内传汹汹,(张)国纪几不保首领,阁臣以去就死生争之,方徼回籍之宽政。不然,果令天子不得庇其外戚,国母不能全其生父,即寸斩二奸不足赎矣。

二、刘诏

刘诏起家县令,不十载躐跻宫保,建节近圻,其为逆珰私人不问可知。建祠称颂以媚珰也,参劾强项道臣耿如杞亦以媚珰也……夫(刘)诏身膺节钺,不思洁己奉公,风励将领,乃侵克饷价至五千八百有奇。盖以剥削为献媚之资,不复知有封疆之寄。

三、倪文焕、田吉、崔应元、孙云鹤

看得虎彪一案,前谳曲从轻典,比拟失律,以致公论不平,言官交章参驳,圣明赫怒,屡旨解讯。迁延一载,始得执罪人而问之……何文焕丧心涂面,摇尾呈身,知崔呈秀之入幕,遂叩头而乞哀,引进珰门,亦为义子,于是为之剪除所忌,则首论清忠之周顺昌以献媚,而削夺不已,继之逮讯惨死矣。问(周)顺昌何罪?则以结婚魏大中、怒骂魏忠贤,而代为报仇也。再论伉直之夏之令以献功,则封疆借题,立就诏狱惨死矣。问(夏)之令何罪?则以纠参傅孟春触怒(崔)呈秀,而代为推刃也。自此结欢,势倾中外。

田吉乃以逆珰之肺亲,遂徼经略之汲引,户部未任而调兵部赞画矣,又未几而升太常少卿,管职方矣。传衣钵于吴淳夫,听颐指于崔呈秀、倪文焕,启事无非债帅,各边遍置私人……是以官爵为市,而以封疆为戏也。故以八月之职方,而冒滥加级至于太保尚书,是与三等分茅之逆孽同一辙也。

崔应元则镇抚(司)理刑,而许显纯之亚也。向在东厂为珰门厮役,乃忽逐北司之吴孟明,而夺其位。自此诏狱诸臣无不死其毒手,当会审时,诸臣之后人泣问当时致死情形,讯供断指、折足、拔齿、破肋,及湿纸蒙面、土袋压口等刑,惨动天地。

孙云鹤则东厂贴刑,而杨寰之亚也。旧制贴刑官不过千百户,而(孙)云鹤起家旗役,躐跻宫保蟒玉,何功何能?不过告密罗织,以他人之头颅博自己之富贵耳。

盖总四犯而论之,(崔)应元、(孙)云鹤、(倪)文焕皆忠贤假手杀人之刽子,田吉则忠贤弄兵应手之私人。而(孙)云鹤所杀者犹是平民,至(崔)应元所杀者尽皆忠义……而(倪)文焕、田吉读圣贤之书,受朝廷之爵禄,而投身珰幕,入则为义子干孙,出则为长蛇封豕,为彪为虎同是一家骨肉,盖人心士气至此尽矣。

四、吴淳夫、李夔龙

审得吴淳夫以察处部郎,籍崔呈秀一荐,妄引叙功之例,复原官起用,则李春烨为之引手也。比再入枢曹,即觊职方一席,嫌前人之碍手,或嗾人论斥之,或内批削逐之,遂得超乘而上,为所欲为。于是各边将领非为(崔)呈秀树私人,即为自己营囊橐……从此权势益张,富贵相逼,不数月以郎中躐跻侍郎,旋加保傅尚书。从来速化未有若斯之甚者,非交结之左验乎?文选、职方两者并重,(吴)淳夫既握枢衡,李夔龙复滥典剧,又引田吉为后身,灯灯相续,幸门如市,狼狈相依。如援引姻帅俞咨皋,通贿逆珰,致其跋扈自雄,不受抚臣节制,媚贼养寇,酿成桑梓之祸而不顾。临清催砖,往返不过四月,即倡建祠之举,请“萃德”之名,因恨东昌知府王尧民守正不屈,立论逐之。又非其交结之左验乎?此一犯者本是破甑,巧借奥援,前此十六载之甲科何以尚羁郎署,后此两年之灰焰何以遽列上卿?盖得力始于呈秀之吹嘘,而侧身附逆,窃弄威权,几于虎而翼矣。

李夔龙初入铨部,即挂弹章而归。及逆珰用事,夤缘复出典选。六月所推毂者大率皆附逆之人,如霍维华、刘志选、陈九畴、杨邦宪等,虽破格超迁,无不朝上夕报。而稍稍见忤者,即以推升削夺,盖受意于珰,借启事为处分之地。此虽暗里机关,其实肺肝如见,人心所共为不平者也……总之,淳夫因呈秀以进身,而夔龙又借淳夫以固宠,转转相附,根蒂益深,私门之党与日多,则公室之威权日去,紊朝政而乱天下。职此之由,律以交结之条,难开一面之网。[33]

4. 推翻《三朝要典》

随着揭发批判的深入,清查阉党逆案的罗网逐渐撒开,那些当年卖身求荣的显要人物陆续被揪了出来。原内阁首辅顾秉谦就是一个例子。此人天启元年晋升为礼部尚书,掌管詹事府事。魏忠贤为了把持朝政,图谋与外廷大臣勾结,顾秉谦与魏广微率先谄附,两人遂以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天启四年十一月内阁首辅韩爌致仕,顾秉谦取而代之担任首辅,直至天启六年九月致仕,任首辅两年之久。

顾秉谦其人庸劣无耻,票拟谕旨完全秉承魏忠贤的旨意,凡是陷害忠良的谕旨,都出于他的票拟。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由他担任总裁,并且代替皇帝撰写“御制序”,篡改历史,钳制天下之舆论。魏忠贤、客氏、崔呈秀爰书刊发之时,他正在昆山家中逍遥自在。崇祯元年正月,太仆寺少卿汪裕率先对他进行抨击:“旧辅顾秉谦贪鄙乃其生平也,故魏忠贤呼为老实,窜入枚卜。”[34]工科给事中祖重晔揭发顾秉谦,为了爬上内阁首辅的位子,献媚图宠,居然捻着白胡子向魏忠贤“呼儿认孙”,“官箴尽裂,廉耻已亡”。[35]说的是顾秉谦为了爬上内阁首辅的高位,带着儿子去拜见魏忠贤,献媚道:我本来想认您为父亲,怕您不喜欢我这个白胡子儿子,所以带了儿子来拜您,请认他为孙子吧。正所谓“千臭万臭马屁不臭”,魏忠贤心花怒放,帮助他顺利当上内阁首辅,年幼的儿子也封为尚宝司丞。这样一个无耻之尤,在魏忠贤、客氏、崔呈秀死后,居然还在家乡昆山逍遥自在。直到崇祯二年钦定逆案,被定为“交结近侍又次等”的“谄附”罪,判处徒刑三年,出钱赎为平民。昆山民众一泄心中的怒气,放火烧了他的家。这一情节《明史·顾秉谦传》写得很生动:“崇祯元年,为言官祖重晔、徐尚勋、汪应元所纠,命削籍。已,坐交结近侍,入逆案中,论徒三年,赎为民。二年,昆山民积怨(顾)秉谦,聚众焚掠其家。秉谦年八十,仓皇窜渔舟得免。乃献窖藏银四万于朝,寄居他县以死。”[36]

然而顾秉谦主编的《三朝要典》并不会自动消失,成为横亘在清查逆案中的巨大障碍。如何看待先帝朱由校钦定的著作,在当时无疑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就其内容而言,这部书为魏忠贤专权乱政制造舆论,为整人寻找口实,从头到尾充满了诬陷不实之词,必须彻底否定。但是要否定它,劈面就是先帝的“御制序”,给此书蒙上了先帝“钦定”的外衣,要否定它,谈何容易!如果绕开它,或者搁置不议,那么清查阉党逆案势必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由此看来,推翻《三朝要典》要冒相当大的政治风险,考验当今皇上的政治智慧。

崇祯元年三月,新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别如纶,首先触及这一问题。他指出,皇上登极后,雾霾全消,但是非未定,这就是《三朝要典》。《三朝要典》中指为奸邪而遭到斥逐的官员,都是皇上许恤、许谥,许为理学节义之人,如果仍要把《三朝要典》看作信史,那么还有是非可言吗?许显纯之流当年受魏忠贤指使,迫害杨涟、左光斗等人的所谓供词,都记录于《三朝要典》,难道不应该删削吗?崔呈秀已经抄家戮尸,他写的一篇疏文赫然列于《三朝要典》篇末,难道还要保存而与皇上圣意相悖吗?因此,他请求对《三朝要典》的是非重新加以评定。[37]

也许是别如纶对《三朝要典》的批判没有抓到要害,也许是皇帝朱由检对此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他没有同意这一意见。皇帝的批示称:《三朝要典》纂修虽在逆党窃柄之年,实天启前事,史臣曾楚卿等被逐几尽,书成绝不加恩。书中人品不同,议论各异。孔子云: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朕仰承谟烈,俯察品流,存是书以定君臣父子之衡,虚其心以画用舍进退之法,本自画一,有何矛盾?别如纶妄言,姑不问。[38]由于别如纶强调《三朝要典》的“断案”与皇上圣意矛盾,显然把当今皇帝置于同先帝矛盾的境地,朱由检很不高兴地反问:有何矛盾?其实矛盾是明摆着的,只是不能过于张扬,要讲究政治策略。

