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评论

郑和:下西洋的绝密使命

历史大观园 历史评论 2020-06-03 22:58:03 0


历史上的宦官,很少有正面形象。明成祖朱棣以“靖难之役”,完成了从藩王到帝王的成功转身。而为明成祖完成神秘壮举的郑和,恰恰是个宦官太监。

一、非凡太监

郑和(1371-1433),原名马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人。

郑和属于回民,其波斯名便为哈儿只·穆罕默德·赡思丁。其六世祖赛典赤·赡思丁,是元朝初期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乃布哈拉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后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元大德年间任中书平章。父亲原名米里金,汉名马哈只,郑和为其次子。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穆罕默德”,哈只则是朝觐过阿拉伯天方(圣地麦加)享有的尊称。这是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族,郑和的祖父与父亲,都曾跋涉千里朝觐麦加,也被当地人尊称为“哈只”。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军远征云南,十一岁的马三保命运就此改变。他被蓝玉掠至南京,阉割之后成为宦官,分到了朱棣的燕王府。生理改变了,信仰也被改变——马三保被姚广孝收为弟子,法名福吉祥。

但马三保并非娘娘腔,而是长得一副硬汉模样,聪明好学,又行事果敢。据明代御用相士中书舍人袁忠彻记述:“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见到他后颇为惊异,接触之后则更是赏识有加。朱棣没有让他去干些端茶倒水的勤务活,而是选他作为自己的贴身侍卫,马三保也一步步成为朱棣的亲信。

朱棣的眼光是歹毒的,马三保不仅勇猛,而且善战。靖难之役中,马三保献计朱棣,于郑村坝连破李景隆七营,大败建文帝的南军。朱棣对这个贴身侍卫更加刮目相看,登基后立即封其为内官监太监。内官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马三保官居四品。

太监,已是内官的权力顶点。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给了马三保更大的荣耀——赐姓!

赐什么姓呢?朱棣对郑村坝之战中马三保的表现印象深刻,便赐其姓“郑”,以资纪念,马三保从此改为郑和。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国姓爷”郑和,享受的还不是一时的风光,而是被永久地写入了丹青史册。

二、皇家血本

朱棣由藩王“发家”为帝王,是他从来就不会做蚀本的买卖。他让而立之年的郑和名利到顶,是因为有一根在喉骨鲠,需要郑和帮他拿下。骨鲠在喉,寝食难安,朱棣需要不惜代价。这个代价,几乎倾其国力——

永乐元年五月,朱棣下令福建建造一百三十七艘远洋帆船。三个月后,又命苏州船厂以及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诸省,另造船舶二百艘。同年十月,又令沿海各省迅速改造平底运粮船一百八十八艘。而朝廷直辖的龙江船厂,林立的兵士如临大敌,数以万计的技工昼夜加班。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单是《明实录》记录在案的大型新建(改修)船只,即达一千六百八十艘以上。

造船所用的材料,皆是上等的柚木。木材几乎来自全国,长江、岷江上游的木材顺流而下,漂至各大船厂。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时代,海量的采伐不仅消耗森林资源,巨木运输也足以劳民伤财。但这场运动过于久远,细节很难完整复原,只有《二申野录》这类野史,留下一些奇闻趣事:朝廷需要巨木,工部尚书宋礼取材于蜀地,但得到的巨木又没有运输道路,便动用上万人紧急开山。最后这个庞然大物自己走了起来,翻山越岭,发出地震一般的声音。

“神木”飞翔,似乎节省了苍生百姓的无数汗水,但可以想象,那时的大半个中国,实际上都卷入了这场浩大的造船运动。

朱棣要造什么样的船?宝船。宝船究竟什么样子,今天尚能看到它的一支舵杆,长度为11~07米,差不多是一辆公交车的长度!所谓的舵杆,不过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以舵杆推算,这艘船的舵叶大约为6米,近三层楼高。锚、舵转动时,需要几百人一齐动手,航行时要张开十二张帆。史料记载:宝船“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一号宝船,长度为140~7米,宽度为57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面积比标准足球场大三分之一,体量接近海军最新式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当时的世界,根本没有第二艘。

任何一个世界纪录,都会付出旷世代价。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说:永乐初年之通货膨胀,变本加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经济问题?就是因为朱棣的“大手笔”,王朝的支出常常在实际岁入的两至三倍。通胀的同时,百姓的徭役大幅度增加。朱棣便修改了他父亲朱元璋制定的规则,将农户三十天、匠户三个月的徭役,一律延长至六个月。而据相关史料,这些服役者通常一年之后仍无法归来。

如此不惜血本,朱棣究竟为了什么?

