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隋唐新传——武才人削发感业寺 王皇后遭陷太极宫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07 16:31:20 0


唐高宗李治二十二岁登基,改元“永徽”。他遵照大行皇帝(皇帝刚死,还没有谥号和庙号的时候,称“大行皇帝”)的遗诏,将后宫太宗名下的宫眷,除指定的几个妃嫔外,其余全部送到尼庵出家。这是太宗为了避免“女主昌盛”而采取的最后措施。武媚娘是“才人”,算是第三等的宫眷,自然在被遣之列,二十六岁的武媚娘被送到京师的感业寺,削去头发,穿上僧服,从此伴着古佛青灯,夜半钟鼓,打发着凄凉寂寞的岁月。落到这种地步,是这个争强好胜的女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她是武士彟的女儿。武士彟原是并州的一个木材商人,后来认识了太原留守李渊,弃商从政,做了司铠参军。在李渊晋阳起事时,武士彟协助李渊捉住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立了第一功,成了开国功臣。他虽然不善于打仗,但作后勤工作还是很胜任的。李渊当皇帝后任命他为工部尚书。他的夫人死了,李渊替他保媒,娶了关中贵族杨士达的女儿作续弦。武士彟前妻给他生了两个儿子,杨氏来后又生了三个女儿,次女便是武媚娘。“媚娘”是进宫后太宗给她起的名字,她原来的名字叫武则天。

武士彟死于荆州(今湖北荆州)都督任上。太宗派李世去主持丧事,把武家老小和武都督的灵柩送回并州。武则天的异母哥哥武元爽、武元庆待则天母女很不好,在这种矮檐下的生活养成了武则天反抗、报复和谲(jué决)诈的性格。她的母亲有个堂妹,原是齐王妃,齐王李元吉被害后,她被太宗接到宫中,做了太宗的妃子。杨妃对武家姊妹很好,常常派人送些礼物去,表示关怀。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她是太宗的戎马夫妻,一向感情很好,因此皇后死后太宗十分伤感。杨妃为了安慰他,劝他从民间选几个美女来充实后宫。太宗就让杨妃操办这件事。杨妃乘机把她的外甥女武则天选入宫中;被太宗封为才人,并赐名媚娘。才人在后宫中的阶位是正五品,列为第三级,这足以说明皇帝是很喜欢武则天的。

武则天于贞观十一年进宫,那时她刚刚十四岁,天真娇媚,因此一度博得太宗的欢心。但太宗终究是个英主,他注意妃嫔的外貌,也注意她们的修养。武则天少年丧父,异母哥哥待她不好,因此没有机会读多少书,这就影响了她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何况她年龄一天天大了,天真娇媚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退,而这时又另有一位新的才人徐惠进入宫中。徐惠比武则天小三岁,据说她生下来五个月便会说话,四岁时就能读懂《论语》《诗经》,八岁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曾仿照《离骚》的笔法写了一篇《小山篇》,其中词句:“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胡为兮独往?”使看到的人无不惊诧。她不但会写文章,还十分美貌动人,太宗听说后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才人。她进宫后手不释卷,跟皇帝谈话温文典雅,做起文章来更是文不加点,构思精巧。她还有一个长处,便是颇有已故的长孙皇后的作风,对太宗做得不对的地方,常加以谏劝,使太宗看着她便如面对前妻。贞观末年,太宗要遣将再征高丽,又要在西域用兵,徐惠上疏谏阻,疏文说:“东戍辽海,西讨昆丘,士马罢耗,漕饷漂没。捐有尽之农,趋无穷之壑;图未获之众,丧已成之军。故地广者,非常安之术也;人劳者,为易乱之符也。”太宗要大修翠微宫和玉华宫,并准备安排她到翠微宫居住,她又上疏说:“翠微、玉华等宫,虽因山藉水,无筑构之苦,而工力和僦(jiù旧),不谓无烦。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太宗是喜欢纳谏的人,想不到魏征死后却又有这样一个小女子做他的“镜子”,自是恩宠倍加。她入宫不久便拜为婕妤,后来再升为充容,而那武则天呢,十几年过去了,依旧是个才人。

太宗死时,遗诏让徐充容留居宫中。她思念皇帝,时常哭泣,有病不肯服药,说“愿追随先帝于地下”。终于在太宗死后的第二年病故了,那年她二十四岁。高宗李治很感动,尊谥她为贤妃,送她到太宗的墓地昭陵陪葬。

至于武则天,她当然不像徐惠那么“傻”,她还要寻觅出头的机会。她把希望寄托在李治身上。说起来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李治自第一次见到武则天,便为她所倾倒,而那时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小王子。后来李治逐渐长大,有了王妃、侧妃,做太子时王妃又成了太子妃,但他对武才人始终不能忘情。每次遇到,总是用一种热烈的目光注视着她。