时隔一月,翰林院侍读倪元璐再次上疏提及此事,把别如纶关于删削《三朝要典》的主张,升格为销毁《三朝要典》。这一回,朱由检却毫无反感地欣然同意,何以故?倪元璐恰到好处击中《三朝要典》的要害,此书并非天下之公议,而是魏忠贤之私书,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倪元璐,字玉如,号鸿宝、园客,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三个月前,他上疏议论国是,旗帜鲜明地请求朝廷为东林平反,辨明是非,肃清阉党专政流毒。他说:“臣以典试复命入都,从邸钞见诸章奏,凡攻崔魏者,必引东林为并案,一则曰邪党,再则曰邪党,何说乎?以东林诸人为邪人党人,将复以何名加诸崔魏之辈?崔魏而既邪党矣,向之首劾忠贤,重论呈秀者,又邪党乎哉?以臣虚中之言,合之事后之论,夫东林则亦天下之才薮也,其所宗主者,大都禀清挺之标,而或绳人过刻;树高明之帜,而或持论太深,此谓之非中行则可,为之非狂狷不可也!其所引援为用者,亦每多气魄之俦、才干之杰,其间即不无非类,要可指数而尽耳。而其中则又有泊然无营修乎自远,谢华膴其若脱,付黜陟于不闻,而徒以声气心期遥相推奖,此其人尤所谓淡漠宁静,纯乎君子者也。今而曰邪党,则无不邪党矣。”[39]据说,此疏一出,海内传颂,以为长久未闻的至理名言。

崇祯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倪元璐呈上的奏疏主题是“公议自存私书当毁”,一如前疏风格,尖锐泼辣,酣畅淋漓:“臣观梃击、红丸、移宫之三议,哄于清流;而《三朝要典》之一书,成于逆竖,其议不必不兼行,而其书不当不速毁。”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回顾了“三案”发生期间,时局与政争的实质:

——主梃击者力护东宫,争梃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情之论;主移宫者弭变于几先,争移宫者持平于事后。六者各有其是,不可偏非,以为忠悃则皆忠悃,以为明见则皆明见。总在逆珰未用之先,群小未升之日,虽甚水火,不害埙篪。此一局也。

——既而杨涟二十四罪之疏发,魏广微此辈门户之说兴,于是逆珰杀人则借三案,群小求富贵则又借三案,经此二借,而三案之面目全非矣。故凡推慈归孝于先皇,正其颂德称功于义父,又一局也。

——网已密而犹疑有遗鳞,势极重而或忧其翻局,于是崔魏诸奸乃始创立私编,标题“要典”。以之批根,今日则众正之党碑;以之免死,他年即上公之铁券。又一局也。

以这样周密的分析为基础,他列举必须销毁《三朝要典》的四条理由:

——三案者同心之共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三案自三案,要典自要典。今为金石不刊之论者,诚未深思。若夫翻即纷嚣,改亦多事,如臣所见,惟有毁之而已。夫以阉竖之权而屈役史臣之笔,亘古未闻。当毁一。

——未易代而有编年,不直书而加论断,若云仿佛明伦,规模大典,则是魏忠贤欲与肃皇帝争圣,崔呈秀可与张孚敬比贤,悖逆非伦。当毁二。

——矫诬先帝,伪撰宸篇,既不可比司马光《资治通鉴》之书,亦不得援宋神宗手制序文为例,假窃诬妄。当毁三。

——又况史局将开,馆抄具备,七载非难稽之世,实录有本等之书,何事留此骈枝,供人唾詈。当毁四。

总而言之,倪元璐认为留着《三朝要典》,必然成为朝廷的累赘,“累之不已,元气又必大伤。当今正气日伸,方隅渐化,自应进其平饮,沃其温汤。倘复克伐不休,正恐清宁无日。然而逆珰之遗迹一日不湮,则公正之愤心千年不释也”。所以他向皇帝建议,立即销毁《三朝要典》,开馆纂修《天启实录》,捐化成心,编纂信史。[40]

朱由检对倪元璐这本奏疏十分欣赏,本拟立即批准他的建议,庶料内阁辅臣来宗道代皇帝票拟的谕旨,却强调“这所请关系重大,着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具奏”,他看了很不满意,在下面补写了“听朕独断行”五个字。[41]公布出来的四月二十八日圣旨就成了这个样子:“览奏,三案两端之议原当并存,但已有实录,自不必复增要典。且既说史臣编纂苦心,则其论断之有难传信,在史臣亦自念之。这所请关系重大,着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具奏,听朕独断行。熹庙实录着择期开馆纂修,务以平心存其两是,余诸臣亦各宜和衷共济。这疏持论虚平,有裨新政。”[42]“听朕独断行”五个字,表明了皇帝朱由检坚定不移的态度,流露出对内阁辅臣态度暧昧的反感,一切得由他说了算数,其他人不得在这件事情上说三道四。

这个来宗道,当时人称“清客宰相”,与魏忠贤、崔呈秀关系非同一般。倪元璐抨击魏忠贤、崔呈秀,他颇不以为然,讥笑道:“渠何事多言?吾词林故事,止香茗耳!”[43]在这个“清客宰相”看来,翰林院的词臣不过是喝茶清谈的闲职,何必惹是生非!仅此一例,足以说明推翻《三朝要典》并非易事,清查阉党逆案阻力重重。

既然圣旨明确指出,“着礼部会同史馆诸臣详议”,大臣们当然要议论一番,大多数人倾向于销毁《三朝要典》,少数人坚决反对销毁。犹有甚者,翰林院侍讲孙之獬仿佛感受到了灭顶之灾,跑到内阁力争不可销毁《三朝要典》,号啕大哭,声彻内外。随后他写了题为“力竭不能供职”的奏疏,再三强调《三朝要典》不可销毁的理由,先帝的“御制序”岂可投之于火?御史吴焕抓住这点,批驳道:这是以“御制”二字压制皇上不敢动。吴焕针对孙之獬所说“皇上同枝继立,非有胜国之扫除,何必如此忍心狠手,于祖考则失孝,于熹庙则失友”,予以层层批驳。他认为,这是功罪不明,邪正颠倒,所以辩言乱政,邪说横行,应该将孙之獬立即革职。来宗道接到吴焕的奏疏,竭力为孙之獬辩护,待皇帝票拟一旨:“孙之獬已经回籍,词林闲局,不必过求。”[44]

协理戎政兵部尚书霍维华,是当年“翻三案”的急先锋,极力主张编一部《三朝要典》,而且构思了框架与内容,魏忠贤赞叹不已。他本人也因此官运亨通。如今生怕连累自己,公开扬言《三朝要典》稍加删正即可,不必销毁。[45]看来《三朝要典》并非简单的史书,而是阉党专制政治的象征,如果不销毁,势必为阉党余孽留下回旋的余地,后患难以估量。李逊之在谈到倪元璐销毁《三朝要典》的主张,引来孙之獬等人的反对,征引朱国祯的评论:“甚哉小人之愚,自供罪案,又代为他人发扬盛美也。《要典》一书,先列争者之疏,附以史断,曲诋妄詈,无所不至,然后附以驳者之疏,其人则杨维垣、赵兴邦、徐大化、刘志选、崔呈秀也,由今而视之,五人之肉足食乎?骨之臭可洗乎?……于争者无不叹赏,于驳者无不唾骂,而史臣数语段段可羞可恨,秽莫加焉,罪孰甚焉!天夺其魄,自投秽厕中,没顶而不可援也。五人既坐大诟,其二又撄大僇。此外又如刘廷元、岳骏声、霍维华,才皆有为,皆入其中。吾惜逆贼既害多少善人,又累多少才人,故立身者不可不慎。总之功名之念淡,则思过半矣。”朱国祯过于温情主义,颇为刘廷元、岳骏声、霍维华的才华感到惋惜,李逊之批评道:“文肃(按:朱国祯谥文肃)此论畅矣,然似微为刘、霍致惜者。亦知倡疯癫二字以护梃击者,(刘)廷元也;首开通内之径阴导逆珰戕善类者,(霍)维华也。即谓之才,亦小人之才耳,何足言!”[46]两相比较,李逊之的识见略高一筹,他认为:“《三朝要典》一书乃逆党顾秉谦、崔呈秀、冯铨等迎合魏珰意,借题以实诸正人罪者也。其所指罪魁,红丸则以孙慎行为首,移宫则以杨涟为首,梃击则以王之寀为首,当日名贤一网俱尽。”[47]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能含糊。

经过充分的舆论准备,朱由检不顾先帝“御制序”,不顾“忍心狠手”之讥,于五月初十日奋然决定销毁《三朝要典》。他宣布:“朕惟皇祖皇考洎于熹皇,止慈止孝炳若日星,载之实录,自足光照盛美。乃复增《三朝要典》一书,原不能于已明之纲常复加阐扬,徒尔刻深傅会,偏驳不伦,朕无取焉。可将皇史宬内原藏一部取出毁之,仍传示天下各处官府学宫,所有书板,尽毁不行。自今而后,官方不以此书定臧否,人才不以此书定进退。”[48]真是快刀斩乱麻,痛快淋漓,毫不拖泥带水。这就是他先前所说的“听朕独断行”的内涵,当初没有明说,如今一字一句地说出来的话,掷地有声。不但销毁《三朝要典》,而且郑重声明,今后不得以此书的论调,决定是非的臧否、人才的进退。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对此书的“御制序”讳莫如深,缩手缩脚;倘若凡是先帝作出的决定都不可以推翻,那么清查阉党逆案根本无从谈起,拨乱反正,缔造新政也无从谈起。

