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启蒙

隋唐新传——哥舒翰遇伏灵宝原 杨玉环遭缢马嵬坡

历史大观园 历史启蒙 2020-07-07 16:31:49 0


睢阳失陷是至德二年十月的事。而在这以前一个月,郭子仪却把西京长安收复了。长安的失陷是在上一年的六月。

当时由于河北、山东军民的浴血苦战,安禄山还不能集中兵力攻打长安,因此潼关前面没有重兵,只有崔乾祐率领着一万多叛军凭山险守着,监视潼关官军的动静。

长安城中的军民,每天吃过晚饭,就纷纷跑上高处,向东遥望着骊山顶上那最后的一座烽火台。当一缕火光终于在暗夜中升起的时候,人们便长舒一口气,知道又迎来了一个“平安”的夜晚。那时候潼关主帅哥舒翰的病已经痊愈了,潼关的防务也基本就绪,如果叛军真的来进攻,大概守上一年半载也不是不可熊。何况郭子仪和李光弼在北边有攻有守,牵制住叛军相当一大部分兵力,这就给潼关的防务部署赢得了时间。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分别上书建议,潼关战线只要防住就行了,他们正打算向范阳进攻,因此务必不要使潼关失守,以免京都有失,影响整个的士气民心。

然而杨国忠担心的不是朝廷安危,却是怕哥舒翰万一倒戈反击,来制他的死命。他跟哥舒翰早有矛盾,又听说哥舒翰麾下大将王思礼曾建议哥舒翰回兵杀了杨家兄妹,消除安禄山“清君侧”的借口。他惶惶不安,忙向玄宗说:“兵法,安不忘危。大军都开赴潼关,长安无兵防守也不好,万一潼关失利,长安就危险了。”玄宗对他言听计从,便同意让他募兵。杨国忠忍痛拿出一部分搜刮来的金银,招募了一万人,派心腹杜乾运率领,驻在长安城东的霸上。哥舒翰听说后,不喜欢背后头有这样一支“异军”,乃上表请求皇帝把这支军队也划归自己统一指挥。玄宗不知内情,便答应了。哥舒翰派人唤杜乾运到潼关议事。杜乾运已奉诏要他归哥舒翰节制,不能不去。但一到潼关,哥舒翰就把他杀了,另派人去把霸上的驻军接管了。

杨国忠听到消息,越发吃惊,对他儿子说:“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但他不甘心这样失败,想到若要自救,当前最重要的是使哥舒翰离开潼关,走得远远的,才能免去“心腹”之患。他去见皇帝,要他派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还造谣说潼关外面的贼将崔乾祐只有四千人,根本不堪一击。哥舒翰拥兵不击,其情可疑。玄宗信了杨国忠的话,下诏让哥舒翰出兵。哥舒翰派使者回京上表,说:“安禄山久战沙扬,现今敢于叛逆,岂能不作充分准备!崔乾祐虽说兵卒不多,但也绝不止四千。何况还要防备叛贼故意用弱兵来诱我出关,如果我军出击,恰好堕进敌人计中。而且贼兵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扼守,等待援兵大集,那时各方一齐发动进攻,才是上策。”然而玄宗一味听杨国忠的,派遣出中使来催促,这个中使刚传完诏,下一个中使又来了。在这种形势下,哥舒翰只得奉诏了。他抚胸痛哭,下令大军出关。

六月己丑这天,官军开出潼关,当天来到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沿途倒是不曾看到敌军。大军在西原住下,第二天,继续向前进发。这儿地势陡然变了,北边是黄河,南边是崤(xiáo淆)山,中间是七十里长的峡谷地带。哥舒翰和田良丘乘大船浮在黄河中流,见谷中的叛军似乎不多,便遥遥指挥让官军前进。大将王思礼等率五万人作先锋,庞忠等带余兵十万人继进。哥舒翰弃舟带三万人渡过黄河,在河北岸的山冈上鸣鼓助威。这时峡谷侧方出现了叛军,三三五五,时疏时密,根本不成个阵势。官军们见了都笑起来。双方慢慢靠近。官军呐喊冲击,从各路杀将上去。叛军稍一接触便扔掉旗帜,向后溃退。官军漫山追杀。突然号炮声响,叛军的伏兵出现,从山头上向下投掷滚木礌石。官军无处躲避,不少人伤亡。官军有一种战车,用毡蒙着车身,毡上画着龙虎熊豹等猛兽,是用来吓唬敌人的。官军驱战车开路。不料崔乾祐已有准备,他把许多枝柴抛掷在官军的车前,顺风燃着,一时烈焰腾起,把战车也烧着了。滚滚的浓烟扑向官军。官军互不辨识,一味抡起刀枪乱砍,结果却是自相残杀。后面的官军还以为叛军趁烟来攻,一劲儿向烟雾中射箭,当然射死的也是自家人。直到这时,叛军才从山上蜂拥而下,喊杀声震天动地。崔乾祐又遣一部骑兵绕到官军的背后,冲杀过来。官军前后受击,惶骇奔逃,没人再来战斗。那河北岸的官军遥见南岸败退,竟也不战而溃。不少人跌进黄河,更多的人则四散逃命。哥舒翰带领几百骑亲兵渡过黄河向潼关跑去,想再回守潼关。叛军在后边追赶。潼关前边有三道堑沟,每道都是两丈宽、一丈深。官军互相拥挤,不少人掉入堑中,一会儿便将堑沟填满。后面的便踏着死人跑过去。哥舒翰进关后检点剩下的兵马,只剩下了八千。刚刚布置防守,叛军已经攻来了。下一天,叛军猛烈攻关,官军防守不住,潼关终于被叛军攻破。哥舒翰逃到潼关以西的关西驿,他部下的将领火拔归仁叛变,把他捉住送到洛阳。哥舒翰见了安禄山,叩头下拜,说:“臣肉眼不识圣人。”安禄山封他做了司空。却对火拔归仁说:“你在患难的时候叛主,不仁不义!”竟把归仁杀了。哥舒翰感激安禄山,写信给他的旧部李光弼等,劝他们投降,但回信没有一封是响应他的,还都把他骂了一顿。后来安庆绪放弃洛阳的时候,看哥舒翰已没用处,终于把他杀了——这是后话。

