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砚台的故事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7-06 17:26:34 0

世人皆知,包公是清官。《宋史·包拯传》记载,包公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我们知道,端州最有名的特产是砚台。此前历任官员到端州,都会搜刮大批砚台,一部分收入囊中,一部分送给故友亲朋,一部分献给朝廷大佬。而包公呢?“岁满不持一砚归。”上任时两袖清风,离任时清风两袖,连一方砚台都不带走。徐志摩诗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稍作调整可咏包公:“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方砚台。”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砚台的故事

宋代端砚,长19.5厘米,宽12.3厘米,厚3.8厘米,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有一个民间故事是这么讲的。

北宋时,端州每年要向朝廷进贡十方砚台,而地方官中饱私囊,将进贡数量私自增加了几十倍,多出来的那些砚台,自然成了地方官的私有财产。包公到任后,又将贡砚数量减少到了十方,自己一方都不要,端州百姓都很高兴。到了包公离任那天,成千上万的端州人给他送行,官船在一片颂扬声中顺江而下,很快就到了一个叫羚羊峡的地方。这时候,风和日丽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蔽日,紧接着狂风大作,浊浪排空,不妙!官船要翻!包公心里琢磨:“我是清官,没贪污没受贿,老天爷为什么跟我过不去呢?莫非有下人欺瞒,偷偷接受了贿赂?”他赶紧召集下人开会,质问是不是有人受贿。他的书童扑通一声跪倒在甲板上,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黄色的小包袱,交给包公说:“对不起老爷,是小的不对,前天有人送您一方端砚,我想又不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就私下里替您收了。”包公打开包袱,只见雕龙刻凤,确实是一方好砚!但是他不动心,连包袱带砚台一起扔到了水里。然后,风停了,浪平了,云开日出,一切恢复正常。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砚台的故事

广东肇庆砚洲岛

据说孙悟空踢翻太上老君炼丹炉,一块烧红的炉砖掉下凡间,变成了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而包公扔到水里的那方端砚,则变成了现在广东肇庆羚羊峡下西江河中心的砚洲岛。不是还有一个包裹砚台的包袱吗?它比砚台要轻,在水里漂流了一会儿,后来变成沙滩,也就是现在肇庆沙铺镇的黄布沙。

故事当然只是故事,孙悟空踢到地上的炉砖不会变成火焰山,包公投到水里的砚台也不会变成砚洲岛,故事越神奇,就越背离真相。另外,按照《宋史》与《宋会要》中所载舆服制度,除了皇家,任何人都不能使用雕龙刻凤的物品,不能使用纯黄色作为装饰,假如有人送砚台给包公,那砚台应该不可能雕龙刻凤并使用黄色包袱。所以,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至少其中的神奇细节是虚构的。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砚台的故事

砚洲岛上的包公楼

但包公的清正廉明不是虚构出来的。《宋仁宗实录·臣僚附传·包拯传》:“拯性不苟合,未尝伪辞色悦人。平生无私书,至于干请,无故人亲党,一皆绝之。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包公坚持原则,一生正直,以诚待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决不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做了半辈子官,公是公,私是私,泾渭分明,故友亲朋想找他徇私办事,门儿都没有。虽然做了大官,但是过日子艰苦朴素,吃穿用度一如既往,跟刚做官时一样。

大臣吴奎夸赞包公:“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包公人品正直,清正廉洁,淮河有多长,他的美名就有多响亮。

吴奎是包公同事,性格跟包公一样耿直,他不喜欢拍马屁,也没必要去拍包公的马屁。他之所以这样赞美包公,是因为包公确实值得他这样赞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971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