5. 清查逐步引向深入

在朱由检的大力策动下,对阉党逆案的清查逐步引向深入,一些善于变色的两面派,以及隐藏较深的人物,陆续揭发出来。杨维垣、霍维华之流千方百计为自己“弥缝”,企图蒙混过关。[49]杨维垣演出了“丢车保帅”的把戏;霍维华摇身一变,以兵部尚书协理戎政,想“行边督师”,暂避锋芒。贵州道御史任赞化尖锐地指出:天下不患有真小人,而患有伪君子。伪君子是谁?就是改头换面的杨维垣。此人原本是崔呈秀一丘之貉,他之所以攻击崔呈秀,是因为“见势之将败,而翻身于局外”,妄想“借击崔(呈秀)之名,立身于风波不到之地”。[50]

御史任赞化、吴玉、邹毓祚、邓英、毛羽健等言官,接连揭发阉党分子的种种技俩:“杨维垣把持朝政,党邪害正诸罪,已奉下部议处斥革矣。至是而原任尚宝卿黄正宾上除恶务本疏,略云:结交内侍明律森严,乃虎彪肆行,而子孙螉集,究其所为,作俑者魏广微,发纵指示者徐大化也。(徐)大化始以攻熊廷弼为媚珰贽见,既而逢迎(魏)广微,以担当共谋富贵,某宜戍,某宜削,一一疏记与(魏)广微,使大肆其排挤之毒手。夤缘督理大工,日奉魏忠贤色笑,克减工银无算。最后私受铜商厚贿,挪借惜薪司钱粮二十万两,拂忠贤之意,罢令闲住。及睹逆局将败,令表侄杨维垣疏参崔呈秀,为翻身转局地。目今(徐)大化、(杨)维垣虽奉谴斥,潜居辇毂,日与阉臣往来。”[51]

皇帝指示有关衙门,对杨维垣这种机灵善变的角色进行审核。几天后,广西道御史邹毓祚揭发,杨维垣是“逆党私人,占气最先,转身最捷,贪天为功,卖名市重”。[52]他还弹劾礼科给事中李恒懋,与“十孩儿”之一的李鲁生、李蕃并称阉党“三李”,杨维垣的密友,声势熏灼,北京有民谣“官要起,问三李”。李鲁生、李蕃已经遭到罢免,李恒懋也应该给予处分。皇帝接受了这些意见,立即下旨:太仆寺添注少卿杨维垣削籍,礼科给事中李恒懋免官。[53]

与此同时,工科给事中颜继祖指斥霍维华“满面骄容,浑身媚骨”,从一个小小给事中三年而骤升至尚书,无叙不及,有赉必加。此人善于占望风气,魏忠贤声势显赫时借刀杀人,不任其怨;魏忠贤一死,摇身一变成为批判魏忠贤的斗士。皇帝接到奏疏后,下旨罢免霍维华行边之遣。[54]两天后,礼科给事中阎可陛、户科给事中汪世亨、山东道试御史戴相,分别揭露霍维华实为魏忠贤“五虎”之一,崔呈秀是山头虎,霍维华是云中虎。当时官场盛传一句政治谚语“蓟州当前,东光接步”。[55]所谓“蓟州”是指蓟州人崔呈秀,所谓东光是指东光人霍维华,两人的品质在这八个字中流露无遗。皇帝随即下旨免去霍维华协理戎政兵部尚书之职。

御史吴焕弹劾总督漕运太监崔文昇:“引进李可灼,漫投寒剂,以致光庙宾天,实坐不赦之条。而甘为逆贤心腹,总督漕运,控扼江淮要害,与刘志选虎踞南北,遥为声援。贪污惨刻,人人切齿。(崔)文昇在淮尤为纵肆,剥军虐民,应行逮问。”崔文昇吓得屁滚尿流,拉着同伴跑到宫门外嚎啕大哭。皇帝听到了哭声,看到了吴焕的奏疏,立即下旨:将崔文昇和另外两名太监各杖一百棍,降为净军,发配孝陵。[56]

此后,更多的阉党分子被揪出来。

原任督理辽饷户部尚书黄运泰、工部尚书阎鸣泰,“摇尾乞怜,胁肩屏息,魏崔欲用即用之,欲升即升之,欲削夺即削夺之,甚至欲公则公、侯则侯、伯则伯,婢膝奴颜”。皇帝下旨,将黄、阎二人革职为民。[57]

原任工部尚书孙杰,身藏“袖珍手册”,胪列朝野正直人士姓名,称为门户,提供给魏忠贤作为排斥异己的依据。皇帝下旨,将孙杰削籍。[58]

已故原内阁辅臣魏广微也未能幸免。此人以同乡同姓关系与魏忠贤套近乎,作为觐见礼,把内阁大权拱手相让,遂致魏忠贤气焰嚣张,毒遍海内。吴应箕说:“(魏)广微以认宗通内,自称为侄,遂怙势偃蹇。会初一日颁历不到,又庙享行礼来迟,于是诸给事中、御史魏大中、许誉卿、李应昇等合纠之。广微因益走内,思得而甘心焉。盖先是忠贤虽横,犹惮外廷也,自广微合,而阉遂借外廷以攻外,焚原之势于是乎不可复弥矣。”[59]因此之故,廷臣交章弹劾,皇帝考虑到其人已死,原本不想惩处;待到罪状明朗化以后,改变了看法,以为非惩处不可:“故辅魏广微逞臆借威,钳害朝正,以国家大柄授手逆党,毒遍海内,广微实为祸首。会论佥同,朕不敢私,以先朝焦芳例,除名为民,追夺恩荫,以为人臣不忠之戒。”[60]

与魏广微一丘之貉的顾秉谦,此时仍在昆山家中逍遥自在,几经弹劾都没有伤其毫毛。当地百姓怒不可遏,终于引发六月五日火烧顾府的民众暴动。由于顾秉谦实在名声太臭,知县衙门对民众暴动作壁上观。随着民众自动揭发顾秉谦罪状的揭帖到处流传,民众进一步看清这个老贼的本来面目,群情更加激愤,七月十三日,百姓捣毁顾府部分房屋,七月二十四日愤怒的人群斩门入室,洗劫资财,纵火焚烧。年已八十的顾秉谦仓皇逃命,窜入乡间渔舟躲藏,才幸免一死。[61]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民众对于阉党的仇恨心理,也从侧面印证了清查阉党逆案是顺应民心的举措。

自从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朱由检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以来,阉党分子的罪状陆续昭示于天下,定案的条件成熟了。崇祯二年正月十七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内阁辅臣韩爌、李标、钱龙锡,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要他们确定应该列入阉党逆案的人员名单。他对阁臣明确指示钦定逆案的原则,以及具体操作办法:“朕欲定附逆人罪,必先正魏崔客氏首逆,次及附逆者;欲分附逆,又须有据。今发下建祠、称颂诸疏,卿等密与(吏部尚书)王永光、左都御史曹于汴在内阁评阅。如事本为公而势非得已,或素有才力而随人点缀,须当原其初心,或可责其后效。惟是首开谄附,倾陷拥戴,及频频颂美,津津不置,并虽未祠颂而阴行赞导者,据法依律,无枉无徇。卿等数日内确定,不许中书参预。阁臣看详讫,分款书名,再同刑部尚书乔允升据依律例,各附本款。”[62]看得出来,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体现除恶务尽的宗旨,又要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特别关照要秘密地在阁部大臣中商定,不受外界干扰,不可假手于办事人员(即所谓中书)。但是身负重任的阁部大臣或多或少与阉党分子有些瓜葛,显得畏首畏尾,企图以和稀泥的方式草草了事,不想广搜树怨。因此第一次上报的名单仅仅只有四五十人。朱由检非常不满,下令再次广泛搜求,都应当重处,至少也要削籍。阁部大臣再次上报的名单仍然只有几十人,朱由检发怒了,斥责他们“不称旨”,指出:称颂赞道速化为题,皆当列入。又说:“忠贤一人在内,苟非外廷逢迎,何遽至此?其内臣同恶者亦当入之。”大臣们以外廷不知宫内事为借口,敷衍推诿,皇帝一针见血批评道:“岂皆不知,特畏任怨耳。”[63]

过了几天,朱由检再度召见阁臣,御案上放了几个大包袱,里面全是当年为魏忠贤歌功颂德的“红本”(奏疏),要大臣们仔细看看,并说:“此皆结党实迹也,当一一按入之。”阁臣们至此才明白,皇帝要彻底清查,势难敷衍,便寻找借口推脱:“臣等职掌唯司票拟,三尺法非所习也。”再次流露畏缩不前的怯懦心态。朱由检无可奈何,只得转而委托吏部尚书王永光,孰料王永光也不愿意挑这副重担,借口是:“吏部止谙考功法耳,不习刑名。”[64]其实王永光心里有鬼,不久就有言官指责他“阴附阉党”,现在又企图“曲庇香火,借为己地”。[65]朱由检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起用刑部尚书乔允升负责处理阉党逆案名单。

