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炉边话明史——瘗旅文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2 23:58:42 0


正德四年,兵部主事王守仁,被巨阉刘瑾陷害,被流放到贵州当了龙场驿驿丞。秋天,说是有个吏目从京师来,带了一子一仆,投宿在当地苗民家中;王守仁从篱落间望过去,想问问他所关心的京师事情,由于阴雨昏黑,未能如愿。

第二天早晨,派人去探望,已经走了。他和吏目的篱落因缘,原可从此结束。

不想靠近中午,有人从蜈蚣坡来,说:“一老人死坡下,旁两人哭之哀。”王守仁听到后便说:“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这个吏目早晨才走,不到半天,就死在荒僻的异地了。

傍晚,又有人来,说:“坡下死去二人,旁一人坐叹。”那是老人的儿子。到了第二天,又有人来,说:“见坡下积三尸焉。”那当然是仆人了。两天之内,三命俱丧,鬼伯催人,何苦如此酷急。王守仁想到暴骨无主,便命二童子拿畚箕和铁锹去埋葬。这是最简陋也最凄凉的葬法了。二童子面有难色。王守仁说了这样一句话:“噫!吾与尔犹彼也。”这话已经不是为怜悯死者而说。二童子被他感动得流泪,便奉命而往,就在山脚下掘了个洞,又以鸡一只、饭三盂相祭。死者有灵,一定会感到意外,却是无从报答了。

三个死者的尸骸算是得到落实了,可是活着的王守仁的心事却未了结,便在《瘗旅文》中自报姓名与身份:“吾龙场驿丞王守仁也。”接下来说:你又是什么地方的人,为什么要为鬼于此山?我为了得罪,流放到这里是应该的,你又何罪呢?听说你只是一个吏目,俸禄不过五斗,尽可带领妻子耕种度日,为什么以五斗而易七尺之躯?这还不够,又加上你的儿子和仆人。“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王守仁在京师上疏时,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他是估计到的。到了贵州这样瘴烟弥漫的地方,政治上、生活上会受到什么样的遭遇,也是估计到的。他到任后,思州知州就派人去凌辱他。但两天里面连丧三命的悲剧,却带有极大的偶然性。而且由他身经目击,直到最后,还是不知道这三个逝者的姓名,只知老人是吏目,也就是同为官场中人,这就不能不引起他感情的波澜,命运上的敏感。他也许在后悔:早知如此,就该冒雨一见。

“吾与尔犹彼也”,这种兔死狐伤式的联想,恐也不止王守仁一人。当时到穷山恶水的龙场一带,非流放即谋生,可是为什么要到这样地方来谋生,不能在乡下种田活命吗?他忍不住责备死者了:“皆尔自取。”阳明先生真的这样忍心吗?恐怕还是夫子自道。清林云铭在《古文析义》中说:“掩酪埋胾,原是仁人之事,然其情未必悲哀若此。此因有同病相怜之意,未知将来自己必归中土与否,触景生情。虽悲吏目,却是自悲也。”祭文原不是写给死人看的。王守仁在此文中要发泄的情绪,原是积蓄已久了。

正德五年冬,他又至京师入觐,因为刘瑾已于八月间枭首西市。九泉可作,吏目一定会高兴庆祝,当初如没有这位沦落天涯的龙场驿丞,这三人就将成为骷髅而任人挪弄了。

王守仁一生的文治武功,可称述的很多,这一瘗旅义举也是值得大书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05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