三、绝密使命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朱棣只是要找到一个人。

——当初,燕军破城而入时,建文帝朱允炆欲拔刀自尽,少监王钺拦住了他:陛下不可轻生,太祖生前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朱允炆命王钺取箱,打开一看,内有度牒三张,白银十锭,剃刀、僧服等物。朱允炆叹息一声:“天命如此!”然后剃发,纵火焚宫,着僧服潜逃而去。

——这是所有朱允炆下落的开头,应该真实。当日朱棣指着一具尸体,断言就是朱允炆。其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因为在现场处置后,朱棣立即秘密拘捕了溥洽。溥洽,是朱允炆的主录僧,并且这一关就是十几年。既不杀,也不放,就是拿溥洽作为一条破案线索,以便找到朱允炆。

与朱允炆一道消失的还有玉玺,也就是帝国的公章。号令天下的玉玺问题,貌似严重,其实无关紧要——皇帝的宝座都没有了,玉玺也就是一枚私人印章。事实上,朱允炆的玉玺也与朱元璋的不一样,朱棣没有必要节省石头上刻字的钱,把朱允炆的玉玺盖在自己的公文上。朱棣即位的第三天,他即陆续启用新朝玉玺,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等,宝玺即达十七颗。

只有朱允炆的下落非同小可。但朱允炆出城后的去向,大概又不下一百种。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更有详细的记载。《明史纪事本末》之说,虽未被后世史家采信,但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谷应泰不可能信口开河。正史、野史中朱允炆的诸多去向,归纳起来无非只是两类: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如果说朱允炆被仙人救走,老百姓可能信以为真,但朱棣绝对是不会相信的。

“靖难之役”后,朱棣随即展开大规模的搜捕。国内的搜捕,朱棣秘密地交给了胡濙。

胡濙,常州人。胡濙算不上朱棣的嫡系,但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人。胡濙出生时毛发皆白,后来才转为正常人。胡濙性格特殊,“喜怒不形于色”,非常适合从事秘密工作。

当时的胡濙任兵科给事中,朱棣将他提拔为户科都给事中。细心的人应该看出来了:兵科,应该有一定的侦缉经验。而户科,主要是干财会业务。让一个有侦缉经验的人,披上财会人员的外衣,悄悄地从事老本行,朱棣确实是领导秘密工作的老手。

朱棣给胡濙的公开任务更蒙人——寻找仙人。胡濙到处钻,采用什么手段,都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仙人什么样,如何找仙人?这个业务谁都不懂。

可惜,十几年的时间里胡濙一无所获。在朱棣离世前,胡濙只告诉他一个让他放心的答案,没有告诉他具体的结果。胡濙最终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后人也只能拼命猜测。

跨国搜捕,朱棣秘密地交给了郑和与李挺。为什么选中郑和?据传朱棣同样曾征询了具有“特异功能”的袁忠彻的看法,袁忠彻说:“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

太监李挺,是郑和的朋友与同事,也是很有能耐的一个人。朱允炆的下落,差一点在李挺的手上水落石出。李挺曾得知有两位神秘的僧人,自武昌罗汉寺出发,乘船到了浔阳,再由鄱阳湖南下。他又从信江得知,曾有一位卖盐商人陪伴两位僧人,由鹰潭向南出发,可能前往福建。李挺一路狂奔,迅速追到了泉州。

泉州很早就是通往海外的重要港口,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各种肤色的商人,在这里都能见到。泉州开元寺的住持告诉李挺:几个月前,确实来过两位内地僧人,但他们已经踏上了一艘阿拉伯商船,去了海外。

李挺的心都凉了,海天茫茫,哪里去追?

