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炉边话明史——吴中四杰之冠的高启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2 23:58:23 0


去年因选注《明诗三百首》,涉猎了一些明代诗人的作品和资料,近承《苏州杂志》殷勤征稿,于是想到了高启(1336—1374年):他因替魏观写过上梁文而株连惨死,也是明初东南一件大冤案。

刘基与高启都是朱明开国时期有成就的作家,但刘基后期已成为太祖的“吾子房也”,又卷入政争中(刘基之死,也是疑案)。高启却是纯粹的诗人,他的乐府诗,就非刘基所及。他与清初的吴伟业都以风格高华、音节浏亮[1]著称。明代不少诗人,在文学理论上都有自己完整的观点,并写过专题,各自代表一种流派,高启只是用诗歌本身来表达他对诗的认识。明初诗坛,还有一个人文地理上的特征,即名家大都出于南方(清代仍保持这种优势),尤蔚著于吴中。刘基曾被称为越派领袖,高启则为吴中四杰之冠。这当然由于当时南方较为富裕开放,苏州更加繁荣。

少年时期,他没有投从过名师,全靠自己力学。十八岁时,和吴淞江畔的青丘巨室周仲达之女结婚,后遂移居岳家,自号青丘子。二十三岁时曾作《青丘子歌》,也是一篇微型的自传,反映了他在年轻时的志趣与愿望。他因曾住过吴县北郭,故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为北郭四子,余三子的成就都逊于高启,而四子的下场都很悲惨,杨基殒命于输所(服苦役的工所),张羽投水自尽,徐贲瘐毙狱中。

高启被腰斩时只有三十九岁,在明代仅生活了七年,时当大乱初平,雨露一新,却不让他再活下去了。所以,他的大部分时期是在元代度过的。当时元政已很腐败,群雄并起,东南涌汹,张士诚割据于苏州。他的《明皇秉烛夜游图》《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都是他歌行中的力作,实为有感于元主的享乐误国而作,露出他的萧条没落之感。后者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年己亥(1359年),开头的“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的文皇,即指元文宗,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云:“与少陵《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同一用意,盖拳拳故国之思,意不在教坊弟子也。而诗格则在元和、长庆之间。”此诗后于文宗时(约三十年)所作,过了十年,元朝就灭亡了。沈氏以为是元亡后作,实误。诗中“朝使今年海上归,繁华休说乱来非”二句,即指当时京师粮食恐慌,元主诏遣大臣以御酒、龙衣赐张士诚,征海运粮,乃运米十一万石至京师事。高启又有七绝《闻教坊人歌》:“《渭城》歌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更是效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的。

他的诗,工于模拟,学什么像什么,也因为常服他人衣冠,因而能显示他本色和气魄的,便觉单薄了一些。这与他才到中年,便遭腰斩的惨遇也有关系,艺术生命过早地随肉体而被扼杀,如果天假以年,渐涉苍劲,必将枝盛叶茂,自成天趣。埋葬了一批有才情的诗人,也就埋葬了一片艺术的生机。在中国文学史上,这种痛心的例子,原不止高启等几人。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征高启、王彝等十六人共同纂修,并授以翰林院国史编修职。次年,高启乃移家金陵,由天界寺迁居钟山里第,其《清明呈馆中诸公》的“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一联,即颇为人传诵。同年七月,太祖御阙楼召对,擢启户部侍郎,启自承年少,不敢当重任而辞谢,太祖乃赐白金放归,在《始归田园二首》中,表现了极为轻快安适的心情。在《效乐天》之末云:“功名如美味,染指已云足。何待厌饱余,肠胃生疢毒。请看留侯退,远胜主父(主父偃)族。我师老子言,知足故不辱。”可见他已觉悟到富贵场中,非士子安身立命之地,哪里知道屠伯已在盯住他。《明史》本传记启放归后,有这样两句话:“启尝赋诗有所讽刺,帝嗛之未发也。”这句话说得很含混又像很含蓄,因而引起后人的附会。

这里先要说一说魏观的来历。

魏观,字杞山,湖北蒲圻人。洪武初,建大本堂,命观侍太子说书,及授秦、晋诸王经。后为国子祭酒、读卷官。太祖以苏州为京辅重地,经张士诚之乱,地方残破,以观有才能,命出知苏州府。因前任知府陈宁苛刻,人呼陈烙铁,观尽改陈宁所为,以明教化,正风俗,并建学舍,请王彝、高启、张羽修订经史,所以治绩为全国最优,颇受太祖奖勉。他本来要升为四川省参知政事(即后来的布政使),因苏州父老上书挽留,仍命观还治苏州。高启与魏观素有交谊,曾作《魏使君见示吕忠肃公旧赠诗因赋》的五古。吕忠肃为元末任湖广行省左丞的吕思诚,曾荐魏观于元廷,观辞不就。所以,魏观不但是一位受吴民敬爱的贤太守,与元朝、与张士诚也无任何瓜葛。