二月二十六日,朱由检召见阁臣及刑部尚书乔允升、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对他们报上来的第三个名单仍不满意,针对天启六年、七年担任内阁辅臣的张瑞图、来宗道不在名单上,责问:“张瑞图、来宗道何以不处?”阁臣回答:“无事实。”朱由检说:“(张)瑞图以善书,为逆珰书祠额碑文。(来)宗道题(崔)呈秀母恤典,称在天之灵,其罪更重。”又问:“贾继春何以不处?”阁臣回答:“其请善待选侍,不失厚道,后虽改口,觉反复,其持论亦多可取。”朱由检反驳:“惟其反复,所以为真小人。”随即要他们补充遗漏者,重拟第四个名单。[66]

6. 公布“钦定逆案”

清查阉党逆案并非一帆风顺,其间颇多曲折反复,后来终于按照皇帝的旨意定案。崇祯二年三月十九日,朱由检向吏部、都察院发出圣谕,公布钦定逆案。他在圣谕中说:

朕惟宪天出治,首辨忠邪;臣子事君,先明顺逆。经凛人臣无将之戒,律严近侍交结之条。邦有常刑,法罔攸赦。

逆竖魏忠贤,儇狡下才,备员给使,窃弄智巧,党借阿保。初不过窥颦笑以市阴阳,席宠灵而饕富贵,使庶位莫假。其羽翼何蠢尔,得肆其毒痈。乃一时外廷朋奸之误国实繁有徒,或缔好宗盟,或呈身入幕。或阴谋指授,肆罗织以屠善良;或密策合图,扼利权而管兵柄。甚且广兴祠颂,明著首功,倡和己极于三封,称颂浸淫于五等,遂成逆迹,致长燎原。

及朕大宝嗣登,严纶屡霈,元凶逆孽,次第芟除。尚有饰罪邀功,倒身窜正,以望气占星之面目,晚明史——钦定逆案发奸指佞之封章,迹其矫诬,恶能错贷!朕鉴察既审,特命内阁部院大臣,将发下祠颂红本,参以先后论劾奏章,胪列拥戴、谄附、建祠、称颂、赞导诸款,据律推情,再三订拟。首正奸逆之案,严于五刑;稍宽胁从之诛,及兹三褫其情罪轻减者,另疏处分,姑开一面。此外,有原心宥过,纵有遗漏,亦赦不究。

自今惩治之后,尔大小臣工宜洗涤肺肝,恪修职业,共遵王路,悉斩葛藤,无旷官守而假事诪张,无急恩仇而借题参举。[67]

我们不妨一个不漏地看一下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这些嘴脸吧:

一 首逆

魏忠贤 凶残祸国,僭肆逼尊,罪恶贯盈,神人共愤,逆行已著,寸磔允宜。

客 氏 乳保恃恩,凶渠朋结,凌尊窃势,纳贿盗珍,阴逆首奸,死不尽罪。

以上依谋大逆律,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已经正法。

二 首逆同谋

崔呈秀 负国忘亲,通内窃柄,凶谋立赞,党祸首开,佐逆罪魁,戮尸犹幸。

李永贞 主谋代笔,盗帑淫刑,佐逆兴谋,上刑正法。

李朝钦 附奸久与逆谋,殉缢未尽其罪。

魏良卿 济恶首孽,伪冒三封,盗帑窃权,罪浮于辟。

侯国兴 妖种盗库,同谋逆孽,骈诛允当。

刘若愚 刀笔深文,朋奸害众,辟刑次等,具载爰书。

以上依谋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律减等拟斩。

三 交结近侍

刘志选 谄附拥戴

倾摇母后,驱逐戚臣,骂母之律尚宽,通内之诛难逭。

梁梦环 谄附拥戴

与刘志选并力合谋,情罪维均,律法宜正。

倪文焕 谄附拥戴

拜逆为父,嫉忠若仇,奸党无辞,上刑非枉。

田 吉 谄附拥戴

珰姻内转,躐加尚书,窃势鬻官,拟辟允协。

刘 诏 谄附拥戴

媚逆首凶,叠建生祠,参道臣几至死地,迹昭附逆,罪蔽冠军。

孙如冽 谄附拥戴

京祠首建,谀颂不伦,朋奸骗赃,辟刑允当。

许志吉 谄附拥戴

矫旨派赃,附逆流毒,黄山一案,重辟何辞。

薛 贞 谄附拥戴

执法无闻,媚奸有迹,刘铎一案,已足抵偿。

曹钦程 谄附拥戴

媚逆窃权,张威纳贿,报复代参正类,削夺竟至殒生,佐使杀人,情法允协。

吴淳夫 谄附拥戴

媚奸迁秩,附逆建祠,推偾帅分贿酬恩,纵姻弁丧师贻患,九迁稔恶,一辟明刑。

李夔龙 谄附拥戴

夤缘线索,起据铨衡,附奸伐异党同,媚逆望风承旨,几酿清流之祸,何辞两观之诛。

陆万龄 谄附拥戴

倡祠国学,侮圣媚奸,名教罪魁,极刑莫贷。

李承祚 谄附拥戴

勋爵党奸,称颂无等,两公再请,三尺难容。

田尔耕 谄附拥戴

侍卫近臣,朋比首逆,冤毙多命,死有余辜。

许显纯 谄附拥戴

诏狱酷刑,逆奸授意,冤毙忠谏,宜正辟刑。

崔应元 谄附拥戴

北司贴刑,迎合逆珰,索赃戕命,拟辟非苛。

张体乾 谄附拥戴

献谀杀人,戕杀五命,刘铎冤对,大辟宜偿。

孙云鹤 谄附拥戴

理刑阿逆,骤列官衔,冤命宜偿,大辟非枉。

杨 寰 谄附拥戴

用刑酷烈,杀害多人,应正典刑,戍死为幸。

以上,依诸衙门官吏与内官互相交结,泄露事情,夤缘作弊,而符同奏启者律斩,秋后处决。

四 交结近侍次等

魏广微 首开谄附,阴行赞导

失仪忿劾,因合内谋,私票潜通中旨,因而祸国,委柄至于不收。

徐大化 倾心阉党,阴行赞导

阴拱元凶,显为戎首,魏广微始祸,原与逆谋杨涟等惨冤,更多主使。

霍维华 谄附拥戴

主持三案,罗织多人,复魏忠贤叙功疏云茅土尚觉其轻,复魏良卿加九级至太师尚余一级,助逆显著,闪烁何为?

张 讷 谄附赞导

首参赵南星戍死,善类株连,推兄张朴巡抚,用示酬报,桐封迫遣,似赞阴谋。

阎鸣泰 颂美

畿辅三镇,请建七祠,即刻会题,何不少避行迹?人心依归,天命向顺,形诸奏牍,岂得尽委呈详!

周应秋 颂美

称颂三十九本,题请公侯伯诰,改武荫为文荫,借媚人以处人,逆孽封公本,有“厂臣心存浴日、志切补天,宜进尚公之典,永坚带砺之盟”等语。

李鲁生 谄附赞导

倡执中宅中之说,为二魏解嘲,凡杀人媚人之凶,皆一言流毒,至攻周起元一案,尤胜颂首恶十本。

杨维垣 阉党赞导

王纪参客魏,徐大化出疏挤排,大化杀周朝瑞、顾大章,嗾使代劾。至参崔奸疏中,犹为魏逆称颂,欲更别局,兼示酬恩。

潘汝祯 首开谄附

交结织监,潜通内廷,首建逆祠,尤为始祸。俯顺舆情本有“厂臣心勤国恤,念切民隐”等语。

郭 钦 谄附

首逆姻亲,躐推戎帅,夤缘不避,罪累何辞?

