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评论

史可法:书生英雄

历史大观园 历史评论 2020-06-03 22:58:24 0


史可法的母亲尹氏,梦见文天祥来到她的屋里,从而受孕怀胎,生下史可法。《明史》中的史可法,与《宋史》中的文天祥神似,但更色彩斑斓。

一、秀才与兵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又字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

史可法与文天祥同属末世英雄,但就人物形象而言,史可法与文天祥相去甚远: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目,顾盼烨然”,宋理宗曰“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史可法则“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长得矮,生得黑,眼睛还一闪一闪的,这与史家世袭的锦衣卫百户形象,还真的非常吻合。

因祖上的荫德而世袭武职,到史可法祖父史应元这一辈,其实已经改变了。史应元中过举人,官至黄平知州,因为为官清廉,所以没有解决家庭脱贫致富的问题,无非比贫寒之家稍好一些。史家家风正派,史可法读书用功,崇祯元年(1628年)举进士,任职陕西西安府。这时,蜂拥而起的流民恰起自陕西,但史可法并没有参加平定流寇,因为他只是西安府的正七品推官,主要从事司法、审计之类的工作。史可法除了扎实的知识功底,更有超强的敬业精神,任职期满后便被擢升为户部郎中,督太仓及辽饷,这也是朝廷用人所长。

民变的现实,影响着史可法。民军张献忠、罗汝才诸部,长期奔袭于今安徽及其与湖北、江西结合部,崇祯七年(1634年)冬,江南巡抚张国维提议将安庆、池州诸地巡抚分设,以集中解决这一地区的流寇问题。平定流寇通常是吃力不讨好,众多官员都因此结局凄凉,但史可法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他大声疾呼:“国家养士,原为社稷封疆计。今若此,非所以报主恩也!”于是,经张国维的举荐,史可法于崇祯八年(1635年)春任江西右参政、安池兵备道,负责监督地方军事并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其文官身份也自此一变。

史可法在地方很受官兵与百姓的敬重,关键是他有亲民之心,能自觉与士卒同甘共苦。明季的官军条件艰苦,军营里甚至帐篷都没有,寒冬腊月都露天扎营。史可法同士卒一样夜坐草间,与士卒背靠背相倚,深夜的寒霜结满甲胄,欠身起来,一身冰霜嘎嘎坠地。

明季的灾害殃及地域广泛而种类繁多,皖地蝗灾即为史上罕有。崇祯十一年,无数蝗虫自西北飞来,若云密雨骤。史可法组织官民进行扑杀,被打死的蝗虫堆积如山。但是,老的蝗虫打死了,新的蝗虫又来了,了无尽头,史可法几乎精神崩溃。深更半夜,史可法跪地祷告上天,每次都虔诚地焚尽三香。三炷香烧完,天也就亮了。精神的折磨,体力的透支,令史可法人更瘦,脸也更黑,手下的人倍感心痛,劝其休息,保重身体,史可法说:没什么的,我做秀才时,一个月也只睡眠七夜。当官以后,无非惰性大了些吧!

史可法确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他身体并没有累垮。但史可法文官出身,更多的是书生属性,只是主观上有建功立业的思想,有为国分忧的精神。

虽有运筹帷幄之心,决胜千里之志,史可法的军事才能却很平常,多年战果也屈指可数。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史可法因没有如期实现平叛目标获罪。这时,朝廷也是可用之人太少,官员不能处理太多,于是朝廷自己为自己找了个台阶,责令史可法戴罪立功。

最要命的是,史可法没有灭掉流寇,还差点为流寇所灭。崇祯九年十二月,民军大举进攻桐城,史可法率军御敌,在距桐城三十里处安营扎寨,结果陷入民军的围困。夜深人静,几乎又是一番四面楚歌。绝境中的史可法苦思冥想:如果这样坐候天明,明天必定全军覆没。于是,史可法让几个人突围出去,到桐城县城求援。其实,县城里的兵力也非常有限,两家合起来也不是民军的对手。县令杨尔铭很年轻,也很聪明,打不过就不打。杨尔铭自己穿上军装,领着一大队人马去救史可法。这一大堆人马,什么兵器都不带,但每人的双手都举着火把,有多大嗓门就多大声嚷嚷。黑夜里,火光冲天,人声鼎沸。民军里打仗不怕死的多,真读过兵书的少,一见这阵势,以为官军的主力到了,吓得赶紧自己跑了。

