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古典时期

世界史故事——为人之道与用兵之道

历史大观园 古典时期 2020-07-01 13:40:47 0


在中国,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6年间,一位哲学家和一位将领试图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东周建立后,诸侯国中崛起了四大强国——晋、齐、楚、秦。还有一个国家也在崛起,那就是位于东南沿海的越国。历史上把这段时间称为春秋五霸时期,实际上还有四个诸侯国通过吞并其他一些小国而崛起成为强国。鲁国和吴国都是沿海国家,郑国与周天子直辖的领土接壤,宋国则位于它们的最东边。

周地处天下之中,但其统治已经几乎完全成为象征性的。各诸侯国由自己的国君统治,依靠自己的军队在边境地区御敌。尤其是晋国,它一直在与北方的蛮族部落狄人作战。战争持续了几十年,晋国的势力范围也逐渐向北扩展。

在这个由多个诸侯国拼缀而成的国家内部,局势逐渐变得很不稳定。周襄王在位很长一段时间后去世了,他的儿子继位(在位6年),然后他的孙子继位(在位7年)。他的孙子年龄尚小,并无子嗣,于是到了公元前606年,他的弟弟周定王继位。

世界史故事——为人之道与用兵之道

地图9-1 春秋时期强国

这些短暂的统治似乎表明了周朝的都城出现了某种动乱,而楚王伺机而动。

地处南部地区的楚国不属于最初的“中原地区”,而晋国和郑国依然视楚国为半蛮夷地区。但无论楚国是否属于蛮夷之地,都不影响其实力强大的事实。在周迁都后的250年间,楚国士兵不断向北部和东部地区发起进攻,吞并了一个又一个诸侯国。18世纪的历史学家高士奇写道:“夫前世带砺之国,棋布星罗。”他列举了几个曾经分布于楚国北部边界的分封国,这些分封国在春秋时期一个接一个地从地图上消失了。他解释说:“自邓亡,而楚之兵申、息受之;申、息亡,而楚之兵江、黄受之;江、黄亡,而楚之兵陈、蔡受之;陈、蔡不支,而楚兵且交于上国矣。”

周定王刚一登基,楚王就亲率大军北上。楚军并非直接进攻洛阳,而是声称为了攻打犬戎;80年前这个北方蛮夷部落曾联合周襄王同父异母的兄弟争夺王位,他们一直在侵扰中原周边地区。晋军把犬戎赶至秦国,而秦国的军队却很快把他们向南驱赶得更远,现在他们就活动在王畿的西部边境地区。

楚国攻打这些蛮夷部落并非为了保护周王的领土。楚王向这些小国进军时,犬戎并没有威胁到周朝。司马迁的记载表明,楚王并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他写道:“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被赐予过“王”的头衔。事实上,楚王称自己为“王”是非法的,但周天子似乎无力反对。

楚王对蛮夷的讨伐充其量算是敷衍了事。一到北方,他就派出一名使者,不是去要求犬戎投降,而是去了周朝的王宫,提出了非分的请求。司马迁写道:“使人问九鼎。”500多年来,周朝的九鼎一直象征着王权。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楚庄王想打听九鼎的事情,但这绝对不可能是好奇心使然。据司马迁记载,周定王没有直接给出回答,而是派了一位朝廷官员出面应付,不久后,楚王就撤回到南方。周王如何化解了这场危机至今仍是个谜。也许是楚王称自己为“王”时,周定王并未反对。

楚国不断发展壮大。据《左传》(孔子编写的《春秋》的补充注释)记载,楚王占领了小国蔡国之后,就把蔡国的太子活活烧死了。侵周十年之后,楚王又入侵郑国。也许是担心自己也被烧死,郑公提出效忠楚国,成为其诸侯国。据《左传》记载,他当时乞求道:“不泯其社稷,使改事君。”