李挺结束,郑和开始。

四、大军追击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朱棣发出行动命令:“遣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并赐诸国王金织文绮彩绢……”

——这是见于《明太宗实录》的最初文字记录。没有抓人的事,没有打仗的事。仅仅出于国际间友好往来的需要,郑和代表朝廷给欠发达的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给小国领导人赠送礼品。真是如此,那阵势也太过了。

三百多年后,正式面世的《明史》,对这桩外交活动进行了补充:“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保密时限已过,没有必要再误导后人。

当时的海外小国,见到郑和的队伍,绝对是大吃一惊——人太多,“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友好代表团”不仅队伍庞大,组成人员也很可怕:除少数文职官员,没有一个经济界人士,剩下的全是军人,来自明朝的五个军区(卫),主要为沿海地区卫所。“友好代表团”中,还有大明的特种部队、国安人员——锦衣卫!

船队的阵容,是很可怕的,计有船只二百余艘。船舶有五种: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可容纳上千人;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坐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战船长十八丈,宽六丈八尺。这些船只,用于载货、运粮、作战和居住,分工细致。从《武职簿》的记载来看,郑和船队编有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舟师相当于舰艇部队,战船编组为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并负责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其编制完善、严密,具有现代海军的色彩。

混合舰队,由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直扑西洋。

西洋,是明朝的一个热词,指的是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由于目的地的不确定性,实际范围还涉及非洲与欧洲等地。明朝的“西洋”概念,与今天的“南洋”其实是相互有交集的。

目的地首选西洋,与李挺的情报有关,更与朝廷的综合研判有关。东南沿海居民,拓荒移民去往南洋的人很多,历史更为久远,尤其是战乱时期。元末明初,据说张士诚的余部就逃往南洋。建文帝避难泉州开元寺,最终扬帆出海,隐居印尼苏门答腊岛东海岸,也是诸多“传言”之一。如果情况确实如此,建文帝纠集海外的中国人,再以宗主的身份号召诸国兴兵,即使不能实现“反攻大陆”,政治影响也非同一般。

郑和的船队首先到达占城(越南),这里是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郑和在这里只稍作停留,随即南下。半个月后,到达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爪哇,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是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据点,也可能是建文帝的藏身之地。

正是在爪哇,郑和遭受了一次闪电攻击。

当时,爪哇国出现了两个国王,一个叫“东王”,一个叫“西王”。具体是怎么回事,那属于人家的内政,没必要细问,史料记载也很不清楚。大致情况是,“西王”刚刚打败了“东王”,兼并了“东王”的领地。恰在此时,郑和船队赶到。“西王”的军队也没瞧明白是谁,兵贵神速,便发动攻击。刚踏上海岸的大明海军,一下牺牲了一百七十多人。

郑和感到十分震惊,士兵们更是群情鼎沸。本来是给他们送援助的,最多只是顺便问个人,怎么恩将仇报呢?装备先进的大明海军,若解决这种“第三世界”的武装,其实只是分分钟的事。但郑和没有这么做,因为这和自己此行的目的背道而驰。

郑和只发出严正抗议,派人与西王交涉此事。西王弄明白了是这么回事,顿时吓傻了,赶紧道歉,又连夜派人去中国谢罪。朱棣知道后,认为郑和处理得当,将西王使者教训了一顿,然后开出一张罚单:黄金六万两。

黄金六万两,天价!就是将爪哇国变卖,也卖不到这么多钱。西王筹集了整整两年,也只弄到一万两黄金。朱棣很大度,告诉西王使者:我们不缺这点小钱,但你们以后可得乖点!

西王使者连称那是那是,从此爪哇年年向中国进贡。

五、疑似目标

妥善处理完意外的军事摩擦,郑和船队继续南下,经过苏门答腊、锡兰山等地,然后到达古里。

古里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即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古里很早就臣服中国,洪武年间朱元璋也派使者来过这里。干过一阵皇帝的朱允炆,对这个情况应该比较了解。

郑和到来的公开目的,是代表朱棣给古里的现任最高领导人发放诏书,表明现在中国的皇帝换了,你的任职文件也得换张新的。除此之外,郑和还在这里建了一个碑亭,碑文曰:“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十万”,是一个概数,因为地球的赤道周长也只有这么多,反正就是很远的意思。郑和这一路到了很多国家,这些国家对中国很好奇,纷纷表示要去朝贡,但路程太远,路费比较困难,所以都顺便跟在郑和的船上。郑和出来已经一年多了,准备回国。朱棣交待的两个任务,只完成了一个。望着各国使者,郑和心情有点复杂。