能将民军吓跑,这也是一种实战经验。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潘可大等部四千余人在安庆府的宿松被罗汝才部包围。罗汝才与张献忠皆以凶悍著称,这次包围潘可大的民军有数万人,潘可大久战既不能取胜,也无法逃脱。军情紧急,史可法率部增援。远远地瞧见民军,史可法下令开炮。大炮轰鸣,震耳欲聋,史可法等着民军吓跑,可这一次大出意外,民军不仅不跑,还反冲过来,连着史可法部一起砍,因为这是白天。双方血战,潘可大战死,诸多部将自杀,随史可法逃脱出来的士卒,只剩下一千余人。

史可法治军的效果,也相当不好,客观上是风气使然,末世的风气是从上到下一起糜烂的。史可法管辖的官军,多为陕西、山西的士兵。秦晋之兵,皆犷悍不率,优点是能打仗,但军纪不好,当过流寇的也不是少数。史可法的特点是治军严谨,要求官军要有个官军的样,否则这帮人就与土匪有得一拼。有个士兵因一桩小事,与当地的一个老太太起了争执,军爷本性上来,一箭把老太太给射死了。史可法闻讯大怒,下令军法从事,几十军棍打下来,这个小卒便一命呜呼。杖责,这是军纪规定的,打死一个士卒,史可法也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同伴被打死,士兵中的反响就大了。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群情鼎沸,士兵哗变了。一群士兵提着兵器冲到史可法住处,正值夜间,史可法身边只有几个文职人员。史可法一看情形不对,连忙叫他们带着重要文书翻墙逃走,自己朱衣正坐堂上。黑夜里,史可法秉烛仗剑,神光照人,端庄可怖。这阵势,居然将闹事的士兵给吓回去了。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北方战事吃紧,史可法率师北援。行军至彭城,川兵不肯渡河。天下哪有这样的军队?养兵就是为了去打仗,当兵岂能怕吃苦,史可法强行下令起兵渡河。川兵仗着人多,根本不买账。史可法再一逼,部队又哗变了,幸亏将领李忠和见多识广,将哗变的士兵镇住,才没有酿出更大的祸端。但沿河一带的四百余间草棚,被哗变的士兵焚烧殆尽。

监军五年,史可法不仅吃尽了苦头,更差不多死了四回以上。崇祯十二年四月,真正死去的是史可法的父亲。史可法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去世,史可法悲痛难当,痛哭数日水浆不进,手下的人好劝歹劝,史可法才勉强喝了一碗粥,这也是保住身体好为国分忧啊!按照明制,史可法应该回家“丁忧”守孝三年,考虑眼下情况紧急,朝廷准备按惯例让其“夺情”,也就是不执行“丁忧”规定,继续正常工作。但史可法坚决不同意,辞官回家“丁忧”三年。

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史可法擢升户部侍郎,总督漕运。在这个以文职为主的岗位上,史可法如鱼得水,勤奋而敬业。内忧外患突出,战事频仍的明季,漕运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更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回到老本行,史可法不再是灰头土脸的官员形象,而是政绩斐然,并受到崇祯帝的器重。看到史可法办事得力,崇祯帝在想,要是剿寇的人都像他这样多好,哪还有许多窝心事!于是,崇祯帝准备让史可法去当凤阳总督。但御史刘达建议说:人有所长,史可法治理漕运是把好手,换到别的岗位不一定合适。

直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七月,南京兵部尚书熊明遇被罢,史可法才改任新职——接任南京兵部尚书。正是在这个任上,历史的重任落到了他的头上……

二、书生意气

明朝自永乐朝开始实行“两京”制度,留都南京的衙门虽与首都北京相似,但权力与范围却与北京天差地别。和平年代的北京官员转任南京,通常是解决职级待遇问题,或是带有贬抑的意味,“二线干部”的色彩很浓。但史可法到南京任职,显然属于升官,因为南京兵部尚书毕竟也是尚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南京衙门的地位骤然上升,匡扶社稷的重任自然落到南京官员头上。北京连兵部都没有了,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自然由此而显得举足轻重,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作为兵部尚书,史可法的信息相当滞后。四月初一,崇祯帝的后事都处理完了,史可法得到的信息还是李自成逼近京师,准备率师北上勤王。直到十四日,史可法才从南下的官员那里确认崇祯帝已殉社稷。他悲痛欲绝,以头抢地,甚至准备自尽以表明对朝廷的忠贞。