却说长安城中,突然看不到骊山上的“平安火”,一时全城鼎沸起来。皇宫里更是乱成一团。“平安火”不见了,说明潼关已经失守,长安城失去了屏障,人们多日的担忧成了现实。兵凶战祸是人们最怕的事。于是百姓们奔走相告,有的便打点细软衣物,准备外出逃难。那当朝宰相杨国忠也想逃难了。他那时身兼剑南节度使,当初安禄山一叛变,他就派人告诉副节度使崔圆,让他作好将来一旦逃去的准备。现在形势急迫,他忙忙跑进皇宫,向皇帝提出“幸蜀”的建议。玄宗还在犹豫,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他还不愿做一个流亡皇帝。他吩咐杨国忠,让他召集百官商议,听听大臣们的意见。第二天百官齐集朝堂,不少人惶恐不安,有的连眼泪也淌下来了。杨国忠问大家有什么办法?大臣们一个个闭口不言,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办法可想。杨国忠只好解嘲地说:“十年前我就预见安禄山的反状,但皇上不信。今天到这一步,可不是宰相的过错。”大臣们不理会他的解释,人人急着回家自找出路。杨国忠只好让大家回去,自己却去找他那三个堂妹,让她们进宫去跟贵妃一起劝皇上。玄宗有些心动,但还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他让百官第二天到勤政楼去,他要亲自跟大臣们研讨对策。第二天他来到勤政楼,但大臣们来上朝的连两成都不到,其余的都不见影儿。老皇帝急眼了,他要御驾亲征。听的人只好苦笑,知道这是皇上赌气,因为城里就剩下守卫皇宫的几千名禁军,而且许多人是仪仗队,带这点儿人马去打仗,不等于送死吗?何况皇帝那年已是七十二岁高龄了。

当天晚上,玄宗终于经不住贵妃和三位夫人的缠磨,答应去四川避难了。杨国忠秘密宣召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带他的左右龙武军两千五百人前来护驾。杨国忠赏给将士们大量财帛,等到黎明时分,悄悄打开皇宫西门延秋门,潜行出走。随玄宗同行的除贵妃和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及杨国忠夫妻外,只有住得近的妃嫔、皇子、公主和皇孙。偌大的皇宫,那些住得偏远的妃嫔、皇孙和公主,来不及通知他们,就都委弃不管了。

玄宗一行人在朦胧的曙色中路过左藏(即左仓库),杨国忠要派人放火,他说:“不能白白地留给叛贼!”玄宗制止说:“贼人来后得不到财物,必定更向百姓搜敛;不如把仓库留下,使我的百姓少受搜敛之苦。”

皇帝走了,但百官并不知道。有的大臣还来上早朝,听听朝廷有什么对策。走到宫门前,见仪卫仍然整整齐齐地站着,守卫着皇宫的安全。突然宫门开了,一些宫女和太监从门内蜂拥而出,一个个狂呼乱叫,说皇上已经走了,但谁也不知道皇上去了哪里。来上朝的寥寥几位大臣也傻了,他们想不到皇上竟这样不负责任,只图自己一走了事,可长安城交给谁管呢?一时间长安城居民区的一百一十个坊也发生了骚乱。一些歹人乘乱打劫,他们成群结伙地闯入王公贵族的府邸,见什么东西都抢。有些胆大的还冲进皇宫,把左藏大盈库抢光然后放火烧掉。而长安城更多的居民则在逃难,他们携着子女财物,惶惶然走出门去。却见街市上人流拥塞着,有的向东,有的朝西,因为谁也不清楚往哪儿逃才安全。

