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中东史——中东剧变的分期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7-27 10:07:53 0


关于中东阿拉伯民众抗议的性质存在争议。我们认为,它的开端是社会经济性的,但迅速向政治性的演变,因为相关国家的矛盾涉及各个方面,而民众的强烈不满已经压抑了太长时间,其政府的应对十分拙劣。

可以说,这次运动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继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独立运动、五六十年代共和主义浪潮和冷战结束后的“民主化”浪潮以来又一次波及整个地区的、规模前所未有的民主运动高潮。二战结束以来阿拉伯世界的前述四次重大的政治运动的区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地域范围的逐渐扩大。四五十年代的独立运动中有6国独立(叙利亚、黎巴嫩、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卷入运动的国家更多。五六十年代共和主义浪潮推翻了埃及、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的君主制,冲击了约旦和黎巴嫩,影响到沙特。后冷战“民主化”浪潮主要涉及北非国家,部分影响到海湾国家。而此次运动影响范围已经波及22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已经趋于稳定,但未来运动仍有扩大的可能。

第二,目标的递进。四五十年代的独立运动以国家独立为目标,五六十年代的共和主义浪潮以推翻君主制为目标,后冷战“民主化”浪潮以多党制和市场经济、社会变革为目标,这次运动的初期目标是反对威权主义统治,争取社会平等、经济繁荣、政治民主和外交独立,是本地区民众经历了战后几十年来“阿拉伯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和伊斯兰主义等各种选择之后用实践对本地区的现代化道路做出的新尝试,尽管要真正达成这些目标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三,草根性日趋明显。四五十年代的独立运动和五六十年代共和主义浪潮是由贵族、资产阶级、军人、小资产阶级组织发动的、半自上而下的政治行动,后冷战“民主化”浪潮是官方自上而下的运动,这次运动的初期则是真正的自下而上的自发而广泛的群众运动,有点类似于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

第四,同时性更加突出。四五十年代的独立运动持续了13年,五六十年代共和主义浪潮持续六七年,后冷战“民主化”浪潮持续3-5年,这次运动则在3个月内波及18国,具有非常明显的同时性。

我们大体可以把2010-2016年初这整整5年的中东剧变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东剧变的开始及其在多数国家的结束(2010年12月—2012年6月)。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4国,运动导致了政权更迭,叙利亚则卷入了持续的血腥内战。不过,运动在多数国家结束,各国政府通过有限的让步实现了稳定,只有个别国家进行了实质性改革,而各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本阶段结束时,除了利比亚、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科威特和巴勒斯坦自治区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均已中止。

第二阶段是伊斯兰势力的全面崛起及各国激烈的政治博弈(2012年6月—2013年4月)。其实,第一阶段已经出现了伊斯兰政党崛起的情况,但6月24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尔西赢得总统选举可以看作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阿拉伯之春”演变为“伊斯兰之春”。一些阿拉伯的政治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趋势,极端主义崛起,各国之间、包括与非阿拉伯的伊朗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西方的干涉加强。

第三阶段是温和伊斯兰势力的衰落、极端伊斯兰势力走向高潮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动荡的加剧,中东剧变的外溢影响显现(2013年4月—2014年6月)。4月9日,极端组织宣布成立“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而利比亚各派此后开始发生激烈冲突。因此,伊斯兰极端势力在叙利亚和利比亚的影响迅速增长。但在埃及,总统穆尔西于7月3日被军方废黜,传统的世俗政治势力最终结束了兄弟会的统治。同时,阿拉伯世界与伊朗的矛盾加深,叙利亚内战成为事实上的逊尼派联盟(沙特、卡塔尔、土耳其等)与什叶派联盟(伊朗、叙利亚政府、黎巴嫩真主党)的对决。此外,中东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开始加剧,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冲击。

第四阶段是极端伊斯兰势力大举扩张及其与国际社会的对抗,中东的分裂和对抗加剧(2014年6月—2016年初)。2014年6月,巴格达迪宣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建立“哈里发国”(IS),其控制地域迅速扩大,而“伊斯兰国”的影响更发展到北非、南亚、东南亚和高加索地区,从而震惊了整个世界。国际难民潮也随之达到新的高峰,巴黎恐怖袭击标志着恐怖主义成为欧洲的新麻烦。9月,美国组建了一个包括54个国家和欧盟、北约、阿盟等地区组织在内的国际联盟打击IS。

另一方面,利比亚与也门的动荡加剧,两国成为“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扩张的理想地区。2015年3月,沙特率领10国展开对也门的空袭,也门成为中东新的动荡之源。4月,伊核问题达成框架协议加剧了沙特、以色列与美国的矛盾,逊尼派联盟与什叶派联盟的对抗加剧。由于国际社会的共同打击,到2016年3月,“伊斯兰国”的控制地域明显缩小,而叙利亚的和平谈判也取得了初步突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283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