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隋唐新传——上阳宫忆往昔功过 无字碑任后人评说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07 16:31:32 0


武则天在宫内新设了一个叫控鹤监的机构,以安置他的面首张昌宗、张易之等人。并把张昌宗、张易之、张昌期、张昌仪、张同休等张氏弟兄另外封了官职。这些人本是市井无赖,只凭着生了个漂亮脸蛋儿,便平步青云。他们在老祖母般的女皇面前,撒娇装痴,涂脂抹粉,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但武则天却就喜欢这个,对他们倍加宠幸,似乎一日也离不开这两个“粉头”。二张小人得志,少不得飞扬跋扈,为非作歹。但却没人敢管。一时间,他们的威风似乎比诸武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就连女皇的侄子武三思也得巴结他们。武三思曾向武则天说,张昌宗乃是王子晋的后身。王子晋又名王子乔,相传为周灵王太子,善于吹笙,后来仙去。这本是《列仙传》里的神话人物,但武则天却让张昌宗穿上纱质羽衣,拿一只笙吹着,跨乘一只木鹤,让朝臣们欣赏。张昌宗的确生得漂亮,他扮演的王子晋还真有那么点儿神气,于是一些文官们便纷纷写诗赞美,向女皇讨好。而那年近八旬的女皇也咧开嘴巴笑了。

这种把肉麻当有趣的表演,不少人看不惯,但不敢讲。太子李显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和郡主的女婿魏王武延基在一起偷偷议论了几句,不料被宫人听见,告诉了张易之。张易之再向女皇报告。武则天大怒,把太子召来,大加训斥,还对太子进行威胁。那窝囊了半辈子的“庐陵王”只好回去逼儿子、女儿和女婿自杀。这三个人一个是武则天的孙子,一个是孙女;那武延基不是别人,乃是武承嗣的儿子,是武则天的侄孙。但为了几句闲话,就毫不留情地对他们下了毒手。武则天为了庇护张家兄弟,对自己的亲人都这么狠,那么反对二张的朝臣的遭遇便可想而知了。

武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女皇病了,住在洛阳迎仙宫长生院。她不许别人服侍,只留张昌宗和张易之在身边。这时,洛阳街头忽然出现了一些传单,贴在闹市街上,说张昌宗弟兄要谋反。侍臣奏报女皇。武则天本来一听“谋反”二字就要神经质地跳起来;这次却一反常态,说这是诽谤,要有司查捉造谣的人。不久,又有个许州(今河南许昌)人杨元嗣上告,说张昌宗曾找一个叫李弘泰的术士看相。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相,劝他造一座佛寺,求佛祖保佑他将来当皇帝。这回来真格的了,武则天不得不派天官侍郎(即吏部侍郎,武则天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更名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韦承庆和御史中丞宋璟审理。可那张昌宗预先得到消息,先向女皇坦白了这件事。韦承庆便想按自首处理,判张昌宗无罪,只追究李弘泰一人。但宋璟不同意,他认为既然张昌宗知道那是妖言,为什么当时不把李弘泰执送有司?虽然说这件事已向女皇奏明,但张昌宗也还是包藏祸心,应该先收入狱中,仔细审理。左拾遗(谏官)李邕(yōnɡ庸)和司刑少卿桓彦范上书支持宋璟的意见。

那宋璟是个忠直的硬汉子,在朝廷很有威望,女皇平素也看重他。如今他既坚持要把张昌宗下狱,又有主证旁证,女皇也很不好办。她想出个釜底抽薪的办法,派宋璟到扬州去推按一桩冤狱,宋璟不肯奉诏,他说:“推按州县的狱情,由监察御史去就行了,用不着派御史中丞。”女皇又让他去幽州调查都督屈突仲翔的贪赃案子,他说:“这种事应该派侍御史去,我是中丞,不是军务大事不应当出使。”女皇再派他做同平章事李峤的副使,去安抚陇(甘肃)蜀(四川)。他还是不肯奉诏,说陇蜀并无变故。女皇只好召他去,温言劝他。他却毫不畏惧地说:“臣知道张昌宗分外承恩,臣也知道言出祸随,但义激于心,臣虽死无恨!”他这么说,武则天倒不好怪罪他了,只好答应让张昌宗到御史台受审。宋璟谢了恩,匆匆赶回御史台。不久,张昌宗果然到了。宋璟刚刚开始审问,门上来报,有中使来宣旨,原来是女皇特敕赦免张昌宗。中使把张昌宗带走了,宋璟悔恨地说:“我先把这小子的脑袋击碎就好了!”

