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古典时期

亚历山大的征服——科林斯同盟与希腊的大义

历史大观园 古典时期 2020-06-30 22:50:35 0


科林斯同盟组织

如第三章所述,腓力二世把征服的希腊各国统一为科林斯同盟,以此作为统治希腊的工具。亚历山大继承了这一做法,以科林斯同盟全权统帅的身份,动员希腊同盟军远征。这里我们探讨一下同盟的内容。

虽然条约原件没有保存下来,但根据同时期的政治辩论可知,条约规定保障各城邦的自由与自治,禁止变更政体、消除债务及土地再分配,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将背叛者视为敌人。庆幸的是,在雅典卫城出土了一件碑刻,上面记载了条约末尾各国代表的誓约。

誓约:本人向宙斯、盖亚、赫利俄斯、波塞冬、雅典娜、阿瑞斯等所有的神和女神起誓,本人将守护和平,绝不破坏有关马其顿腓力的条约。对于信守此条约者,无论是在陆地抑或是海上,本人绝不会怀有敌意进行攻击。对和平参与者的城邦、要塞和港口,本人绝不用任何方法夺取。本人绝不破坏腓力及其子孙的王权,绝不破坏各城邦和平起誓时的国家制度。本人绝不违背此条约,其他人如若违反,绝不饶恕。若有人破坏此条约,本人必依据受害者的请求,对其进行援助,并遵从评议会的决议与总帅的命令,与破坏普遍和平者斗争到底。

此条约接下来还列出了参与国的名称及各国的决议权数量。由于石碑受损严重,只能读出一部分国家的名称。决议权则是根据各国能提供的兵力大小来分配的。

条约最后所提及的是普遍和平,如第二章所述,这是自公元前386年以来希腊人在波斯国王的主导下反复缔结形成的和平条约。很明显,科林斯同盟继承了普遍和平条约的框架。腓力利用这一条约形式,设立了各国代表组成的评议会,以此实现对希腊各国的统治。禁止变更政体是为了在各国延续亲马其顿政权的统治,禁止消除债务和土地再分配则是为了保护那些支持腓力的上层民众的利益。也就是说,这些条款的目的其实就是把加盟国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按照现状固定下来,更进一步向马其顿国王及其子孙起誓,确保忠诚。像这样,将希腊人半个多世纪奉行的国际关系体系变成了统治希腊的工具。这可以说是腓力巧妙的外交策略和干练的手腕得以充分发挥的例子。

条约中对希腊人承诺的“自由和自治”,通常只是歌颂希腊各国独立的固定表达而已,其实它已经变质为马其顿统治下带有限制的独立了。此外,腓力二世为了巩固希腊统治,在科林斯、底比斯、安布拉基亚、卡尔基斯四个城市驻扎军队。这些军队后来被称为“希腊的桎梏”。另外,小亚细亚的希腊各城市从波斯统治下被“解放”后,并没有加入科林斯同盟。

希腊的大义

进行东方远征的大义从名分上说有两个。其一,为了报复约一百五十年前希波战争中波斯人蹂躏希腊土地、亵渎众神的行为;其二,为了把小亚细亚的希腊人从波斯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亚历山大用语言和行动反复宣传:自己所做的一切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希腊。

首先,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获胜后,亚历山大将战利品中的三百具盔甲赠予雅典,供奉卫城的雅典娜女神。还命人刻了以下碑文:

此为,腓力之子亚历山大及除斯巴达人以外的希腊人,从亚洲夷狄(波斯)手中缴获的物品。

给雅典送去盔甲,是因为雅典是希波战争胜利最大的功臣。供奉卫城,是因为过去波斯人占领雅典时,烧毁了卫城神殿,亵渎了雅典娜女神。特意刻上“除斯巴达人以外”,是因为斯巴达是唯一一个拒绝加入科林斯同盟的国家,把它和“忠诚”的雅典作对比,以此拉拢雅典民众。此次送给雅典三百具盔甲,与公元前480年希波战争温泉关战役中牺牲的三百名斯巴达士兵的数量一致。就这样,亚历山大把希波战争中斯巴达的贡献堂而皇之地从希腊大义中抹去了。

高加美拉战役之后,亚历山大对普拉提亚和克罗顿两国予以特别关照。首先,他下令复兴在公元前373年被底比斯破坏的普拉提亚。因为在希波战争中,普拉提亚把他们的国土作为战场,为此承受了沉重的灾难。此外,亚历山大命人给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城市克罗顿送去了部分战利品。因为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的其他希腊人没有参加希波战争,只有克罗顿人派一艘船参加了萨拉米斯海战。实际上,这也并不是正式参战,只是某个拥有运动会夺冠经历的克罗顿人装备了船舰,以个人名义参战的。总之,亚历山大特别表彰了他们在希波战争中的勇气和贡献,对此表达敬意。