王朝的生死关头,史可法的抉择同样是进退维谷——崇祯帝自杀,王朝群龙无首,又面临清军与民军的双重打击。迅速谋立新君,做出有效的应对,才能避免王朝树倒猢狲散。南京官员在谋立新君问题上非常敏感,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史可法表现出的手足无措,直接导致他在弘光朝陷于政治困境。

崇祯帝朱由检身死,三皇子均未逃出,继位者只能是各地的藩王。以血缘关系讲,崇祯帝的祖父明神宗的直系子孙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灜最有资格当选。但桂、惠二王均在广西,距南京太远,且均比崇祯帝高一辈,不如福王以兄弟关系继统更为妥当。除此之外,神宗的侄儿——潞王朱常淓,也因避乱逃到淮安,拥立新君,他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

恰在这时,福王朱由崧从封地洛阳逃到了江南,新君人选也由此变得明朗起来。

朱由崧(1607-1646),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帝朱由检堂兄,崇祯十六年(1643年)袭封福王,封地洛阳。李自成攻占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身材过于肥硕,众人帮助都上不了墙头,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世子朱由崧身轻如燕,成功翻墙,尽管颜面尽失,流落江淮,形同乞丐。对鸡飞狗跳过日子的朱由崧来说,天子这顶帽子,本来是有机会顺理成章地戴在他头上的——他爷爷谋划了多年,一心想将他老爸扶成太子,结果被东林党给整灭了。现在,应该“物归原主”。

崇祯十七年四月,南京诸勋贵大臣议立新君。无论就近救急,还是按伦序,排在队伍前面的,都是朱由崧。可是,由于牵涉到党祸问题,他又差点儿没有当成。东林党担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旧案,东林党人将再次受到打击,因此一致反对立其为新君,主张拥立潞王。

东林党以张慎言、吕大器、钱谦益等为首。张慎言时任南京吏部尚书,他以曾举荐赵南星而在党内地位显赫。吕大器时任南京兵部右侍郎,钱谦益则是在野的党首。诸人认为朱由崧有“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之“七不可”,从而主张“立贤”。

“贤者”,即潞王朱常淓,明神宗朱翊钧之侄。清军入关,朱常淓随军南渡长江,寓居杭州。后来清军兵临杭州,朱常淓投降,“兵入杭,市不易肆”——天翻地覆,老百姓还照样上街打酱油,几乎就是和平演变。导演出这一幕的朱常淓,似乎不是一般的“贤”。

究竟是立朱由崧还是立朱常淓,作为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这时的态度举足轻重。张慎言等致书史可法,以“七不可”反对立朱由崧。时任淮扬巡抚的路振飞,也致书史可法,认为:“议贤则乱,议亲则一,现在惟有福王”,提醒史可法“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对官员中的分歧,以及立潞王与福王的后果,史可法掌握得最为全面,其实也最清楚。但在关键时刻,史可法则完全倒向了东林党一边。

史可法入仕较晚,东林色彩并不突出,也未深度介入天启与崇祯朝的“党争”,为什么会作出这种抉择?很重要的一条,是书生情怀,而不是政治谋略。

史可法出自东林党骨干左光斗门下,左光斗对其有着不同寻常的知遇之恩。左光斗视学京畿时,尚为一介书生的史可法苦读寺中,左光斗偶然发现后对其大为赞赏。左光斗主试时,当听到门史唱出史可法的名字时,“瞿然注视”,当即“面署第一”。在史可法拜见左夫人的时候,左光斗更是当着子女的面,对史可法赞不绝口:“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乡试后左光斗将史可法请到家中,与自己的子弟一起读书,以参加会试。在左府,有一天史可法将左光斗的官服穿在自己身上,恰被左光斗撞见,史可法满面通红,十分尴尬,左光斗笑着对史可法说:将来,你一定比我更有成就,我这官服其实是配不上你的!

