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隋唐新传——乘乱割据永王东巡 借兵回纥收复两京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07 16:31:53 0


叛军占领长安,安禄山以为是战争的转机。但由于肃宗即位于灵武,唐朝又有了新的指挥中心,因而战争又胶持下来。安禄山困居洛阳,忧虑过度,得了眼疾。眼疾越来越重,几乎失明。当年冬天,他背上又患痈疽,痛起来十分厉害。安禄山原本暴戾,这时脾气更加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拿打人杀人根本不当一回事。他左右的侍卫,人人畏惧,不知为什么就会挨上一顿打,甚至丢掉性命。他亲信的大臣御史大夫严庄是当初协助他起事的倡议者之一,竟也常常挨打。还有一个贴身伺候他的太监李猪儿,因为总在他身边,挨的打更是无数。

安禄山当了一年皇帝。第二年便是唐肃宗至德二年,也是安禄山的大燕圣武二年了。安禄山准备立太子。他的大儿子叫安庆绪,快三十岁了,是安禄山军事上的重要将领和助手,现封晋王。但安禄山宠爱新娶的段夫人。段夫人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叫安庆恩,刚刚一岁。安禄山爱屋及乌,竟想册立这个一周岁的娃娃当太子。安庆绪眼见自己的太子地位要丢,心中气愤,只是忍着不发。

严庄怕安禄山一旦暴脾气上来,不利于自己,时常担心。他看出安庆绪的心事,找个机会对他说:“人都说父母对幼子偏心,这话实在不假。”安庆绪明白严庄的意思,只是“哼”了一声。严庄又说:“殿下听说了吗,‘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迟迟疑疑会误大事。”安庆绪欲言又止,最后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做儿子的,又有什么办法?”严庄索性挑明了说:“人常说‘大义灭亲’,自古就有不得已而这么做的。”安庆绪虽然不说什么,但连连点头。

严庄又去找李猪儿,威胁他说:“主上这几天背疽痛得厉害,说不定拿谁撒气,你可千万小心。”李猪儿害怕地央求:“大夫教我个办法吧!”严庄附在李猪儿耳边说了几句。李猪儿龇牙瞪眼,握着拳头,说:“只要大夫和晋王殿下做主,我把这条命豁上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安禄山上完早朝回到宫中,过门坎时绊了一下,顺手便打了扶他的李猪儿几个耳光。李猪儿挨打惯了,一声不发。安禄山却还在嘟哝着:“你欺负孤家眼不好使,故意绊我,早晚我宰了你!”

那天半夜,人们都睡了。安庆绪、严庄和李猪儿三个人悄悄来到安禄山的寝宫外面。安庆绪和严庄手执宝剑站在门外巡风,李猪儿一个人拿把单刀进了屋子。安禄山睡床的帐子垂着,帐内发出“呼呼”的鼾声。借着烛光,李猪儿掀开帐子,见安禄山的两只眼睛正圆圆地瞪着他。但李猪儿并不吃惊,因为他伺候安禄山多年,知道他向来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这时李猪儿不再怠慢,双手握住刀把,举起来猛地朝安禄山高耸的肚子上插了下去。安禄山一声怪叫,挣扎着一边爬一边喊:“有贼,有贼,李猪儿快来!”可他的眼已经盲了,看不见李猪儿这时正站在他的床前。

安禄山的肠子流出来,他又嘶着嗓子喊了几声,便躺下不动了,那两只看不见东西的眼睛却还圆圆地瞪着。这时安庆绪和严庄走了过来。他们揭开床上的毡子,裹了安禄山的尸体,掀起床下的方砖,把尸体藏在里边,然后把屋子收拾干净。第二天,严庄在朝堂上宣布,大燕皇帝因为病重,传位给皇长子安庆绪,自己做太上皇。安庆绪当即登上皇帝的宝座,接受百官的朝贺,并定当年为载初元年。又过了两天,这才宣布皇帝驾崩了。