女皇的病越来越重了,后来竟卧床不起,不再接见朝臣,连几个宰相也有一个月未能跟女皇见面了。所有奏章统由二张处理。女皇下什么敕书诏令,则由一个叫上官婉儿的婕妤代笔。这上官婉儿便是上官仪的孙女。当初上官仪替高宗起草废武后的诏书,作了高宗的替罪羊。他被害后家属没入宫中为奴,那时婉儿还是一个年幼的女童。她天分好,又用功学习,十四岁就会作诗。武则天就封她为女官,让她代笔草拟敕诏。这上官婉儿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少不了也要趁机弄权。这样一来朝政越来越不成样子,大臣们人心惶惶,无所适从。

那时宰相狄仁杰已经病故了,杨再思和李峤庸庸碌碌,同平章事的还有天官侍郎崔玄和凤阁(即中书省)侍郎张柬之。他俩见二张这么闹下去,说不定会乘女皇弥留之际假传诏旨,篡夺政权。于是跟司刑少卿桓彦范、尚书右丞敬晖和相王府司马袁恕已商量,说服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和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武卫将军薛思行等,准备发动武装政变。他们在玄武门(这是洛阳宫的北门,不是长安的玄武门)等着太子李显来问女皇起居的时候,悄悄跟李显说了。李显也感受到了二张的威胁,便点头答应,并约定了举事的日期。

癸卯那天,张柬之、崔玄、桓彦范和薛思行带五百名羽林军来到玄武门,由李多祚和驸马王同皎去东宫请太子。他们左等右等,太子也不来。原来这个一向庸懦的太子,怕他的母亲,把苦胆都已吓破了,竟变卦不干了。王同皎急了,说:“将相们不顾身家性命,是为的殿下的社稷。难道殿下还要把他们送入鼎镬(huò获,古代的一种大锅)之中吗?那就请殿下自己去制止他们吧!”说着,把太子扶到马上,来到了玄武门。

张柬之等见太子来了,便率领羽林军进入玄武门。禁卫们见是八十岁的白发苍苍的老宰相领头,后面又跟着羽林军的几位将军,便谁也不来过问。政变军队一路没遇到抵抗,顺利地来到女皇居住的迎仙宫。这时张昌宗、张易之两兄弟在廊庑下晒太阳,商量一旦女皇归天,下一步该怎么办。忽见张柬之等匆匆走来。张昌宗还要耍威风,站起来呵斥:“圣上刚刚睡着,休来打搅!”张柬之冷笑挥手,羽林军的两个小校走上来,一刀一个,把两颗涂着脂粉的脑袋砍掉了。

宫人们惊叫着跑进寝殿长生院,把女皇惊醒了。武则天挣扎着爬起来问:“谁在作乱?”张柬之行礼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诛杀了。因怕走漏消息,所以不曾启奏。惊扰了陛下,臣等万死!”武则天见太子站在张柬之身后,便哼了一声,说:“原来是你呀!好吧,既然把那俩小子杀了,你就回东宫吧!”说着又躺了下去。太子转身就要退出,桓彦范阻止他,面对武则天说:“太子怎么还能回去呢?当年天皇以爱子托付陛下,如今太子年龄已长,还久居东宫,这不合天意民心。我等群臣是不忘太宗皇帝和天皇的恩德,这才奉太子以诛贼臣。何况陛下圣体欠安,何不趁此传位于太子,以顺天人之意呢?”武则天的眼珠翻了两翻,看看榻前站的文臣武将,见其中有右羽林将军李湛,便说:“你不是李义府的儿子吗?朕待你父子不薄,想不到杀张易之的竟是你!”李湛听了惭愧地低下头。武则天又对崔玄说:“张柬之是狄仁杰推荐给我的,你可是我自己亲自提拔的,想不到你也在这里!”崔玄理直气壮地说:“臣这样做,正是报陛下的大德!”武则天看大势已去,也便不再做声,这也就算是默许了吧!