左光斗对史可法的关怀无微不至,二人“不啻家人父子之欢”。

出于对东林党的特殊情感,史可法既明白路振飞所讲的道理,又担心东林党所预见的后果,最终情感战胜理性,他决定支持张慎言,并出面去做持不同意见的凤阳总督马士英的工作,理由就是东林党提出的“七不可”。

其实,史可法并不了解朱由崧其人。真实的朱由崧,形象被清朝严重污化。东林党所言的“七不可”,除了“不孝”是指朱由崧仓皇出逃中半道与母亲走失外,其余“六不可”很难找到事实的支撑。

在议立新君的紧要关头,史可法亲自写信给马士英,明言朱由崧“七不可”,要求马士英支持东林党与自己的主张。但是,马士英收到史可法的私笔信后,将其作为公函予以收文,并加盖督印予以存档。

史可法作为主持大局的兵部尚书,完全清楚南方官员在册立新君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也完全清楚这种分歧面临的后果,但竟然出于意气,给马士英写了一封信。送出给马士英的私信后,史可法立即又犹豫起来。真实的内心里,史可法认为按伦序迎立福王是对的。于是,史可法又试图说服东林党人,放弃迎立潞王:“以齐桓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何患焉?”

史可法给东林官员讲历史故事,目的是想他们不固执己见,但明显又是两头不讨好——赞成潞王与反对潞王,赞成福王与反对福王,史可法都不是旗帜鲜明。不表态,让人琢磨,这也是史可法的工作方法与策略。但是,没有人出来帮史可法解套,他还得自己拿主张。犹疑纠结的史可法,接着想到了折中。他亲自前往浦口,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议。最后,二人达成共识:拥立远在广西的桂王。在谋立桂王时,史可法再一次表现出他的实诚——他详尽地论证了朱由崧德才不备,根本就不能立为新君。

这个决策有相当的科技含量,史可法对自己两全其美的智慧决策,感到十分满意——既避开了矛盾的焦点,又淡化了部分南京官绅的意见。而且,又借马士英在军队的实力,获取军队方面的支持。

谋划完了,史可法静静地等着好消息。

马士英虽说也是书生出身,却没有一丝书呆子气。当军方开始动作,出手谋划拥立福王时,马士英果断转舵,成为拥立福王的领军人物。他同时与南京其他官员取得一致,并让手下的将领发兵,护送福王到南京继位。至于史可法那边,他连个招呼都没打。

“定策”中的重大失误,是史可法最终在弘光朝退出核心层的根本原因。马士英与史可法在弘光朝的地位,其实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分出高下了。

三、天下大势

史可法不赞成福王朱由崧即位,当马士英与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护送福王南下时,诸多官员要么远迎到仪征,要么迎接到燕子矶,最近的也迎接到南京城外——这是向新主子表现的大好机会。史可法却始终忙于督师,虽精神可嘉,但这在政坛上,不过是一种书生的可爱。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日,朱由崧进入南京,住进了内守备府,史可法这才入城觐见福王。在群臣商议战守大事时,史可法对福王说:“王爷您应当身穿孝服,住在郊外,这样发兵北征,可以显示您报仇的决心。”第二天,群臣讨论福王监国的事,连领头反对福王的张慎言都改口了:“国虚无主,福王就此可以即皇位。”史可法一开口,居然仍旧大倒福王胃口:“太子生死不明,如果有一天太子到南边来了怎么办?”史可法的意见当即被群臣否定。第三天,福王监国。

要说朱由崧,还真不是朱由检。否则,老是与“一把手”过不去,史可法在朝中就不会只是被动与被打压,不被杀头至少也该被免官。在弘光朝,史可法顺利进入内阁,依旧执掌兵部事务。

因与马士英等阁臣及勋戚刘孔昭等存在分歧与矛盾,史可法自请外出督师。但是,史可法外出督师,手握军权,其军事战略却令人匪夷所思。史可法的军事战略,依旧充满了书生的想象。面对满清大军,他想到的是与其结成“军事联盟”——借虏平寇。

在这个国策的指引下,史可法安排了左懋第为首的北使团。新政权虽然财政很困难,但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北使团一干人带上“大明皇帝致书北国可汗”的御书,赐吴三桂的诰敕,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诏谕清朝,并称顺治帝为清国可汗,提出四件事:安葬崇祯帝及崇祯皇后,关外土地给予清朝,每年十万岁币,建国任便——实施外交救国。

崇祯十七年十月十四日,清礼部官员接见了左懋第一行,双方这般谈了一通:

“你们说的这‘皇帝’,从哪来的?”

“今上乃神宗皇帝嫡孙,夙有圣德,先帝既丧,伦序相应,立之。”

“崇祯帝有遗诏吗?”