李之才 颂美

建祠孝陵前,主使有人,代奏宜罪。

以上,依交结近侍官员引名例律,减等充军,仍敕下法司,行各该抚按官招拟具奏。如有赃私情节,一并勘明奏请,候部复发落。

五 逆孽军犯

魏志德 魏良栋 魏鹏翼 魏抚民 魏希孔 魏希舜

魏希尧 魏希孟 魏鹏程 傅应星 杨六奇 客光先

徐应元 刘应坤 王朝辅 涂文辅 孙 进 王国泰

石元雅 赵秉彝 高 钦 王朝用 葛九思 司云礼

陶 文 纪 用 李应江 胡明佐

六 交结近侍又次等

冯 铨 谄附赞导

父虽向与内通,到阁因而协赞,门生密友,代嗾噬人,要典主持,尤为罪案。传闻揭救周宗建等,又分遣中使时曾有阻止,积愆莫赎,末减可需。

顾秉谦 谄附

天启四年十二月至六年九月止,皆由票拟,中间止遣内镇,微有规陈。刑赏僭滥,一无匡正,褒纶轻亵,阿逆何辞?圣明有“顽钝依阿,大负先帝付托”之旨,允是定评。

张瑞图 颂美

逆祠坊额碑文,人言多其缮写,已达天听,岂是风闻。

来宗道 颂美

为崔呈秀请恤,有“在天之灵”等语,虽由司呈,何无驳正?仰聆圣谕,鉴察凛然。

郭允厚 颂美

题覆称颂四十疏,请逆封庄田禄米六本。颂有“达聪明目居高听卑”,及“安即安社稷之安,平非平一方之平”等语。

薛凤翔 谄附颂美

题覆称颂四十七本,请给逆封第宅铁券四疏。首颂厂臣伟绩本,有“劳著大工,勋高社稷,既赐通侯之爵,允膺第宅之封”等语。

李 蕃 建祠赞导

师友朋比,合谋参劾,多其代草,望门投拜,人传为“四姓奴”。建祠谀称,至呼九千岁。

孙 杰 赞导

首劾刘一燝,再劾周嘉谟,给事召还,尚书躐级。剪忌已见杨涟疏内,附珰遂与崔逆齐名。

张我续 谄附颂美

军饷中旨开销,夤缘荐起,户侍助工逾万,馈内有征。颂本有“心膂重臣,公忠谋国,嫉邪扶正,世宙清明”等语,罪有定评,饷宜严勘。

朱童蒙 谄附颂美

建祠佐逆,母死夺情,颂本有“厂臣赤心报君,吁谟定国,俎豆兼军旅之学,衮衣治征讨之任”等语。

杨梦衮 谄附

给事三年,宫保八座,管工结纳,不避嫌疑,大工侵牟,见于劾奏。

李春茂 颂美

宣武门建茂勋祠,给助库银三千两,祠成传帖庆贺叩拜。建祠本有“至德莫可名言,下情惟有祝釐”等语。

李春烨 颂美

例转给事,躐升尚书,辞恩本有“皇极鼎建,内则厂臣监臣,竭力抒忠;外则阁臣工臣,宜念分猷”等语。又先为移宫事疏救罪珰,为终始通内之证。

王绍徽 颂美

造《点将录》,佐中旨处分,劾冯从吾,致抑郁身死。

徐兆魁 赞导

惠世扬、顾大章诬案,皆其在刑部时所拟,诅咒一招,珰名并列。

刘廷元 赞导

梃击一案,党祸开先,参张差误主疯癫,王之寀竟以惨死。

谢启光 赞导

纂修《要典》,动称中旨,恐吓词林,稍有异同,径自涂改,斥南厚馈珰奸,缉获弥缝闲住。

徐绍吉 赞导

窜身史局,纂修《要典》,斥废惨杀诸臣,各欲留一罪案,叱呵词臣,涂更原稿。

邵辅忠 颂美赞导

府丞骤列尚书,攻击多其主使,送藩封本有“监体悉厂臣节制,俾臣得行其事”等语。

杨所修 颂美赞导

吏部不驳封爵,转南微及夺情,三事定案一疏,又为《要典》张本,颂本有“厂臣身事视君,家事视国”等语。

贾继春 赞导

保护选侍,藉发难端,四罪一疏得罪公论,出处占望,反覆无恒。

范济世 颂美

颂疏自叙,一岁五迁,搜括助工钱粮数十万。捐资助饷本有“劳在封疆,庆贻宗社”等语。

李养德 颂美

郎署加衔尚书,夺情忍同败类。颂本有“禁地元忠,密勿赞襄,主持在内”等语。

阮大铖 颂美赞导

因杨涟有叩马献策之语,报复有魏大中杨左之参,至合算七年一疏,尤为珰逆巧护解嘲。

姚宗文 颂美

湖广建隆仁祠,颂本有“东厂魏上公间出名世,以澄清世道为任,翊戴圣明为心”等语。

陈九畴 赞导

借谢应祥一事,倾赵南星、高攀龙等,受嗾得报,乙榜亚卿。

亓诗教 赞导

谏垣专政,珰谕起官主盟,俄而建牙失职,依然眈视。

赵兴邦 赞导

兵垣贿闻失职,吏部营起复仇,赵太宰力致谴赃,五御史一疏骈斥。

傅 魁 赞导

结同宗潜通内廷,持异见显开始祸。

安 伸 颂美

按差已满,留金助祠,颂本有“天眷圣明,赉心膂以赞内外。臣衙门已有公疏,不能自陈芹曝之忱”等语。

孙国桢 颂美

抚登称颂二疏,有“圣主中兴,明良会合,厂臣忠诚贯天地,勇略震华夏”等语。

郭 巩 赞导

为魏忠贤报首参之仇,致周宗建有逮死之惨,亚卿躐转,通内可知。

冯嘉会 颂美

部务请嘱多徇,称颂十有六疏,复刘应坤本有“厂臣精忠体国,矢志筹边,既荷特达之知,必蒙破格之眷”等语。

曹思诚 颂美

河间醵金,建祠要津,摧折善类。辞恩本有“赤心报国,殚力图度,费省功倍之亲臣”云云。

孟绍虞 颂美

署礼部,九天轮换一新本有“心膂元老笃生应运”等语。

张 朴 颂美

建四祠,颂十二本,有“皇天开亿万载灵长之祚,上公应五百年名世之期”,又“天启明良”,又“内镇清忠,元臣指授”等语。

李恒懋 赞导

荐起崔呈秀等,为“三李”中一人,入幕参谋,朋比害正。

郭尚友 颂美赞导

畿抚报南星恨,总漕建瞻德祠。神功参天地本有“厂臣扫逆如雷如霆,翼正为雨为露,弘德无涯,大功无并”等语。

李精白 颂美

东省三祠,谀颂六疏。元辅功高普被本有“厂臣孤贞报主,殚力匡时,挈魁柄以还至尊,扫浮云而开九照”。传闻颂联有“至圣至神,多福多寿”等语。

秦士文 谄附颂美

祠颂七疏,馈器镂名。颂本有“业赫圣明之世,昭上公之功”等语。葛九思荐士文“忠诚天授,敏捷飙飞”。

张文熙 颂美赞导

逆党姻亲,群邪契好,嗾倪文焕诬周顺昌,巡视光禄,有颂珰疏。

杨惟和 赞导

主事加衔,副都暱奸,曲尽谄媚。

何廷枢 颂美

封爵已定给赐应优本有“查拨额地七百顷,银二千两”,及“查参违例逋欠”等语。

陈朝辅 颂美

安平庄田催报各属先报田数,挪解钱粮。

许宗礼 赞导

户都吏垣,更调管察,考选曲徇,要路跻升,同乡党比。

卓 迈 颂美

二祠一颂,珰败反攻,待崔呈秀报仇,参夏之令逮死。庙算制胜本有“厂臣知人善任,樽俎折冲”等语。

卢承钦 颂美

谀颂二疏,又请刻党籍榜示海内。建祠本有“股肱良弼,社稷元勋,扶圣主于中兴,焕宸居于大壮”等语。

陈尔翼 颂美

颂逆有“内外诸臣心厂臣之心”等语,荐崔呈秀为本兵,请五城逻东林余孽。

石三畏 赞导

王官夤缘考选,噬效生死遭诬。

郭兴治 赞导

攻道学例转,因中旨复还,参方震孺逮问,荐吴淳夫京堂。

刘 徽 颂美赞导

称颂十一本,诬房可壮、樊尚燝盐赃,参熊廷弼悬赃百万。颂本有“厂臣干国精忠,尽心筹划,三战三捷,奏此肤功”等语。

智 铤 颂美

通内得选北道,嗾伤善类多人,参解学龙、侯恪削夺,颂本有“运筹帷幄,付托得人”等语。

何宗圣 颂美

房山建显德祠,祠成买香火地。题祠本有“厂臣睿算参微,精诚格天”等语。

王 珙 颂美赞导

参方大任,问徒追赃。祠颂疏中不名厂臣,谢恩本有“厂臣志虑精勤,经营得法,俾三朝之阙典克行”等语。

汪若极 颂美

阿逆珰两疏谀颂,罗王赞化一狱媚奸。天心助顺颂美本有“厂臣缉奸助饷,中外感激精忠”等语。

陈维新 颂美

参王允成,荐张我续疏云“无奸不照”,又云“清明再辟”。

门克新 赞导

罗织孙文豸、顾同寅冤斩,词连文震孟、陈仁锡、郑鄤除名。

游凤翔 赞导

假参高攀龙,自辨复原职,借纠宫秉忠,连劾惠世扬。

田景新 赞导

始在师门,窃柄用事,殿工疏荐崔呈秀侍郎兼右佥都御史。

吕纯如 颂美

惠藩监随,掠毙夫役,复命疏荐,归美厂臣。

吴殿邦 赞导

媚珰劾樊王家追赃,通参改尚宝卿破例。

黄运泰 颂美

建祠守祠称颂十本有“厂臣志切恢复,知人善任,运筹帷幄,文武承受方略”等语。

李从心 颂美

祠颂五疏,河道叙劳本颂有“厂臣本擎天捧日之赤心,运旋乾转坤之妙用,独居首功,当膺特典”等语。