新皇帝照例大封功臣,更没忘记到后宫去杀了继母段夫人和她的那个一岁的小儿子安庆恩。

这边安庆绪杀了弟弟,那边肃宗李亨也把一个弟弟杀了。死者是玄宗的第十六子,名叫李璘,封为永王。安禄山起兵时,玄宗派李璘做山南节度使,后来又兼领江西、岭南、黔中三镇节度使。李璘到任之后,凭着江南富庶的条件,以平叛的名义招兵买马,扩充势力。他慕李白的诗名,三次邀请,把李白招到幕府。至德元年冬天,李璘未经请示,便乘船由江陵沿江而下,名义上是去消灭叛军,实际上想在江东割据。吴郡采访使(又称按察使,负责举劾地方官吏)李希言发一份牒书询问他为什么擅自带兵东下。李璘发怒,说:“我是上皇的儿子,皇上的弟弟,李希言怎敢给我发平行的牒书?”竟以这件事为借口,发兵攻打广陵(即扬州)。那时高适新任淮南节度使,他檄令各州郡抗拒李璘的军队。由于李璘在国难当头时兴兵割据,不得人心,他手下的将领纷纷离去,李璘也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shēn申)在江西杀死。时在至德二年的二月。

李白进入李璘幕府是因为李璘打着平叛的旗号,扬言要顺长江入海,然后从水路北上讨贼。因此李白投军之后,曾在战船上写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他满以为可以一展抱负了,诗中踌躇满志地说要“为君谈笑静胡沙”,说“南风一扫胡尘静”,他哪里料到永王李璘是另有图谋呢?结果李白未能“静胡”,自己却成了“叛逆”。他逃奔到彭泽(今江西彭泽)被人捉住,押入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中。经朋友们营救,才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以北)。后来中途遇赦,返回金陵。因患脓胸病死于朋友李阳冰家中。

另一位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的遭遇更是坎坷。潼关失守时,他携家逃难,把家眷寄在羌村,只身去灵武投奔肃宗,中途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不过他不是高官大员,叛军并没杀他。他在长安住了几个月之后,逃了出来。那时肃宗已迁到凤翔(今陕西宝鸡以北)。杜甫被任命为左拾遗(谏官),又迁华州司功参军。他曾有公务到东京洛阳,途中见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写下了不朽的诗作“三吏”和“三别”。后来弃官到蜀中,居住在成都郊外,自建一座草堂。嗣后他又携家流浪,最后因食腐败食物而中毒,死于湘江舟中。

战争乱离,给李白和杜甫的心身两方面都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却也磨炼了他们,使他们的诗作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在我们中国的文化史上永放光芒。

郭子仪那时和李光弼并列宰相,李光弼的主要任务是收复河北,而他则把目标盯在光复两京上。那时肃宗已把朝廷迁往凤翔。凤翔在长安以西三百里,正好作收复长安的前进基地。肃宗急于求成,竟派人向回纥(hé合)借兵。回纥是游牧民族,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汗国,与唐期长期友好相处。回纥可汗名叫怀仁,得到肃宗的借兵书信,便派他的儿子叶护及将军帝德带领四千名精锐骑兵来凤翔参加战斗。肃宗接见了叶护,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儿子广平王李俶(chù处),因为李俶已经定为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这两个年轻人一见如故,约为异姓兄弟,叶护称李俶为兄。等到从各地征调的兵马到齐,肃宗便任命广平王李俶为主帅,郭子仪为副帅,全军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于至德二年九月,从凤翔出发,攻向长安。

官军来到长安以西的沣水,叛军十万人已在这里列阵。叛军大将李归仁出阵挑战,官军杀奔过去。李归仁佯败,把官军前军诱至阵前,叛军突然反攻,官军被逼退却。纷乱中官军前军主将李嗣业脱下盔甲,光着膀子立在阵前,大声喊叫:“今天不以死相拼,大军便将一败涂地!”他抡起长刀,迎面向攻来的叛军杀去。他勇猛过人,长刀挥处,叛军人死马伤,竟让他直冲进一条血路。

叛军在阵东还设了伏兵,是一些精骑,准备冲杀官军的侧翼。郭子仪的部下兵马使仆固怀恩带领回纥骑兵,先发制人,转从叛军伏兵的侧后杀入,将这股伏兵消灭,然后杀向叛军的阵后。霎时间,战场上万马奔腾,刀枪拼击声和士兵们的喊杀声震天动地,这场血战从午时直打到酉时,叛军大败,阵亡的就有六万人。剩下的逃进长安城中。第二天,官军来到长安城下,只见城门大开,原来叛军已经弃城逃跑了。