“事出不测,当然没有。”

“崇祯帝被贼围困,你们南京臣子干吗去了?”

“南北地隔三千余里,诸臣闻变,整练兵马,正欲北来剿贼,传闻贵国已发兵逐贼,以故不便前来,恐疑与贵国为敌。”

“既然这么难,那就看我们发兵江南吧……”

谈不出结果,十月二十六日左懋第等请求清方,到昌平祭告崇祯帝。

清方代表回答:我朝已替你们葬过了,祭过了,哭过了。你们葬什么?祭什么?哭什么?先帝活时,贼来不发兵;先帝死后,拥兵不讨贼,先帝不受你们江南不忠之臣的祭!

礼物人家收了,派出去的人只收到一顿打骂,这结果似乎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

史可法身居兵部尚书之职,后人能叫好的,无非是他以“大司马”身份写出的精彩美文——史可法死守扬州时,多尔衮致书劝降。这封史可法“复多尔衮书”,真实地反映了他的想法和思路,从中也可看出他的谋略。

“越数日,遂命法视师北上,刻日西征。忽传我大将军吴三桂借兵贵国,破走逆贼,为我先皇帝后发丧成礼,扫清宫殿,抚辑群黎,且罢剃发之令,示不忘本朝。此等举动,振古铄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跽北向,顶礼加额,岂但如明谕所云‘感恩图报’已乎!谨于八月薄治筐篚,遣使犒师;兼欲请命鸿裁,连兵西讨。是以王师既发,复次江淮。”

后人皆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汉奸味十足。但史可法声称,如果我是吴三桂,我也会这么做的,因为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报了“君父仇”——这就是史可法对形势的判断。

在当时情况下,自顾南保半壁尚不足,却还要欲图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先讨伐李自成军。史可法的战略,使得北岸清兵赢得时间和精力。前期战略失误,最后又作困兽之斗——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失是兵家常识,史可法执意固守一城,到底是怎样考虑战略的呢?

史可法的未来战略是:“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土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昭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

——用“同仇之谊”感动满清,幻想用清兵消灭李自成,这就是史可法的完整救国方略。

四、困顿时事

史可法出朝督师,实际权力并没有减少。风雨飘摇的弘光朝,朝中阁臣并无多大实际权力,他们权力的大小与其掌握的军事实力关联,而史可法直接控制的是所谓“四镇”,也就是南明的军事主力。

五月十三日,史可法上《请设四镇疏》。根据史可法的意见,南明设立了“四大军区(四镇)”,分别驻扎仪征、寿县、淮安、瓜洲。“四镇”除了拥有军事权力,还拥有财税与人事权力,事实上又是四大特区。

史可法直接掌管的“四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史可法虽然有收复失地之志,但实际上“四镇”均在南京附近,体现的是他消极防守、保存江南一隅的真实意图。

史可法督师江北时,正值李自成败出北京,满清入主京师之时,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一度出现统治真空。满清兵力不足,无心也无力控制如此广大的地区,而当地明朝的残余势力,纷纷组织武装自保,并盼史可法率兵北上收复失地。五月初,河南原明归德府知府桑开第和明参将丁启光光复商丘等八县,并派使者赴南京弘光朝廷。原明河南总兵许定国,也占据战略重镇睢州。四月底,山东德州官绅赵继鼎等,在一个月内收复了济南等地四十三个州县。受史可法节制的刘泽清,也在这时派了一千余部下北上。不过,他是让士兵去河北老家接自己的家眷。这一千余人,从淮安北上穿越山东全境,直到河北地界,最后带着大队刘的家眷与大批财货,安全返回。

作为南明政权的头号军事长官,史可法驻守与山东接壤的江淮,在不费一兵一卒即可收复大片失地时,为什么按兵不动,还向多尔衮派去“友好使团”?史可法上奏时说:“各镇兵久驻江北,皆待饷不进。听胡骑南来索钱粮户口册报,后遂为胡土,我争之非易。”满清不过是一队人马“来索钱粮户口册”,史可法却言“争之非易”。在史可法的眼里,那里已经是“胡土”!