楚王同意了。现在,他的领土对周的两侧边界都构成威胁。

与此同时,周定王的王位先后传给了他的儿子、孙子还有曾孙。他的曾孙周景王于公元前544年登基,他在位的20年间,天下并不太平。尽管他想立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姬朝(他的庶长子)为太子,但还没来得及正式册封他就去世了。这一年是公元前520年。

周景王的嫡长子姬猛立刻抓住时机,夺取了王位。姬朝勃然大怒,向他的哥哥发起进攻,将其击败,然后自己即位。姬猛不久就忧惧而死,后来被称为周悼王。他的其他几个兄弟都逃出了都城。

逃跑的几个兄弟中有一个是姬匄,他逃到位于北方的晋国寻求帮助。晋王同意派出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的大军援助姬匄。他还举行了一个加冕仪式,宣布姬匄是流亡在外的合法君主。后来姬匄的谥号是敬王,这样的称号仿佛是在强调自己登上王位是正当之举,不过有些站不住脚。周敬王带领着晋军折回,朝着守卫森严的周都进军。

姬朝率军阻击。兄弟俩打了三年的内战,到了第四年,周敬王攻入周都,姬朝兵败逃亡。

这一切结束后,东周的统治几乎一片混乱,血雨腥风。王气已经消散,周边的诸侯国都想取周朝而代之,于是它们之间发生了更大的战争。

在鲁国,一位改革家在乱世中出生。他的名字叫孔丘,几千年来,后世读书人都奉其为师。2000多年后,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把孔夫子拼写成Confucius,这个拉丁化的名字开始闻名于全世界。

跟印度同时代的哲学家一样,孔子也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是商纣王同父异母哥哥的旁系后代。但与印度哲学家不同的是,他家境非常贫寒。

他在21岁的时候娶妻并生有一子,他当时做的是记录国库粮食运输的差事。这个差事要求精确、注重细节、记录完整,年轻的孔子发现自己天生适合这一差事,因为他从小就是一个一丝不苟且做事有条不紊的男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与生死以及婚姻有关的仪式、诸侯国朝堂上的礼仪和周王朝堂上的礼仪颇感兴趣。

孔子做了十年左右的政府史官。他因为通晓诸多仪式庆典而声名鹊起。鲁国朝廷一有需要就召他进宫,以确保能以合适的礼仪接待来访者。那时他已经接纳那些迫切想跟他学习知识的人为学生。

他三十出头时,鲁昭公就定期向他请教。他不再做史官的差事,成为了鲁国官员儿子们的老师。就在他刚刚开始新的事业——关于礼仪庆典和礼仪道德的知识成为其新事业的核心内容——之时,周王室爆发了内战。

虽然周王朝在政治上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其周围诸国的君主仍然有个共识,那就是周王如以往一样依然享有仪式上的重要性,即使他没有实际的统治权,但他仍然掌管着某种他们不愿破坏的宇宙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周王缺乏影响力的现实。楚国问询九鼎一事或许是第一次打破了这种共识。两位同时加冕的周朝君主——他们都声称自己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之间的血腥争斗表明,周朝权力的裂痕已经无处不在。

孔子是一个看重秩序的人,他开始教授他的学生如何在无序和混乱的世界里寻找秩序和安定。

他的学说极力宣扬以往社会中最好的一面——或者至少他认为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社会。他收集中国最古老的诗歌和乐曲,编成一部诗集,名为《诗经》,供后人使用(孔子认为,人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下至父子之道,上至君臣之道)。他还收集了大量仪式和典礼制度,编成一部名为《礼》的书,不仅包括丧葬时人们应持有的态度(参加丧葬之日不应流露喜悦之色),而且包括每月可行之事(“仲秋之月……可以筑城郭,建都邑,凿窦窖,修囷仓”),规范了一切应有之礼。他的语录被弟子编成另外一部作品集《论语》。

《论语》中的哲理并非孔子首创,正如大雄尊者不是耆那教的鼻祖一样。孔子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回顾过去来探寻前行之路。他告诉他的弟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他通过研究历史得知,在局势动荡的中国,平静和美德都存在于礼仪之中。据说,他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在一个似乎只能靠武力维系国家统治的世界里,孔子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治理国家之道。了解自身职责并能践行一生的人可以成为国之栋梁——君王、将军或是贵族。《论语》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道之以德……有耻且格。”

?