武则天何等聪明,自然看穿了李治的心思,少不了眉目传情,加以逗引。然而李治实在是太懦弱了,他怕他的父亲,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只能保持在互相爱慕的阶段。

如今武则天在感业寺,朝夕盼望的是有一日忽然天降诏书,李治选她进宫,册封她为皇后,那时她将施展出平生的抱负,把天下治理得富饶强盛……突然一声钟响,打破了她的幻想,晚祷的时候到了。她懒洋洋地随着众尼进入佛堂,坐在蒲垫上,半阖着眼睛呢呢喃喃地诵经,而脑子里却继续着方才的美梦。

有时她也不禁灰心,因为李治现在是皇帝了,天下佳丽可以任凭他挑选,偌大的神州又会有多少年轻秀丽的美女呢,自己不就是十四岁时进宫的吗?然而今年她已经二十七岁了,眼看就要成为“徐娘”,即使李治见了,还会用以前那样的目光来看自己吗?

她睡不着觉,爬起来写了一首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诗的水平比起徐惠的诗来是差多了,然而却道出了一个失意女人的心声。

她在寺里住了两年,慢慢地心灰意冷了。永徽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庙里突然热闹起来,原来这天是太宗去世两周年的忌日,皇上要到庙里进香。武则天那半僵的心房又跳动起来。别的尼僧都在忙忙碌碌地修饰佛堂,她却怔怔地待在一边,不知干什么才好。不久,便听到寺里钟鼓齐鸣,寺主让众尼排列在山门里外,等候迎接圣驾。武则天站的位置正在山门下面,她抬起头来仰望山门门楣上“敕建感业寺”五个大字,认出这是太宗的御笔,蓦地一丝希望又涌上心头,今天会不会是她人生转折的又一个关头呢?

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才看到皇帝的仪仗队走了过来。原来皇帝是先到昭陵去拜谒了陵墓,然后再来感业寺进香的。武则天远远看见李治穿着素服,骑在一匹白马上,款款走来。李治在山门前下马,撩起袍服走上台阶。武则天盯盯地瞅着他,希望他能看到自己。然而那前后几列数百名尼僧,一色的灰色僧袍,光光的头顶,短时间皇帝又哪里去辨认呢?

武则天没精打采地随着众尼做完法事,回到住处,一时间觉得万念俱灰。忽然房门推开,寺主老尼走了进来,说皇帝宣召她去相见。武则天心头“怦怦”直跳。她随住持走进方丈室,见李治坐在禅床上,似乎比以前胖了些,她顾不得多看,急忙屈膝跪下,两行热泪已不由自主地奔涌出来了。

李治站起身,把武则天扶起,一边用袍袖给武则天拭泪,一边说:“你受苦了!朕无时不记挂着你,只是朕要守制三年,不便宣你进宫。如今还有一年便可服满,你且先把头发蓄起来,明年今日,我们便可相聚了。”又告诉她,已经吩咐住持,对她另眼看待,不必茹素,也不再穿僧服。武则天一边听一边点头,似乎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她只等了半年,便得以二进皇宫,那是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正月,武则天已经二十九岁了。是王皇后要她回宫的。高宗封她为昭仪。昭仪是九嫔的首位,当时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王皇后和萧淑妃。

说起来武则天能顺利回宫,真是多亏了王皇后。如果她也像隋文帝的独孤皇后那样,抱着个醋坛子不放,高宗怕也要费一番手脚。然而王皇后的确在吃醋,不过对象不是武则天,而是萧淑妃。原来王皇后不曾生育,而那萧淑妃却生了个男孩,名叫素节。萧淑妃本来就得到高宗的宠爱,如果她的儿子立为太子,那么“母因子贵”,王氏的皇后宝座便不稳当了。因此,她求她的舅舅柳奭(shì式)联络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和大臣韩瑗(yuàn院)、于志宁等,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继承原则,立燕王李忠为太子。李忠的母亲姓刘,在宫中地位不高,人又老实。王皇后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李忠母子必定感激她。皇后的另一招便是支持高宗召武则天回宫,想利用她去夺萧淑妃的宠,她自己来个坐山观虎斗。