掌握南明底细的多尔衮,彻底消除了大顺军与南明军联合攻击的顾虑,“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耳”,多尔衮大胆实施各个击破。

领军“四镇”,严格治军且不说,史可法连对“四镇”的基本掌控都没有做到。“四镇”当中,比较正面的当是黄得功,但黄得功与马士英的关系远比同史可法亲密。黄得功原靠几头毛驴跑黑户运输,有一次,马士英的甥婿杨龙友进京,行李带得太多,半路上急需雇佣个体运输户,拿下这份订单的便是黄得功。

杨龙友与黄得功走在半道,遇上了强盗,黄得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强盗给解决了。杨龙友就此将黄得功推荐给了马士英。在马士英手下,黄得功累功至游击、副总兵,又从总督熊文灿同张献忠、革左五营等战于南直隶江北、河南一带,加太子太师。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得功大败流贼张献忠于潜山,官至庐州总兵。又随马士英平定叛将刘超,论功封为靖南伯。朱由崧在江南自立后,黄得功很快得以再封为侯,与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并称为“四镇”。

史可法与马士英矛盾重重,马士英看上的黄得功,史可法也看上了。

高杰很跋扈,史可法太不放心了。所以,他让黄得功驻扎到仪征,暗地里牵制一下高杰。高杰这人不地道,没人盯着,这主说不准哪天就逆天了。黄得功有个同姓的朋友黄蜚,准备赴登莱总兵之任,黄得功率骑兵三百由扬州往高邮迎接。高杰想,坏了,黄得功要抢老子地盘了!于是,在路上埋伏下精兵。黄得功走到土桥,部队正在做饭,高杰的伏兵四起,黄得功拼得一条老命,才回到了自己的驻地,随行的三百骑全部战死了。

更让人吐血的还不是这个,黄得功玩命时,高杰真的来仪征抢地盘了。虽说没得逞,但黄得功部损失惨重。无缘无故吃这顿闷亏,黄得功气大了,他发表声明,要与高杰决一死战。史可法急了,召开了多次协调会,才使双方勉强和解。在高杰进趋河南时,黄得功又准备趁机袭击高杰军报仇雪恨。这么闹下去,史可法觉得也不是个办法。最后,史可法感到还是黄得功的思想工作好做,安排他重新移镇庐州去了。

扬州是江南的富裕之地,“四镇”头领都争着想要驻军扬州。高杰率兵最先到扬州地面,一路大肆掳掠,尸横遍野。扬州守军不让高杰进城,高杰率兵便打。史可法只好亲自出面劝解高杰,高杰听说史可法要来,连夜掘出近百个土坑,把打死的明军给埋了。史可法没有追究高杰的责任,再次折中让他驻守在瓜洲,高杰高兴地走了。扬州安定下来,史可法这才在扬州开设府署。

高杰本为李自成部将,绰号“翻山鹞”,后投降明军,反过来参加对民军的追剿,累功升任总兵官。“四镇”之中,高杰军阀习气最重,事实上史可法又与高杰关系最近。因为“大老粗”出身的高杰讲的是实惠,在他与黄得功的矛盾中,史可法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调解。对高杰的驻地,史可法也是最照顾的。

不幸的是,作为史可法军事力量中的核心人物,高杰在睢州被叛将许定国设计诱杀,高杰军团陷入困境,其部为其妻邢氏及其子高元爵统领。高杰一死,他的地盘刘泽清想要,黄得功也想要,高家孤儿寡母,便想进一步寻求史可法的保护。邢氏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将自己的儿子高元爵过继给史可法。

这时的高营人心惶惶,史可法应该千方百计主动抚恤,安抚高营将士——收高元爵为子,或为义子,都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史可法认为流寇出身的高家之子,不配自己的书香门第,尽管手下的人劝史可法接受,史可法还是坚决予以拒绝。邢氏不死心,特意备了一桌酒席,宴请史可法。席间,邢氏带着儿子跪拜史可法,史可法赶紧躲闪。三番五次,史可法绕着柱子躲,邢氏领着儿子跟在后面跪,史可法始终不接受。第二天,高部将领将史可法按在椅子上,邢氏母子又跪拜史可法。实在躲不过,史可法勉强把场面应付下来。但接下来的几天,史可法都怏怏不乐。最后他又来一次折中:命高杰之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本来可以更加亲密的高营,从此与史可法反而生疏起来。高营始终人心浮动,邢氏母子及高营名将李成栋等先后降清,转而成为攻打南明的主力,史可法只得困守扬州。