当初肃宗为了早日收复长安,曾跟回纥约定:克城的那天,土地归唐,而金帛、子女都归回纥。这其实是只要土地,不要百姓,任凭回纥抢劫。从这一点也可看出肃宗李亨并不是个明白皇帝。因此官军进长安时,叶护便要下令让他的部下抢劫财物,掳掠子女。广平王李俶拜在叶护的马前,恳求说:“虽然父皇有约在先,但刚刚收复西京,如果便俘掠子女财物,那时东京的居民便要帮助叛贼死守了。请到东京之后再践约如何?”叶护见李俶给他下跪,吃惊地跳下马来答拜,对李俶说:“当为殿下兄直取东京。”就这样,饱经忧患的长安居民才逃脱了一场灾难。

官军整队入城,百姓老幼夹道迎接。李俶和郭子仪骑在马上,频频举手慰问。官军在长安休整了三天,安抚百姓。第四天再向东京洛阳进发。

郭子仪率主力首先攻克了华阴,接着又攻下潼关,再克弘农郡(今河南灵宝)。另一路由王难得率领。收复了上洛(今河南商县)。叛军大将张通儒收集残兵保住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安庆绪也把洛阳的叛军统统征发。让御史大夫严庄率领,跟张通儒合兵,新旧加在一起竟又有十五万人。全军依南山列阵,准备决战。郭子仪派骑兵和回纥军在岭北埋伏,自己统率大军在陕州以西的新店跟叛军接触。官军初战不利,节节后退;叛军紧逼上来。这时回纥骑兵与官军的精骑越过南山,直扑叛军阵后。尘埃起处,回纥兵连连发箭。一些在长安败退下来的叛军见了回纥特制的羽箭,惊惶地大叫:“回纥又来啦!”叛军遭前后夹击,全线溃散。官军和回纥纵马追击,叛军阵亡的尸体漫山遍野。严庄抢先跑回洛阳,报告了安庆绪。当夜,安庆绪率领亲信和家人离开洛阳北返。在过黄河的时候,把哥舒翰等降将三十余人全部杀死,尸体抛于河中。

官军进入洛阳。回纥再一次要求李俶践约,李俶跟当地父老商量,收集到罗锦一万匹,送给叶护,才使洛阳百姓避开一场劫难。

不久,肃宗李亨和太上皇李隆基先后回到长安。唐朝的江山又稳固下来。安庆绪离开洛阳北返。不过这时范阳已被史思明盘踞,安庆绪只好占据邺县(今陕西安阳以北)。而史思明却向唐廷请求归降。但他不久又叛。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兵攻邺县,史思明率兵来救。忽然天气突变,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晦暗,两军分别向南、北溃退。郭子仪怕东京有失,退保洛阳。各节度使也各自返回本镇。史思明进了邺县,杀死安庆绪,自己回范阳做了皇帝。国号仍称“大燕”,改元“顺天”。

九节度使无功,肃宗把郭子仪召回西京,史思明乘机又攻占了洛阳。唐廷派李光弼为副元帅。史思明跟李光弼在河阳(今河南孟县以西)一带交战,两军互有胜负。嗣后官军和叛军在各地不断发生战争。又过了两年,到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蹈了安禄山的覆辙,偏爱少子史朝清,让他守范阳,却让长子史朝义打前阵。那年三月,他从洛阳出兵准备攻打潼关,史朝义是先锋。他几次进攻都吃败仗,史思明要斩他。史朝义收买了史思明的宿卫曹将军,将史思明擒住押到柳泉驿缢死。又派人去范阳杀了弟弟史朝清,这一切简直就是安禄山父子兄弟互相残杀的翻版——历史上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毫不留情地重复着。

直到宝应元年(公元761年)九月,官军又联合回纥,再攻洛阳,将洛阳攻破。这次回纥可得到大肆抢掠的机会了。直到下一年,即代宗广德元年,叛将田承嗣和李怀仙投降,史朝义被李怀仙追赶,自缢于林中。至此,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那代宗皇帝便是跟郭子仪一起收复两京的李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048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