宫中的事情已了。张柬之又派出羽林军逮捕张昌期等人和二张的党羽。将张昌期、张昌仪、张同休都押到天津桥斩首。把张昌宗和张易之的首级也拿来悬挂示众。丙午那天,中宗李显复位(因为他二十一年前曾做过两个月的皇帝,这次又做了皇帝,所以称为“复位”。)改元“神龙”。大赦天下,唯张易之的同党不赦。凡是以前周兴、来俊臣制造的冤狱,一律清雪。接着,将武则天移居到上阳宫(就是隋炀帝建的洛阳宫),派李湛率羽林军宿卫。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并废去“周”朝,恢复原来的国号“唐”。

政变是正月发生的。经过了一春、一夏、一秋,眼看来到冬季。上阳宫的花草树木都已凋零了,又落过了两场大雪。在此期间,武则天的病有时好些,有时坏些。中宗皇帝带着韦皇后每十天来探望一次。有时皇帝还要谈谈朝廷里的事,武则天总是挥挥手,阻止他说下去,因为她已经自知无能为力了。

遇到晴朗天气,病情好些的时候,武则天就让宫人把她抬到外边,看一看上阳宫的景色。这座宫殿是隋炀帝杨广修的。殿阁巍峨,富丽堂皇,然而那杨广今又何在呢?她想:自己又何尝不如此!当初用尽心机,甚至亲手掐死了自己生的小女儿。当然,那小小婴儿的形象已经在记忆里模糊了,但现在想想这件事,却又引起她的一阵心酸。

然而在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以一种满意的心情来回顾自己一生的:她注意维护国土的完整,高宗时失去的安西四镇(时为公元650年),是在她手里收复的(658年);她训练了强大的军队,隋文帝、隋炀帝、包括唐太宗在内都没能征服的高丽,是她派军队去征服的;她注意为国家发现人才,一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还亲自出题把进士们召到殿堂上来考,开了殿试的先例。她选任的一些大臣如狄仁杰、宋璟、姚崇等,都是当代的有声望的人物,这些人辅助她把国家管理得兴旺发达,井井有条。但她又不得不以遗憾的心情追思那些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头抄家的无辜者,还有她自己枉死的儿孙和亲人。

当然,如今这些都已成了过去。她打算死后跟丈夫李治葬到一起。李治的陵墓叫乾陵。建在长安以西的乾州(今陕西乾县)的梁山上,是光宅元年武则天下令修的。陵墓占了整个山麓,设有内外两层城墙,墙内有献殿、下宫等建筑。司马道的两侧矗立着许多石雕:石马、石人、珍禽、祥兽,还有代表外邦六十一国酋长们的石像。在陵园大门前面有一座“述圣纪碑”,是记载高宗皇帝业绩的。碑高二十二尺五寸,共七节,因此又叫“七节碑”。七节的含义是代表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碑文是武则天亲自撰写的,当然要把她丈夫的文治武功颂扬一番。由中宗李显书写,著名的石工刻凿。如今她的一生也将结束了,不知后人会给她撰记什么样的碑文。她知道,儿子中宗是不至于说她的坏话的,他一定会把自己的母亲夸赞得完美无缺,就像她当初写碑文夸她的丈夫那样。她不愿意留下这样一个碑,让后人指点着说全是一通谎言。于是她告诉中宗,将来她死后就在乾陵高宗的“述圣纪碑”对面,立一座“无字碑”,上面一个字也不要写,任凭后来人去褒贬评说。

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壬寅,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上阳宫寿终正寝。那年她八十二岁。她临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有冬月的寒风在殿外呼啸。她遗下一份诏书:“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她最后终于还得承认她是一个女性。

遗诏还说:“王、肖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她这是在清理五十年前的旧债。

一千多年过去了,那碑身上雕着两条飞龙,碑顶刻着八只螭(chī吃,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头的“无字碑”依然站在梁山山麓的草丛中,迎送着朝阳夕晖、春风秋雨。碑身上依然光秃秃不着一字,保留着原来的模样。但这些年来评说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有字”的文章诗词却已多得无法统计。有的说她对历史的发展有功,有的说她是个“妖淫凶狠”的暴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像武则天死前预料的一样。然而在中国古代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从一个无权无势的小尼姑,挣扎拼搏,居然做了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至于她这人的性格,又是那样复杂,很难给她下一个准确的评语。说真的,谁又曾真正地了解她呢?

郭沫若同志在咏乾陵诗里说:“没字碑头镌字满,谁人能识古坤元?”事实确实是这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04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