杨邦宪 颂美

江西建祠,元勋功德甚隆本有“厂臣魏上公,光岳元精,扶舆正气”等语。

郭增光 颂美

河南会建戴德祠,有“厂臣德隆”;乞请额名本有“体国精诚,感民倾慕”等语。

单明翔 谄附

主事三年,躐跻巡抚,肃宁城工得力,畿辅筹边未闻。

王 点 颂美

巡抚大同,会建嘉猷祠,助工本有“厂臣纯忠为国,默助自天,边将末吏,敢不体厂臣,以体宸衷”等语。

李 嵩 颂美

登莱二祠,称颂七疏有“厂臣神谋秘算,授计筹边,赫声濯灵,扬威各镇”等语。

牟志夔 颂美

建祠派银,属员稍迟,立毙解役。

张三杰 颂美

巡抚甘镇,称颂五本有“厂臣与阁部和衷筹画,远烛边陲,纪纲振肃”等语,臬司骤跻开府,夤缘攀附有征。

曹尔祯 颂美

抚晋建祠三本有“心膂重臣,早夜经营,细大拮据”等语。

毛一鹭 颂美

苏州同王珙建祠,被逮周顺昌激变。

张文郁 谄附

主事骤躐侍郎,督工夤缘媚逆。

周维持 赞导

疏请刻党籍、拆书院,论刘一燝、周嘉谟等削籍。

徐复阳 赞导

诬郝士膏追赃,参方逢年等削籍,持局结案二疏,护奸害正有征。

黄宪卿 颂美

中城山东,二祠二颂,元勋万古为烈本有“厂臣赤心,中天日月,热肠特地乾坤,成两朝大慈大孝,佐九重允文允武”等语。

许其孝 颂美

扬州会建瞻恩祠,颂本有“督厂魏上公,天付英姿,灵钟名世,功高社稷,德被商民”等语。

张素养 颂美

荐邪被劾,复官巡方,二祠一颂,王师屡捷本有“赖厂臣以安社稷之心,定制胜之画,方略密授,机宜悉符”等语。

汪 裕 颂美

建祠守祠,谀颂七疏,元臣功德天崇本有“魏忠贤丹渊浴日,灵腕补天,德耀乾坤,勋在社稷”等语。

梁克顺 赞导

受人意指,横肆劾弹,蒙恩本有“东林元凶大憝,立为逮诘削夺,海宇共睹清醒”等语。

刘弘光 颂美

两院回稿,建报功祠,屡疏抨弹,多属善类。

温皋谟 颂美

湖广建隆仁祠本有“厂臣翼赞朝廷,计安社稷,懋德崇功,藏在盟府”等语。

鲍奇谟 颂美

河南会建戴德祠,颂与郭增光同。

陈以瑞 谄附

叩逆像长揖佛前,致珰疑旋被斥逐。

庄 谦 颂美

会建祝恩祠,并颂二本有“厂臣德著庙堂,中外享有道之福,内扶社稷,遐迩承无疆之休”等语。

龚萃肃 颂美

盐差建祠本有“厂臣魏上公颙然柱国元勋,卓尔清朝硕辅”等语。

李应荐 颂美

荐潘汝桢监试,中崔铎招嫌。

何可及 颂美

颂疏五本,先帝逆珰并称。

李时馨 颂美

改折本内有“火灾修省,天心仁爱,内有竭忠之臣,外有调元之相,何难消弭?此真尧有九年之水,益成其为圣帝”等语。

刘 渼 颂美

两疏媚逆,科参可凭。

王大年 颂美

巡城建祠,虽由合疏,中台执法,宪纪何存?

佘合中 颂美

恭陈闻见本有“臣蜷伏田里,台臣崔呈秀等交章荐拔”,又“有洁己急公之厂臣,保护于内,凤至麟生”等语。

徐 吉 颂美

建祠本有“厂臣泽被海隅”等语,祠成,仍疏叙效劳官,有“厂臣功德不朽”等语。

宋祯汉 颂美

淮南建瞻德祠,会疏同词谀颂。

张汝懋 赞导

诬参樊尚燝、房可壮、杨嘉祚追赃。

许可徵 颂美

兵垣以边事颂,加衔至左副都,捷音俘解本有“厂臣先机运筹,阁部沉心谋赞,内镇督抚道将鹰扬阃外”等语。

刘述祖 颂美

抚院回稿建祠,谀颂无所规正。

李灿然 颂美

河东会建褒勋祠本有“魏上公帝简笃生,佐兴间出,允九五之元臣,洵五百之名世”等语。

刘之待 颂美

会潘汝桢疏到稍迟,后以例推被削。

孙之獬 赞导

中崔铎喷有人言,哭《要典》大贻嗤笑。

吴孔嘉 赞导

登馆即工通内,黄山惨杀多人。

季寓庸 赞导

奸党荐入铨司,钻营见于参疏。

潘士闻 颂美

闽中试录序文有“圣主当阳,帝赉良弼,策问有庙堂之上,帷幄之中,胜算密谋,出奇授略”等语。

王应泰 赞导

试录列内监督抚序文,有“心膂股肱”等语。

张元芳 赞导

逆枢至戚,荐入铨司。

阮鼎铉 颂美

诬参吕坤、郑三俊,三案元凶一疏,颂珰备极称扬。

李若琳 颂美

上林官民建祠,列名不能坚拒。

张永祚 颂美

建良牧署存仁祠、嘉荫署洽恩祠、林衡署永爱祠。

周良材 赞导

珰孽逆封,案呈题复。

曾国祯 颂美

建卢沟桥隆恩祠本有“厂臣精神格天,睿算通微”等语。

张化愚 颂美

建崇文门广仁祠,元功德业普施本有“精忠贯日”等语。

李桂芳 颂美

大工谀颂,有守令怠缓本参贺仲轼、胡敬辰,有“厂臣急工之念,可容草莽委之”等语。

张一经 颂美

军国大计本有“天眷圣明,笃生厂臣,安内攘外,功高千古”等语。

陈 殷 赞导

主事卿仆,夺情视事。

夏敬承 颂美

拜祠首倡谀言,上公高悬榜谕。

周 宇 谄附

附胡监乡亲厚善,夸魏祖神道通灵。

魏 豸 谄附

自认义孙,逆祠朔望谒拜。

郭希禹 颂美

输田二百顷,为生祠祭田。

颉 鹏 颂美

逆祠倡拜题额,升郡称建专祠。

李际明 谄附

劣转贿奸升官,逆祠治品供献。

魏宏政 谄附

借胡监分金荐扬,而拜逆祠,绕门引水。

岳骏声 赞导

诬王之寀受赃,竟至逮死,梃击诬案已毁,肆辩不休。

郭士望 赞导

直陈东林陷害本有“厂臣魏上公,转阴霾日月,为光明乾坤,臣何幸遭逢明良盛世”等语。参南居益、魏大中等,又自称曾经崔呈秀特荐。

张聚垣 谄附

准贡附珰,躐转管差,贪累万金。

周 锵 颂美

河南督修戴德祠,毁王府民房二千余间,起宫殿九楹。

徐四岳 颂美

任子工部,加衔卿贰,颂本有“臣莅任以来,木税一节倍意厘剔,一念微衷莫非仰体厂臣德意”等语。

辛思齐 颂美

谀颂二本,凭珰攘官。

胡桂芳 谄附

凭恃奥援,复仇害正。

以上依交结近侍官员律,引名例律减二等,坐徒三年,纳赎为民。

七 谄附拥戴

李 实 李希哲 胡良辅 崔文昇 李明道 刘 敬

徐 进 冯 玉 杨 朝 胡 宾 孟进宝 刘 镇

王体乾 梁 栋 张守成 商承德

以上一款十六人并前一款徐应元等十六人中,有见在闲住的,并放回原籍的,都着革去冠带,为民当差。奉圣旨:“览卿等奏,这逆谋党附诸人,罪状各殊,刑章宜正,除重辟以上监候逮问见拟外,其充军发遣,及赎徒为民,行该抚按照款结止具奏。朕遵明国宪,敕法除奸,申儆官刑,昭布中外,还同敕谕一并通行。该部院知道,钦此。”[68]

在钦定逆案名单之后,内阁首辅韩爌做了补充说明:“臣等钦奉上屡谕,参定附逆一案,反复商酌,除将祠颂赞导诸臣分别重罪拟戍,以至削籍为民,开列款项,具疏奏闻。及圣谕事本为公,而势非得已,素有才力而随人点缀,如封疆辽黔,及素任无过诸臣,俱置物议外,若称颂稍次前诸臣,或居位鲜匡维之略,而指纵亦无奸谋,或滥竽备筹采之员,而线索初非自主,或径本歧邪,播珰恶非为戎首;或阶因骤躐,稽职掌尚未全堕,以逮专阃建牙,品原庸碌散员冗吏,识昧挺特者,臣等欲再拟减等,则恐前重而后轻,欲概拟削籍,又虑罪轻而罚重,谨依考功法不谨例一款,将诸臣并拟闲住,另请上裁。如蒙皇上俯允,彼重处者知媚逆之不可为,即宽政尚从褫削,此量惩者幸身名之未尽辱,纵枯槁亦沐恩波。其于激扬人心,培养元气,未必不均有藉矣。至内中军民商匠数本,臣等初拟行抚按查究,既复思之,此辈么么末品,见缙绅尚且风靡,彼效尤何足深怪之!闻上本时多奸棍捏名,希荣窃润,今名虽在而人半非,必行追究恐有桃僵李代之虞。其真正倡谋罔利者,地方官执而治之有余,可无重烦宸断为也。再照此举,臣等凛奉圣谟,胪分二案,考据不敢不核,程量不敢不平,秉心不敢不虚,持议不敢不正。年来目睹耳闻,收括略尽,即更有溢出,或存疑者,决无元恶大憝得窜逃于指示之外。圣谕谓‘纵有漏遗亦赦而不究’,大哉王言,真与覆载同量。从此静戢玄黄,各修职业,养世道平康之福,慰圣明宵旰之忧,臣等愿与大小诸臣共勉之矣。臣等不胜冒昧之至,为此谨具奏闻。”[69]