在40岁之前,孔子被迫逃离鲁国。当时鲁昭公被一个来自贵族家庭的对手赶出了鲁国,孔子跟随流亡的鲁昭公逃到了邻国齐国,请求齐景公相助,而齐景公平时对这个南方邻国总是忽冷忽热。

然而,当时齐景公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流亡中的鲁昭公。但是孔子发现自己遭到齐国大臣的嫉妒,他们联合起来不让孔子接近齐景公。孔子找不到任何差事可做,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回到鲁国之后,孔子明确表示自己不再参与任何政事。这是明智之举,因为鲁国当时被三个家族共同统治,任何一方都没能明显占上风。(最终,孔子谋了一份文职,但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编写鲁国的历史《春秋》上。)

在西部稍远的地区,周敬王名义上统治着周王朝,可他面临着诸多麻烦。他那流亡在外的哥哥姬朝12年来一直不安分,蛰伏待机;他的属下(可能是那些不满晋国干涉自己内政的人)造反,再度攻打周都,把周敬王赶了出去。周敬王来到晋国,请求晋昭公出手相助。次年,晋军再次成功护送周敬王回到周都。

这是晋国最后一次大胜。没过多久,晋昭公就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在不断地攻打蛮夷之后,晋国几大家族变得越来越富有:其中一个大家族宣称生来就拥有兵权,另外一个大家族不仅占领了大量蛮夷的土地,还与蛮夷部落缔约结盟。这几个家族与其他各家族开始相互倾轧,以期更多地控制晋国朝政。公元前505年,内部的斗争越发严重,甚至影响了晋国进攻蛮夷部落。据《春秋》记载,晋国军队显然因内部斗争而四分五裂,因此不得不从对蛮夷部落一个据点的围攻中撤兵,无功而返。

公元前497年,晋国的两个大家族与另外四个大家族间爆发内战,齐、鲁、郑、卫为削弱晋国的霸权,也相继卷入了战争。

现在,鲁国四分五裂,晋国动荡不安,而周王软弱无能。楚国统治南方地区已有100年之久,现在正在应对吴国和越国对其东南部的入侵。吴国暂时占据上风,宣布自己在整个南方地区称霸,而越国见此便开始倒戈攻打其盟国。周天子甚至在政治舞台上销声匿迹了。很多历史学家把周朝定都东部的时期(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分为两个阶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两个时期之间的前481年到前403年是一个过渡阶段,纷争不断。

在这期间,另一位哲学家(勉强称得上)也尝试为统一中国出谋划策。此人就是孙子,曾经是吴王的将领。他认为连年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毫无益处:“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子兵法》所讲的内容主要就是如何通过尽量避免战争而战胜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写道,“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未睹巧之久也。”孙子是不提倡西亚的战争中常见的围城战术的。“勿围城,”孙子说,“攻城则力屈……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孙子深知国家内部的敌人与外部的敌人同样可怕。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你的朋友像敌人那样算计你,那么欺诈就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兵者,诡道也,”孙子写道,“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位善战的将领不仅懂得蒙蔽敌人,而且时时提防敌人蒙蔽自己。孙子解释道:“辞卑而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孔子和孙子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提出了关于秩序的哲学,用来应对国家分裂;要么通过合理行使社会职能实现稳定,要么通过武力实现稳定。孙子的理论和孔子的理论一样既系统又全面,而且还一度占了上风。据公元前1世纪的史学家刘向记载,东周各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

各国政府已经成为军事统治者的舞台,每个人通过无休止的战争来维持自己的权力。战争可以使国家向外扩张领土,没有战争,国家就会从内部瓦解,如同被戳破的气球,因此战争就如同为热气球充气的热源,支撑着各个国家。

世界史故事——为人之道与用兵之道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1701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