郑和的第一次远航就这样结束了,船队自古里返航。行至三佛齐(今印度尼西亚的巨港),郑和得到信息,这里有个渤林邦国,国王是中国人。莫非是朱允炆在这里开辟了新天地?郑和顿时兴奋起来。

一核实,比较失望。国王确实是中国人,但不叫朱允炆,而叫陈祖义。

陈祖义,祖籍广东潮州。洪武年间,陈祖义全家逃到南洋入海为盗。不过,这个人很特殊,很可能加入了渤林邦国“国籍”,因为他被国王麻那者巫里任命为将军。国王死后,陈祖义凭借武力又成了渤林邦国的国王。

陈祖义国王很有意思,他臣服过中国,同样给明廷进贡过,至于其国王资格有没有得到宗主国认证,没有史料可以确认。他进贡的方式也很特别:一般是空船出发,沿途抢到什么,就拿什么当贡品,做的是一桩零成本生意。

郑和不熟悉陈祖义,陈祖义却熟悉郑和——祖国,真有钱啊,还有这么豪华的船队!

“大有宝物”的郑和船队,对陈祖义来说诱惑力太大,但盘算来盘算去,得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于是,陈祖义决定智取:诈降。

但陈祖义做梦都没想到,他的阴谋被一个叫施进卿的中国人给举报了。郑和将计就计,布兵等着陈祖义上钩。

陈祖义的实力还是有的,兵士五千多人,战船二十余艘。兴致勃勃的陈祖义,领着手下逼近明军,刚喊了声“动手”,明军的火炮便开火了。

一个是传统手艺,一个是现代化的流水线,陈祖义的五千多人,很快只剩下了三个人。陈祖义感到庆幸的是,自己没有被火炮给轰死,而是被明军生擒,发自内心地感叹:祖国真有钱,祖国真强大!

有惊无险,郑和扬帆前进。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回到了京城。自刘家港(江苏太仓)出发,经福建一占城一爪哇一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南巫里(今苏门答腊班达亚齐)——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历时两年多,郑和完成了第一次远航。

郑和的队伍还在郊区,朱棣就派人前来“劳军”,然后在京城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在这个隆重的外交活动上,朱棣安排了一个空前绝后的节目:当着各国使者的面,将陈祖义斩首示众。

朱棣应该非常熟悉“国际法”,他否认了陈祖义的“国王”身份,也不承认他持有“绿卡”,还找到了陈祖义的犯罪档案,证实他很早就是大明的“国际通缉犯”。苏门答腊、古里、满剌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小葛兰(今印度奎隆)、阿鲁(今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等西洋各国的使者,坚决支持大明的正义行动,盛赞大明的繁荣富强,纷纷表示要紧跟大明,并向大明朝贡。

在郑和这里,朱棣对国际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异国风情,人还有黑的,太有意思了!虽然这次远航没有找到真皇帝,毕竟带回了一个假国王,虽然成本比较大,但大明怎么会在乎这点钱呢?尤其是“万邦来朝”,这个更对朱棣的口味。中国强盛,万国景仰,也是历代帝王的最大梦想。

六、欢乐主题

朱棣的兴奋是持续的,他在位期间,又安排了郑和五下西洋。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也就是回国的十几天后,郑和第二次下西洋。这一次,差不多是陪同各国使臣回国,终点当然还是古里。郑和做了一件名垂千古的事,就是专程到锡兰山佛寺进行布施,迎请佛牙,随船带回。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这块碑现保存在锡兰博物馆,是斯里兰卡的国宝。永乐七年(1409年)夏,郑和回国。