这时候下起雨来,玄宗等一行已经过了咸阳桥。杨国忠又要放火烧桥,说是怕叛军过桥来追。士兵们把柴草堆在桥上,放火点着,一时浓烟滚滚。玄宗骑在马上走在前边,回头望见浓烟,吩咐将火熄灭,他黯然地说:“我们知道逃命,可是把桥烧了,百姓们要逃时又怎么过渭水呢?”士兵们便又将火扑熄。

一行人冒雨前进。玄宗和皇子、皇孙们骑马,贵妃和公主、三夫人坐轿。骑马随行的大臣除了杨国忠、陈玄礼之外,只有御史大夫魏方进和左相韦见素等几个人。那些宫女和太监只好在地上步行。由于队伍中有不少妇女,走起来十分缓慢。直走到中午,才到达长安以西四十里的咸阳。在这之前,高力士曾派宫监王洛卿提前赶来,安排午饭打尖。但到这时不但不见王洛卿来接,连县令也跑掉了。一行人暂时在咸阳城东门外的望贤宫暂歇。杨国忠派人到市上去购买胡饼。但由于这儿也得到了兵败的消息,市上已没人卖饭。好在一些百姓听说皇上逃难经过,有的人就把自家吃的粗米饭拿来献给皇上。

玄宗让内监赏了送食物的百姓,大队继续出发。当天晚上来到金城。这儿的县令也跑了。一行人住在馆驿里,皇上跟前连盏灯都没有。玄宗只好跟杨贵妃在黑影里对坐着,默默无言。

半夜时发生了一阵惊扰,因为大家听到了一阵马蹄声,以为是叛军追来,有的人竟吓得啼哭躲藏。后来陈玄礼来报,说来的原来是哥舒翰的副将王思礼。他从潼关逃出,赶到长安听说皇上失踪,他估计皇上一定会向西走,便沿途追来。王思礼在黑暗中叩见皇帝,禀报了潼关失陷的经过。玄宗听说哥舒翰做了俘虏,心中不安,因为他已经省悟到他催逼哥舒翰出关铸成了大错。他听王思礼讲完,想了想,便任命他为河西、陇右节度使,要他即日赶赴任所,召集军马,来收复失地。王思礼遵旨,带领几名亲军连夜又走了。

玄宗一行人第二天又走了一天,傍晚时分来到了一处叫马嵬(wéi维)驿的地方。这儿的驿使和百姓也已不见踪影。玄宗等住进驿馆,将士们在外露宿。将士们走了一天,又累又饿,一个个口吐怨言,就连那将军陈玄礼也在骂杨国忠这个罪魁祸首。那时正有几名吐蕃使者来京办事,路过这里遇到了杨国忠,站在驿馆外面谈话。有个军士故意喊:“杨国忠勾结吐蕃,想谋反啦!”一时士兵们齐声喊起来,有的就向杨国忠奔去。杨国忠见事不好,急忙跑进驿馆西门。几名兵士追了进去,杀了杨国忠,把他的脑袋用枪尖挑着,走了出来。军士们大声喊好。有的又去杀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把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也杀了。御史大夫魏方进听见喧闹,从驿里走出来制止。士兵们杀红了眼,乱刀砍下,魏方进立刻倒在血泊之中。韦见素也走出来。一个士兵朝他砍了一刀,头上的血流到脸上。但韦见素是个有名望的官员,许多将士大喊:“别伤了韦相公!”韦见素这才得以活命。士兵们围住馆驿,大喊大叫。玄宗拄一根拐杖,亲自出来询问。陈玄礼走过来,说:“杨国忠谋反,现已伏诛。只是贵妃不宜再来奉君,乞陛下割爱。”玄宗说:“贵妃深居后宫。她哪里知道杨国忠谋反的事情?”高力士在一旁说:“贵妃自然没罪。但如今杨国忠已死,而贵妃却还留在陛下左右,将士们能放心吗?请陛下深思。”他又悄悄俯在玄宗耳边说:“当前,只有让士兵们安静下来,陛下也才能够平安。”

在士兵们的叫嚷声中,玄宗倚着门框,苍白的胡须轻轻抖动,他在想:难道贵妃真的没有过错吗?就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难道对今天的事就没有责任?他这才知道人们对杨家兄妹的积怨实在是太深了,今天,他尽管还是个皇帝,却已经无能为力……

玄宗不再犹豫了,他无可奈何地对高力士说:“这件事就由你去办吧!只是不要用刀剑。”高力士屈一膝跪下,说:“这个,奴才省得!”

肃宗至德元年六月,绝代美人杨玉环被高力士用丝带缢死在马嵬驿中,卒年三十八岁。

关于这段经过,《长恨歌》里是这样写的: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m/2048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