魏观亦能诗,著作有《蒲山牧唱》,如《遂安舟中》云:“溪径斜斜入,柴门侧侧开。一牛临水立,双鸭避舟回。病眼青山豁,归心白发催。何因莼浦上,野老共传杯。”陈田《明诗纪事》曾摘其佳联数条,如“青虫悬丝不到地,黄鸟蹴花时近人”,“一苇载云归晚溆,百花吹雨入春流”,“松扉近挹桥边翠,花鸟平分水上云”。

张士诚割据时,以旧府治改建宫殿,而将府治迁于都水行司,即锦帆泾。魏观莅任后,以锦帆泾湫隘,仍迁回原处,其间自需整治修拓,御史张度借此劾魏观“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前者指观还府治于旧治,后者指相传吴王夫差曾作锦帆游乐,故名锦帆泾,故址即旧子城濠。高启有七绝《锦帆泾》云:“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所以张度罗织为“开败国之河”了。

狱成,魏观因而被杀,但据彭时《蒲山牧唱集序》所说:“后奉命治苏州豪民之不法者,陷于诬以死。”明代吴中土豪强横是出名的,魏观又尽改陈烙铁的莠政,陈烙铁自然还有些亲信在苏州,魏观之死出于土豪的挟嫌,也有可能的。

高启因受株连而被腰斩(腰斩地点在南京),罪名是他曾为魏观作过上梁文。此文今已佚失,但《郡治上梁》诗今尚存集中,诗云:“郡治新还奋观雄,文梁高举跨晴空。南山久养干云器,东海初生贯日虹。欲与龙庭宣化远,还开燕寝赋诗工。大材今作黄堂用,民庶多被广庇中。”实为应酬凑附之作,想必应魏观之请。这样的诗,本领再大的诗人也是做不好的。《明诗》本传说的为太祖忌恨的诗,自非指这首诗,应是指《宫女图》。拙著《伸脚录》中已有专文谈到,这里不再说了。

推想起来,可能由于高启不愿出任侍郎,即不肯与新朝积极合作,明太祖就很憎恶严子陵,说是大家都去退隐,谁来替朝廷治天下呢?开国之君说这话,自也有他道理,只是手段太狠辣了。

因坐魏观而死的还有王彝,彝字常宗,其先蜀人,徙居嘉定,以布衣修《元史》后,乞养归,后人也有以为吴中四杰的张羽,可由王彝代替,其实还差得远。

赵翼《廿二史札记》的“明初文人多不仕”条:“盖是时明祖惩元季纵弛,一切用重典,故人多不乐仕进。解缙疏云:‘陛下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出吏部者无贤否之分,入刑部者无枉直之叛。’练子宁疏云:‘陛下以区区小过,纵无穷之诛,何以为治?’”其中即提到高启等吴中四杰。

高启无子,只有女儿,张羽挽诗云:“中郎幼女今痴小,遗稿千篇付与谁。”杨基挽诗云:“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徐贲挽诗云:“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四子中似以徐贲年最长?

高启的诗文,曾由他内侄周立于永乐元年刊行,这是高集最早的版本。《儒林外史》金和跋语有“《高青丘集》即当时戴名世诗案中事”的话,《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又写庄征君向卢信侯道:“像先生如此读书好古,岂不是个极讲求学问的?但国家禁令所在,也不可不知避忌。青丘文字,虽其中并无谤毁朝廷的言语,既然太祖恶其为人,且现在又是禁书,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罢。”又写卢信侯因家藏《高青丘集》,被士兵围住,次日,卢信侯自己投监去了。小说中的时间为嘉靖三十五年。

《儒林外史》固常借明事以影射清事,但明代从未禁过《高青丘集》,否则,永乐元年怎敢刊行(周立整理时可能在洪武年间)?金和跋语说是戴名世案中事,也不确。据何泽翰《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卢信侯影射刘著,著字允恭,号学稼,湖广江夏人,庄征君为程廷祚。廷祚曾撰《纪方舆纪要始末》一文,即是《儒林外史》写此案的粉本。总之,高启的集子明代未曾禁过,据《明史》说,太祖对魏观之被杀后来也有悔意。

大臣、大将、大诗人在太祖时的命运,在这三篇文章中,已觉灿然可观了。

[1] 浏亮,指明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0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