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古典时期

简明历史——美好的生活是什么

历史大观园 古典时期 2020-07-21 11:56:20 0

大约在同一时期,许多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开始不约而同地质疑现实的性质,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问一个问题:人们该如何生活?告诉人们遵守法律或面对现实是一回事,给他们解释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这个问题,一些宗教采取了法律和道德两种方式,比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人们根据宗教典籍制定了各种律条,任何人一旦冒犯,都将会受到惩罚。犹太教的核心典籍是《十诫》,根据《圣经·旧约》中的记载,上帝把它交给了摩西。根据这些教条,好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犯戒规组成的。献身于上帝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矩。

早期的印度教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只要虔诚地执行宗教仪式,死后就能前往神的国度。然而,随着“轮回”这个概念的出现(参见此处),人们不能仅仅依靠仪式就得到神眷,而且被要求去除尘世的欲望,从而超脱永恒的生死循环之苦。根据这一说法,佛祖教导他的信众,爱欲和贪念只会带来痛苦。假如一个人以获得金钱为生活目标,或者执着于钱财所能带来的物欲,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还不如只以爱或快乐为生活目标。

佛祖敦促他的门徒,要在自我放纵和极端自律之间,选取一条“中间道路”。许多哲学思想中都有这种“中庸”的理念,这是构成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中国的圣人孔夫子(也称孔子)也推崇这样的平衡。他教导信徒们说,想要安乐幸福,人必须遵循“天道”,并培养出五种素质:忠、孝、礼、仁、义。儒家这种齐家治国的思想,成为中华帝国几千年的思想基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这是为后世所熟知的早期处事“黄金法则”,而耶稣在《路加福音》6:31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中庸”的意思是说,对于一切事物都要适度。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苏格拉底(据柏拉图所说)把它应用到教育上,他提出在体操和音乐之间获得平衡,因为前者可以锻炼身体的强度,而后者则更倾向于陶冶心灵。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把美德定义为用理性选择“过多和过少这两种恶习”的中间值。举例来说,作为一种美德,勇气是介乎于蛮勇(勇气过剩)和懦弱(缺乏勇气)之间的中值。

柏拉图曾写道,道德的目标是“成为神一样的人”。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大的善,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其他希腊哲学家也认同这一观点,并将其视为生活的终极目标。其中一些人将幸福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而且坚持认为,理性和自我控制才是实现最大快乐的根本。另外一些人把幸福定义为没有痛苦,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且崇尚由淡泊而远离欲望中得到幸福。

对于许多思想家来说,个人的美好生活与其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为了实现和谐幸福,对欲望的节制和在利益冲突中获得平衡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270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