年近三十的前宫旧人的重返在宫中自然引起一番轰动,有的嘲笑,有的鄙视。武则天冷眼看着这些,她毫不畏惧,更不悲观,她有对付这些的自信。同时,她已经看出皇后和淑妃之间的微妙关系,她自然站在皇后一边。她装出一副真诚的样子,对王皇后百般奉承,千般感激,慢慢地王皇后倒真的把她引为知己了,常常在皇帝面前夸赞武昭仪,说不得又要贬损萧淑妃几句。这样一来二去,高宗对萧淑妃疏远了,武昭仪在头脑简单的皇帝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完美的形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后宫三个女性的明争暗斗又有了变化。王皇后发现,她在跟武昭仪联合之后,是把萧淑妃打下去了,然而她的同盟者武则天却比萧淑妃更加可畏,她已经造成了引狼入室的后果,因为皇帝对武昭仪的恩宠远远超过了萧淑妃。她现在唯一仗恃的,便是外廷的那些大臣了。她知道大臣们是拥护她的,她舅舅柳奭由于她的关系,已经做了中书令。柳奭跟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褚遂良等掌握朝政,大权在握,所以王皇后稍稍得以放心。

而武则天,这个时期事实上是在孤军奋战,她只能紧紧地抓住皇帝,除了他之外,不论外廷或内宫,她都没有可以依靠的力量。然而事在人为,她要先从内宫下手。王皇后为人持重,举止傲慢,又有些吝啬,因此不能笼络人心。她的母亲魏国夫人有时进宫看视女儿,也摆出一副国太的架子,对宫人太监呼来喝去,招致了一些人的怨恨乃至仇视。武则天看到这种情景,立即加以利用。她对宫监们总是和颜悦色,十分体贴;更把皇帝赐给她的财物大方地赏给他们。这样,武则天逐渐地得到宫监们的好感,刚进宫时那种冷嘲热讽、流言飞语再也听不到了,现在充耳的是一片赞扬声。有些皇后宫里的人更被武则天收买作了耳目,随时把皇后和魏国夫人的一举一动报告武昭仪,以邀功求赏。她对萧淑妃当然也在监视。萧淑妃失去宠爱,心中不满,少不得在背后言语间会流露出来。武则天听了宫人的密报之后,一一记下。等到汇集多了,便在皇帝面前一下子抖搂出来,某月某日,萧淑妃在什么地方,当着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一件一件,时间地点人证,全都清清楚楚。高宗火了,派人把萧淑妃召来,加以责问。萧淑妃目瞪口呆,在事实和人证面前她无法否认。于是高宗降旨,把萧淑妃打入冷宫,贬为庶人。但对王皇后,高宗却还念着结发夫妻的旧情,尽管渐渐疏远,却还没给她什么处分。

永徽四年,武昭仪临产了,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说来也怪,武则天侍奉太宗皇帝十二年,从未生养;而跟高宗仅仅一载,便生贵子,这无疑是对她的前程增添了一份保证。这是高宗的第五个儿子,起名李弘,生下来便封为代王。

又过了一年,永徽五年,武则天再次临盆,这次生的是小女孩。小女孩长得十分可爱,刚过百天,便会伸着小手要人抱抚。而且很少啼哭,总是咧着小嘴,两个圆圆的小酒窝里盛满了笑意。高宗很喜爱她,要武则天带她住到太极宫里,每天下朝回来总要来瞧她几眼。有一天,王皇后到太极宫找高宗请假,因为她母亲魏国夫人要庆五十大寿,她准备回家参加庆典。她来时高宗不在,武则天也不在屋里。王皇后转身往外走,忽然听到侧室里传来婴儿的“呀呀”声,奶声奶气,分外动听。王皇后不曾生育过,因此格外喜欢小孩,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把小女孩抱起,逗弄一阵才走了。过一会儿武则天回来,乳母把王皇后刚刚来过的事告诉了武则天。武则天眼珠转了转,借个因由把乳母打发出去,自己来到小女孩床前。她咬着牙齿,双手颤抖着伸向女孩的喉咙。可是小女孩又笑了,两只小手伸向她的母亲,这是女儿要求妈妈爱抚的表示。然而这两只小手伸到半空便无力地垂下去了,因为她母亲的手已经扼住了她的喉咙。小女孩脸上的笑意没了,她由于窒息而慢慢停止了呼吸。

武则天倚在床边,她不敢再看女儿,只是喘息了一阵便悄悄溜了出去。她坐在花坛边上,等皇帝走来的时候,她早已面色镇静如常了。

高宗习惯地去看望女儿。他一掀被子,便大叫起来:“谁杀了我的女儿?谁杀了我的女儿?”他问乳母:“方才谁来过了?”乳母战战兢兢地回答:“只有皇后来过。”

高宗当然不会怀疑武则天,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嘛!于是“谋害小公主以泄私愤”的黑锅便让王皇后背上了。任凭王皇后赌咒发誓,皇帝总是不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047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