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宫玄机录——垂帘与垂幕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09:28:09 0

康梁等人之于慈禧,除了政治上对峙外,还有因慈禧的出身、身份而引起的轻视心理,并将她的垂帘比作武则天的临朝。而武则天在士大夫的习惯心理上是一个声名很坏的女人。例如黄遵宪《感事》的“九鼎齐鸣惊雉雊”,便是用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的“则天初诞之夕,雌雉皆雊”的典故;他还把慈禧比作汉代的吕后,而吕氏也素被看作乱朝的皇太后。

康有为《戊戌八月国变纪事》中说:“更无敬业卒,空讨武曌檄。”他在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书中,更直说“伪太后在同治则为生母,在今上则为先帝之遗妾耳,岂可以一淫昏之宫妾而废圣明之天子哉?”已经到了扯破脸皮的地步了。不过,这话也不能服人:既然是同治帝的生母,到了光绪朝怎么就成为伪太后了?

《戊戌政变记》第二篇记长麟也有类似的话:“凡入嗣者无以妾母为母之礼。”所以,只有慈安太后才是德宗嫡母。长麟是镶蓝旗人,曾任户部侍郎。满人中对慈禧有这种看法的当不止一二人。后长麟以“信口妄言,迹近离间”,与刑部侍郎汪鸣銮一同革职,其事还在戊戌以前。“信口妄言”的具体内容未详,想来不外乎此。当初肃顺等人反对两宫垂帘,当也因为慈禧是“先帝之遗妾”的缘故。这固然出于封建伦理观念,却又是封建统治集团所强调的。

这一切,慈禧是心中有数的。她是老佛爷,又是女人,女人有女人最切齿痛恨而又不能明言的地方,因而一碰到和她对立的人,就会本能地触发敏感。这种心理上的积累下来的压制,加上性格上的强硬狠辣,便会由自卑而爆发为反常的自尊,谁都必须听她的话。有的人因进入暮年,权欲逐渐淡薄;有的人反而膨胀,甚至产生虐他性的报复心理,报复的对象又很广泛。据说她说过这样的话:“谁叫我不痛快一下子,我就叫他不痛快一辈子。”听起来也令人毛骨悚然了。

她守寡时才二十五岁。穆宗虽然童昏不成器,毕竟是她亲生的。母以子贵,在这点上,她比慈安有可以自豪的地方。不想穆宗早逝,她再也没有一个亲骨肉了,于是煞费苦心地领来一个四岁的娃娃德宗,不想长大后又不听她的话。如果维新成功,必使一大批她所依靠、赏识的人离开中枢,因而影响她政治上的安全。所以慈禧恨死维新派,并迁怒于德宗。她明白,只要她活着一天,新政对她的权力必然有害无利。何况新党竟要效法洋人,成立议院、学会,改革科学,这就涉及上层建筑了。

慈禧对祖制,何尝放在心上?例如垂帘听政,就是大清历朝所没有的,她却我行我素,不顾大臣的反对。但别人要改变体制,她便要拿祖制来压了。

然而我们还要承认,她确实是一个聪明机警、坚强能干的女人。不然的话,一个光杆子的太后,怎么能成功地发动两次政变,专权达四十余年之久呢?在这一点上,她倒可以和武则天并肩。

慈禧年轻时,没有高深的学问基础;垂帘后,批览章疏,日以数百,某折某事,洞悉无遗。据瞿鸿禨《圣德纪略》载,有一天,慈禧曾对鸿禨说:“我十八岁入宫,文宗显皇帝在宫内办事时,必敬谨侍立,不敢旁窥,一无所晓。后来军务倥偬,折件极繁,文宗常令清检封事,略知分类。垂帘以来,阅历始多,至今犹时时加慎,惟恐用心不到。”(引自《清宫述闻》)此亦可见其人之敏慧伶俐。

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削恭亲王奕訢大权的那道诏旨,虽然别字连篇[1],毕竟是她亲自草拟,她自己也承认“诏旨中多有别字及辞句不通者”,要倭仁等人润饰。

总之,作为最高的封建统治者,她的行为没有丝毫可以原谅的地方;作为男女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和外界隔绝的一个寡妇,她有不容否认的突出才能,有她的心理放射的现实条件。

自戊戌政变结束后,朝廷大权却转移到另一满大臣刚毅身上,连荣禄都不能和他抗衡。荣禄还不想将已施行的新政全部废弃;刚毅则务必扫除净尽,并与端王载漪阴谋废黜德宗,以载漪之子(溥儁)做大阿哥而继统,后来又引出义和团。即是说,六君子的鲜血在京城中流了才二年,义和团的拳头又伸了出来。然而整个大清帝国这一舞台,也由垂帘而渐近垂幕了。


[1] 如“是(事)出有因”“诸多挟致(制)”“往往谙始(暗使)离间”“若不即(及)早宣示”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19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