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这次出访,完全是出于和平目的,是“往诸番国开读赏赐”。但锡兰山国王十分不友好,发兵五万,攻击郑和船队。郑和迅速克敌制胜,俘获了国王及其家属,并将其押解回国。朝中群臣知道后,都很愤怒,主张杀了锡兰山国王等。但朱棣“悯其愚无知”,释放了他们,并热情招待。朱棣大国领袖的风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郑和下西洋的沉重主题,开始显得越来越欢乐,朱棣似乎也不再如坐针毡。但是,人们显然忽略了郑和航海之外的行踪——在郑和的家乡,一块记事碑上刻有这样一段文字:“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祖冢坟茔祭扫追荐。”

郑和还乡,是“奉命”而不是“恩准”,明显属于“公务”行为。而在朱允炆的行踪传闻中,云南同样是其中之一。郑和这次回乡扫墓,很有可能就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与他率船队下西洋一样,堂而皇之的表面之下,为的则是秘而不宣。但在云南,郑和没有发现朱允炆的任何蛛丝马迹。

始终没有结果,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一月,郑和开始了第四次远行。前三次郑和都是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航行,行至古里而返,朱棣认为国际影响不够,“远者犹未宾服”,应该再跑远点。为此,郑和亲自到西安的大清真寺,挑选了懂回文的翻译。

这次郑和绕过阿拉伯半岛,远航至波斯湾、红海、东非海岸一带,到达东非麻林地。永乐十三年(1415年)七月,郑和回国。这次朱棣尤为高兴,举国上下几乎是一片欢腾——麻林地国向中国进献长颈鹿,中国人传说了上千年,终于在明朝见到了真“麒麟”!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是在永乐十五至十七年(1417-1419年),目的是送古里、麻林地等十九国使者回国。为了展示大国风范,朱棣赐各国国王锦绮纱罗彩绢等物,还应柯枝国王可亦里之请,赐其印诰并封其国之山为镇国山。

郑和每一次出行,回来时都有沿途诸国搭顺便船的。说是来中国朝贡,实际上就是做稳赚钱的买卖。回去时,还要搭另一趟顺便船。一个大国,怎么会计较这点小事呢?而有些小国,纯粹就是来中国免费旅游。浡泥(文莱)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率领王室成员一百五十多人,在中国吃喝游玩几个月,不幸病逝,丧葬费都由朱棣埋单了。苏禄国王就曾带着老婆、孩子、亲戚、朋友一群三百多人,免费来到中国,也免费吃住了一个多月。拿中国的远洋船队当往返轮渡,郑和根本就没有歇息的时候。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使臣在中国度过欢乐的春节,要求返国,郑和便第六次下西洋。这一次,郑和船队遭遇了海上飓风,船队差一点遭受灭顶之灾。幸运的是,大明的航海技术是先进的,郑和的航海经验也十分丰富。“叩神求佑”,郑和决定中途返回。永乐二十年(1422年)八月,郑和船队顺利回国。

朱棣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起庞大的远洋船队,最初的目的是出于维护政权的稳固,一定要找到朱允炆。但是,一次又一次,茫茫大海,渺无音信。其实,朱棣的内心也是矛盾的:找不到,不踏实;找到了,也不踏实。而最终,胡濙了却了他的心愿。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逝去。去世前,胡濙急行四百里,星夜赶到朱棣北征驻军的宣府。二人会面的这个地点,其实还与郑和有关——如果说郑和屡下西洋有什么积极意义,对朱棣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他对大明朝的“国际形势”有了科学的研判——帝国的威胁不太可能来自海外,仍然是北方的宿敌蒙元,明确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胡濙赶到国防前线时,朱棣已经睡下。听说胡濙来了,朱棣赶紧爬了起来。二人密谈到天将放晓,朱棣终于放心睡去。

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明史》载:“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胡濙很可能打探到了朱允炆的确切消息,他们也可能接着分析朱允炆争夺皇位的可能,最后达成一致:没有必要继续追查朱允炆的踪迹。胡濙跟朱棣说的,甚至可能是溥洽当年救出朱允炆,藏在吴县普洛寺内为僧,并且这些年一直处于胡濙的监视之下,朱允炆最近刚刚逝去……确切的史料,根本没有。