在波斯帝国都城之一苏萨的宫殿里收藏了薛西斯国王从希腊带回的战利品,其中包括哈莫迪奥斯和阿里斯托基顿的青铜像。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末刺杀雅典僭主,为推翻庇西特拉图一族的僭主政权创造了契机。亚历山大下令马上把这两尊青铜像送回雅典。从专制君主波斯国王手中夺回推翻僭主政权功臣的青铜像,没有比这更好的远征名义了。

对背叛者的惩罚

反之,与波斯站在同一阵营的人被视为希腊大义的背叛者,绝不宽恕。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五千希腊雇佣兵埋伏在波斯军背后的山冈上。波斯骑兵战败逃亡后,伏兵被马其顿军包围。他们向亚历山大请降,却遭到拒绝。亚历山大命令步兵、骑兵齐进向他们发起猛烈的进攻。这五千名希腊雇佣兵中,有三千人战死,两千人成为俘虏。亚历山大在这些俘虏的脚上扣上脚镣,押往马其顿,以违背希腊大义为由,让他们从事重体力的劳动。

虽然可以认为这是正确的政治决断,但普鲁塔克在亚历山大传中记载“他的愤怒战胜了理智”,所以才对希腊人发起猛攻。如果理性决断的话,他应该饶恕这些优秀的雇佣兵,把他们编入自己的部队,这才是明智之举。然而,他首先想到的却是对背叛者的惩罚。事实上,这样残酷的惩罚反而使受雇于波斯军的其他希腊雇佣兵吸取了教训。他们不再对亚历山大的原谅抱任何希望,于是在各地与波斯军队一起奋勇抵抗。特别是在伊苏斯战役中,希腊雇佣兵被部署到波斯战列的中央,压制马其顿密集步兵部队,使其陷入苦战。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雇佣兵都被无情判罪,在公元前334年的米利都攻围战中,三百名希腊雇佣兵逃到了一座无名小岛上,打算抵抗到底。亚历山大得知后动了恻隐之心,以把他们编入远征军为条件,与之和解。

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被俘的雇佣兵中也有雅典人。公元前333年,雅典向驻扎戈尔迪乌姆的亚历山大派遣使节,请求释放同胞。亚历山大拒绝了这一请求,但称如果情况好转,可以再派遣使节过来。释放雅典俘虏是在平定埃及后、再次驻扎腓尼基的公元前331年夏天。当时他已经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一带,完全掌握了制海权。

希腊雇佣兵受雇于波斯的时期不同,受到的处置也不尽相同。大流士三世死后,曾追随他的一千五百名希腊雇佣兵在里海南岸的希尔卡尼亚投降。亚历山大释放了科林斯同盟成立前的雇佣兵,给其余士兵发放与受雇于波斯军队时相同的酬金,把他们编入自己的军队。

像这样,亚历山大对背叛者的态度并不相同,那是因为他的政策需要因时而异。对格拉尼库斯的雇佣兵进行严惩,这对刚开始的作战有很大作用,正因为远征才刚刚开始,他有必要把大义名分放在首位。

然而,随着远征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残忍报复的例子。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抵达了位于中亚索格底亚那(译者注:中国古称粟特)地区布朗奇达伊居住的城市。布朗奇达伊出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是掌管狄迪玛阿波罗神殿的神官一族的后裔。公元前479年,薛西斯国王从希腊撤军后,布朗奇达伊将神殿的财宝转让给了这位波斯国王,随后薛西斯王放火烧光了神殿。据说,此后布朗奇达伊一族追随波斯军队,离开故国,来到这个偏僻的地方定居。亚历山大把布朗奇达伊的后代视为希腊的背叛者,于是派步兵包围他们并将之残忍杀害,不留一个活口。不仅如此,他还破坏城市,拆毁城墙,甚至连神圣的森林也全部被夷为平地。虽然许多学者认为此事并不可信,但多种古代史料均有记载,事件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希腊大义并不足以为这些彻底的杀戮和破坏行为提供理由。极有可能是马其顿军队对中亚民众的不断起义束手无策,便杀害他们来宣泄不满。可以认为,布朗奇达伊的背叛与对神的亵渎只是将那些残忍行为合理化的借口而已。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1661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