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有个好父亲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7-06 17:26:27 0

事实上,包公的父亲不是包十万,也不是包百万,不叫包怀,也不叫包如梅,他真正的名字叫包令仪。

让我们打开包公的儿子包绶的墓志铭:

公姓包氏讳绶字君航世居合肥。故赠太子少傅讳士通之曾孙故任虞部员外郎赠太保讳令仪之孙故枢密副使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孝肃讳拯之子。

包绶字君航,是包士通的曾孙、包令仪的孙子、包拯的儿子。

再打开包公的孙子包永年的墓志铭:

公讳永年字延之世为庐州合肥人。曾祖讳令仪故任虞部员外郎累赠太保。祖讳拯枢密副使累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孝肃。

包永年字延之,曾祖名叫包令仪,祖父即包公。

很明显,包公的父亲就是包令仪。

这个包令仪并非庸俗浅薄的土财主,人家是做过官的士大夫。前述两篇墓志铭里都曾提到,包令仪“故任虞部员外郎”“赠太保”。太保是官衔,但是前面加一“赠”字,说明这个官衔是在去世后添的,是荣誉头衔,并非活着时担任的官职。

包令仪活着时担任的官职是“虞部员外郎”。早在隋唐时期,尚书省分设六部,六部中有一个工部,工部下面又分设工部司、水部司、虞部司、屯田司,每司设一个郎官和一个员外郎,其中虞部司员外郎负责协助本司郎官对全国山林湖泊的开采进行管理,相当于现在国土资源部的一个处级官员。不过,北宋前期的官制与后来不同,官衔与职责完全分开,朝廷让一个人做虞部员外郎,绝对不会让他去管理山林湖泊,只是按这个官衔来给他定品级、发工资而已。比如说司马光三十九岁时被任命为“祠部员外郎”,名义上是一个礼部官员,但他并不能去礼部上班,因为他真正的工作是“判吏部南曹”,需要去人事部上班,那个礼部官衔“祠部员外郎”仅仅用来表明他的官位和薪俸级别。

同样的道理,“虞部员外郎”只用来表明包令仪的官位和薪俸级别,这是一个从六品的官衔,比正六品小,比正七品大。而包令仪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呢?按包公儿媳文氏的墓志铭记载:“夫人王父,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讳□,与朝奉公王父,赠太保讳令仪,同官阁中。”说明包令仪曾经与北宋名臣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同官阁中”,一起做过皇帝秘书处的低级文官。另据明朝嘉靖年间修撰的《惠安县志》第十一卷《秩官·宋知县》记载:“包令仪,祥符五年任。”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包令仪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就任知县。

在地方上做过知县,在京城里做过低级文官,以虞部员外郎的官衔领薪水,跟文彦博的父亲文洎做过同事,正史无传,野史无载,只能从墓志铭和地方志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一个默默无闻的从六品官员,这就是包公的父亲包令仪。

可能是因为包公太有名了,后人不想让包公的父亲过于默默无闻,所以又给他添了一些头衔。明朝万历年间《庐州府志》第九卷《乡贤列传》这样介绍包令仪:“字肃之,进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司南京,上护军,赠刑部侍郎。”康熙年间重修的《庐州府志》手笔更大,干脆让包令仪在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第一”,也就是中了状元。

查《文献通考·选举考》中的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名录,根本没有包令仪的名字。而且按照北宋前期官制,一个人只要中了进士,朝廷不可能给他一个“虞部员外郎”的官衔,因为这种官衔通常用来安排非正途出身的“杂佐官”,如那些只中举人、没中进士、靠给地方官做幕僚有功而被举荐的官员。所以包令仪不但没有中过状元,甚至很可能连进士都没有中过,他应该就是从底层幕僚苦熬出身的科场失利者。

即便如此,包令仪也是合肥包氏家族中第一个跳出龙门的人。看包拯的墓志铭就知道,包公祖父包士通“赠太子少傅”,祖母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说明祖父母在世时均为普通百姓,死后才因为包公或者包令仪的功劳而得到官衔与封号。

包公向宋仁宗写过一封《求外任》的奏议,他在奏议中追忆少年时光:“生于草茅,蚤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确然素守,期以勉循。”“生于草茅”,意思是出生于平民之家。“蚤从宦学”,意思是后来父亲做了官,自己跟随父亲上任,在衙门里刻苦攻读,受到父亲的悉心指导。

包公原来是这样的——包公有个好父亲

宋太宗塑像。开封府景区供图

包公的脸谱很清晰,而包公父亲的形象却很模糊。这个包令仪,他是高是矮?是黑是白?在官场是清廉还是贪腐?对包公是慈爱还是严厉?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包公心目中,他应该是个好父亲,对包公爱护备至,舐犊情深,父子二人的感情应该很好。在包公的墓志铭里有一段记载:

天圣五年进士甲科初命大理评事知建昌县。时皇考刑部侍郎家居皇妣亦高年乐处乡里不欲远去公恳辞为邑得监和州税。和邻合肥皇考妣犹不乐行遣公之官。

包公中了进士,朝廷派他去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做知县。当时包公的父亲退休在家,母亲年纪大了,二老在家乡住惯了,不想跟儿子去外地上任。包公将这些情况上奏给朝廷,朝廷改派他去合肥附近的和州做税官。虽然和州离合肥很近,但包公的父母仍然不愿去,为了不给儿子添麻烦,他们让包公自己去和州。

你看,父慈子孝,多么温馨的家庭!假如包令仪像《包待制出身传》里的包十万那样庸俗土气,包公不可能“蚤从宦学”,少年时到父亲任上读书;假如包令仪曾经遗弃包公,包公长大后也不可能这么孝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97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