韩爌奏疏所说的“臣等”,是指内阁辅臣韩爌、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他们的宗旨是能宽则宽,对于四十四名重要人物予以从宽发落。其中包括:“代言柄轴,碌碌徇人,出镇珰封,唯唯听命”的黄立极;“票拟不闻力诤,趋谄亦未当先”的施凤来;“掌院曾有颂疏,入值未闻显过”的杨景辰;“泾渭漫无主裁,线索随人指授”的房壮丽;“在工一味恭谨,幸犹见机去早”的董可威等。全部按照“考察不谨例”,拟“冠带闲住”。皇帝批示同意:“这次款所列量惩,各官拟议允协,都着照不谨例,闲住。”

另外又开列“附逆案漏网”名单,有张枢、赵胤昌、薛国观等二十一人,俱应补入赞导,从重拟罪;又有田一甲、曾楚卿、朱继祚等三十人,俱应补入谄附定罪;张凤翼、袁崇焕等六人,亦俱建祠,但与诸奸不同,宜减等论处。

7. 余论:对于钦定逆案的评估

此次清查阉党逆案,包括首恶魏忠贤及客氏,罪犯分作七类:首逆二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二十八人,交结近侍又次等一百二十八人,谄附拥戴十六人,共计二百一十人,如果加上祠颂四十四人、漏网五十七人,共计三百十一人。

首逆同谋六人:兵部尚书崔呈秀,宁国公魏良卿,锦衣卫指挥使侯国兴,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按照大逆律本应凌迟处死,现减等拟斩。交结近侍十九人,如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刘志选,太仆寺卿署御史梁梦环、倪文焕,兵部尚书田吉,总督蓟辽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刘诏,太仆寺少卿孙如冽、曹钦程,工部尚书吴淳夫,右副都御史李夔龙,国子监生陆万龄,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许显纯,锦衣卫同知崔应元、张体乾,锦衣卫右都督孙云鹤、杨寰等,按照交结近侍奸党律论斩,秋后处决。这些都罪有应得。但是罪恶并不逊色于上述诸人,如大学士魏广微,工部尚书徐大化,吏部尚书周应秋,兵部尚书霍维华,总督尚书阎鸣泰等,作为“交结近侍次等”,仅仅判处“减等充军”,未免过于宽纵。至于“交结近侍又次等”,人数最多,更加宽纵,大学士冯铨、顾秉谦、张瑞图、来宗道,延绥巡抚朱童蒙,吏部尚书王绍徽,光禄寺卿阮大铖等,仅仅判处“坐徒三年,纳赎为民”,实际上不过“削籍”而已,与他们的罪孽不相匹配。等而下之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杨景辰,吏部尚书房壮丽,督师辽东兵部尚书王之臣等,只是判处“冠带闲住”,可谓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皇帝朱由检亲自确定清查阉党逆案的方针,再三督促阁部大臣一定要做到无一遗漏,除恶务尽。逆案名单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展到三百多人,阻力重重,要真正做到“除恶务尽”,谈何容易!他自己也没有坚持原则,指示阁部大臣点到为止,“纵有漏遗,亦赦而不究”。

因此,钦定逆案遭非议,就不足为奇了。李逊之说:“此案主笔者首辅韩(爌),参定者次辅钱(龙锡)、李(标),暨部院三人也。首辅持正有余,刚断不足。况冢宰(吏部尚书王永光)身曾颂逆,而与定附逆之案,有不私庇同党掣肘当事者乎?所赖圣明嫉恶甚严,申谕再四,诸臣惕于明纶,不敢不遵命以从事。然欲上副圣天子错枉之权,下昭万世臣民之戒者,尚有未尽也。自此以后,谋翻局者伺之十七年如一日,上之坚持者亦十七年如一日。直至南渡后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案翻而国运随之以尽。尚得谓小人之进退不关兴亡大数哉!”[70] 李逊之的批评是深刻的,内阁首辅韩爌刚断不足,吏部尚书王永光自身附逆,怎能定附逆之案?因此,除恶务尽成为一句空话。崇祯一朝十七年,阉党余孽的翻案活动或隐或显,始终没有消停,直至南明福王小朝廷马士英、阮大铖掌权,全面推翻阉党逆案,王朝的末路已无可挽回。

文秉也有类似的批评:“定逆案者,辅臣韩爌、李标、钱龙锡、周道登,冢臣王永光、宪臣曹于汴也。当大憝斩除之后,自应穷治其党,上以副圣天子错枉之权,下以昭千万世人臣之戒。《春秋》之义,首严乱臣贼子,而必先治乱臣贼子之党,法至严也。王永光业已本兵颂美矣,以颂珰之人,为定附珰之案,谬孰甚焉!且也,杨世芳为蒲川公(韩爌)也戚,薛国观为沈惟炳也友,俱邀恩一面之网。于是同事者皆援例而逃吏议。操法纪以佐圣天子者,固若是耶?”文秉不仅指出吏部尚书王永光是“颂珰”之人,岂能定“颂珰”之案;还指出韩爌为亲戚杨世芳网开一面,其他参与定案的人援例仿效,宽纵与漏网自然难以避免。他还质疑一系列定案中的问题:

——人臣非有大功不许封公侯,此祖制也。所司朦胧奏请,当该官吏即受封之人皆斩,律也。今逆孽魏良卿斩矣,而奏请三封之周应秋,何以不辟?

——交结内官近侍人员者斩,谋杀人造意者斩,律也。而显行通内之霍维华、孙杰、冯铨、邵辅忠,罗织熊(廷弼)案之徐大化、杨维垣,何以未斩也?

——又律上言大臣德政者斩,何况阉寺。而首建生祠之潘汝祯,何以幸免也?

——又律子孙骂父母者绞,此就愚氓言也。刘志选、梁梦环甘作鹰犬,直攻懿安,忍下华歆之毒手,显行成济之操戈。怀奸如此,骈斩何疑?而仅拟一绞,何以平人心也。

——《三朝要典》明为逆贤权书矣,而纂修之曾楚卿、朱继祚等,何以意格外也?

——捐助之楚藩勋臣,建祠之梁世勋、李诚铭、郭振明,捐资之李守锜、汤国祚,颂美之张惟贤、常胤绪,独不可奏请处分乎?

——黄立极等身入纶扉,而满朝颂德,遍地生祠,不闻诤正,焉用彼相?

——顾秉谦位居首辅,而播恶成祸皆出其手,区区赎徒,遂足蔽其辜乎?至闲住一款为居官不职者设耳,诸人既属逆贤私党,岂容复厕衣冠之末,而犹以不职之例列之乎?

揭示了这些疑团以后,他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虽然是马后炮,毕竟反映了舆情民意。请看他的意见:“草莽放论,窃谓刘志选、梁梦环应照崔呈秀,决不待时,妻孥没入,家产籍官。通内显著孙杰等,熊(廷弼)案主谋徐大化等,与首开祸始之顾秉谦,请题三封之周应秋,首建生祠之潘汝祯,应照吴淳夫等,监候处决。其僭谀在天之来宗道,叩首九千岁之黄运泰,尧天帝德之李精白,哭争《要典》之孙之獬,与原拟充军之阎鸣泰等,俱应改发边外为民,仿古投诸四夷以御魑魅之义。其原拟赎徒张我续、郭尚友等,应改充军……其赞导漏网张枢、袁鲸等,纂修《要典》曾楚卿、朱维祚等,试题颂美张士范、陈盟等,建祠颂美史永安、张凤翼、梁应泽等,颂美漏网王永光、苏茂相等,申详生祠司道张维世、宁三翰等,与原拟闲住黄立极、房壮丽等,俱应改为民。其楚藩与勋臣郭振明等,应题请停爵革禄,用是以惩。”[71]总之,文秉强烈主张不要让阉党的残渣余孽蒙混过关,这也印证了“除恶”并没有“务尽”。

在清查阉党逆案的同时,己巳京察即崇祯二年的北京察、南京察,也在进行之中。毫无疑问,此次京察的首要任务,应是清除官僚队伍中的阉党分子,正如吴应箕所说:“南北二察皆以驱除逆党为主。”[72]

当时主持北京察的是吏部尚书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于汴、吏科都给事中沈惟炳、河南道御史蒋允仪等。他们检察出一些附逆官员,诸如:

“美大工而献谀词”的太仆寺少卿李宣培;

“拆白鹿洞书院”的南京太常寺少卿彭惟城;

“既为崔魏之官,自应为诐邪之事”的太常寺卿蒋一骢;

“(王)绍徽之浊乱世界皆其谋”的浙江巡抚兼兵部右侍郎张延登;

“认田尔耕为同宗”的四川巡抚兼右副都御史田仰;

“柔媚无骨阴险多机”的太仆寺卿管太常寺少卿事吴弘业;

“人既昏庸心复阴险”的太仆寺卿管少卿事王大智;

“奸邪巨擘鹰犬前茅”的太仆寺少卿安伸;

“诬攻逆党素忌之人以投其好”的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刘斌;

“以告密为首功”的户部浙江司主事王廷谏;

“称厂臣一柱擎天寸丹捧日”的户部广东司郎中白鲲;

“与韩敬等造《天鉴录》一书”的户部河南司主事沈德先等。

主持南京察的是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南京吏部尚书缺员)、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陈于廷等人,检察出的附逆官员有:

“附冯铨而作魏珰之幕客,非馆职而充《要典》之总裁”的大理寺左寺丞谢启光;