一百五十年后,明神宗好奇地问起朱允炆的下落,张居正的回答是:先朝如此相传,国史没有记载,当然无人知道。

朱允炆与郑和,到此似乎都应该划上句号。明仁宗即位后,下西洋行动宣告停止。

七、再来一次

明仁宗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病逝后长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有“明君”的美誉,他与其父统治的时代更被史家称为“仁宣之治”。明宣宗做过几件很有意思的事:他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扫黄运动”,查封了首都的大批妓院,废除了原有的官妓制度,禁止官员携妓宿娼。此外,他还有意将首都迁回南京。

明宣宗对郑和同样十分信任,出于迁都的考虑,他任命郑和为南京守备,着手修理南京宫殿,同时修建南京大报恩寺。

但是,明宣宗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外藩的问题,历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整治强藩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对来自北方蒙元势力的威胁,明宣宗御驾亲征,对其实施军事打击。在这个背景下,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亲自召见郑和,重启远下西洋工程,诏书曰:“朕祗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统,君临万邦,体祖宗之至仁,普辑宁于庶类,已大敕天下,纪元宣德,咸与维新。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皇位稳固了,“君临万邦”的念头在所难免。宣德六年(1430年)十二月,郑和开始了第七次远航,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下西洋。

这一年,郑和年已六十了。据《明宣宗实录》记载,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的远洋船队“凡所历忽鲁谟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勃利、苏门答腊、剌撒、溜山、阿鲁、甘把里、阿丹、佐法儿、竹步(索马里)、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

第七次下西洋,实现了两个人的梦想:作为帝王,朱瞻基实现了“君临万邦”;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郑和来到了圣地麦加,实现了朝圣的梦想。

宣德八年(1433年)二月,郑和船队返航。三月十一日,郑和病逝古里。古里,二十六年前,郑和第一次抵达的便是这里,最终他又在这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成为历史与传奇。

八、烟消云散

郑和的故事,需要一个尾声。因为郑和的故事,始终与大海有关——这时的欧洲已告别黯昧的中世纪,正在发生巨变。郑和航海,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中西方互动?没有任何相关迹象。郑和跟后人想象中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是有区别的。

郑和航海,根本就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更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唐代即有海外远航,明代与之相比,只有规模上的变化,目的则是惊人的相似——直接服务于王朝的权力。

郑和下西洋的实质,是消除朱允炆式的皇权威胁,同时炫耀武力以宾服四方,满足朱棣身为“上国天朝”之主的自我崇拜。终明一朝,始终都在实行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虽然有时松动一些,而朱棣时代恰恰是最严厉的时期。《明太宗实录》记载:“缘(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为贯彻“海禁”,朱棣还责令“禁止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唯一的变化,是朱棣恢复了朱元璋禁止的海外朝贡。

朝贡,是一笔政治脸面账。而经济账,当时就有人算得一清二楚: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紫禁城发生大火,刚刚落成的三大殿荡然无存,朝中大臣趁机对郑和下西洋发出一片反对之声。翰林院侍读李时勉等上书抱怨说:“连年四方蛮夷朝贡之使相望于道,实罢疲中国。宜明诏海外诸国,近者三年、远者五年一来朝贡,庶几官民两便。”李时勉等说得非常委婉:由于郑和下西洋,周边国家不断派遣使节进京朝贡,搞得有关接待部门应接不暇。“送礼”的客人冷不得又热不得,不如少招惹他们,以免劳民伤财。

表面的歌舞升平,代价是朱棣的一掷千金。万历年间的王士性,则给出了朱棣政治账的直接答案:“国初,府库充溢。三宝郑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余万归。”

——净亏六百万两白银,这就是郑和“西洋”之行!

明成化年间(具体时间史料记载不一),明宪宗受中官鼓动,再次冒出重新下西洋的念头,遂传令兵部调取当年郑和的航海图等资料。但是,所有的资料都失踪了。

郑和航海资料的丢失,据说与当时的兵部车驾司郎中刘大夏有关。但是不是刘大夏焚毁了航海图,同样没有确凿的史料证据。明宪宗企图重新下西洋之事没有下文,刘大夏焚图之嫌最终不了了之,其实都在郑和航海的实际意义与价值上。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郑和七下西洋,最初的意义没有太多的隐秘,最后的意义也无需太多的附会。明朝的大海,“悠然而去渐远渐小,但则见渺茫茫一发遥空只有天水相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xh/458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