五、壮烈英雄

无所作为,又众叛亲离,史可法从未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四镇”当中史可法看起来与高杰最近,但他对高杰的真实看法,却出人意外。在高杰出事前的一个多月,史可法甚至有了杀掉高杰之心。

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郁闷中的史可法找来应廷吉谈心。在史可法的心目中,姜子牙、张良、诸葛亮这三个史上著名的救时人物,最契合自己的理想与志向。史可法满怀书生意气,认为自己就是当代的诸葛。同时,他还想知道在别人的眼里,自己与这三个人有什么距离。应廷吉顺着史可法的意思说:“这三个人都是济世良才,只有所处的环境有所不同。三个人中诸葛亮最不成功,那是他没有生逢其时。”应廷吉对诸葛亮的分析,引起了史可法的共鸣,他问应廷吉说:“可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却认为,领军打仗不是诸葛亮的长处。”应廷吉回答:“诸葛亮的作为,陈寿怎么可能理解!”

史可法约应廷吉谈,本来就不是叙谈历史,而是感怀时事。面对困局,史可法需要为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做出一个体面的解释。应廷吉的话,让他豁然开朗又感慨万端:“天下大事如此之坏,完全是‘四镇’尾大不掉,惟有砍下这四个人的头挂上城门,惩戒那些任事不忠的人,时局或许有救!”

说完,史可法自己都感动了,他拿出新写的两幅字,送给了应廷吉。

史可法将责任推给了别人,后来邢氏母子率高杰部降清,史可法其实有着直接的责任。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正是史可法的亲自安排,高杰才率军北上,但进军的目的不是针对清军,而是充当清军的盟友,联合扑灭李自成等“流寇”。按照史可法的部署,明军北上至开封地区后要向西面荥阳、洛阳一带推进,与清肃亲王豪格“会师剿闯”。河南总兵许定国叛明,并在睢州将高杰杀害。睢州事变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史可法出兵配合清军“讨贼”计划全盘落空,明军与清军的军事实力对比发生质的改变。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左良玉又举兵东下“清君侧”,史可法又撤军入援燕子矶。淮防空虚,清军消灭李自成部后顺利南下,清军与南明军的决战开始了。

谋略失败,实战中的史可法又有何奇招?弘光元年,多铎部出潼关直趋扬州,攻击刘良佐、黄得功等明军主力。四月十三日,清军至泗州,明守泗总兵率部南逃,清军当夜渡过淮河。面对严峻的形势,史可法居然惊慌失措。

据应廷吉记载,当时一部分南明军队驻于高邮,史可法一天之内三次发出令箭,上午令邳宿屯田道应廷吉“督一应军器钱粮至浦口会剿”左良玉部叛军;中午令“诸军不必赴泗,速回扬州听调”;下午又令“盱眙告急,邳宿道可督诸军至天长接应”。

一日三调,史可法糊涂了,把应廷吉这帮人也弄糊涂了。

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实际上,史可法节制的刘良佐和原高杰两部将领已投降了清军。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也投降了多铎,他们都在攻打扬州的路上。

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当清军初抵城下,刘肇基建议乘敌立足未稳,出城一战。史可法说:“锐气不可轻试,且养全锋以待其毙。”

不主动出击,那就死守。扬州城西门地形较低,城外高丘能俯瞰城下,又长满林木,诸将建议砍掉,否则对敌有利,于己不利。史可法说:这是人家的祖坟,我怎么忍心砍伐?你们认为这里不好守,我自己带人守。

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岐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进入扬州城。两人的意思是劫持史可法,献城降清。史可法对这一点也非常清楚,但他对二人说:“此吾死所也,公等何为,如欲富贵,请各自便。”李栖凤、高歧凤不好下手,率部出城,史可法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出城投清。

既不能战,也不愿降,史可法在想什么呢?这一天,他又写了一封家书:“恭候太太、杨太太、夫人万安: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

执意一死,同归于尽,这就是史可法的书生气节!

二十四日夜,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城墙,“城上鼎沸,势遂不支。”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其下城楼,史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他,但史可法不从。史可法被俘遇难,之后便是多铎的屠城。

最后的史可法,充满道德上的优越,与全扬州城的人共同殉难。江阴城破之际,一位江阴女子在墙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腐胬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南宋油尽灯枯,南明邦分土析,史可法与文天祥,黑暗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xh/4591.html

下一篇:摄政王的悲哀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