“其所喜必为逆珰所喜之佥人,其所劾必为所憎之良士”的都察院河南道御史何早;

“包揽词状殆无虚日”的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刘汉;

“原以魏广微亲侄强认忠贤义孙”的户部广西司郎中魏豸;

“以周应秋之爱婿作魏忠贤之义孙”的礼部祠祭司郎中虞大复;

“夸魏祖爷真活神道到处通灵”的礼部车驾司郎中周宇宠等。

南京吏科给事中钱允鲸等揭发的附逆官员有:

“擢升总为崔魏传灯,起废竞与奸邪护局”的吏部尚书房壮丽;

“奔竞情浓,弥缝术巧”的四川巡抚田仰;

“发纵指示作虎彪之先驱”的太仆寺卿张文熙;

“本是凶阉假子,巧作关门盗臣”的兵部尚书王之臣;

“钻入逆珰之幕首开杀机”的兵部左侍郎邵辅忠;

“佐察则清流抱投浊之冤,伪史为正人修刺骨之怨”的户部侍郎徐绍吉;

“主持邪局无限阴谋,虎彪是其驱用之爪牙”的工部尚书刘廷元;

“性类贪狼毒逾乳虎”的兵部尚书霍维华;

“因珰焰之顿张致官阶之速化”的兵部侍郎吕纯如等。

吴应箕《己巳京察》中列出的上述名单再次表明,在阉党专政的非常时期,大批官员卖身投靠魏忠贤,极尽奴颜婢膝之能事,为了升官发财,对魏忠贤及其阉党献媚邀宠无所不用其极。及至阉党倒台,又千方百计隐匿掩饰,佯装揭发,妄图撇清关系,浑水摸鱼。倘若不对他们进行彻底清算,要想推行崇祯新政,几乎是痴人说梦。由此看来,钦定逆案以这种方式终结,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尽管难以除恶务尽,但已经是当时所能达到的较为可取的结果。

由于观察问题视角的差异,有些人从相反的角度对钦定逆案进行非议,夏允彝就是一个例证。他对钦定逆案的看法与众不同,一方面指出:“阁臣韩爌端而厚,钱龙锡和而谨,亦不欲广搜树怨”,另一方面指出:“是案所罗列甚广,几无一遗。”作为“罗列甚广”的证据,他举例说:“如杨维垣首参(崔)呈秀,不宜入也;以其力扼韩爌、文震孟之出,遂处以谪戍。虞廷陛曾参孙居相者,于赵南星原无弹章,以纠南星误处之。吕纯如虽有颂珰之疏,疏至,熹庙已宾天,霍维华取其疏稿削去之矣,竟据邸报以入之。此何等事而草草罗入,致被处者屡思翻案,持局者日费提防,纠缠不已。迄南都再建,逆案翻而宗社墟矣。此则当局者之咎矣。”[73]夏允彝所举实例或许不无可以商榷之处,但其结论实在难以恭维——把逆案中人屡思翻案归咎于当局者定案时罗列太广,且草草了事,显然是过于意气用事的偏执之见。事实恰恰相反,崇祯一朝逆案中人不断企图翻案,继之弘光朝这种翻案风更加嚣张,充分表明钦定逆案除恶务尽的方针是何等正确何等必要,由于主事大臣手下留情,从轻发落一些要犯,后患是多么严重。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权力之争残酷无情,即使当初定案时慎之又慎,时过境迁,仍然会有人跳出来翻案,这不以人们的善良愿望为转移。夏允彝与阉党并无瓜葛,上述论断只能看作是不谙世事的书生之见。

有明一代,宦官专权造成政治祸乱共有三次:王振、刘瑾、魏忠贤,一次甚于一次。魏忠贤之乱几乎颠覆社稷,原因就在于,宦官与朋党合而为一,结成所谓阉党。身临其境的政治家兼学者文震孟说得好:“(王)振、(刘)瑾之时,小人附之者,犹视为旁门曲径,唯恐人知……逆贤之时,小人附之者视为康庄大道,共知共见。凡为正人者,为小人所恶,即为逆贤所仇,不必其积怨逢怒于己也,夫一人之仇有限,以众小人之仇仇天下,而君子始涤地无类矣。”[74]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不对阉党逆案彻底清算,势必铸成历史性错误。由此看来,朱由检排除各种干扰,钦定逆案,是政治家远见卓识之举,无论对于明朝而言,抑或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都是值得称道的有声有色的大手笔。


[1]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二·魏忠贤》。

[2]文秉《烈皇小识》,《明季稗史初编》卷一。

[3]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三《天启》。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崔呈秀》。

[4]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二,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七日。

[5]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二,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七日。

[6]《崇祯长编》卷三,天启七年十一月壬申。

[7]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二,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七日。

[8]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三《诛崔呈秀》。谈迁《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十一月甲戌。

[9]张岱《石匮书》卷一百九十六《逆党列传·五虎》。

[10]《崇祯长编》卷三,天启七年十一月壬辰。

[11]《明思宗烈皇帝实录》,天启七年十二月甲午。

[12]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三,天启七年十二月初一日。

[13]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三,天启七年十一月庚辰。《崇祯长编》卷三,天启七年十一月辛巳。

[14]《崇祯长编》卷四,天启七年十二月丙辰。

[15]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二十四《附纪·诛逆爰书》。

[16]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三十四《附纪·诛逆爰书》。

[17]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三十四《附纪·诛逆爰书》。朱长祚《玉镜新谭》卷九《爰书》。

[18]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四,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19]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三十四《附纪·诛逆爰书》。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四,天启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20]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六,崇祯元年正月二十六日。

[21]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五《逆贤胁从纪略》。

[22]张廷玉《明史》卷三百五《宦官二·王体乾》。

[23]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三,天启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24]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四,天启七年十二月初八日。

[25]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四,天启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26]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初六日。

[27]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初七日。

[28]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初八日。

[29]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十二日。

[30]《明思宗烈皇帝实录》,天启七年十二月丙辰。

[31]李逊之《三朝野记》卷四《崇祯》。《崇祯长编》卷五,崇祯元年正月戊子。

[32]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六,崇祯元年正月二十七日,刑部一本,奉旨。

[33]金日升《颂天胪笔》卷二十四《附纪·逆珰审语》。

[34]外史氏《圣朝新政要略》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初六日。

[35]《崇祯长编》卷五,崇祯元年正月己巳。

[36]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顾秉谦》。

[37]《崇祯长编》,崇祯元年三月乙丑。

[38]谈迁《国榷》卷八十九,崇祯元年三月乙酉。

[39]倪元璐《首论国是疏》,《奏牍》卷一。倪会鼎《倪文正公年谱》卷一,崇祯元年正月。按:倪会鼎系倪元璐之子。

[40]倪元璐《请毁要典疏》,《奏牍》卷一。《崇祯长编》卷八,崇祯元年四月己未。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倪元璐疏三案》。

[41]李逊之《三朝野记》卷四《崇祯》。文秉《烈皇小识》卷一。

[42]倪元璐《请毁要典疏》,《奏牍》卷一。

[43]蒋平阶《东林始末》,崇祯元年。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来宗道》。

[44]文秉《烈皇小识》卷一。

[45]《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庚午。

[46]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

[47]《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庚午。

[48]《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庚午。

[49]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霍维华》。

[50]《崇祯长编》崇祯元年五月癸亥。

[51]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

[52]谈迁《国榷》卷八十九,崇祯元年五月丙寅。

[53]《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丙寅。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李蕃、李鲁生、李恒懋》。

[54]《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甲子。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霍维华传》。

[55]《崇祯长编》卷九,崇祯元年五月丙寅。

[56]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

[57]《崇祯长编》卷十,崇祯元年六月戊戌。

[58]《崇祯长编》卷十,崇祯元年六月己亥。

[59]吴应箕《两朝剥复录》卷一,天启四年十月。

[60]《崇祯实录》(嘉业堂藏旧抄本),崇祯元年六月壬子。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魏广微》。

[61]《崇祯长编》卷十七,崇祯二年正月丁卯。张廷玉《明史》卷三百六《宦官三·顾秉谦》。

[62]谈迁《国榷》卷九十,崇祯二年正月庚辰。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

[63]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夏允彝《幸存录》,《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五。

[64]夏允彝《幸存录》,《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五。谈迁《国榷》卷九十,崇祯二年正月庚辰。

[65]谈迁《国榷》卷九十,崇祯二年二月丁亥。

[66]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夏允彝《幸存录》,《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五。谈迁《国榷》卷九十,崇祯二年二月壬子。

[67]王世德《崇祯遗录》,崇祯二年三月十九日吏部都察院接出圣谕。《崇祯长编》卷十七,崇祯二年三月丁丑。

[68]以上钦定逆案名单见文秉《先拨志始》卷下《钦定逆案》及韩爌等《钦定逆案》,两书中个别人名顺序不同。

[69]韩爌等《钦定逆案》。文秉《先拨志始》卷下《钦定逆案》。

[70]李逊之《崇祯朝记事》卷一。

[71]文秉《先拨志始》卷下。

[72]吴应箕《两朝剥复录》卷八《己巳京察》。

[73]夏允彝《幸存录》,《明季稗史初编》卷十五。

[74]文震孟《黄忠端公神道碑铭》,《明文海》卷四百六十四《墓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2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